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欢快斗地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家人供养得白净秀气,身着一袭干净得体的青色儒衫,黑鞋白袜,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是哪家少爷呢。
“都吵吵什么?还让不让人读书了!”杜朝栋嘀咕完,又用鄙夷的目光瞥了一眼方氏和孙氏,摇头晃脑的慢吟道:“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孙氏和方氏脸色不善,想反驳又碍于公爹在场,只好闷闷咽下这口气。
孙氏不死心的看着婆婆:“娘,我可是长嫂,四弟他怎能这么说我?”
何氏轻挑眉棱,直接无视孙氏。在她的宝贝儿子面前,连其他儿子都是浮云,更何况是儿媳。
“栋儿,你是不是读书读饿了?娘给你做饭去。”杜朝栋出口不逊,何氏丝毫不以为意,反而笑眯眯的上去嘘寒问暖。
方宁笑道:“小叔,你继续睡吧,我们不打扰你了。”说着扶起方氏就往屋里走去。
杜朝栋一脸不悦的瞪着方宁,慢悠悠地说道:“三嫂你得好好教教方宁了。”方宁状若无闻,扯着方氏快步进屋。
何氏仍然没忘掉自己的最高目标,她瞟了一眼老杜头,提醒道:“老头子,咱们栋儿明春要考童子试,先生说要给他开小灶,这钱……”
老杜头一听又要钱不觉蹙了蹙粗黑的眉头,他在窗台上磕磕烟袋,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可是咱们老杜家的大事,让他三个哥哥分摊不就行了。”
方氏刚才爆发出来的勇气此时还有余力,她头一次清晰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爹,以前每回都说是分摊,可哪回不是我们出大头,春宁他爹以前做工的钱全交给你们二老了,我们秋后还要盖房子还得给孩子做棉袄,哪一样都要钱。”
老杜头眼皮一撩,重新打量了一眼三儿媳妇。用十分失望的语气说道:“三儿媳妇,我们杜家娶你进门,主要就是因为你的贤明,没想到你咋也变样了,唉……”
“我……”方氏不禁有些羞愧,一时不知接什么好。
方宁暗笑,这老杜头看来比何氏段数高些,这是用怀柔手段了?
“爷,我姥说她家当初答应结亲,也是觉得你和我奶厚道明理,没想到,唉……”方宁模仿着老杜头的口吻说道,而且故意留下袅袅余音,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
老杜头的目光慢慢转向方宁,红黑的脸上像堆了一片乌云似的,眉头紧攒在一起,这是他要爆发的前兆。方宁不等对方开口,便甜甜地笑道:“爷,你别往心里去,也别愧疚。其实我一直觉得您老是个厚道明理的人,只是心闲不爱管琐事罢了。”鬼才觉得!
老杜头心头像挨了一记闷拳,想发火又不好发,只得暗暗憋下。
说完,她拉着母亲姐姐往屋里走去,边走边说:“娘,你只把姐姐当人看,她在屋里睡觉你还怕她饿了,我这么小从县城赶回来你咋就不让我进屋喝口水吃口饭,难道我就不是你亲生的?”
方氏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随即她就明白了女儿这是在指桑骂槐呢。何氏自然也听出来,她嘴里嘀咕一句,又朝老杜头努努嘴,示意他去朝三房要钱。
老杜头深深叹息一声,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终究站着没动。
杜方宁生怕对方再生变故,便进屋把父亲的箱子衣裳鞋子全拿出来,大声喊道:“爷,你也搜搜我爹的吧,我奶已把我们姐妹几个搜过了。”院外有耳尖的村民已听到方宁的话了,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做祖母的搜孙女的身,这在南山村还算是头一份。
老杜头比何氏更爱面子,他气得胡子乱颤,狠狠骂了声:“疯婆娘,简直是胡闹!”
