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不愁嫁-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氏看着尹大老爷离去的背影,十分愤恨,哗啦一声把桌子上的杯子茶壶全扫到了地下。自己的娘家使了那么大的力,好不容易让皇上赐了圣旨,结果尹大老爷腰杆子硬了起来,反倒是翻脸不认人了,仗着尹家的权势和自己的嫡子身份,完全不把梁氏瞧在眼里了。可恨自己现在在江南又是天高皇帝远,自己的娘家在北方又是鞭长莫及。自己要撵了那个王姨娘走,尹大老爷竟然开口说要把自己也撵走。自己竟然和那等子狐媚子女人落到了同样的地位,这一口气,让她如何能忍。
当晚,王姨娘吃了厨房送去的晚饭后,就开始肚子痛,尹大老爷也肚子痛了起来。一叫大夫来瞧,却说是被人下了毒。尹大老爷等喝了药,肚子好了一些,就上门来,对着梁氏发了一通炮火,然后再次离去。
尹如华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尹大老爷已经发了火离开了,尹如华连忙去劝梁氏,点拨着她:“母亲,父亲如今是家里的顶梁柱。若是没了父亲,桃妹妹如今就是前例。她还是祖母的亲生孙女,祖母自然不会不管她。但是我们两个,可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梁氏听了这话,顿时心一惊,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忙看向了尹如华。尹如华给她出谋划策:“如今父亲正在兴头上,母亲且随了他。再说这王姨娘是归墨院出来的,兴许老太太那边,心里也不痛快呢。娘何不多走动走动。”
“这劳什子的姨娘就是从老太太那里出来的,她肯为我出头,别做梦了。”梁氏顿时冷笑了一声,“她如今巴不得看我的笑话呢。”
尹如华耐着性子说道:“可是老太太给人,与下面的人瞒着老太太擅自行动,有本质上的区别。老太太如今是父亲的嫡母,怎么能忍受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使这些手段?母亲,不是您教我的,能争取老太太就尽量争取吗?”
梁氏听了这话有理,连忙收拾了往归墨院来请安。奈何被挡了回来,老嬷嬷亲自出来说道:“老太太抱恙在身,不耐烦见人,老爷太太和小姐们都不必来请安了。大夫已经瞧过了,说静养就好。”梁氏一连来了好几次,次次如此无功而返。
38如华亲事
“那边怎么样了。”尹老太太坐了起来,背后靠着引枕,喝了一口沁儿喂的冰糖银耳羹,轻咳了几声问道。
老嬷嬷坐在小杌子上,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回老太太,大老爷已经在王姨娘那里连着待了半个月了。太太每天都过来好几次。”
尹老太太不置可否,又喝了半碗银耳,这才开口道:“她就没有硬闯?”
“老太太果然是神机妙算。”老嬷嬷眼里闪着光亮,“前两回,大小姐也跟着来了。太太自恃身份,多亏桃小姐正好过来,这才没让她们进来打扰老太太的清静。”
尹老太太听了,脸上的表情松了不少:“我这么多孙儿孙女里,还是桃儿最贴心。这孩子,受了委屈也不肯说,还帮着遮掩。若是在尹家我都没有办法护得她周全,我这把老骨头还留着做什么。”
老嬷嬷微笑着点头:“老太太说的是,以前老爷太太在的时候,桃小姐便是温和待人的。再说当时老爷的身后事,若不是桃小姐,那最开始的几天,真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她那么小个人儿,竟能把家里打点地井井有条,可是比许多的大家小姐都强。我瞧着,竟比太太还周到些。”
尹老太太叹口气:“可惜这孩子没福,早早地就没了爹娘,不然我也不用费这些心了。”
