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有金手指[快穿]-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能买房。
比沈家小一半,但也是不错的院子的,重新装修以后,也能住的非常舒坦。
早些年,文教授他们也在这块儿住过二十年,那是他们成长的时候,搬走也有三十几年。
前些年还听他们念叨过,想搬回来,但是想住独立的小院,也和沈家一样,不是攀比,只是想回家以后有个私密空间。
家里有院儿还能种菜养花,沈清和想起来,立即和老文说。
“有想法,老爷子常常念叨起住在胡同的往事,可我没有那么多钱,隔壁院多大?”
“不到四百平,旧院儿,价格会低许多,你多付点首付,其余的每月还,又不是一次性付款。
你怕啥,几年就能挣回来。”
“等下吃完饭,带我去看看。”
老文早就意动,二老都想住四合院,他也想满足他们的愿望。
周围的市重点学校,小初高都有,孩子以后读书也方便。
他与沈清和的想法一样,不会送孩子都国际学校。
“行,我爸有钥匙,随时都能看房。”
隔壁何家的儿女拜托沈父保管钥匙,有街坊四邻介绍的人看房就能提前联系沈父开门看房。
老爷子带着孙子,去找老街坊们玩,家里都是客人,让儿子和那些孩子们好好聚聚。
一直闹到吃完晚饭,大家才散去,走的时候,他们开的车或者来接他们的车,全部塞的满满当当。
第二天,十几人同时“炫富”,一时之间,又引爆新一轮的话题,沈清和就这样又被送上热搜。
让之前说沈清和穷困潦倒的公众号,无颜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炫耀。
持续的热搜效应,沈清和被誉为幸运之子。
今年是他的幸运年,媒体都忘记了他之前离婚的事。
或者在他们看来离婚并不是啥倒霉的事。也许还是好事,说不定以后还能啃一颗鲜嫩的嫩白菜。
他也在聚会的当天,收到来自湘卫视的真人秀邀约。
参加他们的一档《华夏美食》的节目,还有一档《歌王争霸》的节目,沈清和只接了《华夏美食》的节目,至于歌王的,他可不想劳心劳力的让人挑三拣四。
歌王和歌手一样的,一群专业的歌手每期排名,不同风格的怎么比,观众(大众评审)就算有专业素养,但也有偏颇,有自己喜欢的类型,有自己喜欢的歌手,专业素养不代表投票时不受个人爱好影响。
怎么比,压根没有可比性。
《华夏美食》是弘扬种花美食,七位明星去国外经营一家餐厅一个月。
加上专业的厨师,一共八人。
现在除了他,其余的他不知道。
他是接替一位临时决定退出的明星,还有一个月就出发,但是那位明星因为电影拍摄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结束,不得不退出。
第一季的《华夏餐厅》,去的国家是K国,去那儿弘扬美食。米K国也是华人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选址在K国东海岸的一座小城,这里的是旅游和海钓圣地。
每年五月至九月,是旅游旺季,沈清和他们的节目刚好是八月整月。
在距离小城的四十八公里的一座大城,是座有名的文化古城。
聚会过后的几天,沈清和给父母还有儿子也去办理护照签证。
他已经征得节目组的同意会带着父母还有孩子一起去,他请堂伯家的孙子沈凯做助理,带着他也一起去。
主要是沈凯刚毕业,英语棒,人也实诚稳重。可以帮忙照顾老人和孩子。
要不他不会考虑请助理,后来想想请一个也好,以后有些事情可以交给他去跑腿。
两家也住在一条胡同中,沈清和请他时,这孩子还没有正式毕业。
再过几天正式毕业,沈清和现在帮孩子还有自家三位先办出国的一切手续。
这一次他想把能办的全办了,以后随时都能用。
胡同内的另外一户沈家,院子也大,沈家以前可是大户人家。
沈非老爷子见到孙子进门,示意大孙子坐下说说话。
沈凯乖巧的坐在爷爷身边,“爷爷,有事儿?”
“嗯,小凯,既然你选择跟着你和叔做事,就得做好思想准备,在工作时要时刻记住你就是给员工。
别以为是亲戚就不懂事,知道吧。你和叔给你开的工资,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是高薪。
做事要对的起那份工资知道不?”
