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嫂子去的急,什么后事也没交代,家里的一切我也不知晓。如今在你外祖母那里,想来过几天就会交给你了。”
    韩玉瑾摇摇头,嘲弄的说:
    “不会的,如果真心想交给我,就不会让流言传遍京城,逼得我去给沈府做妾。姑母,妾室的一切是不得越过正室的,那家业,陈家从没有打算还给我。”
    韩依听韩玉瑾这样分析,急上心头:
    “陈家竟如此对你,我可怜的儿,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韩玉瑾一笑,安慰她说:
    “姑母放心,她们往日也没有亏待我。”
    见她收住眼泪,韩玉瑾又说:
    “今日玉瑾前来,是想请姑妈上陈府讨要嫁妆。”

☆、第十八章 进宫

韩氏瞪大了双眼,难掩惊奇的说:
    “讨要嫁妆?这怎么使得,再说,我也不知道当年家里的一切。”
    韩玉瑾淡然的看着韩氏,平静的说:
    “怎么使不得,本来就是我娘留给我的嫁妆,姑母去最合适不过。”
    受韩玉瑾的影响,韩氏情绪也平静了点。
    “可是,照你说的,她们有心吞了韩家的家财,我去了,他们会给吗?”
    韩玉瑾笑了笑,接着她的话说:
    “姑母如果就这样去讨要韩家家财,她们肯定会敷衍你,姑母讨不得一点好。”
    韩氏听着她的话有些泄气,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随后又听韩玉瑾说:
    “所以,我让姑母去讨要嫁妆,而并非韩家家财。”
    看着韩氏不解的眼神,韩玉瑾解释说:
    “嫁妆是我娘留给我的,是我亲外祖母去世时留给我娘姐妹的,自然是不能就在陈家。”
    韩氏还是不明白,问她说:
    “现在你娘已经去世了,谁也不知道当年的事了,如果她们不认或是随随便便拿些东西就打发我们怎么办?”
    韩玉瑾笑容更深:
    “之所以只问她们讨要我娘的嫁妆,而不是讨要韩家家财,就是放松她们的警惕,她们会权衡利弊,很容易就把我娘的东西还给我。”
    说着韩玉瑾意味深长的一笑:
    “想随便打发我们,可没那么容易。”
    韩氏看着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也慢慢安定下来,听她继续说道:
    “姑母只需拿着我娘当年的嫁妆单子,他们就不会乱来。”
    韩氏听她这么说,有些为难。
    “可是我没有当年嫂嫂的嫁妆单子。”
    “我有。”
    出了赵家,韩玉瑾舒了一口气,姑母的性格有些懦弱,只是韩家也没有了其他人,且早以与靖安侯府断了联系,没有别的长辈。
    韩玉瑾让韩氏出面只是挂名,重要的是韩氏的小姑子,那是个厉害的角儿。
    她可是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前世的剧本里,她还能隔着姑母这层关系直接扒到了已经是侯府小妾的韩玉瑾身上,奉承韩玉瑾舒服得不得了。可见这看人眼色,见机行事的事情,非她莫属了。
    韩氏的小姑,是赵家幼女。出身商贾之家,嫁的也是京城的富户。
    刚刚出来的时候,已经嘱咐过韩氏,让她转告了她的小姑子赵氏,相信那赵氏一定趋之若鹜。
    接下来,韩玉瑾要做的就是拿到那份嫁妆单子。
    所以,这月十五的时候,韩玉瑾早早的就起床准备。
    按品阶装扮好之后,韩玉瑾对着镜子照了又照。
    果然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身县主的服饰可气派多了。
    去给大杨氏请过安后,韩玉瑾就乖乖的坐在了一旁,省的这一身衣服刺了别人的眼。
    这个家里,除了大杨氏是一品,连乔氏都不如韩玉瑾品阶高。
    等乔氏安顿好家中一切,大杨氏便带着乔氏与韩玉瑾坐马车去了宫里。
    大杨氏知道韩玉瑾县主的封号是陈贵妃求来的,毕竟是外甥女,自然上心些。
    当她注意到韩玉瑾看到皇宫,就露出那种跃跃欲试的欣喜感时,心里淡定了不少。
    不过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丫头,如何能跟月乔相比。月乔进皇宫从来都是目不斜视,一派大家闺秀的端庄气质。
    大杨氏定了定神,便随着内侍先去了坤宁宫,拜见了皇后之后,方可见到陈贵妃。
    觐见皇后的时候,韩玉瑾特意的打量了她一眼。
    老天爷对宫里的女子似乎格外的优厚,单看容貌,一点也看不出是做了祖母的人。
    她就是昌王的生母,先皇后的庶妹,若非是英国公府得力,这皇后的位置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庶女。
    也是她命好,皇上需要一个能照顾太子的人,而英国公府需要一个能巩固皇亲国戚身份的人,她不是唯一的人选,却是最好的人选。
    样貌好,脾性温良。这是英国公夫人陆氏看中她的原因。
    英国公夫人陆氏,与越阳侯夫人陆芸都出自荣兴侯陆家,英国公夫人陆氏是陆芸的姑母,故而,陆芸与皇后是表姐妹。所以,陆芸才能在小杨氏手下夺回整个沈家。
    然而英国公夫人陆氏却没有陆芸的眼光,看中的这个脾性温良的庶女却是个包藏祸心的。
    生下昌王后,仗着中宫之尊,太子年幼,屡屡提拔她的胞兄还有她的生母。并封其为诰命,虽没有陆氏品阶高,也是狠狠的打了陆氏的脸面。
    无奈太子年幼,陆氏才忍着这口气。
    皇后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眼神扫过来,声音清冷的说:
    “你就是瑾玉?”
