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陵川点头答应,还有很多琐事处理,处理完毕,他想带着自家娘子回到山里一趟,过几天小日子。
  山下碍眼的人太多,尤其是鹿城城门开放以后,张如意肯定得上门。
  “不是说不能接诊了吗?”
  萧陵川用手覆盖上自家娘子的肚子,四个多月,暂时感觉并不到胎动,不过,这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以前从未有过。
  “放心,就是稍微麻烦一点,并不累人。”
  李海棠解释,而且对方给出高额的诊金,将来还有合伙开铺子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能在边城混得风生水起的大商户,都有自己的门路和靠山,李海棠不会小瞧任何人。
  自己虽然和京都阮家有关系,却得不上任何助力,都是白扯。
  话毕,李海棠打了个呵欠,野人夫君回来了,她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果然,和她想的那样,一夜没有做梦,睁开眼睛,天光大亮。
  起床后 ,她习惯地往床边摸,另一边的位置冰凉,萧陵川又出门了。
  “夫人,您起了吗?”
  五福在院中喊一嗓子,手里拎着个食盒。刚刚,主家派人送回来的,说是让夫人趁热吃。
  趁热吃的意思是,叫醒夫人,五福如此领会。
  “起了起了。”
  这大嗓门,睡熟的人都能给喊起来,她穿戴好,用温水净面,毛头就要窜到屋子里。
  昨天还没听完,他惦记一晚上。
  “你给我站住!”
  五福用手拉着侄子的衣领,怒道,“这不是村里人家,也不是你家后院,你的礼貌呢?你爹娘就是这么教你的?”
  她一个做下人的,把自己侄子送来已经够没规矩的了,还是家里那没办法,五福没提前和夫人商量,自作主张。
  毛头给她丢人,她不能轻饶。
  “姑姑……”
  毛头很委屈,他要不行动快点,一会儿夫人的夫君回来,他就更进不去门。
  “你问夫人的那些,我也听过,你去灶间吃饭,回头我给你讲。”
  对待小娃子,连哄带骗,五福总算把人劝走,她撩开帘子进门,把食盒放在桌上。
  热乎乎的香酥芝麻饼,还有一大碗的豆腐花,都是李海棠喜欢的。
  只有野人夫君,和她有这种默契,她想吃什么都不用自己说。
  “夫人,主家回来了,我能不能请假?”
  五福绞着衣摆,她家里的事处理不完,内心就不安稳。
  昨晚,她回到医馆,等了一会儿,大哥也回来了。
  大哥鼻青脸肿,低头遮着还是压盖不住,五福一问,原来大哥去要银子,大嫂娘家不承认不说,还把他打了一顿。
  娘家人很气愤,闺女生儿育女,得不到半点好处,还被泼脏水。
  “我嫂子的亲妹子说自己还没定亲,不可能要压箱底银子。”
  五福揉了揉额角,那二十两是救命钱,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家里一辈子也没攒下这么多啊!
  而且,那是她卖身的银子,留给爹娘,报答养育之恩,凭啥送到她大嫂手里?
  “此事很简单。”
  一碗豆腐花见底,李海棠意犹未尽地放下勺子,道,“如果你嫂子娘家人没撒谎,那么撒谎的就是你大嫂,银钱被她收起来了,并且欺骗了娘家人。”
  反正不是省油的灯,有一番官司,既然如此,何必废话,若不念旧情,最好的办法是报官,让官老爷做主,给个定论。
  她给的二十两银子,刚好是官银,来自大通钱庄,万一在五福大嫂那搜查出来,就真相大白了。
  村里人家,最多有点碎银子,却不会弄到打上标签的官银。
  “我就想,要回银子,给我娘付了诊费,至于大哥大嫂的问题,他们自己解决。”
  作为小姑子,只应该把一切都说出来,让大哥觉醒,这么多年,大嫂如何对家人的,让他别再糊涂下去,心里有杆秤。
  至于怎么做,还看他大哥。
  总之,她大嫂如果不改,以后会继续祸害家人。
  爹娘年岁大了,将来真有一天在病床上,还能指望谁?
