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有不少商人,开始模仿月荷棠的模式走批发,生意逐渐好转。
对比之下,月荷棠失去先机,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和何月秀合伙做的,关门了不可惜,铺子收回来,改行做别的营生更合适。”
李海棠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可惜,仅此而已。
和蛮子开战,有太多伤残的士兵,他们能得到一笔银子,但是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前几日有回乡的士兵,因为缺了一只胳膊,被家里当成拖油瓶,要了他的银子,人却被赶出来了,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家里人话说得好,既然是士兵,就应该在城北大营,没事就不要回家了!
缺胳膊少腿,将来找不到媳妇,生活都成问题,家里人口多,不缺男丁,当年参军,只为安家费,早就当这个儿子不在人世了。
李海棠听后,很是心酸,什么时候为大齐卖命的将士,竟然被嫌弃了?
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却被亲人扫地出门,简直让人心寒。
所以何家的铺子收回来,再加上月荷棠的,李海棠还完债务,打算把铺子捐出来,给城北大营伤残的士兵们。
月荷棠都是女子的东西,总不好让大老爷们做伙计,所以,铺子关门,改头换面,是好事。
至于后续开什么铺子,就让士兵们集思广益,各展所长,以后有铺子在,有事做,至少少不了一口吃喝。
通过这事,李海棠发觉自己并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不妨碍她培养出几个人才来。
银钱只有投出去,才能钱生钱,谁嫌钱多?所以,这一趟去京都,李海棠还是准备开铺子,挖掘人才,什么赚钱,她就做什么,只要正当,合法,有钱能换来的东西太多了,还能帮助一些穷苦人,为一家人积福。
第736章 启蒙
马碧荷总感觉凉飕飕地,她打开车窗,往门口处看一眼,发觉那里正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
萧陵川站在灯下,逆光,天黑,又看不清楚他的表情,但是马碧荷依然压力很大。
姐妹们都知道,李海棠有一个视她如命的夫君,这会儿出来,估计也是怕自己把他娘子拐走。
“海棠,这是送给你的礼物,还有如意,蓝衣的,我在边城,有你们几个姐妹足够。”
时间紧迫,马碧荷来不及一一告别,本想把人聚集在一起吃个饭,她又受不得离别的情绪,怕自己忍不住崩溃。
前段被阮平之拒绝,虽然是意料之中,但她还是难过很久,想着这样也好,不然她留在边城,爹娘弟弟去南边,她也不会放心,这就当是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吧!
萧陵川的气场太过强大,导致马碧荷大脑一片空白,很多想说的都没说出来。
“海棠,我们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到时候,一定要来南边看我啊!”
马碧荷紧紧地握住李海棠的手,平时都在边城,大家虽然不能见面,却感觉距离很近,而此行她到南边,千里之遥,大齐的车马很慢很慢,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见面的机会。
以后她嫁人,在家相夫教子,肯定不能轻易出门,只要这么想,她忍住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肯定有见面的机会,夫君说会带我四处走走,见识一下大齐各地的风土人情。”
李海棠言语轻松,内心却也同样沉重,姐妹分别,都要走向未知的远方。对于她来说,京都的一切,同样让她感到新奇陌生,还有她的身份……
“那就好,我一定请个最好的厨娘招待你!”
时间不早,马碧荷得往回赶,而后一家人等着天亮出城。她目送李海棠下了马车,然后,又看着夫妻俩站在门边,海棠正和她挥手告别……
慢慢地,两个人变成了黑点,融入整个漆黑的夜里。
夜漫长。
李海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萧陵川察觉到自家娘子的心思,就起来点燃桌边的油灯。
农历六月,气候闷热,窗户开着,两边通风,才有一点凉爽的感觉。
院子里有个葡萄架,夫妻俩对坐,对着天空的一轮弯月饮酒。下酒菜只有一叠花生米。
五福探头探脑,想要下地,被于嬷嬷拦住,问道,“大半夜的,你去干啥?”
