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世为后(醉卧风陵)-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要查就查吧,只是丽华那边就不要影响到了,不看别的也看她有了身孕。”
郭圣通气得眼前直发黑,勉强维持着平和的样子,“这点事情陛下还用跟着操心,臣妾就是在不晓事也不至如此。”
刘秀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要弄得尽人皆知了,三皇子毕竟是记在了许氏名下。”
“臣妾明白,今天中常侍他们回来,如果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把那曹婆子放了也就是了。”
“就这么办吧。”
刘秀的脸色缓了一缓,郭圣通趁机说道,“臣妾一早让陈颂去请湖阳公主进宫,应该也快到了。陛下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儿,在宫中等一会儿公主可好?”
“陈颂回来了?”刘秀倒还记得陈颂去新野的事情。
“是的,昨天晚上回来的。只不过阴乡侯还在新野,也没有奏章让他转递,所以一大早臣妾就让他出去办事了。”
“阴家那边怎么样?”想到阴家刘秀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刺的。
“阴三公子是感染了风寒,现在已经没了大碍。不过阴二公子就……”
“阴兴怎么了?”
“阴二公子已经下葬了,阴乡侯亲自主持的。”郭圣通知道她不能多说什么,得刘秀自己记得他曾经的怀疑。可惜的是,刘秀已经不敢再怀疑了,继续怀疑下去,阴家一定是脱不开关系的,为了阴丽华,他宁愿把这件事情放下。
“阴识为什么没回京?”
“陈颂回禀说他要在家里照顾三公子一段时间。”
“宫里要瞒住了,别让丽华知道。”
帝后二人正说着阴家的事,湖阳公主就到了。刘秀在刚回京的时候,就亲自去了刘黄的府上探望,这会儿再次见面,反倒觉得大姐的气色很是不错。
郭圣通冷眼瞧着,刘黄很有几分眉眼含春的意思,心里头暗暗打鼓,莫不是已经见到了宋弘?再仔细瞧了瞧,就越发的肯定,真是无法化解的冤孽
“公主,陛下昨日喜得皇子,本宫特地请姐姐先过来瞧瞧。”
不受重视的宫人生的儿子,湖阳公主本没有放在心上,这会儿皇后一提,她才想起来,“瞧我这个记性,陛下喜得皇子,还没有恭贺呢”
“姐姐先别忙贺喜了,跟本宫一起去许美人那里看看孩子怎么样?”
依着规矩,孩子满月以后外人才能相见。刘黄是姑母,许美人也不是生母,这样说来见见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娘娘,臣妾新寡,恐怕有些不相宜。”
“姐姐这是哪里的话,应该是三皇子沾了长公主的福分才是。本宫也是担心姐姐成天在府中憋闷,出来看看小孩子正好可以散散心。”
郭圣通这话倒是合了刘秀的心意,于是在一旁说道,“朕与大姐哪是寻常姐弟的情分,现在正应该经常到宫中散散,倒是皇后想的周到,朕与你们同去。”
郭氏不等刘黄再说什么,对着紫苏吩咐道,“去把太子带过来,一起去看看弟弟。”
“把二殿下也带来。”刘秀倒是很多时候都想着刘辅,只不过初春的天气郭氏可不敢让他出门。刘秀想想也就作罢了,冻着一点半点他也是舍不得。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芳菲殿,倒是让许柔然磕头磕了半天,刘秀是初到许氏的住所,觉得很有些新鲜雅致。许氏叫奶娘把刘英抱了出来,看起来可不比已经两个多月的刘辅小多少。
刘黄并没有想到会来看孩子,也没什么准备,这会儿瞧着孩子胖乎乎的着实招人疼,解下块玉佩送给了许氏,许氏低头谢过,替刘英收了。皇后笑着说道,“瞧瞧彊儿,看见弟弟就高兴的不得了。”刘彊好奇的戳了戳刘英,也许不过是在猜弟弟怎么变小了。
“难得太子这么小就知道友爱弟弟。”许氏在旁笑着说道,皇上在一旁坐着,自然是什么好听说什么。
“你说把辅儿和英儿放在一起,他能分出来哪个是之前的弟弟吗?”
