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不愁嫁-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打听不到了,更别提见到自己的孩子了。今儿终于见到了,她的心却突然动摇了:自己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姨娘轻轻地俯下身子,一张正值青春年华的面容在严姨娘的面前放大:“严姨娘,我可是如你愿带了你见到了煜哥儿了。”
严姨娘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插曲,桃华没有时间去理会。她现在的心思全集中在归墨院。秦国公老夫人来访了,送了自己一柄十分贵重的羊脂白玉如意。桃华把玩着那支如意,心思却早已转了开去。
上回在王家她便听说了这秦国公老夫人在江南已经待了很长一段时日了,并且一点儿回去的迹象都没有,甚至除夕也没回去。可是在京城内,那秦国公府却悄无声息的,但是政治的动向却仍旧是时不时地传出来。这秦老夫人即使是想在江南玩,怎地就只赁了一所院子,身边服侍的人也不够,还是王老夫人送了两个丫鬟过去。桃华想起那日王婉初说秦国公府近儿来可能又有一桩亲事说定,桃华心里一动:这秦国公老夫人该不是为自己寻找孙媳过来的吧。
秦老夫人轻抿了一口茶,对着尹老太太笑道:“时不相瞒,尹老太太,你身边的这位尹姑娘,模样性情都是好的,把我家的几个女孩儿都比了下去。我瞧了,都爱不释手了,直想带她回京城去。”
尹老太太端着茶,也轻笑着回话:“秦老夫人这是过誉了,桃儿还小,行动礼节不过堪堪入眼罢了,哪里能有那么好。秦老夫人太过谦了。”
秦老夫人见尹老太太没搭自己的话,索性挑明了些:“不知道尹姑娘可许配了人家没有?”
“这孩子从小就没了父母,我一直带在身边。前儿带她去庙里算了一卦,这孩子不宜着早嫁,再让她耐烦两年再说。”尹老太太也笑着回答道。
秦老夫人听了这话,也就住了口不再说提这事了。她再略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
尹老太太的脸色垮了下来,懒懒地半靠在引枕上,闭着眼睛养神,良久才道:“你去查查,这位秦老夫人到了江南后先后去过什么地方。明儿下个帖子,我要做东,邀王老夫人过府来坐坐。”
王老夫人爽快地答应了尹老太太的邀请,带了王婉初过府来叙。尹府做东,请的人自然不会太少。尹老太太和王老夫人等人在归墨院正堂里面坐着说话,王婉初她们和桃华便在后面待着。坐了一会儿,王婉初便提出要去花园里面划船,桃华虽懒怠走,但是自己是主人,害怕出事,还是跟着她们一道过去了。
有几位姑娘不耐烦划船,桃华便在岸上陪着她们。隔了一会儿她们说要在亭子里面坐坐,桃华便唤了丫鬟婆子过去服侍,她自坐在湖边的柳树林下的石凳上等着划船的这些姑娘。
夏日的午后都昏昏欲睡,桃华的头一点一点的。忽然桃华的头猛地一点,人整个就清醒了过来。身后传来了一声低笑。桃华大吃一惊,转身一看,心里一震,话脱口而出:“你怎么会在这里?今儿我们不是只邀了女眷吗?”
