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派同窗他命带锦鲤-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章出现的错误我已经改了,有一处实在没找到,o(╥﹏╥)o
第115章
大概是根本没想到闻砚桐会出现在这里; 池京禧的震惊持续了很长时间。
周围的士兵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个,直愣愣的盯着二人。
直到闻砚桐走到了池京禧跟前,池京禧的眼睛才微动,然后整个人像被点了灯一样; 刹那间灵动起来。
他眼中浮现笑意; 语气自是遮掩不了的惊讶; “你怎么会……”
闻砚桐道; “我担心你; 所以从朝歌来了。”
随后两人同时伸出手。
闻砚桐看见他的银甲上有血滴,他则看见闻砚桐的发上有银杏叶。
闻砚桐道; “在这里等很久了吧。”
池京禧却不知如何回应。
来的人不应该是闻砚桐。虽然时隔那么长时间; 心心念念想见的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对他而言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但是思及祎北如此危险; 他自己都尚不能有把握周全,更不想闻砚桐处身在这个危险的地方。
闻砚桐见他没反应,凑近了些,低声道,“小侯爷,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你只要选择了姐姐山; 就肯定会安全回到城里。”
池京禧低眼看她,密长的眼睑藏了很多情绪,可最后只化作了一声叹息。
闻砚桐眨了眨眼睛,“怎么了?我来找你; 你不高兴?”
池京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她的头,“你一个人来的?”
闻砚桐摇头,“怎么可能,还有傅子献和牧行屹,不过方才遇到了兽群,我们走散了,我的马直接将我带到了这里。”
池京禧伸手探了一下她手掌的温度,掌心是热的,掌背却冰凉。
他当着众人的面直接牵起来,带着闻砚桐走到篝火边,“再等等,他们会找来的。”
闻砚桐的手经过多日的风吹日晒,没有往日的嫩滑了,池京禧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
他带着闻砚桐坐在篝火边,将她的双手包在自己的掌中。
池京禧的手永远都是温暖的。可能是因为他有着强健的体魄,所以身上的温度很高。闻砚桐长途跋涉那么久,图的就是这一刻的相处,她忍不住低头偷笑。
池京禧却发现了,揪了一把她的脸颊,有些责怪的意思,“你也太胡闹了,这种偏远之地你都敢自己跑来?”
闻砚桐被揪着,五官都做出了求饶状,“我不是一个人啊,五殿下派了两个身手很厉害的姑娘跟我一起呢,我们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
“明知道这里有战乱,祎北城的人都往外逃,你还偏偏往这里来。”池京禧拎着她脸上的肉晃了晃。
“这不是因为你在这里嘛。”闻砚桐说道。
池京禧被这话噌地一下扎中心脏,只好把手指松开了,无奈的看着她。
都说男人才会说甜言蜜语,怎么闻砚桐口中的话每一句都带着甜味呢?
闻砚桐揉了揉脸,往池京禧身上凑,笑嘻嘻道,“小侯爷肯定会保护我的。”
池京禧沉默着没说话,只是将她的手握的更紧了,原本盯着篝火的目光现在也落在了闻砚桐的身上,也没有具体看什么,像是在出神,又像是在凝视。
闻砚桐奔波劳累,一刻没有停歇的来这里找到了池京禧,心情完全放松下来之后,整个人都要被疲倦压倒。
不一会儿就困了,闻砚桐靠在池京禧的肩头昏昏欲睡。
池京禧解了身上的银甲,一动不动,像个木头桩子一样。
没一会儿闻砚桐就睡着了,呼吸平稳,睡容安宁。
池京禧低头看着,仿佛想到了出来祎北的那段时日。
那时候心里的思念真的是无法形容,并没有强烈到抓心挠肺的地步,就好像水一样无孔不入。
以往池京禧做事时,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分不出来精力想别的事。
但是这次却不同,他不管做什么,都无法将精力十分的集中,总会分神去想远在朝歌的闻砚桐在干什么。
原本他计划的是用每日闲余的时间来思念,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思念根本无法控制,从各个地方渗入他的心腔,时间久了,池京禧终于尝到了分离的痛苦。
现在闻砚桐就靠在他肩头,安静的睡着。于他而言就像梦一样,他甚至有些怕忽而一个响动将他从梦中惊醒,睁开眼睛来发现周围的景色没变,但坐在篝火前的仍然只是他一人。
池京禧一边想一边看,不知不觉竟盯了很长时间,长到周围的将士都开始面面相觑。
闻砚桐睡了短暂的一觉,正是香甜时,却被牧杨的叫喊声惊醒。
她睁眼一看,就见牧杨激动的从远处奔来,嘴里还不断的喊着:“禧哥!”