    玉瑾是名字,瑾玉是封号,故而,众人对她都是称呼其封号。
    “回皇后娘娘,臣女正是。”
    韩玉瑾小心的回答着,心里暗暗嘱咐自己,这皇后可不是善茬,可不能出差错。
    “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
    声音依旧清冷无温度,声音里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让韩玉瑾心里忍不住爆粗口。
    尽管如此,韩玉瑾依旧含笑抬头。
    皇后淡淡的扫了她一眼,仿佛是评价一棵白菜一样说:
    “模样还算周正。”
    “谢皇后娘娘夸奖。”
    韩玉瑾很无奈啊,那明显不是在夸自己,自己还要感恩戴德。
    好容易应付完了皇后,才有宫人领着去了陈贵妃的庆阳殿。
    见了陈贵妃,韩玉瑾才晓得为什么皇后那般美艳,而陈贵妃依然盛宠不衰。
    陈贵妃的美,如水,似烟。美的如诗如画,竟有几分神仙姐姐的味道。
    正常的请安问好之后,陈贵妃问起了家里的事情,乔氏也事无巨细的说着。
    说着,就转到了韩玉瑾的婚事上。
    “玉瑾,过来姨母这边。”
    韩玉瑾听到陈贵妃喊她,便走了过去。
    “在家要好好听你外祖母教导,多多孝敬你外祖母。以后嫁了人,跟月乔好好相处,才不枉你外祖母与舅母疼你一番。”
    韩玉瑾背对着大杨氏婆媳,抬起眼看着陈贵妃,俏皮的眨了下眼,说:
    “是,玉瑾明白。”
    陈贵妃心里了然,知道韩玉瑾有话要说。嘱咐了她几句,就让她立在了一旁。
    很快,就到了午膳的时间,照着以往的惯例,陈贵妃留了饭,摆在偏殿。
    借着想跟韩玉瑾多亲近亲近的由头,留下了韩玉瑾。
    大杨氏婆媳离开后,陈贵妃拉着韩玉瑾坐下,仔细的把她看了又看。
    “姨母,我很好。”
    陈贵妃依旧不放心,问道:
    “杨氏在家可有为难你?”
    别人不知道,陈贵妃可清楚的很。若非是此时需要陈家,她也懒得同大杨氏虚以委蛇。
    “没有,姨母放心。”
    韩玉瑾顿了一下,随后又说:
    “玉瑾这次进宫就是想问问姨母,我母亲当年留下的嫁妆以及韩家的东西,姨母可知晓?”
    陈贵妃看着韩玉瑾,很是欣慰。
    “你母亲当年把你托付给陈家,所有的东西如今都在杨氏手中。不过,当年的你母亲曾把那些财物清单重置了一份,给了我保管。现在,也该给你了。”
    陈贵妃思虑片刻又说:
    “杨氏不知我手中有这清单,定会欺你年幼,我也不好出面去帮你要回,玉瑾,你可有好主意?”
    陈贵妃试探的问韩玉瑾。陈贵妃知道,只要这件事惊动父亲陈阁老,大杨氏定然不会再做手脚,会这样问韩玉瑾,也是想锻炼她。
    却见韩玉瑾胸有成竹的说:
    “姨母放心,玉瑾自有对策!”
    ps:
    小剧场:
    皇后:这棵白菜长得不错。
    玉瑾:传说中的羡慕嫉妒恨?

