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婴穿]王妃-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穆氏嫁给潘勤之时,江城侯府正值穷困之期,确实没什么陪嫁。要是江城侯发大财了,家里有座金山,拿一万两闲钱补偿潘妤很有可能。再或者潘妤无依无靠,将要嫁入豪门,能给江城侯府带来更多好处,也有可能会金重陪嫁与她。
  现在江城侯府没那么富裕,这一辈唯一的嫡女穆六娘都要为自己的亲事发愁,更何况潘妤父亲俱在,官职地位也不低。江城侯府拿一万两银子去陪嫁潘妤,对潘妤来说就是过年的凉菜,拿倾全家之力,拿一万两子添个凉菜,这种想法确实只有穆老太太才会有,穆四爷绝对不会同意。
  苏怀玉忍不住道:“老太太是越来越糊涂了,这样的事情也敢想。”
  “所以我才不管她呢,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穆七娘笑着说,古代的女子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各色杯具。相对来说娘家的生活没那么悲惨,更难得的是遇上一个好友,自然想自己生活的恣意一些,不然总是想到未来的苦楚,把眼前的美好的都耽搁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七姐爽快,是该这么想。”苏锦秋笑着说,她就喜欢穆七娘这个痛快劲。又道:“我还特意吩咐厨房的婆子带了各色食材过来,我一定要好好偿偿七姐的手艺。”
  做菜是穆七娘的爱好,除了吃的乐趣,还有做的乐趣。只是千金小姐是不需要亲自下厨的,江城侯府的大厨房也不会让穆七娘沾,到碧云轩里做吃的就成了穆七娘的乐趣,也饱了苏锦秋和苏怀玉的口福,手艺确实太好了。
  “只要有东西,满汉全席都能做得出来。”穆七娘得意的说着,她这辈子也什么乐趣,唯独就是做饭和吃饭,没想到要当官太太,也没想过嫁个多得意的老公,人生要求低,快乐自然也就多了。
  苏怀玉却是听得愣了一下,问:“满汉全席是什么?”
  苏锦秋虽然没有问出来,却是疑惑地看着穆七娘。穆七娘已经很适应古代生活,但是偶尔的时候总是会突然蹦出一句两句话,这就需要她自己注意了。
  “呃,就是很多菜混在一起叫的全称,我也是在书上看到的。”穆七娘连忙说着,有时候得意起来就有点收不住,幸好都是平常能混过去的话,再加上她是小透明,倒是能混过去。连忙岔开话题道:“听说你定亲了,还是母家的表哥,你一定见过了。”
  苏锦秋点点头,道:“并不是亲表哥,只是走亲戚见过一次。”
  俞永昭是俞氏大堂哥的次子,比她大七岁。据她所知己经是秀才,虽然是次子,父亲却是嫡长房,俞家也是世代书香门第,小小年纪又有才名。若是以阁老孙女的标准去说亲事,俞家是次了很多,但以她目前的状况,这是最好的选择。
  母系亲友,虽然不是嫡系,关系很近。俞家与苏家关系一直不错,家风门风很正,不管俞永昭将来前程如何,她带着大笔嫁妆过去,至少没有被谋财害命的危险。
  倒是俞家会同意这门亲事,让她有点惊讶。以俞永昭的条件,她就是很有钱,会有很丰厚的嫁妆,也不能给俞永昭以及俞家带来太多的政治利益。
  苏老太爷己经淡出朝廷,谁都知道跟他扯上关系不太好。俞永昭完全可以寻一个嫁妆没有那么多,却对他很有帮助的妻子,书香门第嫡长子与嫡次子相差不大,关键点在与会不会读书,若是俞永昭科举真考出来了,苏老太爷的情况弄不好还会连累他。
  “那也很好啊,表哥表妹。”穆七娘笑着说,道:“怎么也比七爷强,不用管潘妤说什么,女人结婚总是一辈子的大事,寻个知根知底知冷热的就好,不用在意太多。”
  穆大太太想她卖到商户,她倒不觉得商户怎么了,挺自由的,拘束相对小的多。婚姻的主体在与男人,嫁个高门大户各种槽心,还不如嫁个平常人,求个夫妻恩爱。
  苏怀玉听得直笑,道:“七姑娘倒是一点不害羞。”
  “姐妹们闲话,有什么好害羞的呢。”穆七娘说着,觉得坐了许久,便调整一个姿势,掀起车帘一角往外看,道:“不管了,好好在南山住几天,爬爬高山,看看枫叶。”
  苏怀玉心情也跟着舒爽起来,跟穆七娘相处是件很愉快的事,结伴出行果然是个好选择。


☆、第34章 宋思宗

  江城侯府的别院就在南山脚下;在车上看大门时十分气派,进去之后就不行了;年久失修;又无人住;许多房屋虽未倒塌,屋顶也开了天窗。即使过来之前派人打扫过;也只是勉强整理出一套小院供苏锦秋和穆七娘居住。
  此处别院还是第二代江城侯府所建;正值侯府鼎盛之时;当然自然是各种气派。只是时移事宜,儿孙们不争气,宅子虽在却连维持都做不到。
