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巧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娘子第一次来咱们沽南镇?那是金银花满楼,专门打造售卖首饰的,金器、银器、玉器、铜器什么都炼什么都卖!”首饰匠道,眼中带着艳羡,还不是自己技不如人,没资格进去做工,不然也不会出来摆摊了。
杜若望着那栋画阁朱楼,由衷感慨:“金银花满楼我之前听说过的,没想到就近在眼前,据说这里的锻造师傅都是一顶一的好,花重金请来的,远近有名,我还听说有京城来的商人在此置办货品。”
“小娘子说的是!我这营生比不上他们一根毛!以前这金银花满楼在咱们丰陵县县城里,后来搬到咱们沽南镇来了,毕竟这一带都是做生意的大庄子!”首饰匠热情的讲解道。
原来如此。
不过眼下她只想找份儿糊口的工作,没多余的精力与想法。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有几个妙龄女子相携而来,路过摊子,目光被摆放在摊子上的那副画吸引了去,随即停了下来。
她们望了望那副画,又看了看朱钗,笑着道:“真是好看!”
“这画上可是个美人儿,能不好看么?”另一个女子摇着手中团扇笑道。
“那你的意思是我长得丑喽?”
“我可没这么说,这簪子太俗!”
几个女子笑嘻嘻的相互打趣着。
“几位姑娘不妨随便挑挑看,都是用心打造的,价格便宜!画上的女子倒是与你有三分相似呢,都是一样的美人儿,想必戴着不会差的!”杜若真诚的夸赞道,自觉地做起了推销,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她的摊子,“簪子虽然简单了点,但有些男子最爱清水佳人!“
首饰匠与他女儿拘谨的站在一旁,感激的看了杜若一眼。
那几位女子瞧她一眼,纷纷笑起来,一个拿团扇遮了半张脸,道:“小娘子可真会说话,这对儿耳坠我要了吧!”
她们买完走了,杜若望着摊子上的首饰若有所思,假如她有一间自己的铺子就行了……
“多谢这位娘子!”首饰匠道。
“别客气!这支银簪我要了,你给我包一下吧!”她指了指,那支簪子与她之前当掉的杜氏的那支有些相似,当做是补偿给杜氏的。
不过她摸了摸唇,这不还是她自己戴么?
买完了,杜若正准备离开,一转身,不小心碰到了个人。
她连忙回头看去,发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她的身后,身着紫袍,玉带束身,五官分明,剑眉英挺,双眸深邃且温和,许是过多的人生阅历,让他看上去温厚且优雅。
“抱歉,不小心撞到了您!”杜若连忙道歉。
那男子的目光落在首饰摊上摆着的那副画上,即便方才被撞了一下,他的视线也没有离开,听到杜若的话他才移开视线看向她。
“无妨。”他对杜若道,接着指着那副画问摊贩:“这是谁画的?”
“原来是孟爷!这画儿是这位小娘子画的!”那摊贩一脸恭维谄媚的笑,对他连连拱手。
那中年男子这才认真的打量杜若一眼,又看了看那副画,道:“这画上女子与拙荆有七八分相似。”
杜若恍然,怪不得他盯着看这么久,但她这也只是随便画的,不是临摹。
“那想必尊夫人比画上女子还要貌美了!”她笑道。
活着真是艰难,以前说话做事她哪里会懂得阿谀奉承,现在见了谁都不自觉的说好话,满脸笑。
那男子沉默了。
这时候从长街那头驶来的华丽马车在他们身边停了下来,马车车帘被人从里头拉开,一个孩子伸出头来,声音稚嫩的喊了一声‘爹!’
中年男子望去,随即恢复了温文尔雅之态,“修文回来了!”
杜若也同时望去,发现马车上坐着的那孩子竟然是她在青阳寺见到的那个中暑的孩子!孩子旁边自然也坐着那位老者,笑眯眯的。
那孩子望了一眼站在自己亲爹旁边的杜若,张了张嘴,一脸惊讶,看了看自己爹,又看了看杜若,视线来回扫。
“小娘子到镇上做什么来了?”那老者认出了杜若,笑着打招呼。
中年男子走上前,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将他抱在怀里。
杜若也走近一些,笑道:“听说云水绣庄招绣娘,我便来试一试。”
那老者捋着胡子笑的开怀,“小娘子不早说!”
