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康熙这个政策刚刚下达,大家都还在观望。
“二弟,刚刚单子上你也看到了,这大头还是京城权贵啊。”
“是啊,纳兰家借款10万两,赫舍里家借款23万两。钮祜禄家借款34万两。乌拉那拉家欠款38万两。富察家欠款10万两。郭络罗家欠款9万两。”
“这仅仅是冰山一脚。欠款最多的还是江南织造府曹寅,都是写着为皇爷爷造行宫南巡之用,有足足三百多万两。”
40岁
“这成年皇叔中就没有不借钱的,太子二叔最多,有将近六十万两。接下来是三叔和十叔,都欠了十几万两。九叔这么有钱,也借了3万两。咱们家也有5万两的欠银。”
弘方撇嘴:“这些欠钱的可都是大爷。”
再看看自己小胳膊小腿的,哪里拧的过这些大腿。
不免有些泄气!
这些人不是皇爷爷的宠臣,就是皇叔什么的,他们这两个皇孙对上的话,要到钱的几率可以说是很低了,不知道四叔能不能镇得住他们!。
弘昱和弘方烦恼的问题都影响不到和卓。
今年是胤禔40岁的整寿,和卓准备好好整整,办得热热闹闹的!
说到胤禔的生日,还是个浪漫的日子,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王妃,帖子都发出去了。”嬷嬷恭敬的站立一旁。
“嗯,今年是爷40岁的整寿,咱们也好好热闹热闹。”和卓看着单子,顺水推给了施嬷嬷。
“大抵的章程就按照这个上面办就成,将单子给前院的大姑姑。另外这些事情都分出去让她们办吧。”
和卓指的“她们”,是指的儿媳们,和卓生的世子弘昱,二子弘方,三子弘韦,都已经娶妻了。
世子弘昱和弘方都已经给和卓生了孙子孙女了。
三子弘韦娶的是赫舍里氏,承恩公家的格格。准确的说是太子爷的嫡亲表妹,元后赫舍里氏的亲侄女。
这混乱的辈分,也是让人无语的很!
算起来这个三儿媳妇也是和卓和胤禔的表妹呢。
四子弘勺是关格格所生,娶妻钮祜禄氏,大理寺少卿的女儿。
舒穆禄氏这两年也不蹦跶了,安稳的做她的侧妃,也不吵闹着让儿子回到身边。
主要是吵了没用,根本没人理她,娘家又说不上话!
这两年王府后院还算是平静。
“是,儿媳领命,额娘好好休息,儿媳告退。”
和卓将事情都交待给儿媳们,安心的等待胤禔生辰的到来。
胤禔生辰当日。
“大哥,这是给您的生存礼。”
“老八,咱们兄弟一同在额娘膝下长大,还这么客气。”
胤禩听着大哥爽朗的笑声,略微有些恍惚,就好像刚刚成年的时候,大哥当时给送了什么东西,也是这样说了一句。
不过已经物是人非,现在自己和大哥府上也是渐行渐远了,额娘也在去年薨逝了。
额娘薨逝后自己心中郁结,也是时候出来走走了。
不过这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胤禩就楞了一下,就和大哥寒暄,被领着进了门。
“八弟看起来好像和从前一样,不过身形还是消瘦了。看来良妃娘娘的死,对八弟打击还是很大的。”胤禔心中如是想,摇摇头,不再想,再接待旁的兄弟。
大家都入座之后,开始看戏。
来的都是实在亲戚,除了皇子们之外,也就是胤禔的岳家,两位侧妃的娘家,以及几位小阿哥的岳家了。
世子妃和弘方福晋都是蒙古的,娘家没来人,其实也就是弘韦岳家赫舍里氏,以及弘勺岳家钮祜禄氏。
40岁2
“大嫂,你这个节目安排的不错啊。”
“嗨,一来呢,是你们大哥40岁的生辰,二来呢,也是咱们兄弟妯娌聚一聚。出宫建府后可没有在宫里串门那么方便了。”
太子妃陪着太子经历了一次废立,显得更加的豁达了,之前还有些端着架子,现在和和气气的和大家说笑着。
说来也是,太子妃没有自己的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罢了,太子虽然对她尊敬有加,不过要说宠爱那是没什么的。
所以,看开了吧。
就算日后侥幸太子登上帝位,也就是个劳心劳力的皇后罢了。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况且看皇阿玛的态度,以及这么多虎视眈眈的兄弟们,具体怎么样还不好说呢。
“四弟妹,怎么没把弘晨和小格格带来啊。”和卓说道。
“小孩子顽皮,等到再大一些,再带出来。见见他大伯娘还有各位婶婶。”
三福晋:“四弟妹藏的也太好了,这也就周岁和满月的时候见过你们家弘晨,听我们爷说,长得和四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呢。”
小包子弘晨咬手帕:嘤嘤嘤。
就因为和阿玛长的像,每次出去都会有怪阿姨,怪叔叔来逗我…。。
五福晋一起凑趣:“是呢,我们爷也说呢,和四爷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长的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
八福晋:“莫说你们了,我这就住在隔壁,也是难得一见呢。”
八福晋成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听着众人说小四爷,心里酸溜溜的,就想转移话题。
“大嫂这班子请的不错啊,这武松可是演得虎虎生威呢!”
