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她乖顺地起身,低着头跟着金二麻子离开了尼姑庵。
临走,又回头看了一眼以平江公主为原型塑造的神像,这一回到觉得这个女人也不是那么可怜,天底下比她可怜的,不胜枚举。
一夕之间,明王与北蛮勾结的各种明证就传抄天下。
连大周都推波助澜,天南海北,大街小巷,从权贵子弟,到贩夫走卒,人人都拿到了明王与北蛮的盟约书。
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属于可以考证的内容,这种东西,很难造假,固然也有些人不信,但是明王的名声是坏到了极点。
北疆义军统领们,有一半以上都扯下了明王的旗号,光明正大地脱离明王的掌控,就是那位前朝的皇室子孙,自己手里紧紧攥着的势力,也有分崩离析的架势。
大周朝廷上下人等,居然也很是高兴,人人都知,这些消息是海王方若华传扬出去,好多官员暗自期盼,要是明王和海王打起来就好了,大周正可坐收渔人之利。
方若华想了想,就意思意思地给朝廷送了封信。
第732章 赠船
这封信,方若华写得还算仔细,又请船岛的大儒,学校的顶梁柱,徐老先生给认认真真地润色了一遍,才找专人送去了朝廷。
大体意思便是,方若华本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奈何北蛮侵扰北疆,害苦了边境的百姓,也害得她生意都做不好,她只得倾家荡产全力抗击北蛮。
立下功勋,朝廷不赏赐也就罢了,齐王殿下更是欺人太甚,逼婚不成,竟要空手套白狼,想抢走她的船岛。
身为一个生意人,家产就是她的命,她怎能不全力反抗?
可她心底深处,还是很敬畏陛下云云。
现在明王胆敢勾结北蛮,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她实在不能忍受,希望能与朝廷暂时休兵,请朝廷将宁安借给她,当做跳板驻兵,以便剿灭明王。
金二麻子他们看了信,都忍不住笑,觉得朝廷不可能那么傻,还答应这等要求。
这根本就是资敌!
“皇帝老儿能当上皇帝,还坐稳天下这么多年,又不是个傻子,哪里会应下如此白痴的条件。”
方若华笑道:“写封信又不费事,答应当然好,不答应也无妨。”
朝廷一开始,当然是不肯答应,但也不是没有官员们敲边鼓,觉得这个条件可以谈一谈,方若华和明王对上,怎么看怎么是好事。
好多官员都说,这是做梦都想不来的美事,为什么不答应?
方若华让人留意了下京城的思潮,也着人煽风点火,看着火候差不多,就又送了封信,把借改成租借,愿意赠给宁安港的朝廷水师一艘钢铁大舰,而且帮助培训水兵,可以邀请朝廷水师军官到船岛的军舰上学习。
这封信一送去,朝廷里登时就炸了锅,连那位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的敬德帝赵书昊也端不住他的架子,连连派出使臣与方若华会谈。
一时间,船岛和朝廷是一边紧锣密鼓地准备打仗,一边到好像好得蜜里调油似的,有说不完的话,朝廷更是各种赏赐礼物,频频往船岛上搬。
孙连安本来清清静静的,在船岛上老老实实地做个经济司的总管,整日与钱粮打交道,虽然琐碎,可也纯粹。
他以前稍稍有点不习惯这里的官员们,那种始终按照条规做事的工作态度,但真正融入进来,到不觉得累,反而觉得轻松得很。
如果再让他回京城,做他的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那他指不定会变得受不了。
明明当了十几年的朝廷官员,竟短短数月间,就被船岛上的生活给洗去了过往的痕迹。
孙连安心底深处不禁觉得,海王方若华有一点可怕。
更可怕的是,海王殿下一招闲棋,他这般惬意悠闲的生活就给搅合得支离破碎。
朝中说得上是朋友,或者只是点头之交的那些官员们,纷纷都好像与他成了莫逆之交,人人来信拉关系,套近乎。
以往因为他目前的状况,而不得不考虑全面退出京城,回济州老家去的那些家人们,也似乎成了香饽饽,各方权贵对待孙家,又重新变得客气尊重起来。
因为孙家算是大族,也有些底蕴,哪怕前些日子,他这个朝廷钦犯‘从贼’的消息泄露,家族也没受到太严重的损害,就是丢些颜面罢了。
家里意思意思地骂他一顿,说要他除族,实际上连祠堂都不至于开,就口头上说两句而已。
大周朝廷也不至于因为他孙连安一个,就把孙家赶尽杀绝。
“哎。”
孙连安十二万分无奈,“海王殿下真要给朝廷水师铁甲大船?”
