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曹操的帐下有那白衣谋主,谁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来,到了那时就不一定是对他们有利了,不得不让人留心一番。
很抱歉哈,今天周四一天的课,一日既往的晚,流汗。还有就是回复一下书评,不是说完全不会改变历史,也不是说顾楠不会有记录。只是说秦时的时候历史不会变,那时顾楠的能力还不够,三国就不一定不会有改变了。然后就是顾楠的历史是有记录的,有一章写到过,被司马迁发现记录到了史记中。
第三百一十九章:穿够了这白色的衣丧
军阵之间的声音嘈杂,顾楠骑在马上斗笠被风吹得微动,侧过眼睛看向军阵之中。
玄襄阵看似复杂,实际上只不过就是一种按照队列排布的迷阵而已,和用于行战的阵法不同不需要变化和进退,只需要排列行进就可以了。
所以这种阵法的训练也极其快捷,只需要分配好每一队军阵站在哪里即可,不随意改变队形,就能起到玄襄阵的作用。
若是换一个行战的军阵或者是增加一些军阵的变化组合,恐怕这只军没有几个月的训练根本拿不出来。
何况这只军是从各个部队调过来的部队,虽然说此时的军队都只认兵符不认将领,在谁的手下打仗都是打仗,但是这也不能完全无视他们之间的陌生和隔阂,配合肯定是不如本就是一阵的士兵的。
这样的士兵在战场上用旗号调度虽然不担心方言不通的问题,但是队伍之间的相处肯定没有那么融洽和默契,好的情况也是各自打各自的。
这也是为什么顾楠选择佯败,而不是正面行战的原因。若是给她一只万余的正规训练的大军,她有信心正面击破华雄的三万西凉。
但是这样的一只七拼八凑的军队,不要说正面击破三万西凉军了,佯败的时候能够安全撤出多少都还是个问题。
军阵行战不同于私人武斗,她可以败了华雄,但是最终的目的三万西凉军,而不是华雄一个人。
要不是曹操如今手中只有五千兵力,她也不会出此下策。
不过有兵总是比无兵好的,这支军队的作用就是用来让曹操作为董卓战中的消耗战力。
因为是奉行讨董之名借来的兵,所以只要讨董没有结束,这只军诸侯就不好要回去,曹操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是自己的兵打残了也不心疼。
至于等到讨董之战结束,曹操打完了仗,领了功绩,能够还回去多少兵就不知道了。
毕竟战阵伤亡,也不是谁能够管控的了的事情不是?
各路诸侯应该都是考虑到了在这一点,所以借来的兵都是军中的新兵,战力有限,甚至不会有诸侯安插的眼线,因为这只军打完这仗就等于报废了,不可能得到曹操的重用。
虽然这么说可能对这些被借出来的士兵有一些残忍,但是现实就是,这被借出来的万余人,大多数都会成为这场政治功绩角逐的牺牲品。
从他们加入这个军阵中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大多数都会死在那沙场上,不会再回来了。
顾楠收回了视线,不再去看那些沾着沙尘的脸庞。
她很无奈,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打仗是要死人的,战事无仁,人命也不过只是一个数量而已。
她能做的,就是早些让这东汉的纷乱结束,让日后的纷乱少些发生。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是大义,但是在她看来,她从来都是一个自私的人,用他人的命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不管是包着什么大义的名头都是自私的人。
何况,她只是不想真的死了的时候,那老头问她,盛世如何的时候。
她还要用前世的谎言来诓骗,她怕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她没有至亲,独不想见到那老头失望的模样。
而且,她也早就已经受够了自己这一身灰白的衣裳,她不想再为任何一个人行丧。
不管是死在她手下的人,还是死在她身旁的人,她这一身的罪债,她当自己还清了。
顾楠抬头看向那黄沙遮掩的青空,秦时的时候她求过它。
既然求你无用,我便自己来。
几百年的时间,她也已经准备了够久了。
军阵之声垂沉浩荡,于那长天之下,扬起了烟尘。
·
破孙坚后十日,华雄的军阵都守在虎牢关下没有动,华雄虽然自傲,但是他只有三万人,在如何也不可能领军进攻诸侯十几万的本阵。
他准备以逸待劳,借助虎牢关的天险守住诸侯,如此此战的主导权就将转变到他的手里。
诸侯来自各处,明面上是结盟,但是暗处多有摩擦,不到真正紧迫的关头,诸侯是不可能共同举兵来攻的。只要诸侯不是一同来,他就有一站之力。
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也不慌张,便是来了数路诸侯,以虎牢之险,他也守得住。
“插。”一柄短刀刺入了一块炖肉之中。
华雄握着短刀拉扯了一下,割下了一块肉食,刺在刀尖上,塞进了嘴巴中。
肉食的油渍沾在他的嘴巴上,使得他的嘴显得油腻,嘴巴大口的咀嚼着。
伸手从桌旁取过了一个水壶就着喝了一口。
他看着是一个粗人,不过在行军的途中很少喝酒,更是从来不可能将自己喝醉。喝酒误事这种道理他是知道的,何况是战阵这种瞬息万变的地方。为了这种事情,很可能平白丢掉了性命。
外面传来一阵微有急促的马蹄声。
“吁!”一个呼喝的声音,勒马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一个人影走到了他的帐外,跪在了门前:“将军,军情禀报!”
