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玉见这才发现自己不仅额头上浸了薄汗,就连中衣上也被汗水浸得有些微润。

    “许是这被子太厚了些吧。”她道。

    锦华一脸的莫名。

    如今已是深秋,昨儿夜里又刮了大半夜的风,比前面几日都要冷了些,她还道自家姑娘的被子要不要再换厚一些的,却不想徐玉见倒是说被子厚了。

    这时小丫鬟已经将沐浴的水备好,锦华便也放下心里的疑惑,只一心服侍着徐玉见沐浴。

    沐浴更衣之后,徐玉见就去了荣寿堂。

    她今儿起得早,到荣寿堂的时候自然也比平时要早一些,倒是第一个到的。

    老太太这时正在内室洗漱呢,琥珀和珊瑚在跟前服侍,徐玉见就由翡翠和碧玺陪着说话。

    徐玉见便细细问了翡翠和碧玺,老太太昨儿夜里睡得可好,天气变凉了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妥等话,翡翠和碧玺也都一一回了。

    说起来,徐玉见幼时与老太太并不亲近。

    那时老太太尤其偏爱徐玉初,又因为姜氏的原因而不如何待见徐玉见,直让徐玉见那段时间既对老太太心存不忿,又因为老太太对徐玉初的偏爱而与自己的胞姐疏远。

    后来重生之后,这样的情形倒是一点点改变了。

    尤其是在几个姐姐先后出嫁之后,如今的侯府里也就只有徐玉见和徐玉蕊两个姑娘,徐玉蕊到底年幼,又是个庶出的,老太太待她也就是个面子情,如此一来,徐玉见这个这几年越发懂事的孙女,自然也就得了老太太的看重。

    事实上,老太太对徐玉见的这份看重,倒是有些退而求其次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徐玉见倒不如何在乎这一点。

    她也明白,这人心本就是长偏了的,当初府里的姐妹又有好几个,哪里有真的能一碗水端平了的?

    就是侯府的嫡长女徐玉瑶,那时候不也一样只能看着老太太偏疼徐玉初吗?

    老太太是做长辈的,就算偏疼哪个儿孙,那也是老太太自己的喜好,难不成还要与府里这众多的儿孙一一解释一番?

    是以,这几年,老太太与徐玉见,倒也确实一个慈和一个孝顺了。

    就比如这时,徐玉见担心老太太的身体受不住这骤变的天气,便寻了翡翠和碧玺一一问过。

    这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

    老太太梳洗毕,由琥珀和珊瑚搀扶着出来的时候,就正好听着徐玉见在吩咐翡翠和碧玺。

    “……几位姐姐在祖母身边服侍已有多年,原也不该我多嘴的,不过祖母毕竟年纪大了,方方面面的更该注意一些,倒是要劳烦几位姐姐时时注意着……”

    说话轻言细语的,面上还带着笑容,倒不似在吩咐翡翠和碧玺,而是略有些拜托的意思在里面。

    翡翠和碧玺虽然是在老太太跟前侍候的,但在徐玉见面前也不敢有任何的托大,闻言立即很是惶恐的连声应了是,道是定会好好服侍第太太云云。

    老太太见状便忍不住笑了笑,“恬姐儿,你现在可才十六岁……”

 第226章

    才十六岁,听她说话待人,倒是一点也不似是十六岁。

    徐玉见闻言回过头。

    先是向老太太问了安,然后扶着老太太在上首坐下,然后才笑着道:“祖母,就兴您平时关心孙女,倒不兴孙女关心关心您了?”

    这话自然也惹得老太太一阵笑。

    之后,徐玉见也提了提昨天去端郡王府的事,还特意提起了在端郡王府里见着了二姑母徐慧贞,徐慧贞还道过几日要回娘家来看老太太。

    老太太自然被哄得乐呵呵的。

    两人说了会儿话,就见长房的徐玉蕊被乳娘牵着走了进来。

    才进了屋,徐玉蕊就松开乳娘的手,朝着老太太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起来之后又向着徐玉见唤道,“五姐姐。”

