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做什么,都得一步一个脚印,稳妥地向前走。
“其实,有个生意就很赚钱。”
张如意眼神闪躲,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二人从铺子出门。
“什么生意?稳赚不赔?”
李海棠一心看着脚下的台阶,没注意张大小姐表情,她以为,知府千金利用权势,或许有别的门路。
“就是,我们可以在各地搜罗美人,然后开一家青楼。”
看看许老大,给幕后老大做狗腿子,弄了个暗窑,如果自己做生意,不搞地下的,就光明正大地开个青楼。
最好在鹿城开,哄骗爹爹张峥多去几次,那些富户们闻风而动,愿意出银子讨好知府,青楼的生意注定红火。
就找流苏这般相貌的,肯定赚钱。
李海棠:……
她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和张大小姐讨论赚钱,所谓的开青楼,实际就是拉皮条啊。
还有,找流苏脸的小娘子做花娘,这么说,会被流苏弄死的!
“你不说,她怎么会知道啊!”
张如意勾唇,负心汉多,男子又贪慕花色,花楼的生意经久不衰。
京都花楼更火爆,文人墨客都去,那些江南瘦马,随便陪一晚,下下棋,就要上百两银子呢!
那如何,为见佳人,多少人趋之若鹜!
“我不说。”
李海棠看到张如意身后蒙着脸的流苏,快速地遁走。
别怪她不讲义气,她是有身孕的人,折腾不起!
“张如意,有本事你给我站住!”
流苏气得扔掉手里的肉饼,追出张如意两条街。
好吧,作为还能聊得上的姐妹,她不欺负张如意,但是,卢元卿那不举的药粉,再加上一个月的用量!
一行人找了樊城最好的客栈,客栈有一个独立的院落。
院子里,有一处藤蔓围绕的凉亭,月上中天,众人聚集在后院赏月,就连一向不见人的蓝衣都出来了。
吃月饼,畅饮桂花酒,女子要在空地上拜月祈福。
李海棠点燃三根香,对着月亮许愿。
她想起一首诗,颇有感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无论现代还是大齐,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那些曾经的过往不再提,在哪里,她都要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
“张大小姐,我想娶蓝衣,求小姐成全。”
季秋背过身,用手擦了擦眼泪,再看看身边的懵懂的蓝衣,站起身,给张如意施礼。
现在蓝衣还是张如意的丫鬟,暂时还没有自由身。
众人见此,被吸引注意力,全部看向张如意,等待她的回复。
这门亲事做得,蓝衣得了失心疯,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好,有季秋在身边照顾总比自己一人强。
再者,女子总是会嫁人的。
“季秋,你为什么要娶蓝衣?”
张如意没有马上点头,而是冷着一张脸,“其实,你若是自责,完全没有必要。”
蓝衣独自一人上路寻找季秋,是自己的选择。
姐妹相伴多年,张如意了解蓝衣的脾气,外柔内刚,就算她现在清醒,也不会后悔。
“我一直把蓝衣当做妹妹,会请人照顾好她。”
张如意先说出自己的想法,蓝衣从来都不是她的负担,而是亲人。
“不,不是愧疚自责。”
季秋用手顺了顺蓝衣的头发,眉眼柔和,虽然蓝衣现在受了点刺激,他坚信,会好起来。
以后,有她身边陪伴,季秋也不是孤单的一个人。
他要带着蓝衣去爹娘的坟前拜见,还要去告诉徐小妹一声,他现在过得很好,让她也放心。
他会把她那一份带着,好好的生活下去。
曾经过往,不再是心底深处的刺,季秋转变看法,他要珍惜,珍惜眼前人。
“好,我答应。”
张如意把蓝衣带到房间,不知道说了什么,片刻后,蓝衣已经穿了一身红色衣裙,蒙着盖头出门。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八月十五,二人对着月亮成亲,多浪漫啊!
嫁衣是张如意在黎城就准备好的,蓝衣犯病,不能见红色,她就藏在小包袱中。
“咦,蓝衣穿上红色的嫁衣,不晕了?”