虎牢的四周都已经被他安排的骁骑和旗手,若是有诸侯军的行踪就会随时向他禀报。
看到这骁骑,华雄就已经猜到了八成是有何事了。
算算时日,已经过去了近十日,倒是也差不多,诸侯也快等不住了。
“进来说。”将自己嘴里的肉食咽了下去,华雄靠坐在座位上说道。
“是!”
骁骑应了一声,从外面大步地走了进来,看的出来应该是发现了什么大事。
走到华雄面前,骁骑拜下:“将军,东面的山谷中发现了一只大军,声势很大,约莫有数万人,当是一路诸侯攻虎牢而来。”
“哦?”华雄愣了一下,眼中出神,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嗤笑了一声:“走的山谷?”
“是。”骁骑不明所以地看着华雄发笑,回答道。
“呵呵呵。”华雄笑着摆了摆手,全不在意。
“诸侯败的不冤,都是这般的酒囊饭袋,怎么能不败?”
“那山谷外的地势不算陡峭,明知我们是西凉军还敢从山谷走,这世道真是有趣,这样的人都能领军打仗了。”
山地的地势不适合骑兵行战,对方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是那是对于沉重的重骑兵来说的,对于善于野战的轻骑军,并不算陡峭的山地和平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甚至还可以借助山势在山谷之外埋伏,几轮齐射,再用骑军借山势俯冲而下,要不得几番就能冲破对方的军阵,叫对方乱了手脚。
大军之间的行战,不需要将对方杀尽阵脚乱了,不能管控,就和败了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们走至何处了,行进速度如何?”华雄问道。
“回将军,刚入谷中,从外面看多是步军战车,行军的速度很慢。”骁骑回想了一下,对着华雄答道。
华雄的笑脸渐渐从脸上褪去,留下的一脸的狰狞。
“传令下去,本阵留一军,若有人袭营立刻向关中大军求援。其余的,分军两部,于谷口埋伏,等我命令!”
“是!”
第三百二十章:一次一次的活下来
上谷的地势极易埋伏,因为高低差的关系,处于谷中的人根本看不到两侧之上的样子。
山谷之上,一队骑军正站在后头,前面的是数不清的人影匍匐在地上。
战马有一些不安定,从时不时拉扯着骑兵手中的缰绳,发出鼻哼声。
谷口的地势不算陡峭,但也算是高地,马匹处于高地的时候总会这样,即使是训练过后的战马也很难克服。
不过好在谷口不比于谷中,只能算是两处坡地,不至于叫战马太不安分。
骑兵摸着自己身下战马的马鬃安抚着马匹,从自己的腰包里取出了一些随身带着的干草放到了马的嘴边喂着。
嘴里有了吃的东西,马也就不会叫了。
华雄站在山坡上,身后的披风叫高处的风吹得鼓动,对自己身边的骁骑问道。
“那军大概还有多久会到?”