金二麻子也有些想不通,“海王殿下有令,照做就是。”随即又一笑,“海王殿下说,要你极力为大周朝廷争取利益,把一艘船谈到三艘去,培养的水兵也增加的五千人,上咱们舰队实习的武将,加到五十个。”
孙连安:“……”
话说,他已经准备好作为海王殿下争霸天下之旅的一个小小的卒子,迎接新朝,可现在这架势,殿下不会只想苟安一隅吧?
金二麻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想那么多,以前以为我们殿下傻的那些人,如今坟头上都长了草,去吧,赶紧把事给办完,眼不见心不烦。”
方若华正在独秀山庄,拉着徐老先生陪她一起写声讨明王的檄文。
“我到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养老去。”
徐老先生口头抱怨,可却精神抖擞地挥毫泼墨,早些日子他略感风寒,一直有点腿脚无力,这会儿到是精神的不得了了。
显然,别管嘴里说些什么,实际上他老人家其实很不服老。
写了两篇檄文,觉得差不多,方若华把原版收起来,盖上私章。
水友们嗷嗷叫唤:“这个有意思,我还头一次看到古代檄文作品,三妹,给我呗,价钱随便开。”
方若华想了想:“唔,钱就算了,回头抽奖。”
她都好长时间没有给水友们发福利。
“这回我打天下,你们功不可没,等大业成了,封侯拜相不在话下,你们想要当什么王,回去可以好好想想,到时候我亲自写圣旨。”
水友们轰然而笑。
“还真有点中二病的即视感,咳咳,这留言可别让旁人看到。”
方若华莞尔,正好夜姑过来,顺手把檄文交给她收好。
夜姑蹙着眉头,一脸心事重重,方若华看了看她,就知道她纠结什么。
最近岛上不少人都在纠结。
“心疼咱们家的舰船?”
夜姑叹了口气,按说不该质疑夫人,可家里每一艘船,那都是花钱造出来,尤其是钢铁大舰,根本就不是外销品,没有流到外头过。
如今她家夫人,说送出去就送出去,岂能不让人心疼?
“而且,一艘不够,您还让人主动说服朝廷要三艘,这是做什么!”
徐老爷子坐在一边,捋了捋胡须,一脸的微笑。
方若华看了看他,把夜姑叫过来坐下,看了看外头没人,才笑道:“放心,我们的船,可没有那么容易拿走。”
夜姑:啊??
什么意思?
都白送了,还不好拿?
第733章 想法
徐老先生教书育人,耐性好了很多,这会儿到有点嫌弃夜姑脑子转不过来。
“傻丫头,你们这位夫人,才是真正想空手套白狼,把人家朝廷水师给一锅端掉。”
夜姑:“……”
方若华笑道:“就知道瞒不过徐老爷子,您幸亏是到了我们船岛,没在大周朝当官。”
徐老先生哼了哼:“老夫若是在大周朝当官,别管大官还是小官,也必然是个难得糊涂,绝不像现在这般,被上官说一句精明。”
方若华莞尔,转头哄夜姑:“咱们的船足够,可水兵确实总也不够,船岛太小了,又是个岛屿,先天潜力不足,南安城近年来的人口是多些,可也不能把所有渔民都给转化成士兵,那太竭泽而渔了。”
“朝廷这些年不重视水师,造船厂早就在吃老本,水兵们也都不成样子,可再不成,那也是一国水师,底子厚的很。”
“我给他们舰船又如何?得了我的钢铁舰船,想开起来不得请我的教官?还得让我帮他们售后服务,船坏了要找我修,能源没了,要找我买,武器弹药,需要补充,他们自己也生产不了,都得找我要。”
方若华轻声道,“朝廷只要没有造船的能力,给他们一百艘船,那船也不是他们的,还是我的。”
夜姑登时有些明白。
“把船给朝廷,一旦由我们的教官去教导,最多三个月,水师保证再也不可能姓赵,到时候,连人带船,都是我们船岛的。”
“你们总不会觉得,我们船岛的教官,连这点能耐也没有?”