“爷爷,我明白的。我不会仗着是亲戚就混日子,不好好工作。
和叔对咱家一直都特别好,我都记着呢。”
沈凯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分寸。
“好,记住就好。以后好好干,你和叔不会亏待你的。”
老爷子也感谢小侄子,给了大孙子一份好工作。
他还记得那天是堂弟沈楠带着侄子一起来的,先问他意见,才找小凯说。
他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也很放心,小凯虽然进的不是什么大公司,但是确比大公司有保障。
二十多天的时间,先督促儿子写好暑假作业,然后预习二年级的课程。
还每天都在家在网上学习外语,毛毛说他出去要给爷爷奶奶做翻译。
沈清和则是准备一些能带的食材,全是干货,还有一些能带的调料,自己做的酱。
即使不能带,他也能带过去,大不了用神识迷惑住检查的人,带过去。
衣服鞋子日用品一个大行李箱,干货调料酱有两大箱。
顶级的山珍干货满满一箱多。
给父母儿子侄子定的都是头等舱,让他们旅途舒服些。他们入住的酒店就在餐厅附近,距离餐厅不到三百米。
一间套房,三个房间。他偶尔还能留宿。
七月倒数第二天,所有人启程去往K国。
他们已经提前见过面,沈清和有三位认识,有四位不认识,三位年轻人,一位名厨。
一共飞了十二个小时,抵达小城D城附近的那座文化古城,从机场直接去到D城。
又一个多小时,他们总算是抵达餐厅。
一辆商务车直接载着沈父沈母毛毛小凯去到酒店。那是一家世界知名的五星级连锁酒店。
毛毛窝在大哥怀里,怏怏不乐,他不想爸爸离开。可懂事的毛毛知道爸爸来这里不是来旅游的,是来工作的。
小家伙不坑不哈,只是很难受,眼泪巴巴的掉落。在家的时候,爸爸离开几天都没事,可能这是异国他乡,没有安全感。
他才会如此,总之很不得劲。
这边沈清和与其余七位小伙伴一起,已经进入改造挂牌好的华夏餐厅。
位于海边的一处天蓝色的独栋三层建筑中。
上面三层都是住的地方,一楼二楼是餐厅,不过,二楼不是下雨天狂风天他们用不着。
有个巨大的院落,节目组介绍说院落有三千多平方。他们未来一个月主要是在一楼工作,后厨在一楼,一楼室内还有小部分吃饭的桌子,院落内也是有不少桌子,也是吃饭的地儿。
四周都是花花草草,像个绿色的庄园,面对大海,游客们从两侧的台阶上来。
两侧有宽阔的石阶,左右有扶手。
院落的最前方,有半米高的厚重石墙,石墙上是粗重结实的栏杆。
风景美美的,边吃饭边欣赏外面的美景。
“我们先上楼分配房间。”店长是演技颜值双在线的张玉敏。
她与沈清和认识,一起参加过好些次大型晚会活动。
还有一位男演员赵简,一位女演员苏芒,他们四人都是老熟人。
第240章
剩余的三位都是年轻演员和歌手; 其实赵简与苏芒也比沈清和与张玉敏小五岁以上。
至于大厨冯路; 倒是和沈清和的年龄差不多,比沈清和还大一岁。
“走吧; 上楼,要用的行李箱先拿上去; 至于带的食材还有适合餐厅用的还是先放在下面吧。”
沈清和提醒大家; 免得来回跑。
“对,餐厅用的放在下面,我们等会儿下来清理。”
还非常人性化,在一侧有电梯可以用。也有楼梯。
推着行李箱; 随小伙伴们进电梯。
三楼有一个大大的客厅; 还有十二间套房; 都是带卫生间的房间。
沈清和抽签抽到一间面朝大海,有阳台的房间。
从客厅进房间,在对面还有一道门是通往单独露台的房间。
他左右是名厨冯路; 还有张玉敏; 三楼也有一间厨房。
天蓝色的独栋大屋,真的很大; 每层都有三百多平。
行李放好; 洗把脸; 整理了下发型; 施施然的走出来。
不用吩咐,大家已经开始下楼,餐厅里还有很多事。
后天开业; 今晚厨房里的厨具还有很多物件都要熟悉,至少知道摆放在哪儿,给桌子分桌。
还有大伙儿带来的食材调料,都要整理好,至少知道有些什么,什么是没有的,什么东西很多。
都是第一次做,没有什么经验。
等大家到的时候,大厨冯路已经在厨房开始整理他带来的各种物品,都是调料还有煲汤的。
不亏是大厨,做起厨房的事,快速麻利整理行李箱中的所有物品。归整速度最快。
不经意瞄到后方沈清和的行李箱,冯路顾不上自己还没有整理完的物品,一个箭步冲过来,快速蹲下。
“哇,沈老师您真是咱餐厅中最壕的员工。”冯路看到那些顶级的好货,高兴的哈哈大笑,抱着一袋在包装袋上连着亲了几口。
“怎么了?怎么了?”张玉敏是店长,在后面一步窜过来,蹲在冯路身边问道。