  幸好苏锦秋和穆七娘都不挑剔,尤其是穆七娘;进去之后就连连称赞。对她来说,自由自在的地方就是好地主。中午饭都没让下人动手,穆七娘下厨做了几个菜,手艺地道的让厨娘都叹为观止,穆七娘乐呵呵听着,直说自己是天才,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手艺。
  中午时间吃吃喝喝,到半下午时两人换上男装,带足人马在山脚下转了一圈。两人年龄都不大,男装并不显得突兀,外人看起来只是两个俊俏小公子。
  跟着的婆子倒是说了几句,觉得这样不太妥当,只是苏锦秋和穆七娘如何会听。苏怀玉也觉得没什么,不然正常姑娘出来爬山,是要坐软轿的,还在蒙着面纱,跟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丫头婆子,说是出来玩,能享受到的乐趣真不多。
  还不如现在这样,直接男装出行,虽然被发现之后闲话有些多。至少比着女装满山乱跑好多的。苏锦秋连亲事都定下来,能玩的也就这两年,何必太拘着她。
  休息了一晚,次日才去爬山。正值枫叶如火之时,出来游玩的行人着实不少,苏锦秋和穆七娘一路上山,引来不少人围观,实在是太漂亮了,尤其是苏锦秋,活似金童一般,如何不引人注目。
  “弟弟果然是太漂亮了,这一路上不知道得了多少少女的芳心。”穆七娘笑着打趣苏锦秋。
  江城侯府里的四个姑娘,容貌以苏锦秋居首,潘妤居末位,应该说其他三人加一起也有所不及。以前年龄小时还不觉得,年龄越大,美貌值越大,就好像盛开的花朵那般,一点点把自己的美丽展现出来。
  “哥哥也不差,这一路上不知多少小姑娘看你呢。”苏锦秋笑着还回去,神情却显得十分伤感。
  没有哪个女人希望自己是丑八怪,只是有时候在穿衣镜看着自己越来越美的脸,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莫名的感伤。
  回想俞氏当年,就拉着她的手说,女人还是不要漂亮的好。
  然后俞氏说完这话的当天晚上,就上吊自尽了。
  同一天父母双双亡故,直到现在回想起那一天来,她还有种做梦的感觉。
  穆七娘看苏锦秋有几分失神,只以为她担心美貌惹祸,想想元凤不就是这么惹来的嘛。笑着道:“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呢,天上给了你这样东西,好好收着就是了。”
  “是啊。”苏锦秋只是说着。
  都已经过去,她确实不该再想起。不是说不怀念,只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
  一路向前,中午时分到山顶广源寺。此时正值旅行旺季,自然是香火鼎盛。一众人刚进门就有迎客僧过来招呼,昨天就有男仆上来招呼过,今天苏锦秋和穆七娘要在庙里吃饭,怎么也得空出一套跨院来,好好吃顿饭斋。
  苏锦秋走了一路觉得有点累,穆七娘的精神却是好得很,像小马驹似的跑个不停,道:“我先去庙里逛逛,过一会就回来。”
  苏锦秋笑着点点头,只是让丫头婆子跟好。
  饭桌就摆在廊下,丫头端茶上来,苏锦秋并不着急吃饭,实在登山这一路太累,喝口茶歇歇脚,等穆七娘逛完庙再吃饭也不迟。
  “没想到七姑娘还信这个。”苏怀玉说着,她跟苏锦秋都不信神佛,进庙就是为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吃顿饭。
  “只怕她也是凑热闹逛逛。”苏锦秋笑着说,穆七娘也不见得是信这个,多半是没来过,知道机会难得,趁空赶紧逛逛。
  “世上哪来的神佛啊,若是真有……”苏怀玉说到这里顿住了,若是真有神佛,好人就该长命百岁,坏人早该速死投胎。
  苏锦秋默然一会,笑着看向苏怀玉道:“姑姑别说这个了,难得出来玩。”
  “也是,是我多嘴了。”苏怀玉笑着说。
  世上就是没有神佛维护公平,她自己也能讨回公道。
  丫头倒茶上来,这是特意给苏锦秋留的一处小跨院,有时候还会是女眷的修行之处,院中枫叶红似火,秋风吹来倒来阵阵清爽。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主要在说俞永昭,苏锦秋与他只有一面之缘,苏怀玉见俞永昭的次数却是不少,此时是满口夸赞,道:“果然是老太爷挑中的人,果然有眼光。”
  “是啊,祖父挑的人。”苏锦秋笑着说,苏老太爷的眼光绝对值的相信。
  “我听穆老太太房里的婆子说,穆老太爷正在走门路,看能不能年后让家中女儿进京选秀。要是能成,明年开春就要进京,姑娘要不要考虑回京?”苏怀玉说着。
  她对穆家的八卦没什么兴趣,但是苏锦秋在穆家住着,消息灵通是必需的。就穆老太爷和穆老太太这样,连正常智商都没有,万一再突发奇想干出什么事,好歹有个防备。
  “选秀?”苏锦秋眉头皱了一下,道:“进宫当伴读?”
