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小珍宝甜甜的小手指想起来了“还有要告诉皇奶奶,皇奶奶就不担心了。”
    小珍宝心里很是得意,额娘交待的事情,我可是全部都记着呢。
    巧姑姑看着露出“无齿”笑的小萌物,想着娘娘肯定着急,看到大格格心情肯定愉悦,就想着把大格格拐到储秀宫去。
    “那太好了,大格格亲自和惠妃娘娘说好吗?惠妃娘娘好几天没看到大格格了,想大格格和大阿哥了。”巧姑姑哄道。
    小珍宝歪头想想,是好几天没有见到皇奶奶了,天冷了,额娘说外面冷冷容易生病。
    小珍宝心下也有些想皇奶奶和那里的牛乳点心了。
    “巧姑姑,珍宝要去请示一下阿玛额娘才可以。”不过人家是好孩子,要请示。
    这样乖巧懂礼的小珍宝怎能让人不爱,无论是大阿哥所,还惠妃的储秀宫里,都喜欢这个小萌物。
    和卓听了自己女儿想去看看皇奶奶的孝心,
    想了想,这里有个病号要照顾,今日就让他们姐弟俩待在储秀宫玩耍吧。和卓让秋分和白夏跟着。
    就这样巧姑姑领着丫鬟奶娘一大串人,带着大格格小珍宝,大阿哥,去了储秀宫。
    胤禔喝了药之后又睡下了。
    和卓照顾了胤禔这么久也累了,将惠妃送来的炭分一些给芷兰院的3个小格格,然后就在软塌上睡下了。
    今年冬日冷的早一些,又要格外冷一些,所以炭有些短缺。
    和卓这里还好,胤禔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正院的,所以男主人和女主人炭合在一起用,寻常百日里小珍宝和平安阿哥也是一起在正院的喜暖阁中。
    和卓虽然还没有寒暑不侵,但是比寻常人要耐热,耐寒的多。寻常一个人的时候基本用不到炭,所以这两年也积攒了一些炭,
    俱是够用的。
    芷兰院中双胞胎在一处,是够用的,二格格那里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后来芷兰院的奶娘嬷嬷们合计了一下,三个小格格白日里就待在一处,这样炭合起来用,节省一些。
    胤禔身子强健,第二日就活蹦乱跳了,又被和卓拘在阿哥所里一日,胤禔也乐的自在,在阿哥所里和小珍宝,小平安玩了一整天。
    胤禔生病,阿哥们都来探望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太子爷也送了东西过来。
    对于太子,和卓心里是不舒服的,子女在父母心中都是千好万好的,不是任凭别人说嘴的。
    不过人家送了东西来,也不推拒门外,人家怎么说也是太子。
    

康熙31年正月1

  康熙30年腊月,发生了一些事情,先是太子爷的两个格格怀孕,还没来的及高兴多久呢,就有一个流产了。
    过年的时候,太子爷的侧福晋又出事了,
    李侧福晋在年礼上流产了,之前没听说怀上,怎么就流产了,
    当时太子爷都很震惊,康熙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大过年的闹这些事情。
    和卓记得当时李侧福晋的表情,估计也是没想到自己怀孕的,和卓因为有孩子要照料,没有进去看,不过后来听说李侧福晋哭得伤心欲绝。
    太子爷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孩子,一时间也是伤心的,所以对另一个格格李氏就格外上心,日日探望。
    对的,李氏,太子爷现在后院有两个李氏,不同的是一个是侧福晋,一个是格格。
    这位李格格是康熙27年就进毓庆宫的,和卓嫁给胤禔也是这一年,可以说是康熙给太子爷启蒙用的,故而太子爷对她有两分不同。
    李侧福晋是今年太子爷新进门的侧福晋,轻车都尉尔德库之女,家里是因为军功封爵位的,抬了旗,叫李佳氏,如果不是嫁给太子爷,给宗室子弟当个嫡福晋是妥妥的,汉军旗的。
    她进门之后,太子爷的李格格,大家就称呼她为小李格格。
    过了年,胤禔被皇阿玛提溜进了兵部当差,
    终于不用和小阿哥们一起读书了,这让胤禔天天精神头十足。
    大阿哥所里,因为佟皇后孝期,以及西征没打胜仗等原因,孩子们的满月洗三都没有好好热闹一下。
    这不正月25日皇长孙的周岁礼,办的很是热闹隆重。
    胤禔在前院招呼兄弟们,和卓招呼女眷们。
    虽说办的热闹,也仅仅是宫里的公主阿哥福晋们捧场,宗室福晋是没有一个人的,和卓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所以除了宫里人,也就伊尔根觉罗家的女眷来了两位,是额娘和大嫂。
    “大嫂,你这里好生热闹啊。”
    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是三福晋,三阿哥和三福晋新婚燕尔,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
    阿哥所里都知道,三福晋过门之后很是受宠,日日和三阿哥论诗作画呢。
    三福晋董鄂氏,出身公侯,家室显赫,阿玛勇勤公朋春又实权在握的从一品军官:都统。为康熙30年秀女中的佼佼者。
    现在也才14岁,去年冬日嫁给14岁的三阿哥胤祉。
    三福晋现在身子还没有完全张开,不过可以看的出日后必定是个明艳的美人,又会吟诗作对,投三阿哥所好,家中父兄得力。
    在阿哥所过的很是舒坦,和卓看到面色红润的三福晋,青涩中透露出一点妩媚。
    “三弟妹,你来了,快请坐。”和卓上前迎接。
    三福晋身边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女子,
    她就是日后三阿哥唯一的侧福晋田氏,日后会为三阿哥生两子一女,由三阿哥亲自请封的侧福晋,看着模样娇俏,和三福晋完全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三福晋是艳丽的牡丹,她就是出水的芙蓉,难怪能在三福晋进门之后还在后院有一席之地。
    