其余的三位小年轻杨柳(女演员),胡希(男歌手),谌彬(男歌手),也全部蹲过来。
另外两位过来时,周围已经没有空地,只能站在后面,居高临下的观望。
“店长,快看,沈老师带的全是顶级品,在国内有钱都不好买。
这品相,这颜色,一看就是好货。 ”
冯路真是喜欢的不行,一包包一盒盒的在手里反复看。
“以后大家别喊我什么老师,比我大的喊清和,比我小的喊声沈哥。
老冯,咱俩年龄只相差一岁,我就不喊你哥。称一声老冯,以后这些都归你调配。”
“随意称呼,老沈你说的是真的,都归我调配。”也许在国内这些东西虽然稀罕,但还不能让冯路激动成这样。
只是他们如今在欧洲,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儿,哪怕这些是普通货也不容易,更何况是顶级佳品,更是很难有,他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己。
“嗯,都归你调配,既然是推广华夏美食,咱就不能敷衍,也给外国吃货们品尝品尝来自东方的佳肴,告诉他们美食还是在东方。”沈清和这样的好货多的是,无所谓。
“对,老沈我认同你的观念。既然要做就得做好,不能有一丝的敷衍。”
说到的专业,冯路明显认真多了。表情也严肃起来,收起嬉笑。
“不过咱们这里就你一位大厨,我们都是边缘人物,你做菜的质量不能下降,但是菜还是得做家常菜。
那种工序繁复的菜色,偶尔做做还是可以,可不能常做。
除非是那种能提前做好,可以慢慢炖在那儿的菜,要不不适合。
我们这里专业人士就你一位,每个人都要分工明确,前台点菜结账,还有一位传菜收拾桌子,一位专门洗碗。
还有就在后厨帮忙,切菜洗菜,我有几个拿手菜,能帮你分担一部分做菜的辛劳。”
在飞机上,大家都说了,彼此会不会做菜,张玉敏,他们几个都只会做两三个菜还是入门级的。
味道也就一般,他们自己都说了,说不上好吃。
在场的都是明星,不会做但是会吃,吃的多,就知道自己做的是个什么水平。
真的只能勉强说是熟了,能吃,与好吃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老沈,安排的挺好。我心甚慰。”张玉敏正头疼不知道怎么安排,她没有经营过餐厅,老沈这样一说,比她刚刚想的强多了。
后期发现问题慢慢调整,但是应该问题不大。
“阿敏,你是店长,我刚才只是建议,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调整的,不管把我放在什么岗位上,我都愿意。”
沈清和反应过来,自己越俎代庖有些不妥,也暗暗提醒自己,不能再有下次。
“老沈,你想多了,除了老冯,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士,都是摸索着来。你刚才安排的很好,等会儿整理好这一圈,我们来个会,把后厨的和前面的人全部确定下来。”
张玉敏一点也不介意。
几人点点头,开完会,还要去买厨房缺的物品,以及食材和一些生活用品。
明天是试菜,确定前面三天的菜品。
开完会,去到附近的市场卖菜,在网上搜索过,知道附近有个小市场,专卖当地人自家种的菜,吃不完的就会拿来卖。
价格不高,还是有机的。
小市场就是一条不繁华的街道,周围还有大超市,可以买别的食材。
晚上,各自展示了一下厨艺,最终决定,三位女士轮流负责前台,传菜,洗碗的工作。
后厨一共两位大厨,主要是冯路,沈清和只负责三道菜。
其余的三人洗菜,切菜,清理台面,还有时间可以帮忙洗碗,帮忙传菜。
晚上,大家睡的很早。要倒时差,沈清和一觉睡到早上七点半。他睡醒以后,慢悠悠的洗漱完毕。
一个人去到厨房,熬了一锅米粥,在厨房做了几样凉菜。
熬好稀饭,拿出自己带的保温桶,装了满满一桶米粥,再用另外一个几层的保温壶,装了自己做的凉菜。
留下其余足够其余七人吃的,他一手拎一个,朝父母住的酒店去。
今天早上买菜有冯路去买,买菜必须他自己去,这些人买的菜他不放心。如果是在国内,他很少自己去市场买菜,都有专人购买。
酒店有专职采购员,他们是专业的,买来的菜也是符合他要求的。
在这里,他可不放心这些人买的菜,他特意带着其余的人一起去,只有沈清和不用去。
刚到这里,老老小小的肯定需要沈清和前去看望他们,安抚他们。
抵达酒店,沈清和还没有敲门,沈凯像是感应到门外有人一样,打开房门,“和叔,起的真早。”
“他们醒来没有?”