方宁为这次的反战划了个句号:“你不搜我拿进去了。奶,你可别对人说我们家不让你搜。”说完,她砰地一声关上门,把外界的是是非非全隔在外面。
一家人把筐底剩下的几个甜瓜和葡萄吃了,方氏要去做晚饭,被方宁拦下了。
“不急,娘,你歇一会儿再做。”
“娘,你今天真威风。”方宁翘着大拇指由衷地赞道。
方氏怔了一下,面上现出一丝含义复杂的笑意。笑着笑着,她不禁又流了泪:“其实娘也不想的,可是她们太可气了……我当时脑袋嗡地一响,就什么也不顾了。”
方宁继续开导:“娘,今日你这模样才是我心中的娘亲。咱们做人就得像我姥那样,该软的软,该硬的硬。否则,人家就会欺负到咱们头上。你也别说儿媳妇就得听婆婆的,你看看我大伯娘二伯娘不也是当儿媳妇的吗?谁像你这样了?”方氏心中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她忽然觉得以前的日子,她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套给套住了。
娘四个在这厢嘀嘀咕咕说个不停,杜朝南则在旁边一声不响的编着筐子。方宁看看了外面,示意夏宁站在门口防着外人偷听,然后,她把腰间的破荷包扔在床上,哗啦啦的把铜钱全倒在坑上,一文一文的数起来,方氏在一旁边穿钱。
“数清了,一共三百二十文。”
“咋这么多?”杜朝南略有些激动的问了一句。以往这些东西顶多卖一百多文。
方宁接道:“那是因为爹的手艺好,县城的人又识货。”
杜朝南不好意思的笑笑,接着又干巴巴的叙述了今天的县城之行,听得夏宁秋宁和方氏兴味盎然。
方氏用掺杂着心疼、骄傲和后怕的复杂目光看着方宁,伸手捋了捋方宁额前的乱发,百感交集的叹道:“咱们的方宁比男孩儿都能干。”
杜朝南闻言,手上的动作也不觉一滞。没有儿子是这夫妻俩心中最深的隐痛,偏偏今日又被何氏无情的戳了出来。
方宁想了想,郑重说道:“爹娘,你们都别多想了,这世上没有儿子的也不止咱们一家,人家日子不也照过?我也想好了,咱们好好干活赚钱,把门户撑起来,以后,将来咱们家招上门女婿,不就行了吗?”
夏宁和秋宁一听女婿什么的,立即羞红了脸了,嗔怪的瞪了一眼方宁。杜方宁无语,她已经尽量变得含蓄羞涩,可还是这比上不土著古人。
23第二十三章宋家兄妹
杜方宁本来还想说将来有了孩子姓杜什么的,随即想到她说这话不太适合,遂截住了话头。她连忙转移话题:“对了,我买了一些碎布头,姐你帮我做个大荷包呗。”夏宁也有些兴趣,凑过来问道:“拿来我看看。”
夏宁和秋宁一起在碎布包里翻捡,这些碎布各式各样的都有,偶尔还掺杂着几片她们没少见过的绸子。两人时不时发出惊喜的呼声。方宁在一旁听得不觉有些心酸,她们姐妹几个长这么大几乎没添过新衣服,一件衣服都从老大老二一直传承下去,实在不能再穿了,这衣裳最后被剪了做鞋。当然其他穷人家的孩子大多都是这样。可问题是杜家并不算太穷,像大房的冬宁和二房的圆宁就时不时有新衣裳穿,孙氏和王氏借口说是她们娘家给的,说出来谁信哪。
夏宁将碎布细细分成堆,头也不抬地问道:“方宁,你想要啥样的荷包?”
方宁想着自己以后还要常去摆摊,就用手比划着:“我要一个能挎在肩膀上,掏东西方便,里面还带有夹层的。”方宁说的就是她小时候外婆给她用很多花布拼接起来的花书包。
秋宁接道:“那么大,得费多少布?”
