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锦绣-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晌饭是摆在鹤年堂的芙蓉厅。饭后,潘驸马和潘阳又领着钱家人过侧门,去东边的荣恩伯府歇息,晚饭也会摆在那边。
  两只猴子一熟了就到处乱跑。钱亦绣怕它们淘气惹事,一直走在后面盯着它们。在出侧门的时候,一个错眼,猴哥又向那片芍药圃跑去。
  钱亦绣也只得跟着它小跑过去,过了芍药圃,穿过一片小竹林,来到一个小院外面。钱亦绣刚想说说它,就听到墙里有说话的声音,是潘元凤和另一个女人。
  钱亦不愿意听壁角,拎着猴哥的耳朵就要往回走,却听见潘元凤正在说梁家的事,好像还把她也说了进去。她赶紧把食指竖在唇边,让猴哥噤声。
  只听潘元凤说道,“……大姑姐在家里哭也没用,梁老国公和老太君、老夫人、梁统领都定了钱大姑娘,听说梁将军也十分喜欢钱大姑娘。昨天,大姑姐专门回了娘家,还当着我的面说娶那样的媳妇不妥,怕钱大姑娘粗鄙,会阻了梁将军的前程。还说现在想嫁她儿子的贵女有许多,连郡主都有,凭什么要娶那种人家的闺女……姨娘,我觉得她是故意当着我的面说这话的。她平时端的架子可足了,昨天却故意说了这么多。她定是想通过我把这话传给我爹,让我爹阻止钱大姑娘嫁进梁家。”
  叶姨娘轻声嗤道,“哼,她想让你传话,你就偏不传。为什么要如她的意?你忘了她当初是怎么瞧不上你,怎么挤兑你的吗?那钱家大姑娘定还在做美梦呢,以为找了那样的好人家,嫁了那样有前程人的,就是福气。看嫁过去后,崔素英怎么整治她……”
  钱亦绣气得满脸通红,拉着猴哥悄悄离开那个院子。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七章 熊孩子的表白

  听了潘元凤和叶姨娘的谈话,钱亦绣气得满脸通红,拉着猴哥悄悄离开那个院子。
  来到侧门,蓝珠正等在那里直跺脚。看见钱亦绣来了,赶紧上前说道,“姑娘,你可回来了,奴婢都快急死了。”蓝珠时刻注意着猴妹,一错眼,主子和猴哥便都不见了踪影。
  钱亦绣用食指戳了猴哥的头一下,说道,“还不是它乱跑,我找它去了。”
  进了荣恩伯府,庭院更加精致秀丽,奢华又不失风雅,似乎风都是甜的。钱亦绣此时可没有心思欣赏美景,直接跟着蓝珠去了潘月的院子清辉阁。
  回到这个院子,潘月觉得又熟悉,又伤心,就是想不起来。进了屋子,熟悉之感更甚,她还是想不起来。直说,“月儿做梦来过这里。”
  她在屋里走了一圈,来到西屋的绣架前,揭开素绫,见那软缎上的花鸟图只绣了一半。她觉得这花好像她昨天才绣过,但她又觉得昨天只在惜月阁呆着,哪儿也没去。想得头痛,心里又难受,嘤嘤哭了一阵,便被钱满江和巩嬷嬷劝去东屋卧房睡了。
  明儿和静儿也困了,跟潘月一起睡在罩了几层轻纱软罗的架子床上。巩嬷嬷和黄嫂子坐在窗下看着他们。
  钱亦绣看他们睡得正香,便去了西屋,倚在美人榻上发呆。她胸中有气发不出来,郁闷得要死。她有一种冲动,非常想去跟潘姥爷把刚才的话讲了,让他把这桩亲事搅和了。但又不好意思说自己听了壁角,更不能把潘元凤和叶姨娘扯进来。他们几个刚跟潘家相认,不知道潘元凤到底是怎样的人,她不想节外生枝。
  还有一个就是,她有些舍不下梁大叔。倒不是有多么多么爱他,只是觉得找他做丈夫或许比嫁给别的什么不了解的人好。在古代,先谈恋爱后结婚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己算是有幸,跟梁大叔先认识,还当了几年朋友,也算谈得来。关键是他的人品不错、身体不错、家庭不错,梁大叔似乎也比较在意自己。
  她已经做好了接受他当另一半,可他娘却是如此看轻自己和羞辱自己。自己真要是嫁进他家,那还活得出来吗?
