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农夫山泉有点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小宇怔忪,藏在衣袖里的手紧了紧,却是面色平静却恭敬的给马车上的云谦墨行了礼,“三爷,您叫在下小宇就行,过去的宇文晟,他早在玉门关就已经战死。”
小宇的恭敬并没讨得云谦墨半分的好,反而退让他冷了一张脸,愤怒的看着自己,偏却只有愤怒,且怒而不发,就那么死死的看着对面不发一言,恭敬垂首的小宇,接踵而来的又的滔天的悲伤,然后,他的身形一晃,跌坐在马车上。
随后从马车里出来的秦玉函和云子轩看到他这番模样,均是一惊,她们也没想到,两人的见面会是这样的局面。
同样,跌在马车里的云谦墨亦是没有想到,他以为,他与阿晟的再次相见,就算没有戏文中夸张的喜极而泣,至少也还是有重逢的喜悦之情。
可阿晟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让他叫他小宇,他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宇文晟,那张几度梦回中,出现的熟悉俊脸,竟淡漠的让他心疼。
是的,他的心,疼了,就像是在心上,勒着无数条纵横交错的丝线,然后慢慢的,将丝线收拢,越收越紧的丝线,勒得心脏细细密密的,疼痛不止。
而后,黎花枝出声打破了这怪异的氛围,招呼着众人进屋,云子轩有心要活络气氛也是一脸笑意的开口,“是啊,大冷的天,还是进屋再说,三哥不是说文洋家的酒好,茶更好,黎花枝还不赶紧的,去沏茶。”
云子轩说着,上前两步,伸手搭在文洋的肩上,做出一副哥俩好的模样,就拉了文洋率先进屋,沿途理过齐忠身旁的时候,不忘给他打了眼色,让他赶紧拉小宇进屋。
最难得的,是一向在文洋面前高傲冷言秦玉函,这次也没作怪,还主动的劝说起云谦墨。
待黎花枝带着一众进了小洋楼,煮好了一壶加了花旗参,甘草片,桂圆干,红枣,枸杞,罗汉果,贡菊,冰(这都要和谐)糖的八宝茶,众人皆饮过一盏,却不见秦玉函和云谦墨进来。直到第二盏茶都已喝尽,秦玉函才带着一身寒气,进了小厅。
云子轩抬头看向秦玉函,正要说话,却见秦玉函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云子轩见他如此,再也坐不住了,他实在不放心屋外的云谦墨想要出去看看,刚一起身,却被秦玉函叫住,“别去了,你去了也没用,有些事情还是要他自己想通才行,就让他静静吧,有墨一在那看着,出不了事的。”
话虽如此,这一下午,黎花枝任是不放心的出去看过几次,每次出去,却都见云谦墨保持着之前跌坐在马车上的姿势没有变过,而后他亦是这样一直坐到了深夜。
这夜,对于云谦墨一行注定了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当然,小宇和齐忠亦不可能安睡。黎花枝知道,虽然小宇对云谦墨的态度,与秦玉函他们不同,别说兄弟的情谊,那翻模样就连一个陌生人也不过如此,可越是冷漠以待,越说明小宇对他的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没有曾经刻骨铭心的情谊,哪里会有现在的失望和冷漠。
因为担心着小宇和屋外的云谦墨,黎花枝这夜睡得并不安稳,所以,半夜的时候,文洋刚一起身,黎花枝便惊醒过来,她听见文洋的脚步声是去了外面的屋顶花园,等了片刻,文洋却没有返回。
没有文洋的怀抱,黎花枝也发不能成眠,于是,披了夹袄,拿了一件大氅也去了屋顶花园。黎花枝一出来,就看到屋顶花园里,文洋站在还没来得及清扫的雪地中,翩然如仙,她上前几步,为他披上手里的雪狐皮大氅,顺着他的视线看到自己家院门的那辆马车旁,小宇正拿了一只酒坛,递给车上的云谦墨。
