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言春一
文案:

    伊尔根觉罗家的小闺女和卓,被赐婚给康熙爷家的“大千岁”。
    努力生养子女,做好大福晋的故事。
    和卓前世是个佛修,元婴雷劫过程中因为没有子嗣产生心魔而陨落。
    一睁眼转世成了伊尔根觉罗家的嫡女。
    小时候看电视觉得大阿哥很有男子气概,就粉上了,又为他幽禁的结局而惋惜。故而提笔写了这本书,希望给我心中的大阿哥一个美好的人生。

请安1

  “我儿,祖母给你介绍,这位是邵嬷嬷,这位是施嬷嬷,都是今年太后宫中放阴出来的。”只见两位身着藏青色服饰,袖口领子均綉有祥云如意文士,简单清爽又不失严肃。
    “奴婢邵氏施氏见过五姑娘,五姑娘吉祥”。
    从宫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规矩好,两位嬷嬷行走件似尺子丈量,声音平和,姿态标准。施嬷嬷头上的素银梅花发簪上垂坠的小蝴蝶没有一丝晃动,端的是一丝不苟,邵嬷嬷的发簪是刻有祥云如意的檀木簪子。
    “快起来,快起来。”我赶紧上前亲手扶起两位嬷嬷。
    “两位嬷嬷快快请起,她一个小儿哪里当得起这大礼。”额娘也事宜大丫鬟上前扶起。
    “五丫头,今后这两位嬷嬷就在你身边教导你宫中礼仪,辨识香料,熟悉食物相克和搭配事宜。”祖母拉过我的手轻拍示意,一脸慈爱。
    “是,谢祖母。”我施施然行了一礼。
    “来,看看,这些是宫里时兴的宫花,还有这两匹妆花缎,颜色粉嫩鲜亮,正是适合你们这些小姑娘。出了孝做几声鲜亮的衣裳好好打扮打扮,我的乖孙穿最好看。”祖母把我拉到怀里好一阵搓揉亲热。“不过你要认真听,好好学,两位嬷嬷都是好的,来,让祖母看看”祖母把我从怀里拉出,上上下下很是打量了一番“嗯……。我的乖孙今后呀肯定是福禄双全的。”
    “祖母,您是咱们家的这个”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呀就是常来给您请安,沾沾您的福气。”
    “这丫头,真真是个促狭的。”祖母脸上满是笑意,眼中具是宠溺。
    “祖母,这些宫花真是漂亮,我可以送些给六妹妹吗?六妹妹也六岁了。”我依偎在祖母身边撒娇。
    六妹妹生母是阿玛妾痳姨娘,是个汉女,并且由于是阿玛自己看中聘为妾的,并不为祖母所喜,认为她姨娘是个南蛮子狐媚子,连带着也不喜六妹妹。
    让她想起了后院祖母的老姨娘,是朵老白莲花,早年是祖父打仗带回来的,早年因为单纯可爱,淳朴自然得宠过一阵子,生育了三叔后被府中富贵迷花了眼,又有娘家人挑唆,妄图与嫡子争锋,被祖父发现后严厉斥责,老姨娘的家人也被祖父赶出京城不许来往。
    祖父治家严苛,早年战乱又和祖母一起患难奔波,自是感情深厚,两人共生育了两女一子。
    老姨娘说是得宠一个月也只是去她房里三四回,府里当时没有妾氏,只有祖父的几个房里人,二叔的姨娘也产女而亡了,也给了她一个错觉,觉得祖父待她是不同的,她是祖父的白月光。
    从此在后院沉寂下去,不过每回看到祖父都一副受委屈的样子,连我们孙辈偶尔来祖母房里请安遇到都是一副悲悲切切的样子,看着让人晦气,我们都绕着她走。
    所以祖母并不许麻姨娘来请安,或者说几房的姨娘都是不被允许来祖母房里请安的。
    自从祖父在康熙四年因病致仕后,祖母平常大半是时间都是随祖父一起在顺治爷赏的一个皇庄上含饴弄孙。
    “好好好,我的乖孙,都有都有,你六妹妹她们我已经给你额娘了,一会你额娘会给她们送去的。我乖孙果然是个好的,有爱姊妹。老大家的,六丫头六岁了,老头子走了丫头们的夫子也都停课了,她们除服后也重新开课吧。
    满六岁的都去,看看族里今年有没有送来一起上课的。至于五丫头就不要去看,暂时由两位嬷嬷教导吧!”
    “是,媳妇日前已经和夫子们都联系好了,只是刘夫子(教画和琴)家中有事,预计下月下旬才能来上课。”
    “嗯,你安排就好,你办事,我放心”祖母闭目养神,我办个小绣蹲在祖母身后暗暗她的肩膀颈椎。
    “寿哥身体怎么样,我这里有些进贡的燕窝,你拿给他,让他注意身子。”
    “额娘,寿哥还是老样子,太医说他的身子骨经不起折腾。”说到五哥额娘哄了眼眶,拿帕子按了按眼角。
