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古种田实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要为今年的冬天做准备。
楚夏之前有问过炎他们冬天的情况。
部落里的冬天是真的难挨。
这里的冬天会持续三个月,其中有两个月大雪封山,根本找不到吃的。所以,他们也只能靠入冬时候收获的食物慢慢熬过去。
当然,部落的人也不是没想过把肉晒干储存,但晒干的肉不可能一点水分都没有,虽然可以多保存一段时间,但没有盐的话,也是会腐烂的。
楚夏可不想自己的整个冬天都是在饥饿中度过,所以,她要慢慢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谋划。
第47章 制陶准备
制陶的工作量算起来其实比搭房子还要大,但楚夏还是选择先制陶,是因为第一个交易会快要到了。
可能是楚夏的运气很好,这里虽然没有制陶需要的瓷石,却有一些和粘土很像的土壤。
因为楚夏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也不多,但凭她以前仅有的一次体验,发现有一块地的土壤还真和她用过的有点像。
由此,她才生出了制陶的心思。
华国有五种土,简称五色土,其中白土的粘性最强,其次是黑土。
粘土在华国许多地方都有,所以,楚夏能在部落周围发现粘土也不是多么奇怪的事,只能说运气好罢了。
虽然那土壤的质地还不错,却不可以直接使用,还需要处理一下。
处理方法不难,淘洗一下去掉杂质,晾到半干就可以了。
接下来主要是要准备窑洞和木炭还有轱辘车。
烧陶窑的话,楚夏知道一种土法。
用和好的泥巴先垒成一个圆形的井,用火烧干,再继续垒继续烧,直到一个合适的厚度和高度,足以承受高温不裂开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但和那些专业的烧陶窑肯定没法比。
但楚夏现在要的不过是一个能用的烧陶窑罢了。
说到这个,楚夏想,到时候可以趁机再垒一个灶台。
部落里煮饭的时候,每次都烟熏火燎的,还有点不方便,等有了灶台之后应该就会好很多。
木炭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多费些时间就能搞出来。
最后是轱辘车,古时候没有自动旋转的机械,都是靠人力或者畜力,只是,怎么把力气变成匀速旋转的动力,楚夏还需要研究研究。
制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楚夏要把前期工作打算好了,才开始动作。
――
最近,部落的人发现,楚夏每天都会去外面带一些泥巴回来,还要洗泥巴,部落的人除了不解还是不解。
不过,楚夏只告诉他们,这以后是有用的,也没有过多的解释,这件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
部落里有四个十来岁的孩子,分别是风,狐,鱼和云。
他们不用像炎他们那样去打猎,大多数时候都是随着女人们去采集,其余时间就自己玩儿。
他们尤其喜欢围着楚夏,因为在他们心里,楚夏是部落里第一厉害的人,会治病,还发明了弓箭,连炎都要排在第二位了。
当然,楚夏也很喜欢这些孩子,偶尔还会给他们一些自己带来的零食。
不过,一个月过去,那些零食也吃得差不多了。
人始终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着实有些孤独。
楚夏的孤独不是生活上的孤独,而是精神上的。
在这里,只有她一个人知晓什么是语言文字,什么是道德法律。
所以,楚夏难以抑制地想要把她知道的知识传播出去。
而传播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识字。
因此,楚夏就有了教部落里的人认字的想法。
因为大人们都很忙,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小孩子强,所以楚夏就将目标转移到了这几个半大的孩子身上。
不过,读书识字这些事情毕竟太遥远了,只能以后有条件了再作打算。
第48章 春夏
这是楚夏穿越过来后的第三个月。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气温已经完全回升到暖和的程度。
楚夏终于要迈出制陶最关键的一步了。
一大早,部落里的所有人都聚集在窑洞周围,等待着楚夏的命令。
这是他们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同努力出来的结果。
窑洞里面摆了十只大小形状相似的陶坯碗,灰白的颜色并不美观,却寄托着所有人的期待。