老嬷嬷站起来,亲自接过小丫头端上来的托盘里的手巾,伺候着尹老太太净了手,匀了面,笑着道:“老太太这是疼孙女儿呢。依我看,还是早早地给桃小姐定下门亲事是正经。有个可靠的婆家,桃小姐往后才有靠啊。”
“你这说的很是,我也盘算着这件事。不管怎么样,不能让洛家的人把桃儿的婚事攥在手上。在南京待久了,以前相熟的姐妹们都散了许多。这周围的我倒是打听了,有两三户的孩子还不错,都是走科举的路,还得看以后考的怎么样。家世不必太复杂,高门大户的,没得让桃儿嫁进去受闲气,最关键的,还是要孩子性情和气,这才是好的。”尹老太太提起了兴致,开口说道,“你且去打听着,若是有好的尽管给我说。不是我夸口,就是那些皇家贵胄,我们桃儿的模样性情待人处世,也都是不差什么的。”
“祖母今儿可好些了。”屏风后面传来了桃华的声音,尹老太太便住了口,没有再说了。
却说桃华像是往常一样过来伺候尹老太太喝汤药,走进屏风正好遇见了捧着药进来的沁儿,便问道。沁儿笑着道好了许多。桃华转过屏风,瞧见尹老太太和老嬷嬷投过来的目光,不由地觉得有些不自然。这两人的目光除了温和和喜爱,似乎还有一点点别的意味在里面,竟盯得桃华不太好意思了。桃华上前去拽住了尹老太太的袖子:“祖母,今儿桃华过来晚了,竟没能伺候您喝药。”
尹老太太笑着道:“那有什么,不过是我今儿醒得早了些。看看,这天女坊的衣裳果真不错,瞧我家桃儿多漂亮。过来,让祖母细看看。”
旁边的老嬷嬷和沁儿也交口称赞,倒让桃华被夸得不好意思了。真的好反常,自己这衣裳虽然是新的,可是昨天也是另一件新的衣裳啊,怎么不见她们这么夸呢?难道,她们又有了新的打算?
桃华并不知道尹老太太她们的心思,当然也猜不出来,她回到偏院,又听到了前头传来的梁氏又摔东西发脾气的消息,不由地摇了摇头:这女人,可真是能折腾。
梁氏的确十分能折腾,把整个府里给弄得鸡飞狗跳的,每天都是乌烟瘴气的。她每天都针对王姨娘,偏偏又不敢打不敢再下毒什么的。尹大老爷现在一个月起码有二十天歇在王姨娘那里,剩下在外面应酬几天,再在书房待几天,竟一天不在梁氏那里去。梁氏这样一直折腾到了王姨娘的儿子都到了两岁多,眼瞧着尹大老爷又抬进了一房良妾,还加了一个通房,这个通房还是以前梁氏自己身边的丫鬟。梁氏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终于消停了下去。
却说这两年里面,海上的琉球那边的国家,不断地进犯边境。这年夏天的雨水十分多,那水灾竟比当年桃华从京城回来的时候更严重。而周围的国家损失更加的惨重,纷纷举兵往大周来。正值西征的大军开拔回营,连口气也没喘,京城都没回,直接被调往了江苏浙江福建这一带。
这么多将士,总要穿衣啊。皇上命江宁和南京织造暂停进贡,先保证前线军士的衣裳布匹。尹大老爷忙得脚不沾地,几乎瞧不见人。梁氏想闹也找不到人闹,她之前去找了好几次王姨娘的麻烦,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明白这个女人不是真的如表面看着的那样温和无害,便只能罢了。这一消停下来,她就开始着手起了尹如华的婚事。
却说尹如华去年已经及笄了,已经算大姑娘了。前两年因为梁氏的昏头昏脑,一心扑在如何折腾她老公以及她老公的一院子莺莺燕燕上头去了,压根儿没想起自己还有一个适龄的女儿。人家也不曾好好地看,这回按着自己探听里的消息一打听,几乎都被人定了下来。
梁氏把消息放了出去,上门的媒婆却是零零星星几个,并没有什么人,并且都是小门小户的官吏人家,一看就是想攀亲的,梁氏自然是瞧不上眼的。她写信给自己的娘家,又因为梁氏之前因为尹大老爷的突然转变写过信去责怪自己的娘家从而闹翻过,所以这回她的娘家只不过是敷衍了事,推荐的那几户人家哪里是能看得上眼的。梁氏没法,只得硬着头皮来求尹老太太。
尹老太太这回却是一反常态地请了梁氏进去。梁氏瞧见尹老太太的心情似乎还比较好,便盘算着说这件事情。她刚想说话,尹老太太大手一挥:“我倒是有件事儿想跟你说,正巧你来了。如儿如今也大了,你可与她相看好了人家没有?”