今夜,空气干燥而寒冷,月光更是冰冷如水,白雪皑皑的杏花村在月光下反射着银色的光辉,让黎花枝的视线极好,虽然听不到小宇和云谦墨说了什么,却能清晰的看到云谦墨抱着酒坛,与小宇仰头共饮,而后与小宇一起进了文家小院,墨一也如负重担的紧随其后。
黎花枝看了眼竹桥上,并肩而行的两人,云谦墨的身形明显有些蹒跚,想是在马车上坐了那么许久,手脚都已经僵硬,若不是小宇拿去的那一坛子稻花香,估计他非得冻坏不可。
文洋的眼中柔和如水,一直看着两人进了小洋楼,这才收回了视线,摇了摇头,拉着黎花枝无声的回到了屋里。
屋子中间的小炉子里银丝碳早已经熄灭,就连被窝里都因为两人的离开冰冷了,屋子里唯一温暖的便只有文洋的身体,黎花枝眷念的窝在文洋的怀里,想起小宇递酒给云谦墨时,她分明看到云谦墨痛哭零涕。
她以为,像云谦墨那样的妖孽,随便的一个心念,都能让人生或让人死,那么高高在上的人,本该是什么也不能牵动他的心弦,却不想那么妖孽的男人,却哭得跟个孩子一样,那一刻,黎花枝心里有种说不出什么原因的酸涩。
黎花枝想得入神,却听到文洋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花枝,其实,三爷他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差别。”
“嗯。”
黎花枝轻哼了一声,而后挪了挪身,与文洋贴得更稳紧密了些,原本她是不怎么喜欢云谦墨那样的人,尤其得知他有着太子那样一个尊贵却复杂的身份后,更是不愿意和他有过多接触。
可经过这夜,她却觉得,其实大家都是一样,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心酸。云谦墨看起来似乎也就不再那么讨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小宇想开了。
她能看出,方才小宇该是和云谦墨冰释前嫌了,或者说她们本就没有所谓的前嫌,一切都是皇权压人,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有些事只要记在心中,有些事却必须放下,记得该记得的,忘记不愉快的,人生就会简单的多。有些时候就算这样,不要太过计较,只要活的恣意,便已足够。
对于云谦墨和小宇的改变,最高兴的莫过于秦玉函和云子轩,所以而后的几日,云谦墨,秦玉函,云子轩和小宇,他们四人几乎天天形影不离,就连晚上睡觉都是在同一间屋子,若不是黎花枝知道他们只是同生共死的兄弟,都要以为四个男人是不是有断袖之癖。
云谦墨和云子轩身为皇子,云谦墨更是云国的太子,年关将至莫名其妙的离开京城数日,已经惹了无数猜忌,如若大年三十的时候还不能出席,在云皇跟边尽孝,那么他这个太子怕是也当到头了。
和众人道了别,秦玉函率先上了马车,云子轩捏了捏小洋和小柱子的脸,满是不舍。这些日子,因为小宇的关系,他没少和两个孩子打在一起,平日里觉得两个小子太闹腾,可真要走了却觉得有些不舍,就连一旁的小洋原本是不待见秦玉函他们的,可是知道他们要走了,心中却奇怪的升起了不舍之情。
最后上车的云谦墨却是看向了小宇,他知道小宇不愿再回到京城,他亦不想勉强,就像小宇自己说的,云皇之所以让他为宇文晟澄清,不过是算准了宇文晟不可能活着,若是还活着,就凭着他在那些退出兵戎生涯的旧部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只要一声召唤,就可再次集结一支虎狼之师。
云皇,他不会放心,更不会允许!
无疑,杏花村的生活,才是他目前最好的归属。
马车临行前,云谦墨扫过黎花枝众人,嘴角又拾起了他一惯风华绝代的微笑,只是这次的笑,却是发至内心,风眼中满是诚意。
“谢谢——”
云谦墨说完,便放下了马车的帘子,在马车离开杏花村的时候,云谦墨透过
侧面的窗帘,看到站在村口的黎花枝和文洋,还有挥着手小宇和那两个孩子,他的嘴角,是满足的微笑。
或许,不需要等待多久,就有人能在提起他的时候,一样只是单纯的开心笑容。
原来,幸福,只是如此简单!
