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喜气洋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四阿哥通过皇贵妃把十张手…枪和大…炮的设计图交给佟国纲之后,他收到了太子的书信。
  太子是来求助的,他写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的情况,像周围的地理环境等等,还说了他的想法,让四阿哥给他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说实话,四阿哥有点头大,他认真思考了好几天,结合后世华国那些年的抗战经验写了许多条策略,当然最后也说了,要让太子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他远在京城,对环境不熟悉,有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一定不能出错。
  最后,自然也说了火器营那边会有长足的进步,让他向康熙帝要支援,尤其是火器营的长…枪大…炮。
  四阿哥的信件托禁卫军统领那边传到太子手上,不只是四阿哥的,还有大阿哥他们都写了信,不过大阿哥他们就纯粹是关心太子,让他快点回京,他们很想他。
  禁卫军统领给康熙帝汇报事情,顺口提了诸位阿哥写信给太子的事情,康熙帝没当一回事,摆摆手表示知道了。
  他心中还蛮欣慰的,因为他的儿子们兄友弟恭啊。同时他又很头疼,战场危险,太子为何非要凑热闹?
  统领刚走,佟国纲就来了,他手上拿着一叠纸张,这都是火器营那边刚刚做出来的新的长…枪大…炮,戴梓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佟国纲把那些图纸交给他,他很快就做出成品来了。
  佟国纲很激动的向康熙帝汇报,双手呈上设计图,当然这设计图是戴梓画的,四阿哥画的那些设计图有些地方不合理,也不是不合理,是现阶段做不到,戴梓就改良了,改成现阶段做得出来的枪…支…弹…药。
  “皇上,有了戴大人研究出来的这些新的武器,来年定能收复准格尔和黑龙江。”
  康熙帝把每一张设计图都看完了,他看得相当认真。
  佟国纲又道:“皇上,这些东西现阶段保密,所以不能让外人知道。”
  康熙帝点了点头,佟国纲扯了扯嘴角,着重道:“尤其是南怀仁。”
  康熙帝利眼扫射过去,佟国纲挺着胸膛,说道:“皇上,非我族人其心必异,南怀仁若是知晓大清有这样先进的武器,他不担心有朝一日大清的海军到达他的国家么?那时候这些武器就会用在他的国家百姓身上。”
  “近些年来,南怀仁总是针对戴梓,不就是这份私心吗?戴梓这人或许有些孤傲,但天才一向都是自傲的,所以戴梓做不好官,但他最适合研究武器。”
  康熙帝神色淡淡道:“这事朕知道了,你让火器营那边加紧铸造这些武器,明年朕要让噶尔丹变成死尔丹,让沙俄俯首称臣。”
  佟国纲自然去安排铸造之事,明年两线战争,时间拖得越久于大清越不利,所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而这些新式枪…支和大…炮越多越好。
  没过几天,康熙帝从佟国纲这里拿了一把戴梓之前做出来的一把手…枪,这把是戴梓在见到南怀仁献上的比利时最先进的手…枪而后改进的。
  康熙帝在校场向诸位大臣炫耀戴梓做出来的这把枪,不像南怀仁献上的手…枪那样可能会炸膛,可能还会有发不出子弹的毛病,南怀仁大肆赞扬,但过了几天,朝堂上就有御史参戴梓,他让人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探查了,发现背后确实有南怀仁的手笔,他在本就对戴梓不满的一些官员面前挑唆,这些官员本就对戴梓不满,所以联合起来就给戴梓的儿女下套,御史就顺势参戴梓家业不修,子不教父之过嘛。
  ……
  尼布楚,在收到一众兄弟们的书信之前,太子领着来寻找他的一百禁卫军及一千察哈尔蒙古兵与尼布楚河对岸的沙俄军交战了一回,对方可能没有想到对岸居然有大清士兵在,吃了大亏,那五百多沙俄兵几乎被太子他们全给歼灭了。
  因为太子在这里,禁卫军小将军和察哈尔蒙古将军安排从外面运粮食进来,所以这个冬天,尼布楚的百姓们可以过一个暖冬了。
  现在太子正安排人在村口挖掘壕沟,他打算引君入瓮,要把对岸的沙俄兵引过来,让其全部掉入壕沟里被竹剑等全部刺死,刺不死的那部分就由他们解决。