    “哎,难为你了,我知你慈母心,寿哥也15了,你要留意他身边有没有拿起子心大的丫鬟,别弄坏了哥儿的身子。”说到这祖母一脸的狠厉,博尔济吉特氏蒙古贵女当家主母的气势倾泻而出。祖母看着我水汪汪的大眼睛:“可吓到我儿了?若又那起子黑心的奴才可不能心软。”又变成了那个慈祥无害的老祖母。
    “没有,五哥哥现在身子比前几年好多了,现在每日还会和四哥他们读书玩耍一阵呢,可见庄子上养人。”
    “等开了春,寿哥儿还是到庄子,不带你这个促狭的。”祖母眼中含笑着逗趣。
    “哼,不理祖母了。”我撅着小嘴向额娘求助。
    额娘佯装伤心,眼里含着笑:“都大姑娘了,还撒娇呢,留在府里陪着额娘不好吗?”
    “好,小五就在府里陪着额娘吧,五哥哥六哥哥他们陪着祖母。”我假意歪头考虑了一下才回到。
    “好了,你这个皮猴,带着两位嬷嬷回你的院子吧!”祖母一脸你这个泼猴赶紧走吧。
    “是,祖母,孙女明日再来给祖母请安。
    五哥哥寿哥是父亲的第五子,康熙五年所生,为母亲所生第四个儿子,出生时还没有满七个月。额娘是被父亲妾氏刘氏冲撞从台阶上摔下致使早产。
    这个刘氏生过父亲的第三女,没有满月就夭折了,觉得是额娘害死了她的女儿,觉得如果孩子养在她身边就不会死,为什么府里只有夫人的孩子可以养在身边,其余庶子庶女都是洗三过后就被抱走了。
    庶女俱养在闺阁院,庶子都是在前院。后来被大姐姐挑唆,怨念越来越深,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后来查实,这件事三婶也参与了,三婶的本意是挑起阿玛后院不和,却没有想到刘氏是个胆子大的。
    当年和这件事情有关的奴才都被阿玛下令杖毙了,刘氏在出事情后就一头撞死了。当时9岁的大姐也被祖母送往家庙,到选秀前才送回家中。
    大姐出嫁后第三年传来消息难产死了,母子俱亡。后来阿玛和族中商议嫁了一个族姐过去,大姐姐的嫁妆也不用退回了,留给族姐所生的子女。(大姐姐没有子女,娘家是可以收回嫁妆的,不过一般人家不会这么做。因为是庶长女,除了公中例两千两之外父亲加了两千两,祖父加了一千两,凑齐了五千两)当时这些嫁妆处理事宜还和族叔,大姐夫签订了文书。
    大姐夫和族叔很是感激,两家年节还是有来往的,过年的时候族姐还会带子女来给祖母和额娘请安。族姐和大姐夫很是恩爱,已经生育了一子一女,哪里还会记得大姐这个人。
    若说这其中没有额娘的操作,无论如何我是不信的。
    阿玛额娘是自小定下的亲事(那时候还没有选秀,顺治十年第一次选秀女),阿玛作为嫡长子也是自小作为继承人教育长大的,那时一直在祖父的高压。临结婚前中二病范了叛逆期了,在青楼赎回了清倌青莲,养在外面,放松时会去看看。没有想到这个就是祖父政敌的一个阴谋,妄图挑起阿玛内院的不和。
    后来母亲生下二哥三个这对双胞胎麒麟兄弟之后,阿玛越来越少去青莲处,青莲生了危机感带着大姐姐找上门来,当时祖父祖母被旁人看了好大一场笑话,外祖母听到消息更是带着小儿子杀到北京城。
    祖父看到这个女人就觉得蹊跷,查证是政敌所为,就是不能带歪阿玛,引起阿玛后院不和,恶心恶心祖父阿玛也是好的。青莲的父兄是在战事中延迟军机为名处决的,延迟的就是祖父那一支佐领的军机,牺牲了很多将士,被祖父所参。青莲由于在外祖家,听到消息父兄都被砍头了,母亲上吊死了,就一直深深的恨着,是来复仇的。
    祖父将调查来的信息摔在跪祠堂的阿玛面前,让他自己处理。没多久青莲就死了,病死的,青莲的贴身丫鬟也死了,大姐姐的奶娘很是害怕,辞了工,祖父和阿玛看她确实不知情,就放她归家了。
    外祖母来京城后住在了钮祜禄家,外祖母出生钮祜禄家旁支。
    三舅舅是外祖母的小儿子只大了额娘3岁,和额娘最是要好,一来就将阿玛约出去,要揍他,刚开始阿玛没还手,后来打打也起火气了,两个人打了一架。
    隔天外祖母来了,直说是来赔罪的,给她那个不争气的小儿子。祖父当场给外祖母鞠了一躬,被外祖母避开了,直言教子无方,以后一定严加管教,愧对外祖父云云。
    外祖母想到逝去的外祖父更是当场洒了泪,祖母好一通安慰,再三保证当额娘亲闺女一样,谁也不能越过她的三个乖孙。(当时额娘嫁进伊尔根觉罗氏第一年就生了大哥,后来又生了麒麟兄弟,四年生三子,地位稳如泰山)。
    外祖母在府上住了几日就带小舅舅回去了。
    最后祖母做主,将大姐姐记在父亲通房名下,为婢生女。
    

