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宠清宫:熹贵妃安-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几次尝试下来,弘历倒是渐渐地摸到了一些门道。最终,在康熙爷的指导下就射中了一只兔子的腿。

    那兔子不过扑腾了几下,便就倒下没有动了。

    弘历欢喜地将弓放下,蹦蹦跳跳地对康熙爷说道:“皇爷爷!孙儿射中了一只兔子呢!”

    小脸上写满了兴奋,可见是十分高兴的。

    康熙爷哈哈大笑道:“以后勤加练习,弘历将来就算是要射中猛虎也不在话下。”

    弘历腼腆地笑了笑,又道:“也多亏了皇爷爷的指导。这只兔子,今晚就让皇爷爷烤了吃吧?”

    烤全兔,想想就觉得美味。

    尤其是兔腿的部分,肉质鲜美。撒上酱料以后,吃着特别爽!

    康熙爷虽然对烤兔肉没什么兴趣,但还是答应了下来,说道:“吃吧。咱们祖孙俩再进林子里瞧瞧,有没有别的什么动物。”

    清晨入了林子,众人一直到了未时,才将将从林子里出来。

    骑马拉弓了一上午的人们,倒是这时候都饿了。索性就到了周围营地的地方,开始吃着东西。

    约莫未时过半的时候,众人也都才一齐出来了。

    大家收获颇丰,弘历这时候口袋里也有两只野兔一只野鸡。预备着,晚上晚宴的时候烤着吃。

    康熙爷带着弘历出来,众位阿哥这时候也围了上来。

    其中,以四爷、八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猎物最丰盛。康熙爷便对众人说道:“老四、老十三和老十四的骑射,果然都是众位兄弟当中最为出色的。”

    此话一出,众人之间倒是都传出了欢声笑语。

    其中没有被康熙爷提起的八阿哥,脸色也只是在稍稍的凝固以后,便就恢复了正常。

    十四阿哥见状,便宽慰八阿哥道:“八哥的骑射,其实才是众兄弟当中最好的。”

    八阿哥不过勉强地笑了笑,便就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坐着了。

    晚宴开始以后,众人倒是十分热闹。此时场地中间燃气了篝火,倒是让康熙爷回想起那时候西巡时候在草原上的日子。

    漫天无际的草地,骏马、牛羊,便是他们满人从前的日子。

    想到这里,康熙爷便忍不住感叹一句道:“咱们满人在马背上驰骋天下,朕恍惚之间,就想起了海东青来。”

    海东青,为满族最高图腾。满语又叫“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

    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满人心目中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而康熙爷幼时,曾经在先帝顺治爷的手里见过一只海东青。

    如此许多年过去,康熙爷仍是对当初瞧见海东青翱翔在天的样子念念不忘。

    弘历明显是知道海东青的,便对康熙爷说道:“皇爷爷。等到孙儿长大了,一定亲手捕猎海东青回来送给皇爷爷。”

    康熙爷笑了笑,宠溺地就看了看弘历。

    如此不过也只是一句怀念的话,倒是很快就被别的事情带过去了。

    不过海东青这一件事,却被另一个人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晚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康熙爷忽然看向八阿哥,就想起另一回事情来。

    八阿哥的生母良妃离世,如今也有两年了。当年良妃,就是在这热河附近辞世的。

    想到这里,康熙爷便对八阿哥说道:“你母妃辞世也两年了。这几日你收拾一下,便去祭拜祭拜你母妃吧!”

    明着虽是说让八阿哥祭拜生母,实则是康熙爷也不想时常见到八阿哥在跟前晃悠。

    八阿哥在跟前的时候,康熙爷就会想起张明德说八阿哥有帝王之气的事情来。

    他这个皇阿玛还活着呢,儿子好端端地竟然就有了帝王之气?