  收到四阿哥的信件之后,他仔细研究了好久,发现四阿哥总结的战争经验,有些确实不适应,不过他都记住了,尼布楚用不着,兴许雅克萨就用着了呢。
  至于枪和大…炮,这个是必须的,太子决定当即写信给康熙帝,问他要大…炮,反正现在他就赖在东北,不解决沙俄侵犯边境的事情,他绝不会京城。
  壕沟挖好之后,一众人就在商量怎么把对岸的沙俄兵引过来,却不想对岸的沙俄兵等到援军来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过河给大清军队一个大大的教训。
  不过因为雅克萨那边对战的牵扯,他们过来的援军只有两千人,对岸的大清军队他们也摸清楚了,只有五百多人,五百人与两千人?他们绝对不会输,而且他们还要把那几个嚣张的小子活捉,然后找大清朝廷谈判,他们的身份不低,能要到不少赎金。
  黄昏左右,天幕已经黑透了,因为河面结冰的缘故,沙俄兵没有骑马,他们踩着冰悄悄的往河对岸而去。
  村子离着尼布楚河还有一段很长的空旷之地,原本没有沙俄兵时,村子都是建在离河不远的地方,但沙俄兵经常骚扰村子,村庄就往山里撤,空出了一大片地方。
  离得太远,之前太子他们挖壕沟时,河对岸的沙俄兵只看到空地上竖起了一排又一排的木板,但昨天木板被撤掉了,仔细看空地,与原来又没什么不同,所以趁着夜色,他们来了,务必要把整个村庄的人都给屠尽。
  村庄围墙后面,太子等人和禁卫军、蒙古兵及村庄百姓全都屏住呼吸,透过围墙缝隙往外面看,拿着火把的沙俄兵密密麻麻的冲了过来,直到一声又一声惨叫声传来,那些后面的沙俄兵发现不对劲,这才停住了脚,仔细往里面看,只见黑夜之下,一个宽约两米的壕沟里泛着冰冷的白光,壕沟里灌了水,还插着削尖的木剑等等,还有坚硬的冰柱,掉下去的沙俄兵全都被刺了个透心凉。
  太子他们打开围墙的大门,高举着火把跑了出来,一句话不说,前面的士兵就开始射箭,作为军人,他们的准头很高,十支箭总能射中七八个人,沙俄兵后面的领头人大喊着:“往后退,往后退。”
  突然,几道枪声响过,太子这方有人中弹,旁边立即有两人把中弹者抬下去,最前面的人高举着盾牌,大家纷纷退到围墙之后,立即有军医给中弹者诊治。
  太子暗恨,他们现在手上就是没有武器,不然他一定要让这些沙俄兵有去无回,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沙俄兵退回河对岸。
  因为对方有枪,己方中弹者十几人,有一半人中弹而亡,另外一半人没有伤到要害,倒是活了下来。
  次日,天色大亮,村庄村长等人清理壕沟里的沙俄兵尸体,再加上后来被乱箭射中的那些沙俄兵,数了一下人头,一共二百三十具尸体,最后这些尸体堆在那片空地上全部被焚化了。
  因为村庄外面的这条壕沟,沙俄兵暂时安分了,而太子赶紧又写信给康熙帝,让他一定要派火器营的士兵来尼布楚,他要让那些沙俄兵尝一尝大清的长…枪大…炮的威力。
  他的信函再一次到京时,已经是小年之夜了。
  本来康熙帝心情就不够好,接到儿子的信函之后,那心情更沉重了,他心中不禁暗骂了太子一声,第二天就召见了佟国纲,问他火器营那边现在铸造新式武器的进展如何?
  佟国纲精神亢奋的回答了,康熙帝心情好了许多,说道:“安排下去,年后分一半武器去黑龙江,先助太子把尼布楚收回来,等到新的做好了,再安排到雅克萨,太子说了不收复黑龙江,他不回来,朕不放心呐。”
  佟国纲连连点头:“皇上尽管放心,奴才这就安排下去。”
  康熙帝倒是不会向嫔妃和其他儿子讲述太子在尼布楚干了些什么事情,只是他心头的担心,总要有一个倾述的地方,太皇太后就是最好的树洞。
  太皇太后感慨道:“玄烨啊,太子他长大了,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康熙帝心头闷闷道:“太子这年过之后才十岁,朕一直觉得他还小,也就比当初朕登基为帝大不了多少,却上了战场。以前吧,太子总是不正经,让朕头疼,但现在他正经起来,朕又担心。”
  太皇太后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她这一生,以女人的角度来算,过得很不幸福。谁想嫁给自己的姑父?谁都不想,但当时没有人问她同不同意,她就嫁了。她好不容易在太宗后院站稳了脚跟,却因为无子的缘故,姑姑和父母又把她寡居的姐姐嫁给了太宗皇帝……
  这样一想,太皇太后心思就有几分寡淡了,她这一生到底图个什么?有谁理解过她?