2松鹤园中议事

  我走后祖母和额娘在商议:
    “萨宾图(满语“麒”的意思,女主二哥)的婚事也要准备起来了,老爷子走了又耽误了一年,你公公终究没有看到萨宾图成婚生子,哎……。”
    “额娘说的是,除服之后就算好日子下聘。王御史家的姑娘今年也19了,昨儿个,她额娘还托了嬷嬷来打听此事呢!”
    “哦?她额娘?王御史续娶的是哪家姑娘?”
    “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李大人家的嫡长女,前年中秋完的婚,今年夏日她儿子满月我们家还随了礼,额娘。”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祖母用手扶额“你看看我这个记性,这一大家子是多亏了你呀,你公公临去前还和我说,给科尔坤(女主阿玛)定了你呀,是他做的最对的事,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对你可满意了。
    你来了之后咱们家子孙昌盛,科尔坤官运亨通,你是个有福的,给我这个老太婆生了六个乖孙,个个孝顺懂事,尼楚贺(珍珠的意思,女主四姐)和五丫头也好,漂亮聪慧,后院也安静,老太婆我出去呀,那些姐妹们都羡慕我哩。让她们羡慕吧,不遭人妒忌是庸才,哈哈!”祖母由衷的笑了。
    额娘被祖母夸的面红耳赤,忙端茶掩饰,蚊子声音:“媳妇哪有阿玛和额娘夸的好,这些都是媳妇份内的事情,都是阿玛额娘教导的好。”
    祖母手指着额娘对身边嬷嬷说:“你听听,你听听,都当了祖母的人了,还害什么臊啊!”
    嬷嬷给老太太端了茶,润润喉咙。
    祖母这样说额娘也光棍了,镇定了,只有脸上的红晕可以看出刚才的窘态。
    “要老奴说呀,咱们老太爷当年就是慧眼如珠,咱们伊尔根觉罗家老太太慈祥宽和,教导有方,咱们太太生的哥儿姐儿个个灵慧。咱满北京城打听打听,像咱们家这么和谐的有几家呀!
    老奴见识浅薄,说不上什么词来形容,老太太给想个?”嬷嬷给老太太逗趣,笑的满脸褶子,手舞足蹈的。
    “你这个老货,就会逗我开心。”
    “好了,老二家的二丫头身体可大安了?”祖母继续问道。
    “劳您惦记,二弟妹传话已经大安了,过两年又能给您来请安了。”额娘恭敬道。
    “嗯,请安不着急,姑娘家身子金贵,好好养养,缺什么补药和我说,老四昨儿晌午拿回来了上好的红枣银耳,,一会你带点回去,给老二家的也带点。”
    “是。”
    祖母闭了闭眼“老二家的小子身子骨还壮实吗?什么时候抱来瞧瞧。”
    “壮实着呢,二弟妹盼了十多年,都是亲自照料,不假手与人,现在取了个小名叫康哥。在等十来年,又能给您娶个孙媳妇回来了。”
    “嗯。那就好,那就好,他姨娘和我主仆二十年,从在科尔沁上就伺候我,老二自小养在我膝下,连名字也是我取的,礼喇丰阿(长寿之人的意思),和亲生的没两样,我不能看他断了传承,日后连个捧灵摔盆人都没有。”祖母提到二叔姨娘想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草原上骏马飞驰。
    “那白蜡氏可还安分?”祖母直直的看着额娘。
    “额娘放心,康哥就是二弟妹嫡亲的儿子,她心里明白的。”
    白蜡氏是父亲的妾氏,生有一子,是父亲的七子。
    康熙四年就进府。据说当时额娘外出巡视产业中遇到的。
    当时白姨娘一家已经走投无路了,家中父亲病逝,只留下孤儿寡母,祸不单行的是未婚夫也死了。
    对方认为是白姨娘命硬克死的,不依不饶的针对,将朝廷给旗人的银子克扣了,他们一家也被大伯母赶出来了。
    卖了白姨娘额娘的嫁妆在城郊租了个小房子,想进宫当宫女也被未婚夫家阻挠,还要受到流氓地痞的骚扰。弟弟还年幼。
    庄子上的婆子看她可怜,求到额娘面前,想要寻求庇护。
    旗人除了进宫当宫女是不能为仆的,查到会受到惩处,还会连累主家。额娘看她五官端正,目光清正,且识几个字,给了她100银子,并告知庄头对其寡母幼弟给予庇护,聘给阿玛做妾。
    要求她入府后不得生育,协助管理阿玛的房里人妾氏。以妾为名做额娘的管事丫鬟,同意就吃下这颗绝育药,白姨娘毫不犹豫的就吃下去,给额娘磕了头就跟额娘回去了。
    其实这个不是什么绝育药,应该说是绝育药的低配版,吃下后一般七八年不能生育,有很多主母会用来对付得宠的妾氏。
    因白姨娘做事尽心,后来额娘还帮其幼弟找了学堂,束脩(xiao)费用都是额娘的管事嬷嬷亲手交到夫子手中的。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背叛,读书人重视名声,如果连供你上学的人都反咬一口,名声基本就没了。最后白姨娘幼弟考上了秀才,家里也有二十多亩良田,日子越过越红火。
    事实证明额娘眼光不错,白姨娘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在府里给其再下一次药后就没有了,若其运气好,会有子嗣。白姨娘是个有福的,后来以36岁高龄生了七弟。
    “等除服后让老二取个正式的名字,上族谱。还有五丫头,六丫头,二房的二丫头,三房的三丫头,四房的三个哥儿,各房满六岁的哥儿姐儿都让各自的老子取了名字,选个几日,开宗祠上族谱。”
    本朝丧事:
    入朝者父母过世,子女妻妾需服丧3年,即27个月。
    祖父母过世,孙子(及其妻妾)孙女(未嫁或者嫁人后返家者)服丧一年,即9个月。
    除非皇帝夺情,一般很少出现这类情况,大清是以孝治国。即使当时由于特殊原因夺情了,未服丧就会是你的一大污点,以后皇帝想起来也会觉得你不可信。毕竟连父母养育之恩都可以不顾的还能指望他多有良心呢?
    世家大族男丁一般六岁入族谱,婴幼儿夭折率高,一般六岁了夭折率就大大降低了。
    家中女孩若有兄弟,堂兄弟,记入族谱时,就能赶上趟,一般很好会为女子录入族谱单独开宗祠的,在这个多子多福的时代绝大部分女孩都会在10岁钱赶上趟。极少数的八期姑娘也会在选秀前录入族谱,由族长统一上报。
    秀女是由由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及族长,逐一具结呈报都统,然后汇报户部,户部上奏皇帝,皇帝批准何日选看秀
    