骁骑看向谷中估算了一下,这山谷算是比较长的,那军阵并不赶路,所以行军都是步行,速度缓慢,即使如此,此时也应该已经走过一半的路了。
最后才皱着眉头同华雄说道:“回将军,不会超过半个时辰。”
“好,让对面的一部按兵莫动,等那军来。”
“明白!”骁骑领命退下,没过多久,华雄这侧的山坡上一面旗帜挥舞了几下,而对面的山坡中也举起了一面旗帜回应。
山谷之外没有半点声音,同平常一般无二。
华雄军却没有注意到,在他们埋伏的山坡之外的远处,一个骑骑兵拉着马的缰绳,看向远处布军的山坡,不做声的调转马头离去。
那轻骑绝尘奔至了南边的一处兵马中。
袁绍看着手中的文信,笑了一下,将文信递到了轻骑手中:“命人将此文信送于各军动兵,于另一侧的谷口埋伏好。”
“是。”
此时华雄军都已经引兵至了那山谷前,在外的骁骑都已经调回,没有再注意到又有了多路兵马向这山谷汇聚而来。
·
确实没有过半个时辰,约莫只有半柱香的时间,华雄军的耳边就已经听到了那远远传来的军队行进的声音。
确实是声势浩大,随着那军越来越近,几乎都能感觉到耳朵在震颤。
又过了一会儿,那军出现在了山谷外的人的视野中。
外面排列着整齐的士卒,几乎挤满了山谷,军阵之中竖立着无数的旗帜,被山谷之中的穿山风吹得扬卷着,遮住了军阵之中,即使从高处看去都看不到军阵之中的模样。
军中隐隐传来听不清是鼓声还是战车行进声的声音,不过从那旗帜下偶尔露出的几驾战车上,应该是有不少的数量。
唯一让人疑惑的地方就是这军阵的排列方式有一些古怪,似乎是有点松散的,但是因为旗帜遮蔽的原因也看不出有多松散,想来也是足有两三万人才是。
华雄看着那旗帜,脸上多了一分笑意,当是一路诸侯主力没错。
从他们行军的路线声来看,看来是想要从右侧绕过正面,从侧翼进攻,可惜这大军行阵的声势不知遮掩,被他的骁骑发现了。
玄襄阵之所以营造这么大的声势,除了佯装有重兵行军之外,也更容易吸引敌军的注意,让之后其余的部队方便动军埋伏。
“将军……”一个士兵说道。
华雄抬起了手,示意不要轻举妄动:“等那军到了坡下再动手。”
大军缓缓而来,眼看就要行至坡下。
华雄的手高举,山坡上的一个旗手,也慢慢举起了手中的令旗。
弓箭手从自己的背后取出了箭簇搭在弓弦上一点点地拉开,弓弦紧绷的声音微微作响。
队伍最后的骑军也一同翻上了马背,最后一次安抚着身下的马匹。
“放箭!”
一声高喝,山坡上的令旗挥下,两侧山坡上的寂静被一瞬间打破。
无数的破空之声响起,弓弦崩响的声音鸣彻,无数的箭簇如是急雨,毫无预兆的出现,繁密的箭影交错在山坡之间。
不知道是谁发出的第一声惊呼,山坡下的那只大军乱作一团。兵卒慌乱的逃窜,大军中的旗帜四处翻动,使得这乱象看起来更加严重。
兵马的跑动声在山谷口处四起,一时间呼声不断,整个山谷之间都传响着杂乱的声音。
奇袭的效果出奇的好,在箭雨之下只是第一轮就已经将其阵脚打乱。
华雄的嘴角微翘起,可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是他也没有多想,在这将是他击破的第二路诸侯。
其实如果他仔细看会发现,军阵虽然乱,但是伤亡并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因为军卒之间的间隔十分大。
在通常的万人交战中,兵卒的队列密集,弓箭手甚至不需要瞄准随手一箭都能射中。而这一次的,相比于通常的情况,许多的箭簇都射在了空地上。
“齐射三轮,步骑阵上前,准备冲阵!”