  别说以后,就是现在,大嫂得知娘在医馆,不闻不问,甚至都不过来看一眼,让人寒心。
  “五福,给你的银钱还够吗?你再拿走点,给你娘买点补气补血的阿胶。”银钱不是问题,钱是赚出来的,尤其当下,补身子的药材,一点不能省钱。


第391章 头顶绿油油
  五福差点哭出来,自家的事,给夫人带来麻烦,她整日出门,留着有身孕的夫人一人在家,心里很自责。
  可是夫人却一点不怪她,还给她银子,五福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跪倒,快速地磕三个响头。
  李海棠一愣,等她反应过来要去扶人,五福已经站起身。
  “夫人,您对我,对我们全家都有大恩。”
  报答的话不说,一切靠做,五福不是个说空话的人。
  “你这丫头,心思太重了。”
  李海棠摇摇头,她根本没做什么,不过是出了点钱,而十两八两的银子,还不够她出门买一趟东西的。
  她是现代人,对大齐苛刻的礼教不是很适应,所以没把五福当成死契的奴婢使唤,就和家里请了个保姆和钟点工一般。
  一个做活儿,一个负责给工钱,算是个雇主,却不分高低贵贱。
  五福做的不好,李海棠会说,却不是觉得自己是主家尊贵,就事论事而已。
  那银钱,就当是五福借用,将来有银子再给。
  “夫人,只要要回二十两银子,家里就能松快点。”
  问题是,大嫂和娘家人不承认,这很难办,看来只能闹上公堂去。
  虽说是对方有错在先,五福仍旧感到丢人。
  爹娘都是心软的,就算自己受伤害,想的还是大哥和毛头,万一家里没个女人主事,她大哥的日子不好过。
  “姑姑,你在说银子吗?”
  毛头吃过饭,在门口探头探脑,想进来,可他记得,必须和夫人打招呼,就在门口处等待。
  五福撩开门帘,把人放进来,递给他一块小点心,问道,“毛头,你咋知道的?”
  “我娘说的啊。”
  毛头眨眨眼,一脸懵懂,她娘对他说,“你爹就是个傻帽,你以后不能这样,银钱得留在自己手里,不能给媳妇拿走,知道不?”
  毛头深思,他什么时候才能娶上媳妇?
  村里的胖子妹妹胖丫头不行,肯定和他姑姑一样能吃,他养不起,关键人和猪不一样,养胖了,年关不能宰杀。
  瘦猴的姐姐太瘦,像个麻杆,风一吹就跑了,娶她,将来大风过后,就没媳妇了,赔本。
  而且,村里妇人说,屁股大的小娘子才能生儿子。
  娘就是在生了他以后,在家里作威作福,什么活计都不用做。
  看来看去,只有村花家的翠绿和他年龄相仿,都是五岁,而且翠绿长得好看,毛头最终选定目标。
  “翠绿?”
  五福差点吐出一口血,就知道,大嫂那败家娘们教不出个好来!毛头才五岁,五岁啊!
  而且,翠绿是村花的最小的妹子,和自己同辈分,万一毛头真娶了翠绿,那就是差辈了!这婆娘,五福气得胃疼。
  “我娘到城里,把银子熔了,打成银钗,说是给林大叔的闺女做陪嫁。”
  毛头小小的一个人,记性却好,他和村里娃子们炫耀自家有银子,反倒被鄙视,说他家是靠卖闺女赚钱。
  “林大叔是谁?”
  五福诧异,周围没听说有林姓人家,而且送银簪随礼,是不是过于贵重了?
  “林大叔?是个卖货郎,来过村里几趟,还和我娘钻了玉米地。”
  毛头说完,当即捂住嘴,娘说她和赵大叔是去玉米地抓虫子了,让他别和家里人说。
  糟糕,他和娘就一个小秘密,还被他说出来了。
  毛头张了张嘴,就想大哭。
  “来,毛头乖,给你吃花生糖!”
  李海棠赶紧用糖衣炮弹把人哄住,她现在最见不得小娃子哭,那声音如魔音入耳,让她头晕脑胀。
  前几日隔壁人家的小娃哭闹一整晚,她就失眠几乎一整夜,第二日起身,脑袋嗡嗡地。
  五福脸涨成猪肝色,虽说她没嫁人,却也略懂男女之事,和外来户林大叔钻了苞米地,干啥了,还用得着她说?
  本以为,大嫂千不好,万不好,至少为人本分,在家里不出门,谁料……
  她狐疑地看了一眼毛头,怎么看,都不像自家大哥。
  五福怀疑,大哥喜当爹,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毛头,你娘还说过啥啊?告诉姑姑好不好?”
