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当个地主[种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个姑娘。”薛川紧绷的面容终于放松下来,似是看不够地打量着自己的孩子。
丁巧兴奋地喊道:“那太好了!等她长大了就可以和我一起玩。”
几人又围着孩子说了好一会话, 屋里的丁婆婆终于开门出来了,问道:“哪里还有干净的被子,这薛夫人恐怕睡得不太舒服呢。”
薛川乘机把孩子递给了丁婆婆,开口道:“我抱去主房里睡吧。”
进了产房中,丁岚依旧还在熟睡中。床上的被子因为刚刚的生产, 皱成了一团,也难怪丁岚睡得这么难受。
薛川拿了一床还算干净的毯子, 直接把丁岚一裹,双臂用力把丁岚抱起,脚步十分稳健,一点都没把丁岚给颠醒。四平八稳地穿过游廊后就进了主屋。
把丁岚安置在床上, 帮她把被子掖好。丁岚感觉到了熟悉的地方, 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安稳地继续睡着。
丁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众人也不好过多打搅,干脆关上门后出去说话。
小孩子如今也正在睡着, 丁巧对自己的外甥女爱不释手, 把她当成一个稀罕玩意儿,现在就盼着小孩醒来陪她玩。
可惜小孩子不动如山, 只闭着眼睛沉静地睡着。薛川顺势接了过去,说道:“让它先睡觉,醒来再一起玩。”
丁巧有些失落地点了点头,丁景也不能在家里待了。工坊里的事还好,那码头上是无时不刻地需要人盯着,姐夫今日恐怕是去不了,自己就得赶紧去接这个班。
薛川抱着孩子回了主房,里面一早就安置了一个竹编的小床,现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把孩子放进竹编的小床里,小被子也给盖得严严实实的,保证被子里面绝对不会透风。薛川坐在床沿上,一会看看丁岚,一会又扭头看看自己的孩子,只觉怎么都看不腻。
丁岚醒来时,一睁眼就看见了床边那张竹编的小床,可惜躺在床上看不真切,丁岚忍着身体的不适撑起身子,探头看了看正在熟睡中的孩子。
此时的丁岚心情很是奇妙,这就是自己的孩子吗?丁岚看着她,由心而生出一种亲切感,这可能就是血缘之间相互牵连的亲情吧。
丁岚看了一会儿,薛川就悄悄地从门外推门起来了,脚步很轻,特意压低了声音,问道:“饿了没有?”
丁岚这才意识到胃里空空的,点了点头,轻声问道:“我睡了多久了?”
“睡了两三个时辰了。”薛川过来十分亲近地亲了一下丁岚的脸颊,“我过去给你拿。”话毕就赶紧去厨房里给丁岚端吃的。
丁岚目送薛川出去,厨房里鸡汤一直在火上温着,没过多久,薛川就端了一碗鸡汤和小米粥过来。给丁岚在床上放置了一个矮桌,这样刚好可以坐在床上吃东西。
薛川怕丁岚坐着不是很舒服,便给丁岚腰后又垫了几个软枕。
丁岚舒服地靠在软枕上,桌上的鸡汤温度适中,香味浓郁,小米粥也很清香,都是非常容易入口的食物。
喝汤的空隙中丁岚抽空问了一句:“宝宝中间醒了没有?”
“没醒,睡得好着呢。”薛川坐到床沿边,扭头看小床里的宝宝睡得是否安稳。
刚生出来的孩子,只要满足了她的生理需求,一点都不闹人,每天大半时间都是在睡觉。
丁岚端着小米粥喝,顺便问道:“想好名字了没有?”
关于孩子的名字,两人也是商量了很长一段时间,却始终没有拍板下来。大名以后还可以慢慢取,但是小名现在就得确定好了。
薛川才读了多久的书,这取名字实在是让他犯难。更何况这是他第一个孩子的名字,早已没有当初他那雷厉风行的性子,在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上,格外的畏手畏脚。
眼看薛川还在思索当中,丁岚对他便不抱希望了,干脆自己起一个。
丁岚打量着小床里正睡得昏天暗地的小生命,看着尤其乖巧,试探性地说道:“看她睡得这么香,也很是安静,小名就叫静静吧,你觉得怎么样?”