  后妃全是平民,宫中公主郡主的伴读却有要求。最少得是书香门第人家,姑娘更要知书达理,品貌端誇,进宫之后跟主子享同样的待遇教养,出来之后名声很好。若是得宫中主子喜欢,弄不好还会被指婚。
  机会是很不错,不过这种选秀并不是强迫性的。高门大户里会参加选秀的多半是庶女,真正娇养女儿的人家,怎么会女儿小小年纪就进宫侍奉。
  苏怀玉点点头,道:“据说要走潘家的路子和定城侯府的路子。”
  正常情况下江城侯府的女儿是有资格入选的,但江城侯府出过事,属于皇帝面前挂了号的人家,想让家中女儿有机会,那就得走点路子。
  “噢……”苏锦秋想了想道:“若是穆家进京,我自然也要跟着进京。祖父一个人在京中,我总是不太放心。”
  “我家人都在这里,我马上让下人准备换洗衣服,请公子进来换洗。实在是对不起,我真不是有意的。”穆七娘满是歉意的声音从门口传过来。
  说话间就见穆七娘急匆匆进小院,唤来男仆和婆子。
  就听门口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不怪公子,是我自己太不小心。”
  “不管怎么说,公子还是先把衣服换了再说吧。”穆七娘说着。
  年轻男子似乎也没有坚持,道:“那就打扰了。”
  院中苏锦秋和苏怀玉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这人的声音……
  年轻男人脚跨进门槛里,苏锦秋和苏怀玉看个正着。
  二十岁左右,容貌俊秀,身形修长,谦逊而有礼,气度不凡。哪怕此时是半身的泥柠,狼狈至此,气质依旧,脸上没有一丝动容。
  “弟弟,我……”穆七娘意图解释一下状况。
  她也不是故意带个男人来小跨院的,只是花园池边玩时,她差点不小心掉水里,亏得被他拉住了,结果挣扎的时候,她临场反应太差,不小心把人推到水里,弄得这一身泥泞。
  顾不得男女之防,好歹给他找身衣服换上,不然实在太抱歉了。
  只是一语未完,苏怀玉抽出长剑,直袭而来。
  年轻男子反应极快,伸手摸向肩上背包,下意识就要出手。直到看清是苏怀玉,以及院中的苏锦秋,握着剑柄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放下,只是站着不动。
  “姑姑……”苏锦秋突然一声喝住苏怀玉。
  苏怀玉手挽剑花,剑落指向男人脖子,拔剑是本能反应,直到苏锦秋喝住她,看年轻男子不动,怒声喝道:“拔剑。”
  苏锦秋走向前来,道:“姑姑,不要这样子,太难堪了。”
  年轻男子紧抿着唇,似乎是努力不让自己显得太激动。上下打量着苏锦秋,从容淡然的脸上出现裂痕,愧疚道:“死与苏家之手,我心甘情愿。”
  苏锦秋伸手拨开苏怀玉的长剑,再次对苏怀玉摇摇头。苏怀玉虽然心有不甘,咬牙切齿瞪着年轻男人,却是退后几步,再无动手之意。
  “拿身衣服给宋大爷。”苏锦秋淡然吩咐完婆子,又道:“这里都是女眷,不方便招呼,庙里自有更衣之处,请宋大爷自便。”
  “苏姑娘……”
  苏锦秋只当没听到,一个眼角都没有给他。
  宋思宗,永昌皇帝亲姐安宁长公主的孙子,京城名声远扬的贵公子,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要不是因为他,苏墨玉不会死,俞氏也不会死。


☆、第35章 回京

  这三年来苏锦秋忍不住会想,父母的死到底要怎么算;或者说她该找谁算账……
  就在她听墙角;苏墨玉得知凤池对俞氏有不轨之心的第二天。苏墨玉收到了一张战贴;来自宋思宗的挑战,要用棋局一决高下。
  苏墨玉是苏老太爷的老来子;不免过于宠爱,再加上他自小体弱;连带着课业都不怎么问;只希望他能平安长大。苏墨玉倒是很争气;书读的不错,不过杂收旁收太多;平常也更在意生活本身;平和又随意。
