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衍总觉得,凤至的这一亲,比他化作人形时,还要让他来得更激动一些。

    到底是没忍住,龙衍巨大的身躯微微一晃,就已经变回了人形。

    将凤至往怀里一拉,他无视正看着这里的所有人与异兽,头一低,就按着凤至的唇上吻了去。

    在他的胸膛里,他那颗强壮的龙族心脏,正强有力的跳动着。

    嘭,嘭,嘭……

    一吻结束,龙衍看着凤至那微微泛了些红肿的嘴唇,眼中又暗了暗,然后拉着凤至的手放到了他的胸膛上,“凤至,你感觉到了吗?我的心,正在为你而跳。”

    凤至将自己的手轻轻落在了龙衍的胸前。

    隔着那身金色的衣衫,那强有力的心跳就这样由手心传递到了她的心里。

    我的心,为你而跳。

    这短短几个字,却比任何情话都来得动听。

    不过……

    凤至只感动了那么一瞬。

    她歪头看着龙衍,眨了眨眼,促狭地道:“龙衍,你不会是想着,我也做出与你一样的动作,好占我的便宜吧?”

    龙衍先是一怔。

    然后,看到凤至那正落在了他胸口处的手,再下意识的往凤至那饱满的胸前看过去……

    “凤至……”

    龙衍有些无奈地道。

    就知道打趣他。

    见龙衍这样,凤至也不再逗他了,而是看向自己的战利品。

    事实上,这只黑蛟是龙衍的战利品,不过既然这是龙衍为了自己而抓的,那凤至一点也不会客气,这可不就是她的东西了么?

    她牵着龙衍的手,心念一动,两人就朝着黑蛟面前移了过去。

    这时的黑蛟哪里还有最开始时的威风,不仅爪子、尾巴、角上面都受了伤,而且慑于龙衍的威压,它浑身正轻颤着,显然更外的萎靡。

    凤至朝着黑蛟吹了声口哨。

    “怎么样,现在还觉得做我的坐骑辱没了你没有?”她扬了扬眉。

    没等黑蛟有什么动作或是回应,凤至就已经松开了龙衍的手,然后轻轻一跃,就落在了黑蛟的头顶上,正好就站到了它的那只独角旁。

    黑蛟一愣,然后顿时就暴怒起来。

    打不过龙衍,它认了。

    毕竟,龙衍可是货真价实的龙族,而且还是龙族之中最强大的金龙王族,别说是它了,就是实力比龙衍高些的异兽,在那股绝对的威压之下,只怕也最多只能发挥出一半的实力。

    所以,受制于龙衍,黑蛟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羞愧的。

    可是凤至不一样。

    就这么个人类的小丫头,竟然还要拿它当坐骑?

    真以为它不是龙族就能任人欺侮了吗?

    不过……

    想到这里,黑蛟眼中又闪过几许警惕。

    龙衍是金龙王族,那,与他在一起的凤至,会是人类吗?

    会不会,其实凤至也是一只扮人吞蛟的龙族?

    黑蛟才想到这里,头就不受控制地一低,只因为头上蓦地就传来一阵巨大的压力,压得它不得不低头。

    凤至有些不乐意地在黑蛟头上踩了踩,“怎么,你不说话是什么意思,不乐意?”

    黑蛟好不容易才重新抬起头。

    因为凤至在它头顶上,所以它看不到凤至,只能开口道:“你……也是龙族吗?”

    若凤至是龙族,那它给一位龙族当坐骑,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

 第90章 见否

    可是,再怎么尴尬,总不能一直沉默下去。

    所以,徐慧贞又憋了一会儿,才道:“恬姐儿,二姑母这次来,也是受人之托……”

    徐玉见并不意外。

    不过,她以为这是安阳郡主又托了徐慧贞向她表达感谢,虽然这隔了一个月之后再次表达感谢有些奇怪。

    然后就见徐慧贞从袖中拿出一封信递过来。

    信?