等炎他们把木炭加好,楚夏又检查一遍之后,楚夏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命令:“点火。”
楚夏有些紧张地闭上了眼睛,双手也扯着自己的衣摆。
若是仔细听,还能听出她声音里的颤抖。
虽然楚夏安慰自己,这是第一次,就算失败也正常,可楚夏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更是整个部落的事。
与楚夏相反,部落里的其他人虽然也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
炎上前去点了火,然后回到了人群中。
大家发出高兴的欢呼,似乎并不担心这次工程的失败。或者,他们并不明白失败会有多大的问题。
炎一直关注着楚夏,自然发现了她的紧张。
他走到她身边,抬手轻碰了一下楚夏的肩膀,轻声说道:“会成功的。”
“谢谢!”楚夏睁开眼睛。
――
烧陶需要的时间挺久的,窑子由之前安排好的人守着添炭,看着火候。
虽然楚夏不用守,但她现在也没有心思去做别的事,再加上她自己也不放心,就一直守在窑洞旁边。
一直到晚上天黑尽了,实在没有精力了才去睡了几个小时。
心里有事情,所以楚夏很早就醒了,等到上午太阳出来了,楚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叫人停了火。
又等了一段时间,等窑洞的温度降了下来之后,大家才打开窑洞取陶碗。
还好,结果虽然不乐观,但也不是太差。
烧之前放了十只,成功的只有两只,其它的都成了碎片。
好在还有两只成品,倒不至于颗粒无收。
楚夏捧着一只碗,差点热泪盈眶。
只是在这么多人面前,不想自己失态,硬生生忍住了。不过她微微湿润的眼眶出卖了她的真实感受。
人群中也发出惊奇的欢呼,显然,大家对这个结果都挺满意的,他们第一次知道,除了石头木头,还可以自己用泥巴烧出碗来,而且这个碗比其它的都要薄要轻。这几乎要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识。
大家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地谈论着烧出来的碗,像围观大熊猫一样看着它。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神奇的变化,明明之前放进去的时候还是软软的泥巴,用火烧一烧就变得这么硬了。
楚夏,自然也是开心的,第一次就成功意味着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也不会有问题。
这离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现在离春夏之交的交易会还有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应该能烧出不少陶器来。
到时候,部落就可以和其它部落多换一些盐回来。
这样,楚夏就可以开始她的储粮大计了。
不过现在,楚夏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去测试一下这个碗漏不漏水。
第49章 陶碗
来到小溪边,楚夏用竹筒碗舀了半碗水倒在陶碗里面,举到眼前,在阳光下仔细检查,看是否会漏水。
万幸的是,陶碗外侧干干爽爽,没有漏水的迹象。
这表明这两只碗都是可以用的。
楚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把碗举到大家前面,让大家围观。
众人虽然还不太能明白陶器带来的意义,但他们也知道这小小的碗会给他们带来方便,自然也都很开心。
部落里平时用来做饭的是一口脸盆大的石锅,锅身有人的手掌厚,因而特别笨重,一般人还般不动,要清洗或移动很不方便。
不方便倒也还在其次,更麻烦的是,想找到一口合适的石锅还不容易。
一旦部落的锅坏了,将面临无锅煮饭的局面。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铁器,所以很难开凿石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选一块有凹陷的石头,再慢慢打磨,在石头中间掏出一个洞来。
这样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下,制出来的石锅还不一定好用。
但有了陶器就不一样了。
虽然现在因为制陶工艺还不成熟,只能烧制小样的像碗啊,杯子盘子之类的小东西,但随着以后的进步,肯定能烧出陶锅来。
到时候,想要多大的锅就有多大的锅。
并且,有了陶锅之后,楚夏还想提出分开做饭的想法。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摧残,楚夏实在是不想吃这毫无滋味的饭了。