“醒了,都在洗漱。”
“我带了稀饭,凉菜,来吃早餐。”
“我等小爷爷小奶奶一起吃。”
“爸爸,爸爸。”毛毛一出来就看到爸爸,高兴的冲过来,熟练的爬上爸爸的膝盖。
“儿子,吃早餐,爸爸给你煮的稀饭。”
“爸爸你真好。”毛毛搂住爸爸的脖子,窝在爸爸的怀里,蹭啊蹭。
“那是,也不看看你爸爸是谁的儿子?”父子两对话经常会这样。
“爷爷奶奶的儿子,真棒!不过沈清和的儿子最棒!”小毛毛很懂套路,还不忘捎带上自己。
“哈哈哈,对,沈清和的儿子最棒。”父子两又拱在一起,嬉闹着。
在房间洗漱的二老也听到儿子的哈哈声。
一家五口用完早餐,洗好碗,洗好保温桶,都坐在沙发上休息,沈清和来的路上,递给侄子一张K国的银行卡,他来之前特意在K国在京都的银行搬了一张卡,存了一些钱。方便来这边用。
“小凯,这张卡你拿着,每天都要保证有水果吃,每次至少要买三种,换着口味来吃。
然后所有的开支,都用这张卡。”
“好,带的纸币没有用完。”
“纸币留在手中,先用卡里的钱,”
做了一会儿,沈清和带着四人去到餐厅,今天餐厅不会有客人,只是试菜,带着他们也去试菜。
他们还可以等正式营业时去消费呢。
前三天,沈家老小以倒时差休息为主。
等休息好再在周边先玩,然后向远处延伸。
他为他们早就全程安排好,有全程跟着他们的商务车。
在丹城玩过以后,离这里48公里是K国的重要城市丁堡。
等慢慢的玩完这些,才去别的城市。不赶时间,一个月能玩几座城市就玩几座,大部分都是周边的城市,更远的地方,要等来年。
“毛毛,还认识我吗?”毛毛在院子里玩耍,被买菜回来的张玉敏看到,她也结婚有了孩子。不过她结婚迟,孩子才两岁。
她正是母爱泛滥的时期,看到几岁的孩子就喜欢逗弄。
“认识,敏姨,我们在飞机上见过。”毛毛在刚认识的人面前绝对是个乖孩子,还特别绅士。
“对,我们在飞机上见过。”小毛毛白白嫩嫩,大眼睛眨巴眨巴,可爱的很。
不但张玉敏喜欢,其余的人也喜欢。苏芒与杨柳也围过来逗他。
毛毛:不要捏小孩子的脸,都快捏出水来了。哼!