夜姑:“……”
自家夫人似乎也不像她想象中那么……正直无私。
这是打算让朝廷出钱出力,劳心费神,认认真真地把水师给培养出来,形成战斗力,然后她把人家的水师一锅端,壮大自家的力量……
“好。”
夜姑也只能说一个‘好’字,她自从跟了自家夫人,就没见自家夫人想做什么,却没有做成过,这回必然也是心想事成。
至于大周朝廷上下,皇帝或者文武大臣们,对于这样的结果满意还是不满意,接受还是不接受,那他们可就,管不着了。
三番两次谈判,船岛方面表现得不甘不愿,但是,因为方若华实在很是厌恶明王,认为他的所作所为罪大恶极,于是就答应了朝廷的条件。
至于曾经历任大周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的孙连安孙大人,曾经的敬德帝亲信,也自是功勋卓著,被认为是对大周赤胆忠心。
他在船岛为官,那肯定是无路可走,不得不忍辱负重。
朝廷派过来谈判的那几个官员,一个个看孙连安的目光,都是钦佩至极。
“孙大人,你千万想开些,就暂时先在船岛上,最好能进一步获取海王的信任,你放心,陛下会明白你的苦衷,总有一天,都会好的。”
特使长吁短叹。
孙连安:说得好像,他待在船岛委屈到天边上去了。
事实上,他现在真不怎么稀罕朝廷给的那些个官职,他是有安邦定国的野望,是想实现人生价值来着,可他从来没有盲目忠君好吗?
船岛上那帮年轻学生们,还老说什么他思想不够进步,嘴里总是家族如何,家族如何。
他这还不进步?把他那些同僚们拎出来给这帮子学生瞧一瞧,就知道他有多进步了。
至于家族,没家没族哪里来的他?不是有家族,他也享受不了那么多年的好日子,不能读书识字,也就没有今天的孙连安。
他要不挂念家族,与畜生何异?
要是方若华听了他的话,估计会觉得自家队伍建设还不够到位。
……
海王与明王对峙北疆,大周伺机而动。
明面上,这一年的天下大势,终归还是带出几分莫测迷离。
白绍从囚车里走出来,两个兵丁恭恭敬敬地给他除下重枷,至于手腕,脚踝上的锁链,到是不能都解了。
两个兵丁替他提着些,小声道:“将军且忍一忍,等到了怀止县城,咱们好好歇一歇,吃一顿好的。”
做了这么久的囚犯,白绍反而身体强健许多,精神也见好。
就是胸口的伤一直没好利索,阴天下雨的时候就疼的厉害,比较受罪。
他自从被押解回京,就没见到那位万岁爷,直接下了大狱,不过没人打骂,牢头们还算和气,替他请大夫,看病,拿药,都是他们自己掏钱。
外头的消息也不是一概不知,牢头们也爱说八卦,所以现在他的北疆被海王和明王两个一块儿惦记,估计朝廷也不是没有心的情况,他是一清二楚。
“方若华藏得可够深的。”
白绍摇头苦笑。
也不知道是他这个老家伙确实没用,太天真,还是方若华那丫头片子厉害。
打交道打了这些年,他对海王可谓是推心置腹,就连自己最大的秘密都没有瞒着,当然,也是根本就很难瞒着这么重要的盟友。
但是他却从来没看出,方若华对北疆也怀有心思。
身边负责押送他的差役,听见他咕哝,抬头笑了笑:“海王殿下一向光明磊落,北疆若是在白大将军手中,殿下自是不可能染指,只会觉得省心。”
“可要是落在那位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第几代明王手里,我们海王哪敢答应?她还担心有一天得在中原腹地和北蛮交手,不要打坏了这大好河山,就是毁几朵花,掉几片叶,她老人家也心疼。”
白绍:“……方若华的爪子可伸的够长。”
再一想,他也就叹了口气,耷拉下脑袋,“罢了,罢了,我一糟老头子,该做的都做了,落魄到如今的地步,还操心个什么。”
他舒展开身体坐下,从袖子里掏出小酒壶,珍惜地喝了一口。
熟悉的味道在舌尖上炸开,白绍又愣了下,这药酒也是方若华送的,说是他酒量不算多好,却偏偏贪杯,她酿的这药酒,不光味道绝佳,还足够滋补。
白绍就养成私底下偷偷摸摸喝两杯的习惯,因为酒水少又珍贵,他总是不怎么舍得给弟兄们喝。
“方若华对北疆有大恩,没有她,北疆早就完了,人家凭什么不能对北疆有想法?”