过继嗣子1

  二叔的生母是祖母草原上带来的丫鬟,自小就跟在祖母身边。
    祖母早年跟随祖父奔波,生下阿玛后伤了身体难以再孕育子嗣。父亲周岁后祖母就让身边的彩玉做了祖父的通房,2年后生下二叔,再过3年怀孕产女雪崩而亡,女孩在肚子里憋久了生下来就咽气了。
    二叔自小和阿玛一同长大,喜读书作画,18岁考上秀才后携妻游学。
    二婶是祖母娘家的侄女,是祖母异母弟弟的女儿,不过不是蒙古贵女,是奴隶所生。祖母归家回蒙古探亲时相中,自此后二婶才有了姓氏,拜托奴隶的身份。
    在蒙古,奴隶生的还是奴隶,男子还可以争取做部落的勇士,女子很难翻身。
    二叔为人放荡不羁,喜好作画,他画的画很有意境,并不喜欢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康熙九年中了举人(24岁),之后表示不再考了,也不入朝为官,又带着妻子女儿出门游历了,说什么在家作画没有灵感,祖父对其恨铁不成钢。
    二婶只在康熙五年生育一女,之后再无所出,二叔通房在康熙十一年生育了一女。
    二叔子嗣艰难,二叔向祖父提出过继族中子弟,祖父阿玛还是希望二叔有亲子。
    为子嗣计,二叔31岁时,祖母做主为其纳了一房妾氏,奈何3年后,二叔后院还是没有动静,连怀都没有怀过。
    也请过太医,说二叔脉相平和,身体无恙。
    二叔院中妻妾,除了二房二姑娘博吉利宜尔哈(菊花的意思)生母不利孕育之外其余都是脉相平和,身体健康。
    祖父和阿玛就死心了,帮二叔寻摸嗣子人选。
    这时祖父再次提出入朝事宜,二叔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阿玛帮二叔寻了个知县的缺,在安徽,当地的知州祖上与曾祖母是亲姐妹,他们家族子弟进京赶考考取了同进士,由于是汉人的关系,遭到排挤,后来是父亲帮其寻了个国子监博士(从七品)的缺,之后就愈发亲近了。
    此番阿玛就是托了他们照顾二叔。二叔就包袱款款的上任了,留下二婶处理嗣子的事宜。
    在此期间寻摸了几个嗣子的人选,都不是很满意,期间阿玛也询问了是否要过继四哥和七弟,二叔推辞了。
    