康熙31年正月2

  三福晋倒是落落大方:“这是我们爷的田格格,这是大福晋。”
    田格格向和卓行礼过后,和卓就让人带到偏房,由范格格和关格格招待他们。
    太子侧福晋李佳氏在坐小月子,并没有来,来的是她的贴身嬷嬷带了礼物。
    还有就是太子的格格刘氏,刘氏也是康熙27年的秀女,和大福晋是同届秀女,赐给太子爷的,在毓庆宫还算受宠。
    和卓收了李佳侧福晋的礼,同样让人引刘格格和范格格她们一同。
    四福晋也是没有来的,四阿哥胤禛在佟皇后死后表示要守孝3年,又遵照养母的意思,娶了年仅10岁的四福晋。
    虽然娶妻,不过还是日日茹素,不沾荤腥,不近女色。四福晋进门后只能和四阿哥一起守孝,寻常是不出四阿哥所的,和卓也只在大婚和过年的时候见过。
    四福晋还是小小的一个,这几年正好是女子初长成的,跟着四阿哥茹素,一旦处置不妥当的就会影响日后的子嗣。
    四阿哥成婚的时候还是个小男孩,连启蒙人选都是佟皇后定的,佟皇后死了之后四阿哥提出守孝彻底激怒了德妃。
    四阿哥大婚之前德妃给了他两个侍妾,一个格格,美其名曰关心孩子,其实四阿哥大婚才13岁,12岁启蒙的人也是留下了宋氏为格格,哪里需要太多的女人,这可是害了四福晋,一般的人家,儿子成亲3年之内也是不会给儿子房里人的。
    德妃就是标准的:我不痛快,大家就都不要痛快了。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四阿哥要守孝,什么都不沾。
    所以四福晋也是没有来的,只是让人送了礼来,大家也都是理解的。
    进学的公主们倒是都来了,皇女们其实只有受封了才能称呼为公主,康熙朝公主受封就是要嫁人了,
    现在新年刚开始,康熙就封了一个公主,16岁的和硕端静公主,布贵人兆佳氏的女儿,康熙已经下旨嫁给喀喇沁部。
    接下来就是10岁是五公主,自小养在太后身边,德妃所生,日后会嫁到佟家的那位。大婚两年就去世了,当时是太后避暑带着她,五公主的途中中暑而亡,其实太后也是好意,只能说她命不好。
    不过五公主的夫婿就没那么好过了,雍正认为是因为五公主的夫婿对公主不好,太后才会带着五公主散心,才会死。所以雍正上台之后,抓了额驸佟佳。舜安颜的错处,将人逼死了才罢休,觉得为妹妹报仇了。
    其实和卓最感兴趣的是郭络罗贵人的女儿,四公主,虽然养在宜妃的名下,她就是日后著名的海蚌公主,应该说是康熙嫁到蒙古的女儿中唯一有政权的女儿,连封号都是自己争取到的,出嫁时康熙没有给封号。
    现在这个海蚌公主才13岁,相貌是继承了郭络罗家的相貌,还没有张开就可以看出日后是个明艳的美人。
    可以说别的公主受封固伦公主都是因为额驸的缘故,海蚌公主婚后两次受封,虽然也有额驸的原因,大部分是她自己的原因:和亲外蒙古维持边疆稳定_;制定外蒙古喀尔喀大法规_;改善土地水利造福百姓。
    可以说是个极厉害的女人,活出了公主的样子。
    