    虽然才五岁,但徐玉蕊看着却比她这年纪的孩子要沉稳太多了。

    说来,像徐玉蕊这样被姨娘带大的庶女并不少。

    高门后宅的姨娘大多都是丫鬟出身的,就是偶有良家出身的妾,亦是家境极为贫寒。

    出身低,见识自然也就低。

    是以,被姨娘带大的庶女,比起被精心教养的嫡女,无论是气度还是见识,有时候只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明显的区别来。

    徐玉蕊却有些不一样。

    虽然从小长在庄姨娘跟前,并未得过孙氏这个嫡母的什么教诲,但徐玉蕊小小年纪就已经极懂事,规矩礼仪更是半点不差,一点也看不出许多庶女身上的小家子气。

    也不知道,是庄姨娘教得好,还是徐玉蕊天生就聪慧了。

    自上次从东宁伯府回来之后,孙氏每日里都只盯着文氏去了,倒是没功夫去理会庄姨娘和徐玉蕊,说起来这段时间庄姨娘母女的处境要好过了许多,在徐玉见看来,徐玉蕊就比之前看着要白嫩了许多。

    她冲着徐玉蕊点了点头,又牵着徐玉蕊在旁边坐下。

    老太太对这个庶孙女虽然不如何看重,但也怜她年纪小,先让珊瑚送了一小碟点心垫肚子。

    精致的瓷碟上绘了漂亮的花纹,与碟中的点心倒是相得益彰,看了就让人觉得有胃口。

    点心并不多,也就几小块而已,徐玉蕊谢过老太太之后也没有推拒老太太的好意,拿帕子拈了点小极为秀气的小口小口地吃着。

    等到徐玉蕊将点心吃完,府里旁的女眷便也先后到了。

    孙氏是与文氏一起到的。

    文氏如今天天一大早就得起身,来荣寿堂之前还得去熙风院里侍候着孙氏梳洗,之后才跟着孙氏一起到荣寿堂来,用过早膳之后又要同孙氏一起去熙风院的偏厅,跟着孙氏一起学着理事。

    总之,一天下来都得不了闲。

    进了屋,见着徐玉见和徐玉蕊已经到了,文氏原本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也不知道为何眼里突然就染了几抹愠色,朝着徐玉见两人这边就狠狠瞪了一眼。

    也不知道是瞪的谁。

    徐玉见没错过文氏的这一瞪。

    她觉得,文氏倒也真是个不着调的,都跟在孙氏身边这么久了,如今也就只学得如何让自己表面看上去更温顺了一些,底子里怕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孙氏这时正与老太太说着话,两人都没注意到文氏的异样,等到两人看向文氏时,文氏已经收起了眼里的愠色,重新变得温顺起来,不仅轻言细语的与老太太说话,还主动站到老太太的身后,替老太太捏着肩膀。

    怎么看都是个温和孝顺的。

    徐玉见在心中微哂。

    文氏从嫁进来就因为文月的事而不待见她,现在看来倒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不过,徐玉见也不以为意。

    就算文氏将来会成为这侯府的女主人,她总也压不到徐玉见头上来,徐玉见是侯府的姑娘,将来总要嫁出去的……

    嫁。

    想到这个字,徐玉见又忍不住皱了皱眉。

    她又想起了昨晚做的那个梦,以及上次沈熙所说的三日之期。

    只这样一想,徐玉见都觉得有些头疼。

    当然了,她也没功夫继续往下想。

    在孙氏与文氏之后,二房的吴氏、姜氏、四房的郑氏一起起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徐家二少夫人何氏,何氏身后的乳娘还抱着这一辈徐家的长女慧姐儿。

    看到慧姐儿,徐玉见就想起了文氏的独子浩哥儿。

    浩哥儿是徐家这一辈的嫡长子,平时很得老太太和孙氏的疼爱,从前文氏心中得意,每次到荣寿堂来都会将浩哥儿抱着一起。

    这一次……

    却是没有。

    也不只这一次,徐玉见隐隐发现了,自打上回在东宁伯府里表现不当,惹了老太太和文氏生怒,这之后文氏每日里再来荣寿堂时,却是再也没带着浩哥儿一起了。

    徐玉见可是记得的,上次孙氏怒极之下还曾放过狠话,要是文氏再这样行事不着调,就要直接放弃她,将浩哥儿抱到身边养着,将来培养浩哥儿的媳妇接手侯府。

    所以,文氏这是在防着孙氏?