☆、第十九章 上门

下午离开皇宫的时候,韩玉瑾远远的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子向着庆阳殿走来。
    待他走近些,韩玉瑾看了看他的服饰,便知道了他的身份。
    他的眉目俊朗,嘴唇微厚,周身散发着温厚的气质。
    这是最像孝昭帝的一个皇子:周承乾。
    无论是长相还是行事风格,无一不是孝昭帝的翻版。
    自小被封为乾王,不管是在百官中,还是百姓里,风评口碑都很好。
    他的王妃身份同样尊贵,端睿长公主的嫡长女。
    韩玉瑾想到他将是未来的皇帝时,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当周承乾走近看到陈家一行人时,微笑着上前。
    大杨氏与乔氏也看到了周承乾,便弯身见礼。
    虽说是长辈,但先是君臣。
    周承乾伸手扶了一把大杨氏,温和的说:
    “外祖母跟舅母怎么不多留一会?”
    大杨氏眼睛眯起来,和蔼的笑着说:
    “看到贵妃娘娘安好,老身也放心许多。下月玉瑾出嫁,府里还有许多事,所以贵妃娘娘便让早点回去。”
    韩玉瑾听着忍不住腹诽:你还可以再虚伪一点吗?
    周承乾看了把自己当木头桩子的韩玉瑾一眼,随后跟大杨氏说:
    “既然这样,就不耽误外祖母了。”
    一番辞别之后,周承乾进了庆阳殿,大杨氏带着乔氏离开了。
    韩玉瑾注意到,自周承安来了之后,乔氏表情就一直很不自在。
    乔氏的不自在是因为月乔初议亲的时候,乔氏不止一次的向陈贵妃透露,有意跟乾王联姻。陈贵妃没应承,也没拒绝,只是后来突然传来乾王与端睿长公主的嫡女惠安郡主订婚的消息,乔氏觉得自己被陈贵妃耍了。故而,一直有这个心结。
    因为前世的剧情里并没有涉及,韩玉瑾还真不知道这回事,只当乔氏是为了别的。
    周承安进了庆阳殿后,与陈贵妃说了方才在殿门口遇到了大杨氏一众人。不禁好奇的问陈贵妃:
    “母妃,我看玉瑾被杨氏养的很是木纳,母妃怎么还为她费心?”
    陈贵妃叹了口气说:
    “她是妹妹唯一的女儿,我如何能不为她费心。再说,她的木纳许是作给杨氏看的,方才在我这儿可不是那样。”
    这个周承乾倒是不知道,又问陈贵妃:
    “儿子还有一点想不明白。”
    周承安看陈贵妃示意他继续说,便将心里的疑问说出:
    “越阳侯沈家,荣兴侯陆家都是英国公冯家的姻亲,且与太子关系密切。杨氏将陈月乔嫁与沈家,母妃未阻止,如今反倒又促成韩玉瑾与沈远宁的姻缘,这于我们,并没有优势!”
    陈贵妃听了他说的,笑了笑,开导着他说:
    “乾儿,如今的世家里,最有出息的是哪一家?最有潜力的是哪一家?”
    周承乾想了想,世家里,数英国公资历最深厚,且还是后族,但是英国公府因为先皇后与现皇后已分为嫡庶两派,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私下里早已不是一条心,暗地里给对方使绊子。
    周承乾能想到的就是前不久高中探花的沈远宁,虽然沈家嫡支单薄,但是陆氏有手段,庶出的那一支根本翻不起浪。
    沈远宁本身又极具才华,孝昭帝修建的灵泉别院是沈远宁一手策划,很得帝心,将来前途自不用提。
    “沈家。”
    陈贵妃看他想的透彻,又问:
    “沈家能为我所用吗?”
    “不能。”周承乾都不用想,沈家是明晃晃的太子派,这是毋庸置疑的。
    陈贵妃依旧云淡风清的笑着说:
    “那么,就想办法让谁也用不了他。”
    周承乾看到陈贵妃的笑方才醒悟。这时才发现自己的思路远不及母亲。
    沈远宁连着娶了两个夫人,一个是陈贵妃的侄女,一个是外甥女,都跟陈家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太子还有那份毫无疑虑的心去用他吗?