闻砚桐动了动,池京禧感觉到她醒了,就扭了下麻木的肩膀,从地上站起来。
刚起身,就被牧杨紧紧抱住。
牧杨呜呜咽咽的低泣起来,牧杨颇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儿一样,让闻砚桐很是无语。
“大老爷们,总哭什么。”她如是说道。
完全忘了方才见池京禧的时候也掉了眼泪。
牧杨瞪圆了眼睛瞪她,“我这是担心禧哥。”
“这不是都找到了吗。”闻砚桐嫌弃的从怀中掏出干净的锦帕,“那么多人呢,快别哭了。”
牧杨哼了一声,对池京禧道,“禧哥,你下次还是别巡逻了,交给下面的人做吧,太危险了。”
傅子献也从一旁走上前来,附和道,“少帅可安全无恙?”
池京禧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方才听闻砚桐说你们遇到了兽群,如何?有伤亡吗?”
傅子献摇头,“用火吓了吓,它们就退了。”
说着又看向闻砚桐,见她好好的站着,就知道她没有受伤,便笑道,“方才你突生变故,牧行屹险些急哭了。”
牧杨当下给了傅子献一拳,“马上把嘴闭上!”
傅子献好脾气的笑笑,并没有在意。
几人在当地休整了一下,然后也没停留,清点了人数,趁着黑夜就出山了。
牧杨跟闻砚桐并排,两匹马挨得很近,牧杨把怀里偷藏的零食拿出来跟她分享。闻砚桐没吃过祎北的东西,本没什么胃口,但见牧杨的眼睛红红的,眼睫毛上还挂着细碎的泪珠,一脸认真的跟她分东西,便也没有拒绝。
池京禧驾马走在闻砚桐身后,盯着她骑马的背影,不知道再想些什么。傅子献在他旁边跟他汇报这半个月的动向,说道,“少帅,这次来这座山救你,是闻砚桐的主意。”
池京禧淡无波澜的应了一声。
闻砚桐早就知道了。她在两月之前就知道他会在某次巡逻中被逼至深山,于是提前告诉他选那座山。
池京禧在山中困了半个月,祎北城很多人有些按捺不住。在三股势力交织的军队中,他们要对抗的不仅仅是藏在城外虎视眈眈的敌军,还有自己人。
池京禧初来的那几日,已经用手上的权利整顿过了。军中本有军规,其中有人本想利用军规做文章,不触犯军规的条件下明里暗里反抗池京禧的命令。
但是池京禧跟他们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换上常服将他们杀了。
不服从命令就是死。在偏远的祎北,任何法规都奈何不了拳头硬的人,更何况池京禧代表的皇室在军中占有大部分人数。所以池京禧在时,下面的人都老老实实的。
可他消失半个月,有些人已经按不住了,大有上房揭瓦之势。
当夜池京禧跟着傅子献一同回城,祎北驻守军队的大小将领飞奔的赶来,在他住宅门口迎接。
池京禧想往常一样问了几番,就让人都散了,自个回屋子里让人烧水沐浴。
这个宅子本就有一间空房,现在闻砚桐来了,正好住进那间空房里。
来祎北时忙着赶路,闻砚桐基本没怎么休息,这下得意休息之后,闻砚桐一连好几日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基本上除了吃就是睡。
而池京禧也忙着军中事物,白天几乎见不到他人,有时候夜晚来找闻砚桐时,就发现她早就入睡了。
不过也不妨碍池京禧看她。一般都是沐浴之后带着一本书,再泡一壶热茶坐在闻砚桐的床榻边。
闻砚桐四仰八叉的躺着睡觉,池京禧就坐在边上看书,偶尔有书本翻页和倒水的声音,但是杯子和茶壶都是轻拿轻放,处处透着安详的气息。
等壶中的茶凉了,或者是池京禧觉得乏了,才起身给闻砚桐掖掖被子,擦擦口水,然后轻轻离开。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闻砚桐也渐渐习惯了祎北的生活。彻底休息够之后,她的黑眼圈也消下去了,作息也正常了,平日里闲着无聊就跟牧杨掐架。
闻砚桐作为军中一级闲暇人员,牧杨与其肩并肩。
两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掐起来,傅子献偶尔撞见会当个和事佬劝说几句,但是没什么用。
这日两人去膳房找东西吃,找到了祎北当地特色菌类,于是抢着要膳房的厨子做了吃。
但是闻砚桐想吃炒的,牧杨想吃凉拌的,然后两人就争执起来。
结果越吵越气,两人在膳房大打出手,打翻了厨子给午膳备的伙食,当日池京禧难得回宅子吃饭,却吃了个寂寞。
他看着膳房的一片狼藉,和仍然不服气相互吐口水的闻砚桐和牧杨,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将人拎到宅子门口的大树下面。
命人找了四筐菌子,让牧杨和闻砚桐一手提一筐,手伸平了站着。
闻砚桐蔫了,老老实实的站着,心想着待会怎么跟池京禧认错。
正出神时,她忽然听见异响,转头一看牧杨竟然往她的筐里吐口水。
“你干什么!”闻砚桐怒道。
“我要加重你筐子的重量,累死你。”牧杨重重的哼了一声。
闻砚桐把筐子一扔,大喊,“狗东西,我老闻跟你拼了!”