她身后的人隐在树阴里,湖边的柳树林很密,从亭子那边和湖上看过来,压根儿看不见董行成所站的位置。几月不见,他竟又长高了些,可是更黑了。他的声音似乎比之前更低沉了些:“你近儿,常常应约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嘿。某人又出来了。。
48另有隐情
“这件事,好似和你没有关系。你到底是怎么进来的,再不回答,我要喊人了!”桃华震惊只是那几秒钟的事情,很快便恢复了镇定,目光冷静地看着他。
董行成的眼微微地眯了些,脸上的表情却依旧轻松,似乎一点儿也不担心桃华会喊一样:“每次我出现你都会说同样的话。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要喊就喊吧。”
每回都用同样的一招来耍赖,桃华表示不淡定了。惹不起她还躲得起。她转身便往湖边走去。她打定了主意董行成是不会跟出来的,心里压根儿也不急。
“都这么久了,你还是一点儿没变。这回回来,我就不走了。还有两年,我都会在南京。”董行成开口道。这话成功地留住了桃华的脚步。
桃华转过头来看着他,沉默了片刻才道:“我姐姐已经订了亲了。”亲你迟到了啊,你知不知道啊,你现在这个时候回来有个什么用,你一直待在南京有个什么用,错过了一时就错过了一辈子你知不知道啊。桃华想到这里就郁闷了,自己说那么多做什么。她转身:“不管你怎么进来的,慢走不送。”
看着桃华渐渐远去的身影,董行成的嘴角终于勾勒出了一个笑容。这个女人,果然是一点儿也没变啊,每次见到自己都是同样的表情,连话都说得差不多。想起她刚才说的她姐姐已经订亲了。他嘴角的弧度不由地弯得更多了,原来着急的不是自己一个人啊,这小丫头,终于也坐不住了吧。可惜她才十三岁,不然,他可以早点娶她过门。不过在那之前,他还得好好地谋划一下,名正言顺地让她嫁过来。
秦老夫人的底细很快便被尹老太太给摸了个清楚。她一个人坐在榻上,沁儿端上了一杯茶。尹老太太只是呷了一口,越想越气,一下子把那杯子重重地搁在桌子上面,满脸的愤怒:“那等败类的人,竟然也敢肖想我的桃儿。我就说她怎么突然下了江南,还在这里转悠了这么久。京里闹得沸沸扬扬了,真当我们这里的人都是聋子瞎子不成!真是我的老姐妹,竟还伙同人来害我家桃儿,怎么不给她的孙女说去!”
老嬷嬷连忙上来给尹老太太顺气,一边宽慰道:“老太太,若是王老夫人真是想害小姐,又怎么会给老太太您说这些事情呢。还是悄悄避了人送的果子里夹着书信过来。皆因是亲戚,不好明说。”
尹老太太听了这话,气稍微顺了一点儿。她长舒了一口气,摆摆手:“下回你给我打听着,谁家宴会请了她,就帮我回绝了。”
老嬷嬷自然答应着,服侍着尹老太太去里间歇下了,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这事情,尹老太太恐怕真是被寒了心。这南京城里谁不知道尹老太太把桃华看得有多重。秦国公府借着国公府这块招牌,在离京城远些的地方给他们家里那个男女通吃的京城纨绔寻媳妇儿,这让尹老太太如何不生气。估计接下来的这段时日,尹老太太和王老夫人,可能要殴一会儿气了。
尹老太太受了这个刺激,给桃华寻找人家的脚步就加紧了。江南这边的情况十分熟悉,不是家世不搭,就是她觉得人品才学不够,总觉得会委屈了桃华。她思来想去,决定重新动用自己的娘家这条线,往京城探探路再说。
却说今年的夏天,雨水特别多,又有好些洪涝灾害。董行成之前带领兵士疏通河道的作用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那水位虽高,但是都在最高的线以下,并没有造成大范围的灾害。便有人上了奏折,龙颜大悦,又发了圣旨,把董行成等一干专门带着兵士疏通过河道的人表扬了一遍,赏了些钱财。
却说皇上的这道圣旨,让董行成重新进入尹老太太的视线范围内。她看了这么多人,还是觉得董行成算是其中最拔尖的一个。尹老太太存了这心思,自然也就开始打听了起来。当然这一切,桃华是不知道的。
尹如华越发的沉默了,她整日整日的在自己的房里待着,因为身子骨弱,所以几乎都没来给尹老太太请安。尹老太太属于眼不见心不烦,最近心里不痛快,哪里有空理她,也就不理论了。