第734章 划算
白绍在路边坐着歇了一会儿,他向来不喜欢为难别人,押送他的这几个差役,都对他很不错,就更不会随便给差役们添麻烦,看了看天色,总觉得可能要下雨,就站起身揉了揉腰身,笑道:“走吧。”
差役应了声,伸手扶着白绍上车,一撩开车帘,白绍整个人都愣了愣,随即伸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偷偷从指头缝里往外看,嘴里念念有词:“肯定没听见,肯定没听见,肯定没听见。”
方若华:“我说老爷子,你刚才在外面,是不是又瞎编排我?”
白绍咳嗽了声,老老实实地坐下,心下叹息:“你怎么来了?你都差不多快摆明了车马要造反,这到底还是大周控制的地方……”
他心里忽然有一股热流涌上,冲得脑子里的理智都七零八落地散了,有点想落泪。
方若华微笑:“我来,当然有我来的好处。”
看了看白绍这张怎么都停不住,表情变幻来变幻去的脸,她的笑容到带出几分得意。
“人人都说东临镇宁远将军白绍,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可我知道,他这人小孩子脾气,又感性心又软,别人对他一分好,他恨不得回报十分,瞧瞧,我丢下争霸天下那一堆正事,拖着病体残躯,千里迢迢亲自来救人,我们白大将军,还不感动?”
白绍:刚才感动来着!
吸了口气,白绍又道:“其实,我死了比活着强,你只要拿我尸体回去……甚至什么都不做,北疆照样也是你的。”
白绍想,明王肯定没能力和方若华对抗。
他这些年在北疆一力扶持明王义军,能给的都给了,大开方便之门,唯一不能给的,不过是驻守北疆的军队。
北军是他一手拉起来的不错,但这些军人不是他白绍的。
军队建成,东临镇建成,唯一的目的就是抵抗北蛮入侵。
就是让他再考虑一百次,两百次,无论多少次,他也不能为了明王的大业,就放北蛮入关。
偏偏明王竟只想着这些歪门邪道。
和明王不同,方若华一直都是直道而行,她大大方方地资助北军,如春风一般融入北疆,她船岛上的士兵们,和北军的将士并肩作战,是最亲密的战友,那些士兵愿意和弟兄们分享自己的衣服,食物,生死与共。
所以现在,哪怕方若华露出獠牙,告诉所有人,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我想要北疆,我想要这支大周朝最强大的军队。
北疆将士们,也只会琢磨琢磨,闷不吭声地认命,就如他白绍……
“哎,算了,你的,都是你的,反正本来也托付给你了。”
白绍从囚衣袖子上撕下一截来,咬破,咬了两下没咬破食指。
方若华把笔墨奉上。
衣袖也换成上好的宣纸。
白绍就写了一封信,算是把东临镇送给方若华的证明,再就是给他几个副手看的,大体意思——他给北军选了一个好靠山,以后可以吃海王的,喝海王的,缺衣少食别客气,尽管找她要便是。
写完,私章官印都没有,方若华直接叫手下人找了个萝卜递给白绍。
白绍看了两眼,拿刀子简简单单刻出一方私章,直接盖印章。
方若华收了信,直接派人送往北疆。
这大体上就算是东临镇交接完毕。
至少方若华占据绝对上风,明王和大周叫嚣得再厉害,军队掌握在方若华手里,她说北疆是她的,那北疆就是她的。
大周朝廷肯定把白绍身上的官印拿走,敬德帝也肯定下了圣旨,着人去接收东临镇。
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就是敬德帝亲自去,除非带齐了千军万马,打定主意下狠心把北疆打下来,否则谁去也不管用。
皇帝圣旨上的玉玺,在东临镇也比不上白绍用萝卜刻的一方私章。
重要的不是盖在上面的是玉玺还是萝卜印章,而是这章是谁盖上去的。
马车吱吱呀呀地重新启程,白绍从窗户里向后看,还有一辆马车,也慢悠悠沿着官道继续前行。
显然这辆车是作为他的替身,替他吸引那些隐藏在暗处,不知何时会冲出来撕咬他的刺客的。
“你看看我现在这模样,一身的伤,几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废人,留着我还有何用?”