夏宁痛快地答应了:“我这就给你缝。”
方宁陪两个姐姐说了会儿话又溜到父亲身边说道:“爹,你再多变些花样呗,像是笔筒,和藤编的小书架也编些。还有背囊……”
“嗯,行,我试试。”
方宁像只蝴蝶似的,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飘到那边。
嘴里也滔滔不绝:“爹、娘,你看咱们这次卖了三百多文,下集说不定能卖四百文,等盖完房子,咱们再存些本钱,河洼那儿,咱们把低洼处挖了当池塘养鱼种藕,然后等春天来了再买些鸭鹅养上,咱们卖鱼卖藕,卖鸭鹅和蛋,然后再买地;盖大房子……” 方宁的话极有煽动力,说得两个姐姐一脸向往。
方氏比两个女儿更现实,笑着拍了方宁下道:“整天净想好事。”
方氏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有了一丝欢喜的憧憬。她如今的心思是极为复杂,懊悔、失落、庆幸,各种各样都有。大女儿春宁的事她当时被蒙在鼓里,可是静宁的事却是完完全全因为她不够强硬。如果当初婆婆要抱走女儿时,她能像今天这样豁出去大闹一场,这事也许可以避免。想着想着她不禁一脸黯然,一不小心针就滑过顶针扎进了肉里,疼得她直吸凉气。
“娘、娘……”三个女儿一起惊呼。
杜朝南也抬起头关切的看向这边。
方氏回过神来勉强笑笑:“嚷什么,多大点事。”
方宁懂得方氏的心思,她又安慰道:“娘,过去的事多想无益,咱们把以后的日子过好了就行了。至于大姐和五妹的事,我们家境况好了再慢慢想办法。”
一家人一齐沉默不语,春宁和静宁的事一直是这个家庭的隐痛之一。不过,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听说抱走静宁的那家人人品还不错,再加上家中只有三个小子,对静宁还算不错。
分家以后,一家人身上充满着干劲。杜朝南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忙活。方宁有时觉得自己父亲就是个干活机器,从没见他有闲着的时候。方氏和秋宁也是一得空就绣些鞋垫帕子什么的准备让方宁他们上城时捎去卖。
何氏自那日大闹一番后仍不死心,时不时的敲打几句,要不就是在院子里指桑骂槐。方宁一家人只装作听不见。
没两日,夏宁就按方宁的要求缝好了一只花书包。方宁接过来连夸好看,并斜挎在肩上神气的走来走去。
秋宁却在一旁幽幽地说道:“太招眼了,以后咱奶更好搜你。”
这话像是一块石头似的,倏忽堵住了两人从心底涌出的欢乐的泉水。
方宁看了看三姐一眼,如果她自己是乐观派的话,那么秋宁就是个彻底的悲观派,她平常总是一脸愁容,像个沉默的影子似的。
“我会想个彻底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杜方宁自言自语道。她在屋里背剪着双手,缓缓踱着步子,静静地思索着何氏这个对手的弱点。
名声?她的脸皮跟她手上的茧一样厚。而且,她终归是长辈,闹得太过传出去还是对她家不利。别说是古代,即便是现代,子女与老人发生矛盾,先不对谁对谁错,社会舆论一般都会倾向于老人。
是谁会让何氏有所顾忌呢?突然一个人闪入了她的脑海,杜朝栋,只有他才是何氏和老杜头的心头肉。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喜幺儿。这句话在杜家完全应景。要想拿捏住何氏只能先从杜朝栋这边入手。
方宁霍地停住脚步,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滴溜乱转。她要多多打听杜朝栋的事情,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村里谁最了解杜朝栋在学里的事情,应该是宋乔。他们两个同在青阳镇读书,宋乔虽然比杜朝栋小三岁,但他开蒙早,资质好,两人的程度都差不多。
杜方宁想毕决定立即行动,她爹再忙活两天又可以进城了,她得赶紧做好规划,否则到时又得闹。
杜方宁光想着别的事,连花书包都忘了取下来。
方氏诧异的问二女儿:“这丫头急慌急忙的干啥去?”
夏宁抿嘴笑道:“能干啥?找人显摆去了。”
方氏亦是一笑。娘仨儿继续拉家常做活。
杜方宁走出屋子,突然又想到,她这样直接找宋乔打听问题不好吧。两家素无来往,虽然,以她的年纪倒也不用避嫌,但这么大刺刺的找上去仍有些别扭。况且,宋乔和她也有些……不对付。
找小木头?好几天没见着他了。对了,找宋柳,宋乔的妹妹。她比方宁小四岁,两人以前也在一起玩过。
宋家在村东头,杜方宁不多一会儿便走了过来。宋家门前的空地上聚着一堆小孩子,男孩女孩都有。这些人一见方宁走过来,有几个女孩喊出了声:“方宁,过来这边。”方宁认出喊的是叫娟子的女孩,两人以前玩得不错,但自从她穿过来后因为常宅在家里,两人便渐渐疏远了。
娟子一眼便看到了方宁身上的特大型荷包。
“天哪,你的荷包真大。”娟子双眼亮晶晶的扑上来看。
其他女孩好奇的围了上来。
“这花布真好看。”
“这么大太费布了。”
……
方宁瞥了一眼宋柳,这小姑娘生得有些瘦弱,性子也不甚活泼。但她仍有孩童的好奇心,她看看方宁,既跟过来看又有些磨不开,因此很是犹豫的站在那儿。
方宁取下书包挂在娟子脖子上:“你试试看,人人都可以试。”
“好好,你快试,第二个就轮到我了。”
很快地,这四个女孩就试完了。方宁很自然的拿着书包走到宋柳面前笑道:“你也试试吧,我说过都可以试的。”
宋柳水汪汪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兴奋,但她脸上仍装着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那,我也试试吧,省得有人说你说话不算话。”
方宁心里忍不住吐槽:怪不得是兄妹,本性很像。
宋柳挎上书包后,脸上流露出一丝欢喜。她嘴里仍挑剔道:“在上面再绣朵花就好了。”
方宁接道:“我姐准备绣呢。”
两人又聊了几句,宋柳破天荒的邀请方宁去她家玩。方宁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宋柳轻哼一声:“你是不是怕我爹?”