却说尹老太太正打算着手去打听董行成的情况,家里却正好来了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她出嫁出去,正从京城赶过来的女儿尹大姑奶奶。她是尹老太太唯一的一个亲归纳了,尹老太太见了她,自然是万分亲热的。
互相厮认过后,尹大姑奶奶瞧着桃华,笑道:“几年不见,这桃儿竟也长这么高了。快十五了吧。”
“可不是呢,还有两年。”尹老太太可是记得十分清楚,因为这句话一直在她的脑海里,在时不时地提醒着她。
尹大姑奶奶听出了尹老太太的语气,笑着道:“可也是大姑娘了,到时候你及笄,姑姑送你一份大礼。”
桃华忙谢了,依旧坐回自己的位置。尹如华坐在她的上首。见桃华坐下,尹如华微微地抬起了眼帘,深深地看了桃华一眼。桃华也不与她说话,继续低着头在那里装乖孩子。
尹大姑奶奶的到来,给尹府注入了一桩新的活力。梁氏一反常态地对尹大姑奶奶十分的周到,各色东西都是上好的,还每日里变着花样地招呼着饭菜瓜果。
这天桃华在屋里歇午觉,睡了许久,这才睡醒了。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把整间屋都照耀地很亮。桃华睁开眼睛,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声音。
“这大太太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怎的突然这么好了起来,又是鸡鸭鱼肉的,前儿还送了两只新猎的炸山鸡过去。”一个小丫鬟说道。
另一个小丫鬟回答道:“这事情你也不懂?那大小姐往后要嫁过去的地方,大姑爷和大姑就在那边。这闺女若是往后受了欺负,自然得有人出头。若是不把这面子做好一些,大姑往后,也就是不尽心不尽力罢了。”
第三个小丫鬟道:“偏偏你们说的那么肤浅,大姑奶奶哪里是这样的人,以前太太刚进门的时候,大姑可还在咱们府里,说话和气,也不怎么摆架子,待人也大方,再没你们说的那么小气的。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真是为大姑奶奶叫冤啊。”
自己的偏院什么时候也有这些爱嚼舌根子的了?桃华坐了起来,轻咳了一声,高声喊道:“白芷!”
窗户外面的人声顿时就没了。没一会儿,白芷走了进来。桃华开口道:“院里这几个小丫头,平日里是谁在带?”
“回小姐,是由蒋嬷嬷在带。”白芷回答道。
桃华略愣了一下,还是没想起这么一个人。还是白芷见了桃华的表情,忍不住提醒道:“小姐,蒋嬷嬷是之前送小丫鬟来的时候,大太太送过来的,说是最重行为礼节的了,正好学规矩。”
桃华冷笑一声:“能教出这等规矩的丫头,她竟还是最重行为礼节的。从明儿起,便把那蒋妈妈打发去守我的过季衣裳,你把这些小丫鬟都归拢起来,你和珍珠几个大丫鬟轮流带,一人带一天,务必把我这里的规矩给她们说清楚了。若是以后我再听见有人传我们偏院的闲话,我绝不轻饶。”
白芷听了,忙应下了。桃华起了身,白芷唤进人来,一道伺候着桃华更衣上妆,往尹老太太这边来了。
尹大姑奶奶人还是很好,并且不厚此薄彼,至少在礼物上面是如此,又因梁氏的刻意讨好,还不算冷场。说着说着,尹大姑奶奶就说没几日就要出发了。梁氏听了这话,连忙道:“大姑奶奶再留几天吧。你来了,老太太都多吃些饭,精神也瞧着好了许多。”
尹老太太自然舍不得,也就留了下来。留下来没多久,又有客人来了。
这回来的客人是官媒,准备给桃华说亲。桃华羞得钻进了屏风后头,倒惹得尹老太太一阵笑。这官媒似乎是有备而来,一直问桃华的生辰八字之类的,会些什么特长啊什么的。尹老太太开始还笑着说几句,后面便不耐烦了,挥了挥手:“我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尹大姑奶奶到了没两天,京城再次来了人。这回来的人却是忠顺侯府的洛三太太。她一见到桃华就拍手笑道:“侄女,我这回来,可是有好事要恭喜你啊。”
桃华便知道是自己的亲事了,依言害羞了一下,扭过身去:“不与三舅母说,三舅母惯会拿我取笑的。”
洛三太太笑着对尹老太太解释道:“老太太,前儿有人托了人去忠顺侯府,我们老太太只当是二丫头的事情,谁知道竟然是尹丫头的事情,把她老人家欢喜的,立刻让我收拾了铺盖卷了过来了。却说尹丫头在我们那里住了三四个月,竟也有人记得此事,巴巴地寻上门来,心却是诚的。”
尹老太太来了兴致,便问道:“是谁家来问的?”