  只是科尔沁和蒙古是她魂牵梦绕之地,那里有着她最为单纯的闺阁时光,她放不下。因为大清这片天下,她和儿子、多尔衮较量,现在儿子也死了,多尔衮也死了,但这个责任背负在她的身上,她也放不下。
  太皇太后的目光落在还在絮絮叨叨的康熙帝身上,她心中叹道,玄烨长大了,已经彻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如果当初福临,罢了,福临当初太激进了,他想要做的因为时机不对,做不到,他的儿子总能完成他的心愿。


第74章 六格
  除夕之前,康熙帝听完户部尚书于振甲汇报国库存银,顿时脸色就相当不好看了,因为现在国库只有一百多万两银子,新年开年之后,就是两面战争和春耕播种、防汛抗旱等等工作,这些需要的银钱不少,但现在只有一百多万两,来年怎么展开工作?
  打发走于振甲,康熙帝靠在龙椅上,灰暗的光线照在身上明明灭灭之间,他的神色相当严肃,看来要想个法子为国库创收啊,怎么办?
  于是因为没有过多的银钱,腊月三十的除夕宫宴就办得非常简单,在康熙帝越来越高深莫测的表情之下,朝臣等人纷纷猜测,康熙帝肯定是因为太子远在东北而挂心,所以连年都过不好。
  唯一知晓国库不怎么富裕的于振甲自然不会说出去,他觉得皇帝重视国库没钱是一件好事,原本之前户部就已经接到一些隐晦的命令,康熙帝想要来年南巡,这下南巡的计划只怕泡汤了。
  承乾宫,皇贵妃和四阿哥也在讨论康熙二十三年南巡之事,他们倒是不知道国库没钱的事情,而是想着与准格尔和沙俄两面用兵,康熙帝这么忙,肯定没有心思南巡猎艳来着。
  晚上就寝前,安蓉和四阿哥讨论康熙帝南巡的事情,作为不能出门的小豆丁,安蓉还是挺羡慕四阿哥说不定又能跟着南巡呢。
  不过当四阿哥告诉她,康熙二十三年的南巡应该没有了,安蓉想着太子还在前线打仗,朝廷两面开战,康熙帝再是心大,也放心不下来,所以南巡的计划取消了也是在所难免的。
  今年的冬天和以往一样很冷,整个京城到处白茫茫的一片,过了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新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
  就在大雪停止的这一天,德宁格格发动了,或许是保胎药效果太好,还未出生就被命名为五格的小家伙在母亲腹中多呆了好一段时间,要不是太医说状态很好,到了时间,瓜熟蒂落,孩子自然就会出生了。
  还未过元宵节,所以安蓉、安敏还没有去上学,德宁格格开始发动,她们姐妹俩就跟着守在产房外面。
  隔壁大伯府上的老夫人和大伯母很快就来了,有了这两人坐镇,产房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了。
  费扬古被管家找回来时,德宁格格已经进了产房快一个时辰了,但还没有生下来,产房里只听到产婆指挥的声音,偶尔德宁格格痛苦的呻…吟声音。
  临近晌午时分,头顶阳光最温暖的时候,一个红彤彤的小孩子出生了,他的啼哭声很响亮,里面产婆的声音传出来,老夫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宽慰的笑容,虽然早期,她们婆媳有过不愉快,但现在老夫人一脚都跨入鬼门关了,自然是希望儿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老夫人算了算小儿子的儿子数量,加上刚出生的小六,儿子就有四个儿子,而且三个是嫡子,只有老二才是庶出,且从平时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嫡出的孩子就是比庶出的孩子聪明、大气一些。
  产婆和嬷嬷在给德宁格做产后的清理,大伯母抱着襁褓出来了,她满脸带笑道:“二叔,小六长得真漂亮,要不是我亲眼看到他光溜溜的样子,我还以为小六是个女娃娃呢。”
  费扬古搓着手,探着脑袋看了看,脸上是标准的傻爹的笑容,说道:“劳烦大嫂,孩子叫五格。”
  大伯母把孩子放在老夫人怀里,好似有点惊讶道:“怎么叫五格?二叔六个孩子,这孩子难道不应该叫六格吗?”