“主家和夫人饮酒,我看没下酒菜,想去灶间做点。”
因为离开家里去京都,五福最近一段时间被放假,回到老家和爹娘,大哥住了一段日子。
他大哥改头换面,极其勤快,又找了个隔壁村的穷苦人家的闺女做媳妇,她那新嫂子也是勤快人,就是家里爹爹生病,抓药需要银子,这么多年才耽误了,到二十,成了老姑娘。
嫂子模样好,人又孝顺,一家人几乎没红过脸。看到爹娘有人照顾,五福很放心,这次她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下私房钱,把积蓄都给了爹娘。
家里的屋子需要修缮,最好推倒重新盖房,不然边城冷,一场雪灾,屋子就得塌半边。
五福心里感激夫人,总想着为自家夫人做点什么。
“不需要下酒菜,你安静点。”
于嬷嬷把五福扯回来,训斥道,“大半夜的,你就不能消停点?”
改造五福这么长时间,这丫鬟还是没学会看眼色,夫人和主家花前月下,不需要外人掺和。
“可是没下酒菜,怎么喝酒啊?”
五福还有点不明白,想不通于嬷嬷为啥拦着她。
“夫人和主家喝的不是酒,是……”
于嬷嬷正在找形容词,总之是平淡安逸的气氛,和谐美好,禁止一切生物打扰,谁知道五福领会错意思,接话道,“喝的是水……”
而后又喃喃自语,“既然喝水,还吃什么花生米啊?”
于嬷嬷:……
蠢丫头没救,好在五福不说话了。
葡萄架下,李海棠望着天空,几杯百花酒下肚,她的脸上被朦胧的月光,蒙上一层粉红的纱。
萧陵川不言语,只是在她一饮而尽的时候,继续倒酒。
百花酒的度数不高,是季秋送来的佳酿,还有一点存货,李海棠准备喝完,这样就不用带着启程。
“夫君,我见你前几日到铺子买了一本书,你给豆包讲了什么故事?”
李海棠最近来回跑,等回来陪着小包子的时候,豆包已经睡下了。
于嬷嬷说,这几日野人夫君总带着豆包讲故事,把小娃哄得极其乖巧。
“还是那个会武功的兔子。”
萧陵川倒酒的手一顿,而后装作自然地回道。
“不可能,那豆包肯定闹了。”
李海棠的眼神里,明显带着不信,豆包可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她很了解小包子的脾性,一个故事根本哄不住。
再说,野人夫君买了好几本讲故事启蒙的小册子,总要发挥点作用。
“这……”
萧陵川很心虚,他的确看了几个,但是发现自己没法子讲故事,说到一半,自己忘记了,就只能和包子大眼瞪小眼。
他想到个办法,用画画忽悠小包子,画了十几张,最后都是李海棠的画像。
然后,乐此不疲地问豆包,画像里的人是谁。
小豆包在认了十几张自家娘亲的画像以后,就用屁股对着自家爹爹,不理不睬,十分嫌弃。
于是,萧陵川就这么被一岁多的小娃鄙视了,小豆包的表情在说他愚蠢,“难道你连娘亲都不认识了吗?还来问我!”
萧陵川哑口无言,而后再次回归到讲故事上。
“我就和豆包说,我忘记兔子是怎么打败豺狼的了,让豆包给我讲故事。”
萧陵川说得脸不红气不喘,豆包信以为真,就把兔子会武功的事说了一遍。
他见此,抓紧机会启蒙,学武之人为了稳住下盘,都会扎马步,他给豆包做示范,儿子表示很感兴趣。豆包现在还小,做不了动作,但是不耽误萧陵川教学,就这么潜移默化的,借用兔子,萧陵川已经成功教完了一套拳法。
第737章 理念
一夜睡到天亮,喝点小酒,李海棠睡得格外香甜,只记得半夜时分,床边空了一次,野人夫君好像去净房,传来哗哗地水声。
不过她困顿,翻个身,又继续睡过去了。
农历六月初五,李海棠差点睡到日上三竿,起身后,意外地发现野人夫君竟然没有去城北大营,而是坐在桌前品茶,他下眼处有些青黑,看来昨日没睡好。
萧陵川皮肤是那种发深的小麦色,黑眼圈不明显,不过作为枕边人,李海棠还是看出来了不对。
“夫君,早啊,你昨夜没睡好吗?”