    这明显,是触及了一个帝王的底线的。

    “多些皇阿玛记挂着母妃。儿子到了母妃的墓前,一定告诉母妃,皇阿玛是记着他的。”八阿哥上前,十分温和恭敬地说着。

    康熙爷闻听此言,只是对着八阿哥摆了摆手,便就示意他退下了。

    晚宴以后不久,众人才要纷纷散去。

    八阿哥那一头正要回去,九阿哥和十阿哥就迎了上来。

    此时八福晋郭络罗氏正在和八阿哥说话,瞧着二人过来便道:“方才我与八爷正说着祭拜额娘的事情呢,你们就过来了。”

    九阿哥闻言,敷衍了两句之后便对八阿哥说道:“八哥,弟弟过来找你,是有事要说的。”

    言语十分神秘,显然是大事了。

    八福晋会意,才就走得远远地。

    九阿哥见到四周无人以后,就又才说道:“皇阿玛不是想要海东青么,如今正是到了八哥表现的机会了。”

    投其所好,便是九阿哥的想法。

    饶是康熙爷再不待见八阿哥,总也不能够连海东青都不要了吧?

 第三百二十二章 局

    这个主意一说出来,众人倒是都觉得可行。

    十阿哥站在一旁,便道:“这个主意好。皇阿玛说海东青是咱们大清的图腾,八哥给皇阿玛送过去了,皇阿玛一定会对八哥改观的!”

    八阿哥点了点头,又看向九阿哥道:“只是这海东青,该从何而来呢?”

    海东青极为罕见,若是他们这时候去找寻海东青的踪迹,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这话一出,九阿哥倒是神秘一笑,便道:“寻找海东青有何难?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就是了。”

    很明显,九阿哥对于寻找海东青这件事情,是有一些门路的。

    九阿哥素来与洋人打交道,倒是知道一些关于洋人搜集这海东青的事情。

    要说虽然海东青是满人的图腾象征,但其实洋人对于这种古老的中华文化却是有着莫大的兴趣。而最近,恰好也得了两只海东青。

    想到这里,九阿哥的嘴角也忍不住扬起了笑意。

    他大概是觉得,有时候运气来了,便是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吧?

    “这件事情,务必要妥善办好。”八阿哥闻言,便对九阿哥说道:“明日我便要启程去祭奠母妃。你寻到了海东青,便给我送过来。”

    “好。”九阿哥答应着,就拍了拍八阿哥的肩膀。

    兄弟三人一合计,此事便就这样敲定了下来。当日夜里,九阿哥底下的亲信,就被派出去寻找洋人了。

    也是这一晚,晚宴结束以后不久,原本兆佳氏是带着两个孩子要回去。

    只是弘暾说要去小解,兆佳氏便到了营地的出口处去等他。

    结果弘暾小解完了以后过来,就问兆佳氏道:“额娘,什么是海东青呀?为什么皇爷爷要找海东青,八叔他们也要找海东青呢?”

    这话问得莫名其妙,兆佳氏便反问道:“八叔也要找海东青?你从哪里听说的?”

    “方才我去小解,在下风口呢。就听见八叔、九叔和十叔他们,在说什么海东青。”弘暾道:“额娘,您还没告诉我,什么是海东青呢?”

    八阿哥他们,找海东青做什么?

    这个念头一晃而过,兆佳氏又对弘暾说道:“海东青,是一种老鹰。象征着咱们大清,是一种图腾。”

    “这样啊。”弘暾迷蒙地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不感兴趣。拉着兆佳氏的小手,便道:“额娘,我困了,咱们回去吧。”

    兆佳氏心里想着刚才的事情呢,就有些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拉着弘暾和女儿,一路就慢悠悠地往回走了。

    回到正宫里歇息的地方,已经是两刻钟以后的事情了。好在兆佳氏是在孕中,康熙爷那里倒是赐了肩與下来坐。

    不过两个小孩子玩了一天玩得累了,洗漱了以后就去睡了。

    可兆佳氏一直想着弘暾说的话,就有些睡不着。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去告诉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原本晚宴里就喝了酒,和四爷回来的时候,就有些醉醺醺的了。

    兆佳氏过去叫他的时候,就闻见了一阵浓浓的酒味。

    “十三爷!十三爷!”兆佳氏忍住心底里传来的一阵恶心,就推了推正在熟睡之中的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睡得沉,猛然被推了几下,也只是嘟囔道:“什么事呀?”

