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康熙]武氏宁妃-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养身法也不是一入门就是绝顶高手,俗话说,内功越深厚,配着招式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武安宁要成为绝顶高手,也得继续修炼,让养身气劲变大起来,就现在武安宁入门级别的气劲,若是在修仙界的凡人江湖里,也就一个刚摆脱不入流境界的三流水平。
    但就是三流水平,在这个没有内功没有飞来飞去的世界也完全够用了。这也是,武安宁这么有信心逃出后宫的原因。
    更重要的,养身法让武安宁的身体素质变得更上一层,就是衰老速度也会减慢不少,对于武安宁来说,效果出奇的好。借着清鸣草修炼养身法的确能让武安宁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修炼到第二层,但是第二层和入门级别在这个世界上真没什么区别,武安宁并不打算用,留着做筑基丹才好呢?
    武安宁自从知道十二阿哥胤裪有灵根后,便想过她的孩子会不会有灵根,如果她的孩子有灵根,作为筑基丹的主药清鸣草就必须好好保留了。
    慈母之心,昭然若揭。
    小白雕的速度很快,这儿又离得近,不过半刻钟的时间,它就飞回来了,清鸣草被它带给了武安宁。武安宁摸了摸它的投,它也亲近地蹭了蹭武安宁的手,至少在这个世界,它非常讨人喜欢。
    武安宁心情好,也陪着它玩了一会儿,远远就察觉有不少人接近这里,武安宁当做没听到。
    因为养身法入门了,以前只比普通人高出一倍的听觉,现在提高到了两倍,若是在安静的地方她又集中听力,还可能达到三倍,这会儿是康熙带着人过来了。
    武安宁将身边的人赶得离她约莫有二十来米的距离,就是为了方便收回清鸣草。
    “怎么不好好歇着,还将伺候的人赶远了去?”康熙到了这里,看见伺候武安宁的宫人隔了老远,不由地说了一句。
    虽然能看到武氏,但是武氏突然晕倒,他们还得小跑十来步才能过来,到时候可是扶不了人的。
    武安宁待康熙走近,亲近地说道:“我在和雪莲玩,雪莲不喜欢亲近别人。”
    白雕叫雪莲,以后还有什么宠物可以取其他药草名,而且,她还惦记着康熙私库里的五百年雪莲,以后怎么样都想法子要来,这也是有用得紧。
    康熙伸出手,雪莲不搭理它,依然蹭蹭武安宁的手。
    武安宁眉开眼笑,康熙说道:“现在它只是幼雕可以随时和它玩,等它长大了,你和它玩的时候,身边要跟着人,雕是肉食飞禽,不能不防。”
    武安宁说道:“我知道了。”但是不会放在心上,雪莲以后不会伤它,也伤不得她,不过康熙的话,她倒是心情好,因为这代表康熙很关心她了,也不枉她受了这么多的嘴。
    康熙见她只是听着,面上并没有重视,反而因为雪莲的亲近通灵,更喜欢雪莲了。
    他觉得有必要好好和她说一说。
    这想到便说,说教滔滔不绝,让武安宁人完全怔住。
    “听明白了没有?”
    武安宁点点头,不过又说道:“皇上,您也寻只白雕和雪莲做伴吧,雪莲有您的雕陪着,有伴儿的雪莲,我就可以少陪雪莲几次。”
    说完,武安宁低下头去,脸有些嫩红。
    若只是给雪莲找个伴儿,哪里需要康熙寻雕,这分明是想让自己的雕和康熙养的雕成一对儿,也可以映射她和康熙两人是一对。
    康熙见这模样,不由地一笑,他原本没细想,但是看这模样也明白她的意思了。
    他的宠物有很多,虎、马等等,都养在畅春园,多一只雕也无妨。
    不过,武氏倒是第一次想让自己的宠物和他的宠物也配成一对,康熙又新鲜,又自觉武氏对他的爱意让他心满意足。
    雕的寿命有几十年呢?被皇帝专门挑着人养,获得更长也未可知,雕的寿命这么长,只要被康熙看见了,康熙就不会再忘记武安宁,也会想到今日和草原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以后自然又会对武安宁更宠爱更容忍几分。
    康熙转过身,支使顾闻行派人下去选雕,然后说道:“朕的这只白雕叫百里可好?”哄哄他喜欢的女人,康熙这事做的一点都不排斥。
    武安宁一听之下,竟然在顷刻间明白了康熙的调笑之意。
    雪是白色的,百与白相近,而莲和里,其实可以读出连理之意。