方宁连忙说道:“不怕,我怕狗。”
宋柳十分笃定地说道:“你肯定怕我爹!”
方宁:“……”
她顿了顿又解释道:“我见你追过狗,你不怕的。”
方宁无语,只得承认道:“好吧,我怕你爹。”
宋柳骄傲的昂昂小脑袋:“跟我来,不用怕,我能管住我爹。”
“哦。”就这样,杜方宁顺理成章的登堂入室了。
杜方宁跟着宋柳穿过两进院落,来到花木扶疏的后院。
“就你一个人吗?”方宁问道。
“不,还有一个佣人。”方宁有些失望,她本想向宋乔打听事情的。
两人一起入了厅堂,宋柳进去端了点心出来放到方宁面前。
方宁象征性的拈了一块吃了,连夸好吃。
宋柳眨巴着眼睛,期待的看着方宁问道:“光好吃吗?”
“……还好看。”
宋柳见对方有些不上道,只好亲自指出来,她用嫩白的小手捏了一块最大的桃酥在方宁面前晃了晃:“你不觉得很大块吗?”
“是很大。”
“我们家待客人,好的用大块,不好的用小块,最不好的用末子。”宋柳的目光中包含的意思是“你应该感到荣幸”。
“噗嗤。”杜方宁差点笑出来。
宋柳歪着头想了想又说道:“我二哥常说起你。”
“你们家人都常说我们家吗?”杜方宁开始旁敲侧击。
这时,从大厅那端传来一个声音:“你想知道什么,我当面说给你听。”
“嘎。”杜方宁一不小心,点心末滑进喉咙里,呛得她直咳嗽。
宋柳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你别着急,我爹不敢管我的。点心随你吃。”然后,她略略侧头,不满的看了一眼宋乔,接着又飞快地转过脸难得的冲方宁笑笑,漏出两个小豁牙。她大概觉得这笑有些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只是闪了一下便收容笑意,抿着嘴严肃的解释道:“大哥不让我告诉别人他在家。”
“哦……”杜方宁意味深长地应答一声。
“咳……”宋乔出声提醒他本人还在场。
24第二十四章打听(修)
杜方宁瞥了宋乔一眼,眼睛看着宋柳慢悠悠地说道:“我奶他们想问问书院里的事情,就打发我来了。”
宋乔依旧靠在门边没往前来,他滴水不漏的答道:“书院的事你小叔都知道。”
方宁恨不得这家伙的性子八卦一些,她清清嗓子委婉的接道:“我奶想印证一下小叔有没有说慌,我们家人最近觉得他有些不对劲。”
宋乔眼睛眨了几下,一脸带犹豫之色。
方宁一边低头喝水一边细细观察着宋乔的表情,她就知道杜朝栋肯定不像他嘴里说的那样。
“他、他还行吧。我如今跟他不在一个地方读书了。知道的不多。”
方宁知道,青阳书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学业的精熟程度分级别,先生会把水准相当的学子分到一个地方上课,这就跟现代的年级类似。
“这么说你功课落后了?”方宁故意这么问。
“怎么可能是我?”宋乔再装大人样,他那强烈的少年自尊心可变不了,一听方宁这么说他,立即脱口反驳。宋乔没落后那就是小叔落后了。
方宁微微一笑:“我逗你玩的,你这么聪明勤奋,肯定不会落后的。你就跟我说说小叔的事呗,知道多少说多少。”
宋乔继续端着架子,用矜持的语调问道:“你想知道哪方面的?”