之前楚夏轮流做饭的时候做过一次,但那次因为才来部落不久,也不敢整出什么幺蛾子,就按照部落其他人的做法规规矩矩地干了。
后来楚夏成为巫医之后,雨她们就没有叫她做过饭了。
其实,饭菜的口味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部落的卫生条件实在令人堪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初楚夏吃到过带毛的肉,这导致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都有些敏感,总觉得食物没有自己弄的干净。
虽然后来楚夏也和雨说过,肉和菜要洗干净才能吃,不然会生病。但可能是因为部落里已经习惯以前的做法了,除了楚夏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遵守了几天,后来就又恢复原样了。
所以,楚夏很想分开做饭。
再加上,再过不久,就要去交易会了,楚夏觉得这次有了陶碗,应该能多换些盐回来。
不管做什么吃的,都需要盐,而部落里为了省盐,经常只在汤里放一点,因此,楚夏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
所以,楚夏才会那么希望分开做饭。
不过,这些都扯远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多烧一些陶器出来,到时候好拿去换盐。
――
看到大家对自己手里的陶碗如此热情,楚夏也不独占,把碗给他们挨个传着看。
炎虽然也对陶碗感到惊奇,但他对楚夏的兴趣更大。
她好像什么都知道。
她是巫医,能治病救人;她还会制弓箭,这让他们打猎方便了很多;她还会制陶,用泥巴烧成了碗;最后,她还会吹笛子,那是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美妙。还有什么是她不会的呢?炎想。
楚夏似乎就是一个迷,他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他不知道她以前生活在哪里,也不知道她将来会不会离开。
和楚夏生活的时间越长,炎反而觉得自己越看不懂她。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有些自卑。
他似乎除了打猎,对其它的都不太擅长。他甚至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楚夏真的要离开,他该怎么留下她。
炎望着楚夏,深邃的眸子里尽是迷茫。
内心
感觉到有目光注视着自己,楚夏回头一看,原来是炎。
看到他的眼神,楚夏有些不解。
炎的目光有些复杂,楚夏看不懂,不太像高兴,反而像是有些担心。
楚夏不知道炎会有这种感受,难道制出陶来他不高兴吗?还是有什么其它的问题?
楚夏不知道。
楚夏有点想去询问,又觉得自己和炎的关系还不到这种程度,贸然问别人的隐私有些不礼貌。
炎自然也发现楚夏的反应了,但他现在还没有勇气对她说出自己内心的感情。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感情来得那么突然。
从前也有过别人向他表达过好感,但都被他拒绝了他对那些女人并不喜欢。
那时候,在他的世界里,除了打猎和部落似乎已经装不下其它的了。
可见到楚夏的那一瞬间,他感觉她似乎是一束阳光,照亮了他灰暗的踽踽独行生命。
后来的发展,在炎的意料之外,但好像也在意料之中。
炎没想到楚夏懂那么多,会治病,会吹笛,会制弓箭……。但同时又觉得,她好像天生就应该知道这些,如果不是她,其他人也不会知道了。
炎想靠近楚夏,又怕吓到她,让她更疏远自己,因而一直以来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逾越的。
炎想接近楚夏,于是,他在不自觉中开始模仿楚夏的行为。
楚夏早晚要去小溪边洗漱,他便也开始早晚刷牙洗脸;楚夏吃饭前会洗手,他便也去把手洗干净;楚夏会每天打扫山洞,他就抢在她之前把山洞打理好;楚夏每次说话都会先说一遍她原来的话,他也开始学说楚夏的普通话。
在不知不觉间,楚夏对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骨髓,融进了血液。
现在,楚夏要烧陶,他便全力帮她挖泥巴,筑窑洞,攒木炭。
炎只希望,楚夏能一直在部落里快快乐乐地活着。
――
楚夏是一个好奇心较低的人,除了最亲近的几个人,她是不会主动去探究其他人的内心的。如果他们愿意主动倾诉的话,楚夏也是乐意倾听的。
但炎明显没有要说出来的想法,所以楚夏虽然有点疑惑,却也不去深究。谁还没点心思啊?