李海棠伸了伸懒腰,起身洗漱,今儿她和张如意,蓝衣约定好,要看戏班子最后一次走台,前几回都是删删改改,为符合大齐的时代特色,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还好。”
萧陵川面无表情,自家娘子睡觉一向不老实,小手几乎是无意识地乱摸,四处点火,让他难耐,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的呼呼大睡。
他只能到净房冲凉水降温,好不容易回到床上,又见她把腿直接放在他的腰上,如此怪异的睡姿,能保持一晚上。
就算她不累,他也承受不住啊!
但是,他知道就算说了,自家娘子也会摸了摸鼻子,而后无辜地说她并不知情,下次一定改。
早饭是于嬷嬷做的小米粥,还有炸得金黄的牛奶馒头,配上咸鸭蛋和一叠酸辣的小拌菜,还有凉拌肚丝,荤素搭配,不腻,清清爽爽的。
夫妻俩把牛奶馒头解决,李海棠仍旧意犹未尽,她都有养一头奶牛的想法。
牛奶和面,蒸出来的小馒头松软,杂揉着奶香,放到锅里过油,外皮都酥了。
“夫人,老奴已经把早饭给隔壁表少爷送过去了。”
于嬷嬷回禀一声,特地又多做一些,想着阮平之也不容易,等明日家里离开,他蹭饭都没地方去。
“那成,我记得你会做锅盔,里面夹着点也才那种,干巴巴的有嚼劲,放上一个月都不会坏。”
李海棠今日事忙,回来恐怕要晚上,估计是赶不上和表哥,小五子一起吃饭。
现在天热,做别的东西,最多能存个两三日,锅盔却不一样,放点野菜,饿的时候吃一个,有滋有味的。
再用野山椒和土豆丝过水凉拌,配上一个蛋花汤,早饭就出来了。
“老奴多做一点,给表少爷那边送去,咱们再带走点。”
于嬷嬷用围裙擦了擦手上的手,很上道。
想必这次在路上着急赶路,若是露宿荒野,吃饭是个问题。别人都好说,五福那丫头是禁不起饿的。
于嬷嬷和五福相处的时间最长,把她当成自己的闺女疼爱,想得不由多了些。
李海棠安排家事,自己出门,直奔春娘的住所。
为准备流苏云惊鸿二人的仪式,张如意和蓝衣两口子,暂时住在春娘家里,原来住伙计的库房,就留给戏班子。
班主正捉襟见肘,饭都要吃不起了,见有人收留,笑得合不拢嘴,直道天无绝人之路。
她一进门,见张如意和蓝衣等着,面上带了急切,想必是等了又一会儿,见她迟迟未来,差点上门找人。
“这个给你们。”
李海棠把两个小匣子递过去,一个牡丹,一个是芍药,牡丹送张如意,芍药送给蓝衣。
马碧荷心思巧妙,送礼,盒子上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李海棠自己的则是艳丽的海棠,这样,三个人礼物不会弄混。
“你晚来半个时辰,也不用送这么大的礼赔罪吧?”
张如意虽然这么说,还是乐滋滋地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套牡丹花的首饰,上面镶嵌了宝石,很是贵重。
那边蓝衣打开以后,也是惊讶地说不出话。
“这可不是我送的。”
抿了一口茶,李海棠说起马碧荷来告别,对方不想让离别太伤感,所以才找到她,给几个姐妹都准备了礼物。
“终究还是离开了。”
张如意摇摇头,她听李海棠说起,早有准备,只是她心里一直希望马碧荷能得偿所愿,嫁给阮平之,谁料,二人的亲事没成。
“就算成了,未必就是好亲事。”
平心而论,不提身份,马碧荷还是黄花大闺女,没有必要嫁给二婚还带孩子的,后娘不好当。
做得好,人家说你笑面虎,内里藏奸,若是做得不好,更是振振有词,狠毒,恶毒,毒妇,诸如此类的帽子扣上。
在现代,李海棠有个同事,嫁给二婚男,当上继母。同事见便宜儿子不听话,极其不懂事,出于责任心,耐心地引导,教育,却被儿子添油加醋地告状。
结果就是,男人的前妻一大家子,闹上医院,当众骂同事恶毒不要脸,不配当医生。
真是冤枉啊!有一种恶毒,其实叫做捧杀,不管不顾,甜言蜜语,而后让小娃变得不知道天高地厚,等出去,撞个头破血流不说,还不晓得惹出什么祸事。
自打那以后,同时就把便宜儿子当透明人,除给钱外,一点关心不曾有。
她穿过来之前,听说那个孩子打架斗殴,进了派出所,前妻一大家子又闹上医院,说是同事没教育好孩子,怂恿的!