梁氏一听这话正中下怀,连忙站起来道:“母亲,媳妇儿正是为此事过来的。媳妇儿相看了这周边的人家,若是好些的,基本上都已经过了明路,不然也就是两家心里有意了。这一般的,我又怕委屈了如儿,也落了我们尹家的门楣,失了老太太和老爷的威风。”
“怎么到如儿此时了,你竟连个人选也没?我之前瞧你一直未与我说过,还当你已经相看好了,只等着如儿十五岁,就直接定下来了。谁知道你竟然这个时候连个主意都没有,这样的母亲,我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尹老太太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去。
梁氏不敢分辩,只得低着头。待尹老太太说完了以后,她才低声道:“老太太,请您帮帮如儿吧。都是我这个做母亲的错,如今,媳妇儿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尹老太太脸色稍霁一些了,摆摆手:“你先出去再打听着,我写两封信问问情况。若是有好的,也报给我,我来帮着挑挑。都是我的孙女,还能亏待了不成。”
梁氏忙福了一礼谢了,转念一想,又想到了老太太的体己上面去,说起了嫁妆的事情。尹老太太的脸一黑:“如今连婚事都八字没有一撇,男方家的聘礼都没有瞧见,就说嫁妆的事情,你真是本末倒置了。一般的东西先预备着,其他的东西等有了音讯儿再回话。”梁氏不敢再说,只得退了出来。
却说梁氏走后,老嬷嬷和桃华上来扶尹老太太起身用饭。尹老太太一反常态地没有避开桃华,反而是笑着对她道:“桃儿,等到你大姐姐就出阁以后,祖母就给你好好地挑一门亲事。咱们慢慢挑,定要挑一户好的出来。这女人嫁人啊,可就是第二次投胎,必须得慎之又慎才行!”
桃华顿时假装害羞:“祖母,桃儿还小呢。再说,大姐姐的婚事,还在眼前呢。”
“是,我们桃儿还小呢,这事急不得。”尹老太太说完这半句,脸色突然冷了下来,“为她挑这门亲,不过是不想连累到你。不然,我也不想管。不过从今儿开始,你也得跟着你伯娘管家。好与不好先不说,你得把家里的弊病什么的给我一一回清楚。我倒要看看,她女儿出嫁,她打算陪多少!”自己刚给了她一点甜头,她立刻就顺着竿子往上爬了,真是眼皮子浅。
桃华听了,应了下来,不禁有些头大:又要开始比嫁妆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咳,尹老太太帮忙。。不仅是有原因,还是有条件的。。
39帮助条件(倒V)
桃华第二天便到梁氏那里去报道了。梁氏乍然见到了桃华,不由地一愣,忙叫人倒了茶过来,拉了桃华坐在自己的旁边,笑着说道:“桃儿今儿怎么会有空来我这里呢。我叫如儿来跟你做伴可好?”
之前尹老太太已经打发了人过来给梁氏说过了让桃华帮着料理家务的事情,当时梁氏都答应了,此刻却来装憨,想来也是回来想了一想,心里就有点不乐意了。也不过就是觉得自己一个弱女子,这种事情是再不好开口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桃华低下了头,把玩了一阵衣角,抬起头来,睫毛上面已经有些湿润了:“大伯娘,桃儿心里有几句话,一直存在心里,也不好与老太太说。思来想去,大伯娘您是最心疼人的,桃儿不知道该不该说。”
“傻孩子,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们原是嫡亲的骨肉,快收了泪吧。瞧这张小脸都哭花了。”梁氏忙给桃华擦泪。
桃华轻咬下唇:“我往日里都羡慕如姐姐,能够有大伯娘在身边,有什么话儿都有人说,若是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了也可以跟大伯娘吐露一二。我每每瞧见大伯娘,就想起了我娘。”说着,桃华的眼圈儿又红了。
梁氏的表面功夫最近有长足的进步。她忙搂了桃华在怀里:“我的儿,在我的眼里,你与你姐姐倒是一样的呢。只是因着老太太在前头,我也不好越过了老太太去,在心里头,早把你当成了我自己的闺女。”梁氏脸上的表情此刻万分的柔和。