李海棠也站起身,被张如意安排当见证人。
她是季秋的嫂子,这个见证做得。
“蓝衣还不能见红色,所以,盖头下面,还有一张帕子蒙上了眼睛。”
张如意凑在李海棠身边,小声叨咕。
她刚才故作冷淡和严肃,都是装的,巴不得有季秋照顾蓝衣。
其实,她也可以给蓝衣请几个丫鬟,但是,丫鬟都有私心,万一欺负了蓝衣,张如意觉得自己也不可能时刻盯梢。
有季秋在,细心又真心,她别无所求。
所以,张如意顺水推舟,借着中秋的好日子,火速把蓝衣亲事定下。等以后,蓝衣恢复神智,也会感谢她如此英明神武的决定。
第295章 专坑小包子
李海棠竖起大拇指,佩服张大小姐的行动力,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蓝衣又不太认识人,怎么能乖乖地换上嫁衣?”
这是李海棠最奇怪的地方,刚刚房内,没传来什么响动,可见蓝衣很配合。
“哼,我当然有高招!”
张如意仰着头,一脸嘚瑟,她背着手,道,“海棠,你还记得咱们在鹿城古董一条街吃的阳春面吧?”
阳春面是蓝衣最喜欢的吃食,所以,张如意提起,只要她换上衣衫,到鹿城,就领着蓝衣吃面。
李海棠囧了囧,无论何时,吃货的本质不会变,即便得了失心疯,仍旧经受不了美食的诱惑。
“一拜天地,二拜亲戚,夫妻对拜……”
张大小姐主持大局,把拜高堂,自动换了个称呼,还挺押韵。
他们都是同辈,实在不好意思冒充高堂,会折寿的。
说起来,季秋和蓝衣都是苦命的小白菜,爹娘均已不在人世,以后也只能夫妻俩携手一起走下去。
拜堂以后,张如意郑重地从头上拿下一根翡翠簪子,那是她娘留给她的念想之一,此刻,给了蓝衣,代表重视。
流苏怔了怔,从身上解下荷包,里面是一块玉佩,至少值百两银子。
这一幕来的太突然,李海棠没准备,她翻遍首饰,发觉都是野人夫君送她的。
夫君送的东西,每一件都值得珍视,于是,李海棠忍痛,送出刚买不久,还没捂热乎的红宝石铜镜。
众人笑闹几句,各自回房。
“娘子,要不要到外面去看灯?”
萧陵川见自家娘子不想回房,就打算带着她出门走走。
找一处高台,登高望远,欣赏樊城的美景。
“夫君,咱们走吧!”
李海棠眼巴巴地想出门,百花节发生了小意外,实则她并没有好好的赏花灯,听到夫君提议,正中下怀,忙不迭地呼应。
樊城有一处风塔,在风塔上,足以浏览全城的美景。
萧陵川带着李海棠登高望远,在一处空旷的观景台之前,浏览樊城夜色。
天上的月光,又大又圆,中间的光圈,有浅淡的阴影,其中,阴影还在用肉眼能看得见的速度变化,这让人不禁想起嫦娥奔月的传说。
樊城中秋的花灯,和黎城百花节的花灯不同,街道上,挂着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特别贴近生活。
“娘子,在我印象里,过了一次中秋。”
萧陵川望着远处的灯火回忆,那会儿,他还小,师傅来山里陪着他过节。
师傅沉默寡言,却用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看着简单,却怪好看的。
那是他得到的第一个花灯,尽管,没有任何的装饰。
“夫君,以后有我,还有我们的包子,都会陪着你一起过节。”
李海棠拉着萧陵川的大手,兴致勃勃地往下张望,那点伤感的气氛,立刻被破坏的无影无踪。
在樊城,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的习俗,树亦作竖,就是将灯彩高竖起来的意思。
小娃们在爹娘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
他们笑闹,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就会得娃子们的羡慕。
整个黎城,闪着细微的小光点,美不胜收。
萧陵川黑眸幽深,看不出情绪,李海棠可以肯定,他的余光,落在她身上。
他转过身,四目相对,相顾无言,还是李海棠先打破沉默,试图找轻松的话题,“夫君,我们有了孩儿,叫什么小名好?”
李???海棠想,每逢佳节倍思亲,野人夫君,或许也想念自己的爹娘吧?
