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让我冰雪聪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国公一时语塞,跪在地上抬头看着齐明辉。见他薄唇紧抿,显然是绝不肯相让的态度了。又想到今日朝堂上,辰王与他一唱一和,逼着自己表态的场景,心中深恨这个长大了的皇帝,竟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太后轻叹一口气,父亲与明儿不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父亲觉得明儿幼稚单纯,难当大任,明儿觉得父亲独断专行,不肯还政。
  太后开口打圆场:“父亲先起来吧。其实这事情也不难解决,豫景王与他外祖一脉相承,性子虽开朗些,却也是个无欲无求的。所以还需明儿早日纳妃,早日诞下麟儿,届时无需明儿要求,豫景王定会主动要求撤掉皇太弟之封号。”
  “不可!”张国公年纪大了,爬起来尚未站稳,便听到太后这样说,急忙喊道,“娘娘,皇上正值壮年,无需这般着急,臣已经四处搜寻神医,相信皇后娘娘不久便能再获佳信。”
  太后颇有些生气,声音也尖锐起来,喊道:“父亲!蓉兰是什么情况,我们都清楚得很,孤只有这一个儿子,蓉兰不成,难道明儿便不能有其他子嗣么?”
  张国公皱着眉头,自己这个女儿如今也有了心思,嫁入皇家,便不顾张家了,当下皱着眉头说道:“太后娘娘,庶出皇子对嫡出皇子的影响,娘娘如何不知?难道要将来皇上的后嗣,也经历诸子夺嫡之乱么?”
  太后怒道:“父亲,诸子夺嫡,也需要诸子,您外孙如今可是一个孩儿都没有。若是不广纳妃嫔,真要眼睁睁的看着皇位拱手他人么?”
  张国公还想要说外戚换做他人,张家就会大不如前的话。不过齐明辉显然是不想听了,摆一摆手说道:“母后,朕与蓉兰琴瑟和弦,并无纳妃之意。”
  太后吃了一惊,若是说明儿与蓉兰琴瑟和弦,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蓉兰性子本倒是和顺乖巧,怎奈数年来生不出孩子,慢慢的想岔了,性子急躁起来。偏明儿向来不喜欢父亲外戚专权,又觉得蓉兰与旁的贵女一般,在他面前局促得跟个鹌鹑似的,很是不喜,若不是自己强迫,只怕是连蓉兰的宫殿,他都不会踏入一步的。
  太后愣了半晌,才说道:“蓉兰如今身子不适,也不能服侍你……你若是不纳妃……”
  齐明辉继续睁眼说瞎话:“母后无需担忧,朕自是心疼蓉兰,何况她虽不能服侍朕,不是还有萍美人么。”
  那萍美人是除了皇后张蓉兰之外,齐明辉唯一的夫人了。萍美人已经二十有五了,原是个小宫女,齐明辉有一次同张蓉兰大吵一架,便在后宫中随手召了个小宫女侍寝,侍寝完了便封做更衣。张蓉兰嫉妒,第二日便给萍更衣下了绝育药,这件事让齐明辉对张蓉兰的意见更大了,当下便升更衣为美人,并且不允她向皇后请安。
  不过这个萍美人胆小怕事,虽然不像皇后请安,却日日来给太后太妃们晨昏定省,除此之外,便是缩在自己宫中数月见不到人。齐明辉也不甚喜欢她,个把月才召她侍寝一回,位份也再也没有升过了。
  张国公见皇上自己开口说不纳妃嫔,心中自是巴不得如此,当下笑道:“既如此,便再等几年也无妨的。”
  齐明辉懒得跟面前的二人虚与委蛇,当下说道:“朕还有诸多朝政处理,便先回去了。”
  齐明辉一走,太后的脸,便沉了下来,说道:“父亲,您别以为我不知道您的计划,您是想着,能拖就拖,蓉兰不能生,你便把主意打到芸兰身上对不对?”
  张国公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您如今嫁入皇家,便不替张家考虑了么?若是将来太子并非我张家女儿肚子里出来,这外戚之权,岂不是要拱手他人?”
  太后腾的站起来问道:“父亲,您作为外戚,已经专权了这么多年,还想要控制我皇儿么?若是张家有适龄女儿家,女儿又何须发愁?”
  张国公问道:“既然娘娘您也发愁,就替张家多考虑考虑。老臣将张家亲眷女儿都寻了个遍,若非没有合适的,有何须强迫于您啊?再等几年,芸兰入宫了,便好了。”
  太后不可思议的看着他,问道:“父亲,您当真如此想?芸兰如今才三岁啊?待她长成,怎么样也得十二年才能入宫。十二年,难道明儿的后宫,都不能有他人?”