薛川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静静这个名字,读起来也很顺口,小名就这么定了下来。
看到薛川同意了之后,丁岚很是喜悦,对着孩子又连喊了好几声的静静。
结果静静似是被丁岚给吵醒了,小嘴一张,哇哇大哭,这哭声绝对不亚于丁守信家里的福宝,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薛川听到哭声连忙把孩子从小床上给抱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哄,只可惜状况丝毫没有转好。
丁岚也尝试性地接过孩子,试试哄孩子,可惜静静一点面子也不给自己亲娘留,自顾自地嚎啕大哭着。
丁岚和薛川都是初为父母,现如今被怀中的这个孩子弄得手忙脚乱。
幸好外面的阿婆听到孩子的哭声,赶紧敲门进来,一到孩子的身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安慰此时正无处下手的两人,说道:“没事,是孩子拉了。”
阿婆快速从橱柜里找出之前备好的尿布,顺便吩咐薛川从厨房里端一盆热水过来,这是等会换尿布时用来给孩子擦洗的。
薛川很快端着水盆进来了,阿婆伸手把正在哭闹的孩子从丁岚的怀里抱了过去,轻轻地放在小床上,就开始给孩子换尿布,嘴上说道:“听这嗓子,这精神真够足的!”
丁岚和薛川两人面面相觑,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如今丁岚心里发虚,就刚刚听那哭声,和睡觉时乖巧得样子实在天差地别,这小名取得有些名不符实。
薛川上前帮阿婆打下手,正好学学怎么给孩子换尿布,如今丁岚动作不便,照料孩子的事便得由他扛起大梁来。等会还得去找一个专门照料这么大孩子的大婶,以免他白天出去了,丁岚这边会忙不过来。
丁岚在家坐月子的时候,收到了泥猴从京城送过来的信。上一封信还是去年九月份收到的,当时应该正是男主角翟明参加完乡试,泥猴就连忙给她来了信件。
信中大意也就是十分感谢丁岚的平安符,给他们兄弟俩帮了大忙。其二就是泥猴对丁岚的歉意了,信中说明他的兄长如今已成了举人,近日就要赶考上京,他如今是回不了青山镇了。
言辞恳切,谢意跃然纸上,在信的最后说道,如今他们急着去京城,这封信也写得很是匆忙,表示待到了京城安顿下来之后再来信。
没想到第二封信在路上蹉跎到六月份,才到了丁岚的手里,这一次的信封里揣了好几张纸,应该是在京城安顿好了才写的信。
丁岚一拆开信封,信纸上那苍劲有力的字体,很明显是由泥猴的兄长亲笔写下的,不过这内容定然是泥猴口述。
大意说明了自己在京城的近况,现如今有了住处,就赶紧给丁岚来信。还有如今兄长翟明还在待考,要是真的金榜题名了之后,一定会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这后面的几张纸则是泥猴特意写给丁景的,上面写着许多他在上京时遇见的奇闻,便都通通写下来分享给这个好朋友。
薛川从丁岚手中接过这封书信,一连看了四五遍,被泥猴口中所说的见闻吸引住了全部的目光。
七月份的时候,码头还在紧急地建造当中,薛川忙得脚不着地,但中午时依然会回来吃饭。
工坊里的事倒是少了不少,干活的都是老人,便也不需要丁景太过操心。偶尔一些突发情况,丁景也能处理地非常完美,让人跳不出错来。
丁景经过这两年,心性成熟了很多,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丁岚一直看在眼里,便着手准备把工坊全权交于丁景。
正好趁着晚上大家都在桌上吃晚饭,全家人也就在这个时候才能有说话的时间。丁岚让阿婆把静静抱了下去,趁机和丁景提起了这件事。
丁岚郑重其事地开口道:“小景,如今你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且我出嫁前就说过,这个工坊留给你,现在我觉得也到这个时候了。”丁岚把之前准备好的地契拿了出来,放在丁景的面前。
丁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快,虽然得到了大姐的认同他很高兴,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收下这张地契。看着那张薄薄的纸,此时的丁景心里都是忐忑和不安。
待情绪平复了之后,丁景似是终于想明白了一般,重新把那张地契又推了回去,认真地说道:“大姐,我不要这个!”
丁岚眼皮一跳,满脸都是惊疑的神情,她对这个答案出乎意料,丁景明明把工坊管理的很好,为何如今又不要了?