她下意识地抚摸平坦的小腹,面色柔和,眼中泛着晶莹,“我看村里人都给小娃起贱名,说是好养活,但是二狗子,铁柱,狗蛋这样的小名我肯定接受不了。”
万一,以后小娃有了出息,读书习武,有自己的成就,在人前,一声二狗子,直接把人打入尘埃中。
李海棠不能让包子太怨念,做爹娘的,必须给孩儿起个走心的名字。
“亲亲。”
萧??陵川左思右想,觉得这个小名不错。
“恩?”
李???海棠以为野人夫君是在邀请她,主动闭上眼,嘟起嘴,结果等了半晌,那个吻也没落下来。
她气恼地睁开眼,发现萧陵川同样错愕,顿时明白过来,“亲亲”是娃的小名,原来是她自作多情了。
萧陵川眼里露出一抹笑意,没错,他就是故意逗弄下娘子。
他不敢亲,怕起了反应,最后还得自己冲凉灭火。
不然,他可以效仿卢元卿,找流苏找点不举的药粉,至少安分啊!
“?包子。”
自???家娘子迟迟没有开口,萧陵川正了正面色,绞尽脑汁,他起的名字男女通用,朗朗上口,不低俗。
包子这个小名不错,别管是肉包子,还是菜包子。
不?过,他现在开始担心,万一小包子性子粘人,缠着自家娘子不放怎么办?
最?好性格随他,从小就开始独立,他会严格培养。
“豆包,年糕,汤圆。”
这几个都不错,男女皆可用,至少,一气呵成,三个娃的小名都出来了。
“??那要是生第四个,怎么办?”
李?海棠囧了囧,有这么做爹的吗?包子还没出生,就在名字的问题输在起跑线上。
全是吃的,一准儿是个吃货。
她??的本意是,起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突出娘是神医,爹更是无所不能,霸气!
“第四个?”
包????子多了也闹人,不停地培养管教,去哪里不放心还要带着,萧陵川有些嫌弃,只觉生三个已经足够。
都??说多子多福,子嗣多了,做爹娘的难免要偏心,他希望儿女能相互帮扶。
好吧,豆包比包子好听,好歹明确了里面的馅儿。?对比狗蛋等名字,野人夫君的起名水平要高多了,所以李海棠点头默认,没有抗争。
第296章 回家
中秋过后,一行人又走了几日,到达距离鹿城最近的永安。
流苏要留在永安办事,匆忙离去,走的时候给李海棠可进入黑市通用的牌子。
一般有此牌子的人,是黑市的贵宾级人物。
若是有需要帮助的,亮出牌子,黑市义不容辞。
因为突然发现有身孕,李海棠没有再碰药,错过了和流苏一起研究的药性的机会,还是有点遗憾。
流苏一走,阮平之也坐不住了,他给京都写了一封信,对自家表妹道,“你表嫂等着用生子秘方,我就不在这里久留了。”
永安有他的同窗,他去访友,打算停留几日。
下一步安排,到麓山书院看一眼表弟李金琥,而后打道回府。
京都若有信件,他就托着商队送到李海棠的医馆,方便联系。
不过,他推测,祖母得知这边的情况,或许会让家里的下人过来,堂堂的千金小姐出身,身边一个丫鬟没有,太寒酸了。
什么张如意,京都高门张家,在表妹面前,根本不够看,谁高攀谁还不一定呢!
这些,阮平之没说,李海棠并不知情。
“也好。”
李海棠没意见,她对表哥阮平之的印象还不错,就是不晓得阮府上下,是不是同样豁达。
从鹿城到黎城,一来一回,走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变化翻天覆地,张如意踩在鹿城的土地上,都觉得格外的亲切。
哪也不如家好,她只想窝在庄子上,连门都不想出了。
“萧大哥,嫂子,我带着蓝衣先去庄子上住几日。”
蓝衣的病还没好,住在城里不如住在乡下,等二人休整完毕,回到边城,季秋再带人跟着一起走。
蓝衣的卖身契还在张如意手中,这两日抽空得在衙门上档子,把奴籍换了。
“好。”
李海棠觉得这个安排不错,出来许久,归心似箭,众人没多做寒暄,相互道别。
可能是她最近一段不在鹿城,不晓得鹿城又有了变化。
百姓们早已在瘟疫中走出来,街头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八月十五的花灯没撤,街头两旁林立着商铺,家家户户在门口的屋檐下挂满了灯笼。
许是得知李神医不在黎城,家里的小巷子很是安静,空无一人。
已经到了午时,陈二叔在院里劈柴,而陈二婶正在摘豆角。
二人以为李海棠中秋怎么也能回来了,准备一大桌子菜色,结果连个人影都没见,而后,他们夫妻俩足足吃了两天的剩菜。
门口处传来响动,陈二婶用抹布擦了擦手,没开门,直接对着门外道,“来找李神医看诊的可以回去了,她还没回来。”
“陈二婶,是我呢!”