    “我有事和你说!”兆佳氏凑到十三阿哥耳边,说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大事,你赶紧起来给我参详参详。”

    此话一出,十三阿哥才勉强坐了起来。整个人都是晕晕乎乎地,只说道:“我喝了酒,身上酒味重,你别过来。”

    孕妇,是沾不得酒的。酒味闻多了,也会觉得不舒服。

    兆佳氏瞥了十三阿哥一眼,说道:“你以为我想过来呢。方才弘暾与我说,他听见老八他们说什么海东青的事情。我觉得有蹊跷,便来告诉你?”

    “海东青?”这三个字在十三阿哥的脑袋里一晃而过,十三阿哥才忽然间觉得清醒了一些。又问道:“他们,也要找海东青?”

    兆佳氏点了点头,说道:“海东青不是一般的东西。若真给他们寻到了送给皇阿玛,怕是又有一顿折腾了。”

    十三阿哥忽然就是一个激灵,酒就醒了三分。

    “弘暾怎么知道的?”十三阿哥觉得疑惑,又追问着。

    于是,兆佳氏便将之前的事情,告诉了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听完以后,眉头就紧紧地皱在了一起。过了半晌才对兆佳氏说道:“这件事,你就当做不知道吧!”

    兆佳氏点了点头,便道:“不管你要去做什么,我都是支持你的。只是,你也要万事小心。”

    “放心。”十三阿哥重重地点了点头,拍了拍兆佳氏的肩膀,便道:“天色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当日夜里,十三阿哥这里的住处,倒是就再没了其它动静。

    避暑山庄里的日子也一如往常,众人都过着自己的日子。

    璟婳四处都玩得腻了,倒也开始收心好好地跟在兰心四周再不到处跑。而弘昼则是偶尔拿书出来看,还会经常练字。

    另一头的弘历,也在万壑松风殿里跟着康熙爷进进出出,颇有当年太子胤礽在康熙爷身边时候的样子。

    而平静的日子,便是一直这样持续到了六月十三这一日。

    这一日艳阳高照,是个难得的晴天。避暑山庄内并不觉得十分地热,康熙爷便下令说要游船。

    一时之间,以康熙爷为首的龙船和几艘形态各异的花船,就遍布在了行宫内的湖面上。

    众人兴致盎然,倒是忽见龙船内走进一个太监,乍然瞧了才发现是梁九功。

    梁九功本随侍在外,这时候忽然有人说了件大事情,梁九功闻言,便进了龙船的里头打算说给康熙爷听。

    此时德妃、三阿哥、四爷、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和弘历侍奉在侧,几人正说说笑笑。

    刚好康熙爷正道:“朕的子孙辈里,便是弘历最为聪慧。前些日子还说,要亲手狩猎海东青回来给朕呢。”

    弘历一下子当着这么多长辈的面听见这事儿,一下也有些不好意思,便道:“皇爷爷谬赞了,孙儿只是想尽一些绵薄之力罢了。”

    此话一出,众人倒是都笑了。

    旋即,就见外头梁九功就进来了。

    “回禀皇上。八阿哥祭奠良妃娘娘完毕,此时已在了回来的路上了。”梁九功说道:“八阿哥此行回来,还给皇上带了东西。”

    康熙爷闻言,就皱着眉头问道:“他带了东西?带了什么?”

    语气不是很好,显然是觉得,这个儿子又在做什么充满心机的事情。

    梁九功一笑,便道:“是两只海东青。”

 第三百二十三章 诅咒

    海东青?

    在座的几个人听见这三个字,忽然都安静了下来。

    倒还是德妃头一个反应了过来,看着康熙爷脸色变换,便道:“胤禩是个有心的孩子。皇上,您可要瞧一瞧?”