  让苏墨玉名震京城的是他的棋艺;八岁那年就打五局五胜打败当时的棋圣,成为京城新一代棋圣,许多京外人士都来京讨教。苏墨玉并不在意,他只是爱下棋而己,名头之类的只是小事,能够以棋会友倒是好事。
  也因为名头太响,这样的邀战书,苏墨玉也是常接到的,本来都习惯了。不过在那种心情之下,若是无名之辈邀战,苏墨玉也就随意答应了,不是什么高手,不用太用心。偏偏是宋思宗下战书,知道他是高手,与他应战要花十二分心力。
  当然若是其他时间邀约,苏墨玉还能提议推迟,只是那个时候,在他看来不合适推掉。
  苏墨玉提议过一局定胜负,他的身体以及精力状况负担不起五局的压力。宋思宗拒绝,五局三胜制是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苏墨玉自己对局都是如此,为何到他这里要改规矩,他是迫切地想赢,想证明自己,但他想赢的更光明正大就是输了,也想输的心服口服。
  苏墨玉应战,两胜两负,第五局成了决战局。
  结果……丢掉了性命。
  “苏姑娘……”宋思宗看苏锦秋转身要走,扬声道:“我与苏先生相交一场,任何事情,不管我能不能做到,只要姑娘一句话,我必定拼尽全力。”
  不管他走了多远的路,不管他怎么努力让自己开阔胸襟,这件事他都没有办法释怀。这三年来他一直自责,他跟苏墨玉来往也不是一天,苏墨玉会要求把五局改为一局必然有自己的理由。
  身体与精神到了那种地步,为了他的面子仍然与他对战,拿出自己全部水平以棋会友。甚至于最后都跟他微笑着说,是他自己身体不好,不怪别人。
  “多谢宋大爷。”苏锦秋说着,深吸口气看向宋思宗,道:“宋大爷不用为此内疚,父亲也好,祖父也好,都没有怪过你,就是我,虽然不想见到宋大爷,却没有真的怪过你。父亲一生爱棋如痴,既与宋大爷场上相见,必然要拿出十分本事才不负与宋大爷的交情。命数至此,与人无关。”
  这倒不是面子话,苏老太爷痛失爱子哭成那样,却没有责怪宋思宗。本来就是以棋会友,宋思宗既没下药,也没有做任何手脚。
  失态归失态,这样迁怒就显得太小气,也太侮辱苏墨玉。
  只是天下间的事,都在一个巧字。
  以苏墨玉的心胸,要是没有宋思宗的棋局邀约,凤池的事情虽然对他打击很大。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去放开,之后与凤池疏远,此事也就到此结束。
  同样的要是这件事没有暴出来,苏墨玉应战宋思宗就是辛苦些,也不至于如此。
  偏偏是两者相加,苏锦秋并不信命,此时却不知道要信什么。
  “你走吧,姑娘都不怪你,我更不会难为你。”苏怀玉胸口起伏,努力让自己更加镇定一点,长剑归鞘时手都些颤抖。
  那些大道理她都懂,理智上说这件事并不怪宋思宗。宋思宗只是跟苏墨玉对战而己,他并没有做什么。
  但是,她真的很想杀了他。
  苏锦秋也不想再说,转身往屋里去。比起凤池来,她是没有那么厌恶宋思宗,宋思宗很无辜,但不管是凤池还是宋思宗,她都不想见到。
  宋思宗一脸苦色,他现在甚至还不能原谅自己,如何能指望苏家……
  当即不再言语,任何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好像嘲讽一样。
  拱手作躬,转身离去。
  苏锦秋并不理会,进到屋里,在窗前摇椅上坐着,神情有些飘忽。
  苏墨玉与宋思宗虽然年龄相差有些大,却都是京城出名公子,苏墨玉最喜与仕子名士结交,与宋思宗关系虽然不像跟凤池那样好,却也差不到哪里去。
  尤记得苏墨玉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念之(宋思宗的字)命运多舛,本不该如此辛苦。