“怎么不能,跟二殿下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了。”
“那可不一定,姐姐瞧瞧辅儿和英儿是不是挺像的。”
“小孩子嘛,都差不了太多。不过说起来,二殿下还是像娘娘多点,三殿下像陛下多点。”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郭圣通费了半点劲,就是等着刘黄说出来。而且只有刘黄说了,刘秀才会深信不疑。“姐姐也瞧着像啊,臣妾也觉着英儿的眉眼特别向皇上呢”郭圣通抱着刘英往刘秀眼前凑了凑。
刘黄也认真瞧了瞧,“倒不是眉眼最像,而是额头最像。简直就是跟陛下小时候一模一样。”
刘黄是家中长姐,刘秀小的时候倒是她照看最多,说起以前的样子,刘秀也来了几分兴致。许氏也明白了皇后折腾这么一出的用意了,有了刘黄这句话,至少后宫里的人想说什么都得掂量掂量。
也许是人多给闹的,刘英很不满意的哇哇哭了起来,奶娘赶紧抱一边儿哄着,这几个人也就回了正殿上。
到了午膳的时候,刘秀终于问出了那句让郭圣通日夜不安的话来,“大姐,你看朕这满朝文武可有谁特别的出众?”
刘秀这意思就相当于问“姐,你看上谁了。”刘黄也不是不明其意,犹豫着就要开口。
“陛下这话让姐姐可怎么回答,满朝文武姐姐能见过几人?”
郭圣通突然这么一打岔,刘黄也就不好再开口。心里面很是嫌她不懂事,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过了今天,岂不是得自己去找皇帝弟弟开口?
刘秀瞅着大姐眉眼含笑,绝不是寡居困苦的模样,心里多少也猜到了几分。对郭氏突然插话很是不解,他瞧见郭氏微微摇了摇头,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按下了这个话头。
刘黄这顿饭吃的心里头是直堵得慌,皇上要是没提过也就算了,偏偏眼看就要到手的姻缘,就让皇后一句话给挡了。心里越发的觉得还是阴氏好,如果是阴氏坐在这里,一定不会这么没眼色,反而会帮衬着自己,绝不会像这个憨货。
午膳过后,刘黄讪讪地就要告辞出宫,“公主且慢,陛下还有事要办,姐姐何不多留一会儿。”
刘秀跟刘黄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奈何郭圣通语气轻快,笑意盈盈,让人也难以拒绝。刘秀确实是积压了一些事情,而且他还打算去趟西宫,午膳都没过去,他有些担心阴氏。
刘秀出了长秋宫,刘黄淡淡的问道,“娘娘有什么吩咐?”
依着郭氏本来的性子,完全可以不管她这档子闲事。只不过,现在是什么都得忍耐,郭氏笑着说道,“姐姐随我来吧”
郭圣通把她带进了配殿的书房,把原本伺候的人都遣了下去,“皇上之前的问题,姐姐还没有回答呢,本宫也想知道,姐姐觉得哪位更出众一些呢?”
刘黄不知道郭氏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一时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郭氏也不着急,亲手斟了茶,等她慢慢想。
第二卷好风凭借力第一一五章风波再起(下)
第一一五章风波再起(下)
刘黄的心里还不是很相信郭氏的,她早就习惯了把阴氏当做弟妹。虽然皇后这些日子没少照顾她,不过她也觉得是郭氏在刻意的讨好,说来也是为了讨她弟弟的欢心,而她享受起来也觉得理所当然。郭氏要知道她心中所想,只怕要活活气死,上辈子不讨好你不成,这辈子讨好你也不对
郭圣通见她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到正题,只好学着刘秀推赤心置彼腹中。
“公主,驸马过世,我跟皇上心中都十分悲痛。可是,天命如此,人力也是不能及,公主毕竟还年轻,日子还得过下去。陛下的意思,朝中文武姐姐觉得哪位比较出众,自然有他亲自去说和。只是这样的事情,自是不便当庭议论,所以本宫请姐姐到这书房说话,公主不要心生误会。”
郭圣通这几句话说的是万分的真诚,湖阳公主也略有几分感动,于是说道,“多谢娘娘美意,只是……”
“公主,常言道,‘初嫁从亲,再嫁从身’。此事公主完全可以自行做主,有什么想法你不妨直说。”
“大司空威容德器,群臣不及”湖阳公主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并没有什么可疑的红晕,好似在正常不过的谈话。
虽然早就知道答案,郭圣通仍然做出了大吃一惊的样子,“公主,大司空可是有妻室的人。”
刘黄奇怪的看着她,好像是什么新鲜事物一般,她的眼睛明明就在说,“有妻子又如何,你不是也一样”
郭圣通自然是能读懂她的目光,只恨你刘家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她强压下心头怒火,“公主可能有所不知,大司空品行与别人大有不同。”
说到宋弘,刘黄来了兴趣,她对他的印象就是只是匆忙间的惊鸿一瞥,还有就是坊间流传的一些言语。皇后嘴里说出来,性质当然大不相同,“不知道娘娘指的是什么?”
