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将领接过军令,大步离去。
  等到衣甲作响的声音走远,袁绍又看向了四座,眼睛扫视了一圈,重新看着自己桌案上的军情。
  “曹军难破,坚守不出,分兵许昌也受奇袭击破,诸位可还有什么办法?”
  “将军。”沮授在一旁坐着抱手说道。
  “许昌有荀彧贾诩掌兵把守,又有曹仁领军在外,非是一时可破。然此时曹军疲敝,江东孙策也有了动作,曹操已露败相。我军只需步步为营,徐徐图之,曹军必败,将军何必急于一时?”
  (前文提到过因为没有出曹操要娶张绣婶婶这档子事情,所以张绣投降后没有反叛,贾诩也提早到了曹操的帐下)
  “非也。”沮授的话音刚刚落下,就有一个人出声异议。
  那人同是一个谋士,名唤许攸。生得一双小眼,羊角胡,神色之中总有几分机敏和狡诈,便像是一只狐狸,伺机而动。
  “公与先生所言虽然不差,但是如此大战若是持久下去,要消耗的军粮和兵卒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有机会一击得胜,何必这般拖下去。曹军大军在外,许昌守军不过万人,如此良机,何须等待?”
  “许先生。”沮授的眼睛微微压下,为臣下者,如此贪攻冒进,这人不可提用。
  “不必说了。”两人似乎都不想退让,袁绍压下手,让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此事我自有主张,分军许昌的事暂且不需考虑,先按公与先生说的办,缓图曹军。”
  “是。”沮授低下了头。
  “……”许攸还想分说,却忍了下去,沉了口气,低声应道:“是。”
  议事散去,许攸独自走回了自己的营帐。
  走进营帐之中,他的脸色这才难看了起来。
  “砰!”一手拍在了桌案上,震倒了在桌上的笔架,他的恨恨地看着桌上散开来的笔。
  “如此优柔寡断怎能成大事?”
  他当年来投袁绍就是因为看在袁绍是名门之后,又实力雄厚,以袁绍的声名和能力原本登高一呼定有响应者无数。在其下,他要谋一世功名本该很容易,谁知他这样束手束脚。
  “先生。”
  大概是听到了营帐中的响声,又或者是有事禀报,一个士卒掀起了帘子,在许攸的身后轻声叫到。
  “何事?”许攸将自己的神色收敛了起来,回过头看向士卒。
  这士卒是他的亲信,算是他自己的门下,士卒低下头来报道。
  “先生,邺城传来消息,先生家中小侄违法入狱,想让先生在袁公面前说说情面。”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许攸捏捏拳头,又松开了手,挥了一下袖子:“此事我管不着,我能有何情面可说?”
  士卒看到出先生的心情很差,不再多说应是退下。
  许攸在营帐里沉思了起来,慢慢地来回踱步了几轮,抬起了头来,轻声地说道。
  “良禽择木而栖。”
  夜里,一盏油灯放在桌案上燃烧着,照亮俯身在案的人影。
  这几日曹操总是皱着眉头,袁军的攻势一直没有停下的迹象,但他也明白,此时决不能退守。
  此战就好比当年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之间的交战,先退便是势屈,难在反攻。
  手中是荀彧从许昌传来的信文,上面也是要他坚守的意思。
  将信放在一边,独自看着灯火,士气这几日的低迷他都看在眼里,眼下要坚守是在困难。
  “将军。”
  帐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曹操抬起了头来:“进来。”
  张辽掀起帘帐走了进来躬身拜下,曹操见到是他,疑惑地问道。
  “文远,这么晚了为何突然来此?”
  “将军,今晚有一人从袁营来投,说是有胜负大事要告知将军,将军可见?”
  张辽皱着眉头,在他看来,这事未免有些突然,毕竟现在袁军是占据优势的一方。他怕这是袁军的计策。
  “哦?”曹操一惊,斟酌了片刻,抬手说道。
  “请他进来。”
  “是。”
  人影在灯火的照射下拖长,许攸走进了曹操的营帐里,站着看着曹操,脸上带着一些笑意。
  “听闻先生有大事要同我说?”
  许攸慢慢地抬起了手,抱在身前,举起眼睛,灯火照亮了他的脸,嘴角勾起。
  “袁公粮草所在,不知算不算是大事?”
