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开酒壶,他抬起头来,敬了一口天地悠悠,敬了一口大浪东去。
    最后,他将酒壶缓缓地举起,对着江心。
    “这一壶,敬贤弟。”
    酒壶倾斜,壶中的酒尽数倒进了亭下的江流。
    等到青年从亭中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中提着剩下的那一壶酒,摇晃着走远,嘴中唱着一段小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
    第二年曹操再度南下,一次彻底攻破了江东,取下了江东六郡,率军回了许昌。
    许昌的一个空空的院子里安静无声,院子中种着一棵老树,老树下坐着一个穿着孝衣的女子。
    夜里寂静,清幽的月色透过树枝,照在树下女子的白衣上,阵阵的晚风吹动着老树的枝丫。
    树下的人靠坐在树干旁,看着天中的星河,手里捏着一片落叶。
    那一年,她曾经问过师父。
    “师父,爹说乱世流离,有一天,你也会走吗?”
    那时师父回答她:“不会,师父会一直陪着你。”
    “沙沙。”晚风吹落了几片树叶,冷清的院子里,女子轻声说道。
    “师父,你骗我。”
    两年后,曹操命郭嘉和夏侯领军攻取益州,随后直入交州,统一南方。
    凉州马腾没有交战的打算,送子嗣入许昌,以表归降之心。
    此时,天下渐渐进入了正轨,朝中把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力,世家的力量得到了控制,但是没有被灭去,而是和朝政始终保持着一个平衡。世家如果不可能控制会成为大患,但是如果可以控制,有他们的存在反而能推动国力发展。
    一座大院之前,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气度沉稳,从前的少年意气也早已经遮掩去了许多。
    如今的郭嘉已经官至六卿,自然不可能和当年还是一个样,就算是做做样子也要摆出些稳重大气的气度来。
    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向着门边的守卫问道:“今日,有来信吗?”
    守卫行礼后,摇了摇头:“未有。”
    他初来的时候还会被问得愣一下,现在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每隔一段时间,司马都会问他一次,似乎司马这些年都在等着一封信。
    郭嘉听到侍卫的回答,也不出意料地点了点头,走回了府上。
    “奉孝,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未做完的事,你帮我在做一些如何?”
    走在院子里,郭嘉又想起了她对自己说过的话,摇头苦笑了一下。
    “先生,你可害苦嘉了。”
    之后,曹操攻入西域,立西域长史府。废除了分封国制,全国统行州郡划分。
    同时,在各地开办书院,分为乡学、县学、郡学、州学,行考举制。
    乡学为优者,可入县学,县学为优者,可入郡学以此类推。
    最后州学为优者,可入许昌之侧的国学,而在国学中优良者就可受审入仕。此国学书院之名,名为百家。
    书院中立有雕塑无数,皆为百家名士,而其中一座,立在学院门前。
    那座雕像不是任何一家中人,而是一个背着书箱的文士,手中拿着一根手杖,头上戴着斗笠,名为百家先生。
    顾楠书箱中的大多数书文都被用在了书院的教学上,书上的署名都只有一个两个字叫做百家。
    几乎每一个考入了国学的学生都会在学府门前,向着那座立在门口的雕塑跪下三叩。
    诸葛亮后来避世而居,至于住在哪?
    当然还是在那个南阳的草庐里。
    院子中的花树开了一年又一年,每年盛开时,白花都会散落在院中,随风纷飞,实为美景。
    又是一年花树盛开,诸葛亮坐在屋檐下,看着花树纷纷,笑着,自言自语地问道。
    “顾师,是不是亮错了,错的太多了?”
    他没有再出过南阳,他只是在自己的草庐之中,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皆写成书。
    每写成一本他自认可以让人一读的书,他就会让小均送去许昌的百家书院,没有署名,问起所著之人,只说是百家门生。
    后记:魏时,百家先师集尽百家之书,传于世中,通学天下,立百家书院,可称为后世所学之源泉。乃此之后,历朝历代,世间学士,皆自称百家门生。
    许昌的城墙边,建起了一座高楼,一日,曹操登足到了高楼之上。
    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老人,满头华发。
    他扶着栏杆,站在高楼上,眺望着江山锦绣,眺望着目光能够所及的每一个地方。
    “顾先生,你看到了吗,江山如画,如此,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太平之世了吧?”