康熙31年正月3

  和卓就是希望小珍宝能够做海蚌公主一样的人,其实嫁到草原能参与政事,能脱离大家族对女子的束缚和捆绑,也是一件好事情。
    小珍宝现在心性还没有养成,
    不过和卓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她了。
    四公主是郭络罗氏所生,说起来我还是她姨母呢,她额娘郭贵人和养母宜妃都是和卓的嫡亲表姐,自是比旁人要亲昵几分,所以和卓交代她帮忙看着小珍宝在合适不过了。
    “四姑姑”
    小珍宝过来牵着四公主的手,她们一起玩过两次,所以并不陌生。
    其实小珍宝和太后膝下的五公主接触最多,不过五公主性格安静,而且被小珍宝这个曾孙女分去了一些宠爱,心中不耐,加上相差年岁较多,两人淡淡的。
    两人相处还不如不怎么见面的四公主,可能是因为血缘关系吧。小珍宝和四公主,即是姑侄(按照男方算),又是表妹(按照女方算),父母都是有血缘的。
    一阵寒暄之后,太后康熙娘娘们的礼物也都接完了,抓周就开始了。
    正是冬日,平安阿哥穿的圆滚滚的,穿着大红色的衣衫,戴的是皇阿玛在他满月时送的赤金红宝石金锁,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像个红色的大鸭子。
    让人忍俊不禁。
    “来,弘昱,到阿玛这里来。”
    弘昱,是康熙爷刚给孙子起了名字,胤禔率先说话。
    弘昱对自己的名字还不熟悉,不过对“阿玛这两个字”是很熟悉了,知道是阿玛在叫他。
    欢快的蹒跚两步扑倒胤禔的怀里,像一只欢快的小鸭子。
    “看看,这么多好东西,选一样喜欢的。”胤禔继续引导。
    弘昱顺着阿玛的手看去,“哦,哦”的回应阿玛,男孩子开口晚一些,现在还不会说话,走路还算稳当。
    他和小珍宝在和卓肚子中都被和卓给予了灵液的滋养,所以要比寻常新生儿强壮聪慧一些,和卓并不希望他们太妖孽,要知道物极必反。两个孩子都没有灵根,所以并不能使用灵药,连凡人都能吃的灵蜜现在也是不能吃的,他们幼小的身体承受不住。
    在和卓腹中的灵液是和卓帮忙滋养他们的,再加上和卓本就是修士,所以他们出生之后很少生病,而且习武资质上佳,不过出生之后就不能用灵药了,和卓也无意造神童,在民间神童都很难有成就。
    在这个冷冰冰的皇宫中,过于早慧就是将他们推向绝路。
    进行到这里,和卓都不免有些紧张,大家虽然都知道抓周抓的是个寓意,抓的好没什么,抓的不好就会成为别人攻讦你的借口。
    小孩子都是喜欢闪闪亮的东西的,和卓私下也训练了几次,小阿哥一次抓了玉佩,一次抓了一个小弓等,都没什么问题。
    弘昱看看盘中的东西,又回头看看阿玛,以为和之前几次一样,又是和他一起玩游戏了,抓了一把小弓。
    这个小弓是惠妃送来的,上面镶嵌了几颗宝石,很是吸引孩子的目光,之前练习的时候和卓就发现了弘昱格外喜欢这个弓。
    看他抓了弓,胤禔的眉毛都翘起来了,看的出来很是高兴。
    大家也都祝贺:“弘昱阿哥子承父业,日后大清的巴图鲁。
    “弘昱阿哥日后必是个神箭手。”
    “弘昱阿哥有大将之才。”…。。
    众人好话不要钱的撒出来,和卓听着眉开眼笑的,胤禔更是高高举起孩子,直言:“不愧是爷的儿子,”大人孩子笑的都很开心。
    一转身,看到太子爷眼中羡慕的目光。
    胤禔心里更得意了,比什么,爷的儿子也比你好。
    