  营帐里,帘帐轻摇,灯火被吹入的风吹得一晃。
  六日后,曹操找来众人议事,众将和谋士借到场,曹操很少这般议事,众人都不知道此次为何。
  直到曹操走了进来,坐在了座前,开口说道。
  “日前,有一人从袁营来投,说袁军屯粮于乌巢,并说了通行口令。”
  一语震惊四座,大多数的人都是一阵惊愕,但随后就又思量了起来。
  突然有人来投,很难说这不是袁绍故意设下的圈套。
  屯粮乌巢,郭嘉神色一异,眯起了眼睛,如果真的如此,那此战的转机,便是这了。
  等一下,粮草。
  郭嘉的眼睛定住,他想起了几日前的一时笑言。
  顾楠同他说:“转机快至,在于粮草。”
  那时他问为何,顾楠却说是夜观天象。
  郭嘉默然地侧过眼去看向顾楠,所有人的神色皆是各异,只有顾楠一人平静地坐在那,就好似这皆在意料之中。
  难道那不是笑话。
  郭嘉的脸色复杂了起来,如果真是那样,那顾先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两人曾坐在月夜饮酒,几杯之后,顾楠低着眼睛,握着酒杯,笑说要同他说一个笑话。
  若是有人长生不死,会求什么?
  曾经的话声,好像还在耳边轻问。
  如果真的有一个人,活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郭嘉坐在营帐里看着顾楠。
  明明帐中有许多人,可他突然觉得那个人,是一个人坐在那,四面无人。
  “将军,此事可是属实?”
  于禁先问道,他明白曹操也肯定想到了这一点。
  “我已派骁骑探查过,乌巢确有袁绍辎重无数,守兵万余。”曹操沉沉地说道。
  “即使如此,将军,乌巢亦可能有伏兵在侧。”一个谋士也出声说道:“将军还需慎重行事。”
  “我知道。”曹操点了点头,但是他的眼里带着一分决意。
  再这样下去,曹军的败局也是早晚之事,不如试上一试。
  “我会亲率五千轻骑去乌巢一探,其余军部,守备官渡以防袁绍袭营。”
  若是乌巢真的只有万余兵守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又有通行口令,攻其不备绝对是够了。若是有埋伏,轻骑也好突围。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顾楠才说道:“将军,我请命同去。”
  曹操看向顾楠,露出些许感动的神色:“好!有劳先生了。”
  他明白此去凶多吉少,就算成功,如果袁军出军支援,撤退不及也会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第四百三十六章:可能是比较瘦弱

  顾楠的手中抱着一捆柴草,身上穿着袁军士卒的衣甲,出来的时候她还抓了两把土灰抹在自己的脸上,现在她的模样看上去就是一个有些瘦弱的平常士卒。
  马蹄踩在夜里的山路上,踢开了一块小石子,石子翻滚到一边。她身后的马上坐着的全是一部穿着袁军衣甲的轻骑,手中抱着柴草,默不作声地行路。
  夜里的山林小道安静的没有旁的声音,只有马蹄声缓缓行进。
  曹操走在军前看向远处,这个地方离乌巢已经是不远,从此处开始就很可能会遇到袁军的守备了。
  顾楠擦了擦自己的鼻子,方才的土灰抹的多了,弄得鼻子有些难受。
  一众轻骑的前面出现了一座袁军的哨塔,哨塔上点着的火把上面还站着一个像是部将的人。
  哨塔上的袁军部将也看到了下面的这一部轻骑,皱了皱眉头,看装束和旗号下面的那支轻骑是本部之人,不过这么晚了也不知道是哪一部还在行军。
  想着走下了哨塔。
  “嗒嗒嗒……”
  零碎的蹄声停下,袁军的部将骑着马,领着几队人马站在轻骑之前。
  袁军的部将上前走了一步,对着轻骑前的曹操叫道。
  “前面是军中重地,若无军令不得通行。不知道是哪一部的兄弟,来这做什么?”