    韩玉瑾回来后就将那份单子临摹了一张,让琥珀送去了赵家。
    之后就静静地等着她们的消息了。
    果然,那赵氏不负韩玉瑾的期望。
    第二天下午玲珑就一脸兴奋的告诉韩玉瑾,上午的时候韩氏带着她的小姑子上门找大杨氏商量韩玉瑾嫁妆的事情。
    陈家哪里会同韩氏商量,往日里就看不起韩氏的出身,不过是看在她是韩玉瑾姑姑的份儿上,才让她进门,即便是这样,也是晾了半晌。
    还是赵氏在花厅捧着一个花瓶问自己的嫂嫂:
    “我看这件东西,有点年份了,嫂嫂给看看,是不是当年皇上赏韩将军的?”然后还一副羡慕的口气说:
    “要不我说还是越阳侯世子有福气,娶了我们玉瑾,这不就是现成的一座金山嘛。”
    虽然晾着她们,并不代表大杨氏不知道她们在干什么,赵氏这话明显是在打陈家的脸。
    花厅的摆件都让她说成是韩家的东西,是不是整个阁老府都该改姓韩了?
    之后没多久,乔氏搀着陈老夫人杨氏才姗姗来迟。
    道明来意后,大杨氏微笑着说了:
    “本来这就打算去请赵夫人过来商量玉瑾的事,难得赵夫人有心,自己过来了,桂娥,你去把给玉瑾准备的嫁妆单子拿来给赵夫人看看。”
    桂娥是陈月乔的母亲乔氏,听陈老夫人吩咐,应了一声,就退下了。
    韩氏看到大杨氏准备的那些嫁妆时,没想到会这般顺利。那田产,铺子,包括家用摆件以及头面首饰,金银玉器的数目,与韩玉瑾给自己列的单子是一样的。没想到陈家会如此爽快的拿出来,又有些羞愧自己的小人之心。
    大杨氏这个岁数,早是人精一个,韩氏的神色自然瞒不过她。心中不屑的叽笑。
    韩玉瑾之所以让韩氏带着小姑子赵氏,就是明白自己姑妈的能耐,老太婆糊弄她,是十拿九稳。
    赵氏不是省油的灯,韩玉瑾知道,陈老夫人不知道。以为韩氏满意了,这件事就了了,却听到赵氏笑了几声:
    “陈老夫人待我们玉瑾可真好,把陈家的家财都陪送给玉瑾了,真可比亲外孙女还亲呐。”
    这话听着好听,内里却刻薄。
    陈家的家财陪送给了玉瑾,那么玉瑾原来那份嫁妆还是没见着。比亲外孙女还亲,那就是不是亲外孙女,韩玉瑾是嫡亲外孙女,原配那支,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再说杨氏是小妾扶正的。
    听得大杨氏一阵一阵的刺心。
    “这位是赵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
    韩氏脸红了红,解释说:
    “这是我小姑,是银楼典当王家的长媳。”
    赵氏听了陈老夫人的讽刺,当下就急了:
    “我还以为老太太是记性不好,才把这玉瑾的嫁妆弄错了,原来眼神也不好了。这也就难怪了。”
    这赵氏,进门就说三句话,那是句句刺心,不中听。听着她句句不离弄错嫁妆的事,知道她们是有备而来。
    “原来是王夫人,老身想请问夫人一声,为何说我们玉瑾的嫁妆弄错了?”
    “这个啊,我还是听我嫂子说的。”说着看了看韩氏。示意她别插嘴,然后说:“我嫂子前两天跟我说,皇上给玉瑾赐了婚,她想着过来看看,让你们陈府管事给拦在门外,说玉瑾病着,我嫂子想,这婚期也快了,也不知道嫁妆备的怎么样,这才叫了我一起再次拜访贵府。”
    没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赵氏又说:
    “本来这是韩的事,我们赵家陈家也没有发言的余地,只是方才我看了看老夫人拿的那份单子,才想起来昨个儿嫂子给我看的单子,不太一样,才忍不住说了。老太太不会是弄错了吧?”
    ps:
    小剧场:
    看官:沈远宁,你被阴了。
    沈远宁:如果给一个美人要被阴一次,不妨多来几次。
    看官:靠,你还可以更渣不?
    (再次声明,姐妹们,小剧场是小调剂,千万不要代入哦!)
    还有,呼唤推荐票,评论,点击!

☆、第二十章 嫁妆

大杨氏听到她的话,咳嗽了几声。端起桌上的茶喝了几口,顺了顺气。
    敢这么明目张胆的上门要嫁妆,原来是手里有那份单子。
    大杨氏也不急,慢慢开口说:
    “那正好,赵夫人刚好看看,看看这田产,铺子可合心意?”
    赵氏知道自己嫂子的脾气,没等她开口,就接过去话头:
    “单子在我这儿,我看过了,田产铺子数量一样不少,反而还多了一些,只是…”
    “只是什么?”