上次她在山洞外面哭了,炎也没有追问原因,所以,楚夏也不会追问炎。
向他友好地笑了笑,楚夏就要继续去研究自己的烧陶大业了。
虽然剩下的八个碗碎了,但楚夏还是要研究研究,找出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不再出现一样的失误。
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楚夏的回应,但只要看到楚夏对自己笑,炎心中就满足了。
情绪低落没多久,炎就重新振作起来了。
看到大家还在围绕着陶碗进行讨论,炎走过去,伸出手,示意自己要看一下。
江和树就把自己手里的碗给了炎。
没想到,炎拿了碗之后,就转身打算走了。
他们俩想反抗一下,要回碗。
炎挑了挑眉,居高临下地瞥了他们一眼,意思不言而喻,这碗他要了,没他们的份。
其他人碍于炎的“压迫”,也是敢怒不敢言。
其实,他们都明白,这是楚夏亲手做出来的碗,所以炎才舍不得给他们。
不过,就这样让炎抢走了,他们还是很不爽,多看几眼又怎么了!
第50章 交易会进行时
自从烧出陶碗之后,部落里的人对烧陶这件事就充满了极大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平均两天烧一炉,除去碎掉的,总共烧出了一百一十多个成品。
烧出的陶器有碗,碟子,杯子和脸大的盆。
技术还不太成熟,要烧制大件的物件还有些困难,因此,楚夏他们主要烧一些小样的东西。
现在部落里,几乎人人都能用上陶碗,陶杯。
除了自己用的,楚夏挑选出五十只品相较好的碗碟,打算交易会的时候拿去换盐。
在这期间,楚夏有想过烧一个细颈瓶,到时候再削一个木塞,就可以当水瓶用了。
不过,因为她的技术不到家,很显然,失败了。
部落里的人,除非是冬天,不然他们是很少烧热水喝的。
大多数时候,如果口渴了,他们就直接在溪边用手捧起水来喝了。
楚夏知道,这个时候的溪水河流都没有受过污染,可以喝。但她总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溪水虽然干净,但也有不少微生物,直接喝生水还是有可能让人生病的。
并且,楚夏是穿越过来的,她的体质和这些原始居民也有些不同,或许有些东西对他们没有害处,但对她就不一定了。
所以,楚夏要喝水的话,一般都是自己动手烧一些,然后装到自己的水杯里。这样,就可以喝两天了。
如果能烧一个水瓶出来,就能多装一些水,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成功,但楚夏相信,随着以后烧陶技术的进步,肯定能成功。
――
现在已是初夏,交易会的日子到了,部落里的人都很兴奋。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交易会大概也算得上是一场盛会吧!
