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锦绣-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的饭也是在小屋里吃的。钱满亭和钱亦多以后会嫁去大官家和大地主家,早就当少奶奶来养着了。
  饭后回了家,钱亦绣和钱三贵一起在前院听了溪山县锦绣行掌柜蔡铭和归园总管李金虎的禀报,并看了帐。
  他们管理的很好,钱三贵和钱亦绣表示满意,并一人奖励了五十两银子。
  钱亦绣回到后院的时候,已经星光满天。
  她来到莲香水榭前,透过廊桥,看见星光下的西湖美不胜收。湖中还有一些残荷,湖水碧波荡漾,波光磷磷。湖中的小木桥上还有两个人,他们手牵着手,缓缓地走着。再仔细一看,那两个身形就是江爹爹和小娘亲。
  钱亦绣失笑,江爹爹和小娘亲不止是来寻找记忆的,更是来谈恋爱的。
  此时,钱满河把钱满朵给唐氏的两大包东西拿去了大榕村唐氏的小院子。唐氏理了理包里的东西,有两套绸子衣裳,两根银簪子,一副金耳环和一个金戒指,剩下的是京城吃食。
  还有一封信,钱满河给唐氏念了。大意是他们一家很好,李阿财当了玻璃工场的管事,挣了不少钱,等等。
  唐氏哭了,说道,“只有我朵娘孝敬我。你爹就不是人,当初我给他当婆娘的时候,只给我买过一对银耳环。现在可倒好,那个狐狸精金的银的插满了头,那都是我当初节约下来的,是我的东西……”
  钱满河叹道,“娘就莫说那些了,谁让娘原来尽干糊涂事。”
  唐氏又骂道,“没良心的东西,老娘当初那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你们好?”
  钱满河冷哼道,“娘可别说这些戳心窝子的话。若当时你和大伯娘不干那些昧良心的事,我爹和大伯不装糊涂,咱们家会更好。你看看四叔多聪明,跟三叔关系搞得好,在省城买了大院子,连亭姑都要嫁给三品大官的儿子了。以后,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官家少奶奶,三叔家就是大官的儿女亲家。”
  唐氏听了咂吧咂吧嘴,撇嘴说道,“亭姑要嫁去省城大官的儿子?我说今儿下晌我看见王氏,她怎么不招呼我一声,原来攀上高枝儿了。不是我咒亭姑,小泥腿子就是小泥腿子,嫁进大官家也会被休。”
  钱满河气得脸通红,吼道,“娘,吃了这么多教训,你怎么还信口雌黄。这话若是被四叔他们听见了,不只恨你,连我们都要被恨上。亭姑好了,得娃、生娃、碧儿都能借光。你就做做好事,把嘴管好,给后人们积些德。”
  说完,便气哼哼地走了。
  他回了家,小王氏正领着钱二贵的小妾朱氏,还有两个长工的婆娘在准备明天的席面。明天他们二房请三房。三房的主子不多,但陪客多,还有三房有面子的下人多。
  钱二贵看见儿子赤红着脸,问道,“你娘又敞着臭嘴胡说八道了?那恶婆娘,还是没打得好。”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痊愈

  第二天早晨,钱亦绣是被一阵唧唧喳喳的鸟鸣声惊醒的。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绣着朵朵小花儿的粉色纱帐绣过微弱的晨光,朦胧中看清架子床床顶雕镂的是四君子花纹,而不是嵌了玉的富贵如意花纹。她有了片刻的恍惚,再一想,她已经回了归园,这里是莲香水榭。
  她一下子清醒过来,坐起身喊着,“紫珠,紫珠。”
  “来了。”紫珠把纱帐挂在莲花铜钩上,边帮她穿着衣裳边说道,“大姑娘醒的这么早,现在才卯时二刻,天还没大亮。”
  钱亦绣以最快的速度梳洗好,便急不可待地去了前院。她喜欢那片荒原的早晨,喜欢看到旭日下的薄雾慢慢散开……
  绕过照璧,却看见垂花门大开,钱满江正陪着潘月站在门口向外张望着。如今,小娘亲身旁有了江爹爹,再也不形只影单了。
  越过他们,看到广袤的荒原上,绿黄相间的荒草,上面还浮着一层淡淡的晨雾,钱三贵正拄着拐站在草地里。三贵爷爷的背影厚实了许多,跟多年前一阵小风就能吹倒的身影判若两人。
  凉爽的风,湿润的空气,东方的红色旭日,还有村里房顶飘起的袅袅炊烟。再往后看,庄严肃穆的溪石山,青黄相间的溪景山。
  又回来了。真好!