  在古代,许多人家的婆媳比夫妻相处的时间还要长得多,婆婆要想整治儿媳妇,太容易了。自己可不想搞什么宅斗,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婆媳的争斗中……
  正想着,竟然看见朱肃锦被下人领了来。
  钱亦绣赶紧起身示意他噤声,潘月娘几个还在歇息,然后领着他去院子里散步。
  朱肃锦不知道他们来了潘家,先去了钱府。听说他们来了潘家,就去陪钱老太说了一阵话,又追来了荣恩伯府。他先在外院见过潘驸马和钱三贵等人了,说了几句话后,才来的这里。
  他们走过一条花径,过了一座小桥,来到一个八角亭坐下。
  钱亦绣见他皱着眉,有些闷闷不乐,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朱肃锦感慨道,“潘先生对娘亲真好。哪怕他原来做了错事,但现在知错了,也在试图拉近他和娘亲的关系。哪里像我外祖父,由着那些人作。”说到后面都有些咬牙切齿,拳头也捏了捏。
  “怎么了?”钱亦绣问道。
  “那晋氏或许觉得我母妃活不长了,经常带着她生的闺女来王府亮相。说得好听是来陪我母妃解闷,实际上就是想等我母妃不在了,接我母妃的班。后来,还是我父王发了脾气,他们才收敛了一些。虽然不敢时时来打扰我母妃,但隔三岔五的,还是会来一次。下人说我母妃在歇息,她们就厚脸皮地坐着等。多烦人!”朱肃锦愤愤地说道。
  宁王妃出生建平候府。宁王妃是先建平候夫人生的,现在的建平候夫人晋氏是续弦。晋氏生了两个闺女,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
  “那母女三人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你外祖父也糊涂。”钱亦绣也骂了一句。晋氏的小闺女比朱肃锦还小一岁,这做的什么事儿。或许,晋氏母女的本意还是想气得宁王妃快些死。
  钱亦绣对宁王妃的印象非常好,她希望宁王妃能健康长寿。这样,朱肃锦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她想到了红妖果。但那果子太逆天,她根本不敢说自己有那宝贝,怀璧其罪的道理她知道。她倒不是不相信朱肃锦,她是不相信他身边的人。宁王虽说现在贤德谦逊,但他最后会成为君王。许多人未当皇上之前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真正成为万人之上的君王了,心理便会发生变化。她不知道宁王会不会发生变化,但她绝对不会冒这个险。
  而且,那果子必须要在人快死之前吃才管用,若人还没有“将死”,吃了更会催命。也就是说,吃那果子要在最恰当的时机,若时机不对也会死人。
  她怕自己好心办错事,因为时机不对反倒把宁王妃害了,自己岂不是犯了谋害皇家人的大罪?
  缘于这两个原因,钱亦绣一直没敢把红妖果交给朱肃锦。
  只听朱肃锦又说道,“自从我父王去了河南巡视,她们又来得勤了些。虽然下人没让她们见我母妃,但还是膈应人。今天晋氏还送了我套衣裳,我当着她们的面直接把衣裳赏给了小雷,气得那晋氏脸都绿了。”小雷还在王府里当差。当朱肃锦进宫的时候,就由小太监服侍,在府里,就由小雷服侍。
  朱肃锦发完胸中的郁气才好了些。他看了看钱亦绣,觉得她的鼻头有些红。朱肃锦知道,妹妹这个样子肯定是刚才哭过了。忙拉着她问,“妹妹,谁欺负了?告诉哥哥,哥哥帮你收拾他。”
  一说这事就来气。除了三贵爷爷和朱肃锦,钱亦绣还真没有可说这事的人。见朱肃锦问了,就冲口说道,“是梁锦昭的娘,她不愿意让我给她当儿媳妇,到处说我配不上她儿子。真是气死人了。她儿子有什么好?我还不稀罕呢。”
  朱肃锦听了,刚想发火骂人,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呵呵乐了起来。
  钱亦绣更生气了,嗔道,“我被欺负了,哥哥还这么高兴。”
  朱肃锦忙笑道,“傻妹妹,不嫁去梁家更好啊。你就嫁给我,我父王和母妃都会对你好,我更会对你好。嫁到我家,肯定没人给妹妹气受。”说完,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脸都红到了耳根。
  钱亦绣愣住了,这是被一个熊孩子表白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虽然比自己高半个头,但满脸稚气的小少年,眼前竟然鬼使神差地出现了小锦娃光着屁股双腿乱蹬的画面。在她的心里,朱肃锦不是弟弟,是侄儿。
  钱亦绣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朱肃锦被臊着了,脸都有些发紫了,眼里也浸了水花。吼道,“有啥可笑的?我说的是心里话,只有我才会真心对妹妹好。你嫁去别人家,哥哥都不放心。”顿了顿,又低声说道,“妹妹,我是认真的。你嫁给了我,咱们就再也不用分开了。当初哥哥要离开你,离开钱家亲人的时候,好伤心。”
  钱亦绣被感动了,忙说道,“哥哥,我知道哥哥一直对我好。可是,咱们是兄妹,不能做夫妻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这小正太有九成九的可能当太子,当皇上。自己凑上去当皇后?除非脑抽!