康熙31年正月4

  其实太子爷不必羡慕,他的小李格格腹中应当就是他的第一子,
    不过谁也说不好,因为这个清朝与和卓之前了解的清朝还是有些差异的,佟皇后死的时间,大阿哥胤禔大婚的时间也不同,贵妃钮祜禄氏的皇十一女活的好好的,没有早殇等等,序齿为七公主。
    贵妃的七公主也来了,今年7岁了,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是公主中出身最高的了,还有个疼爱她的哥哥,草包十,很是活泼。
    抓周后大家就都入座了,胤禔的另外3个女儿因为年龄小,所以出来亮相了一下就回去了,小珍宝一个人又不能单独坐一桌,没有和她同辈的女孩子。
    索性是家宴,和卓就安排大家都做在一起,大福晋、三福晋、还有五个皇女,外加小珍宝一只。
    现在是康熙31年正月25日,冬日还没有过去,所以席面上面有两个锅子,一个是羊肉锅,一个是牛肉锅。
    和卓特意让嬷嬷交代膳房,几个菜现做出来,不要像过年的时候的大碗菜,上面一层白花花的油脂,让人没有胃口。
    和卓嫁过来几年都没怎么和膳房打过交道,
    和卓7岁回到伊尔根觉罗家的时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一日两餐加点心夜宵这样饮食了,还颇有一些不习惯。毕竟加起来和卓也是个将近200年没有好好吃过饭了,寻常就是辟谷丹,若是修炼闭关,辟谷丹都不用,有灵气就行了。
    修真界也有灵膳,灵酒。和卓的储物戒里面是有不少灵酒的,对灵膳的感官就一般了,吃过几次,可能没有遇到好的。
    好的灵膳也是要价不菲,而且供不应求,虽然修士不怎么重口服之欲,好的灵膳也是能增强体质的,所以供不应求。
    和卓有渡劫期的师傅,体质并不是太担心,而且和卓长时间被师傅“流放”到凡界,炼心,积攒功德。
    修为也低,绝佳的灵膳对于她这个修为就是浪费,也承受不住。
    寻常金丹期可以吃的上好灵膳比不上师傅给的东西,所以就是和师兄师姐们出去才尝了几次,觉得一般。
    嫁到宫里,在这个阿哥所里面,一日两餐加夜宵点心,和卓适应的很好,
    反而是胤禔长身体一直喊饿,所以和卓姑若是出宫就会从庄子上面拿些东西回来,一般就是腊肉,咸肉,咸鸭蛋这类可以存放的。还有新鲜宰杀的鸡鸭鹅等禽类,鸡蛋,鸭蛋什么的,另外每次都会带一大包的肉干回来。
    肉干是邵嬷嬷的秘方,之前她在太后处不能施展这个秘方,和卓有个嫁妆庄子后,就专门让奴才来学了做这个。
    邵嬷嬷除了会做药膳之外,厨艺也是不错的。
    胤禔晚上不喜吃干巴巴的点心,所以邵嬷嬷就变着法的给做点什么,各种面条,还有各类粥做为晚食。
    做各种臊子什么的。
    白面和粳米什么的都是胤禔和大福晋两人的份例拿来的,和卓皇子福晋是份例每日都有两斤白面,一升三合的陈粳米。给点小钱,膳房这点总是肯的,旁的就没什么要打交道的了。
    

