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说这茬不提,惠妃也会赐嬷嬷的,左右和卓并不在意,这样有什么事情还能撇清自己。
惠妃思索了一下回答:“那成,本宫寻摸一下,过两日就给你送去。本宫这里新的了一些荔枝和琵琶,本宫吃不完,你带些回去,给孩子们解解馋。”
和卓笑道:“那就谢谢额娘了,孩子们都喜欢吃。”
听到孩子们喜欢吃,惠妃也很高兴:“荔枝容易上火,每日不可多食,另外我这里有些布料,颜色娇嫩,亲肤柔软,你带回去,给孩子们做些衣裳。”
“谢谢额娘,咱们倒是成了来额娘这里打劫的了”和卓笑着逗趣道。
……
话说惠妃走后,拿了秀女的名册,今年她侄女参选,想选了给胤禔做格格,她阿玛官职不高,六品。另外再想选两个满族秀女,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不喜欢那些宫女什么的,
后院又都是汉军旗。
今日一早就知晓老大后院有人怀孕了,今天大福晋又带着孩子来,想想,还是进两个人吧,侄女,然后再选一个,惠妃心里想着就埋头开始选了。
游玩1
出了宫,和卓让小钱子将东西带回去,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出去溜达了,娘几个准备在外面吃饭,路上小珍宝和弘昱都很有兴致,拉着和卓叽叽喳喳的。
“额娘,给买个糖葫芦吧。”小珍宝喜欢吃糖葫芦,之前阿玛带她出来就买了,酸酸甜甜很是好吃。
和卓看看大头儿子:“平安,姐姐想吃糖葫芦,你想吃吗?”
弘昱看看姐姐,看看糖葫芦,点头:“嗯”
和卓不喜欢惯着孩子,寻常会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摸摸两个孩子的荷包,没钱,两人荷包里都放了清凉的薄荷。
和卓从自己荷包里面拿出了一两银子,要递给他们又拿回来,坏心的问:“额娘给谁呢?”
“我是姐姐,给我”
弘昱也不干示弱:“我是阿玛的嫡长子,给我。”
姐弟两互相瞪眼,和卓看着他们很是可乐,就让他们剪刀石头布决胜负,最后是弘昱赢了,小头昂的起起的,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牵着撇着嘴的姐姐走了。
“老板,给我们两个糖葫芦。”
卖糖葫芦的就是京城里的小民,也是有眼里见的,看的出这两个小人跟这画上走出来的似的,非富即贵,点头哈腰道:“给,小少爷,小小姐,糖葫芦,一根3文,一共6文。”
弘昱将银子给他。
买糖葫芦的一看是一两银子,连忙摆手:“这找不开啊,小少爷,你去问下你家大人有没有铜钱啊。”
弘昱将姐姐压在那里,自己蹬蹬蹬的跑回来:“额娘,这卖糖葫芦的老板说找不开,一根糖葫芦3文,两根6文,姐姐在那里。”手指指指姐姐,然后摊开手,将银子给额娘。
和卓早就想到了这个情况,荷包里有些铜板,拿回儿子手上的一两银子,数了六个铜板给他:“去吧,小心着点。”
弘昱带着小方子就买了糖葫芦就回来了,两个人都知道在大街上吃糖葫芦是不礼貌的行为,只是手里拿着,和卓带着他们走到了《云客来》,就是之前和九阿哥开的酒楼。
门口的掌柜的和小二并不认识和卓,看着衣着是个贵人,就引向雅间了。
进了雅间,两小只开始吃糖葫芦,弘昱吃着觉得很一般,吃了一颗就不吃了,赏给了小方子。
小珍宝却很喜欢吃,和卓提醒她:“糖葫芦吃多了酸的很,给丫鬟吃吧,咱们点些小菜,听说这家的菜色是江南那边的,咱们尝尝看。”
小珍宝眼睛咕噜咕噜转了一下,就将糖葫芦递给了秋分。
小二很有眼色,看贵人们忙完啦,就问是否要点菜。
和卓说点菜,小二就开始抑扬顿挫的报菜名,一串的菜名报下来,小珍宝和弘昱都笑了,他们没有见过这样有趣的报菜名,小二又是个圆脸,看起来就更可乐了。
“要清汤狮子头,一品老鸭煲,苏州小笼包,扬州炒饭,上汤扣三丝,另外给上三杯牛乳。”
“好咧,贵客稍等”小二甩了帕子就推门出去了。
“额娘,这小二好生有趣,好有意思啊。”小珍宝撒娇
弘昱也不甘示弱:“额娘,您刚刚点的都是江南菜吗,好些儿子都没吃过呢,儿子喜欢出来玩,以后咱们能经常出来吗?”