杜若也不知道他们要往这边来,只得无奈一笑。
“庄里招用你了吗?”那老者又问。
杜若摇头,“我绣工不精,人家自然不收。”
那老者赞赏的打量她,“谁说不收的!”说完他看向那中年男子,道:“远舟,修文今日在寺里生了病,这位小娘子帮了大忙!不然我这乖孙子现在哪儿能活蹦乱跳的!你就让她进庄里做活吧!”
杜若吃了一惊,他们是云水绣庄的主人?!
那中年男子抱着孩子转身看向她,那孩子眼珠子乌溜溜的望着她,扯了扯他父亲的衣裳,“爹,我娘呢?你不是说要把我娘找回来么?她在哪儿?”
这孩子似乎天生一双忧郁的眼睛,看的人心疼。
“修文,别闹。”孟远舟道,他打量着杜若道:“绣庄里人人都有手艺,尤其是刺绣功夫了得,不知小娘子会做什么?”
“画绣样,裁剪绣样,画画,分得清美丑。”杜若道,说完心里头自我吐槽,眼瞎的才分不出美丑吧……
那男人点点头,对她道:“这次招人主要是找绣娘,不过庄里倒是缺检查成品的人,每月初一、十五庄里要出货,到时候小娘子来一趟庄里帮忙可行?”
杜若原以为会让她帮忙打下手锻炼一下,没想到比她想的要惨,不过聊胜于无,她只好点头应允,“多谢!”
“这几日小娘子有空来庄里吧,我回去打好招呼。”
“好,多谢了!”
那中年男子也坐上马车,车夫驾车离去,不过那小孩子将头从侧边小窗里伸出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杜若,直到离得远了才缩回去。
“方才那是云水绣庄的老板?”杜若问首饰匠。
那人点了点头,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脸上仍旧堆满笑容,“车上那是孟老爷子!刚才问你话的是孟远舟!现在绣庄全部交到他手上打理了!那孩子是孟家独苗!他刚才不是要找娘吗?”
摊贩说着说着忽然神秘兮兮的道:“那小少爷的亲娘啊!早就死了!”
杜若讶异。
怪不得刚才那男人看到她画的那副画,有些不对劲儿,她夸赞他夫人,他也没反应,那孩子又眼巴巴的找娘亲。
有些可怜。一边享受着锦衣玉食一边伤感的可怜。
“恭喜小娘子了,找到活做了!”
“我也没想到这么巧。”杜若笑了笑。
她将笔墨包起来,又沿着大街往前走,找到一家书斋,进去买了几本书,只可惜没有找到那种首饰图典、衣饰纹样之类的书籍。
到面馆里吃了碗牛肉面,花了五文钱,吃的见了碗底,统共只见一片牛肉!杜若连连叹息。
回去的路有些远,她便找了辆马车坐上去。
回到家中,蔡氏拄着拐棍坐在院子里,似乎是专门等着她回来一样。
见杜若进门,蔡氏两道精明锐利的目光看向她,“贱蹄子,去哪儿啦?!”
“居安没和你说?出门了!”她淡淡的道。
“出门去哪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哪个野男人跑了!”
杜若径直进了屋,发现宋居安正坐在桌前写字。
“回来了?”他抬起头问。
“嗯。”
她放下包裹,走出去倒了一碗茶喝,正好王婆子也打外面进来串门,看到杜若今日穿的新衣裳,啧啧两声,“如兰你这是去哪儿了?见谁去了?”
“去了沽南镇。”杜若道,“最近家里头没什么事儿,去找了活做。”
王婆子眼睛咕噜噜的上下瞧着她,笑得别有深意,朝蔡氏看去,努努嘴。
蔡氏又怎么不知道王婆子什么意思,毕竟俩老姐妹经常在一起家长里短。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天太热改天吧
此时蔡氏看向杜若的眼神儿既恼怒又震惊!
杜若也不知道她想说什么,就又转身回了屋。她将装东西的包裹解开,笔墨纸放在桌子上,手中拿着几本书,视线扫了一圈,落在宋居安那空落落的书架上。
她走过去,站在宋居安的身后,将几本书摆放上去。
宋居安疑惑的回头,正好她放好转身看他在写什么,俩人对上视线,“那个……我不是学认字儿么,买了几本书放这儿了,回头你教我吧!”