“是董国公府家。”洛三太太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尹老太太听了这话,顿时想起了董行成。世上的事情果然是有缘分的,这桃儿和董行成,真是般配。尹老太太问了些董国公府的事情。
洛三太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临了了这才对着尹老太太说道:“这门亲,可是再好不过了。”
49京中巨变
尹老太太知道这洛府若是没有把口风探实,是不会来自己家里提亲的。虽然董行成目前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选,可是尹老太太心里有些疑虑。尤其是在经历过秦国公府的那件事情以后,尹老太太对京城的这一摊子事情,可是心有余悸。洛三太太越把那董家夸成了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那种人家,尹老太太心里的迟疑也就更深了。
桃华只隐约猜到洛三太太来估计是给自己作媒的,可是对方是谁,她是两眼一抓瞎,压根儿不知道。尹老太太经过尹如华的那事后,对人选讳莫如深,生怕自己听了有些名字,反而牵肠挂肚的,也成了第二个尹如华。桃华也不过多猜测,反正现在也就是一个备选阶段而已,总得等尹如华出嫁了以后,自己才会过明路的。并且她的直觉告诉她,尹老太太是不会给她挑很麻烦的婚事的。
这天,她给尹老太太剥着葡萄,尹老太太突然开口道:“桃儿,几日后你大伯要宴请今春高中的几位新科进士以及武进士过府来一叙,你切不可乱走,就跟在祖母的身边。”
桃华怔了一下,瞬间反应了过来,微微点了头,然后低下了头,双手把玩着衣角。
尹老太太看着桃华的模样,伸手把她揽在了怀里,抚摩着她的头顶,轻声地道:“祖母心里着实舍不得你。只是,你如今也大了,我们慢慢把人选挑起来,总不能让你匆匆忙忙地就嫁了出去。你姐姐那种形状,就是她的父母自己的疏忽,我们的桃儿,慢慢地挑着,心里也有些数。如今不过是祖母心里的一些想头,到时候若是不好,我们也好早作打算。”
桃华抬起头来,看着尹老太太,眼里闪着担忧:“桃儿只是舍不得祖母和弟弟。祖母您身子也不甚好,还要拉扯着煜哥儿和烨哥儿两个孩子,可又要劳心费神。桃儿心里着实放不下。”
“这孩子,难不成这府里还有人要谋害我性命不成?”尹老太太笑着说了这一句,脸色突然严肃了起来,“你大伯他们如何进我们府里主事的,你可都忘了不成?”
桃华心里明镜似的:“我心里明白,大伯和大伯娘心里都是希望老祖宗您长命百岁的。”只有这样,他们的孝心才能越发地显现出来,皇上的那道圣旨才能真正地使人忘却他们本来的身份。
尹老太太点头道:“你且记住,你祖母在一天,尹家我就能护得周全一天。若是有一天,你祖母我不中用了,而两个孩子还没有长大成人,到时候,我会把一切的东西都安排妥当。他们的那份家产,我都先交给你。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个严姨娘,心里肯定是不怎么能够死心的,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你且不能心软。若是对她心软了,这尹家,可就不齐心了。祖母皆有安排的。”
桃华听着尹老太太说这番话,心里泛起了一阵说不出来的感觉,光是想想那时候的情景,桃华就觉得难过。她把头埋在尹老太太的肩窝处,双手抱着尹老太太的胳膊:“祖母,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尹老太太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是啊,为了这几个孩子,她也得好好。
洛三太太身边的朱嬷嬷是以前宫里出来的老嬷嬷,尹老太太得知后,便请那朱嬷嬷教尹如华和桃华规矩。尹如华身子不适,故而课堂就设在尹如华的住处。尹老太太知道后,便不让桃华和她一处学,让那朱嬷嬷早上教如华,下午教桃华。桃华的课堂并不在归墨院,而是在花园里的一所小屋子,叫云想阁。
朱嬷嬷知道后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暗地里对洛三太太道:“三太太,我也有许多记不得了,只不过勉力教罢了,若是有什么不妥当,还请三太太帮着向尹老太太进下言,的确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洛三太太听了以后,笑着宽慰朱嬷嬷道:“你且别担心,这两位小姐,都是知道些轻重的。你教的时候,一切按照你的方式来即可,尤其是咱们家里出去的小姐,定不会跟你为难的。”