  老夫人是坐着的,安蓉、安敏趴着祖母的腿看着襁褓里红彤彤的小屁孩,不禁都有些傻眼,听说生下来肤色越红的小孩,长大之后,皮肤越白,难道以后她们的弟弟要变成小白脸吗?
  再听到大伯母的话,安蓉不禁有点囧,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若不是她和安敏是双胞胎,按照孝敬宪皇后的兄弟情况,他们家就五个孩子,所以最小的弟弟叫五格,那真的是没有什么毛病。
  安敏眨眨眼,她脑子也开始打结了,所以五格之所以叫五格,是因为家里五个孩子,他是第五个的原因?现在变成六个孩子了,怎么还是叫五格呢?
  费扬古挠挠头:“哎呀,大嫂说得是,那孩子就叫六格吧。”
  星禅、富昌、富存顿时觉得阿玛取名字好草率,阿玛确定以后小六长大之后,不会抗议么?
  大伯母很快就回隔壁自己家了,老夫人留了下来,府上自然有老夫人的院子,本就是预备给老夫人,让她有时间过来散散心。
  随着天色暗下来,星禅、富昌、富存赶紧把妹妹哄好,让她们自己吃饭、睡觉,别打搅阿玛、额娘。
  望了望外面的天色,安蓉在床上打了好几个滚,隔着帐幔,两个丫鬟抱着被子坐在暖榻之上,她们一瞬不瞬德盯着自家格格,只是盯着盯着,眼睛就犯困,而后打一个哈欠,就躺下去睡着了。
  安蓉翻身看了她们一眼,又翻过去,然后把系统面板拉出来,可劲的骚扰四阿哥,把她弟弟出生的喜讯传达给四阿哥。
  四阿哥看着安蓉兴奋之下发过来的消息,他在琢磨怎么回她?
  ——恭喜,德宁格格还好吧?
  安蓉下一条消息发过来了——嘻嘻,弟弟从五格变成六格了。
  四阿哥一愣,回想了一下安蓉的兄长们,如果不是安蓉和安敏,这个刚出生的小孩之所以叫五格,就是因为他是第五个孩子吧?现在安蓉、安敏是双胞胎,多了一个孩子,五格就变成六格了。
  ——咳咳,六格也挺好的。
  安蓉歪着头喜不自禁,捂着小嘴高兴了好一会才再发了消息给四阿哥,这回是回答他关于她额娘的情况的。
  德宁格格年纪大了,这回怀孕得亏有保胎丸,不然伤了身子,德宁格格就没有几年好活了,现在她只是生产之后疲惫一些,但身子没事,月子期间好好调养身体,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不过太医有些话没有说,因为他觉得有几分纳闷,因为德宁格格这次生产反而对她有好处,以前的一些暗伤、隐疾都没有了,如果以前德宁格格没有怀六格的情况下,她可以活到五六十岁,现在若是没有意外,她可以健康活到六七十岁,而且没有上限。
  等到德宁格格醒来,发现自己儿子从五格变成六格,再一听缘由,她点了点头道:“老爷,六格就作为乳名吧,你给他取个大名。”
  费扬古不出声,德宁格格的目光从襁褓里红彤彤的小猴子身上移到丈夫身上,发现丈夫苦着脸,仿佛遇上了什么为难的事情一样。
  德宁格格轻轻笑道:“正好富昌和富存相同,星禅一直独树一帜,小六就和星禅一样吧。”
  费扬古忙不迭的点头,猛地一拍脑袋,说道:“夫人别着急,明天我找钦天监副监说说话。”
  此时夜已深,所以一众儿女都不在身边,费扬古守了妻子很久了,德宁格格让嬷嬷和小厮赶紧服侍他到卧室休息,明天虽说不上朝,但还是要上班啊。
  次日,费扬古顶着熊猫眼去步军统领衙门上班,下属们的消息总是很灵通,全都恭喜他喜获麟儿,费扬古那是见人笑三分啊。中午时分,费扬古跑到钦天监衙门找副监卜算,他起了几个名字,副监最后选了星蒙这个名字,于是安蓉的弟弟从五格变成六格,却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星蒙。
  在六格洗三礼过后,就是元宵节,而元宵节一过,朝廷正式开印办差,全国各地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到京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各处看起来一派生机勃勃。
  首当其冲的便是大清与准格尔、沙俄的战争全面打响了,也就半个月时间,前线就有好消息传来。
  尼布楚那边,太子等人在朝廷的新式武器到达之后,成功把河对岸的沙俄军队全部歼灭了。