沈清和带着父母还有侄子已经在楼上转完,大家坐在一楼的餐厅内说话。
二老亲眼看过儿子住的地方,算是放心了。
等一群人回来,一阵打招呼,然后正式开始忙起来。
大家开始按照昨天的分工各自忙碌起来,三位美女在前面忙碌,擦桌子,打扫卫生,还有整理吧台内,熟悉收银机,还有她们三要弄出来一款饮料。
第241章 影后的前夫(06)
一天两顿试菜; 终于确定下来未来三天的菜谱。
四喜丸子; 玉米虾仁,油焖大虾; 焦溜肉片,清蒸鱼; 凉菜刀拍黄瓜; 清炒时蔬,水煮牛肉,糖醋排骨,红枣肉丸汤。
甜点饮料:双皮奶; 杨枝甘露; 鸳鸯奶茶。
有些菜一天只有三份; 卖完就不能再点。
餐单当天就制作出来了,价位也定好。
一天忙完,后厨收拾的干干净净; 沈清和
累了一天; 早早的睡了。
早上起床,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今天是第一天营业; 大家全都精神饱满的迎接开业。
早起的大厨冯路已经在熬高汤; 准备出去买菜。
沈清和与冯路一起去买菜; 两人一起去往小市场。
两人的关系是突飞猛进; 相当的好,有共同的语言。
买菜回来,前台与后厨各自有值班的人; 后厨值班的已经做好早餐。
“大家帮忙择菜。”店长一声令下,除了两位大厨,其余的人全部择菜,洗菜,忙活起来。
中午十一点半,就迎来了第一桌客人,是外国友人,一家四口。
点菜的杨柳外语不错,和客人交流的非常好。
一家四口去过华夏,见到华夏餐厅就走了进来,最小的孩子都二十五岁。
点了四菜一汤,还有四杯杨枝甘露。
没有多久陆续进来六桌客人,后厨忙碌起来,有两桌都是十位客人。
点的菜又多,厨房进入最繁忙时期。
有两人厨师,还好没有忙乱,关于传菜划菜单的问题,昨天刻意教过方法,也能有条不紊的各自忙着。
每桌吃完会写上评语,好评居多,没有差评,最差的也就是有些外国朋友不能吃辣,建议不要太辣。
其实除了必须辣的菜,其余的都不辣,有特别注意过。
“加一道菜,水煮牛肉。”三号桌的客人看到隔壁桌正在吃水煮牛肉,那香味勾的他们也忍不住加了一道菜。
“好,最后一份水煮牛肉,等下不要再点了。”
水煮牛肉是沈清和做,第一天开业只准备了五份,卖完即止。
他多嘴交代前面一声,免得等会儿点了又退,还得前台给客人道歉。
“哎,知道了。”前台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个中午忙翻了天,院子内的桌子连翻两次台,后厨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
等客人走后,还不能休息,还得抓紧时间去买菜,备菜。
沈清和做员工餐,老洪带着后厨的一位去买菜。
忙完一个星期休息一天,星期一休息。
如此轮番,一个月的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不管私底下性格咋样,但是上了节目,稍微有脑子的都不会耍性子,无论前辈是否有名气,都还是相当尊重的。所有人相处的也很愉快,特别是沈清和与冯路相处的极好。
私下两人还约着一起探讨厨艺。
回到国内学校已经开学,给儿子报名以后,沈清和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作为歌手,与演员不同,他就是接接商演,或者做个人巡回演唱会,上上节目,再就是准备新歌,不需要一次性离家几个月半年不回。
他暂时还不想做什么巡回演唱会。
《华夏餐厅》已经开始播出,沈清和趁着这股春风,快速录制了一张专辑,只有八首歌的专辑,全是新歌,包括上次已经发行过的。
这件事其实他在录制餐厅之前就已经录制好了,就等着节目播出以后再发行。
前期的准备全部就绪,微博上也早就开始预热这事。
这段时间,沈清和很忙,到处参加活动宣传。
遇到周末还带着儿子一起去,反正如今也请了侄子做助理,有他帮忙看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沈清和都没有再上真人秀,真是累。
当初餐厅可把他累惨咯。
一轮宣传下来,终于能休息了。
“小凯,回家好好休息几天,陪陪你爷爷奶奶。”沈清和从箱子里拿出来礼物,塞给侄子,让他带回去。
“小叔,真要给我爷爷奶奶他们办护照啊?”
“办啊,你的你年终奖就是带你爷爷奶奶爸妈一起去旅游,有意见没有?”
“没有意见,我巴不得呢?”沈凯高兴的很,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