  自己穿越过来是种田啊种田,经商啊经商,可不是搞宫闱权谋什么的。她正在想办法把自己的天空变大再变大,怎么可能钻进更逼仄的后宫?再帮他统领后宫佳丽?
  “我姓朱,你姓钱。咱们是假兄妹,假的。”朱肃锦又固执地说道。
  钱亦绣说道,“兄妹是假的,但咱们的兄妹之情是真的啊,否则哥哥能对妹妹这么好吗?”
  小正太还是小了些,被钱亦绣这句话一说,就有些理屈辞穷。他不能说兄妹之情是假的,但真有兄妹之情好像是不能当夫妻,气得把嘴抿成一条缝。
  两人无声地坐了一阵,钱亦绣起身说道,“回去吧,娘和弟弟妹妹也该醒了。”
  朱肃锦又闷闷地说道,“妹妹,哥哥不想跟你分开。”
  钱亦绣叹道,“其实,哥哥和妹妹这种亲情,有时候比夫妻之情还长远,还真挚。夫妻之情或许会变淡,会交恶,会貌合神离,甚至到最后彻底分开。但兄妹之情却是一辈子割舍不断的亲情,哥哥永远是妹妹的倚仗,妹妹永远会支持哥哥,这样多好啊。”
  “不好。”朱肃锦说完,就先迈开大步往回走。
  钱亦绣跟在他后面,他觉得距离远了,又等等。觉得钱亦绣跟上来了,又迈开大步走。他就是要让钱亦绣知道自己生气了,很生气。
  钱亦绣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熊孩子长大了。
  晚饭是荣恩伯府一家人吃的,潘家另外的人都没来,只多了朱肃锦一个外人。宴席摆在外院的风雅阁。因潘驸马和潘阳原来在花溪村没少跟钱家人一起吃饭,所以没有避嫌,男女在一起吃的。只分了桌,中间连屏风都没隔。
  付氏性格豪爽大气,没有不自在。这么多人,只有潘元凤拘束。
  潘元凤本来来荣恩伯府的时候就不多,现在还跟两个外男一起吃饭,更是浑身不自在。
  天呐,爹爹是怎么了,有外男,竟然还能在一个屋里吃饭,连屏风都没有隔。她看到潘驸马的眼神不停地往潘月身上扫,知道了原因,心里更是酸促不已。
  钱家人走之前,潘驸马对潘月说,“月儿以后无事就来府里玩,你的院子一直给你留着。”
  潘月看了他一眼,嘟嘴说道,“月儿不喜欢跟你说话。”
  潘驸马又叹着气把静儿抱起来,笑道,“静儿以后多陪娘来外公家里玩,姥爷和舅舅想你们。”
  静儿说道,“娘不喜欢你,静儿就不喜欢。”说完后,眼光看了远处的胡嬷嬷一眼,低下了头。
  潘驸马笑道,“好,你们不来看姥爷,姥爷就去看你们。以后,姥爷隔一天就会去钱府一次,教你姐姐丹青课。等明儿和静儿长大后,也跟着姥爷学。”
  第二天起,钱亦绣又开始跟潘姥爷学起了画。人说书画不分家,她学了几年的书法,虽说离书法大家还差得远,但绝对算闺阁之中写字写得好的人。余先生离开花溪村的时候曾说过,钱亦绣的字,在京城贵女中可算数一数二。这就够了!