  钱亦绣深吸了几口气。她喜欢南方润润的空气,到现在都不太习惯北方的干燥。
  钱亦绣来到小娘亲的身旁,招呼道,“爹,娘。”
  潘月见女儿来了,便拉着她的手说道,“绣儿,娘又想起好些事情来了。虽然有的事还比较模糊,但总有些影子。”
  钱亦绣喜道,“那真是回来对了。才刚刚一天,娘就想起了这么多。”
  潘月说道,“嗯,娘记得,自从家里买了下人,小院子换成大院子,娘就敢打开院门,站在门口向外瞧了。那时,绣儿经常陪着娘一起站在这里等,等得人心焦。”
  钱亦绣点头说道,“是,我也记得。小时候,我拉着娘的手等。长高些了,我就搂着娘的胳膊等。”
  钱满江的眼眶有些泛红,听着母女两个的回忆。
  潘月喃喃道,“只要荒原上有个人影出现,娘的心都会狂跳一番,再仔细一瞧,唉,不是江哥哥。那种失望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难受……傍晚还好,没盼到你爹爹,总能把锦娃盼回来。”她的眼睛又虚无起来,似乎看着荒原的尽头,轻声道,“那么多个日夜,只有一天,娘的心情没有那么迫切。那天,娘内疚没把绣儿带精致,让你没有新衣裳,还有些邋遢,怕你将来嫁不出去,娘哭了好久。只有那天,娘又盼你爹爹回来,又怕你爹爹回来。想着,若是你爹爹看到你粗糙的样子,一定会难受,怪娘没把你待好……那是一个傍晚,大片的霞光映红半个天际。还好,又把锦娃盼回来了,他听了娘的担心,说以后大不了他娶你……”
  还有这事?钱亦绣想了一下,才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便搂着潘月惊喜道,“娘记得好清楚,这事连我都忘了。”
  钱满江也说道,“月儿,你把闺女带得很好。在我看来,我闺女一点都不粗糙,比那些贵女精致多了。”
  潘月看了一眼钱满江说道,“在江哥哥的眼里,月儿和咱们的儿女当然是最好的了,但在别人的眼里就不一定了。我想让绣儿找个好相公,将来像咱们一样幸福一辈子。”突然,她笑了起来,笑容比东方那轮旭日还灿烂,说道,“娘怎么忘了,还有锦娃呀。那天,锦娃说娶绣儿,我还说哥哥不能娶妹妹。锦娃既然不是绣儿的亲哥哥,就能娶绣儿了。娘喜欢锦娃,知道锦娃能对绣儿好……”
  钱亦绣赶紧打断了她的话,嗔道,“娘,你跟小爹爹的蜜月还没渡完,怎么又开始操心我的婚事了。我还小,要慢慢挑。”说完,就往荒原中走去。
  她来到钱三贵的身后喊道,“爷爷。”
  钱三贵回头笑笑,爷孙两个默契地相携着慢慢向村头走去,钱三贵还回头阻止苏四武和紫珠跟着他们。
  还没到村口,就能听到村里的鸡鸣狗吠,还有村民大着嗓门说话的声音。
  两人进了村,看见有的村民已经蹲在院门口,端着大碗吃早饭了。
  村民们看见钱三贵,都起身笑着打招呼,“钱老爷,这么早啊。”
  钱三贵笑道,“你们更早,都开始吃早饭了。”
  村民们笑道,“我们是劳累的命,要赶紧吃了饭下地干活。”
  钱亦绣扶着钱三贵在村里转了一圈,许多在屋里的人听说钱老爷进村了,都跑来门口跟他们打招呼。钱大贵和钱二贵以及钱亮家、花大娘子家都邀请他们去家里吃早饭,钱三贵摆摆手笑着拒了。
  花强在京城娶了个媳妇,这次带回来见公婆。花强如今已经不是江爹爹的亲兵了,而是在江爹爹的手下当了一个八品小官,帮助江爹爹处理一些杂务,相当于前世的生活秘书。
  他在京城的家安在钱府院后的那条街上,那里大都是钱府下人的家。钱满江给了他家一个小院,省得他们花钱出去租房子住。
  花强也不是没有积蓄,他是把一大部分银子带回了老家,让弟弟修个大院子娶媳妇,让爹娘享福。
  花大娘子和花癫子知道儿子当了官,还找了个京城媳妇,都激动哭了。昨天在钱家大院吃席的时候,那两口子就来给钱三贵磕了头,还想去归园给钱满江磕,被钱三贵劝住了。
  祖孙两个大概转了近半个时辰,才回了归园。
  晌午,钱三贵、吴氏、钱亦绣又去二房吃席。其实,钱亦绣一点都不想去,但江爹爹要陪小娘亲,她再不去就不好了。
  钱满河两口子非常会作人,专门收拾出一间屋子招待钱亦绣和钱满亭、钱亦多三个女孩。
  三个小姑娘正说着悄悄话,便听到窗外一阵嘈杂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唐氏来了。
  自从钱家三房和钱老头两口子走了以后,唐氏偶尔便会来村里走走。看见钱二贵了,就会走过去抹抹眼泪,回忆回忆过去青葱美好的岁月……
  她知道今天二房请客,便想着来给钱老头钱老太承认承认错误,再让钱二贵把自己接回来。
  哪知道守门的长工不许她进去,她便跟长工吵了起来。钱二贵的小妾朱氏听见了,也出去拦着她不许进。唐氏见朱氏来拦她,眼睛都气红了,跟朱氏大吵起来。
  众人听到吵架声,都走了出去。
  钱老头一看是唐氏,骂道,“你这个恶婆娘,都被我儿休了,还来他家作甚?”