“八弟妹,你们喜欢就好,这咿咿呀呀的戏曲听久了呀,换换口味,来点武打的,这一会还有杂技班子,咱们都是自家人,今天我这个做大嫂的也就没有特意隔开了,男女就隔了屏风,大家一起好看个热闹。”
“哦,对了,这戏班子还是九爷推荐的呢。”
女人在一起,聊聊吃食,衣着首饰什么的,很是欢快。
和卓和福晋们在这里聊的热火朝天,却没看到十福晋带来的蒙古小姑娘,眼中看像胤禔的方向,闪着光。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看完戏曲,又看了杂技班子。
效果不错,掌声如雷,几位福晋也想请他们去府上,和卓让底下人带着福晋们的太监侍女去杂技班子那里。
因为考虑到要修复这个小世界的漏洞,和卓就不那么藏着掖着了。
小六喜欢经商,和卓鼓励他多和九爷接触。老九胤禟因为喜黄白之外,不被康熙所喜,认为他与民争利。
这个小侄子凑上来,要和他一起玩,自然乐意带着。
刚开始还是看在大哥大嫂的面子上,不过后来发现这小子确实有经商的天赋。九爷乐呵呵的,拍着小六的肩膀,直言怎么不是自己儿子。
不然自己就后继有人了。
小六弘晌也是在13岁的时候在额娘处领取了价值一万两银子的私产,现在才一年多,已经翻了一番,增值到两万多两了。
也算是本事了!
40岁3
小七弘同领取了私产之后,也被小六骗过去了。现在已经也开始增长了,小七乐得做个甩手掌柜,让六哥去折腾。
杂耍结束后,来贺寿的皇子福晋们陆陆续续的开始离场了。胤禔亲自将太子爷送出门,现在胤禔心态已经转变了,不再是幼时和太子弟弟争夺父爱的男孩了,对皇阿玛屁股底下的座位也没了想法。
对上太子很是平静。
和卓这边也将太子妃和福晋们好好的送出门。
一场宴席可以说是办得宾主尽欢,和卓就提了个办理寿宴的想法,事情都交给了儿媳妇们去办了。
儿媳妇们寻常很难找到机会讨好和卓这个婆婆,还不牟着劲的办好差事,好让婆婆看看自己的能力。
和卓坐享其成,只要纵观大局就好了。
嗯,这种感觉真是好。
到了晚间,和卓还为胤禔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
夫妻二十余载,又是胤禔的整寿,和卓自然要予以表示的。
偷笑,嘻
胤禔来到正院的时候,一瞬间,灯全部亮了起来。
并不是亮如白昼的那种,
昏黄的灯光中,走出来一个美人,打扮的不是时下流行的装扮。
和卓露出了半截手臂和圆肩,袖口做的宽宽广袖,腰身掐的细细的。裙摆做的大大的。
和卓的头型只是简单的固定了一个发髻,上面的装饰都是碎钻宝石,裙摆上也镶嵌了珍珠宝石。
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恍若仙子
更何况,和卓自己解开了面上的幻术,漏出的是自己原本的相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胤禔自从进了院子之后就呆立在那里,眼中只有那跳着舞的一个人。
直到和卓一舞完毕,胤禔还呆呆的。
和卓移动莲步,走到胤禔面前,看着他的傻样有些好笑,伸出纤纤玉手,点了点他的脑袋。
“咚咚咚!!!”胤禔只觉得和卓的莲步是走在了他的心上,心跳的很是频繁,都快到嗓子眼了,他快要抑制不住了。
“傻样!”一边还给胤禔抛个媚眼。
。。。。。。。
和卓侧身看着自己的夫君,浓眉大眼的,身材是标准的倒三角形,腹肌八块。站在那里,就是一个发光体,身姿高大挺拔,眼神深邃,看起来没有40岁,就好像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又多了生活的阅历,有弘昱他们所没有的成熟气息。
不光有闺阁少女的,和卓也注意到,就是身边的太子妃和三福晋,都多看了几眼。