华雄提刀上马,随着令旗的挥动,军阵快速的出现了变化。
弓箭手在原地再一次射出了几轮箭雨之后,步骑兵行阵上前,从坡背冲上了山坡。
山坡下的军队看见了上坡上的华雄军,似乎更加没有战役,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逃跑了。
华雄的目光扫过军阵之间,最后落在了军阵前段,一个带着斗笠提着长枪的人身上。
那个人似乎正在极力阻止军队的溃散,但是已经无可挽回了。
那应该就是领将,华雄的眼睛微合。
在战阵之中还穿着在这种打扮,还真是儿戏。
眼中露出了几分厌恶,这些人到底是把战事当做什么了!
战事,这是要人命的战事。华雄的眼前似乎是闪过了什么。
他茹毛饮血才活到了现在,这种地方。
岂是那般养尊处优的人儿戏的地方……
长刀横举,华雄的眼睛有些发红。
他从最小的部将做起,到如今的西凉督军。
战事叫他见过最真实的东西,就是滴在脸上的血,和一地望不到头的尸体。
见过那些的人,什么人伦道德,什么仁义德善,都是假的。
他所以不信任何一个行战的将领会有一舍身之说,他甚至不信哪个将领可以说是有人性。
只有活下来才是真的。
他华雄,会是在沙场里活下来的人,但他不知道能活多久,因为他明白战事该是永远也打不完。
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挣扎求生。
第三百二十一章:诸侯无有这般的魄力
遮蔽着山谷之间的旗帜散开了一些,露出从山坡上冲下来的人马。
将人眼中照得明晃的刀光剑影,晃得人看不清别的东西。坡势不高,几息之间,两军就撞在了一起。
而已经大乱的山坡下的军队仿佛是一触即溃,两军没有任何的碰撞,这场战事似乎是没有任何的悬念。
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冲乱的军中,旗帜摔落在地上,叫无数慌乱的脚步踏过,被踩得褶皱破碎,带着尘土。
华雄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止,就已经冲开了那看似庞大的军阵,那诸侯军的领将看来真是一个未经战事之人,没有办法阻止任何有效的反击。
战阵中变成了一面倒的追杀,华雄军所过之地,士兵都丢起了兵刃仓皇逃窜。
场面一时间是一片乱象。
“撤!!”诸侯军中不知道是谁叫出的这一声,随后其军中再没有半点反抗之力,纷乱的人影和脚步里,溃不成军的大军向着山谷之中撤逃去。
华雄骑在马上手中的刀斩开了一个士兵的后背,那背上的衣甲被轻易地砍开,皮肉翻卷,士兵摔倒在地上,甚至来不及惨叫,就被后面踏来的马蹄踩过,没了声音。
华雄正欲继续冲入诸侯军中杀了那领将,抬头来却见到无数的士兵已经撤入了山谷之中,也包括那个带着斗笠的将领。
他看过去的一刻,那个将领也回头看向他。
顾楠看的不是华雄,而是撤军后留在那里的一地的尸体。
她军中的这些士兵并不知道佯败的计策,首先是为了稳定军心,其次,也是因为只有他们不知道败的才足够真,能叫华雄相信。
这些士兵的性命从进了这军阵中的时候,就已经被选作了这场战事的牺牲品,被认作是要死的人了。
进入了山谷之中的士兵依旧很慌乱。
有些士兵被地上的尸体绊倒,还没等他爬起来,身后的无数仓皇逃命的人马就已经从他的身上踩过,生生被踩死在那里。
西凉兵没有直接去追,没有主将的命令不能擅动。
华雄牵着缰绳停在谷口,看着那山谷里的慌不择路的溃军。
两军接触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地上留下了一地诸侯军的尸体,少说也有近千人,而华雄军几乎无有什么伤亡。
“将军。”一个部将从华雄的身后走了过来问道:“前处是山谷,不适合骑部行军,我等追吗,这会不会是诸侯的诱敌之计?”
华雄看向山谷里连兵刃都丢了的诸侯士兵,那军的慌乱不是假的,逃得时候光是踩踏估计又是死了百来人。
而且这军阵多为步卒根本逃不过西凉骑军的追杀。
如果这是诱敌之计,那么诸侯下的本钱未免也太大了一些。这军起码要折损过半,而且主将都有可能死在这里。
这支军起码有两三万人,诸侯军不过就十余万众,刚折了孙坚一部,不可能拿再用这么多的兵马来诱敌折损。
要是这军被杀了过半,恐怕就是他华雄军被灭了,诸侯做的也是赔本买卖,诸侯当没有这么蠢。
“那支军多是步卒,如果是诱敌之策。”
华雄的眼睛横向身边的部将说道。
“除非这支军都是来送死的,连主将都不要命了才有可能。两三万人,没有一个诸侯有这种魄力的。”
说完,华雄手中的长刀垂下,上面的血浆流过刀锋滴落在地上。
“追!”