  张国公沉默片刻,说道:“琴莹,不是为父狠心,你也知你兄弟皆不成器,侄子亦无所长……为父只怕不日入土之后,再无人照拂他们了啊。”
  太后泪水涟涟,问道:“父亲,哥哥他们是您的后代,明儿他亦是您的外孙啊。十二年之后,明儿都已经三十有三,皇家当正统的,哪一个是长寿的?父亲,您这是要您外孙绝后啊!”
  张国公长叹一口气,说道:“芸兰……便是十一二入宫亦可……”
  太后捂着脸大哭:“十一二岁?父亲,咱们女儿的命,便是这般不值钱么?十一二岁便要承受生育之苦?芸兰还能有命活着?”
  长乐宫中一片寂静,只剩下太后跪在地上捂脸痛哭,张国公站在她前面,看着这个自小温柔贤惠的女儿,心中略有伤感,可是回想家中儿郎,不自觉的又挺了挺腰板,再没说一句话,只躬身行礼退去。
  朝中的一切,仿佛与永宁侯府无关。永宁侯府如今也不甚太平,流言蜚语不绝于耳,董氏被关在小佛堂,颜浩轩告病在家甚少出门。颜显中的身子大不如前,很快便奏请致仕。
  颜浩宇虽不如颜显中精明能干,却也对朝廷尽忠尽力,皇上很快便允了颜显中的折子,又将颜浩宇官升两等,袭永宁侯爵。因着颜浩轩告病,颜浩琪倒是得了好,皇上正是无人可用之际,便将颜浩琪也提了两等。
  颜显中致仕之后,便日日带着瀚彤与碧彤二人,瀚彤如今年满十五岁,已经不再去书院了,但是暂时也没有荫封任职,平日里都是跟在表哥廉广王身边。在家的时候,便随着祖父看书习字,偶尔也自己去练武场射箭学习。
  颜浩宇升了官,早出晚归,休息的时间更少了,更没办法经常带着小熠彤去看父亲。碧彤便偷偷教唆青彤,让她隔三差五的带着熠彤去外院陪着祖父。
  碧彤一方面是私心,祖父对大房照拂越多,父亲与熠彤的将来便越好。另一方面,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带着熠彤也是辛苦。更何况,若是按照上一世的情况,不过一年,祖父便过世了,碧彤希望在祖父的有生之年,她们姐弟都能多陪陪祖父,让祖父享一享上一世没享过的天伦之乐。


第62章 
  书院中,妙彤独自坐着,从前与她交好的贵女们,因为她母亲身死,姨娘当家而冷淡了大半,又因父亲官职下降,现在更是病休在家,她几乎没剩下什么知交闺蜜了。
  若不是还有姑姑是太妃,大伯父高升,碧彤被封郡主,只怕她妙彤在洛城贵女中,连名号都没剩下了。可就是碧彤如今的地位,叫她无时无刻不在嫉妒,几乎要发了狂。
  旁边偶有两名贵女谈天说笑,在妙彤看来,她们都是嘲笑她不复从前,嘲笑她不如堂妹们风光。
  下了学,妙彤依旧一副温柔端庄的模样,等在学院门口,看着碧彤与青彤,如同众星捧月一般走了出来。
  妙彤微笑着走过去打招呼:“碧彤青彤,我们回去吧。”
  碧彤点点头,对着身边的贵女说道:“姐妹们明天见。”
  青彤却翻了个白眼,低声附在碧彤耳边说道:“从前她总说朋友多,叫我们无需等她。后来你当了公主义女,她倒是有空等咱们,现在你做了郡主,她也不管咱们是不是有空。”
  碧彤瞪了她一眼说道:“如今也有十二岁了,这般不懂事,在外头也能瞎说的么?”
  碧彤倒不是替妙彤说话,只是在家里由得青彤折腾,在外头折腾的话,只会叫人笑话青彤没教养,父亲袭了爵便瞧不起隔房的姐妹了。
  待大家嘻嘻哈哈的散开去,妙彤端着笑容,与碧彤青彤一起出了院门。
  却见长公主府的马车侯在门边,便有贵女窃窃私语:“这不是长公主府的马车么?齐安郡主又不在书院上学,马车在这里是等谁?”
  许是听到外头的声响,马车门打开来,齐安郡主林添添就从马车中探出头来,见着碧彤,笑得眉眼弯弯的说道:“碧彤,我母亲与姨母在我家,特意嘱咐我来接你呢。”
  又看着青彤与妙彤说道:“你们也一同来吧?”