康熙31年正月5

  嫁过来第二年,正院后罩房处原本是种花的,几颗花死了,和卓没让通知花房,让小太监种了一点菠菜,黄瓜,油菜什么的,冬日给胤禔的晚食加点绿色。地方在后罩房,又隐蔽,没人会到那里去。
    邵嬷嬷也会发一些芽菜,这在宫里很常见,只要用豆子和适宜的温度,水就可以了。
    冬日里芽菜宫中是不缺的。
    这次是和卓第一次办宴会,免不了和膳房打交道,这次和卓用了5斤干菌菇来换这些热腾腾的菜色。
    宫里面是有专门培育蔬菜的温室,俗称“花洞子”,
    僧多粥少,所以冬日里御厨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福晋虽然没有给赏钱,给的这些菌菇可以让他们发挥很多菜色了,得到贵人们的赏识和赏钱比这点子赏钱有用多了。
    所以他们今天格外卖力,宾主尽欢,原以为大福晋是个小气的(大福晋嫁过来之后就没有单独传过膳给过银子),没想到一出手就这厉害,这个时节能找到5斤干货,很不容易啊。
    这个是和卓拿到嫁妆单子后,给庄子上的人一个大概的提议,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什么的,他们实验了两年才成功,产量也不高,第一年产出晒干后一共才3斤。现在也是一年产干货30斤左右,和卓并没有打算去卖,自己够吃,送送礼就行了。
    和卓将这个告诉了额娘,额娘也觉得这个产量太低,成本高,所以自己并不打算培育,另外四叔在山东,二叔在安徽,每年都会送些山珍回来给老太太,他们这些主子吃,另外再买一些,可以了。
    现在和卓每年会给一些娘家,尽够了。
    所以和卓那点子产量基本就是每年给惠妃两斤,太后两斤,娘家5斤,自己吃还有偶尔送礼了。
    太后那里并不缺,和卓就是个心意,表示孙媳妇有口吃的都惦记着您。
    “花洞子”也不是和卓首创的,宋朝的时候就有人这么做出来了,不过大家都是在南方浙江闽南等地。
    北方也少,因天气湿度等各种原因,产量太少,效益又低,很少有人家会这么做,市场上也是有的卖的,只是很少罢了。
    菌类并不是必须品,反而是只要有条件的就会砌温房,发芽菜韭、葱、蒜、芹菜等“洞子货”。
    和卓庄子上面培育的菌类也就是两种香菇(不同时节的),黑木耳以及银耳罢了。
    黑耳产量是最多的。菌类中白耳,也就是银耳是最贵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就是因为除了野生,只能在湖北房县和四川通江这两个地方可以培育,产量低的可怜。
    所以相对于银子,膳房更喜欢干香菇,黑耳这类食材。
    这类食材是不在份例里面的,进贡了多少,也是刚够皇上,太后,贵妃,太子,四妃,这样一轮下来,就更少了。
    冬日里蔬菜本身就少,难为坏了御厨们,多给他们一些食材,也很是能丰富冬日的餐桌呢,是以双方都满意。
    今日的席面也吃的宾主尽欢,虽然还是那些御膳的菜,热气腾腾的,也有不少蔬菜豆制品。
    和卓对此很满意,又另让嬷嬷给了膳房两包山珍。
    

抠门大福晋1

  说到吃,检查携带物品的宫人就有话说了,
    为啥,从来没有哪个贵人,从宫外带一袋米回宫的,大福晋做到了首创。
    宫里的贵人们从宫外带着肉制品啥的,一点不稀奇,很多人带,其他干货什么的也挺正常的。
    那次他们看到大福晋的太监带了一袋米,惊呆了,难道膳房不给大阿哥,大福晋米吃,这明显不可能啊。
    施嬷嬷给了些银子,表示是要给大福晋所生的大格格吃的,用银子让他们闭上嘴巴。
    从那以后,每年新米上市的时候,大福晋总会带些进宫。
    其实这很好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份例皇子福晋是陈粳米,这些都是税收上来的,一般都是陈粳米,只有皇后的份例才是新粳米。
    古代运输条件差,大部分地区都是十月收割,基层收完这些米税之后,要一级级的往上,村,到县,到府等等,就这么一级级的,还要运输到京城,到了京城,户部还要整理入库什么的,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基本就过年前能整理入库就不错了。
    发放不就变成陈粳米了吗?
    只有极少数南方是一年两熟,6月分收割,吃到这个新粳米,也要到9月份了,而且产量很少,宫中享受这个份例的就是太后,皇帝,皇后还有皇子皇女。
    惠妃作为掌权妃子,自然是可以弄到新粳米的,但是和卓觉得太麻烦,不就是吃点新大米,整那么多事,就自己带进宫了。
    然后就在那几个宫人眼中落下了个抠门的印象,不过他们不敢乱说。
    膳房除了这次抓周,和卓给了些好处,寻常貌似和卓基本没怎么给过银子。膳房也不敢怠慢,额娘惠妃娘娘是掌权妃子,夫君是皇上长子,自己又生了皇长孙女,和皇长孙。
    膳房虽然不至于太过巴结,也绝对不会为难,东西都是中规中矩。
    御膳房的手艺都是顶级的,和卓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冬日里又有一小块菜地,够胤禔吃,小珍宝,和卓,偶尔也吃一些,尽够了。
    人就是这样,你要是一直给好处,突然不给了,会不适应,觉得你不是好歹。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吧!
    要是一直平平淡淡的,突然给了好处,就会处处觉得你好,就一个抓周,大福晋在膳房中抠门的印象就彻底扭转了。
    其实并不是因为大福晋不给赏银他们觉得抠门,而是大福晋来了之后大阿哥都不给赏银了,事事大福晋都料理好了,不过时间长了他们就习惯了。
    反正下面还有好些个阿哥,银子断不了。
    和卓成婚后发现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