和卓看着面前两双闪闪发亮的眼睛:“额娘估计明年出宫建府,出来之后就可以啦。”
两小只有些沮丧,耷拉肩膀:“还要明年。”
和卓挨个敲了敲他们的头:“明年还慢啊,很快的。”
买米1
酒楼里面有弹唱的,若是喜欢,可以叫到雅间里来,
不过孩子们显然对说书的更感兴趣,和卓让推开窗,两小只听的津津有味的,主要是说书的人说话抑扬顿挫的,一拍木,一皱眉,声音清晰,学人说话很是相似有趣。
说的是《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满堂喝彩。
小珍宝和弘昱听的津津有味的,看到楼下大堂有人打赏,也要打赏,问小太监要钱打赏,小方子两手一摊,没钱,拿眼睛瞟了和卓的方向暗示自己主子。
弘昱嗒嗒嗒的跑到额娘身边撒娇:“额娘,那个说书的讲的好,儿子要写银子打赏。”
和卓点点弘昱的小脑袋:“你呀,刚才买糖葫芦是多少钱来着?”
就刚才的事情:“一共六文”
“刚才那老伯说一两银子找不开,那你准备打赏多少?”
弘昱伸出一根手指头,和卓问:“1两还是10两”
弘昱的这些有人给他打理好了,所以不知道怎么说,想想还是说一两把。
弘昱:“一两”
和卓看着面前的熊孩子,真是天潢贵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伸手抱起他来:“平安,你知道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糖葫芦吗?”
弘昱摇摇头,小珍宝现在已经学到了加减法,不过还没有这样算过,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泄气了,算不出来。
菜已经上齐了,和卓亲自给两个娃夹菜。
“一根糖葫芦是3分钱”
“现在一两银子可以换1200分钱,你们算算,可以换多少糖葫芦?”
小珍宝掰着手指头,算不过来了,弘昱已经蚊香眼了,这么复杂。
“一共400根糖葫芦,这么说吧,可以给咱们院子里每个人,主子,丫鬟,婆子,太监,每个人十几根糖葫芦。”
两小只都没有想到这么多,嘴巴长的大大的,现在弘昱已经不想着打赏了,很惊奇这么多钱。
和卓看他们两个这愣愣的样子,摸摸弘昱的月亮脑袋:“吃饭,吃完饭,咱们去粮店,问问粮店掌柜的,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粮食。”
两小只对一两银子可以买这么多东西很是惊奇,正是感兴趣的时候,埋头吃起来。
鼓楼街道繁华,这条街上是没有粮店的,母子三人吃完饭后乘着马车到了最近的一家粮店。
“到了。下了吧。”
酒楼里凉爽,马车里放了冰自然也是舒适的,不过一出来就感觉到热了。
两小只下来后到了粮店,粮店的掌柜的因为天热,困乏的打着扇子,看到人来了,招呼了一句就准备叫侄子出来待客。
定睛一看,是贵人那,这粮店他也做了多年的掌柜的了,
一般的府上来采买的都是仆妇随从什么的,这几个人往那里一站就是不一般那。
一个小妇人领着两个孩童,虽是妇人打扮,不过看着也就十七八岁,跟画里走出来似的,两个孩子比年画里的娃娃还要好看,他跟着主家也是见过世面的,几位穿着虽然简单,不过无一不是精品,这云缎可是贡品,是只有宫里和皇室宗亲才能用的。
心中想着,赶紧上前招呼:“几位贵人,咱们粮店品种齐全,有南方刚收来的新米,最是软糯香甜,您瞧瞧。”
买米2
和卓示意弘昱和小珍宝开口。
“老板,这新米在哪里?给本少爷看看”弘昱还是有些样子的。
“哎呦喂,咱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啊,可不能当少爷一句老板,这是东家的,我呀,就是个掌柜的,大家都叫我赵二,少爷您叫我赵二就成。”这掌柜的真是个妙人,这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觉得谄媚,看得出来这个赵掌柜已经当了多年的掌柜的了,早就历练出来了。
“赵掌柜,你刚刚说的新米在这里面吗?”弘昱走上前去查看。
“小少爷,新米不多,我着人给您拿来了。”
“您瞧瞧,这亮晶晶的,一看就是上等货啊”
弘昱哪里知道什么上等不上等,两小只凑上前看了看:“这米怎么卖。”
赵掌柜眼睛咕噜噜的转了一下,这高门大户的采买可是个油水足的活,哪家不多报些,在这里拿货十文,回去能报个50文,厉害是报个100,200文也是有的。这是潜规则了,他们这些掌柜的都知晓的。
这是哪家的小少爷,家里的采买估计要遭殃了,不过这都不关他赵二的事儿,谁让他倒霉呢。
赵掌柜心念一转,如实说了:“这新米是30文一斤的,小少爷您是哪个府上的,咱们店里可以送到府上。”
弘昱低头:“30文?”