云谦墨一行走后,黎花枝突然觉得家里有些空落,可是没等到她去感怀,文家小院在他们走后的第八天,又迎来了六个陌生的男人,一番了解过后,黎花枝才知道,这些都是小宇曾经的旧部。
至小宇被云皇冠上卖国通敌的大罪之后,他们心灰意冷,退出了兵戎生涯,孤家寡人的他们,没有亲人亦无处可去,最后,被秦玉函收在了第一庄,如今他们听到了小宇活着的消息,自然就找了过来。
看着小厅里,曾经追随自己多次出生入死的兄弟,小宇看了一眼黎花枝和文洋,他想要留下他们,可是也怕会因此,为文家小院带来麻烦,最后,却是艰难的决定让他们离开。
经历过同生共死的那种情谊,黎花枝不用体会也知道是如何的弥足珍贵,可是小宇,却愿意为了她和文家,让曾经与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离开。
小宇的这份情谊早就打动了一旁的黎花枝,黎花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文洋却已经开了口。
“小宇,让他们留下吧,反正古醉庄里也有地方住。”
文洋开了口,黎花枝自然更不会反对,当下也开口让小宇留下他们,为了不让小宇心里有什么负担,还故意玩笑的说着,“正好,酒庄里缺人,晚寂的染房里也只有他一个人,几位留下来,正好给我们帮帮忙,又都是自己人,我也才信得过不是。”
就这样,六个人便都被留了下来,小宇自然知道文洋和黎花枝那是,不舍得自己为难,而六位远道而来的大汉也都是通透的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一切。
当下里,对黎花枝和文洋除了最先的感激,又多了几分好感,而后做起事来,亦是越加的用心。
------题外话------
生病后,感觉是一点都不想码字,一想东西,头就很痛,若是明天还是这样,估计丸子就要跟大家请假呢~
第64章
日子过得飞快,也不过就是十几天的功夫,就到了岁末。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文家祭灶的时候,传说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的这天,就要动身去天庭向玉皇大帝进行年终汇报,讲诉主家这一年里的功过,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年三十这天对这家人是奖赏还是惩罚。所以,杏花村的人对此都十分的重视,当然,文洋也不例外。
这天,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又是一天难得的好天气,婉娘一早就将晚上祭灶要用的关东糖熬好了,齐忠还专门用稻草,为灶神扎了一个草马,还别说,齐忠的手艺就是好,那草马扎的,看起就是匹真真的小马驹一样。
因为云国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所以黄昏入夜之时举行的送灶仪式,就交给了文洋主持,黎花枝则带着婉娘、春娘和晚玉,窝在屋里包饺子聊天。
文洋则带着一屋子男人请了灶王爷到院子里,敬了香,一番念念有词之后,又供上了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关东糖和其他的祭品。然后将齐忠扎好的草马和喂马的草料饴糖供奉给灶王爷,文洋还将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贿赂他老人家,让他老人家甜甜嘴,上了天庭记得只说好话,别说坏话。
一切完毕之后,文洋将供奉了一年的灶王爷神像请出了神龛,连同草马和喂马的草料一起放在院子里,堆好的芝麻秸和松树枝上,点火焚烧。
小宇拿了火把,点燃了最底下的芝麻秸,文家小院顿时被火光照得通明,文洋带着一家人围着或口头,齐声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有壮马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一屋子男人叩拜祷告之时,小洋和小柱子还被办成了捧火童子状,唱着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
待仪式完成之后,天已经全黑。
齐忠给大家分了祭灶后必吃的关东糖,小洋和小柱子喜得不行。这关东糖是婉娘用麦芽和小米熬制而成的,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化开的时候有一点点粘,不过却更加的甜,可惜,每年只能祭灶节的时候才有得吃。
早在早上,婉娘熬制的时候,小洋和小柱子,就忍不住偷吃了一点,最后被婉娘发现,小柱子还没他娘,狠狠的敲了一个老瓜蹦儿,现在额头都还有点疼。
祭祀完了,黎花枝自然带着女眷从屋里出来了,因为杏花村讲究‘送行饺子迎风面’的说法。所以晚上四个女人包了各种各样口味的饺子。
饺子的包发不一样,烹饪的方式也就有些差异,黎花枝把蒸的,煎的,煮的,都做了些,反正也不是很麻烦,到时候,大家喜欢吃什么口味就吃什么口,多好!