郭圣通见她这样的殷切,突然有些可怜她。把心思都用在那人的身上,却不知人家避你如同蛇蝎。“去年的时候为了修建宗学,本宫与大司空见过一面。后来听说大司空妻子不在京中,正赶上释放宫女出宫,又有一些人无家可归。本宫便挑了两个伶俐的送的大司空府中,只是被大司空当场退回来了。”
“竟有这样的事情。”刘黄听皇后这样一说,反倒是对宋弘的仰慕又多了几分。
“大司空持身以正,又很敬重妻子。公主的事情可能要从长计议了。”
“我自然会善待他的妻子。”刘黄无所谓的说道。
郭圣通见刘黄执迷不悟,感到阵阵无力,想着不如让她自取其辱算了,又觉得已然到了这一步,不如把话跟她说透,“公主,陛下月前在宜阳大败赤眉,因其君臣有三善,故而不但不杀他们反而赐给了府宅田地。这个公主可曾听说过?”
怎么一下子又转到赤眉?刘黄心中不解,“驸马那时候身故,所以很多事情不曾听说。”
“其一,攻破的城邑遍布天下,但是原来的糟糠之妻,没人抛弃。其二,以刘姓宗室请立国君。其三,”
刘黄终于明白了郭氏的用意,“娘娘,不必再说了。”
“公主,宋弘位列三公,自当为群臣表率,陛下公开盛赞的事情,他是不会反其道而行的。”
刘黄的年纪比郭圣通大了整整一倍,哪里还是不知世事的小姑娘。宋弘的为人越是优秀,这件事情的希望就越渺茫。郭氏见她面露颓色,也不知该如何相劝。
刘黄略坐了一会儿,就要告辞出宫,本来想去看看阴氏的,现在也没了心情,“娘娘,这件事情,请娘娘不要跟陛下提起了。”
“公主……”
“多谢娘娘提醒,否则就要铸成大错了。”刘黄并不是这样就放弃了,只不过她知道还真是得像郭氏说的那样从长计议,凭她皇帝弟弟的金口只怕是成不了事的。
刘黄还没走出殿门,就有人过来通报,陛下派了人过来请公主去广德殿。她也不知道皇帝弟弟这是何意,于是招了人进来问话,“陛下有没有说是什么事情找本宫?”
“回长公主,陛下只说请您到广德殿。”
“还说什么了没有?”
“回长公主,奴才不知。”
刘黄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是举步就往外走。倒是郭圣通多了个心眼儿,赶紧问了句,“陛下还请了什么人?”
“回娘娘,还请了大司空宋弘。”
这让郭圣通和刘黄同时大吃了一惊,郭氏试探着问了问,“陛下知道了?”
“不应该啊?”刘黄也有些摸不着头绪。
“怎么会这么巧?”
刘黄也觉得事有蹊跷,总不能是陛下和她心有灵犀吧。但是不管是不是有这个灵犀,贸然行事可是要坏事的,刘黄一时急得不得了,“陛下宣大司空多长时间了?”
“回长公主,陛下在西宫就下了旨意,估计这会儿大司空应该已经到了。”
西宫,刘黄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她当时提了几句巧遇宋弘的事情,就是希望通过阴氏给皇上递个话儿。可是过了这么些天一点风声都没有,她也就死了心准备自己亲自开口。却不想阴氏偏偏又操起了闲心,这下可怎么收场
郭氏见刘黄这个样子也就猜到了几分,看来是她前些日子进宫探望阴氏的时候透露了消息。阴氏这是着急卖个人情,却不想再一次弄巧成拙了。看来是老天都在帮忙了
“公主,还是赶紧过去看看吧,也许,陛下就是有事宣召大司空呢?”
刘黄可是不敢心存侥幸,也许有皇后在还可以转圜一二,“娘娘跟我同去吧?”