额娘说1两银子是1200文,30文一斤,一两银子能买多少?
弘昱正这样想着,姐姐就问出来了:“这30文一斤,一两银子能买多少?”
赵二不用拨算盘,对这个都了如指掌:“一两银子40斤。”
两小只回头看看额娘,和卓上前查看了一下,米确实是新米,京城周围的新米要十月才上市,不过品种一般,
这个新米从南方运过来,这个价格也算是公道。
“行,来两石吧,我们马车来的,一会给叫你店里的伙计搬到马车后头就行,平安,珍宝,再看看别的,掌柜的介绍一下吧。”
赵掌柜做成了一笔生意心里高兴:“几位贵人想看点什么?
咱们这里品种齐全,您看看这绿豆,夏日清凉解暑最好,
这赤豆粒粒饱满,熬得酥烂,放了蜜糖,冰一会,是个很不错的甜品呢,这小黄豆打豆浆最好,这大黄豆炖猪蹄最是好,这几种价格都一样的,25文一斤,这些都是上好的品种。”
小珍宝听着就想吃:“你每样给我来一点。”
赵掌柜看向和卓,这位才是做主的呢。
和卓摸摸女儿的脑袋:“按照我女儿的意思办,这绿豆来个20斤,其余的各来个3斤就行了。”
弘昱开口:“赵掌柜,你刚才说这些都是上等的,还有中等和下等的?”
赵掌柜做成了两笔生意,心情向花一样,有问必答:“有的,不过这中等米和下等米,口感甜度都不如您买这江南新米。”
弘昱点点头,“是哪几种啊?”
赵掌柜一一介绍,
其实这家店开的位置在城中,卖的米自然比开在老百姓附近的米行要好些,他说是下等米,其实是老百姓口中的中等米,中等米是老百姓口中的中上等米。
和卓看他介绍完了,开口问冬卉:“府里百合还有吗?回去烧点绿豆百合解解暑。”
几人买完东西就打道回府了,回去的路上两个娃都有些困乏。
睡了一路,到了园子里和卓才将她们俩叫醒,回到自己的地方,和卓将两个人打发了去午睡了,自己也和小儿子一起睡了一会。
胤禔和绿豆汤
两小只在马车上还嘀咕要吃红豆冰沙,和卓说今日吃绿豆百合汤,就嚷嚷着回去要熬绿豆汤。
两小只一觉睡醒了,才想起绿豆汤的事情,刚要吩咐奴才去熬绿豆汤,邵嬷嬷就端了绿豆汤过来了,早就熬上了。
和卓已经将邵嬷嬷拨给了弘昱,秋分暂时拨给了小珍宝。
和卓在给三包子慢慢的扇着扇子,胤禔走了进来,大刀阔马的坐下了,和卓示意上碗绿豆汤。
胤禔看到绿豆汤有话说:“爷刚去看了孩子,小珍宝那里喝了一碗绿豆汤,弘昱那里又喝了一碗绿豆汤,喝了一肚子水,先放那里吧。”
和卓帮胤禔脱掉外衣:“是啊,今日去过额娘那里就出宫了,在外面吃了饭,然后带珍宝弘昱他们两个去个粮店。”
胤禔刚才在小珍宝那里是这样的。
“阿玛,你知道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东西吗?”胤禔喝着女儿孝敬的绿豆汤,心里正得意,还是女儿贴心,突然这么一问,他是个皇子,哪里知道这些。
不过小珍宝没有一定要他回答,自己在那里回答了。