“好……”宋居安瞧她认真的神色,嘴角微翘,忍笑低下头去。
帘子哗的一下子被人扯开,蔡氏满脸怒气的跛着脚走进来,瞅了一圈,视线落在杜若搁在桌子上的小包裹上,上前伸手一扯,从里头掉下来一只银簪,两块银子。
蔡氏只觉得脑门子一轰,差点站不稳,指着杜若全身颤抖的骂道:“贱蹄子!你是不是真的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了!这银子和簪子哪来的?!”
这两样加起来也有七八两银子!家里一季子庄稼都卖不了这么多钱!
王婆子也从门口伸头往屋里瞧,大张着嘴,不敢相信的望着杜若。
沽南镇大街上有一家青楼,好巧不巧,半个月前隔壁村子的一个小娘子,因为家贫吃不上饭,还有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便偷偷去了青楼接客,过了一些天,被人发现,那小娘子当天晚上就上吊自杀了。
杜若皱眉望着她,站在宋居安身后没有动,她怕蔡氏忽然扑上来打她,站在这儿正好挡一挡。
蔡氏见她不吭声以为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将拐杖丢开,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拍打着自己的大腿,又一边骂:“老宋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娶了这么个丧门星!不要脸的贱蹄子!连祖宗的脸都丢光了!呜呜呜呜……”
“娘你哭什么?”宋居安不悦道,他冷冷的看向杜若,质问:“说清楚这银子哪来的?去沽南镇做了什么?”
他不喜欢看女人哭。
“方才已经说了,去找活干了,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去了趟云水绣庄,帮了绣庄老太爷一点小忙,他们便赏赐给我这些银子,也同意我在绣庄做活了。”杜若道。
青阳寺的事儿还是要瞒着,反正在青阳寺的时候孟老太爷给她银子,她没收。
蔡氏的哭声戛然而止,似乎有个开关一般。默了默,对着杜若呸道:“说起谎话来好不要脸!你能帮上什么忙?!又怎会赏你这么多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家里不出什么事儿的话,接下来一年都不用愁了。
“他孙子在路边中暑晕了过去,我递了一杯茶,人家家大业大的,有钱找不到地方花,你嫌多,人家可看不到眼里去!”她冷笑。
这话有道理,但蔡氏刚才那副要死要活的样子,一下子转变不过来,经宋居安走过去扶她,她才抓着宋居安的手臂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抹了一把老泪,又接过宋居安递过来的拐杖拄着。
王婆子笑呵呵的走进来,忍不住道:“老宋家要发达了!如兰,咱们这边几个村子里只有两个妇人在绣庄当绣娘,你可得好好做!”
“哼!她也就是出门踩了狗屎运!说不定明儿去,后个就被人赶回来了!”蔡氏虽然心里头激动,但表面仍旧满身怒气。
蔡氏将倒在地上时抓在手里的那两小块银子递给宋居安,“安郎,你拿着!管好这个家,管好你婆娘!”
宋居安看了杜若一眼,接在手里。
蔡氏忽然得意地对王婆子道:“年初我让人给居安算了一卦,算卦的说我家居安命里带火!今年必定时来运转,吃喝不愁,还真成了真!”
“那你可得跟我说说去哪儿算的?找的哪个算命先生?”王婆子殷切的打听。
俩人说着朝外头走去。
“当初我还嫌他收的酬金多,把那算卦的骂了一顿!”
“算的可真准!”