  现在再学画画,画的造诣肯定不会有书法高。但她给自己定的目标也不高,只要会作画就成。她要的是“潘子安和余修两大名士的女弟子”这个名。
  钱亦绣提出学工笔人物画,到时加点现代元素,也能蒙蒙人。
  她现在非常忙碌,要学画画,要学仪表,还要抽时间去跟两个老外作作交流,再要管管家,时间过得飞快。
  这天忙完,已近黄昏。
  她去了正院,钱老头、钱老太也在,吴氏正陪着他们在厅屋说话。钱三贵在西侧屋,王寿在跟他禀报一些事情。
  王寿坐在小锦凳上,见钱亦绣来了,忙起来躬了躬身,说道,“大姑娘。”
  钱家人现在对王寿非常礼遇。因为从潘月的话里可以听出,当初她能活下来,或许是乳娘紧紧护着她才让她少受了许多伤害。
  钱亦绣笑道,“王总管请坐。”
  几人说了一阵话,王寿才起身出去。
  钱亦绣见没人了,便走过去坐在三贵爷爷身边,把听到的壁角低声跟他说的了。这些话把钱三贵气得够呛,他最怕孙女嫁去婆家受委屈。
  两人低声商议了一阵,自己家家势不显,不敢得罪梁府。还是得由潘驸马出面,就说听到一些不好的传言,把这事往后拖。最好拖到梁大奶奶阻挠成功,梁家主动放弃这桩婚事。
  两天后,钱家又收到宁王府的贴子,宁王妃请钱家女眷明天去王府作客。因为王妃身体不好,朱肃锦白天要在宫里学习,所以请她们下晌去,晚上在王府吃饭,也能看见朱肃锦。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谢谢srrsrg的生日蛋糕,感谢,清泉今天会为亲加一更。(。)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会是谁(为srrsrg生日蛋糕+)

  宁王府的贴子中写明,务必请钱老夫人光临。
  钱老太听说后,又是激动,又是害怕。歪嘴对钱三贵道,“听说在皇家人面前失仪也是罪,娘的嘴歪了,还要流口水,话也说不清。王妃娘娘会不会治娘一个失仪之罪?”
  钱三贵笑道,“不会。娘这是病,又不是故意的。再说宁王妃宽厚随和,她请娘去,也是感谢娘过去在乡下对宁王世子的照顾,怎么会怪你呢?”
  老太太听后,才算放下了心。
  两天后的下晌,钱亦绣穿戴整齐,先去了钱老头和钱老太的院子,吴氏已经打扮妥当来了这里。钱老太被人好好拾掇了一番,穿着棕色缠枝莲纹刺绣锦缎对襟褙子,绛色云纹马面裙,头戴赤金菊花嵌珠钗,还戴了条镶着宝石的抹额,腕上戴着金镶玉镯子。
  还给她化了个妆,她正在为脸上的妆容不自在。
  她见钱亦绣去了,歪嘴道,“绣儿,太奶老皮老脸还化成这样,像个老妖精。哎哟,羞死了。”
  钱亦绣笑道,“太奶这样挺好看啊,人都年轻了好几岁。别人家的老夫人,妆容比太奶化得还浓。”
  钱老头也呵呵笑着,“我看挺好,老太婆这么一拾掇,还真像大户人家的太夫人。”
  几个下人凑趣道,“老太爷,老夫人本就是大户人家的太夫人。”
  钱老头听了大笑不已,“是极,是极。”
  钱亦绣安慰了老太太几句,就去了惜月阁。小娘亲和明儿静儿都已经收拾妥当。
  之后,几个人便坐车去了宁王府。
  小雷和宁王妃的大太监郭公公已经在侧门等着了,他们下了马车正准备坐轿子之际,又看见钱满霞母子三人来了。
  进京这么久,钱满霞只回过娘家一次。如今她家有了婆婆,也不好像在乡下那样经常回娘家。
  几人打了招呼,又一起坐着轿子直接去了宁王妃住的正院。
  下了轿,钱亦绣扶着潘月,吴氏扶着钱老太,一行人在郭公公的带领下进了正院上房。又左拐去了东次间,见窗边炕上坐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
  左边的椅子上还坐了三个人,像是母女。
  几人过去向炕上坐的妇人曲膝行礼,嘴里说道,“见过宁王妃。”
  几人似乎都在张嘴,但只能听见钱亦绣的声音。潘月和几个小娃不会说,吴氏和钱老太、钱满霞紧张得声音在嗓子眼里打转。
  宁王妃在王嬷嬷的搀扶下起身,先扶了一把钱老太和吴氏,又一手拉着潘月一手拉着钱亦绣,流泪道,“我们总算见面了。多少年了,我就想见见你们,当面感谢你们对锦儿的抚养和爱护。”又对潘月说,“月儿,还记得大表嫂吗?”