李海棠笑眯眯地站在院门口,把陈二婶喜得赶紧开门,让马车进到院子里。
瘟疫散去,李海棠是整个鹿城百姓的救命恩人,时常有人在门口放吃食,弄到后来,陈二婶特别不好意思。
毕竟李神医不在,那些鸡蛋,青菜,都进了他们一家人的肚子。
“海棠,我去端热水,你和主家先去洗漱下。”
陈二婶对萧陵川点点头,本能的拘谨。
趁着这个工夫,家里缺少什么,查缺补漏,尤其是油盐酱醋等调味料,做菜不可缺少的,都得置办整齐。
最???近一段时日,陈二婶跟着林万久的媳妇学了一手熏烤香肠的绝学,里面加辣椒,熏烤后切片,放在蒸屉上蒸一刻钟。
又?辣又香,下饭正好,李金琥把切片的香肠夹在馒头里,一次能吃两三个,食量与日俱增。
中??秋前后,人情往来走动频繁。
平日有点走动的人家,例如孙铁头,亲自上门送了年礼,都是一些家常用的,糕饼,酒水,鸡鸭鱼肉,还有一篓子河蟹。
河蟹还放在水桶的最底下养着,用筷子一桶,全活。
李???海棠看到河蟹,两眼放光,这可是送到她的心里。自从得知有身孕,寒凉食物,她一点都没吃。
其???实她明明知道,少吃些不碍事,可她还是严格控制自己,不敢冒险。
纠结了一秒钟,李海棠再次放弃,怀孕前的三个月凶险,不能有任何的意外,她继续忍。
“出一趟远门,风餐露宿,怕是吃不好,海棠啊,想吃点啥?”
家里青菜,肉都有,后院的池塘里,还养着不少鲤鱼和黑鱼,随时可以捞出来。
一行到黎城吃了点海鲜,但是频繁遇见倒霉事,让人食不下咽。
往回走,众人为赶路,大多数是时间就是凑合吃一口。
何况李海棠有身孕,动不动干呕,吃不下饭。
回到家,她神奇地发现,提到鱼肉,竟然有了吃的欲望,为此,李海棠强烈要求吃热气腾腾的火锅。
陈??二叔为此特别做个专用的桌子,中间被掏空,可以加炭火,上面放着满满都是辣椒的麻辣锅底。
菜??品都是家里种下的,冬瓜,小白菜,菠菜,还有储存下来的莲藕,木耳,用鱼肉剁碎做的鱼丸,虾丸,薄片的猪里脊,腌渍好的鸡肉。
可惜,自从和蛮族关系紧张之后,家里就买不到牛肉了。
“陈二婶,中秋金琥回来了吗?”
李海棠提起自家小弟,也不晓得这么久不见,李金琥吃胖了没有。
瘟疫后,小弟对麓山书院把自己扔到门外的做法心寒,回去的时候,还有点不情不愿的。
过几日,阮平之还得去找人,她又忧心小弟想起李家村那些不好的事。
“小少爷回来了,等了一晚上,第二日才回书院。”
虽然李海棠不在家,没有团圆,不过家里人多,聚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席间有河蟹,桂花酒,月饼,还有几样大菜。
上午,四喜回来一趟,带走两根陈二婶做的香肠,说是李金琥吃上瘾了,晚上饿了就用蒸香肠片夹着馒头吃。
近期,麓山书院要考试,山长亲自出题,达不到要求的学子,会被自劝退。
因此,书院气氛很紧张,平日不爱读书的书生们,起早贪黑,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通过考试。若是不合格,被撵下山,太有失脸面了。
第297章 慈善堂
听闻小弟李金琥要考试,李海棠就打消了让他下山的念头。
自从小弟知道真相,对爹李大河十分失望,原本他的世界,单纯而美好,瞬间大变样。
李金琥突然长大了,变得更懂事,对于这般转变,李海棠心疼,才十岁的小娃,就要面临这么多。
“陈二婶,我已经有月余的身孕,不能吃河蟹。”
李海棠看着桌上被煮得发红的河蟹,里面还有橙红色的膏,她咽了咽口水,把眼神放在红彤彤的火锅底料上。
“一个月?”