  唐氏一见钱老头和钱老太出来了,赶紧下了矮桩,跪下说道,“公公,婆婆,满河爹说了,你们一回来,他就会跟你们求情,让我回钱家。”
  钱老太气道,“你这婆娘作梦呢,我二儿从来没说过这种话。好不容易把你赶走了,怎么会让你再进门惹祸。”
  钱满河赶紧来拉唐氏,劝道,“娘快回家去,有什么话改天再说。”
  钱二贵也出来了,他涨红了脸骂道,“你放屁,我啥时候说过那样的话?”
  唐氏一听不干了,大声嚎了起来,“你个没良心的,你每回去我家睡觉,都要说这话。现在又不承认了,老娘就让你白睡了?”
  她的话音一落,引起哄堂大笑。
  钱满河使劲把唐氏往外拖,吼道,“娘,求求你了,你就给儿子给你自己留些脸面吧。”
  钱二贵的脸都涨紫了,骂道,“臭婆娘,你胡说什么,我啥时候去你家睡过觉。”
  唐氏已经被儿子连拖带抱弄远了,还能听到她的大嗓门,“钱二贵,你个龟孙子,睡了老娘还不承认。你去我家睡觉,好些人都看见了,你抵赖不掉……”
  有后生笑道,“唐大娘,你又老又瘸,谁看得上你呀……”
  钱二贵红着脸跟院子里的人解释说,“那婆娘胡说的,我去她院子也是给她送钱。”
  朱氏赶紧站出来说道,“我家老爷说的是,每次他去送钱,都跟我说了的。”
  这个小插曲虽然过去了,却在花溪村和大榕村传了很久。有些人不相信钱二贵去睡了唐氏,觉得她又老又瘸,比年轻的朱氏差远了。有些人又相信钱二贵去睡了,管她丑还老,钱二贵过去还不是睡了那么多年,只要她愿意,不睡白不睡。
  钱二贵羞得好久没敢出门,连三房请流水宴都没好意思露面。
  三房请了两天的流水宴,连大榕村的人都请来吃了,还请了县城的红云戏班来唱戏。
  这天,李栓子的哥哥嫂子还来了,说李栓子给钱满朵娘家带了那么多礼物,不可能不给婆家带,是不是钱老爷搞忘了。
  花强领着钱家的下人把他们拦住,骂道,“你家干了哪些缺德事,你们比谁都清楚。还想要李栓子给你们带礼,真是作梦。若是再敢在这里捣乱,别怪大爷不客气,打得你们半年下不来地。”
  李家人看到牛高马大的花强及几个孔武有力的下人,吓得忙不迭地跑了。
  接着,又是王管事家、李地主家、钱亮家、汪里正家、万里正家、花强家、钱香家……好些人家请客,连县城的县太爷和县丞都请了客,这些人家只有钱三贵带着吴氏去,钱满江只去了县太爷和县丞家。
  吃吃喝喝喝中,进入了冬月,日子终于平静下来。钱三贵累坏了,终于可以安安生生在家哪里也不去了。
  冬月初六,钱满江、潘月两口子带着三个孩子和重礼去了一趟溪山县城的张家,还在他家住了两天。钱满江请老神医和小神医给潘月再诊诊,想再给她开些药。张仲昆说她已经没有大碍,不用再吃药,是药三分毒,以后只需多吃些核桃等健脑的食物就是了。
  由于两家熟悉,没有男女大防,都在一个桌上吃饭。老太太等人说着钱亦绣小时候人小鬼大,小嘴比蜜甜,哄得老太太如何高兴。钱亦绣也自嘲原来经常来张家打秋风的趣事,还说自己的第一桶金就是在张家挖到的,笑得众人不行。
  张老太太精神头好很,虽然过去了多年,她也已经六十多岁,但钱亦绣觉得她还像自己第一次见到的模样。晚上,老太太依然把钱亦绣留在她的暖隔里,两人说话说到很晚。
  小娘亲的记忆基本找了回来,又不用再继续吃药,算得上大病痊愈。