    徐玉见有些诧异地接过信。

    当着老太太和徐慧贞的面,她将信拆开,取出里面的信纸。

    可是……

    才看了一眼,徐玉见就重新抬头看向徐慧贞,“二姑母,这信是……”

    徐慧贞尴尬得只差没钻进地里去了。

    好一会儿,她才解释道:“这信是熙哥儿那孩子写的,熙哥儿自从七夕那晚出了事,这一个月来都沉默了许多,别说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了,就是话都很少说一句,把三嫂急得嘴上的水泡都没消过,所以好不容易熙哥儿要写了信给你,三嫂才央着我一定要帮着送信……”

    也难怪徐慧贞会如此尴尬了。

    她一个做人姑母的,却帮着外男给自己的亲侄女送信,无论怎么看,这都是极为不妥当的。

    可是,看着安阳郡主这一个月来憔悴的面容,徐慧贞到底也没能拒绝得了。

    事实上,徐慧贞知道,安阳郡主身边其实是有高手的,只要安阳郡主发话,她就算是不帮着递信,这信也一样能出现在徐玉见的手上,之所以一定要托了她,也不过是不想用那样的手段。

    徐玉见闻言轻轻抿着唇。

    见她这样,徐慧贞只以为她是生气了,便又道:“恬姐儿,二姑母也知道这样有失妥当,可是三嫂那里……”

    虽是事出有因,但这又哪里是什么光彩的事。

    徐玉见轻轻摇头,算是理解了徐慧贞的难处。

    她扬了扬手里的信纸,对老太太和徐慧贞道:“祖母,二姑母,沈家五少爷在信上说想见我一面。”

    一听这话,老太太却先拧起了眉头来,断然道:“不行!”

    然后,老太太看向徐慧贞。

    她向来是最疼这个女儿的,也乐意看到女儿回娘家陪她说话,但这并不代表她就能坐视沈熙提出这样的要求。

    今天徐慧贞替沈熙送信,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叫老太太不悦了,只不过是强压着而已。

    而那信中,沈熙竟然还要求见徐玉见?

    老太太如何能容得了这样的事。

    她看着徐慧贞,眼中微沉,“慧儿,这件事你做得有失妥当。成国公府势大是不假,但咱们武定侯府也不是就只能看成国公府的眼色行事,你一个做姑母的竟然帮着沈五送信,若是传到了外面去,外人会如何看待于你,又会如何想恬姐儿?”

    徐慧贞抿唇不语。

    她本就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妥的,只不过无法拒绝只差没声泪俱下的安阳郡主而已。

    见徐慧贞不语,老太太又道:“还有这沈五,原先只当他年纪小不懂事,现在看来却是荒诞不堪,当初偷偷摸摸钻进你的马车跟到咱们府里来,差点出了乱子不提,这次竟然还写了信要见恬姐儿,他以为咱们侯府的女儿由得他这样招之即来挥之不去吗?这件事,绝对不行!”

    老太太说得相当坚决。

    这高门贵女,哪一个不是金尊玉贵般的养着,且都极为爱惜自己的名声,唯恐会沾上什么不好的事而叫人看轻了去。

    可现在,沈五这般点着名要见徐玉见,叫外人知道了去,岂不成了武定侯府的姑娘任由他沈五挑着见?

    老太太身为侯府的太夫人,又是徐玉见的亲祖母,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她都不可能容许这一点。

    徐慧贞看向徐玉见。

    老太太也微眯着一双眼看过去。

    徐玉见低头想了一会儿。

    她知道,她其实应该听老太太的,老太太是为了她好。

    可是……

    抬起头,徐玉见回视着老太太,“祖母,孙女愿意见沈家五少爷一面。”

    徐慧贞微微松了口气,但老太太却紧紧拧起了眉头。

    徐玉见攥着手里的信纸,“祖母,您放心,孙女与沈家五少爷之间没有什么龃龉,不过是沈家五少爷要被安阳郡主送离京城了,念着孙女救了他两次,所以才想要在临走之前向孙女道个别而已。”

    老太太有些讶然。

    不过,想到沈熙这几个月以来就已经遭遇了两次危及生命的危险,安阳郡主想将他送离京城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与其留在京城,留在成国公府里随时面对那些危险,离开京城寻个安全的地方平安长大,等到将来沈熙成长到足以应付这些风雨再回来,却又是再合适不过的。