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糖葫芦,可以买多少新米,可以买多少绿豆,掰着手指头数给他听。
到了弘昱这个大儿子这里,又是一碗绿豆汤,胤禔对这类甜兮兮的东西感官一般。大儿子亮闪闪的看着他:“阿玛,这一碗是没加糖的,您当差辛苦了,喝一碗解解暑气。”
自己的儿子,跪着也要喝完啊,总是一片孝心那,所以到了自己福晋这里,又来一碗绿豆汤,实在是不想喝了。
“今日听小珍宝说,爷还不知晓一两银子可以买这么多东西呢。”
和卓拿了帕子给丈夫擦擦脸:“这有什么的,爷的一切事物都有专人打理。弘昱和他姐姐买了些米回来,拿着分给姊妹兄弟们了,说是尝尝南方的新米,今天喝的这个绿豆汤也是在那个粮店里面买的。”
“嗯,都是好孩子。”胤禔眼里有暖意,孩子们孝顺又贴心,有友爱兄弟姐妹,不愧是爷的种。
“今日那粮店掌柜说黄豆炖猪蹄最好,小珍宝他们都没有吃过,就买了两副猪蹄,晚上咱们当宵夜吃。”
胤禔虽然出身富贵,在军中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吃食上并不娇贵。
“嗯,猪蹄处理的好了,味道不错的。宫里面都是没有下水,蹄子这些食材的,邵嬷嬷的手艺不错,晚上咱们一起吃。”说着握着自己福晋的手。
康熙33年7月,太子爷终于生下一个健康的阿哥。
“福晋,喝口茶缓缓。”冬卉很有眼色的递上来。
“今日洗三,那小阿哥哭声响亮,听着就是健壮,奴婢听说太子爷高兴坏了,万岁爷和太后娘娘也给了不菲的赏赐。”施嬷嬷开口道。
和卓喝了一口茶:“这是应该的,太子爷的大阿哥身体不好,这个小阿哥身体健壮,一看就是能立的住的,太子爷和皇阿玛自然高兴。”
“奴婢就是可怜太子妃,还没有进门,就有一个侧福晋,还有一个生了太子爷两个阿哥的小李格格,听说太子爷院里,最宠的就是这小李格格了。”冬卉在一边嘀咕。
这丫头在伊尔根觉罗府上还好,现在跟和卓进了宫,愈发的八卦了。
“这话你在这里说说就罢了,出去可不能乱说。”和卓点点她。
“福晋放心,奴婢就和福晋说说。”冬卉做一个封口的动作。
选秀1
和卓摇着团扇:“这太子福晋出自瓜尔佳氏,家中势力庞大,阿玛是伯爵,又是手握重权的都统,无论如何太子爷都不会薄待了她,
你与其担心这个,八卦那个,还不如担心今年选秀,咱们府里会不会进一个侧福晋呢。”
施嬷嬷听这话,心里一惊,抬头看着大福晋:“这,这不能吧,咱们主子爷还没有分府,身上也没有爵位,咱们大清朝的规矩是贝勒才开始有侧福晋的。”
“再说,主子您给给大爷生了三个阿哥,3个嫡子,万岁爷看着孙子的份上也……”施嬷嬷说不下去了,作为在太后宫里待过的嬷嬷,也是清楚咱们这万岁爷一向是乾坤独断的。
况且,就是选个侧室,只要惠妃开口,名单没问题,康熙就会允诺。
这个事情并不关乎是否正室是否生子。
婆婆想要给自己儿子娶个侧室,你做儿媳妇的不但不能阻拦,还要费心操办!