郭氏正愁没借口,刘黄倒是“善解人意”,两人匆匆忙忙到了广德殿,这时宋弘已经在里面了。“咱们从后门绕进去吧”
刘黄点了点头,不知道事情到哪一步了,她也不好这样大喇喇的进去。而她刚刚绕到后门,就听见宋弘慷慨陈词,“臣只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刘秀被宋弘这句话说的也觉得是失了颜面,他听见了后面的环佩之声,猜着是大姐到了,于是转过头说了句,“这件事情办不成了”
刘黄此刻羞愧不已,正要从屏风后面出来,却被郭圣通一把拉住。“陛下可是输了臣妾一锭金哪”
刘秀没想到竟然是郭氏从里面出来,也不知道她这是唱的哪出。刚要出言喝止,就见郭氏款款走到宋弘面前,“大司空。”
宋弘愣了一下,原本以为皇上要是给自己保媒,没想到却是皇后从后面出来,他赶紧跪下行礼。
“大司空请起。陛下此前在长秋宫与本宫说起赤眉之事,称赞他们也算是略有情义,本宫觉得我朝中君臣要远远胜过他们,所以才请陛下试探一二,不敬之处还请大司空海涵。”
郭氏说完深施一礼,宋弘哪里敢受,连连口称不敢。他虽然明明听见了皇上说的是“事情办不成了”,但还是不要刨根问题的好。毕竟被试探总比被保媒要强。更何况,他大致也能猜到皇上如果要保的是哪一位,说起来他还真是要敬而远之。
待宋弘退下,郭氏扫了眼四周服侍的宫女黄门,“今日之事,有谁敢泄露半点,休怪本宫无情”
刘秀这会儿也算明白过来,郭氏这是全了他大姐的面子,心里头不由得暗暗感激,他猜着大姐就在后面,于是吩咐道,“你们都退下。”
等在广德殿服侍的人都退干净了,刘黄才从屏风后面出来。她心情极差,但也不至于哭哭啼啼失了身份。她还是保持着长姐应有的气度,不会胡乱去埋怨什么。
“皇姐,朕险些办了坏事。”
“陛下言重了。”刘黄心里又羞愧又气恼,更多的还是在想宋弘那两句话。
郭圣通觉得气氛尴尬,而她能做的也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人家亲姐弟的事儿了。“陛下,臣妾贸然上殿,还请陛下责罚。”
刘秀这几天又被阴氏弄的有些不着四六,但也还不至于那样的不知好歹,“今天的事情还是多亏了你,不然朕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陛下过虑了,臣妾告退。”
刘秀正好有话要跟湖阳公主说,点点头就让郭氏退下。
“等等。”刘黄此刻明显是不想跟刘秀再多说什么,对于宋弘,有些东西她还是要重新考虑。“陛下,妾身也一并告退了。”
她站到皇后身边,就要一起出去。
“皇姐”刘秀这会儿办坏了事情,实在是想弥补弥补。而他也确实是关心刘黄,想留她把事情解决。
“陛下,妾身的事情,皇后娘娘全都知道。陛下有什么就去问皇后娘娘吧”刘黄跟着皇后往外面走去,到了门口又转过头来,“陛下,宋弘所言大有道理。娘娘跟随陛下数年戎马,实非易事,陛下要多多珍视。”
刘秀跟郭圣通都没想到刘黄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愣在了当场。郭氏轻声说了句,“姐姐过誉了。”头也没回就出了广德殿,只留下刘秀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第二卷好风凭借力第一一六章缘起缘灭(上)
第一一六章缘起缘灭(上)
无论怎样,湖阳公主跟宋弘这段孽缘就算是遮掩过去了,即使刘黄心有不甘日后再弄出什么乱子,应该也不会把火烧到长秋宫头上来,郭圣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刘黄出宫之前说的话,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触动,也许早就已经麻木了。但是,对于刘秀来说,却是惊诧不已。他的亲人对待郭氏和阴氏态度他还是了解的,无论是伯姬还是大姐,其实都并没有那么的重视皇后,相反的,她们却是一向与阴氏交好。今天大姐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让刘秀不得不重新审视。
事实上,中午在西宫时候,阴氏隐晦的提及了小许氏的死不见得就是正常,皇后这样大张旗鼓搞不好是另有文章。依着皇后直来直去的性子,他到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看来,皇后轻易就拢住大姐的心,也不会像他看到的那样简单,而阴氏,他根本就不敢去深究。
晚些时候刘秀招来中常侍,低声问道,“皇后这一天都做了什么?”
“回陛下,娘娘离开广德殿以后,正好奴才和尹善从外面回来,娘娘问了那曹婆子家里的情况,因为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就让奴才派人把曹婆子送回了家,娘娘后来没有出过长秋宫。”
“阴贵人呢?”