    徐玉见也不知要如何评价文氏了。

    文氏的母亲明明也是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之人,怎么教出来的女儿,无论是文氏还是文月,都有些拎不清。

    人到齐了之后,早膳自然也就上了桌。

    用早膳的途中,徐玉见能注意到姜氏一直在往她身上打量,想来也是因为昨儿通过锦年向徐玉见极为隐晦的递话,现在才会这样注意徐玉见的反应吧。

    也真是难为了母亲了。

    徐玉见想。

    用完早膳,徐家的众多女眷便各自散去。

    徐玉见和姜氏都落在了后面。

    两人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见一名荣寿堂的婆子领了一名丫鬟往院子里走,那丫鬟徐玉见和姜氏也是认得的,正是徐玉初身边的锦绣。

    锦绣和锦瑟跟在徐玉初身边亦是多年,后来徐玉初出嫁,锦绣和锦瑟做了陪嫁丫鬟跟着一起去了东宁伯府。

    两个丫鬟对徐玉初可谓忠心耿耿,徐玉初自然也不会亏待她们,年初时就替她们定下了亲事,只等时间到了就能出嫁。

    两个丫鬟原定的婚期都在明年年中,那时候徐玉初倒也正好出了月子。

 第227章 圣旨到

    看到锦绣,老太太、姜氏、徐玉见三人都先是一惊。

    她们自然都是想徐玉初好的,但徐玉初现在毕竟是有了身孕,而且还是最为要紧的前三个月,有时候也难免会出了什么岔子……

    但随即,三人就互视一眼,对自己的紧张失笑不已。

    锦绣这一路走来可是满脸的笑意,又哪里像是出了什么事的样子,她们也是关心则乱了。

    大概也知道徐玉见几人的心情,锦绣行了礼之后也没有耽搁,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太太,三夫人,五姑娘,奴婢奉了二姑娘之命来侯府知会一声,明儿一早二姑娘会回侯府一趟。”

    徐玉初如今是东宁伯府的世子夫人,也只有锦绣和锦瑟在徐家,才会称她为“二姑娘”。

    徐玉见几人听到这里总算是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样。

    算算时间,徐玉初如今将将满了三个月,胎也坐稳了,自然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只能呆在府里养胎,而是可以适当的外出走动了。

    她第一个要去的,自然也就是娘家了。

    见着老太太几人都因为自己的话而露出笑容,锦绣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也跟着笑起来,道:“二姑娘还有个好消息要与老太太、三夫人、五姑娘讲呢。”

    老太太和姜氏闻言倒是有了些兴趣,“什么好消息?”

    不过,锦绣来之前就得了吩咐的,因而就算老太太和姜氏再三追问,她仍一个字也没说。

    好在老太太虽然好奇,但想到徐玉初明天也就要来了,到时候自然也就能知道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因而倒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徐玉见倒是心头一动。

    她可是记得很清楚的,前面几世徐玉初都是怀的双胎,一举就儿女双全了。

    若要说有什么好消息……

    她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惊喜的好消息。

    徐玉初如今出了三个月,这时候倒也差不多可以通过脉象知道她怀的是双胎,想来徐玉初自己也是将将才知道的吧,所以才能按捺住等到明天亲自回来与娘家人说这个好消息。

    想到这些,徐玉见抿着唇笑起来,心里只替徐玉初高兴。

    因为有了这么一出,无论是老太太和姜氏,这才早上呢,就已经开始期待起明天的到来了。

    锦绣本就是回来递话的,而且徐玉初如今有孕,身边正是要用人的时候,是以锦绣也没在侯府里多留,又陪着老太太和姜氏说了些徐玉初近些时日的起居情况等,就回了东宁伯府去。

    因为有了徐玉初的消息,姜氏和徐玉见也没有急着走,而是留在了荣寿堂里陪老太太说话。

    后来见老太太露了乏色,两人正要向老太太告辞,却见一名婆子领着徐慧贞和她身边的吴嬷嬷一起匆匆进了院子。

    徐慧贞是个性情温婉的人,尤其是在出嫁了之后,更是沉稳了不少,但这时,她就像身后有人在追她一样,脚步显得极为匆忙,进了屋之后甚至连姜氏和徐玉见都没看到,直接就到了老太太的身边。

    “母亲……”徐慧贞唤道。

    一边唤着,徐慧贞这才总算是略松了口气。

    这……

    又是怎么了?