池京禧饿着肚子进屋刚坐一会儿,正寻思着什么时候把人放进来合适,下人急急忙忙跑进来,喊道,“少帅,闻姑娘跟牧队又打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池京禧的小小日记】
七月十八日:
她果然是神仙,一下子就出现在我面前了。
七月十九日:
今日她睡觉时从床榻上滚下来了,抱她上去……费了些力气。
七月二十日:
口水流了一枕头,明日给她换个新的。
七月二十三日:
今日说了梦话,叫杨儿不要偷吃东西。
杨儿和吃的都比我重要??
七月二十五日:
下人说她跟杨儿总打架,我明日要回来看看。
七月二十六日:
我之前想错了,她应该不是神仙。
哪有神仙会跟人滚在地上打架,还尽往别人身上吐口水……
第116章
闻砚桐和牧杨的战斗最终以两方互相放狠话中落下帷幕。
当日中午的饭桌上; 既有炒的菌子,也有凉拌的,于是两人暂时握手言和,相互分享。
当夜; 闻砚桐洗了长发坐在床榻边; 从桌子下摸出了一张图纸; 上面是祎北周围大致地形。
祎北是座大城; 周边有数十小县和乡镇; 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闻砚桐推算了一下原书剧情; 按照原文发展; 在冬季来临之前; 池京禧曾与敌军打了三次; 每次都是险胜,没能将敌军赶出绍京。
最后是在入冬之后,严寒带来了暴雪,导致敌军的物资在送来的途中出现状况,池京禧才一鼓作气将敌军击溃。
但是闻砚桐记得其中有一次池京禧是有机会歼灭敌军的,但是由于猜错了他们撤退的路线,所以让他们逃走了。
如果能在那次猜中敌军的撤退路线; 就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离开祎北。
闻砚桐正看得认真,池京禧就叩门进来,见她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什么也没说就找了块锦布给她擦。
闻砚桐随意拨弄了一下头发; “没事,干的快。”
祎北的天气干燥,又正值夏季,所以闻砚桐就懒得擦头发。
池京禧却有些苦口婆心道,“祎北不必朝歌,这里的气候变化很大,夜间风凉,你若不注意就会生病,当初杨儿来此地就病了十来日。”
“那是他自己蠢。”闻砚桐默默道。
池京禧笑了笑,没有反驳。
原本军中纪律严格,人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一连好几日都是宁静的。但是闻砚桐来了之后,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池京禧喜欢这种热闹。他以前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因为在安静的环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做事,但是后来发现,生活要热闹一些才会有趣。
习惯了吵吵闹闹的日子,他再回归到往日的宁静时,倒觉得十分不适应。
闻砚桐被池京禧一通不算温柔的手法擦了擦头发,指着纸上的地势道,“小侯爷,你快看这是什么。”
池京禧闻言凑过去看一眼,说道,“像是峡谷。”
“是峡谷,从妹妹山乘着水流一直往下,就会到峡谷的底部,峡谷的上方有很大一片面积的凹地,这种地势是不是最适合埋伏人?”闻砚桐道。
池京禧有些疑惑,看了看纸,又看了看她,“你如何知道这峡谷上方有凹地的?”