    毕竟,现在的沈熙,到底还太小了,而且因为安阳郡主的自小宠溺,就连性子也像个孩子一般。

    相信这一次,安阳郡主除了将沈熙送到安全的地方去,也会极为看重对沈熙的教导了吧。

    这样想着,老太太神色倒也松了松。

    徐玉见于是又道:“祖母,孙女也不是要与他单独相见,既然是他想见孙女,只管叫安阳郡主领着他到咱们府里来就是了,咱们府里与成国公府本就是姻亲,这样互相走动也算不得什么,祖母您放心,孙女不会让咱们府里的门风因孙女而受损的。”

    事实上,沈熙信里写的可不只他要离开这一件事,而是将几张信纸写得满满的。

    只从他信中的语气,徐玉见就能看出他这些天是生活在怎样的压抑之中。

    所以……

    反正他要走了,便见一次吧。

    对于被自己亲手从那七次的早夭结果中拉回来的沈熙,徐玉见的心里,总是存着些柔软的。

    而老太太,听完徐玉见所言,许久之后,她才微微点了点头。

    先前不同意让沈熙见徐玉见,本就是因为沈熙的要求很是唐突,不过,两府到底也是姻亲,两府的孩子也是沾亲带故的,如果由安阳郡主领了沈熙来侯府,那这样见上一面,倒也就不怎么打紧了。

 第91章 谢谢

    老太太点了头,这件事便也这样定了下来。

    徐慧贞很快就回了成国公府,紧接着,下午安阳郡主就修书一封送到了老太太手里,言辞极为恳切的感谢了老太太能应允沈熙的无礼要求,并道明八月初七那日会领着沈熙一起上门致谢。

    这上门致谢,当然只是个由头,不过就是要带了沈熙过来见徐玉见而已。

    当然,也不排除安阳郡主是真的要来向徐玉见以及老太太道谢。

    八月初七这天,老太太特意与覃先生打了招呼,免了徐玉见上午的进学,用过早膳之后就直接将凤至留在了荣寿堂。

    府里的其他人,包括姜氏和徐玉初,都不知道老太太这又是要做什么。

    这件事说来毕竟也不怎么光彩,老太太自然不愿意说出去。

    好在,因为老太太近来时常这样召了徐玉见相伴,所以其他人虽然疑惑,倒也并未太惊奇。

    徐玉见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不多时碧玺就进来禀报,安阳郡主和徐慧贞领着沈熙来了。

    安阳郡主今天穿了身正红的衣裳,上面用金线细细绣了一朵朵雍容的牡丹,随着安阳郡主的走动,那金色的牡丹便似缓缓绽放了一般,看着格外的华贵。

    不过,安阳郡主的面色,却显得极为憔悴。

    看起来,倒像是很久没有休息好了。

    想来……

    还是为了沈熙吧。

    徐玉见于是目光微往后移,落到了跟在安阳郡主和徐慧贞身后的沈熙身上。

    比起七夕那日见到的,不过一个月,现在的沈熙看起来却像是长大了许多一般,不仅微微皱着眉头,嘴唇也轻轻抿起,看着就给人一种沉默寡言的感觉。

    可是,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沈熙以前可不是沉默的人。

    也就是在看到徐玉见的那一瞬间,沈熙的眼中才放出了些光芒来。

    安阳郡主一直仔细打量着沈熙的神色,见他如此,却又稍稍安了些心。

    只希望,徐家五姑娘能够开解她的熙哥儿一些吧。

    安阳郡主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身为母亲,两次让儿子陷入了险境,如今连儿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都只能寄希望于外人能开解他,对于疼爱沈熙的安阳郡主来说,这本就是一件极难接受的事。

    将目光从沈熙身上收回来,安阳郡主极为真心地向老太太行了个礼,“亲家老太太,这次的事是我唐突了,多谢您能理解我这做母亲的难处……”

    说话的同时,安阳郡主又看了沈熙一眼,“不瞒老太太,过了今天,我就准备把熙哥儿送走,熙哥儿得来不易,所以这些年我都太过宠溺于他,以至于到现在他都还是孩子性情,将他这样留在京城难保下一次不会还有前两次的事情发生。”