    老太太一脸莫名,姜氏和徐玉见亦是如此。

    等到喘了好几口气,徐慧贞这才发现屋里的姜氏和徐玉见,“三嫂和恬姐儿也在。”

    姜氏和徐玉见原本是打算离开的,但这时见着徐慧贞如此,倒是不急着走了。

    “二姑母如此匆忙,可是有什么急事?”徐玉见问道。

    这也是老太太和姜氏的疑问。

    一时之间,三人都看向徐慧贞。

    徐慧贞先是拍了拍胸口,一副安下心来的模样,“……母亲,三嫂,今天可真是把我吓了一跳。”

    为何被吓着?

    当然是因为一大早就来到成国公府传旨的天使。

    宫里传旨的公公到得很早,那时候成国公府诸人也将将才用了早膳,还没散呢,就得到了宫里有圣旨传到的消息。

    满府的人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忙乱之后连忙沐浴焚香,准备接旨。

    这过程之中,成国公府的人都在猜测着,景泰帝为何如此突然的降下旨意,毕竟事先可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半点消息。

    结果……

    宫里来的公公宣读完圣旨之后,满府的人都呆若木鸡。

    他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不过,一个人听错了还有可能,这么多人总不能都一起听错了吧?

    所以,景泰帝是真的下了旨,让沈兆临以正室之礼迎娶那个他养了十几年的青楼出身的外室?

    确认了这一点,沈家众人都大张着嘴,完全顾不得自己是不是在天使面前失仪了。

    可这,怎么可能呢?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还是传旨的公公传达了景泰帝的口谕。

    用景泰帝的话来说,安阳郡主是景泰帝的皇妹,她拢共也就只有沈熙这么一个儿子,总不能叫她晚年孤零零一个人吧?

    所以当然要留着沈熙在膝前尽孝了。

    沈熙只有一人,安阳郡主和沈兆临又有两人,总不能将沈熙分成两半。

    既然这样,那就只有给沈兆临再找个儿子了。

    好在,沈兆临除了沈熙之外还有别的儿子。

    “朕的皇妹留下了熙哥儿,朕自然要赔沈爱卿一个儿子。”

    这是景泰帝的原话。

    嗯,除了一个儿子之外,景泰帝还极为大度的送了沈兆临一个继室夫人,以及一个女儿。

    如果这是在做生意的话,毫无疑问的沈兆临是赚了。

    买一送二嘛。

    不过……

    偏偏这不是做生意。

    所以在接完旨,发现众人都拿了那种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沈兆临简直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

    “父亲暂且回国公府吧,你放心,等到明天,你的儿子,一定就能在你跟前侍奉了。”

    他突然想起了昨天沈熙说的这句话。

    那时他还只当是沈熙迫于人伦与来自旁人的压力,这才向他服软了,可现在……

    徐慧贞将当时的情形描述了一遍,“……整个成国公府都因为这件事闹得人仰马翻的。”

 第228章 能屈能伸

    可不仅仅是人仰马翻。

    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接下来自然也就是商量对策了。

    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若是其他事,凭成国公府的地位,就是再难也总有解决之道,但今天这可是景泰帝下的圣旨,难不成他们还能抗旨不遵?

    所以,在相顾无言了好半晌之后,上到老成国公与太夫人,下到如今的成国公夫人王氏几妯娌,也都极为隐晦地劝起沈兆临来。

    劝他什么?

    当然是劝他压下心里的不满,高高兴兴的将他养在外面的那个外室给娶进门来,将外室所生的那双儿女也带回府。

    徐慧贞倒没有出言相劝。

    自打安阳郡主与沈兆临和离之后,徐慧贞是打定了主意在成国公府里要低调一些,只好好的将她的三个儿女养大也就是了。

    至于别的,徐慧贞是半点也不想掺和。

    总归,五房也是成国公府的人,只要她自己不去乱掺和,总少不了她一口饭吃不是。

    徐慧贞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沈兆临听到这些劝说时的模样。

    他的两只眼睛瞬间就因为充血而涨得通红,然后瞪着这双通红的眼睛,将劝他的所有人都看了一眼,直看得那么多人都讪讪地住嘴了,这才将面前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扫到地上,再狠狠踩得稀巴烂。