桃华的声音都哽咽了,一头投进梁氏的怀里:“大伯娘。”她只是堪堪喊了这三个字,便一个劲儿抽泣着,肩膀不住地抽动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梁氏想起了桃华一个人孤苦伶仃,实在对她造不成什么威胁。再说,自己的闺女现在是占着嫡长女的名号的,桃华也不过是二小姐而已。就算有尹老太太撑腰,到时候尹老太太眼一闭腿一蹬,桃华还不是要仰仗着自己生活。到时候,她不靠自己靠谁?就算嫁了人,也得顾着娘家,这才有盼头。想到这里,梁氏便觉得想明白了尹老太太的想法,不过也就是让桃华帮着学学管家嘛,又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她就把重要的事情都挪到上午,下午就教她些琐事就行了。梁氏想到这里,轻拍了一下桃华的背:“桃儿,你也别太伤心了。若是你心里愿意,便认了我当娘也行。白日里你也与你姐姐一道过来,帮着我料理料理家务,我也乐得丢开手。”
桃华抬起头来,脸上还有泪痕,看得梁氏满意极了。桃华自己却不怎么满意,刚才自己在腿上掐的那几把,不知道留下印子了没有。
走出梁氏的院子,桃华脸上的表情又恢复了往常的淡然。不过是演一场戏而已,真真假假的谁能说得清楚。梁氏的用意桃华知道,不过就是怕自己抢了她和尹如华的风头,也怕自己丢了她的面子。所以,教肯定是要教的,只是教的具体内容,就由梁氏掌控了。
梁氏果然便是如桃华所想的那样,下午都是些什么修缮房屋,归置东西之类的琐碎事情。一应需要用钱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在她们的面前来回。桃华见尹如华胸有成竹丝毫没有异议的模样,分明就是一副被开过小灶的优越感。桃华知道不能强求,只是回到归墨院后就钻进了被窝,再怎么也不肯出来。
尹老太太左等右等,都没见着桃华,差人去问,才知道桃华已经回来了。她听了下人回报的桃华如今的情景,连忙起身,拄着拐杖往偏院来了。
“桃儿,你一个人捂在被子里做什么,小心被闷着,可不是好玩的。”尹老太太上前去拉桃华的被子。揭开被子,她瞧见桃华慌乱的神情和微红的双眼,不由地脸一黑:“可是谁给了你气受?是你那个大伯娘吗?出了什么事,尽管告诉祖母,有祖母给你做主。”
桃华撅着嘴扑进了尹老太太的怀里,不自觉地就流露出了委屈:“祖母,桃儿觉得自己好笨。如姐姐学东西都学的好快,桃儿好多东西都不知道。上回我说鸡蛋一两银子一个,被她们笑了好久。”
尹老太太闻言,不由地脸一黑,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本来假梁氏之手,她想让桃华接触下家里的账本子。如今看来,桃华在梁氏那里,估计连银子两个字都听不到。也太小家子气了,尹老太太决定自己亲自出马。她打定了主意,抚摩了一下桃华的脑袋:“桃儿别灰心,祖母教你好不好?”
桃华连连点头:“祖母要教桃儿吗?真的吗?”
尹老太太看着桃华突然间有生气的目光,不由地觉得自己的决定真是英明。她一面让老嬷嬷去取了些已经失了意义的旧账过来,一面拉着桃华起来,亲自动手给她抿头发:“以后可不准再把自己捂着了。”
梁氏见桃华不再过来,开始还乐得轻松。尹如华听见以后,不由地心里一惊,急急忙忙来到梁氏这边,挥退了众人,一句话不说就开始掉眼泪。
“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谁让你受了委屈?好大的胆子,竟连这尹府大小姐也敢惹!”梁氏顿时心疼了起来。
尹如华抬起头:“母亲,女儿已经不敢出去见人了。如今相熟的姐妹们都已经定下了人家,有些都已经出阁了。每回出去,女儿都觉得她们是在看我的笑话。”
梁氏更加心疼了:“别怕,母亲已经和你祖母说了这事了。她老人家毕竟眼界更宽,相熟的人家更多,定会给你挑一个东床快婿。”
“母亲,桃妹妹都几日未过来了,听闻是受了风寒。祖母那么疼她,哪里有时间来挑人选。”尹如华用手帕子沾了沾眼角。
梁氏本不是个傻的,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她安抚好了尹如华,整理了一下衣裙,然后就带着人往归墨院来了。
尹老太太听说了梁氏的来意,脸上丝毫没有触动:“桃儿这几日身子不舒服,便没有过来。你也忙,她不过是小恙,你也不必专程跑过来瞧。”
“都是媳妇的疏忽,这几日忙昏头了,这才得空过来瞧二侄女。这是媳妇儿刚刚吩咐厨房炖的鸡汤,让二侄女补补身子。若是桃儿早日痊愈了,我心也能早早放下。她这几日伴在我身边,乍然不见她,我心里像是缺了一块什么似的,空落落的。”梁氏非常会卖乖。