夫妻俩因此爆发家庭大战,具体离婚没,她就不知道了。
“碧荷的性子也很要强,就得找个踏实的人。”
蓝衣低着头,用手摩挲着簪子,以前她不好说,现在马碧荷离开北地,她就没这么多顾虑。
阮平之到底来自高门,骨子里很嫌弃商户,说他们一身的铜臭味,若是真凑合到一起,马碧荷一番真心,怕是要被辜负了。
张如意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成亲以后,磕磕绊绊很久。
成长环境不同,造成看问题的角度,理念都有很大的偏差。
“对,我有时候看到卢二愣子那节俭劲儿,还是不习惯。”
比方,卢元卿的衣衫都要穿几年,浆洗得发白,布料都快烂掉了,不能穿,还要留起来,做鞋底。最让张如意受不了的,还不是衣服,而是同一个饭桌吃饭,卢二愣子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他竟然能捡起来,用嘴吹吹,继续吃到肚子里去。
第738章 德胜
卢元卿一系列的动作行云流水,再自然不过了,一点没显得羞愧。
卢母也习以为常,只有张如意目瞪口呆,似乎遭受巨大的冲击一般。
掉在地上的,还能再捡起来,可见卢家之前穷成什么样,虽说这些,张如意都接受,但是她就是看不惯。
掉了就不要了,谁还差那一口肉吃?以前蓝衣是她的丫鬟,都不会捡掉在地上的东西。
张家是京都的高门,若是带着卢元卿回府中吃饭,他这个动作,一定会让自己丢人,里子和面子都没有,弄不好,传遍京都,成为世家圈子里的笑柄。
“肉掉在地上,为什么不能捡起来?”
卢元卿觉得,只要吹干净上面的尘土,或者用水洗一下,就可以吃了。若是扔掉,很浪费。
他娘拉扯他不容易,他读书,最是耗费银钱,他总是记得,他娘当年有多么的不容易。就算家里有钱,那是张如意的,和他没有关系。
他努力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还要让自己的娘和媳妇过好日子,总靠女人,这辈子都摆脱不了小白脸的名头,软饭是那么好吃的吗?
张如意没多说,觉得小事上吵嘴不值当,何必让夫君和婆婆心里不舒服呢?
自从嫁给卢元卿,她的大小姐做派少了很多,人也变得豁达,虽然,可能会失去一些贵气,变得有点小家子气。
“这样过得好,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勤俭是一件非常荣尚的事,无论将来日子过成什么样,能保持本心,就不会有大差错。
卢元卿适合做官,而他虽然性子直,却能当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话题又扯远了,张如意看一眼天色,赶忙站起身,三人一起来到后院。
班主正在抓紧进行排演,他的职位,和现代的导演差不多,底下的唱戏的哪里不到位,应该如何做,他都在一旁,耐心地说明。
见到来人,班主施礼,很是恭敬。
南边戏班子多,他们并没有特色,混的也一般。是他决定北上讨生活,带着二十来个人,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
谁料来到边城,就赶上疫病,班主悔不当初,眼瞅着兜里的钱袋子越来越瘪,他愁眉不展。
想要机会,机会就送上门来,一场木兰从军,让戏班子从上到下都活了。
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的排演,而是再看到台本后,这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戏班子上下,朝气蓬勃。
他们之所以从南边来,是因为他这个戏班子的人,都有比较凄苦的身世,要么是没爹娘,要么就是被兄弟夺产,赶出家门。
所以在听说到北地的时候,众人没有任何意见就跟着来了。
“班主不必多礼,最近一段,你们辛苦了。”
李海棠对班主点点头,戏班子这些人肯吃苦,尤其是其中的旦角,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小娘子,长相英气,绝对符合花木兰的形象。
而她的夫君,壮实憨厚,还会点花架子,也能胜任大齐士兵的形象。
小夫妻是戏班子的台柱子,也是因为家里人偏心,才不得已出来讨生活。
“班主,你们戏班子可有名号?”