  妙彤怎肯放弃这般好,接触到两位公主的机会,正要点头,青彤已经欢愉的说道:“林姐姐带姐姐去便好啦,你们自家亲人聚会,我与大姐姐去做甚?”
  碧彤心知青彤就是不愿妙彤一同前往,便也笑着不做声。林添添本也只是客气,见青彤如此说,只笑道:“青彤,下回你去我家,看我不撕你的嘴。”
  妙彤听郡主这语气,也清楚再强跟着只怕是更不好看,只得在她面前做个贤惠的长姐,细细叮嘱碧彤万事小心,莫要太晚归府云云。嘱咐完了,才依依惜别,带着青彤上了马车。
  马车上妙彤想要与青彤说话,青彤如今却厌极了二房的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妙彤自觉没意思,便端正坐着,也不再理会青彤。
  妙彤心想如今祖母被关起来,父亲整日窝着书房不晓得做什么,哥哥更是不问后院事情的。谁都靠不住,不由得着急起来,想着今日碧彤不去外书房寻祖父,那不然自己去尽一尽孝好了。
  她本是怕极了祖父,此刻只想着自己的将来,看大伯母那样子,肯定是不会好生安排的,姨娘更是只做表面功夫。父亲若是再这般颓废,只怕自己与表哥这口头的亲事,便要告吹了。于是鼓起勇气,做了一例鸽子汤,端着食盒往外书院走去。
  走到门口,便有小厮过来行礼:“大姑娘过来了?”
  妙彤笑得端庄:“来看看祖父,祖父可有空?”
  那小厮犹豫片刻,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正在这时,书房内传来颜显中淳厚的笑声,说道:“真的么?”
  便听到熠彤奶声奶气的声音:“祖父,是真的,姐姐她可坏了,不许我吃糖,又不许我去掏燕子窝。祖父,您可要帮熠彤打姐姐哦!”
  又听到青彤的声音:“哼,你这小猴子,天天爬上爬下,看姐姐回去可不教训你!”
  颜显中的语气带着自豪:“青彤,只要防着熠彤,不叫他发生危险即可。男孩子嘛,多动动也是有好处的。”
  妙彤没听到青彤的回答,此刻的她沮丧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一切都与她没有关系,最高贵的是碧彤,最受宠的是青彤。什么好处都是大房的,爵位,郡主之位。她妙彤幼时,便有人断言贵不可言,可如今哪里还有贵不可言的影子?
  小厮看着大姑娘落寞的背影,有些心疼,又觉得自己莫名其妙,人生来就不平等,大姑娘的母亲没了,父亲遭了老爷的厌,自是落到如此下场的。更何况从前不尽孝,这个时候再跑来做样子,又有谁肯看呢?
  连着半月,碧彤都发现妙彤似乎心情奇差,整日恹恹的,还请了两天假在家休息。不过这些与碧彤都没有关系,她忙着做个高贵的郡主,也忙着陪祖父度过祖父最后的时光,更忙着关注母亲的胎。
  虽然董氏与颜浩轩都倒下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要她们没死,碧彤就不会放心,更何况还有瀚彤妙彤,还有三房的众人。
  端午过后,小公主给齐静下帖子,邀她带着碧彤青彤一起去小公主府一聚,着意强调是想看碧彤青彤二人,不要带着旁人。说得这样直白,齐静是连熠彤都不带上的,自然也不会带妙彤。
  若是往日,妙彤自会委屈哭诉一番,让旁人知晓齐静委屈了她。不过近来她只顾着悲春伤秋,倒也懒得管齐静是不是不带她出门了。
  到了公主府,小公主与她们说了会子话,便笑道:“碧彤青彤,我园子里的荷花开得不错,前些日子又从烨王府弄了些紫薇花,你们要去看看么?”
  二人自然清楚,小公主这话,是想要支开她们,单独与母亲说话,便一起行礼相携而去。
  齐静是个直爽的性子,见两个女儿走了,便问道:“小公主殿下今日兴致倒是不错,不知道宣臣妇前来是有何事相告?”
  小公主微微一笑,说道:“你幼时,倒也时时跟在孤身边,那是却是个无法无天的性子?怎的长大了,倒是同你姐姐越来越像了?”
  齐静面色微红,笑道:“殿下说笑了,小时候父母长姐宠爱太过,养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如今臣妇已为人妻,为人母,哪里还能那般胡闹呢?”