  忍着心里的怒火,五福尽量让自己平静,可她面色已经扭曲。
  “姑姑,你干啥?”
  毛头吓一跳,慌忙躲避到李海棠身后,不敢看姑姑的脸。
  “乖啊……”
  五福学李海棠那一套,结果东施效颦,把毛头吓得哆嗦。
  “毛头,刚才吃饱了吗?吃点梅子。”
  李海棠转过身,耐心地安抚,等毛头好一些了,才说出自己知道的。
  有一次,林大叔来村里卖东西,他娘看上一盒上好的香粉,没银子买,不知怎的,林大叔主动送给娘。
  没花一分钱,得到一盒香粉,她娘乐了好几日。
  后来,林大叔又来了几次,他娘故技重施,每次都说自己银钱不够,而林大叔免费送,还给他糖块吃。
  毛头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啊。
  有吃的,毛头也不管那么多,快乐地出门找小伙伴,留下二人在家里。
  “夫人,我大嫂这人爱贪小便宜 ,她……”
  用身子换东西,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和外头的粉头有什么区别啊。
  既然嫌弃家里穷,当初就别嫁进门,在村里,打扮的妖妖娆娆的,勾搭谁呢?
  五福气得肠子疼,当即决定把毛头带走,刚才的话,再和大哥说一遍。
  忍?瞒着?凭什么?
  七出一条,除一条无子,剩下全部犯了,难道不应该把人扫地出门?
  或许,村里人看到了苗头,却不愿意说出来,让大哥头顶一片草原,绿油油的!
  “姑姑,你去好了,我还想留着陪夫人。”
  毛头反抗,城里真好,有吃有喝,他昨晚睡得床铺,虽然没火炕暖和,但是绵软,被子都新的,可舒服了。
  村里的小伙伴,谁也没享受过这待遇,毛头决定回村好好吹牛,让这些人见见世面,以后得叫他一声,毛头哥!
  “就去一会儿,就把你送回来。”五福继续骗,这下没一点心里负担,她现在没拿着菜刀冲出去,已经算足够克制了。


第392章 开铺子
  五岁的小娃子,知道什么孤男寡女,也不懂钻玉米地的含义,五福从侄子毛头的话中推算,大嫂和奸夫至少来往了半年多。
  一开始,林大叔来村里卖东西,一个月一回,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小恩小惠,让大哥戴了绿帽子。
  那会儿农历七月,正是农忙时分,家里人佃了一块地主的田,正在田间地头忙得后脚跟打地,大嫂一人在家,饭都不做一口,就等着吃现成的。
  有那么几次,她回来做饭,大嫂却说天热,胃口不好,不吃了,随后躲在屋里不出来。
  五福眯了眯眼,她清清楚楚地看到大嫂嘴边的一抹油,家里也有烤鸡的味道。
  “毛头,走,和姑姑到医馆看看奶。”
  五福把家里收拾妥当,又给李海棠上了热茶,等何月秀来后,拉车着毛头出门。
  “你那丫头又出门买菜?”