    果然,皇帝这种生物想哄女人开始,的确很容易,若是别人,只怕对于康熙这一时的‘表白’感动得无以复加,但是武安宁才没有半点别的心思。
    他会哄她开心了,她就受着,他已经会哄她开了,以后的日子也好过,她能得到的也会有很多了。
    当下,她浮现出笑容来,眼睛里也都是柔情蜜意的笑意,在阳光的倾斜下,娇艳年轻的脸有如云破月出一般的溢彩,美得灿烂耀眼。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好。”
    
    第76章
    
    八月底,经过一个半月的北巡结束,武安宁重新回到了后宫之中。
    紫禁城里早就接到了武安宁要封妃的消息,因为封妃需要礼部持节,另外典礼、朝服朝冠等等,也都是一系列繁琐的事情。康熙圣旨已下,礼部自然要早作准备,并且核算好日子,进行册封大礼。所以,这事根本就不是秘密。
    武安宁所买给武元怿的院子随着这消息传回京里,一天一天的,更是热闹到了极点,哪怕这宅子里的主子只是一个未出嫁的姑娘和一个小儿,也挡不住他人的热情。
    嫔和妃虽然只是一级之差,中间却也是鸿沟。嫔位号称一宫主位,但中间水分大,僖嫔、敬嫔几个还不是居侧宫?妃位,就是实打实的一宫之主,手上不再是册,而是印,可以下旨,也可以诏人进宫觐见,更在朝廷上,就是宰辅也得行君臣之礼。尤其是在如今没有皇后,只有一位贵妃的情况下,一个妃位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更何况,这宁妃才进宫一年……这日后的造化,谁又说得准!
    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个宁妃含金量可不比其他五妃要差,日后宁妃生了皇子,还可能后来居上。因为宁妃是太子的救命恩人,他们都隐约听到太子都称呼宁妃为母妃,这是宫里头头一份的,就是太子的亲姨母平妃都只能得太子一声平娘娘。这事永远抹不去,搞不好,太子登基,尊救命之恩的宁妃为太后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惠宜荣德四妃有子参政是不错,但这一个个的哪里能比得上太子……日后啊,这些人还不是得看太子和宁妃的脸色过日子?皇上当了三十一年的皇上了,现在太子地位极其稳当,谁都心里有杆秤。
    江宁那边得了消息,也刚刚生下幼女的李佳氏也不得不提前上京了,因为除了她家的女儿封了皇妃,圣上还下了旨在年前招武柱国入京,而且隔着老远,她就收到不少家族想给她的女儿武鸾儿结亲的意思,李佳氏自然坐不住,便准备提前进京。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武家前程大好,以前嫌弃李佳氏因为带着女儿离开他他拉家,现在一个个都贴了上来,一句一句的,夸赞李佳氏再嫁嫁得好,以前对武鸾儿避之不及的李佳氏家族,竟然也想将族里最有出息的孩子和武鸾儿结亲,最疼李佳氏的祖母也出来说话了,李佳氏也心动,不过到底没决定,因为她得问问武安宁和自己的女儿,毕竟武鸾儿在京里不回,她就怀疑她们姐妹有了打算,只能借进宫问问娘娘的意思,李佳氏的祖母也知道继母难做,这次封皇妃的是李佳氏的继女,她们也清楚,李佳氏和这个继女关系寻常,便也只能暂时放下。不过也和李佳氏商量清楚了,如果娘娘对武鸾儿没有其他打算,就将武鸾儿嫁到娘家去。
    武鸾儿接到消息后,整个人也都懵了。
    她这个便宜妹妹没嫁给雍正,嫁给了康熙,竟然比跟着雍正还要先封妃?看看四妃们,最多的荣妃惠妃用了十六年,最短的德妃也用了五年,而她这个妹妹就一年时间就封了妃,武鸾儿本能的觉得不可思议。
    难道,康熙对她妹妹是真爱了?
    武鸾儿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随后得到她妹妹拼死救了太子,武鸾儿不由得心生嘀咕,她武家是不是绑在了太子的战车上了。这样可不妙啊,武安宁封妃本就是一件大喜事,她反而更忧愁了。
    李佳氏还未进京,武鸾儿先接到了她生父家的帖子。武鸾儿的亲姑姑,他他拉氏前来拜访。
    武鸾儿从记忆中得知,她和母亲李佳氏和他他拉家再无干系,这位姑姑,是京城没落了的李家家主的侧室……还有去年,宫里死了的安嫔是这位姑姑的亲生女儿?她嘟了嘟嘴,安嫔好歹是个嫔,又是她的亲表姐,她出事的时候,也没见安嫔过问一下,更被说来帮她了,现在这位姑姑见武家好了,倒是上门了。
    哪有这样的好事!