  轻骑的人马都没有作声,直到曹操出声说道。
  “袁公恐怕曹操袭击后方辎重,便派我等来加强守备。”
  不知道曹操自己说要防备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不过袁军的部将皱着的眉头是松开了一些,看来是放下了一些戒心。
  继续驾马上前,走过轻骑的一边,眼睛在一众轻骑的脸上看过。
  看了一圈之后,他的目光停下,停留在一个人的身上,笑着说道。
  “这位小兄弟未免也太瘦弱了些。”
  他说的人就是在一边的顾楠,相比别的士卒,她确实要瘦上一圈,袁军的衣甲穿在她的身上都有显得有点宽大。
  顾楠低着头,粗着声音说道:“是,小时家中贫寒,吃不上饭,爹娘把吃食全留给我,才活了下来。”
  她说话用的是河北一地的口音,她曾经去过那里,也待过一段时日,所以也会一些。
  袁军部将的脸上一愣,可能是回想起了自己的一些事情,低了低眼睛,沉声骂了一句:“草他娘的世道。”
  伸出大手在顾楠的背上拍了一下。
  “当上骑军不容易,把身子练得壮实些,免得死在这种地方,糟蹋了你爹娘留给你的一口吃食。”
  说完,对着身后挥了挥手:“让路。”
  拦在轻骑前的袁军士卒放下了手里的长矛,退到两旁将大路让开。
  “多谢兄弟。”曹操用官话对着袁军部将拱了拱手,对着身后的人马一招。
  “我们走!”
  轻骑穿过了哨岗直直地向着乌巢走去。
  到了袁军屯粮的营地前,又是一番盘问,曹操才是领着轻骑走进了营地之中。
  守营的士兵让曹操且在一处等待,说是要通报将军来见他们。
  等到士兵走后,曹操没有再等,等到主将来见被看破的风险就大了许多,于是直接暗中将守着他们的几个士兵杀死。
  营地里的人并不多,此时已经是深夜,许多士兵都已经在营帐里休息了。只有每隔一段时间会路过几队巡视的士兵,还有营头上站着的值夜的人。
  轻骑取出麻绳和木条套绑在了马嘴里,以免战马发出声音吵醒了袁军,同时在袁军辎重和营帐处纷纷铺上了柴草。
  第一把火点起,火焰直接顺着柴草蔓延上了堆蹙在一起的辎重。
  营头上守夜的士兵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回头看去,看到一团火在粮草之间燃烧。
  手中的长矛一松,还没有来得及大喊,又是无数的火光出现在营地里,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火焰将士卒的脸庞照亮,迎面扑来的热浪让士卒摔坐在了地上。
  还躺在营帐里熟睡的士兵忽然觉得身子火热,醒来看向四周,才发现四周已经全是火焰,甚至来不及穿上铠甲就逃了出来。
  “袭营!袭营!”
  袁军乌巢的主将淳于琼正听着士兵的回报,说是有一队五千人的骑军来加强守备。
  “加强守备?”淳于琼疑惑地看着禀报的士卒。
  “这支军部人在何处?”
  “说是彻夜行军人困马乏,便先让他们在营中的一处等待休整。”士卒回答道。
  淳于琼站起了身向着外面走:“领我过去见他们。”
  “是!”士卒起身准备领路。
  可是两人刚走到营帐的门口,就见到外面似有火光在动,还有一片纷乱声,隐约间听到了两个字。
  袭营。
  不好!淳于琼的瞳孔一缩,伸手掀起了帘子,看向外面,远处的营地已经全烧了起来。
  一队轻骑架着马在营地中奔行,四处放火。
  纷乱声不绝于耳,火中袁军的士卒逃窜,有的人身上一边烧灼着一边哀嚎,有的人则是被压在烧塌了的营帐下惨叫着。
  只是这支轻骑的人并不多约莫只有数千人,加上火势刚起并没有波及到全营。
  还有转机,淳于琼看向自己身边的士兵大喝道。
  “快去鸣令,全军守备!”
  “是,是!”士兵连滚带爬地跑向一边,没多久营地里的传来了阵阵敲击的鸣响。
  大火越烧越大,终于是一部分的袁军穿好了衣甲聚集了起来。
  而大火之中,有一队轻骑也走了出来,领军在前的人被淳于琼看在了眼中。
  那人虽然穿着袁军的衣服,但是淳于琼依旧认得出那人。
  当年为了防止外戚坐大,天子设立西园八校尉同何进抗衡。
  这西园八校尉中,有两人在今时今日闻名天下,这二人分别就是曹操和袁绍。
  而剩下的六人中,其中有一人,就是他淳于琼。所以他自然认得眼前的人。
  曹操!