  之前,钱亦绣还担心小娘亲病好后会跟江爹爹产生隔阂,毕竟两人的生长环境差异大太。后来才发现,这是她多滤了。小娘亲在钱家比在潘家生活长得多,又跟钱家人相处融洽,早被同化过来。
  虽然她自己的举止仍如仙女般出尘脱俗,却丝毫不嫌弃钱三贵和吴氏的土气,更不会瞧不上钱满江是个武夫没有才情。甚至,对钱亦绣都宽容了许多,不像过去那样过份纠结钱亦绣不精致。
  当然,钱亦绣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多是优雅而精致的,但偶尔的率性而为还是会暴露她的优雅和精致是装出来的,或许说比较刻意。比如,一高兴,嘴就会咧得有些大,声音也偏高,走路要快些,爱吃的东西吃得比较多,对做生意和钱的热衷程度表现得比较明显,等等。
  期间,小和尚也来归园住过几天。晚上住朱肃锦之前住的院子,白天去找钱亦绣玩。本来去找潘月,绝大多数的时间被钱亦绣拦住了。
  虽然江爹爹和小娘亲的蜜月期已经过了,但还是愿意过二人世界,愿意两人在西湖边散步,或是躲在望江楼里说悄悄话。
  冬月中旬,江爹爹出去办事,说几天后才回来。头天晚上他就把潘月哄好了,所以潘月虽然舍不得,但并没有阻拦。
  钱亦绣等人又开始着手准备回京的安排。因为江爹爹的假期快到了,十二月十九日前他必须回衙门应卯。也就是说,十二月一日前他们必须离开这里。
  小娘亲的病基本好了,这趟旅行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的。
  江爹爹刚走,小和尚就来了。这次,他明显有心事,远不像原来那么兴奋。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肃绩

  小和尚嘟着嘴,眼眶有些发红,眉毛拧成了一股绳。光光的脑袋,被透进玻璃窗里的阳光照得铮亮。
  若不注意他的光头和头上的戒疤,钱亦绣就觉得他像自己受了委屈的亲弟弟。
  她心疼他。从她见到他的第一眼起,她就心疼他,哪怕那时他装的无比高深。
  见小和尚闷闷坐去书案边,钱亦绣笑道,“怎么了,是学天术没学好,被你师傅骂哭了?”
  他前些天来归园,曾对钱亦绣说,师傅夸他观天术有天赋。钱亦绣面上笑着说好,心里却暗暗吐槽。观天术就是观气候变化,又不是观天象,那么激动干啥。她始终觉得,跟着老和尚,就应该想办法把老和尚最拿手的本事学来。
  都说老和尚是老神仙,那么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算命、看相、观天象了。这方面,小和尚似乎没学到什么。钱亦绣经常会开玩笑地问他,她将来的相公会是什么样的,她会有几个小孩,猜猜她是几世为人……等等。
  小和尚一个都答不上来,问烦了,就说她不知羞,哪有姑娘家问这些问题的。
  可一说观天术,他就来劲。不是说今天阴天,就是说明天晴好,再是三天后有雨。别说,他基本上都蒙对了。
  小和尚听了钱亦绣调侃他的话,一点也不觉得好笑。他深深叹了一口气,鼻冀吸了吸,眼里又有了水光。
  钱亦绣还从来没看到小和尚哭过,见他这样伤心,也有些慌起来。拉了一个绣墩坐在他身边问道,“弟弟,你怎么了?”