    赤壁边的江畔,一个人被浪潮推上了岸边,然后,是一柄没有剑格的黑剑也被江水卷了上来。
    顾楠闭着眼睛,似乎感觉到了一只手掌在了她的脸上拍了拍,一个声音叹了口气说道。
    “该醒来了。”
    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正躺在江畔,无格正横在她的手边。
    只有冰冷的江水拍在她的脸上,仿佛刚才的那个声音只是幻觉。
    她坐起身,茫然地坐在河边。
    过了很久。
    一艘渔船从江边慢慢划来,上面站着一个老人。
    老人看到顾楠也愣了一下,似乎在诧异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坐在这里。
    顾楠张开嘴巴,太久没有说话,只能用生涩地声音,在岸上问道。
    “船家,你可知此时是何朝何代啊?”
    老船家虽然搞不懂这岸上的人为什么这么问,但是还是一边划着船走开一边答了一句。
    “魏。”


第四百五十五章:一眼就够了

    城中的街道喧闹,路上的商人赶着牛马,他们身后的车上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听说有一些还是从西域那运过来的。商品总是需要一些噱头的,说是西域来的新奇物件,他们的东西也会比较好卖得出去。
    已经是冬天了,农户家中的田都已经收了,冬天的时节他们也会轻松许多,有空的时候也会来集市上走一走。新的一年了,他们也得置办一些新的东西。
    路边的一间屋子下,一个小孩正坐在门边,愁眉苦脸的拿着一本书。如今的书也不算是那么稀缺的物件了,几年前盛行印书。如今隔几条街就有一间书馆,在那里每日都可以去看书,花几枚铜钱就可以买一本。
    看那孩子的年纪和样子,应该是他上的乡学快要考试了,他还没有准备过多少,恐怕是要过不了回家挨板子了。
    几个年轻的书生笑谈着走在街上,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统一的青白色长袍,看到他们的衣服路边的路人眼中都会露出一些羡慕的目光。
    若是带着孩子的,还会和自家的孩子说,以后要学的像那些人一样。
    这里是许昌,附近就是国学百家书院,而那些书生穿着的就是书院统一的衣裳。百家书院的学生都是从各地的州学府上考来的学子,优者可以直接受朝考核任用。所以在百姓眼中,他们日后少说都是要做大官的。
    而那几个书院的学子也都是春风得意,他们正值人生最好的年纪,也有着各自憧憬的未来,有着为之奋斗和报效的热血。这个时候的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街上真的很热闹,过几天就是元宵祭祀,到了那时各家都会在门前挂上一盏灯火,一夜都不会闭城,开放夜市,整晚庆祝和祭祀。
    所以商人才会在这个时候赶回城里,而学院也放假,好让书生们上街观光。
    一个穿着灰白色衣裳的人带着一顶斗笠,走在人群之间,怀中拿着一柄黑色棍子,和周围喧闹的街道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安静地走过街上。
    有时她会看着路边笑着走过的农人发呆。有时她会站在商人的铺子旁,看看上面有什么东西。有时她会无声的站在一家书店的门外,看着里面的书生读书。书店的店家看到了她,笑着请她进来,而她也只是笑着摇了摇手。
    在这路上,顾楠打听了许多的事情,她才知道,此时离那赤壁之战似乎才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
    但是一切已经变了太多。
    她向一个路人问清楚了去百家国学的路,向着那里走去。
    书院建在一座山上,山道中是一条很长的石阶,名唤作书山路。
    山路前的人很多,年前各州学府的选考结束,所以这时正好是各地学子来入学的时候。
    顾楠没有走近,只是远远地站在一棵树下,看着那些学生在山前领到了自己入学的牌子,一步一步地迈过石阶,向着山上走去。
    他们的身子挺得很直,眼中的都是对于所求的向往和期待,他们的神容之上都是意气风发。这是他们的骄傲,因为他们所学有成,这也是他们的抱负,因为他们必要于此开始,做出一番作为。
    站在树下对的顾楠自顾自地笑了一下,转过身向着与他们相反的方向走向山下。
    山脚下一个分开的路口,顾楠停在路口,她的面前走来了一个年轻的书生,背着一个行囊,风尘仆仆,额头上冒着一些汗,看起来似乎有一些着急。
    他是来这里报道的,但是先前走错了路。
    书生看到了身前的岔路口,面色更加着急了一些,他分不清哪一条路是正确的。
    这时,他看到了路口的顾楠,走了上去,拜下问道。
    “这位先生,敢问你可知去百家书院的路怎么走?”