  何月秀比约定时间晚了小半个时辰,她约表姐马碧荷一起,却听说一个消息,鹿城城门开了。
  于是,二人让车夫驾着马车去城门处看一眼,不然可以早到一会儿。
  “她娘在医馆,失血过多,得养几日,五福去看她娘了。”
  别人家里的丑事,李海棠没有往外说。鹿城城门开放,昨晚在野人夫君那,她就先得到了消息。
  这下,边城不再孤立,有鹿城运送的粮食作为补给,边城粮价下调,百姓们不用太过忧愁。
  “海棠,你上次让我帮你留意婆子,我这有个人选。”
  二人熟悉了,平日往来都是直呼其名。
  马碧荷早上还没吃饭,本想让五福帮忙做一碗面,眼见李海棠这没有人手,就没提,用江米条充饥。
  家里丫鬟婆子多,都是马家的老下人,她送人过来,难免让下人寒心,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养下人也不是太简单,年轻可以做活儿,老了,马家负责养老送终,这才是厚道的主家。
  “有经验,为人和善,我就这两个要求。”
  其余的,签死契还是做帮忙,都是次要的,李海棠不看中这个。
  她现在月份还小,暂时用不上,提前备着人手。
  妇人生产,坐月子,产后恢复这些,到处是学问,李海棠是神医,只是懂个大概,纸上谈兵而已。
  “你放心,这方面没的说。”
  马碧荷介绍的是个姓于的嬷嬷,之前也是在大户人家做工,那户人家在京都有亲戚,北地战事起了,就卷着包袱,一家人投奔京都亲戚。
  家里很多下人都被留下来,给了卖身契,自己找门路。
  于嬷嬷家就在附近的村里,她大哥已经没了,只剩下侄子一家。
  起初,侄媳妇为了她手中的银子,表现得颇为和善,都是亲人,于嬷嬷很大方,没想着那些弯弯道。
  这才没几日,手里的积攒的几十两银子,就被骗了个干净。
  眼瞅着粮价涨得厉害,家里多出一口人吃饭,差不少,侄媳妇看着每日的米粮要多出去两三个馒头,背地里没少骂人。
  可她刚骗完银子,不好马上翻脸。
  一次在和村里人说于嬷嬷坏话,就被于嬷嬷听见了。
  “她人也硬气,当即卷着包袱,投奔我家一个下人,那人是她的老姐妹。”
  马碧荷前几天念叨这事,让她身边伺候的婆子听见了,就上心帮忙打听。
  于嬷嬷年轻那会儿去过京都,在京都大户人家的府上学了好几年,善于做滋补的汤水,伺候月子,还善于帮产妇接生。
  若不是北地战事,她原来的主家害怕,匆忙上路,也不会丢下她不管。
  “这么说,我就算是捡了个便宜。”
  李海棠点头,她这里没有太多要求,人知根知底就行。
  “明日我让她过来请安,你若觉得可以就留下。”
  马碧荷拍板决定,嬷嬷的工钱要高一些,每个月半两银子,包吃住,还有一年四季的衣裳。
  于嬷嬷没什么亲人,可以签死契。
  “这个就按照她原来的主家给,若是做得好,再加钱。”
  对于下人,李海棠从不吝啬,现代的月嫂,工钱高,她完全理解,伺候坐月子的妇人其实很不容易。
  头三个月,她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怒火压都压不住,感觉自己快成神经病了。
  好在,四个月之后,李海棠又变得正常。
  “鹿城城门开放,咱们第一家店铺,不如就选在鹿城。”
  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年,若是动作快,铺子年前开张,多少能赚一笔。
  年前狠狠地采买,几乎是百姓们不成文的习俗。
  那些平日酱油和醋都要抠省的人家也不例外,过年买年货,可以掏空一年的积蓄。
  过年不红火,没个好兆头,来年不得翻身,百姓们普遍这样想。
  年底的衣裳,布匹,首饰,各类小物件,最是畅销。
  鹿城也是北地一处比较富裕的城池,下边还包含好几个小县,既然是连锁的模式,就要遍地开花,多家一起运作。
  “这个是我最近琢磨出的样子。”
  李海棠拿出一沓宣纸,画了不少现代的图案,维尼熊,大嘴猴,可爱的萌萌兔,虽然怪模怪样的,却一眼能看出动物的本貌。
  “你哪来的点子啊,这个做成皮筋,给小女娃戴,肯定好看。”
  马碧荷最喜欢的是阿狸,一旦做出成品,她要留几个送人用。
  家里有颜料,李海棠就给几个图案上色,其余的蝴蝶花等式样,古代劳动人民是有智慧的,早已经被开发出来,不新奇。
  “我们在鹿城都有铺子,现在空着,不如这样,我们一人负责一家。”
  马碧荷急于做出一番事业,三人在聊天中,早已把雏形勾勒出来,每个人拿三成的银钱,剩下一成,谁也不要,投给李海棠的药铺,救治更多的百姓。
  谁说商人逐利,在赚钱的同时,不能失去初心,那些发达,能把生意做大的人家,都不是奸诈之辈。