“我想读书,我想考功名!”此时的丁景鼓足全身的勇气,目光直视丁岚。
第85章
丁岚立马就读懂了丁景眼神中的东西, 此时里面燃烧着满满的斗志。
丁岚意识到他并未在开玩笑,这话绝对是丁景深思熟虑才会说出来的。丁岚的神情变得极其郑重,再次确认道:“小景, 你可想清楚了?你要是想读书的话, 可就不能经商了。”
“我活到这么大, 这是我想的最清楚的一件事, 我要读书!”丁景的语气很是斩钉截铁。
泥猴送来的信他早已在入睡前翻了无数遍,信中的字里行间透露了翟明如今的意气风发。
他很不服气, 尤其悔恨当初那个不珍惜读书机会的自己,之后又那么草草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他很不甘心,他还想再试一次!
丁景和丁岚的谈话十分严肃,饭桌上的薛川并没有贸然开口,丁巧也缩着脖子, 不敢插话。
丁岚的神情严厉,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丁景如今的年龄也就14岁, 现在再去读书倒是不晚。不过……丁岚想到了原书中的丁景,就是因为一次童试没有通过,便一蹶不振,彻底放弃自己。
此时的丁岚心里百转千回, 气氛一时之间沉默了下来, 也并没有注意到丁景祈求的眼神。
“让他试吧。”沉默了很久的薛川终于开口。
丁岚脱口而出道:“那要是这次没过呢?”
“那我便一直试!”丁景心中正是斗志激昂的时候,听到大姐的反问,不假思索地答道。
丁岚看向眼前这位信誓旦旦的丁景,话既然说到了这里, 她还有什么理由能够不同意呢?
丁岚的眼神缓和下来, 口头上又开始给丁景打起预防针来:“既然要读,那就得读出个人样来, 如果你中途放弃,到时候就别怪我直接拿棍抽你!”
“大姐,我一定会读出个人样来!为丁家光宗耀祖!”眼见自家大姐终于松口了,丁景连忙开始在家人面前表决心。
丁岚倒是没把这话放在心里,就像她刚刚说的那样,要是丁景真的半途而废了,她绝对会成为一个让丁景心惊胆战的大姐。届时,就算是丁景不想读了,她都得拿着棍棒逼他读!
地契虽然没送出去,但丁岚紧皱的眉头又重新放松下来,把桌上的那张地契重新收进怀里。丁景今日这一番话虽然让她十分震惊,但对于丁景敢于从头再来的勇气还是很佩服的。
丁巧总算听明白了,知道自家二哥又要重新去读书了,笑嘻嘻道:“二哥以后每天都能去镇上咯!”
听到丁巧的这句话,丁岚倒是想起了一回事。前两日在镇上买布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从江南那边回来的绣娘,名叫徐三娘,现如今正在镇上招收8岁左右的女徒弟呢。
丁岚一知道此事,就想起了家中的丁巧,年龄倒是相符。便顺便问了问那徐三娘,结果徐三娘很是好说话,看了丁巧给丁岚绣的一个小荷包后,说孩子天资不错,可以送过来。
丁岚原本昨日就要跟丁巧提这事的,结果丁巧这段时间每日在村里闲逛,再加上她自己一忙起来就把此事给忘了。
现在倒是想起这茬了,想着丁景如今每日也要去镇上读书,干脆把丁巧也送到镇上学刺绣,两人回来还能做个伴。
丁岚对着丁巧说道:“小妹,你明天跟着你二哥一起去镇上,我在镇上给你找了一位教刺绣的女师傅,你跟着拜师学艺。”
“女师傅?”丁巧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一份呢,不过她对于每天都可以去镇上的生活很是向往。听了大姐的安排后,觉得这是个好差事,很是兴奋。
丁景和丁巧之后的生活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丁景一走,这工坊里也不能没人主事呀!丁岚暗自琢磨着人选。
丁景心里倒是有了安排,开口道:“大姐,我去读书后,工坊里那个刘管事很不错,工坊里的人都很服他,可以让他接手我的活。”
丁岚自然记得刘管事,李管事为人本分又讲江湖义气,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过……丁岚的眼神凉凉地瞥向丁景:“看来你是早有预谋呀,连接手你活的人选都想好了。”
丁景面上涨红,有些无地自容,赶紧解释道:“我也是刚刚才下定决心的。”
“这个决定做得很好,时机也并不晚。”
丁岚这一句话就像是给丁景打了一针强心剂似的,让他不安的心迅速定了下来。
“大姐…”丁景的眼圈一红,这一声大姐中似是包含着千言万语,说出来却又显得过于矫情,便只浓缩在这短短的两个字之中。
丁岚倒是没给丁景继续感伤的时间,丁景和丁巧明日都得去镇上拜师,这个拜师礼可得提前备好了。
在这里,师徒之情仅次于父子情谊,这拜师自然也是极为讲究的,礼仪绝对不能简单了。
丁景的拜师礼倒是简单,除了束脩之外,为了表示弟子的诚意,丁岚准备了一些腊肉,其他的红豆红枣之类的也都统统备齐。
相比较起丁景来,丁巧这份拜师礼还有些细微不同,主要是丁巧的这份礼金要更重一些,这是丁岚上次在镇上和徐三娘打听到的。
兄妹俩中午吃饭的问题丁岚也已经盘算好了,直接让两人一起去大千食府吃饭,省得还要到处奔波。
翌日,丁岚作为家长,按理来说是要把两个孩子送去镇上的,拜师时丁岚在面前也显得更加有诚意一些。
结果那天早上临出发时,静静就开始磨人了。负责照顾静静的大婶都安抚不了她的情绪,非要丁岚给抱着,丁岚一时之间还真走不开。
丁景把两份拜师礼都提在手上,看到家里乱哄哄的,十分有担当地对着丁岚说道:“我带小妹去就是了,等小妹拜完师之后,我再去私塾里。”
丁岚抱着孩子哄,不放心地问道:“你一个人能行吗?”