    康熙爷皱着眉头,脸上虽然露出不悦的神情,但明显还是愿意看一看海东青的。

    海东青近年来日渐稀少,康熙爷也曾派人去寻找过。只是,一直都没什么音讯罢了。

    如今乍然又被八阿哥找到,康熙爷心里也觉得诧异。

    “是啊皇阿玛。”十四阿哥胤祯这时候站出来说道:“八哥能够找到海东青,必然也是个有福气在身的人。海东青多难得呀,八哥也是一番孝心。”

    康熙爷冷哼一声,便对梁九功说道:“既是如此,那就命人将海东青送过来,给朕瞧瞧吧。”

    此话一出,十三阿哥就望了四爷一眼。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倒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弘历此时坐在康熙爷的身边,便道:“孙儿都没见过海东青呢。之前说想要狩猎给皇爷爷,没想到却被八叔抢先了。”

    小脸上露出失望来,但也有几分即将能够见到海东青的兴奋。

    康熙爷笑了笑,摸着弘历的脑袋便道:“没关系。等你以后长大了,也可以去狩猎海东青。”

    弘历闻言,才咧嘴笑了笑。

    小半刻钟以后,龙船靠了岸,才见有大力太监扛着一个遮盖了布的木头笼子进来。

    笼子很沉,两个大力太监抬着都有些吃力。

    而笼子被重重地放下以后,众人一时之间都屏住了呼吸。

    “去,将盖子揭开。”康熙爷递了一个眼神给梁九功,梁九功便笑着上前去将遮住目笼的布给揭开了。

    布揭开以后,众人果见两只巨大的海东青在里面。

    海东青头部羽毛白色,嘴较厚长,缀有褐斑,上体均呈暗灰色;胸部褐红色,缀有褐斑,尾部纯白色。

    “果然是海东青!”康熙爷惊呼一声,就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要走过去。

    “皇上小心一些。”德妃提醒了一句,也跟着康熙爷走了过去。

    待得走近以后,果然瞧见两只海东青体型硕大,明显是成年海东青之中的佼佼者。

    只是细细观察以后康熙爷却忽然发现,两只海东青似乎精神都不是很好。两只眼睛有些迷离,爪子也有些扑腾。

    “这是怎么回事?”康熙爷倒吸了一口凉气,忽然开口问了一句。

    这时候弘历也凑了上来,看着两只海东青就忽然说道:“皇爷爷。孙儿怎么瞧着,它们俩不大动呀?”

    不大动?分明,就是奄奄一息将死了吧?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康熙爷忽然暴怒地对梁九功说道:“将笼子打开!把海东青放出来!”

    是不是奄奄一息要死了,放出来就知道了。

    梁九功见到这个场面,只觉得背脊发凉,冷汗已经流出来了。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去将木笼上头的锁给打开。

    一下子,原本困住海东青的笼子,也就成了形同虚设。

    只是可惜的是,众人期待着的海东青展翅高飞的场面没有出现。却见两只海东青眼神越来越迷离,最终眼睛也闭上了。甚至,之前扑腾着的两只爪子也开始毫无动静。

    “这是怎么回事!”康熙爷大怒,抬脚就踢了一下笼子。

    众人见状连忙跪倒在地上,十四阿哥便道:“八哥送来的时候都还是好好的,必定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定是那些个奴才不知该如何喂养海东青,才弄成了这样。”

    康熙爷冷冷地转过头,盯着十四阿哥就道:“送过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你见过?老八的用心狠毒,这分明就是在诅咒朕!”

    拿两只将死的海东青送过来,岂不是在暗喻康熙爷行将朽木,也会像这两只海东青一样,不久于人世么?

    这话一出,德妃也心有余悸,连忙递了眼色给十四阿哥,示意他不要再说话。

    十四阿哥不以为意,仍旧上前说道:“八哥宅心仁厚,一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宅心仍厚?”康熙爷道:“够了!朕从此以后,没有胤禩这个儿子。传令下去,胤禩祭奠完良妃以后,也不必再回来行宫了,让他自己滚回京城吧!”

    说完这话,康熙爷留下满屋子的人和那两只死了的海东青,便就拂袖而去了。

    众人惊异着这一件事发生得太快,甚至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倒是这时候四爷看着康熙爷已经走远,才缓缓地站起了身,就到了德妃的身边说道:“额娘,地上凉,起来吧。”

    说着,就要伸手去扶德妃。

    岂料德妃一把将四爷的手甩开,冷冷地看着四爷说道:“雍亲王好手段。这一回,怕又离不开你的手笔吧?”

    四爷往后退了一步,皱着眉头便道:“儿子不知额娘在说什么。”

    德妃仍是冷笑,又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事儿将你弟弟也牵连进去了?”