等俩人去了堂屋,杜若才从另一边走过来。
宋居安神色平静的瞧着她,开始对她有些另眼相待。
杜若朝他伸出手:“银子。”
宋居安很自觉地将银子递到她手上,又走到书桌前,坐下继续写字。
杜若将银子藏好,又将床帐拉下来躲在床上换了衣裳,将换下来的新裙子拿出去洗。明日要去万山村给杜如兰亲娘周氏祝寿,她没别的入眼的衣裳,还得穿这件充脸面。
第二日,她梳洗打扮好,将前天从王婆子家买来的十几个鸡蛋拿出来,发现鸡蛋少了几个,很明显。杜若看向堂屋门口坐着的蔡氏,发现蔡氏靠在门上装作不经意的样子,眯缝着眼像是在打瞌睡,实际上在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杜若无语,心道她要早点把从韩良那儿买的猪腿拿过来,蔡氏肯定更加不乐意,非得留下一大半不可。
这次回娘家,她本来就是打定主意去讨好娘家人的,所以才备上厚礼。假如哪天宋居安给她一纸休书,她没地儿去,还得回娘家,这是她的后路。
杜若转了一大圈,才在屋后面大片长得半人高的杂草丛里发现了背对着她的宋居安。
这边地湿,杂草掩映,白天还好,一到夜里,蚊虫很多,晚上虫儿一声接一声的鸣叫,杜如兰以前在这边见过一条绿色小蛇,吓得不行,所以她极少来这里。
她看到宋居安坐在草丛里,抱着膝盖,低着头,墨发披散下来遮住大半张脸,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杜若一时之间心情十分复杂,难道他有什么伤心事儿?无法排解躲在这儿独自落泪?或是他做了许多迫不得已的事儿,来此默默忏悔?
望了一会儿,她只好悄悄走过去,等走到跟前,她看到宋居安手中拿着一根儿棍子,正低着头戳地上的蚂蚁窝,还用手捏起周围的泥筑垒,不让蚂蚁爬走。
杜若:“………………”
瞠目结舌。
“安郎。”她喊了一声。
宋居安猛地抬头,扭头见是她,一点都没有什么被人发现的惊慌错乱,一脸淡然的道:“什么事儿?”
“我收拾好了,该去给我娘祝寿了,咱走吧!”
“我不去。”
“你说什么?”
“我就不去了。”
“为什么?!”她声音提高。
他再次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感慨一声:“大概……天太热,改天吧!”
杜若:“……”
她在那儿站了一会儿,生气的转身回了家。
不止这次,其实以前杜氏去娘家,宋居安也很少陪同。杜若推想,一是他不喜欢杜如兰,心里对她充满了厌恶,连和她走一起都觉得丢人,二是杜如兰娘家不是一般的乱,一家人每次只要聚到一起肯定会发生争吵谩骂,有时候还会打起来。
在蔡氏的注视下,杜若提着鸡蛋走出了家门。
赵进宝在自家门口站着,见她出门,连忙叫道:“如兰!你去哪儿?!”
杜若瞥他一眼,径直朝前面走去。
赵进宝又连着叫了她几次,见她不答应便也住了口。
到了韩良家里,韩良正坐在矮凳子上磨杀猪刀,见她来了,迅速打量一眼,笑道:“嫂子,猪腿准备好了!今儿刚杀的猪!猪肉新鲜着呐!”
“多谢!这是银子!”杜若掏出钱来。
“不是说以后再付钱么?”韩良虽然疑惑,但也接了过去。
“不用,正好手里头攒了点银子。”
她接过韩良用绳子串好的猪腿,提到手里头很是费劲儿,掂量几下,道:“能不能给我从中间切开?”她扛在肩上,一面一半,这样好拿。
韩良爽快的答应了,拿起杀猪刀唰唰转了几圈,又闲扯道:“宋兄不和嫂子一起去?”
杜若心中冷笑,面色平静:“不了,他生病了。”
韩良讶异的抬头,盯着她面容看了几眼,但见她淡定如常,他心里就越发没底,难道她动手了?
“生的什么病?!”这话韩良问的有点急。
“不知道,来的时候他正坐在地上犯傻。”杜若想到之前对俩人关系的揣测,又看韩良有些着急的样子,心中更加确定。
韩良将猪肉递给她,又深深地对她看上一眼,杜若拎着肉道:“多谢,我走了!”
等她走后,韩良目光倏地冷寒,从家里出来快步朝宋家走去。
她拿着东西朝村外走的时候,正好经过周宁婆婆家门口,发现她房门紧闭,那片敞开的院落里草长得有点高。
杜若站在那儿,想上前拍门,但迟疑一下,又抬脚朝前走去。
一进娘家的门,立刻有人迎了出来,是杜如兰姐姐家的女儿吴香秀,九岁了,还有杜如兰大弟弟杜大成的儿子杜丰儿,五岁。
俩人见杜若拿了那么多东西,立刻跑过来,提着拽着喊着,“姨你拿什么东西来了?”
“有糖饼吃不?”
“我想吃糖!”