尹老太太的脸色仍旧是淡淡的,但是话语里也松动了不少:“待她好了以后再说这些吧。你且回去吧。信已经送出去了,相信隔几日就有回音的。”
梁氏站了起来,喜上眉梢,对着尹老太太道:“劳动老太太了,都是媳妇儿的不是。”
尹老太太挥挥手:“你去吧,这事儿,也有我的疏忽。毕竟是我们尹家的第一个出嫁的女儿,不管是男方家世模样,还是如儿的嫁妆举止,都是马虎不得的。你且去吧。”
“是,媳妇儿这就去细心教导如儿,开始预备嫁妆。”梁氏顿时答应道。
瞧见她出去了,尹老太太冷笑一声,把茶杯搁在了桌子上头。老嬷嬷轻声道:“老太太且放宽心,这太太啊,是得给一个甜枣才能动一下的人。横竖桃小姐现在还不急,但是如小姐可等不及了。”
尹老太太的脸色这才和缓了不少,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梁氏满怀欣喜地等着,但是几天过去了,十天都过去了,尹老太太说的消息却迟迟未来。她日日打听外可有人递信进来,发现送向归墨院的信如雪片似的,她就不信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偏偏归墨院如铁桶似的,她再插不进去一脚,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尹如华知道了以后,又跑到了梁氏面前哭了一场:“母亲,老太太的心里所疼的只有桃妹妹,于我不过是面子。如今老太太最放不下的就是桃妹妹往后的生活,若是母亲再不表明态度,估计我这辈子,都要当尹家的姑娘了。”
梁氏只得硬着头皮再去了归墨院,赔这笑脸,许下了承诺:“桃儿和如儿皆是一样的,往后有如儿的一份,自然有桃儿的一份。”言外之意就是,如华有的嫁妆,桃华也是会有的。
尹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此日就叫了尹大老爷和梁氏过来,说出了几个人选,让他们自己去合计合计。梁氏如获至宝,连忙差人来问这几家少爷的长相性情等。就连一直漠视梁氏的尹大老爷,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异常地积极,竟主动派人去打听这几家的情况。尹如华见事情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也就按照惯例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害羞起来了。
40两年重逢(倒V)
“回太太,老爷在前头宴请听闻是这回把那些倭寇打得落花流水的将军们。”梁氏身边的小丫鬟荷花走过来,怯生生地说道。
梁氏听了以后,眉微微地一蹙,言语里有些不耐烦:“都是些什么人啊?你可打听清楚了?”
荷花低下了头去:“我,我不知道。里面的人多,我只在外面瞧了一眼,不敢进去。”
“我养你们是做什么吃的,没用的东西。”梁氏瞪了她一眼,“还不赶快出去,要我请你不成?”
荷花这才急急忙忙地退了出去,在出门的时候,由于走得太急,脚在门槛上面绊了一下,人差点摔下去。梁氏瞧见了,顿时就沉了脸,多亏她身边的古嬷嬷上前来劝道:“太太,老爷宴请那些将军,也是为了多条门路。”
梁氏皱着眉:“如今如儿的事情迫在眉睫,他竟然还有心思捣鼓这些东西,你让我这心头怎么能够平静得下来。”
古嬷嬷只好说了些尹大老爷这几日天天出去,她探得的消息,梁氏的脸色才稍微好了一些。等劝好了梁氏,古嬷嬷走出来,坐在穿堂里面。有眼色的小丫头连忙捧上了一杯茶:“嬷嬷你老人家辛苦了。”
“你们可小心着点,等会儿触了霉头,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古嬷嬷说着,下巴往自己来的方向抬了抬。那个小丫头会意,连忙上来给古嬷嬷捶背按摩。
却说尹如华刚刚走出了自己住的听溪苑,正想去归墨园寻桃华,走在湖边,隐隐听见有丝竹之声。尹如华心下诧异,不由地站住了脚步,往戏台那边张望着:“今儿可有客人吗?”
尹如华身边的丫鬟也不知道情况,正巧瞧见了两个老婆子提着水壶过来。她们两人瞧见了尹如华,忙立住,垂手站在一侧,笑着道:“大小姐。”
尹如华平日里是从不理她们的,今儿见了,有心问问:“你们这是去哪里呢?”
“回大小姐,老爷正在那边的水榭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