    方才康熙爷的态度,众人也都看见了。明显,康熙爷对于十四阿哥上前帮八阿哥说话这件事,是十分不满的。

    所以,德妃便就将这件事,一股脑地算在了四爷的头上了。

    四爷仍是皱着眉头,对德妃说道:“老八做出这样的事,实在是有违孝道。十四弟明知其中的道理还要上去帮着他说话,着实是愚蠢。”

    十四阿哥这时候也站了起来,挥手就过来要打四爷。

    四爷一个侧身不及,肩头的地方就中了十四阿哥一拳。

    “就是你,见不得八哥好,才每每都要陷害八哥。”十四阿哥一边又要冲过来,一边又道:“这次的事情,肯定也是你做的!真阴险!”

    立在一旁的十三阿哥见状,就冲上来拦住十四阿哥。又对四爷说道:“四哥,别理他。”

    一下子,屋里的人乱作一团,眼看着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就扭打成了一团。

    过了半晌,两个人鼻青脸肿地又才被分开。

    而这一场闹剧到了现在,其实远远没有结束。

 第三百二十四章 出嗣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热河行宫里的人就都知道了。

    九阿哥、十阿哥得了消息,自然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当即要去万壑松风殿里见康熙爷,只可惜都被拒之门外了。

    而这个时候在众人之中唯一能够见得着康熙爷的,却只有弘历。

    弘历想着白日里发生的事情,定然也知道康熙爷这时候性情不好。索性偷偷去了厨房,学做了银耳羹给康熙爷。

    日暮降临,万壑松风殿正殿里的晚膳端了进去,康熙爷到现在一口也没吃。

    屋子里飘着饭菜的香味,由热到冷,康熙爷却升不出一丝想要吃的念头。

    忽然这个时候,门口的敲门声传了进来。

    康熙爷心中火气,当即就道:“朕说过了,不想吃!”

    门外敲门的人,其实是弘历。

    弘历听见康熙爷发脾气,倒也并没有觉得害怕。从前在乾清宫的时候,康熙爷也有生气的时候。

    人都有七情六欲,谁没个生气的时候呢。

    “皇爷爷,是我。”弘历软软糯糯的声音传了进去,又道:“孙儿做了银耳羹。人是铁饭是钢,哪能不吃饭呢?”

    门内,旋即又是一番寂静。

    就在弘历以为康熙爷也不想见自己,正欲将手上的银耳羹放在地上的时候,却听见里面传来了声音。

    “进来吧。”康熙爷说着,语气里透露出满满的疲惫。

    显然今日发生的事情,让康熙爷觉得很心寒。

    弘历推开门,就瞧见散落在地上的一些书本和奏折。显然,这些东西都是被康熙爷扔到地上的。

    “皇爷爷,银耳羹清爽不甜腻。您若是吃不下饭,吃一些银耳羹也好呀。”弘历端着银耳羹,小心翼翼地走到康熙爷面前,将银耳羹放在桌上说道。

    康熙爷看了一眼银耳羹,偏头问道:“这是你做的?”

    弘历点头回答道:“是孙儿做的。膳房里的王嬷嬷教我的。”

    康熙爷点了点头,就长出了一口气。

    “你知不知道,当初朕为何废了你二叔以后,又重新立他做太子?”康熙爷沉思片刻,缓缓问着弘历。

    弘历心头一惊,没想到康熙爷会跟自己提起这件事。

    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是众人三缄其口不敢提的事情。

    弘历摇了摇头,回答道:“孙儿那时候还小,不知道这些。”

    “那你,可有听你阿玛提起过?”康熙爷问着,很是平静,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弘历仍是摇头,回答道:“阿玛在府里的时候,都是问儿臣生活上和课业上的事情。别的,也都几乎没提起过。”

    康熙爷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胤礽从前小的时候,也是像你这样跟在朕的身边。”康熙爷回想起往事,便道:“不过那时候内忧外患,朕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教导胤礽。”

    “等朕醒转过来,胤礽的变化,朕也开始难以琢磨。”

    “后来发生许多事,朕便废了胤礽。至于老八,他那时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

    “老八想要杀害胤礽,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些日子患病,诸大臣保奏老八,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这几年,仍旧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