    “哦。”顾楠轻笑着回过头,指了指一条路。
    “在那。”
    书生谢过,匆匆地向着书院赶去。
    而顾楠则是站在原处,看着他渐渐走远。
    就像她所说的,她不会成为那个走到终点受万人瞩目,世代传颂的人,她能做的也只是那个站在路口,给每一个来人指出去路的人。
    她希望这书院会是那路口,而路过的每一个人终将能走到他们的终点,成就他们自己的所学所求。
    或许每一个前人所做的是也不过就是如此,诸子百家,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们所做的,都只是为了后人,指出了一条或许可以走的路而已。
    也许他们错了,受万人唾骂,又也许他们对了,却少有人追溯源泉。
    但是他们始终站在那里,世世代代,为了那条终将出现的正确的通天大道,以身铺垫。
    顾楠放下手,准备离开。
    但是突然有一个声音出现在她的耳边,温声对她问道。
    “你不再去仔细看看吗,你以死向我求的这个盛世。”
    她没有惊讶,而是背过手,仰头望着晴朗的天空,笑了笑说道。
    “不必了,盛世,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我看过一眼就够了。”
    说完,在那道路上,默默走远。
    路口处,沉默了很久。
    大概是一阵风过,那个声音才再一次出现,叹息了一声。
    “何必呢?”
    声音很轻,远去在江山中。
    就算是此时盛世,要不了数百年,就又会是一场纷乱。都说天地不仁,可不仁作乱的,明明只是人心而已
    元宵的祭祀在夜里开始,灯火照亮了整个城中,让这个夜晚如同白昼,火光和天空中的星光相映,映出好一片人间美景。
    郭嘉准备出门,可等他走到门边的时候,守卫突然向他禀报,今日有一个奇怪的人送来了一份信。那人带着个斗笠,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
    他愣愣地接过了信,门前摇晃的灯火照亮了还未打开的信上的四个字。
    奉孝亲启。
    城中各地的街道都很热闹,唯独一间府门前,有些冷清。
    一个女子坐在门前,她穿着一身武袍,很少见女子家穿成这样。这座府门前只点着一盏灯,灯火昏黄,照着女子的脸庞。
    她的年岁也已经到了中年,但是因为习武的关系看起来也没有老去太多,神容英武,依稀似乎还是那年华未老的样子。
    她倚坐在门边,看着城中的灯火通明。
    “兹。”门被推开,另一个女子站在府门中看着坐在门前的人,低着眼睛轻声说道。
    “绮儿,早些回屋吧,外面冷。”
    被叫做绮儿的女子回过头,应了一声:“嗯,我知道了,秀儿姐你先回去吧。”
    “那好。”门中的女子无奈地点了点头,将门轻轻地掩上。
    冬天的风吹得人的脸上有一些干冷,女子坐在门前,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
    一个脚步声向着这清冷的府门前走来,走到府前的时候慢慢停住。
    过了一会儿,一个有些生涩的声音问道。
    “姑娘,你坐在这里做什么?”