  “兹!!”剑刃和剑鞘的摩擦声响起,淳于琼抽出了自己的长剑,指着一队骁骑下令道。
  “你等速速传讯袁公,说曹操放火袭营,乌巢求援。其余人随我死守。”
  剑刃一侧,淳于琼面色决绝地站在轻骑之前。
  “定不能让这队人马跑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下次,我请你喝

  夜空下是席卷着的火光,火焰笼罩在营地里肆虐,浓烟滚滚,哀嚎惨叫着的士兵在火中奔走。火里冲出来了一匹马,向他跑来,马上坐着一个人,举着长剑。
  “!”
  躺在床榻上熟睡的袁绍猛地睁开了自己的眼睛,起身坐了起来,衣袍已经被汗水浸湿。营帐里依旧安静,外面的天色未亮,还是夜里。
  “呼,呼,呼……”
  坐在床榻上的袁绍喘息着,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曹军放火袭营。
  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袁绍无声地叹了口气,又躺了下来。但是他闭不上眼睛,只感觉一闭上眼,就又能看到大火纷飞。
  袁绍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重新睡去,营帐外传来了匆忙的脚步声。
  甚至没有通传,沮授匆匆地走进了营帐。
  “明公!”
  还没有等他细问何事,下一句话就已经传到了袁绍的耳中。
  “曹操率数千轻骑夜袭乌巢,火烧辎重,淳将军正在死守,派人来求援相助!”
  火烧辎重……
  袁军的粮草全屯于乌巢,若是被这一场大火烧尽,他就不得不败了。
  袁绍听着通传,怔怔地躺在自己的床榻上,他刚才梦见的,就是一场大火。
  难道是,天命所示?
  拳头渐渐握紧,指节发白,好一个天命所示。
  他站起身来,拿起了放在床边的剑,喝问道。
  “我衣甲何在?”
  天命所示又如何,袁绍尚在!
  夜里的战鼓敲响,一阵又一阵盖过全营。袁军聚集,袁绍披甲执锐站在军前。
  看着眼前的千军万马,袁绍一手按在剑上,拔剑出鞘。
  “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辎重,此为我军危急存亡之时,凡怠慢号令者,军法处置。众人听令!郭图、荀谌何在?”
  “在。”军阵里走出来了两个人,躬身拜下。
  “我命你等率军两万驻守大营,不得有失!”
  “是。”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听命退下。
  “高览,张郃何在?”
  “在!”两个将领齐声上前。
  “你二人各率一军,攻袭曹操大营!”
  “是!”
  “沮授何在?”
  “在!”站在袁绍身边的沮授沉声应道。
  “你率一万人连同余下骑军随我来。”袁绍一扯缰绳,调转马头,向着身后走去。
  他的眼中是梦里的那场大火,还有火中举剑冲来的人。
  “驰援乌巢。”
  ·
  “咔啦。”火焰烧断了支柱,又是一座营帐在烟尘里坍塌下来。
  路边躺着烧黑的尸体,或是蔓延着的火焰,滚滚的黑烟笼罩在营地的上空,就像是染黑了天上那一轮清亮的月色。
  “嗬!”一口鲜血干呕出来,淳于琼伤痕累累的伫着长剑半跪在地上,身上大小十余处伤痕,鲜血顺着留下,将他身下的沙土都浸成了半红。
  袁军大乱终是挡不住曹操,拖了一个多时辰,袁军也是已经死伤殆尽了。
  天边出现了一些微光,身后曹操的轻骑屠杀袁军,身前,曹操提剑驾马走来。
  淳于琼干笑了一声,乱象里,他出声问道。
  “曹阿瞒,你可知我最恨你什么吗?”
  “什么?”曹操默然的看着淳于琼,两人曾经同为西园八校尉,共喝过一坛酒,共扶汉室于危难之时。
  两人本应该是故友,而此时却变成了仇敌。
  淳于琼将嘴中的鲜血吐出,抬起眼睛看向曹操,带着血笑道。
  “我早该看出你,不仁不义,不为人臣!”
  “踏踏踏踏!”身后一个轻骑冲来,一刀斩下了淳于琼的头颅,头颅抛飞了起来,还带着讥讽地大笑,直到落到地上。
  不仁不义,不为人臣。
  曹操定定地看着地上的头颅,对于他来说,这八个字字字诛心。
  他何尝不想施人仁义,他何尝不没有一腔热血想要报效朝堂?