  齐静这些年虽然性子沉静了不少,但是由于幼时活泼好动,即便嫁人生子,也未曾过于压制自己的性子。不过自去年年底,齐国公战亡,国公夫人一病不起,齐静倒是真正成长了不少,疼爱自己的父亲母亲都这般年迈,她如何还能同未嫁时一般无忧无虑呢?
  小公主也是知道内情,本也只是引个话头,并不预备多说,平白惹得齐静伤感,便说道:“二月初三,碧彤出事一事,静儿你也是知道的,其中疑点重重……”
  齐静听小公主,如同她幼时一般称呼她,知道小公主这是拉近距离的意思,忙点头说道:“还要多谢殿下的关心,当日之事,臣妇也觉得很是奇怪……好在殿下照拂,让碧彤平安无恙,不然臣妇都无颜面对地下的姐姐了。”
  小公主听到她说齐珍,脸色变了变,这件事情她查清楚之后,不免就更怀疑,当年齐珍之死,究竟是不可抗的,还是人为的?只是时间太过久远,自己终究不是永宁侯府的人,没办法仔细调查。
  小公主说道:“当日碧彤若不是遇见孤,会发生什么事情,静儿你在侯府只怕是也听到一丝两丝消息。再者青彤当日其实是被豫景王府内之人所救,因名声所碍,送至孤府上,她被追杀一事,也因此被遮掩了。这两庄事情,处处透着奇怪。”
  齐静点点头,说道:“殿下说得不错,当日碧彤得亏是遇见了殿下,臣妇也知道一些消息,只是心中疑惑,并不敢随意说出来。至于青彤,当日追杀之事,侯府内都是知道的,侯爷调查了很久,却一无所知。”
  实际上侯府也去豫景王府打探过,因为过了不久,豫景王府将捡回一条命的汤圆送回来。当时颜浩宇倒是上门问过,只是也没有查出那一群黑衣人。
  小公主摆摆手说道:“孤自然是知道,你们调查得一无所知。不过孤倒是查出些许东西来了。”
  齐静心中疑惑,小公主查出了什么?怎的会单独召见她来说?
  小公主呷了口茶,又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仿佛是在思考怎么组织语言,将这件事情告诉齐静。许久,干脆直接说道:“静儿可知,永宁侯爷,也就是你那夫君,碧彤青彤的父亲,并非老夫人董氏所生?”
  齐静瞪大了眼睛,瞧着小公主。
  小公主说道:“静儿应当知晓,侯府有个先老夫人姓马,不过马老夫人很早便过世了,而侯爷便是这马夫人的独子。当年应当是老侯爷继娶董氏之后,担忧侯爷若是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与董氏不睦,便索性隐下这事。”
  齐静张口结舌问道:“独子?这么说二爷与太妃娘娘……”
  小公主点点头说道:“不错,董氏入府之后,生了颜二爷与颜太妃。”
  齐静心中百感交集,婆母并非夫君亲生,二弟也并非亲弟,那么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夫君一直不理解婆母与弟弟的行为,原来并非夫君小心眼,疑心他们,而是他们本就与夫君不是同一条心。
  齐静抓住裙子,红着眼眶说道:“我一直以为,因为我是继妻,婆母害怕我对碧彤青彤不好,才这般不喜的。原来她根本对碧彤青彤,也非真心。可怜侯爷这些年,还为这莫名其妙的母子情所苦。”


第63章 
  小公主瞧了一眼齐静那四个多月的肚子,叹了口气说道:“孤之所以只宣你前来,不顾你如今身怀有孕,便告知你真相。其实是因为,此事既然是老侯爷一力隐瞒,孤亦不愿意做这个恶人,将真实情况戳穿给侯爷。只是又担忧你们在府内,不明白真正的敌人,莫名其妙做了人砧板上的肉……”
  齐静的眼泪涌了出来,又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实不相瞒,殿下,从前臣妇还老是责怪碧彤,在自己家中那般小心。现在想想实在是愧疚,若非碧彤她这般小心谨慎,臣妇的熠彤,哪里还能安然无恙呢?”