吃完饭,黎花枝便让叫来王大柱和二愣子两家,提前给他们四人发了这个月的月钱,还另外再一人多给了二两银子的红包,算是今年幸苦一年的花红。发了钱,黎花枝便打算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苏城的家里各自过节。
谁想黎花枝刚一提出来,春娘就立马拒绝,道:“花枝姐,我们不用放假的,真的。”
黎花枝这就奇怪了,要说那家的帮工,听到东家要给他带薪休假,不都是乐不癫的立马收拾了东西,赶紧玩去,这春娘他们倒好,这模样还不乐意了。
春娘和婉娘几人,被黎花枝看得有些尴尬,二愣子更是臊得脖子都红了,习惯性的摸了摸后脑勺,笑道,“花枝姐,其实……其实,是我们在苏城的房子,已经给租出去了,那房子……本就是,打算以后留给孩子取媳妇儿用的,我们寻思着,孩子还没生……花枝姐,你可别让我们走,不然我们就无家可归了。”
二愣子说完,王大柱和婉娘他们也是点头符合。黎花枝倒没有赶他们走的意思,过了祭灶节,没几天就是年三十。
家里的活计只多不少,本身人手就不够,他们不愿意走,这样又可以多几个人手帮忙,黎花枝是高兴还来不及,当下就笑着拍了拍春娘的手,道:“行啦,你们不走,我是求之不得,打明天开始,家里就得准备过年的事拉,庄子里的大扫除还没来得及做,到时候可要幸苦你们了。”
春娘他们四个人,听黎花枝这么一说,哪里会觉得辛苦,立马就表态说除尘的时候,家里的大扫除都包给他们,黎花枝也知道他们都是实在人,也不再多说。
几人又随意的聊了两几,黎花枝便坐不住了,毕竟有四个多月的身子,坐得久了就容易伐,于是,起了身,看了看天色。
可能因为晚饭的时候,一家人笑闹了许久,现在竟已经是亥时,黎花枝想着明天他们还要早起,便不再多留,嘱咐了一句‘早点休息’,便潜了他们回古醉庄去。
第二天一早,文家小院就如黎花枝所说的,都忙碌起来。齐忠就带着他的六个老战友,准备给古醉庄来个大扫除,晚寂则带着二愣子和王大柱也在忙着打扫南苑的成衣作坊。
至于晚玉和婉娘,则是在春娘居住的西苑里。春娘有孕在身,重的活计大家决计是不会让她做的,可她整天呆在西苑里,也很是无聊,于是便邀了晚玉和婉娘过去,三个人一起在西苑里,正忙着给一家大小做着过节的新衣。
就是文洋和黎花枝也没闲着,他们一早带了小宇去了老村长家。
小宇正按照之前写的名单,通知每户人去村长家学习如何育秧苗的事,春节一过,每家每户就得准备育苗,大棚的制作,黎花枝也只交给了小宇一人,所以,必须得趁着年前让大家学会如何搭建大棚。
小宇已经出动,小洋和小柱子也跟着一起去通知大家,老村长也派了自家的家丁,几人分头进行速度也快,不多时,每户人家就都来了一两个代表。
黎花枝现在已经是四个多月的身子,已经能够看到隆起的小腹,不能站得太久,自然,这教大家如何制作大鹏的事就交给了小宇。
小宇拿了黎花枝用白纸和木架子制作而成的小黑板,一边讲解着,一边在小黑板上固定的那个装订成册的白纸上,画出大棚的样子,而后,又拿着从文家带来的竹篾,现场示范了如何制作成稳固牢实的大棚架子。
经过一天的学习,大家总算是学会了如何搭棚。有些人更是想着,趁着田里的积雪刚刚融化,田里的水量充足,水位又是恰到好处的,和一早整理的那块略凸起的育苗地齐平的位置,正好能偷个懒。
于是,当天就把水稻种给撒了进去,为了不让种子发芽的时候受了冻,还连夜就给自家的育苗田里搭好了大棚。不过,因为还没有去买明纸,黎花枝便让他们把去年收来的稻草,扎成几张草席,先搭在大棚子上,这样不但能暂时挡挡晚上的冷风,还能给大棚保暖。
而后的几天里,每天就有人来文家小院,请了小宇去帮忙指导扎大棚。
不知道不觉间,时间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是除尘的日子,早几天前,小宇带了他的老战友已经将古醉庄,里里外外的收拾过一遍,就连庄子里面和石梯上的积雪都扫了干净。自然,古醉庄就不再需要打扫,就只需要把文家小院,好好打扫一遍就算完事。