太子爷和三爷都比胤禔要小,两人都挺起了肚子。
看起来就像是胤禔才是弟弟,他们是哥哥一样。
翌日,胤禔晨起,并没有感觉疲惫,反而觉得精神极佳,神清气爽。
看着自己王妃还在酣睡,笑了一下,就悄声出去洗漱了,还交待了不准打扰王妃。
40岁4
底下奴才们看出来王爷心情非常好。
胤禔的神清气爽其实不是错觉,
而是和卓在自己院里有阵法,一个简单的聚灵阵,和藏匿阵,自然呆着更加舒适。
感觉精神很好是因为和卓将养魂木置于两人的枕头中。
要是上千界的修士看到了,定会捶胸顿足,说暴殄天物,如此珍贵之物,怎可给凡人使用。
养魂木是三大神木中唯一可以给凡人使用的。
可以佩戴身上滋养魂魄元神,慢慢让神识壮大,还可以寄居魂魄,保证神智不散。
不过和卓还是在上面加了几层阵法,担心胤禔这样一个凡人承受不住。
只是有很少很少的溢出。
不过也是起到了很好是滋养作用,所以,一般胤禔很少会有精气神不足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
养魂木是和卓无意中在一个秘境中得到的,还挺大的。
得到这块养魂木的时候,无意中被一个元婴修士看到了,还被追杀了好久,自爆了好几件灵器,后来还是被师傅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剑气所杀。
元婴又被和卓爆出的两件灵器所灭杀。
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才拿到的,不过报酬也不错,这元婴修士是储物戒很是丰富。和卓看了他的戒指才发现这是一个三流门派的弟子,还是家族之后。
不过和卓并不担心,自己做的伪装,是师傅帮忙炼制的,只有超过师傅渡劫期的修士才可以看的出来。
回到宗门后,和卓将养魂木献给了师傅,这么大一款养魂木,可以说在拍卖场的话可以拍到天价了。要知道一块玉佩大小的养魂木,就价值几百万极品灵石了,而且有市无价。
和卓这一块,做几十个玉佩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养魂木越大越好。
师傅做主分割了,做了几块玉佩,除了自己留下两个玉佩大小的之外,其余的都给了和卓,上面做了好几个大宗师级的阵法。
不过和卓觉得这种神级材料放在自己身上太危险,只留了2块玉佩大小的放在储物戒里。
师傅也没矫情,将养魂木收了之后,就给和卓炼制了一个空间,就是现在和卓用的空间戒指。日后会自成一个小世界的那种。里面还给放上了十几条灵脉。
可以说是价值远超和卓送给他的养魂木了,毕竟养魂木除了滋养神识和魂魄外,没有什么用处,可以入药,不过效果没有直接用好。
不过那个元婴修士身家也很是丰厚,他储物戒中有一截金雷竹,三大神木之一,万年天雷竹称为金雷竹,能释放淡金色的辟邪神雷。
和卓用不到,也献给了师傅。
除了和卓脖子上面的以外,和卓另一个玉佩大小的封印在了他们夫妻的枕头里面。做了好几个阵法,看不到也取不出来。
自然也不会被人误拿。
户部欠银案,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才结束。
而且没有全部追回,追回了将近一半,一千万两,这个成绩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过四爷也落了个冷酷无情的名声。
这可不是个好名声。
康熙52年,户部银案后续1
田文镜虽然没有逼死康熙近侍魏东亭,不过也差不多了,最后还是康熙拿出钱来还的。
另外十爷夫妻是坑娘的,两个人都是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主,坐吃山空,还不起,还是宫里的贵妃给还的钱。