“我听当地人说的啊。”闻砚桐含糊道。
所幸池京禧早就懒得对她猜疑,只道,“若是真的有凹地,倒是设埋伏的好地方。”
“你看,”闻砚桐指着纸上的地势道,“若是你从这里向敌军发起攻击,他们定然会从这条路往峡谷走,因为峡谷出去之后就是山林,更易于躲藏。而你们从妹妹山走,山的另一边是水流,乘竹筏顺着水势肯定比他们快一步到峡谷,然后攀到峡谷顶上……”
“可是你怎么就能肯定他们会从这条路去峡谷?”池京禧点了点她手指下的那条路。
闻砚桐啧了一声,“绝对会从这条路走的,相信我。”
“我觉得你的计划欠缺严谨。”池京禧实话实说。
闻砚桐拧眉,“怎么欠缺严谨了,我这不是都给你说的明明白白了吗?”
池京禧道,“敌军的行动不可预测,我们必须从多条路考虑,若是他们从另一条路撤退,那岂不是白白计划?”
闻砚桐想了想,说道,“那这个计划可以作为隐藏计划,你召开议事的时候,只说其他计划。”
闻砚桐只有八分把握。
因为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点,是一场大雨。
一场引起河流上涨,冲垮堤岸,造成小洪灾的大雨。闻砚桐记得很清楚,那场大雨在秋季的末尾,遍布了整个祎北地区。
只要那场大雨将峡谷上方的凹地填满水,就能够埋伏峡谷底处的人,所以这个计划必须要等那场大雨来。
闻砚桐跟池京禧聊了半个时辰,忽而感觉有些饿了。
想起来因为中午她跟牧杨打架导致大家吃完吃的平时晚,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又不饿,所以集体都没吃晚饭。
闻砚桐侧头问池京禧,“小侯爷,你饿不饿?”
池京禧低头看她,“你饿了?”
闻砚桐点头,“我肚子叫了。”
池京禧便要起身,“我命人准备饭菜。”
“不用。”闻砚桐拉了他一把,说道,“我去做吧,我厨艺还是不错的。”
倒不是闻砚桐自夸,而是长大后基本就是她独自一人生活,外卖吃多了,总要自己学着做饭,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厨艺还算可以。
池京禧想到在念安寺的那碗黑乎乎的粥,明显有些怀疑,“你会下厨?”
“那当然。”闻砚桐骄傲的拍拍胸脯,“您等着吧!”
她披上外袍就出了门。池京禧在房中坐了一会儿,有些心不在焉,最后终是不大放心,起身跟着去了膳房。
闻砚桐知道池京禧的口味,他偶尔也吃辣,但一般吃微辣,所以决定给他做两道小炒。
膳房的人本来都打算休息了,见她突然来,知道她在宅中的地位便不敢怠慢,匆匆忙忙的给下手。
闻砚桐炒菜的手法相当娴熟,葱姜蒜往油中一爆,香味瞬间就出来了。
池京禧赶来膳房的时候,就见闻砚桐跟个老油条似的颠勺,熟练的将热菜盛到盘子上,飞快的准备下一道菜。
他站门边站着,见她忙东忙西的,模样十分专注。
膳房的下人发现了他,忙上来拜礼,却被他用手势阻止。
两菜一汤,两个人吃也足够了。闻砚桐把菜准备好之后,才发现池京禧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了,她一下子笑开了,冲他招手,“小侯爷,快来。”
池京禧带着笑意走进来,“做好了?”