  只是仁义,这天下何来的仁义?
  人臣,这天下又何来的人臣?
  不过是现在,天下骂名全在他一人身上罢了。
  他曹孟德之心,世人皆知。
  世人亦皆不知。
  乌巢已经全部陷落在了大火之中,曹操举起了手,下令说道。
  “撤。”
  曹军没有撤出多远,远处,一支军马已经直冲而来。
  袁绍驾马在前,领着骑军一路奔来,而沮授的步军还未赶到。
  即使如此,他赶到乌巢时,也只见到了无声倒在地上的尸体,和在火焰里倒塌的营地。
  袁绍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山路,那里,一支轻骑踏着烟尘远去,率军在前的人他认得出来。
  两人自幼相识,但就像是眼前的大火一样,这乱世的烽火里,谁都逃不掉。
  袁绍驾着马向前踏了几步,站在山路的一端对着远处。
  火光映照着他的半边身子,还有他眼中的血色。
  “曹孟德!!”
  一声大吼,响彻天侧,回荡在山中。叫住了那山路上的轻骑,曹操停下了马,回头看去。
  浓烟滚滚之中,一个身披甲胄的人站在远处,提着剑指着他,身后白色的披风翻动。
  “可敢留下!”
  曹操知道此时应该撤了,但是还是拉住了缰绳。
  “斯!”身下战马嘶鸣,回过身来。
  连同着,数千骑军也一同回了身。
  “铮!”曹操抽出了剑,迎着山路另一端的那人:“有何不敢?”
  袁绍的身后也是数千骑军,见到曹操停下,他笑了起来。
  两人手中的长剑同时一挥。
  乌巢的大火都像是被吹卷得晃动了一下。
  “杀!”
  曹军和袁军的骑军同时冲起,曹操和袁绍冲在最前面,驾着马穿过烽烟。
  “当!”长剑交错在一起,身侧,两军相撞。
  两人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少年人,已生华发,过了近半生光阴。可少年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身下的马匹错开,两人同时回过身又是一剑,剑刃相触各自被震开。
  他们当年经常一起练剑,对方的剑术是什么样的都很清楚。
  两匹马各向一边跑开,曹操转过马来的时候,袁绍也已经站在那里等着他。
  “这次我不会留手。”
  曹操拉住身下的战马,答道:“我下一剑会杀了你。”
  袁绍握住了剑,披风一扬。
  战马再一次催动,两人举着剑向着对方冲去,这一次他们都不会留手。
  两柄长剑带着寒意,都刺向了对方的胸口。
  “噗呲!”
  战马停下,袁绍驾马停在了曹操的身侧。
  曹操的手中滴血,握着一柄剑推到了一边。
  而袁绍,则是被一柄长剑刺穿。
  四周的纷乱的声音像是渐远,袁绍握着剑的手垂下,身后白色的披风慢慢渗红。
  他撑着身子,在曹操的耳边轻声说道。
  “曹操,你胜了我,日后就不可再输给其他人了。这天下该是你的,其他人,我袁绍都不服。”
  说着,他慢慢地伸出了一只手,搭在了曹操的肩膀上,无力地拍了拍。
  “这次,我就不请你喝酒了,孟德。”
  手掌被利剑割开曹操却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样,抬起头来,看着两人之后的烽火:“下次,我请你喝。”
  袁绍怔怔地咧开了嘴巴,鲜血从嘴角溢了出来。
  “好。”
  手掌再没有力气,从曹操的肩上落下,垂落在身侧。
  除了他们两人,没有人会再记得,那一年,那两个少年躺在草垛上。
  那时日落西山,他们的两手枕在脖子的后面,嘴里叼着根干草,翘着二郎腿,看着田野里一两个归去的农人。
  全身被太阳晒得暖和,任凭时辰慢悠悠地过去,好不悠哉。


第四百三十八章:平时留给别人的印象要好

  乌巢的粮草被一场大火烧尽,前往驰援的袁绍被曹操杀死。进攻曹营的高览和张郃久久攻不下曹营,直到他们得知了乌巢的消息,率众投降了曹操。
  外面的斜阳投进营地,让营地里的人和物看起来都带上了几分颜色,不再只是沙土和兵甲。再过不了几日,袁军就会退走,曹军也就可以回军了。
  曹操带领轻骑回营处理完高览和张郃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