    安阳郡主从来都是将这唯一的儿子当作是命一般疼着,要忍受与独子之间的生离,于她来说本就是一件心痛之事。

    “虽然我也舍不得熙哥儿,可是为了他的安全,送他离开才是最理智的。”她面上有不舍,也有坚决,“总要叫他有能够保护自己的能力了,才能再回到这满是豺狼虎豹的京城……”

    安阳郡主想着成国公府的人与事,神色之间更为落寞起来。

    老太太闻言也沉默不语。

    安阳郡主只片刻就从那落寞之中回过神来,她朝着老太太歉意地一笑,“叫老太太看笑话了,总之,这次还要多谢老太太的体谅。”

    说完就又是一礼。

    老太太忙站起来侧身避开,连道:“郡主这可使不得……”

    安阳郡主是皇室郡主,老太太虽然年长,但与安阳郡主之间无疑着有君臣之别,又哪里能当得了安阳郡主的这一礼。

    将这一礼行完,安阳郡主才微微笑道:“老太太,您自然是当得起的。”

    然后又看向了徐玉见。

    老太太也明白安阳郡主的意思,于是朝着徐玉见道:“恬姐儿,祖母要与郡主和你姑母说会儿话,你就领着你沈家表哥在院子里走走吧。”

    就在荣寿堂的院子里,总不会出什么事。

    徐玉见轻声道了“是”,然后看了自打进屋之后就一直紧紧盯着她的沈熙一眼,这才走在前面领路。

    沈熙很自觉地跟上。

    因为老太太特意吩咐过,院子里这时没有一个人。

    徐玉见领着沈熙来到院子里一棵桂花树下,看着这时树上已经开出来的点点小花,转身问道:“你想见我,为什么?”

    沈熙不语。

    自从七夕那晚经历危险,又被徐玉见所救之后,他回到成国公府之后,就一直在想着那时徐玉见对他说的那些话。

    强大与弱小。

    他的母亲是皇室郡主,他自己是穆宗一脉唯一的血脉,出身的尊贵自不用多言,更因为身份的特殊,就连宫里的皇子,在景泰帝跟前都没有他得宠。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强大到让别人只能低头的,但两次的危险,以及徐玉见的那些话,叫他明白,他一直以来的认知都是错的。

    这让沈熙既懊恼又沮丧。

    撇开他的出身,他也发现,他真的没有能够震慑旁人的东西。

    所以,才会有人敢于屡次向他出手吗?

    经历了这两次危险,沈熙的心里总算有了危机感。

    就如同徐玉见所讲的那样,他当然不希望自己随时都要面临这样的性命之危。

    那么,除非他自己强大起来。

    如何才能强大?

    沈熙现在并不明了,但他愿意从今之后去学。

    而在他拥有能够保护自己,保护身边之人的力量之前,他需要离开京城。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沈熙也不知道。

    他看着徐玉见,感受着那股自从见到她之后,就猛然放松下来的心情,许久之后才哑着声音道:“谢谢你。”

    两次为徐玉见所救,这还是沈熙第一次道谢。

    徐玉见轻轻摇了摇头,“离开京城之后,多保重。”

    沈熙点头。

    他不知道自己要多久才能重新回来,但他觉得,就算不在京城,也不能再见到她,但他也一定会将她牢牢记在心里吧?

 第92章 获封

    徐玉见和沈熙的这次见面很短暂。

    事实上,他们就连话也没说几句,后面虽然站在了一处,但两人之间也只有沉默而已。

    不过,也不知道为何,虽然这样沉默着,但两人却谁都没有觉得尴尬。

    等到安阳郡主和徐慧贞从屋里走出来,沈熙往她们那里看了一眼,然后匆匆对徐玉见道:“我不会忘了你的,你也不要忘了我。”

    话说完,就转身走到了安阳郡主身边。

    安阳郡主向徐玉见点了点头,然后领着沈熙离开。

    徐玉见看着他们的背影。

    以安阳郡主如今的坚决态度来看,很快沈熙大概就会离开京城了,也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再见到沈熙,或者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再见。