“大姐,你就放心吧。”丁景把背挺直,竟是要比丁岚还要高了那么几分,看着倒是有些可靠。
丁岚看了一眼还在怀里哭闹的静静,如今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只得无奈点头。
丁巧站在丁岚的身边,十分跳脱地给静静做鬼脸,可惜静静很不给面子,看都不看一眼,撇过头继续嚎啕大哭。
丁岚被小孩子的哭闹声弄得心烦意乱的,赶紧招呼两人先去镇上,免得等会耽误了时辰。
两兄妹走了之后,丁岚又是好一顿哄,才把静静给哄睡着。把孩子放回小床上,轻手轻脚地给她盖上被子后,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又把她给弄醒了。
丁岚揉着自己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看了一眼如今睡得正香的静静,心道:这绝对是老天看自己的日子太好过了,派来惩罚她的!
抱怨归抱怨,但这孩子是自己生的,就算是流着泪也得把她养大。
反而是薛川,对动不动就哭闹的静静毫无怨言。平常白天他得去码头上监工,晚上回来后静静的一切就都由他来打理。
孩子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静静经常在夜间无故哭闹,通常丁岚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地听见了哭声,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薛川就已经起身抱着静静安抚了。
静静睡着了之后,薛川还得抱着孩子再绕着屋子再走一会,不然立马放进小床里,警惕的静静还得重新起来闹。
等到终于能放下静静的时候,时间都过去好一会了。薛川起来时就披了一件外衣,如今身上都沾满了凉气,先在外面暖一下身子,免得等会进被窝把丁岚给冻醒了。
照顾孩子实属不易,但偶尔见到孩子的一个天真无邪的笑脸,疲惫的心瞬间就得到治愈,此时的心情就是痛并快乐着。
孩子见了风似的长,转眼间便到了8个月大。
静静的本性已逐渐暴露,和薛川当初想要一个乖巧女儿的愿望大相径庭。虽说也确实是个女儿,只不过和乖巧完全沾不上边,比丁守信家的小子还要更闹一些。
丁岚目前只能寄希望于静静长大之后,性子会有所改变,不然家里恐怕不会有一天清静日子。
静静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应该是属于其中最不好带的。请来家中带孩子的大婶都换了两三个了,纷纷表示自己招架不住,丁岚加工钱都没能留住人,可见静静的棘手。
她不仅仅只是闹人,还极其的黏人,丁岚被她弄得焦头烂额,还真不知道这孩子究竟像谁!