    坐在门前的女子眼中出神地望着万家灯火,说道:“我在等一个人。”
    一个不会来的人。
    “嗯。”声音应了一声,脚步声似乎又要走远,但是最后停了下来。
    街道上顾楠摘下了自己的斗笠,看向玲绮。
    “绮儿。”
    玲绮的身子顿住,半响,怔怔地回过了头来。
    顾楠站在那,对着她笑了笑。
    门前的人,红了眼睛。
    门中盏灯留,待来人如旧。

 
第四百五十六章:别忘了回来的路 

    街道上有些冷,天上飘洒着一些小雪。书 书 网 街灯散发着光亮,照亮着像是没有夜晚的城市。人行道上,人影稀疏,这条街上的行人总是不多,何况是这种时候。
    过年了,每个人都该是急着赶回自己的家中,和亲人团聚。
    一个行人将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压了压没有带紧的围巾,呼了一口气,热气在空气中被凝结成一团白雾,缓缓飘散。
    行人走过一家关着门的小酒馆,酒馆的门前挂着休息的牌子,半透明窗户和大门上布着薄薄的雾气,像是覆盖着一层白霜,使得外面的人只能勉强的看清酒馆里靠在窗边的桌椅。
    看这样子,店里应该没有人,也是,这大过年的也早该关门了回家了。
    行人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着路边的酒馆,没有多加留意也就走开了。
    小雪里,酒馆的门口,门框下堆积着浅浅的积雪,暂停营业的牌子随着风轻轻晃动。
    这店虽然是关门的没错,但是店里还是坐着两个人,过年的时候也总是有一些人是不回家的。又或许,只是他们不知道哪里是家了而已。
    “咕噜咕噜咕噜”
    酒馆中的一张桌子上摆着一只火锅,两个人坐在桌子边,也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年轻的少女,是会让人过目不忘的那种。
    至于为什么说是似乎,因为她除了相貌之外,就再没有一个地方像是少女了。无论是她的眼神,还是身上带的气质,都不像是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她穿着一件衬衫和一条黑色的裤子,衬衫的外面套着件黑色的背心,看起来该是这酒馆里的服务生。
    而服务生的对面,坐着一个老婆婆,满脸皱纹的模样,起码已经有五十几岁了。头上扎着一个老式的发型,手放在桌子上,两只手指之间夹着的是一种老式的香烟。
    酒馆的角落里,一个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古董的留声机一点一点的播放着可以称得上的是古董的歌曲。
    整个酒馆给人的感觉都是老的,就连那个看起来像是少女的服务生也是一样。
    服务生的眼神带着些许异样,看着桌子上的火锅。
    前段时间,酒馆老板突然问她过年要不要回家,可以放她一个假。
    她说她没有家。
    那时老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说道。
    那不如留下来一起吃饭好了。
    她还以为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谁知今天关门的时候,老板真的叫住了她。
    这酒店的老板,也就是坐在她身前抽烟的这个老婆婆。
    桌子边,那老婆婆夹着一支香烟,没有动筷子,而是先看了看窗外。过了一会儿,举起烟放在嘴中抽了一口,回过头来。
    见到服务生还没有吃,一边吐着烟,一边问道。
    “你不是说想吃火锅吗,怎么不吃?”
    “就我们两个?”火锅上蒸腾着白气,服务生问道。
    其实她是想问眼前的人,过年了,她不回自己的家吗。
    老婆婆夹着烟的手指停了一下,伸到一边,弹了弹烟灰。
    “怎么了,以前都是我一个。不过若是你再早来个十年,还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人也会来。”
    酒馆里的灯光不算明亮,又或者可以说是有一些昏暗,只坐着两个人的大堂也显得空荡荡的。
    老婆子的眼睛中映着酒馆里的灯光,像是陷入了什么回忆之中。
    服务生没有再说什么话,拿起筷子,在火锅里夹起了一片炖菜送到了自己的嘴里,大口地吃着。
    坐在另一边的老婆子挑了一下眉头:“好吃吗?”