另外十爷的外祖家钮祜禄家,虽然因为出了一个皇后,一个贵妃很是荣耀,但是当时两人的嫁妆,就掏空了一半的家底。
然后遏必隆死后,几个儿子内战,又消耗掉很多。
虽然宫里经常有赏赐,不过一般都是只能摆设的东西,药材布料什么的,没有真金白银。再加上。
这次还钱,阿灵阿还是求到了宫里头贵妃处。
温僖贵妃这次被坑的不清,既要给儿子儿媳擦屁股,又要给娘家擦屁股。
幸好贵妃手里握着自己和姐姐两个的嫁妆,不然就惨了。
不过贵妃在宫里日子过的也不错,有儿有女,对康熙宠爱并不在意。
所以份例是足够够的,但是这次也是被折腾的元气大伤。
不过因为阿灵阿夫妇的做法,将贵妃给逼狠了。
一开始就要求贵妃全部偿还。
虽然最终,贵妃拿出了八万两银子给娘家。
但是,
十爷贵妃和娘家的关系一度僵化。
之前宫中贵妃就非常反对阿灵阿推举皇八子胤禩为皇太子,关系已经疏远了,结果这次一上来就如此强硬的态度。让贵妃寒了心,其实阿灵阿也就是因为觉得十爷不得宠,空有个郡王的爵位,没有什么正经的差事,才敢如此。
不过阿灵阿这个人才能平庸,钮祜禄家自从遏必隆死后就在走下坡路了,现在又因为银两的问题和贵妃十爷闹僵了,在和卓看来是很愚蠢的。
三爷胤祉,欠银十几万两。不是很多,但是三爷喜欢收藏字画孤本,很多钱都花在了这个上面,荣妃早年得宠,但是康熙赏赐的东西也都是不能变卖的。
所以荣妃可以说是四妃中最穷的了,娘家马佳氏又不显。
最后这个钱一半是三福晋拿出来的。因为这个,荣妃现在面对儿媳妇都很是和气。
太子爷那里欠款就更多了,四爷去了几趟都被太子爷打发了,就还了十万两意思一下。后来还是弘昱上门了几次,才将欠款还清。
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是太子和胤禔针锋相对的时候,太子爷也没有针对过弘昱这个侄子。后来知晓了自己舅公对年幼的弘昱做的事,还大大的训斥了一番。
太子爷虽然在宫里吃穿不愁,但是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现银,也是不容易的。后来还是变卖了宫外元后留下的一些东西,还有两个庄园才凑齐的。
太后那里就更热闹了,天天有来哭穷的。
爱新觉罗家是个大家族,宗室里有好些日子也不好过,太后很是头疼。最后太后将自己的私房拿出来一部分,给日子确实不好过的宗室。
当然,给的都是有蒙古福晋。
太后是康熙嫡母,寻常康熙的孝敬,康熙后妃的孝敬,子孙的孝敬很多。另外还有孝庄太后的财产也是继承了一部分,寻常很少用到钱,所以很是富裕。
康熙52年,户部银案后续2
又彰显了天家的仁慈。
康熙爷是同样的,除了魏东亭之外,有的老臣确实经济难过的,寻常政绩也还不错的。康熙爷也用自己的私房钱还了。
内务府的银子就是康熙的私房,因为几年前内务府大动荡,涮下去一大批人,所以内务府银子很是充裕,还这点银子不成问题。
比如曹寅欠款是300多万两,康熙就帮忙还了100万两。康熙不是冤大头,这个数字是经过核实的,说是给康熙造行宫,接待圣上的费用。
但是实际谁知道呢,花了80万两是顶天了,剩下的就要各位自己想了。
康熙还了100万两,是因为曹寅年幼到现在的君臣情义了。
乌拉那拉家也欠了38万两,他们作为四爷的岳丈家,见天的到四爷的王府去求见四福晋。
四福晋倒也爽快,从自己的嫁妆里面,拿出5万两银子,多了没有。
乌拉那拉家不满足,闹腾,四福晋直接说当年弘晖夭折的那两年,家里也没管过她。
等到弘晨和小格格出生,才渐渐来往。
哥嫂也就偃旗息鼓了,乌拉那拉家子侄都不争气,现在最大的靠山就是四福晋,可不能这么得罪了。况且他们只是兄嫂,说话没有父母这么有底气。