  为了预防沙俄兵在他们离开之后,卷土重来,太子等人在尼布楚河对岸占据了原本沙俄兵修建的堡垒,开始重新修建瞭望台之类的,且把附近村子里所有的人全都利用起来,教给他们逃生、躲避、反击等方法,反正沙俄兵不可怕,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他。
  二月下旬,太子留下三百人驻守尼布楚,带着剩下的军队去了雅克萨,在雅克萨的沙俄兵可就多了许多,这是正规的军队,对方有着沙俄最先进的武器,但大清朝廷也不弱,康熙帝担心太子的安危,所以给了太子一半新式武器,而另一半就去了雅克萨,在太子他们到来之前,清军和沙俄军又一次大规模交战,这次清军毫无概念的胜利了,且是有史以来伤亡最少的一次战役。
  不过东北这边战事顺利,清军和准格尔的交战就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噶尔丹对准格尔的地形熟悉,清军这边还是佟国纲亲自带队,但交战起来,仍然不是很顺利,关键是噶尔丹很狡猾。
  京城,皇宫,御书房,康熙帝看着前线的战报,心情却很好,他现在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因为费钱啊。
  这烧钱的玩意,康熙帝想到前不久国库把所有钱都拨出去做春耕播种、防洪抗旱之类的工作,他脑袋就大了,国库没钱怎么办?他把自己私库的银钱转了一半进去,但关键是他个人私库也只有两百多万两,国库一百万两能做什么?转瞬间又被拨出去了。
  这天,傍晚时分,康熙帝到承乾宫用饭,拐外抹角的询问皇贵妃,现在宫外做什么最赚钱?
  埋头苦吃的四阿哥抬起头惊讶道:“阿玛,你缺钱吗?”
  “…朕不缺钱。”康熙帝死鸭子嘴硬不承认。
  四阿哥白了他一眼,说道:“阿玛,你如果缺钱可以说,我可以借给你。”
  皇贵妃捂唇笑道:“表哥,我近些年来做生意很有一套,手中还是很有一部分资产,你若是缺钱我可以借给你。”
  她的美目在康熙帝身上转了一圈,说道:“不过,你若是借钱养你这后宫这么多美人,那就免谈。”
  康熙帝尴尬一笑,他支吾道:“咳咳,因为去年朕没有想到,这不是两面开战,国库在制作新式武器方面投入太多,这春耕拨了钱下去,国库就不大富裕了。”
  不大富裕只是一个嘴硬之词,皇贵妃和四阿哥听得出来,只怕国库应该没钱了。
  皇贵妃点头道:“这个好说,妾盘算一下。”她手上产业不少,但若是真论现银的话,只有两百多万两,还有一些可以换钱的,应该可以凑个五百万两左右吧。
  四阿哥眼珠子转啊转,想了想现在康熙帝还没有把国库当私库借出去,所以国库还没有借账。
  “阿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国库很快就胖起来。”
  康熙帝不大相信的看着儿子,四阿哥低声道:“阿玛,你查查朝廷哪些是贪官,抄上几家,国库就富裕了。”
  “胡说!”康熙帝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四阿哥撇嘴道:“阿玛,大臣也就算了,你还是查一查内务府吧,儿子可是看到额娘面前的某些账本上面记载的物价不大对头哦。”
  康熙帝目光倏地落在皇贵妃身上,皇贵妃耸肩道:“妾虽然掌管着宫权,但采买这些事情不归妾管,内务府的奴才都是表哥你的人……”
  内务府的野心都是被一步一步养大的,起初内务府不敢欺骗皇帝的,但时间长了,被那些商人奉承久了,再说他们掌管着皇帝的饮食起居,就连后宫嫔妃都不会放在心上,这野心就这样被养大了。
  就在这时,守门的太监在院子里回话:“启禀皇上,启禀皇贵妃娘娘,景阳宫来报讯,说珍贵人生产了。”
  年前珍贵人就搬到景阳宫去住了,这让后宫嫔妃们暗暗猜测了许久,什么时候宣贵妃或者太皇太后会给珍贵人穿小鞋呢?
  太皇太后也不知是不是该因为康熙帝不重女色而高兴?毕竟就连珍贵人这样的大美人,都没有把康熙帝吸引到启祥宫去。还是要因为珍贵人这个棋子搭上自己的路,在羽翼丰满之后就像单飞而不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