  “行,那我们一人出一家铺子。”李海棠在城西有一家店铺,地方不大,卖饰品却是足够用的。


第393章 实情
  何月秀大体上没意见,不过却在分钱上,感觉有细微的地方,需要变动。
  三个铺子所在地不同,消费人群等,都不一样,若是分开管理,难免有高下之分,到时候一起分钱,这样不公平。
  姐妹们不差这点钱,却不能因为钱让对方心里不痛快。
  亲兄弟,明算账,必须得把如何分钱,研究清楚。
  三人都有铺子,这个铺子直接就算他们自己租赁,每年给银子,剩下所有一切,全部统一,装修风格,牌匾,必须让人看出,这是一家店。
  最大门脸的作为总店,其余都是分店。
  这样,银钱均分,每个人都负责一部分事务,谁也别想做甩手掌柜。
  铺子是三人的,光靠两个人,或者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达到平衡。
  “海棠负责花样的研究,表姐,你有做生意的经验,就负责招伙计和运作,我负责管理下面的手艺人,工匠。”
  何月秀把分工定位,李海棠频频点头,按照现代的词语,她们姐妹三人组,研发,运营和人力,至于销售情况,只看百姓们的接受能力。
  “咱们的铺子在鹿城,手艺人就在鹿城就近寻找。”
  何月秀还有一个想法,在村里买下屋子,做成小作坊,让妇人们到作坊做活儿,计件算钱。
  在家里总有不方便的地方,例如手有油污,就会弄花了布料。
  工匠也是一样,她们的店铺,是饰品的杂货铺,另外售卖口罩,手套,小摆件,首饰盒等物。
  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根本不够,只能先可首饰来。
  铺子装饰,半个月足够。
  “这些首饰,挂在墙壁上,让人挑选。”
  这样比装在小筐子里更直观,卖多少,让伙计心里有数,每日理货,查缺补漏。
  李海棠仅有的经验是开医馆,因为有个药堂,里里外外做了有一段日子。
  年前开张,给她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过了腊八就是年,越晚开,对新店越不利。
  “这些都不用你担心,海棠,你就负责多研究花样子,再说你有身孕,哪能和我们一样。”
  三人嘻嘻哈哈,又把店名敲定,月荷棠,正好是三人名字各取一个字,合在一起。
  “月荷棠,很好听啊!”
  马碧荷很兴奋,恨不得现在就出发,到鹿城去张罗,前期,她要更忙一些。
  三人在屋内大声笑闹,而五福这边,气氛却凝结成冰。
  五福把毛头带去医馆,毛头还很不愿意,非要回去听蛮子的事儿。
  “主家回来,会打你屁股!”
  五福实在搞不定这个小魔星,干脆搬出萧陵川,她就不相信,这小娃不害怕!
  毛头在听过后,一路老实,果然没有再闹过。
  “是不是毛头这小子又干啥坏事了,被你押送回来了?”
  五福的大哥准备再次到那婆娘的娘家要钱,这次,他决定让妹子一起,帮着他壮胆。
  至少,在挨打的时候,他能缓一口气,不然那几个舅哥下手下太利落,他单方面挨打。
  以后,他再也不偷懒了,不干活,好吃懒做,打架没力气都输啊!想不到弊端这么多。
  “毛头很听话。”
  五福低头,看看毛头,又看了看大哥,心里越发的怪异,就感觉这小人精不像自家人,在得知大嫂偷人后,她心里的阴影挥之不去。
  毛头已经五岁,应该不不会吧?若是大哥喜当爹这么多年,爹娘一定承受不住。
  “大哥,你先喝口水。”
  五福端茶,又给自家爹娘端茶,先喝一口水缓缓,平复心情,不然就怕一会儿得知真相,气晕。
  “妹子,你这是做啥啊?”
  五福大哥摆摆手,赖账这事好解决,他就不信,那婆娘的娘家人有这脸面,不给钱,他就休了人,看她怕不怕!
  “大嫂会怕?”
  真怕,就不会偷人,真怕就不会不管不顾地回娘家,毛头都不要了。
  “是我不好,拖累了家里。”
  五福娘一辈子没花过这么多的银子,因为自己脑袋碰个窟窿,前后花了将近十两。
  村里人受伤,抹点草木灰止血,根本不会到医馆花银子看,要不是她当时已经说不出话,一定阻止。
  “娘,您说的啥话啊,您这不是一般的小伤口。”
  郎中都说了,再晚上一步,人就没救了,光是流血过多,都死人的。
  五福见家人情绪稳定,道,“等下,你们先做好心理准备,无论听到什么,都保证别激动。”
  “你这丫头,赶紧回去吧,总出来是不是不好啊。”
  五福娘想,既然五福被卖出去,就得多给主家干活,两三两头往医馆跑,难免让主家不痛快。
  “夫人让我出来的,先把家事解决。”
  五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