  潘月茫然地摇摇头。
  郭公公和王嬷嬷把宁王妃扶去坑上坐下,又劝了她几句。
  而坐着的孙家母女三人看看在贵妇圈已经传遍的乡恩伯府的人,心里充满鄙夷,只欠了欠身,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她们觉着侯府比伯府品级高,再说自己还是王妃的母亲和妹妹,无需起身。特别是看到钱老太的样子,都嫌弃地皱了皱眉,两位姑娘还用帕子捂了捂鼻子。
  郭公公压下火气,对她们三人说道,“孙夫人,六姑娘,七姑娘,这是珍月郡主,这是钱老夫人。”
  论品级,郡主为尊,论辈份,钱老夫人为大。孙夫人理应起身,两位姑娘应该行礼,左边的上座也应该让出来。
  何况,钱家人是王妃今天请的贵客,可比这三个不请自来的人受欢迎多了。
  孙夫人晋氏和孙晓露、孙晓晨只得红着脸起了身,给潘月和钱老太曲了曲膝。王嬷嬷过来扶着钱老太在左边第二把椅子上坐下,又示意钱亦绣扶潘月在第一把椅子上坐下,接着吴氏,钱满霞,钱亦绣,再是明儿和静儿,芳儿,乳母抱着伏儿坐在最后面的锦凳上。孙家几人坐去了右边。
  宁王妃又笑着招招手,把钱亦绣三姐弟和芳儿叫去了她的面前。她把钱亦绣拉在她的左边坐下,又让人把明儿和静儿、芳儿抱上炕吃果子。
  她拉着钱亦绣的手跟潘月几人说着话。由于态度和蔼,语气温柔,又多说的朱肃锦,不一会儿吴氏和钱老太、钱满霞就跟她聊上了,甚至连潘月都会偶尔插句话。
  她们说着朱肃锦小时候的趣事,怎么“欺负”小绣儿,怎么跑去村里要吃食,怎么嘴巴甜会哄人,怎么全家人都是面黄肌瘦唯独他胖墩墩的……逗得宁王妃又是哭又是笑。
  钱亦绣看着宁王妃的侧面,这是一个可怜又伟大的母亲,失去了陪伴儿子成长的阶段,总想从别人的话里听听儿子过去是什么样,怎么过的,到底有多可爱……
  宁王妃今年应该是三十五岁,可面容却太显老了,而且瘦得厉害。她比三贵爷爷穿得还多,连皮褂子都穿上了,还烧了炕。她的手干枯冰冷,手背上的青筋都鼓了出来。但钱亦绣就是觉得无比温暖,暖进了心里。
  钱亦绣想着,这就是即将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这个身子,哪拍吃了红妖果,也多活不了多少年,整个身子透支了,比三贵爷爷的身子还糟糕。
  再看看猴急着等着接她班的两个小姑娘,一个如花似玉,一个含苞待放。钱亦绣直想骂娘,这三人真是太可恶了。
  宁王爷这么多年一直是忍辱负重,卧薪藏胆,也就这两年的日子稍稍好过点。不知道她能不能等到他君临天下自己母仪天下的那一天。
  从宁王妃温婉的气质中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一定要母仪天下的那种女人。但是男人有野心了,女人也只得跟着丈夫一起共同进步。
  只不过,真到了那一天,还不知道坐在他身边的会是谁……
  钱亦绣被她们的笑声打断了沉思,宁王妃拍着钱亦绣的手说,“好孩子,锦儿抢了你不少吃食,让你挨饿了。”
  钱亦绣笑道,“哥哥也不是光抢我的吃食,他偶尔还是会给我点糖什么的。只不过那糖是他从嘴里吐出来的,上面还有牙印,我没要。”
  她的话音一落,又逗得众人哄堂大笑,宁王妃的眼泪都笑出来了。
  PS:谢谢亲的月票,感谢!(。)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为什么变卦

  宁王妃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让吴氏几人倍感亲切。她们说着乡下的趣事,根本没有晋氏母女插嘴的份。
  母女三人有些恼怒长时间被冷落,岁数最小的孙晓晨实在忍不住了,冲口说道,“大姐,怪道都说您和善,这些乡下人的话我连听都听不懂,您还能和她们聊得这样欢。”
  宁王妃一下沉了脸,冷声道,“她们是我宁王府的恩人,贵客,你岂能如此不尊重?王爷和我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谁对我们有恩,我们会永远放在心坎上。你是我的妹妹,更不能丢我的脸,坏了我的清誉。道歉,马上道歉。”
  晋氏比宁王妃还小三岁,是破落户西勤伯的庶女,长得有几分颜色。在家少管教,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几岁的老男人更被宠得厉害。宁王一家被圈禁的时候,她躲得老远。宁王一受重用,她就贴上来了。
  刚开始还是单纯地想贴近些,借借光。今年以来,随着女儿岁数大了,因为晋氏在贵族圈子名声不算好,女儿高不成低不就,又见宁王妃的身子已经快熬干了,便起了些小心思。
  这种心思当然不能说出来,依然如原来一样说是宁王妃在家寂寞,她带着女儿来陪王妃解解闷,散散心。
  宁王那三个女儿除了大女儿,另两个都是侍妾生的。宁王爷觉得王妃跟着自己没少受苦,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