“阴贵人也没有出过宫门。西宫新来的侍女倒是查清楚了,是阴太夫人进宫的时候带进来的,后来太夫人出宫却没有跟出去。”
竟然是阴家的人这让刘秀心里有点反感,“宫里面多出一个人来,皇后也没管?”
阴贵人偷偷把人留在宫里,到先问到皇后头上,王远心里叹息,在这宫里,管你地位高低,还是受宠最要紧“陛下,娘娘可能还不知道。奴才在玄武门查问的时候,当天阴夫人和太夫人是分别出宫的,只有一个人。禁军都没有注意到还有一个人应该出去,奴才估计他们也就没有报到皇后那里。”
刘秀也知道这并不能全怨皇后管得太松,看来还是丽华做了不应该的事情。他想了一想,可能丽华觉得那巧慧是个得用的人,暂时留下来用一用,也许是打算日后仍旧送出宫去,所以也就没跟皇后提起。回头还是他跟皇后说一声,既然是用得上的,那就正经记在名册上。虽然是阴家的人,但是一个宫女总不至于能掀起什么浪来。
刘秀跟郭圣通提这事儿的时候,郭氏倒是痛痛快快地当场就应了下来,连阴家半个字也没提。刘秀试探着问道,“丽华这次没通过中宫私自就把人留下,的确是有些欠妥,不过,她现在怀着身孕,皇后不要介意。”
“陛下,估计也是西宫那边事忙,才没人过来跟臣妾知会一声。姐姐那边的事情臣妾怎么会不体谅,陛下过虑了。”
看着郭氏没事儿人的样子,刘秀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相信。想起大姐的态度,他还是不得不多问一句,“皇姐中午跟你说了什么,怎么你会跑到广德殿去。”
“是这样的,陛下离开以后臣妾跟公主在书房说了会儿话,公主就提到大司空气度不同常人。臣妾倒是想起来年前赐了两个宫女的事情,就跟公主略提了提,后来公主也觉得此事还要从长计议。谁知道陛下突然就召了大司空,公主有些担心,就让臣妾陪她一同前往了。”
说媒说成这样刘秀也很是惭愧,还有就是恼恨宋弘一点情面不讲。郭圣通知道用不了几年宋弘就会被免官,也不知是不是从这个时候就埋下了伏笔。她可不希望为了这么点子事情就毁了一代贤臣,不过现在也只有刘黄能让他顾忌一二。“陛下,臣妾看着公主是着实仰慕大司空,事情也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你觉得还有可能?”
“臣妾可不敢说一定,只不过姻缘是天定的,就是一时绕了弯路,最终也还是会回到原位。公主与大司空是不是有缘,陛下慢慢看着也就是了。”
刘秀对宋弘的了解还是要多些的,那可是个死犟的硬骨头,他并不觉得大姐还有任何的希望。不过既然大姐还有心,他多少都是要帮衬着点的。
还没等刘秀想出主意来,湖阳公主的家令就上殿来递了奏章,却原来公主离开京城去了封地。
“公主出去散散心也好,封地那边的行宫年初就建好了,公主也不会受委屈的。陛下就不要叹息了,过些日子在派人接回来也就是了。”刘黄这次去封地,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而下一次再去的时候,就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都是朕办坏了事。”
“陛下也是好心公主明白的。”
京中并没有什么不利的谣言,刘黄却还是回了封地,看来的确是动了真心。这样一来,刘秀还真不好把宋弘怎么着了,只盼着他自己能够知情识趣,早日消受了这美人恩。
郭圣通瞧着刘秀神色郁郁的,撺掇着他去看望三皇子,刘秀倒是对这个新出生的儿子兴趣不大,反倒跑去了暖阁瞧刘辅。两个多月的孩子,除了吃也就是睡了,可刘秀偏偏兴意盎然,也不知这孩子是不是真的投了他的眼缘。
郭圣通不知道他对刘辅的宠爱能够保持多久,她也并不愿意孩子对他产生过多的依赖。因为在她看来,这样的宠爱实在是太不可靠,十之八九只不过就是能维持到刘阳出生之前而已。如果等到刘阳出世了,他仍然这样的喜爱辅儿,那时郭氏才能信他一二,可是现在,郭氏怕孩子将来失望。
本来刘秀对于任缳的印象已经很淡了,可偏偏在他离开长秋宫的时候,远远的瞧见了一个人影。她并不是往大殿这边来,也没有回过头看谁一眼,可偏偏就是这个样子,映到了刘秀的心里头。他原本要去西宫的,这会儿也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