    “嗯”服务生像是只顾着低头吃东西,头也没抬地答道。
    老婆子却是勾起了嘴角,看起来有些刻薄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些温和。
    嘴唇抿住了指间的香烟,抽了一口。
    “那就多吃一些,我一个老婆子也吃不了这么多。”
    这似乎算不上的一顿像样的年夜饭,只有一口火锅,两个人。一个人埋头吃着东西,一个人看着窗外的小雪抽着烟。
    两个人之间甚至连几句简单的交流都少有,但是她们就这样等待着。
    因为这是难得的又一次,她们能够有人陪伴着,安心地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
    墙壁上挂着的钟里,指针一分一秒的走过,快要十二点的时候,外面的雪大了一些,而雪中的城市依旧是一片霓虹。
    大概是吃饱了,服务生放下了自己的筷子。
    老婆子已经抽到了第三根烟,她大多数的时候都在抽烟,只是偶尔会吃上一些。
    见服务生放下了筷子,她夹着烟的手斜在身边,嘴中轻吹出了一口气。烟雾散开,外面的霓虹照着酒馆的窗户,老婆子出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服务生来这里很久了,但是这还是第一次她认真的问起她的名字。
    “顾楠。”
    服务生答了一句,很平淡的答话,声音不轻不响。
    “咻!”一声轻响响起,两人都侧过视线看向外面,夜空里一道火光升上天空,随着它越飞越高,渐渐看不清楚。
    “砰!”直到它要淡去的最后一刻,半空中传来响声,一片焰火绽放在夜空里,在灯火相连的街道上。
    这应该是这个城市年夜里的第一片焰火,但不会是最后一片。
    随着更多的声音响起,数不清的星星点点的火光飞上夜空,然后在一个瞬间一齐绽开,明亮绚丽的火焰将夜空照亮,也照亮了每一个在此时看着夜空的人的脸庞。
    顾楠突然对坐在一边的老婆子说道。
    “老板,年后我想请个假,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她要去一个地方祭拜几个人,她每隔几年都会去一次,今年该回去看看了。
    老婆子正专注地看着焰火,她看得很入迷,苍老的脸上带着少有的追忆和温馨。可能是在想,那从前会来这个酒馆陪她的人吧。
    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见顾楠在说什么,只是过了一会儿,她笑着说道。
    “去吧,别忘了回来的路就好。”
    人嘛,不可能总是待在一个地方,只是有太多的人,迈上旅途,走得很远,却有一天发现,忘记了归途。
    就像是游子,忽不知家何在。
 

第四百五十七章:

    雪在半夜之后就停了,早晨的阳光落下的时候,街道上本就不厚的积雪已经开始化开。酒馆里休业的牌子也摘了下来。
    顾楠擦着吧台,身上少见的没有穿着服务生的衣服,而是一件普通的高领毛衣配着一件羽绒服。
    她其实并不会觉得冬天冷,不过这个天气只穿着一件衬衫出门的话,难免会有些引人注目。
    她准备擦完吧台和酒杯之后就离开,至于行李,她只带着一个长盒子。
    “铃铃。”酒馆的门被推开,顾楠的眼睛看了过去,这个时候来客人确实是很少见的。
    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了进来,这个人顾楠倒是认识,就是前段时间来这喝过酒的那个中年警察。
    中年人将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走向吧台看到顾楠的样子之后先是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看门外问道。
    “现在营业吗?”
    毕竟顾楠是一副要外出的打扮。
    “要什么?”顾楠没有说她正准备离开,而是照常招呼道。
    这的生意本就不好,要是她再把上门的生意赶出去,身为酒馆老板的老婆子估计能气得把她的假消了。
    “呼。”得知还在营业,中年人松了口气,扯了扯自己脖子上的领带,将衣服挂在吧台前的椅子背上,坐了下来。
    “老样子,啤酒加冰。”
    这个天气喝冰的确实有些吃不消,他也不是什么年轻人了,不过他现在确实需要给自己提点精神。
    昨晚是大年夜,本该回家陪老婆孩子的,结果正好赶上有个案子到了收网的关头,只好在外面忙了一个晚上,到了凌晨才算是把事情了结。
    现在他是不好回家的,大年夜都不回去过年,他现在回去一定会被家里那口子说死,所以还是先外面缓缓再回去的好。
    “你的酒。”顾楠将酒倒好,推到了中年人的面前。
    “多谢。”中年人谢着接过,喝了一口,冰凉的酒水有些难以下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