“你没必要再为我费心,别管是朝廷失去耐心,要杀了我,还是明王气急败坏,要我付出背叛的代价,都无所谓,如今我活着还是死去,对谁都没有影响。”
白绍面上云淡风轻的很,说起死亡,也并无恐惧。
“我这么多年下来活得不明不白,到最后落到如今的下场,也不算稀奇。”
方若华点点头:“白老爷子,我到觉得你这结局已经很不坏,挺好的。”
白绍:“……”
“以我和我们情报室对明王的分析,哪一天你助他得了天下,他第一件事先要你死。”
方若华笑道,“没办法,谁让你在义军中威望高,又手握军队,他不弄死你,怕是晚上都睡不安枕。”
白绍:“……”
果然远香近臭,以后海王殿下多和气,又温柔又体贴,简直是小仙女。
现在可好,小仙女的嘴巴变得这么毒。
果然他这个老头子已经没地位了。
许六啊许六,师父我对不住你,这个媳妇你想办法自己去讨,我是没办法了。
砰!
马车停顿了一下,外面车壁上似乎被什么东西冲撞,撞击力度极大。
推开车窗,只见左侧不远处的山坡上,无数弩箭扑面而至。
白绍神色凝重:“别管我,你们……”
方若华顺手拉了下窗子上的扳手,只听一阵丝丝拉拉的声音,车窗紧闭,马车一阵阵震动,又迅速向前冲去,白绍整个身体后倒。
座位裂开一条缝,眼前一黑,他就被裹在了很狭小的空间内,最后在通风口的缝隙里看到方若华从车上拿出一把半人高的刀,抬脚冲出车门。
白绍气得使劲踹了一脚,耳边只听一阵阵打杀声,显然刺客着实算是人多势众。
“该死的!”
这是真把他当废物了,他还没死呢!
第735章 王者风范
箭雨阵阵,雪白的,没几根杂毛的千里马都倒毙当场。
金二麻子心直抽抽,疼得想哭,干脆不用马,换上身穿护甲的两个差役,拖着马车急奔。
“夫人,海王殿下,祖宗,你救的这一个,能比咱们家的马贵吗?”
方若华失笑,一手提刀砍去最后一个冲到眼前的刺客,陡然抢下一马,眨眼间就冲到弓箭手眼前。
箭雨终于停了。
方若华一身披挂被染得通红,慢吞吞下了山,坐在金二麻子旁边,看他一脸忧郁,也不禁好笑,冲入手搭凉棚向远处张望,“放心,这是最后一波刺客,剩下的有别人挡,所以,我们其实只损失了两匹马而已。”
金二麻子松了口气:“那还好。”
看他的表情,方若华都怕他非让人把马尸体给拖走,回去能省一顿饭钱。
幸亏没有。
方若华都有点担心,春雨是不是把她的钱袋子给把得太严了些。
要不然金二麻子怎么抠唆成这德性,他当年一掷千金为夜姑的气势何在?
金二麻子是不知道方若华的腹诽,要是知道,非气死不可。
他这么节约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自家海王殿下,真当争天下不花钱?
当年他们只是船岛上一普通商户时,那是大财主,钱几乎不怎么出,年年往回搂,换做粮食金银堆在仓库里,仓库建设速度都比不上堆满的速度。
现在呢?
那是赚多少花多少,养兵要花钱,造船要花钱,打仗用的弹药,那简直是金子铸的,银子镶的,也就是自家船岛底子厚,自家殿下生财有道,换成别人试试?
以前金二麻子老是嘲笑其它造反的人傻,既然要打天下,竟然还是一副土匪做派,四处杀人越货抢劫,毫无顾忌,闹得人见人怕,偏偏欺软怕硬,就会欺负老百姓,再愚蠢不过。
瞧自家海王殿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