现在不是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大家想去哪就去哪。
从部落到交易会地点有三天的路程。现在的绝大部分森林都未经开发,路上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所以,去交易会的人一般都是武力较强的男人。
并且,部落也需要人留守,所以,最后去交易会的人只有7个人。
分别是楚夏,炎,雷,江,狼,阳和红。
早在几天前,大家就在准备带去交易会的物品。
部落里,除了平日里吃饭是大家一起吃的以外,其它的东西并不公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收藏,大多数是一些皮毛之类的东西。
现在夏天到了,也不需要穿厚厚的衣服了,所以他们要把一半的皮毛拿去交换。
现在部落里有了弓箭,他们可以打更多的猎物,也不用太担心今年冬天没衣服穿。
这次交易会的重头戏自然是这一个月内烧出的陶碗。
五十只碗不多,一个大背篓就能装下。
部落里是有背篓的,但因为他们没什么经验,编出来的背篓有点松散,并不能装太重的东西。
所以楚夏又自己动手改编了几个出来。
楚夏用厚竹片做底,又烤了四根弯竹片做骨,然后用薄竹片编篓身,最后再系上来条背带,就完成了。
做出来的成品比不上她爷爷编的,但比部落里原来的背篓要好用。
除了陶碗,楚夏还准备了几包药材。
她能治病的名声目前还没有传出部落,对别人买不买她的药楚夏自己心里也没底。
但至少做个尝试,有人买自然是好的,没人买也不妨事。
第51章 交易会进行时
自从烧出陶碗之后,部落里的人对烧陶这件事就充满了极大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平均两天烧一炉,除去碎掉的,总共烧出了一百一十多个成品。
烧出的陶器有碗,碟子,杯子和脸大的盆。
技术还不太成熟,要烧制大件的物件还有些困难,因此,楚夏他们主要烧一些小样的东西。
现在部落里,几乎人人都能用上陶碗,陶杯。
除了自己用的,楚夏挑选出五十只品相较好的碗碟,打算交易会的时候拿去换盐。
在这期间,楚夏有想过烧一个细颈瓶,到时候再削一个木塞,就可以当水瓶用了。
不过,因为她的技术不到家,很显然,失败了。
部落里的人,除非是冬天,不然他们是很少烧热水喝的。
大多数时候,如果口渴了,他们就直接在溪边用手捧起水来喝了。
楚夏知道,这个时候的溪水河流都没有受过污染,可以喝。但她总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溪水虽然干净,但也有不少微生物,直接喝生水还是有可能让人生病的。
并且,楚夏是穿越过来的,她的体质和这些原始居民也有些不同,或许有些东西对他们没有害处,但对她就不一定了。
所以,楚夏要喝水的话,一般都是自己动手烧一些,然后装到自己的水杯里。这样,就可以喝两天了。
如果能烧一个水瓶出来,就能多装一些水,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成功,但楚夏相信,随着以后烧陶技术的进步,肯定能成功。
――
现在已是初夏,交易会的日子到了,部落里的人都很兴奋。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交易会大概也算得上是一场盛会吧!
现在不是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大家想去哪就去哪。
从部落到交易会地点有三天的路程。现在的绝大部分森林都未经开发,路上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所以,去交易会的人一般都是武力较强的男人。
并且,部落也需要人留守,所以,最后去交易会的人只有7个人。
分别是楚夏,炎,雷,江,狼,阳和红。
早在几天前,大家就在准备带去交易会的物品。
部落里,除了平日里吃饭是大家一起吃的以外,其它的东西并不公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收藏,大多数是一些皮毛之类的东西。
现在夏天到了,也不需要穿厚厚的衣服了,所以他们要把一半的皮毛拿去交换。
现在部落里有了弓箭,他们可以打更多的猎物,也不用太担心今年冬天没衣服穿。
这次交易会的重头戏自然是这一个月内烧出的陶碗。
五十只碗不多,一个大背篓就能装下。
部落里是有背篓的,但因为他们没什么经验,编出来的背篓有点松散,并不能装太重的东西。
所以楚夏又自己动手改编了几个出来。
楚夏用厚竹片做底,又烤了四根弯竹片做骨,然后用薄竹片编篓身,最后再系上来条背带,就完成了。
做出来的成品比不上她爷爷编的,但比部落里原来的背篓要好用。
除了陶碗,楚夏还准备了几包药材。
她能治病的名声目前还没有传出部落,对别人买不买她的药楚夏自己心里也没底。
但至少做个尝试,有人买自然是好的,没人买也不妨事。
第52章 交易会进行时
自从烧出陶碗之后,部落里的人对烧陶这件事就充满了极大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平均两天烧一炉,除去碎掉的,总共烧出了一百一十多个成品。
烧出的陶器有碗,碟子,杯子和脸大的盆。
技术还不太成熟,要烧制大件的物件还有些困难,因此,楚夏他们主要烧一些小样的东西。
现在部落里,几乎人人都能用上陶碗,陶杯。
除了自己用的,楚夏挑选出五十只品相较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