李海棠想到一个问题,而后问班主,“你们要在几十万的将士面前唱戏,总得留个名字。”
“这……”
班主摸了摸胡子,他们就是南边最低等的散班子,偶尔去村里唱戏,并没名号,主要是没混出来,人家也不用费心记名字。
以前接活,都在人力市场上挂牌子,等候谁家有喜事,上来问价钱,唱一出,还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有名气的戏班子都在大户人家或者是茶楼,茶馆开唱,根本不必这么凄惨,像他们到处跑,风吹日晒雨淋,赚个辛苦钱。
“京都德全班闻名大齐,咱们就叫德胜,旗开得胜!”
李海棠起个名字,感觉自己水平不错。
“借夫人吉言,德胜班,真好!”
班主配合地拍手,心里却想,若是有一日,能有德全班一半的名头,他就是死,也能闭上眼睛了。
只是没想到,真有那么一天,而眼前之人,就是他们德胜班的贵人。
“有一幕,一定要表演得搞笑一点,花木兰是女子,代父从军,和士兵们混在一处,本就没有名节,夏天脱衣洗澡,只能自己偷偷摸摸的……”
李海棠把众人召集在一处讲戏,给士兵们看的,不必太一本正经,那样不容易调动气氛,一切以搞笑,感动为上。
当年人数众多,所以,德胜班要唱十几场循环,以方便将士们都能听到。
这一天几十场下来,肯定是受不得,所以她提前准备了一些润嗓子的茶水,胖大海等。
等一出戏完毕,德胜班可以享受一顿丰富的晚餐,外加银钱若干。
但是有一点,他们不能收士兵们的打赏,这是规矩。
“夫人,您放心,他们都是保卫大齐疆土,保家卫国的英雄,若是我们要他们的钱,那真说不过去。”
如果可以,班主都想不要钱,但是想到二十几口人要吃饭,那话他怎么都说不出来。
“海棠,送道具的来了。”
蓝衣听到有人敲响铺子的门,出去开门。
德胜班为了口粮,把戏服都典当了干净,再说那些戏服也不能用,李海棠统一为每个人量尺寸,做新戏服。
今年是最后一天,若是有不合身的,早点提出,早点改动,还来得及。
戏班子成员们欢欢喜喜地换戏服,随后马上进入状态,就连对看戏兴趣不大的李海棠,都忍不住投入了些,而后随着情节的代入,忍俊不禁。
尤其是一段,花木兰来了小日子,男主以为她受伤严重,在她的营帐,发现裹胸的白纱布,竟然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一出花木兰,李海棠费了不少心血,若是到京都唱戏,必然会火。
她必须趁着这个时候,把人忽悠过来。班主觉得,李海棠对他们有知遇之恩,在哪里唱戏都一样,毫不犹豫地签订十年的工契,而后,他们预定在京都见。
第739章 狠手
午时,三人找了一个茶楼小坐,听说李海棠要去京都,张如意很是不舍。
她才回来不久,好姐妹就要去了,两个人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长。
“我刚在京都回来,肯定不能再去,再有婆婆身子不好。”
张如意愁眉苦脸,京都对于她来说,算是虎狼之地,好姐妹去京都,她不放心,总想跟着看看。
“我会给你写信,再说,还有万事有我夫君。”
李海棠嗑瓜子,虽然边城冬日冷,动不动就大雪封山,可是习惯了,就不愿意离开。
想到家里山上,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没回去过,也不晓得再次归来,会是个什么光景。
“也对,你那夫君把你当命、根子一样的。”
张如意语气微酸,实在是李海棠和萧陵川太打击人,没事就秀恩爱,秀娃,问题是,还不是刻意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种更加打击人。
人真是不能比较,不然,她会觉得卢二愣子一无是处。
张如意安慰自己,好歹卢元卿读书多,萧陵川再怎么样,还是一介武夫,大老粗。
三人说话,雅间的门虚掩着,何宝珠带着丫鬟上楼,随意往里面一看,不是冤家不聚头,上次在泗水城,坑她的贱人也在!
贱人就是张如意,何宝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