过继嗣子2

  恰有一次二婶来额娘院里,看到七弟蹒跚学步扑到二婶的怀里,开口就叫“娘!”,二婶喜的跟什么似的,惊喜的不敢置信,蹲下身子和小胖子对视,颤着声音问:“你叫我什么?”
    小胖子看着二婶:“娘”小胖子声音洪亮。
    “哎!”
    “娘!!!”小胖子以为是和他玩游戏,叫的声音更大了。…
    “哎!!!”
    “娘!!!”
    “哎!!!”……
    如此反复的重复了四五次,二婶激动的眼泪不停的溢出,嘴角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激动的揽着小胖子,突然抱起小七,向院外飞奔。
    小胖子觉得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了,高兴的搂着二婶的脖子咯咯直笑。
    二婶一路飞奔到祖母的松鹤院,喘着大气也舍不得将小七胖子撒手给丫鬟抱。
    稍作歇息之后丫鬟追上了二婶,想要从二婶怀里接过小胖子,小胖子一扭头搂住二婶的脖子,不给抱,搂的紧紧的。
    祖母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个场景,二婶又笑又哭,眼泪鼻涕横流,不能自己,小胖子在二婶怀里嘀咕着什么,突然小七胖子飙高音“娘!!!”
    二婶马上止住哭声,示意丫鬟上前擦掉眼泪鼻涕,贴着小七胖子哽咽道“哎!”
    祖母有一瞬间的惊讶过后,兀自坐着陷入了沉思。
    一瞬间屋子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小七胖子听到二婶的哽咽的声音,轻轻拍拍二婶的肩膀安慰,又“吧唧”给了二婶一个响亮的亲吻。
    爱的亲亲。
    二婶紧紧的锢着小七胖子不撒手。
    小七胖子被锢着不舒服了,扭动着他肥肥的小身躯,嘴里大叫着“娘!”
    二婶这才回神,“哦哦,娘的乖宝,没有弄疼你吧。”小七胖子晃了晃脑袋,不知是听懂还是没听懂,低头玩起了手指。
    二婶这才抬头看到主位上沉思的婆婆,羞窘到:“额娘,对不住,媳妇没注意到您出来了。”想起来行礼又顾忌怀中的小七胖子。
    祖母挥手示意她不用起来了。
    “额娘您刚才听到了吗?孩子一直叫我娘,这孩子就是长生天听到媳妇的呼唤送来的,是天上的额祈葛在保佑着我。”二婶期期的望着祖母“您看这个孩子和儿媳多乖巧亲近啊,第一次见面就扑倒儿媳的怀中,叫儿媳娘,刚才还叫来着,额娘您听到了吗?”
    “他叫我娘了,叫了好多声,叫我娘了…。。”
    二婶激动的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十多年的求子路,其中的辛酸和苦处只有她自己知道,连着她嫡亲的女儿更根(温柔娴静的意思)在姐妹之间也有些抬不起头来,带累了亲事。
    现在选秀结束后来探口风的多为求取继室,家中已有子嗣的,或者贪图钱财的。
    后面小七胖子的奶娘和额娘,一起来了。
    白姨娘扶着额娘正准备踏进院门,听到院中的谈话,想到二爷已经去了任上,过继肯定会跟着二老爷走,而她在大老爷的后院,基本就是一生都没什么机会见面了……
    想到这里,白姨娘脸色煞白,一个倒栽葱就倒了下去。
    院子里祖母和二婶听到动静示意丫鬟撩了门帘出去看看。
    额娘示意丫鬟扶着白姨娘退下请个郎中看看。才踏入祖母的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