    如果早知道宫里有安嫔这样的关系,安嫔也召见她,她一个嫔位,难道还求不得德妃将她赐给四阿哥?
    于是,武鸾儿觉得,既然不是她生父亲自找来,还是等娘进京再说。
    武鸾儿是宫外的人,安嫔之死在外人是因为在皇长孙满月前死了晦气,康熙厌恶了连个符合她嫔位身份的葬礼都没给,武鸾儿得了这事,心里还吐槽过康熙果然是最无情的皇帝,同时,安嫔的娘家也不知道。
    如果,武鸾儿知道安嫔真正的死因,定然就将帖子撕了,而李家的他他拉氏也不会递帖子过来求辱。
    就是因为不知道,他他拉就心活了,李家已经败落,再不搭上点有干系的武家,真没一席之地了。
    李家。
    他他拉氏明珠等了很久,都没见武家的院子传来消息,上首的垂垂老矣的刚阿泰脸色不大好看。
    李家这一年被打压得厉害,谁都知道宫里能让他们安心的安嫔娘娘碍了皇上和太子的眼,朝里还不见风使舵,他们原本日子不大好,这一被打压,都快离开京城顶尖那层的权贵中心了,这叫他们如何能甘心。
    现在,他们就想搭上宁妃这条线。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如今没落,也只是相当于以前有爵位的人家来说,在外人眼里,李家还是汉军旗的贵族,高门大户的。比武家要来得不知要多多少底蕴人脉和财富。
    刚阿泰的父亲李永芳是抚西额驸,他的亲额娘高皇帝努尔哈赤的孙女多罗格格,现在的皇上都得称呼刚阿泰的额娘为称呼一声姑姑,虽然他阿玛额娘死了几十年,可人脉还在。尤其,李家当初作为第一位降后金的明将,比佟养真(孝懿皇后的曾祖)还早,后来投降清朝的汉将们,多多少少和他们全盛时期有些牵扯,这导致他们手上的人脉确实不凡。
    武家就是就是皇上和太子提携,就是一切都顺利,没有个三四十年也难达到他们的程度。
    李家之所以这么焦急投上宁妃,还不就是因为皇上和太子都对他们李家厌弃了,这是大事,弄不好,就是两朝帝王家李家的子息不能出头,再有底蕴再有来头的祖宗,也撑不住两朝帝王不重用啊,两朝帝王之后,李家可能成为普通人了,这由不得他们不急。宁妃,既得皇上喜欢,又得太子莫大的恩德,搭上了他,之前他们所遭的厌弃完全可以慢慢消弭。
    宫里头又宠妃,宫外他们有权有人,日后李家再兴也不是难事。
    “你亲自去一趟。”刚阿泰说道。
    他也就这几年的事了,不过家里头的三个儿子和孙子没找到可靠的安排,他可不甘心闭眼。
    他他拉氏明珠一直很怕这个比她大近二十岁的丈夫,后面她生了女儿成了安嫔,她对于自己不能扶正也不敢有任何怨言,更不曾和女儿说。
    “是。”
    武鸾儿得了下人的通报,不由地皱了皱眉。
    竟然亲自找上门来了。
    武元怿奇怪地看着武鸾儿,说道:“大姐姐,你怎么了?”
    武鸾儿说道:“有个讨厌的亲戚到了门口。”
    武元怿想了想说道:“姐姐说过,亲戚间不能用讨厌两个词的。”这是原来的武安宁教给武元怿,目的就是要让武元怿成为一个人品端方的君子。
    武鸾儿一听立即笑说道:“你还小呢,以后就明白了。”
    不过还真得见了,帖子可以推,但是长辈到了门口,拒人在屋外会被说的,如果她娘在,和这位姑姑一个辈分,怎么拒人都无所谓。
    “姐姐去见见人,你乖乖在屋里。”
    武元怿点点头,他一直很乖。
    武鸾儿带着人前去堂屋,一眼就看见坐在屋里约莫五十来岁的老妇人,穿着打扮带着低调的奢华,从气质上看,也并非临时打扮出来的。可见,这位姑姑虽然作为李家的侧室,却在生活上一直很养尊处优。
    “鸾儿见过李老夫人。”武鸾儿才不叫她姑姑呢。
    他他拉明珠连忙将人扶起来,她这是第一次看这个她养大的弟弟唯一的血脉,虽然是个女孩,却和弟弟眉眼间真的很像。可是……他他拉氏其实真的也很怨弟媳李佳氏,谁让李佳氏害死了她弟弟。
    但是她作为一个女人,还只是个侧室,又能怎么办呢?