丁岚时不时冲着静静吐槽:“静静,你干脆改名叫闹闹好了。”
静静也就在睡觉的时候,安静的像个小天使。一醒来,家里就被她搅得天翻地覆的,哇哇大叫,没有安宁的时候。
而且好奇心极重,看到什么都想去摸一摸,或者放进嘴里尝一尝。二十四小时都离不了人,每天都得有人在旁边盯着,不能有一丝放松警惕的时候,每天都在挑战丁岚的忍耐力。
薛川对孩子要比丁岚更加的有耐心,如今天气正好不冷不热,薛川便直接把孩子背在自己的胸前,去码头上监工了。
说来也是奇怪,静静跟着薛川去码头上,倒是乖巧,也不哭闹了。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聚精会神地看着码头上干活的伙计们,眼里都是新奇,倒是能安静地看一下午。
除非饿了或是拉了,不然不会吵闹。有时候薛川和人说话,她就颠着小脚呵呵直笑。
干活的伙计们被静静的外表所蒙骗,纷纷表示薛老爷家的姑娘很是乖巧可爱,见人就笑。
第86章
这个月码头就开始投入工作了, 因为暂时只修建到一半,所以只提供给薛家的商船使用。薛川和王匠人私下讨论过,估计码头大概是在今年过年前就能全部完工, 届时就可以正式开放使用了。
薛川经过王匠人的介绍, 特意从江南那边订制了一艘大商船, 下面的货舱不仅可以用来运货, 上面的船舱还能供不少人居住。
这艘大商船的内部结构,丁岚从中出了不少的主意。比如船舱中做了不少的高低床, 都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一个小船舱可以供八个人居住。
除了这类房间外,还准备了一些条件十分优越的客舱,分了内外间,里面是卧房, 外间是可以用来待客的。虽说面积不是很大,但该有的都有。
丁岚在船中配置了餐厅和供游客消遣玩乐的娱乐室, 旅途漫漫,好歹也能解解途中的疲乏。
年前,薛家的码头终于完工了。那王匠人待在青山镇上也有大半年,尤其看着薛老爷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心里不是不羡慕的。对家里人自然也是想念的紧, 便趁着还能回去赶上新年,立马乘船回了江南。
腊月二十四日,无论是工坊还是商船的伙计,全部都放了年假。每一个干活的人都收到了节礼, 一块腊肉加上8个皮蛋和8个咸鸭蛋, 别的主家年前通常也就发一些点心之类的,像薛家这样的节礼, 可以说是非常阔绰大方了。
至于那些孤身一人的,抑或是有其他原因没有回去过年的,宿舍这里依旧提供吃住。大家聚在一起过年,也并不冷清,丁岚力保每一个伙计都能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这半年来,丁巧一日不落地跟着徐三娘学习刺绣,如今已初见成效。上个月还给自家大姐绣了一双绣花鞋,样式精巧,花样漂亮,丁岚很是喜爱。
丁景这段日子读书也极为刻苦,再过两个多月,他便要去参加童试了。能不能考上秀才,就看他这次的发挥了。
丁岚上次在镇上碰见了夫子,便过去打听了一下。从夫子口中得知,丁景这一次通过童试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丁岚听到之后很是高兴,第二日又热情地让丁景拿了两块腊肉送去夫子家。
丁景重新拿起学业也就半年的时间,但他之前在家中教导丁巧他们认字的时候,无形之中把自己的底子也给打牢了,所以这次重返私塾,倒是没有被同窗们撂下太多。
私塾如今也休了假,年初八才会重新开课,到时候就得准备二月份的童试。
随着童试的时间越加临近,丁景紧张的情绪都表露在脸上,每晚秉灯夜读,不累到极点是不会睡觉的。
伺候静静的大婶回去过年了,帮忙在家里做饭打扫的阿婆倒是还在。阿婆是当初迁徙过来的流民,因为老家的房子塌了,便干脆留在这里做活,好歹不愁吃穿了。
虽然丁岚给她放了假,不过她也没有去处,过年时便还是留在薛家和往常一样做活,丁岚也就给她算了双倍的工钱。
如今家里加上阿婆也就六口人,虽然人少,但这个年货还是得置办起来的。
除了丁景和阿婆以外,其他人都上了马车,到青山镇采购年货。
猪肉不用买,家里的猪多的是,鸡鸭也不需要,早就在村里买了。最后也就买了两条鱼,买了半边羊肉,其他的就是过年待客时需要的茶叶点心糖果等等。
如今丁岚家大业大,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过年时也没几个人来拜年的状况了,所以这茶叶点心什么的都得多备一些。
今年镇上很是热闹,各种小摊都在街边支棱着,街上川流不息,都是来采购年货的。
静静被薛川小心地护在胸前,免得等会被拥挤的人给撞到。丁岚一手紧紧地挽着薛川的手臂,另一只手牵住丁巧,防止等会被人冲散。
静静从小就喜欢热闹,大眼睛一眨又一眨的,看见什么没见过的东西都咿咿呀呀地伸手要,嘴巴似闲不下来似的。
丁岚为了堵住她咋咋呼呼的嘴,从小妹手上拿着的甜糕上撕下了一块,放到静静的手里,这周围总算是安静了。
静静如今什么都想尝一尝,看着手里的那一小块糖糕,急吼吼地往嘴巴里塞,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