    赵氏还一脸不好意思,欲言又止。
    “我这人说话直,不中听,老夫人可别见怪啊。”。
    嘴上这样客套着,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拿话头噎人。
    “我夫家在京郊也有不少田地,过门之后也都是我在打理着,所以懂一些。玉瑾娘留下的那份嫁妆我看过了,有不少地方的田产,我是知道的,那都是好地方,虽说老夫人给的单子上田产颇多,可是真正有用的地方跟玉瑾娘留下的差远了。不入哪一行,不知其中的窍门。城西的那块桑林,长出的桑叶比别处好了一倍不止,蚕虫吐出的丝也是洗润光滑,色泽清亮,卖出的价钱也好。再看老夫人给的那几块地,最好的地方也就是一年收季农粮,遇到个干旱雨患的年景,颗粒无收也不是没有,那些地方就是租出去收租子都很难收上来。”
    大杨氏面色越来越沉,赵氏只当没看到,继续说:
    “再说这铺子,崇安街的铺子远比裕新街的地段好,那里的一间可比裕新街五六间都值钱。最主要的是,现在有钱也买不到崇安街的铺子。我看了玉瑾娘留下的嫁妆,刚好里面有三间崇安街的铺子,可是,老夫人那张单子上却没有。”
    韩氏在一旁听自己小姑说的头头是道,羞愧的很,差点因为自己的无知辜负了玉瑾的期望。
    大杨氏听她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哪里还能容她继续说下去,本要打断她,赵氏哪里会给她机会。
    “想来老夫人家大业大,很少操心这等琐事,底下人也不能事无巨细的全禀告给您,所以不知道这些,也是我市侩,总是拿钱衡量这些,说不定老夫人只是想着多给我们玉瑾些东西,就没有考虑这些。陈家如此家业,是不会像我这样一身市侩,玉瑾的那点东西,又怎么能看上眼呢。”
    说着拉着韩氏给陈老夫人福了福身:
    “我跟嫂子替玉瑾跟她已故的双亲谢谢您的费心了,又另外给玉瑾置办这么多嫁妆,玉瑾她娘在天之灵也一定很欣慰。”
    大杨氏给她的一通抢白,气的一口气没顺过来,咳嗽了起来,乔氏在旁拍着背,仔细侍候着。
    大杨氏缓过气来,看着韩氏和赵氏,忍住心里的火,一副笑吟吟的面孔说:
    “老身近来身有不适,玉瑾的嫁妆都是长媳在筹备,桂娥,去看看是不是拿错了单子。”
    说着使了个眼色给乔氏。
    乔氏听到婆婆提名,不由得头疼,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玉瑾的嫁妆,自己哪里插过手。
    无奈婆婆把火球踢了过来,只能接着了。
    乔氏装模作样的走过去拿着那个清单看了看,然后一脸羞愧的说:
    “哎呦,你看我都忙糊涂了,竟把单子拿错了,赵夫人不要见怪。”
    韩氏正想说什么,却被赵氏扯了一下衣角,然后只听赵氏说:
    “不怪不怪,怪只怪我们白日发梦,原以为是陈老夫人怜惜我们玉瑾孤苦,贴补我们玉瑾呢,原来是拿错了。”
    说完便一副悲悯的模样,继续说:
    “虽说玉瑾自小长在陈府,毕竟不同于陈府的姑娘,我至今都记得府上大姑娘出嫁时的那一抬抬嫁妆。哎。。。”
    说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大杨氏跟乔氏被她叹的额角青筋直跳。陈慧蓉留给韩玉瑾的嫁妆远远超过陈月乔的,现在给赵氏说的好像是玉瑾没嫁妆,陈家亏待她一样。
    “王夫人多虑了。”
    大杨氏开口说:
    “这个单子本就是为玉瑾准备的,两张嫁妆单子放在一起,所以才拿错了。玉瑾这些年养在我身边,跟月乔没两样,陈家多出一份嫁妆是应该的。既然你们没意见,就照着这些准备,这个单子还有玉瑾娘留下的,到时候会一并抬入沈府。赵夫人只管放心。”
    “老夫人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想来老夫人手里也有玉瑾娘当年的嫁妆清单,我们就不一一比对了,相信老妇人会做的很好。”
    送走了周赵二人,大杨氏急火攻心,摔了眼前的茶盏。
    乔氏在一旁宽慰着:
    “娘消消气,为这些人生气,还不值当。”
    大杨氏呵退了众人,跟乔氏说:
    “你以前可有在玉瑾面前提起她娘嫁妆的事情?”
    乔氏摇摇头,不解的问:
    “娘以为是玉瑾指使她们的?”
    大杨氏眼露精光,说道:
    “前两天玉瑾出了趟门,去的就是赵家,今天韩氏就找上门。你说这难道不是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