    李佳氏手里拿着他他拉氏家族的把柄,一旦捅出来,她丈夫刚阿泰会打死她不可。因为十多年前三藩之战时,刚阿泰兵败的原因是她的父亲他他拉达春的背叛,但是后面被瞒下了。
    这消息要传到李家耳里,她被打死不说,就是现在的李家要弄死他他拉家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所以他他拉氏心中再怨,也不会去找再嫁的弟媳麻烦,更何况,找她的弟弟血脉的麻烦了。
    “你就是鸾儿吧,长得真像克兴额。”
    武鸾儿无动于衷,克兴额只是这个身体的生父,记忆中,这个生父并不见得有多疼爱她这个女儿。
    他他拉明珠见状,心中对弟媳李佳氏又怨了些,让侄女都不在意亲生父亲了,真是做得太绝了。
    “李老夫人,有什么事您直说,我现在年纪轻,能办的不多,你不要介意。”武鸾儿是在这位姑姑还未开口就做了拒绝。
    他他拉明珠面色不变,这事,他们李家并没有要武鸾儿的意思,能不能投靠宁妃,真正得用的还是双方之间的利益,武鸾儿只是作为给他们李家带话给宁妃的棋子而已,一切是交由宁妃决策。
    当下她就说了:“李家的嫡系现在就有三房,除了我们三房,嫡系二房侄孙辈元恒当家,五房都是子侄信春当家,我们家想来鸾儿也知道了,三藩的时候出了事,以前挣下来的子爵和差事都没了。大房一等忠襄男爵去了后,到当家孙辈元恒爵位也没了,不过大哥和侄子曾任大学士、闽浙总督和江西巡抚,如今大房家主元恒是汉军正蓝旗的佐领。五房袭了当年阿玛的爵位,许三代不降,五弟巴颜在死前立了大功又被晋封了一等伯爵,现在五房家主位是信春,就是诚毅伯府……”
    他他拉氏说了一大堆李家的事情,武鸾儿听得都不由地心惊肉跳,她再不明白事,也知道这李家是庞然大物!李家这么大的家族,安嫔竟然因为得罪了太子,就这么惨地连嫔位规格葬礼都没有……她一直以为太子是失败者,当不得重视,但是现在,她从所未有地觉得太子的可怕。
    还没将这事写完,我再滚回去写,等到大家看到再有更新的话,重新过来将后面看完~这个很重要的
    第77章
    
    “诸位阿哥之中有什么出息,太子爷才是人中龙凤,娘娘对太子殿下有恩,你嫁过去怎么也能是个侧福晋,以后你在宫里有娘娘,日后就是太子妃进门也不敢为难你。等到太子登基,一个妃位也少不了……”他他拉明珠继续说起来,这就是她的目的,鸾儿成了他他拉家的女儿,然后嫁给太子,那他他拉就是满门荣耀了。
    可惜,安嫔当初只探听到武鸾儿再用银子想要寻个机会伺候有阿哥的娘娘,并没察觉武鸾儿的目标是四阿哥,他他拉明珠就将心比心,以为武鸾儿当初将心思放在阿哥门路上是因为没有太子的门路。
    现在门路有了,她当然得说上一说。
    武鸾儿听得他他拉明珠这么一说,浮起的心反而一点点平静下来。她现在也清楚了,这根本就是他他拉家想要卖女求荣。还太子……难道就不担心她这要嫁妹夫儿子的事遭了厌弃,到时候她人回了他他拉家能得什么好。
    他他拉家分明就是为了赌一丝机会,赌赢了就是他他拉家的荣耀,赌输了,也就是她武鸾儿倒霉,失去了宁妃和武家这两个靠山,皇上看在宁妃的面上,也不会对她和他他拉家问罪。之后,失去靠山的自己又不在他他拉长大,又有什么情分,说不好就会被拿去又做利益交换了,到时候她是他他拉家的人,娘都不好插手。
    “你胡说八道做什么,我的婚事自有宁妃和爹娘做主,李老夫人就不要担心了。”想清楚的武鸾儿也不客气起来。
    他他拉明珠猛不丁听了武鸾儿此话,脸色微青,她虽然在李家怕夫君刚阿泰,但是李家主母早就死了,她女儿又是宫里的娘娘,在府里和老太太也没什么两样,也就这两年,娘娘得了皇上和太子的厌弃而死,她的日子也才不好过了一点点,但家里人到底还是敬她年纪大了,老爷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家里人也不想让老爷闹心,他他拉明珠的日子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李老侧夫人若是没有其他事,鸾儿就多留侧夫人了。”武鸾儿这会儿连侧字都提出来来。
    以前他他拉明珠是爵爷的侧福晋,现在李家这一房都是平民,这侧夫人可就不好看了,主母早死,他他拉明珠很多年没听到这个侧字了,这次竟然还是被她嫡亲的侄女说出来,她原本对这个侄女还有点血缘期待,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忘记生父的白眼狼。
    她冷冷看了武鸾儿一眼,也没再多留了,她怕自己会忍不住给这不孝的白眼狼一巴掌,但是她好歹清楚,现在她打了一巴掌,这武鸾儿不给李家牵线,她回去可就倒霉了。说到底,刚才那事,是她背着李家为他他拉家所谋的事,若是因此坏了夫家的事,她哪里能讨得了好?