  宋思宗的出身在京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总是悲喜两重天的交差,让人有种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才好。他父亲叶景霰乃是安宁长公主嫡长子,母亲则是宋太后娘家侄孙女,落地之时即为公主府嫡长孙,还被其祖母带到宫中与皇子们一起抚养。
  在荣宠即极之时,宋家人公然顶撞陈太后,陈太后亲下懿旨使其父母和离,并把改姓交于宋家。宋家被贬出京,他也跟着宋家回老家。几年后生父接他回家,仔细教养,宋思宗自己也十分争气,文武双全,接人待物样样出色。
  回归父姓虽然没有可能,但父族承认其身份,宋思宗又如此争气,京城许多人都以为他人生霉运到此为止,不曾议亲时又出了件事。
  为他的亲事,其父叶景霰以及继母为他精心挑选,选中京城权家姑娘,宋思宗自己也很满意。岳父枝老爷乃是榜眼出身,当时是四品京官,不嫌弃宋思宗出身,单看上他这个人为女儿择为夫婿。
  当时两家连婚期都定了下来,结果宋思宗的生母宋氏得知这门亲事,十分不满意。认为娶四品小官的女儿乃是后母毁掉继子的狠毒手段,知道写信与叶家没有用,直接写信给权家,信上对权家上下十分侮骂。
  权老爷火暴脾气,接到信差点气炸了,权家书香门第,他又是榜眼出身,许以嫡女,竟然被宋思宗的亲娘如此侮辱。权老爷把信拍到叶景霰脸上,直言情愿女儿死在家里也不会嫁给宋思宗。因为骂不到宋氏,又顺道把宋思宗骂了一顿。
  叶家无法,只得把退掉亲事,权老爷马上又给女儿寻到更合适人家,权家女儿本来就很抢手,要不是宋思宗才名再外,根本就轮不到他。
  定亲退亲,尤其是权家主动退亲,理由如何瞒的住。京城顿时哗然,宋思宗的身世向来很得人同情,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却归于母家,不从父亲。结果这事出来,虽然更多的人同情宋思宗,但门当户对的人家考虑女婿人选直接把宋思宗划掉。
  宋思宗再优秀,宋氏是他母亲这一点怎么都不会改变,将来婆媳肯定要一处生活。定权家女时,两家就议定,婚后宋思宗出府别居,接宋氏一处生活。
  有这样一个不省事的婆婆,没有哪个儿媳妇能侍候好。再者宋氏如此糊涂,前头已经把亲生儿子坑那样,将来只怕也要坑下去。权老爷甚至直言过,像宋思宗这种最好别娶妻,亲娘坑自己就算了,还是别去祸害别人家的姑娘。
  没多久权氏出嫁,果然是夫妻恩爱,家宅和睦。权老爷榜眼出身,官职升迁也快,从四品飞奔到三品。如此的对比着,宋思宗显得越发可怜,他那样的努力,他那样的上进,结果亲娘的一封信,让他这些年的努力都付遂流水。
  再就是伤心失望,他知道亲娘生活不容易,日子越过越苦。他主动提出离开叶家,为的就是接宋氏进京来,结果宋氏就这样对他。他信上写过无数次,父亲和后母对他很好,真的很好,亲事真的是精挑细选的,生母仍然认为是后母恶毒。
  在这个时候,他向苏墨玉下战贴,更多的是想向世人证明自己。这也是他一贯的做事方式,他不是什么天才,也没什么天分,他只能比别人用功再用功,他想变得很优秀,被所有人称赞。而不是被人同情,可怜以及鄙视。
  他需要证明自己,同时也是自觉得棋艺可以跟苏墨玉一战。文才武略,琴棋书画,其他的都好,唯独棋艺,也是因为苏墨太出名。
  苏墨玉不得不应战,这个时候拒绝宋思宗,无疑是伸手给他一个耳光。
  应战,还要拿出十分本事,胜败虽然很重要,但水平高低更让人看重。输一个高手并不是丢脸的事,赢了一个放水故意相让的人,会更让宋思宗觉得耻辱。
  输赢只在一瞬间,但结果谁都没有想到。
  苏锦秋有时候忍不住想,苏墨玉在下棋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有点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