陈二婶差点扔掉筷子,把螃蟹挪动到自己面前,又把肉和一小篮子青菜,递给李海棠。
“恩,一个来月。”
按照习俗,怀孕前三个月要守口如瓶,不过陈二婶不是外人,李海棠没隐瞒。
“这可是个大喜事啊!”
陈二婶高兴到不行,主家已经年过二十,这个年纪的男子,成亲早的话,小娃都会打酱油了。
说起自己的孕事,李海棠还有点羞涩,她打算过几日回到山里,暂时不接待来求诊者。
但凡找她的,都不是小病,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前期必须特别的小心谨慎,不可能透支身体,去做复杂的手术。
“在山里没人打扰,可买点东西不方便。”
陈二婶不赞同,至少在鹿城,她能在旁边照顾着。
但想到百姓对李神医的崇拜程度,若得知神医归来,必定又上门送东西,找个安静的地方倒也不错。
“山上没有什么吧?我养了几只老母鸡,都是顶顶能下蛋的,不如抓去山上养着。”
说起养鸡,陈二叔很得意,他听说用蚯蚓喂鸡,母鸡爱下蛋,就学着人家,把蚯蚓煮熟剁碎之后喂,还真别说,平均一只鸡,一天一个蛋。
“咱们之前的母鸡,胆子太小了,官差一来,吓得月把的不下蛋。”
陈二叔说的那次,就在萧陵川走后不久,官兵官差齐齐上门,最后乌龙地让李海棠蹲了一晚死牢。
那些人太野蛮,进门之后鸡飞狗跳,还踩折了母鸡的大腿,弄得家里不得不连续好几日喝鸡汤。
“陈二叔,是不是鸡蛋黄也特别好?”
李海棠听说用蚯蚓喂鸡,营养价值比较高。
山里有山鸡,偶尔能掏上几窝山鸡蛋,还有鸟蛋,不过个头比较小,做不好,还有淡淡的腥气。
“可不是么,我都想多养几只呢!”
说起养鸡,陈二叔滔滔不绝,但是城里而不是村里,只能养几只,为了下蛋,够平日吃用。
哪也不如家好,李海棠深有感触,外面吃的再丰盛,都不如在家平淡安逸,她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变得不同了。
鱼片下到麻辣的火锅中,去了土腥味,鱼片滑嫩,让她再没了干呕的感觉。
一夜睡到天亮,李海棠蒙着面巾,和野人夫君出门采买。
家里需要细棉布,将来给豆包做小衣,穿着舒服透气。
这年头染色技术不太发达,那些染料,大半会掉色,她想买没有经过染色的细棉布,还不是很好找。
早饭刚过,闹市一条街人来人往,最前方是李海棠的医馆,门口排队的约莫有四五十人,众人默默地等待看诊,吓了她一跳。
“有这么多人得病?”
医馆开张后,李海棠就没太关注。平日有赵宝山坐诊,还有几个口碑颇好的郎中。
林万久在医馆做账房,据说他在医道上有天赋,平时给赵宝山打打下手,被当成大龄药童使唤。
“娘子,你看前排几个人,衣衫上沾染了露水,怕是赶了夜路,从远地而来。”
萧陵川摇摇头,对方应该冲着医馆的招牌而来,名人效应。
别看来看诊的人多,李海棠还没实现收支平衡,平日遇见穷苦人,赵宝山经常减免看诊的费用,偶尔还自掏腰包。
能把医馆开成慈善堂的,估计也没谁了。
李海棠揉了揉心口,她就是想做个奸商,却被不由自主地带着跑偏了路线。
她想当死要钱脾气古怪的神医,不知怎么就被吹捧成活菩萨了。
心好累!
都到医馆门口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