    武鸾儿目送这位姑姑走人,脸色也不好看。
    这是什么人啊。
    他他拉家果然都没有好人,否则她额娘怎么带着原身离开他他拉家?
    这院子的名义是武安宁的,但是一切的安排几乎都是康熙的人安排下来,李家派了他他拉明珠见武鸾儿的事情,很快就被传到了顾闻行耳中。
    顾闻行看了看正和宁妃下棋的皇上,也不好打扰,他重新站在皇上身后,安安静静地随时准备伺候。
    “您又输了。”武安宁高兴的落下一子。
    康熙不在意,只有和宁妃下棋才能痛快,因为宁妃是全心投入地下棋,可不会想着放水或者完全不能招架。
    “可还来?”武安宁问道。
    康熙摇了摇头,然后坐在一旁不说话。
    武安宁便到旁边亲自过去沏了茶过来,说道:“今天皇上到我这儿来,一直都不在心,莫不是想哪位美人了?”她就是看康熙心情还是不错的,所以掌握住分寸试探一下也无妨。
    康熙听了宁妃满是醋意的话,接过她送上来的茶,轻轻地吟了一口,宁妃的茶艺也甚是不凡。
    “若是美人到还好了。”因为美人不会来给他找事,找事的美人他不会喜欢,更不会打扰到他。
    武安宁却听了荡漾开笑意,轻声说道:“既然不是美人,皇上若愿和安宁说,好主意安宁出不来,但还是乐意出点馊主意的。”她已经不是小贵人了,现在可以慢慢渗透一些康熙的事情中,至少要做到,康熙愿意在她面前发牢骚,陪她说些非风花雪月的事。
    这样,就证明她得了他的信任,而且一旦他习惯了,多多少少也能知晓些许朝堂上的动静。
    康熙一听,不由地一笑。
    “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求娶公主,草原上的事你当听说过,噶尔臧和五格格走得近,可五格格性子绵软了些。”
    武安宁懂了,原来,康熙看中六格格,想将六格格给噶尔臧赐婚,但是六格格年纪轻,虽然有性格手段,但是漠南蒙古形势复杂,康熙也不能保证在夫家不大喜欢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联姻的目的。
    武安宁可不会随便出主意,免得哪位公主坏事了,没有达到联姻的目的,她也难免会讨嫌。
    “为何是次子?”
    武安宁记得杜棱郡王的长子和次子大不了多少,也没听说娶亲了?
    康熙目光一闪,杜棱郡王这老狐狸,说道:“长子乌尔蒙和科尔沁的格格定亲了。”
    武安宁马上明白了。
    但是康熙是个强势的帝王,杜棱郡王不愿让长子尚公主,那么日后袭爵也不会再是这位长子了,也不知到时候杜棱郡王和乌尔蒙会不会后悔。
    “若非世子哪里能配得皇上的格格,皇上若同意杜陵郡王的求婚,无论哪位格格,噶尔臧只有敬得份。”毕竟娶了公主,郡王世子的位置就到手了,能不敬着公主吗?
    目前康熙对待蒙古的态度都是宽厚有加,更是很少干涉蒙古内部事宜,因为他需要蒙古荡平葛尔丹,所以杜陵郡王也没认为康熙会有这样的心理。
    康熙到不是真的让宁妃出主意,就如宁妃所说,他心中早有计较,无论嫁哪位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