方宁心里默默思量着,她当然不能回答最想知道坏的方面。
她蹙着眉头想了片刻,婉转问道:“我小叔最近回来总爱睡觉,总嫌这不好那不好,要钱也要得比往勤些……”
宋乔听罢,不自觉的皱了一下眉头,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他敷衍地答道:“我不大清楚。”顿了顿,他又说道:“君子不背后议人长短,我不说,你也别打听了。”
方宁心中的火苗冒出了头,每次听宋乔说话她都不由自主的想刺他一顿,太装了。不是装纯就是装君子。
她的本性渐渐开始暴露,根本就忘了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她轻哼一声,侧过脸讽刺道:“君子不议人长短?我虽没读多少书,可也知道真正的君子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去帮助别人掩饰恶行!”
宋乔脸色微红,直着脖子争执:“你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帮他掩饰恶行了?”
方宁理直气壮:“你不说不就是掩饰吗?”
宋乔不由得怔了一下,这是哪一门子的道理?他不说人是非也不对了?
方宁眼珠一转,很快又变了一副语气:“宋乔,你看咱们村里就你和我小叔在镇上读书,这人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你们做为同乡近邻就应该互相提醒。你说是不是?”
“嗯嗯。”
“……”
宋柳在旁边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会儿看看大哥一会儿看看方宁。她突然觉得方宁刚才跟大哥争辩的样子很牛气。平常大哥总是板着脸教训她和二哥,没想到今天反被别人给教训了,而且对方还比他小。她心里一高兴,胃口就好起来了,伸手装起盘中的点心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那什么,你小叔最近交了几个朋友,他有些爱攀比了。”宋乔做了一会儿思想斗争,开始慢慢地和方宁说起杜朝栋的事情。
“咯嘣。”宋柳咬了一口点心。因为是夏天,甜软的点心容易坏,所以宋家准备的都是酥硬的点心。
“我还听人说,他晚上看闲书,白天睡懒觉……”
“咯嘣。”
“你们都要开小灶吗?”
“咯——开的,我爹每天晚上都给我哥开小灶,有时候是面有时是汤,我们三个都吃。宋柳终于逮住了机会插话。
宋乔忍不住笑了笑:“我不打算开的,先生该教的都教了。我自己多用功就行了。”
宋柳提高嗓门:“你骗人,你开小灶的。”
方宁也笑了,她抽空和宋柳说了几句她感兴趣的话,接着又和宋乔攀谈。宋乔开始有此拘谨,方宁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快地,方宁十分准确地抓住了他的潮点,一句句把他引导到他最感兴趣的地方,宋乔不知不觉的话便多了起来,自然而流畅的说起了自己的书院生活。
方宁适时表达一句含蓄的赞赏:“你懂的真多。听你一说话,胜过偷听半年书。”
宋乔有些羞赧的笑笑:“哪里哪里,我有时也会教柳柳认字,你有空也可以过来学。”
“好的,我觉得你这样子真像君子的。”方宁笑眯眯的赞道。
“咳咳。”宋乔觉得自己平常不爱听恭维话,可杜方宁的恭维他听起来就是舒服。随即他又想到,平常她见到自己总是恶声恶气的。
于是,下一刻宋乔脑中突然涌起了前些日子的不愉快的记忆,他很小心眼的翻起了旧帐:“我哪里是什么君子,我的脑袋被驴踢了。”
“呵呵。”方宁掩饰的笑笑,并不答话。
宋柳连点心也顾不得吃了,睁大眼睛问道:“大哥,你是不是偷着拽驴尾巴才被踢的?”
“噗……”方宁不厚道的笑了。宋乔不禁有些恼羞成怒。
宋柳关切地追问:“大哥你踢到哪儿,要不要紧,你要再被踢坏,咱们家就我一个人聪明了可咋办……”
宋乔含糊的解释了一句:“早没事了。”便推门扎进屋里去了。
又坐了一会儿,方宁便起身告辞,宋柳略有些不舍的把花书包还给方宁,脸上却又做出一副别扭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