另外太子爷的外家赫舍里氏也是借了二十多万两,求到太子的头上,太子爷自己要还六十万两,没有什么钱。
最后还是给了两个元后的庄子给他们,并给了3万两银子了事。
和卓的王府,弘韦媳妇就是元后家的,也拿了5000两银票回娘家。
反而是纳兰家,家底丰厚,当时借款只是因为从众心理,就10万两的借款罢了。
完全还的起,不过胤禔受明珠照顾多年,还是拿了一万两银子过去,府上的侧妃纳兰氏也拿了5000两银子回娘家。
和卓娘家伊尔根觉罗氏,欠款也不多,就5万两,不过和卓还是拿了五千两银子回去,左右算是个心意。
另外直亲王府的5万两欠银也还清了。
要说还清可是不容易。
京城的满族大姓,除了富察家,佟佳氏,还有太子妃的外家瓜尔佳氏,和卓的外家伊尔根觉罗氏,宜妃的外家郭络罗氏,很少有还清的。
到最后四爷还得了个苛刻,冷酷无情的称号,一时间四爷此人在宗室百官中很不讨喜。
反而是太后和康熙,赚了一把子仁厚宽和的名声。
这两个简直是坑儿子,坑孙子。
至于弘昱和弘方两个辅助要债人员,既没有得到四爷这种酷吏的名声,又没有得到康熙和太后宽和仁厚的名声。
毕竟他们就是辅助,完成好了四爷交待的任务,就行了。
说到四爷府里,这一年多可以说是鸡飞狗跳。
要说四福晋娘家借款这么多,还可以说是家族家大业大,开销排场都大。虽然有很多水份,不过看着弘晖的份上,另外四福晋又生育了一对嫡子女的份上。
四爷拿出了5万两的银子帮岳家还债。
任谁说破大天来,四爷对岳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不过李侧妃在四爷后院这一年多日子很不好过。他们家就一个小小的知府,小家族而已,居然敢借款将近10万两白银。
四爷当场看到这个欠款,都气的摔了杯子。
这一个小家族怎么敢!!!
康熙52年,户部银案后续3
还不是仗着王府的势力,仗着当初李氏给他生育三子一女,才胆大包天。
原本四爷再怎么生气,也是会帮忙的。
不过看到欠款的日期,气笑了。
前期欠款5万两银子,后来在弘晖死后那一年,居然陆续在户部打了3万两银子的欠条,各种名目。
这是什么意思,庆祝爷死了嫡子是吗?
弘晖出事的时候,四爷已经不在户部了,所以不清楚。底下人也没说,以为四爷后院的事情都是知道的,这就造成了现在这个状况。
弘时才能平庸,又自幼在李氏身边长大,眼皮子浅,丝毫没有大局观,不大气。
四爷是不会让他当世子的,这个是一早就决定的,只是没有宣之于口罢了。
弘时是李氏的幼子,弘盼小小年纪就夭折,弘昀倒是个心思灵透的,不过身体不好,四爷对他也没有太大要求,平安健壮即可。
不过弘昀在康熙49年的时候还是夭折了,年仅11岁。
弘时出生的时候,弘盼已经夭折了,弘昀身体不好,所以李氏对这个小儿子期望非常高,百般溺爱。
四爷虽然宠爱李氏,但是对于孩子们,更多的是将心思放在弘晖身上,将弘晖当成了继承人。
又因为弘盼夭折,弘昀身体不好,对弘时多有宽容,养成了弘时现在这幅性子。
愚蠢又自大,尝尝以王府长子自居,以为世子就是囊中之物,对弟弟们并不友爱。
这些四爷都看在眼里,想要掰正,但是性格一旦形成,而且受到李氏常年的影响,随着四福晋生下嫡子,后院女人接二连三的生下孩子,四爷对于弘时也就放弃了。
所以看到李家的欠条才会这么光火,形势如此嚣张,在不知道的时候不知道仗着王府在外面如何狐假虎威。
况且,居然胆敢以借款3万两,庆祝弘晖死亡。
看看,都是什么条目,孙子娶妻?
自此,李家上了四爷的黑名单,浓墨重彩的。
被狠狠的记了一笔。
关于弘晖的死,四爷确实查到了和李氏有关系,不过因为当时他所有的子嗣都是李氏所出,就轻轻的揭过了。
不过现在就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