屋里大人听到,也都走了出来,见杜若自己一个人,有的人一脸失望,有的则一脸幸灾乐祸,不过见她这次拿了这么多东西,赶紧接住。
进了屋,“哎唷!二姐拿了一条猪腿咧!”杜大成一脸惊喜的喊道。
大姐杜红梅也有点惊讶,脸色变了几变,暗中瞪了自己丈夫吴兴一眼,望着杜若笑道:“如兰咋变得这样大方了,谁不知道东沟村老宋家是有名的穷户,哪来的钱买这么多东西?”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岳母寿辰
面对自家亲姐的嘲弄,杜如兰选择见怪不怪的装傻,“今年的庄稼收成好,以前家里穷也就算了,现在宽裕一些,就应该多多孝敬咱们爹娘不是么!”
听了她的话,杜海生与周秋月别提多高兴了,连带着杜大成和他媳妇儿也高兴,反正孝敬爹娘的东西他们也都有份儿。
“怎么不买糖?!怎么不给我买糖!”杜大成的儿子杜丰儿横冲直撞上来,小胳膊小腿儿的用力推了杜若一下,像一头愤怒的小兽,完全没有一点对长辈的尊敬。
杜红梅连忙道:“大姨不是给你买糖了吗?!快过大姨这边来,拿给你吃!”
杜若作势去抚摸他的头,被他踩了一脚跑掉了,她故作伤感的道:“早知道他不喜欢吃猪肉,我就拿买猪肉的银子给他买糖吃了!”
听了杜若的话,杜大成一把呼在杜丰儿的头上,“吃什么糖!嘴痒了是不?!滚你娘那儿去!”
买糖花几个钱?买只猪腿花多少银子?几分钱就一大把糖了,不知好歹的东西!
杜丰儿扯着嗓子嚎哭起来,被他娘拽着哄着拉一边去了。
杜红梅讪笑几声,又极为关心的问杜若:“二妹,居安怎么又不和你一起来?宋家是看不起咱们娘家还是怎么的?平时他不来走动也就算了,今儿可是咱娘的寿日!”
杜海生正往烟袋里头装烟叶,听了杜红梅的话,拎了个椅子猛地往地上一掼,语气也沉下来:“如兰,你实话实说,宋家人对你如何?我听说他们几口都不待见你!”
“爹你听谁说的,安郎待我很好,上个月他还提醒我娘的寿辰快到了呢!买这些也是与他商量来的,孝敬爹和娘的,安郎本来要来的,谁知道来之前忽然觉得身子不舒服,他心中好生自责。”杜若将之前想好的借口很自然的说了出来,神色中夹杂着莫名伤感。
她不想被杜红梅踩着看笑话。
况且自己被人瞧不起,会让其他人对她也有看法,有时候卖惨不是一件好事儿。
“生病了?什么病?看了郎中没?”杜如兰的娘周秋月连忙关怀的道。
她最喜欢这个二女婿了!虽然轻易不来家里,但每次来都恭敬有礼,斯斯文文的,长得清俊,为人正派的很。
杜若点点头,“就是身子难受,早上都没吃几口。”
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不停的诅咒宋居安,他要是真这样才好呢!
周秋月苦口婆心的道:“如兰,你可不能再犯浑了,跟着居安好好过日子,照顾好你男人!”
杜若应了一声。
杜红梅瞥了自家男人几眼,吴兴连忙低下了头,显得懦弱的很。
“饭快做好了,收拾收拾吃饭吧!吴兴,和爹喝几口吧?”杜海生起身道。
吴兴连忙点头,又看了一眼杜红梅难看的脸色,又赶紧摇摇头。
“又毒不死你!做什么怕这儿怕那儿的?!”杜海生不悦道。
“爹你说啥呢?毒死他你心里头就高兴了是吧?!想让你女儿当寡妇是吧?想让香秀死了爹是吧?!”杜红梅连珠炮似的。
杜若看她一眼,觉得杜红梅这人吧,瞧不起自己的丈夫,但又十分护犊子,只能她骂自家男人,别人说他一句,就仿佛是在打她的脸似的!就算是自己亲爹也不行!
吴兴坐在那儿如坐针毡,看看岳父又看看自己媳妇儿,仔细看连手都在发抖。
杜海生拿烟袋指着杜红梅,疾声厉色道:“你、你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说自己女婿几句怎么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