你说糟心不糟心
冬卉也有些惊讶:“福晋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
和卓看她们俩紧张的,“噗嗤”笑了一下。
“我同你们玩笑呢。”说完这句和卓被嗔了一眼
“福晋的话奴婢句句放在心上,而且这个事儿哪里能玩笑的呢!现在后院就有个肚子,不过关格格是汉军旗,家里也不得力,要是来个出身高贵的侧福晋,生了阿哥,岂不是要和咱们的阿哥比肩。”冬卉说着恨恨的跺跺脚。
冬卉没有说哪个阿哥,其实就是说的弘方和弘韦。康熙爷注重汉学,嫡庶,底下人自然也注重,所以侧福晋所生之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比得上弘昱这个嫡长子的。
施嬷嬷倒是沉默了,
今年参选的有惠妃娘娘的侄女,虽然只是六品官之女,不过有惠妃侄女这个身份,要做大爷的侧室也不是不行的,心里暗暗想要好好调查这个纳兰格格,原本只以为会进后院当个格格,现在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咱们大爷后院自从大婚后就没进过格格了,之前惠妃娘娘给的都是侍妾,又在后院折了一个,
今年大选娘娘必定会再选几个人,你们也知道,娘娘的亲侄女也是参选的。而且咱们后院的三个格格都是汉军旗,今年估计娘娘会指两个满军旗的秀女。”
和卓解释了一番。
冬卉和施嬷嬷想视一眼,俱是点头。
“你们也知道,宫里阿哥所地方不是很宽敞,芷兰院又住了芳婉她们几个。若是来一个格格勉强还能住,总不能让格格去住侍妾的地方。”
“正院里头孩子多,又还年幼,都让身边的人警醒着点,这要是新来的人,咱们不知道品性,着了道就不好了。”
两人想起了,弘昱阿哥几次遭罪,大福晋也动了胎气,就浑身一凛,暗暗想这些日子是松伐了,都要紧紧弦。
“好了,不说这个了,
宫外的府邸已经在督造修缮了,爷和我估计明年或者后年就会搬出去了。
冬卉你们几个是我的陪嫁,除了春分比我要小两岁,都到了婚嫁配人的年纪了,我进宫之前就跟你们说过,日后都会让你们风风光光的当正头娘子,现在可以慢慢相看起来了,等出宫之后给你们一份厚厚的嫁妆,把你们嫁出去。”
冬卉立马表忠心:“奴婢不嫁人,奴婢一直在主子身边伺候,奴婢离不得主子,主子别不要奴婢!”
选秀2
和卓亲自将她搀扶起来:“你放心,我定会给你们选个好夫婿,不会薄待了你们,你们是我的陪嫁,出去嫁个侍卫,或者嫁个小官,秀才娘子都是使得的,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情和她们几个都说说。”
冬卉还想再拒绝。
和卓阻止了冬卉要说的话,“别急着回答,都会去好好想想,另外看看底下的丫鬟有没有得用的,看能不能带出来两个。”
冬卉是和卓7岁那年,一回到伊尔根觉罗府就在和卓身边伺候的,时间最久,年岁也最长,虽然有些泼辣,不过做事利落,擅长梳头,又体贴。
一时间要找到这么贴心的奴婢还真是不容易,慢慢培养吧。
次日,3个陪嫁丫鬟都跪在和卓的面前说不嫁,春分年纪还小,和卓还要留她几年。
和卓安慰了几声,让她们过几日自己考虑清楚了再回话,也不是马上就出嫁,要等到出宫后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一转眼,选秀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阅选了。
额娘再次进宫,询问和卓五哥哥的婚事,她自己知晓自己儿子的要求有些过份。
和卓直接怼了回去,告诉他秀女都是端庄无胎记异味,身体健康的,但是要仔细到身上有没有痣,有几颗痣,脚有多大这种细节,只有皇上那里才知道,四妃也是看不到的。
额娘知晓这个为难人了,也就不说了。
和卓说让找个家世什么样的,相貌如何的,能找的到,最多就是看看性情如何,不过这人的性情不是一成不变的。
简单的说就是帮你选看了,日后不满意不能怪到我的头上。
不过和卓作为亲妹子,肯定会尽心的。
最后伊尔根觉罗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提出:不看家世,满军旗和汉军旗都可以,最好家里没有那乱七八糟的事情的。
五哥身体不好,额娘心疼他,不想他日后为岳家的事情操心。
相貌中上即可,性情最好温顺体贴,会懂得照顾人的。
和卓将这个事情和惠妃说了,惠妃直接将汉军旗的花名册给了和卓一部分。
为什么说一部分的,给的都是小官之女,或者说是大家族里的庶女之类的,因为好的是指望不上的,五哥哥又没有功名在身,年纪也不小了。
虽然和卓觉得五哥哥正当年,在和卓第一世才刚刚到结婚的最低年龄呢。
无奈满人大家都早婚。
和卓看了看,倒是有几家符合额娘说的,就是不知道性情如何,而且若是容貌出众会上记名或者进宗亲爷们的后院也不一定。
为了这个事儿,和卓这几天就住在宫里了,孩子们和胤禔在园子里。
和卓多圈定了几家,又都亲自和她们偶遇了一下,将消息传回府里了,怎么选就看额娘的了,和卓就是个传话的。
最后额娘选了七品把总的女儿,家中在盛京任职。
虽然是武官之女,但是性情温柔和顺,身体也好,自己是长女,自小就带着几个弟弟,他们家是汉军旗。
选秀结束后额娘让人上门提亲的时候都很是诧异,毕竟我们家是著族大姓,虽然阿玛被罢官,不过底子还在,家中哥哥们又都立起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