    但,无论如何,只希望他将来能一路安好吧。

    ……

    无论是徐玉见还是老太太,都以为从武定侯府离开之后,沈熙很快就会离开京城。

    事实上,安阳郡主也确实是这样打算的。

    不过,谁也没想到,就在安阳郡主准备将沈熙送离京城的时候,却突然有了意外发生。

    似乎就是这天之后,京城里突然就有了关于沈熙的传言。

    传言的内容,就是沈熙上次在武定侯府遇到的危险。

    在那广为流传的流言之中,不仅将沈熙当时遇到的危险描述得活灵活现宛如亲见,而且还隐隐点出这件事并非普通的内宅争斗那样简单。

    虽然这流言没有说得那么透,但沈熙的身份特殊,不用点得那么清楚明白,就足够让京城的百姓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要知道,沈熙可是穆宗那一脉唯一的骨血,而自从穆宗以及端王先后亡故,这几十年来从来都没少了穆宗和端王其实都是死于当时在宁太后的作主之下接替了兄长皇位的安宗之手的流言,甚至连原因都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道是安宗这皇位来得明不正言不顺,所以不愿看到穆宗一脉传承下来。

    流言猛于虎。

    偏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当时的安宗还不能用任何的手段将这流言压下来,否则这天下的悠悠之口岂不是更要将之当作是他心虚?

    也因此,这几十年来,时不时的这样的流言就会被百姓们热议一次。

    沈熙第一次遇险之后,安阳郡主之所以会在震怒之中仍选择将事情压下来,也正是有这流言的原因。

    可想而知,沈熙作为穆宗一脉仅剩的骨血,他身上发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人往阴谋上想了。

    现在也果然是如此。

    这流言也不知道是从何处传出来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幕后之后,绝对是不怀好意。

    因为涉及到几十年前那本就掰扯不清的敏感往事,流言一经传出,宫里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但就如从前那几十年一样,这种流言,宫里的皇帝本就不好作出回应,所以景泰帝最初也打的是不予理会的念头。

    可是,不过三两日的功夫,那流言不仅没有平息的趋势,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还以极快的速度就直往辽城传去。

    这下,景泰帝可就坐不住了。

    辽城可是大梁朝的边陲重镇,是一点也不能乱的。

    以辽城百姓们对穆宗一脉后代的拥护,若这件事再这样闹大,指不定辽城百姓们就会被有心人煽动得出乱子。

    却是由不得景泰帝不出手。

    先是以雷霆之势将京城的流言压下来,景泰帝随即又着了人去辽城,下了死命令务必要将这流言之事处理妥当,将辽城那些因流言而被煽动的百姓都安抚下来。

    最后,景泰帝又往成国公府下了一道圣旨。

    圣旨的内容,却是封了如今不过十二岁的沈熙为端郡王。

    大梁朝宗室的封号,亲王一字,郡王两字,以沈熙的身份,封为郡王本已是极大的礼遇,而且还是一字的封号,更隐隐有给他的是亲王待遇的意思。

    还不只是封号。

    大梁朝亲王与郡王的俸禄相差极大,景泰帝虽封沈熙为郡王,却给的是亲王的俸禄。

    岁支米一万石,钞一万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郡王府自造……

    沈熙这小小的年纪,顿时就拥有了这样的地位与财富。

    谁都能看出来,景泰帝的封赏中是带了安抚的。

    而景泰帝的安抚显然是有效果的。

    沈熙遇险之事没用多久就传到了辽城去,辽城百姓也果然群情激奋,差点闹出了大乱子来,若不是景泰帝派出的人及时赶到,并且将景泰帝的旨意传达下去,只怕辽城还真会大乱。

    辽城地处边陲,本来民风就极为彪悍,不用怀疑,若辽城的百姓真的认定沈熙之事是皇室所为,就算是揭竿而起,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景泰帝派去辽城的人也确实能言善辩,仅凭一张嘴就将辽城那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百姓们说得清醒了起来。

    景泰帝若真有心叫穆宗一脉断绝血脉,早在沈熙刚出生之时就能做到,又为何会在十几年之后,沈熙都长这么大了才动手?

    这虽是那人劝说辽城百姓时所用的理由,但不得不说,极有道理。

    也是在被劝说下来之后,辽城的百姓们事后回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