  小公主见她情真意切,此刻才松了口气,发现原来这么久以来,自己都在担忧,齐静会不会对碧彤青彤,如同她婆母董氏一般,是虚情假意的。
  小公主见齐静将泪水擦干了,才说道:“此时,孤的意思是,不能由你之口说出来,毕竟老侯爷还在,你若是闹出来,就算侯爷知晓了真相,只怕是你也不被容于侯府了。就算不替你自己想想,也要考虑一下熠彤与你腹中孩儿。”
  齐静千恩万谢的应了,再想说些别的话,却是力不从心。小公主也不强求,说了几句,便让他们回府了。
  坐在马车中,齐静的心思千变万化,只记得公主殿下的最后一句话。
  “此事孤也只能查个大概,具体当年的情况,当年老一辈的人都是知道的,你母亲她应当也是知晓的……”
  齐静恨不得马上调转车马,往齐国公府去好好问一问母亲。又想到母亲卧病在床几个月,自己若是问出了口,岂不是叫她明白,自己在侯府过得并不如意?
  碧彤青彤瞧着母亲脸色不好,便齐心协力,想尽办法凑趣,倒是叫齐静暂时放下烦扰,开心了些许。
  颜浩宇日日繁忙,便是休沐也是漫天星辰才得以回府,齐静肚子大了,也不能等得太晚,倒是说不上几句话。也让齐静松了口气,这事情告知夫君,只怕平白惹了他烦扰。如今婆母二爷皆不得意,想来也没什么本事来害她们了。
  后面几日,碧彤发现,妙彤一改前些日子的颓废,竟又端起那副端庄温柔的模样,整个人又容光焕发起来。碧彤心中好奇,妙彤这是怎么了?难道最近她有什么好处不成?
  很快,碧彤就知道,妙彤为何如此高兴了。董氏虽然是关在小佛堂,但是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对外也是说董氏生了重病。太妃娘娘颜氏求了太后,六月初二,回侯府省亲。
  碧彤冷笑起来,妙彤倒是有本事,董氏与颜浩轩没用了,她立刻便能引上颜金枝的关注,难怪上一世,那般轻松做了廉广王妃。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自己已是兴德郡主,齐静这一世也未与齐国公府闹翻,小公主与齐国公府作为后盾,她碧彤又怎会害怕颜金枝呢?
  太妃回府,阖家都要接驾,便是关在佛堂,卧病不起的董氏都爬起来,擦了些胭脂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苍白,由杨妈妈扶着出来了。
  颜金枝的大轿才到侯府大门口,颜显中已经携全家跪拜下去,一直等颜金枝下了轿,众人才磕头高呼娘娘长乐未央。
  颜金枝眼中带泪,看着年迈的父母如此下拜,心中亦是感慨万分,生生受了礼,上前想要扶起父亲。
  颜显中最重规矩,即便那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得过多接触,忙避开说道:“老臣谢太妃娘娘关怀,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颜金枝又去扶董氏,董氏咳嗽两声,不敢让颜金枝扶自己,但长久不得见,实在是想要摸一摸这个女儿,便伸出手假装扶住颜金枝,借着杨妈妈的力气站起来,小心的扶着颜金枝。一众人又浩浩荡荡的进了府。
  到了府内,没有外人,讲究便也不甚多,颜金枝总算是能好生看看父亲母亲了。
  众人说了许多客套话,颜金枝便一个一个打量下来,等晚些她回了宫,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这些亲人了。这样想着,她的眼眶又红了。
  董氏叹着气说道:“娘娘,本是一家团聚,高兴的日子,娘娘快莫如此伤怀。”
  颜金枝含笑点头,眼眶的泪,却是散也散不去。待看到碧彤,才笑起来说道:“碧彤长大了,果真是窈窕淑女,花容月貌。”
  碧彤微微一笑,一副孩童模样说道:“多谢姑母夸赞,碧彤若是当真如此,那便是随了姑母的国色天香。”
  颜金枝年过三十,模样生得不过七八分,不过在宫中这十八年,到让她格外雍容华贵。
  众人又说了会子话,颜金枝方道:“母亲身子不适,赶紧先去歇息吧?女儿先与父亲说说话,再去看您。”
  因为颜金枝省亲,董氏这几日都在暮春院住着。住在小佛堂四个月,她的精神也的确大不如前,当下点点头,被杨妈妈扶着回了院子。董氏一走,大家都各自回了院子。
  正厅中只剩下颜显中与颜金枝二人。
  颜金枝上下打量着老夫妻,微微叹一口气说道:“父亲早该致仕归家休养了…”
  颜显中摆摆手说道:“娘娘莫要担心,其实这几个月没什么事情,老臣反而感觉身子不如从前呢,实在是劳碌惯了的。”
  颜金枝笑起来说道:“父亲,往日里您太操劳了,您有这么多子孙,何愁无人可用呢?”
  颜显中叹了口气说道:“你大哥二哥加起来只有三个男儿,瀚彤平庸,炜彤熠彤年幼…叫我如何不愁?”
  颜金枝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