“快来尝尝我爱的结晶。”闻砚桐拿双筷子,夹了一片炒菌子,吹了吹递给池京禧。
刚出锅的菜,热气腾腾的,光是闻着味就香的不行。池京禧张嘴咬住菌子,入口之后双眉微抬,意外的看向闻砚桐。
“如何?”闻砚桐满怀期待的盯着他。
池京禧自然不吝赞美,“着实好吃。”
也不是瞎夸,比起念安寺那碗黑乎乎的粥,这菜显然好吃了不止一个层次,一下子能把人的食欲勾起来。
闻砚桐高兴的命下人将饭菜端到房间里,两人就偷偷的开了小灶。
闻砚桐只记得池京禧挺喜欢她做的这三道菜,当夜吃了不少。但不知道的是,在池京禧的后半生里,任何一道美味佳肴都没有这夜的三道菜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刻。
每次回忆起来,池京禧都会记得在遥远的祎北,繁星遍布的这个夜晚,闻砚桐挽着袖子,漂亮的双眸满是期待的往他嘴里喂的那一口菜。
但是当夜牧杨却饿得在床上直打滚,接下来老实了许多日,与闻砚桐无意识的达成短暂的和平相处。
转眼到了盛夏最热的时候了,闻砚桐光是在屋子里躺着,都感觉要出一身汗。
祎北地区偏远,这里的人早就习惯了酷暑和凛冬。
池京禧怕闻砚桐的身体受不住,就命人往她房间里太冰块,这才让她舒坦些。
一出门就是炎炎烈日,闻砚桐连根牧杨斗嘴的精力都没有,恨不得每日都抱着冰块睡觉。
每回睡觉前都要把冰桶移到床边。但是池京禧说祎北的夜晚凉,怕闻砚桐生病,又会悄悄把冰桶移走。
温度逐渐高升,日子仿佛慢下来了,闻砚桐被照顾得很周到,有时候都忘了这里是战乱的祎北。
正是安稳时,敌军突然攻城了。
在一个热的蝉都懒得叫的午后,池京禧收到消息后,跟傅子献匆匆离开宅子,走之前叮嘱了牧杨看好闻砚桐,两个人在屋中不要乱跑。
以往牧杨被留下来时自是百般不愿意的,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有了闻砚桐。闻砚桐是需要保护的,所以牧杨愿意留下来。
他走到闻砚桐房外时,得知闻砚桐还在睡觉,于是为了防止闻砚桐乱跑,他干脆让人搬了椅子坐在门边。
闻砚桐睡一觉醒来后,一开门就见满头大汗的牧杨坐在边上,额前的发几乎都被汗湿了,他迷迷糊糊的抬眼,“你终于醒了。”
“你在这坐着干什么?”闻砚桐大惊。
“我怕你乱跑。”牧杨老实道。
闻砚桐见他这蠢模样,恨不得抽他,一把将他拽起来,“你是猪吗?快进来!”
牧杨还倔强的嘀咕,“我怎么就是猪了?你二话不说从朝歌跑到祎北,谁知道你醒来会不会乱跑,现在外面那么危险……”
闻砚桐叹气,将他拉到冰桶旁坐着,发现冰桶里的冰快要化完了,就忙叫人添新的冰进来。
她解牧杨的衣扣,“快,把外衣脱了,外面天气那么热,你若是中暑了可怎么办?”
牧杨慢吞吞的脱外衣,闻砚桐就拿了锦布放冰水里浸湿,拧干之后赶忙给牧杨擦脸和脖子。
正擦着时,她却发现了牧杨的后颈处有一大片红色,她拧起眉,将衣裳往下拉了些,赫然看见这一片红色中有密密麻麻的红斑。
闻砚桐用手指摸了摸,“这是什么?”
第117章
闻砚桐着手摸了两下; 只觉得牧杨的皮肤烫的惊人,还没触及都能感觉其散发的热气。
她长叹一口气,“你什么时候脑子能机灵点。”
牧杨拿着冰水浸的锦布擦着脸,“你看见什么东西了?”
闻砚桐道; “不知道; 难不成是捂出痱子了?”
牧杨道; “我感觉脑袋懵得厉害; 是不是中暍了?”
闻砚桐道; “有可能,你先躺着; 我去给你端些绿豆茶来。”
因为天气太热; 宅中常备冰镇的绿豆茶; 就是用来解暑的。
她让牧杨躺在软榻上; 自个顶着大太阳出门了。刚踏出门,空气中的热浪就猛地扑面而来,灼烧的闻砚桐忍不住闭上眼。
门边还摆着牧杨方才坐的小板凳,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在这种灼热中坚持下来的。
有的时候牧杨表现出的毅力也会让人惊叹。
闻砚桐顶着热气快步走去了膳房,捧了冰镇桶里的绿豆茶返回,回到房中的时候才发现牧杨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
她走过去摇了摇牧杨; 牧杨才费力的睁开眼,面容有些痛苦,“我的胸好闷,感觉喘不上气。”
闻砚桐忙给他倒了绿豆茶; “你定然是中暍了,先把这东西喝了,我叫人给你抓些药来。”
牧杨道,“没事,我睡一觉就好了。”
闻砚桐道,“那可不成。”
牧杨口渴的厉害,捧着绿豆茶就喝了个一干二净,闻砚桐见状又给他添了一碗,立马转身出门找医师去。
中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