    也是王氏眼尖,先将那刚接下来的圣旨收到了一边。

    否则……

    以沈兆临当时那完全失去理智的模样,很难说会不会将圣旨也给毁了。

    毁坏圣旨,这样的罪名就是成国公府也是万万不能沾的。

    这样的混乱之中,后来还是老成国公一句话让沈兆临重新安静了下来。

    “……你想拉着府里所有人给你陪葬吗?”老成国公府这样一喝。

    这话当然是往严重了说的。

    成国公府是大梁朝开国时凭功勋得的爵位,这百年来又每一代都有能征善战之人,前几十年里大梁朝还不如现在这般稳固,成国公府可是接连立下过大功劳的。

    也因此,就算如今盛世太平并无战事,但景泰帝仍极为倚重成国公府。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沈兆临因为此事拒不娶他那外室为妻,景泰帝当然不可能真的就让成国公府获了那抗旨不遵的罪。

    这样的道理,就是王氏这些女眷都是能想明白的。

    但……

    被老成国公这样一喝,沈兆临却真的就安静了下来,看这模样还是要捏着鼻子认了。

    这倒叫所有人都有些惊讶了。

    老成国公会出言约束沈兆临,当然不是因为他有多满意自己这个未来的新儿媳妇,事实上,只要一想到那个外室竟然是个青楼出身的,老成国公就直拧眉,但圣旨都已经下了,除了认下还能如何?

    总不能真的抗旨吧?

    反正,在与安阳郡主和离之后,沈兆临就算想再娶,也是断不可能娶到什么好人家的女儿了,娶了那外室若能平息了景泰帝因为安阳郡主而起的怒火,倒也算是……

    死得其所?

    物尽其用?

    老成国公都找不出词来形容了。

    总之,牺牲沈兆临一人,幸福整个成国公府吧。

    哪里能想到,沈兆临先前就像那愤怒的雄狮一般,却只听了这么一句就能认命。

    这可真是让人没想到。

    徐慧贞唏嘘着道:“……我走的时候府里还乱作一团呢,大嫂也不愧是国公夫人,或许也是想着反正这种事不是落在了长房,这么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拉了妯娌几个商量着到时候新人进门要送什么贺礼了。”

    所以徐慧贞才会躲出来。

    她这几年与安阳郡主交好,本来在知道沈兆临竟然有个养了十几年的外室时,就在心里替安阳郡主抱屈,又怎么会对这个外室有任何的好感?

    更何况……

    与一个青楼出身的外室做妯娌,徐慧贞是想都不愿意想。

    哪怕这也能算得上是圣旨赐婚了,但徐慧贞可不相信景泰帝下了这样的旨意,就真的对这个外室青眼有加了,难不成还会因为成国公府里哪个妯娌对那个外室的态度不好而发落了谁去?

    看明白这一点,徐慧贞哪里还会去应付王氏几人?

    这才会匆匆借口老太太寻了她回娘家有事,领着吴嬷嬷就匆匆回了武定侯府。

    要不是不想做得太明显,徐慧贞都想将宁姐儿、泓哥儿、彻哥儿都一起带到侯府来了。

    不过也没关系,宁姐儿姐弟几个都还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她都已经回娘家来了,王氏几个总不能拿了这样的事去问几个孩子吧?

    反正徐慧贞是没打算给那个即将入门的外室好脸色看的。

    说到最后,徐慧贞到底没忍住,多说了一句,“我这位三伯,倒也真是个能屈能伸的……”

    听到这里,徐玉见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察觉到老太太几人都往她这里看,她这才拿了帕子掩唇轻咳了一声,将面上的笑容收回去,作出一副严肃状。

    老太太和姜氏其实听得也觉好笑。

    可不就是能屈能伸吗?

    徐玉见则是想起了昨天沈熙与沈兆临说的那些话。

    昨儿沈熙后来一口气将那要以身相许的话说完,唯恐她会说出拒绝的话,直接把她丢在树上就走了,所以徐玉见纵然因那时沈熙对沈兆临的态度而有些疑惑,却也没机会相问。

    现在……

    她可算是明白沈熙那些话的意思了。

    并不是要对沈兆临服软,也不是要屈服于孝道之下,反倒是出了这让沈兆临反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