  之前,小和尚只要一听钱亦绣叫他弟弟,就会笑得眉眼弯弯。
  这次他没有乐,又吸了吸鼻子,低声说道,“姐姐,我知道我的身世了,我知道我亲生爹娘是谁了。不是他们不要我,是他们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原来,我一生下来,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说完,他再也忍不住,趴在书案上呜咽起来,“我之前一直有些埋怨我的父母,他们为什么生下我,却不管我,还把我扔了。若不是师傅碰巧捡到我,我已经死了……原来,不是他们不要我,是他们已经去逝了……”
  钱亦绣的心一沉,扶着他的肩膀问道,“弟弟,别哭,好好跟姐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和尚抹抹眼泪,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紫珠,没有说话,又低下了头。
  紫珠很自觉地出去了,还把门掩好。
  钱亦绣起身倒了一杯金蛾冀递给小和尚,他平时最喜欢喝这个茶。每次来归园或是京城的钱府,他都要向钱亦绣讨要这种茶喝。钱亦绣大多数时间没有满足他,实在是这种茶她也只有几两,都是省着喝的。
  小和尚没有喝茶,把茶杯放在书案上,低声跟讲了缘故。
  “昨天晚上,皇上派人给贫僧师傅送了两封信来,一封给师傅,一封是给贫僧的……”
  封中告诉他,他是先太子朱祥昌的遗腹子,俗名叫做朱肃绩。他还没出生,先太子朱祥昌就被暗杀了,他的母亲生下他以后也自杀了。皇上怕他再遇危险,就相托梁锦昭的太祖父和报国寺的住持弘智大师,请得道高僧悲空大师收他为徒。皇上觉得,只有在悲空大师身边,爱子的唯一血脉才能平安长大,还能学到真本事……
  “原来,经常在梁师兄家跟我见面的朱老先生,就是皇上——我的亲祖父……他在信里说,他老人家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让我还俗,立即回京,还说要封我为皇太孙,将来继承大统。”
  钱亦绣一惊,她早猜出小和尚的身世不简单,却原来是先太子的儿子。皇上竟然还想着封他为皇太孙,将来继承大统。
  那宁王怎么办?
  一想到那个杀伐果敢、心机深沉、卧心藏胆多年的宁王,钱亦绣就一个哆嗦。
  若小和尚真当了皇上,宁王会不会举兵造反呢?不用猜,肯定会!到时候,朱肃锦、自己爹,都会与小和尚为敌。
  梁锦昭和梁家肯定是小和尚一党的,到时候,两厢撕杀……太可怕,太惨烈了。
  马面说,宁王会当皇上。那么,兵败的肯定会是小和尚和梁家。钱亦绣可不忍心这么可爱善良的小和尚被杀死,也不忍心梁锦昭和梁家被灭门。
  钱亦绣越想越害怕,急急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真要回京当皇太孙,继承大统吗?”若他真有这种心思,一定要想办法把他这种心思掐灭,不能让他回京去送死。
  小和尚摇头道,“不,我不喜欢当皇上,也不适合当皇上。我师傅说,我父亲就是因为那些皇子夺储,被暗杀了的。我不喜欢杀戮,不喜欢政治。可当了皇上,就必须要杀人,必须玩权术,我不喜欢。”
  钱亦绣长舒了一大口气。这就好,也省了自己做思想工作。便说道,“弘济,我也觉得你不适合当皇上。当皇上的人,必须要心狠。为了利益,别说杀外人,连自家人都要杀。你那么慈悲,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又那么纯粹,像清澈的溪水。根本不适合当皇上。”
  小和尚说,“我师傅也这么说。他说我不能当皇上,连这个心都不要有,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不愧是老半仙,果真又被他猜对了。
  “那你回复皇上了吗?还有,你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后有什么打算呢?”钱亦绣一直在操心小和尚的将来,发自内心不想让他当高僧。又劝道,“要不,你就还俗吧。还了俗,不去争皇位,当个只钻学问的闲散王爷,这样也挺好。到时候,你就能天天住在我家了。”
  小和尚摇头说道,“师傅说,我现在不宜还俗。还俗了,恐有性命之忧。”
  钱亦绣一想也就通了。他的身份太敏感,到现在为止,还有些文人怀念斯文儒雅学问好的先太子。若他还俗了,会挡别人的道,也会被有心人抬出来做文章。
  不过,老和尚的话中有话,只说他不宜现在还俗,并没有说要他当一辈子和尚。
  小和尚又说,“我已经给祖父去了信,说了我的想法,也说了我师傅的话,力辞了他的要求,希望他老人家重新选继承人。只是,”他的眼圈又红了,哽咽道,“我才知道他是我的祖父,是一直关心着我的亲人,他却又要离我而去。我舍不得,好舍不得……为什么,我和我的亲人,缘分总是那么浅?”
  话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钱亦绣也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