“踏踏踏。”马蹄在山谷中回响,无数的骑军冲进了重山之中。
进入山谷之后西凉军的行进速度确实收到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骑军,山谷之中多是碎石,马匹在这种地面上进行要绕路,要慢上许多。
相反诸侯军的士兵似乎开始丢弃盔甲而逃,实在是可笑,战阵之中丢弃了兵甲,这和丢弃了性命有什么区别。
虽然可笑,但是不得不说诸侯军轻装行进,速度增加了许多。
即使如此,西凉军依旧死死地跟在他们的后面,时不时能追上来砍杀一片,只有用山谷中的乱石才能勉强摆脱。
可以预见只要出了这山谷,这些已经没有了盔甲和兵刃的士兵就会被西凉军追上杀个干净。
华雄带着西凉骑军又绕过了一片乱石,看向已经跑远的诸侯军,突然眉头微皱。
那诸侯军的军阵好像是缩小了许多。
他扭过头来看向追来的一路,地上诸侯兵的尸体并不多,一路追来他们杀的诸侯兵应当还不过千余,虽然地上一片杂乱,但是大多数都是他们丢弃的盔甲。
军阵怎么会缩小的,他们的折损应该还没有这么大才是。
他的心中虽然起疑,但是随后又摇了摇头。
此时那只诸侯军连兵甲都没有,已经是没有半点战力了,西凉军只要追上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诱敌是要保证部队安全撤离的,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现在的西凉军根本就是一路追一路杀。
除非那主将疯了,或是根本没把自己和手下的士兵的性命当一回事,否则只是佯败不可能这般行事。
山谷之中兵马行进的声音,或是惨叫哀嚎的声音响彻。
在有些狭长的谷中,这般的声音能回响很久,一直传到山林之间,惊得山林里的树木都是一阵摇晃。
山谷中间的乱石更多,这使得西凉军暂时追不上了诸侯军,即使如此,这一路来,他们已经起码杀了两三千人。
诸侯军还在慌乱的逃跑,这是他们愈加坚信这是一只溃军,而不是诱敌之军。
追逐的过程中,华雄数次看到那个诸侯军中带着斗笠的领将,那领将也数次回头看向他。
不知道为什么,他看不到那领将有半点慌张。
“踏踏踏!”
过了山谷中间的一段路,路面重新变得平整,急促的马蹄声中。
一阵卷风压得路旁的枯草抬不起头来,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声音伴着密集的马蹄飞速掠过山谷之间。
眼看着就要追到这上谷的谷口,不出意外,他们会在出谷之前,追上那诸侯军。
华雄催着马,看向前处渐渐可见的山谷尽头。
眼神却楞在了那里。
第三百二十二章:倒于那金虹之中
那支诸侯军还在推挤着想要逃出山谷,接过只是将谷口堵住,谁也出不去。这是好事,如此想要追上这只军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但是让华雄发愣的不是那乱军,而是在那一片乱军之中,一个人骑着马缓缓地调转了马头,向着西凉军的方向走来。
是那个领将,斗笠在山谷的风里微颤,身后的头发,黑甲下的白衣也被轻轻地吹动着。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那将领不见半点慌张,平静地看着奔行而来的西凉军,驾着马走到了谷口前,提着一杆黑木白缨枪站在了西凉军和乱军之间。
那人疯了不成?
这是西凉军中人的想法,那般站在那里,只会叫骑矛戳一个对穿。
华雄的眼中却恍惚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张嘴想要呼撤,但已经来不及了。
随着一阵破空声,数以万计的箭雨从山谷的两侧猛然出现,落向了那还在从山谷中冲来的西凉军之中。
战马在箭雨中嘶鸣不顾骑军的催促停了下来,箭雨下,西凉军的冲势急停,后军来不及反应撞在前军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