这天,黎花枝也换了一身粗布的衣服,用布巾包了头发,拿着鸡毛掸子掸着屋顶的蜘蛛网和灰尘。其他人也都没闲着,小洋和小柱子跟在黎花枝身边,等黎花枝打扫完天花板,他们俩就拿着抹布,搽掉家具上的灰尘。
文洋带着晚寂,正在前面花园扫雪,王大柱和二愣子在后院打扫鸡舍,猪圈。小宇,齐忠和他们那六个老战友,都是身怀武艺的高手,蹬个高,爬个梯什么的,自然就交给了他们几个。
小宇和齐忠的轻工最好,此时,正按照黎花枝一早的指示,沿着小竹桥,给上面的竹架子,每隔一尺就挂上一个巴掌大小的小灯笼。就这样将串成一串的小灯笼从小竹桥上,一直挂进院子,固定在小洋楼的楼顶上。
从高处看下来,三楼的整个空中花园和院子的上空形成一个整体。空中悬着的是,又一串串小红灯笼拉成的网。
这些小红灯笼,还是春娘带着小洋和小柱子,一起做成的,两个孩子为了这么些小灯笼,可是从刚入腊月就开始做了。挂完了小洋楼,灯笼串还剩了一些,小宇和齐忠也不浪费,就连院子里的老杏树上也没错过,都挂上了几串小灯笼。
挂了灯笼,小宇又被文洋叫去贴对联,这对联,还是文洋和小宇他们自己写的。
说起这对联,文家小院差点就被村民们踏破了门槛。就在昨天,吃过午饭后,文洋便拿了一早买回家的红纸,调了金粉为墨,写了一副春联。
小宇齐忠和晚寂三人的字,本来写得也很不错,他们看到文洋写的春联,一时兴起也各自写了一副。由于,文洋和小宇的字写得最好,于是,黎花枝扬手一挥,便决定除尘的时候,要将文洋写的春联贴在小竹桥外的院门口,而小宇的那副则贴在小洋楼的大门上。
至于齐忠和晚寂的,也没浪费,被过来拜访黎花枝的村民甲讨了回去。谁想,这就惹了事儿。拿走对联的村民甲,回家把对联贴在自家门上,他也不知道上面具体写的什么字,只觉得,从文家出来的东西,那肯定是错不了,于是,乐不癫的跟其他人炫耀了一番。
于是,杏花村里的村民,争先恐后的来了文家小院,都想讨一副对联回家。
要说,这一副对联也不贵,就是在集市上,最多也就值两个铜钱,可有不要钱的,谁不喜欢,再说,这对联还是出至文家,那意义就又不一样了。
在杏花村的村民眼里,文家,那就是名门望族般的存在了,而且,前些日子,总在杏花村里出现的华丽马车,可是在文家停了好久,能让那样尊贵的人亲自上门拜访,这不是名门望族,是啥?
杏花村的村民们抱着都想沾沾贵气的心思,纷纷上了文家讨要对联,文洋也不介意,带了小宇,齐忠和晚寂,就生生的写了一个下午。
看着村民们乐呵呵的拿这对联离开,一脸感激的模样,四个男人倒是写得越来越来劲,明明是免费做苦力的事,竟让他们觉出别样的开怀。
等小宇和文洋贴好了对联,又在院门口挂上了一对大红灯笼。进来院子的时候,晚玉和婉娘两人,也把刚刚箭好的窗花,贴在了透明的纱窗上。
在众人的努力下,除夕之夜终于到来。年关之时,杏花村总有一场大雪,这也是这个冬天的最后一场雪。这夜,爆竹和烟火流光溢彩,映着白茫茫的雪花,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美的绚烂。
黎花枝拉着众人,一起在三楼的屋顶花园守岁,大家一起围坐在花园中间点起的一堆篝火旁边,一边烤着羊肉串,鸡翅膀,鸡腿,一边喝着稻花香,有说有笑的行着酒令。小洋和小柱子还去厨房装了几碟子糖炒栗子,火堆里还有用他们用竹筒焖的竹筒饭。
此刻,俩小子正乐不癫的帮着婉娘穿着肉串。
小洋这小子,至从得知黎花枝怀孕之后,无论做啥事最先想到的都是黎花枝,俨然将她放在了第一位,所以他烤的第一串羊肉串,刚一考出来,想都没想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