“说起来,不是我有意讨好,咱们府里出来的小姐,果真是懂事许多。就瞧她挑的那处房子,便知道她是心里有些成算的。”朱嬷嬷笑着夸赞道,“怪道前儿二太太去老太太那里为墨少爷求娶这表姑娘,老太太会生那么大的气。”
洛三太太叹了口气:“我心里也是喜欢桃儿的,只是,这孩子的命,着实是苦了些。别说老太太不愿意,你瞧瞧模样性情,哪样是墨哥儿配得上的。二房打的主意,别指望我不知道,不过就是指望着媳妇的嫁妆填那些亏空罢了。端端是打的好算盘。”
朱嬷嬷是知道洛三太太之前和桃华联手的那一场戏的,心里明白的很。不过二房是着实不着调的紧,此事不提也罢。她笑道:“若是那董家少爷和表姑娘真能结成秦晋之好,那可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洛三太太的目光逐渐地失去了焦点,嘴上似乎是呢喃似的念叨了几句:“希望是如此,没错的话,就最好了。”
桃华正在跟着朱嬷嬷学规矩,这几日在尹老太太身边待的时间便少了许多。尹老太太可以腾出手去京城打听消息了。
这天下午依旧是阳光明媚,只是夏天的阳光,着实是让人感觉不到那种舒服的感觉的,园子里的花草都耷拉着头,看上去蔫搭搭的。尹老太太正歪在榻上,沁儿捧了用井水汲过的葡萄过来,刚伺候着尹老太太吃了两三颗,老嬷嬷便拿了一封信过来让尹老太太瞧。
尹老太太拿了信过来,只是瞧了几句,便大惊失色。待看完了信,她立刻想起了在府里住的洛三太太,正要请她来说话。她吩咐人的话音还没落,外面便传来了通报声:“洛三太太来了!”尹老太太的心一凛,连忙道:“快请。”
洛三太太心里着急,是一路走过来的,此刻额上鼻尖全是细汗。她也顾不上这些,直接对着尹老太太道:“老太太想是知道了京城里传过来的事情吧。”
尹老太太皱了眉:“皇上今年都五十有几了,怎地去年选了,今年又要选秀女了?”
洛三太太叹了口气:“我离京的时候,还没有这话传出来。如今只是宫里传出来太后的一个想法而已。但是皇上以孝治天下,且这次宫里头传出来的消息,并不是专门为皇上选人,而是几位皇子。”
那就更麻烦了,如今皇上身子骨儿虽不好,但是他迟迟不肯立太子,几个皇子都在不住地拉拢自己的势力。若是桃儿真的嫁了过去来侍奉皇子,先不说身份够不够得上当正妃,这可就是站派的问题了。皇家倾轧的事情,尹老太太还听得少吗?这无异于拿自己的全副身家去赌,只是这么几位皇子,一个不小心,那可就是全军覆没了。不行,一定不能变成那样。
洛三太太瞧着尹老太太阴晴不定的神色,便知道尹老太太心里有了些成算。她并没有开口,而是在等。这个时候如果自己开口说话,恐怕会起反作用,所以最好的还不如让尹老太太自己想清楚。这个时候,是必须做决断的时候了。
尹老太太打定了主意,抬起头来,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了。她笑着对洛三太太道:“三太太走了这一遭,这日头大,快歇歇。沁儿,给三太太扇扇风。”
洛三太太没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些意外。但是她毕竟是大家里面出来的,喜怒不形于色是本能了。她便放下了这件事情,只与尹老太太说起了别的事情。
但是尹老太太心里存了这件事情,再说别的事情,就缺了些兴致。洛三太太也只坐了一会儿,便就坐了软轿回去了。待她离开后,尹老太太立刻开口道:“派两个人去门口守着,大老爷一回来,便请他到我这里来。还有,桃儿那边,把话给我捂严实了。”
尹大老爷晚上在尹老太太这里待到了掌灯时分方离开。第二日,尹大老爷早早地便回来,又是与尹老太太商量事情商量到了半夜。桃华得知后,不由地悬了心:难道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吗?
梁氏那边听说了尹大老爷这几日老往归墨院跑,心里也正疑惑,却苦于这尹老太太和尹大老爷两个人在商量,她怎么打听都打听不出来,不由地在心里埋怨道:这尹大老爷可真是一点儿也不考虑他妻儿们的感受吗?反倒是对这个半路栽到他头上的母亲这么毕恭毕敬的。
她正想着,突然听见有人回报说尹大老爷过来了。她心里一惊,忙站了起来,要去换衣裳。尹大老爷却已经走了进来,压根儿没注意她身上穿了什么,怎么打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