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彩云在旁边笑道:“慧小姐将来厨艺定是了得。”

    说话的功夫,慧姐儿又将小铲子放在面前,又伸手另抓了一本小小的账册。

    抓着账册把玩了一会儿,再将账册放在面前,又抓向另一样东西。

    大概慧姐儿以为这是什么游戏吧,将周围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在面前,而彩云彩月两个丫鬟则在旁边说着应景的吉祥话,众人也都看得乐呵呵的。

    就在这时,慧姐儿抓向了一块千层糕。

    照例是抓着千层糕往嘴里塞,才长出来的两颗小白牙只在千层糕上咬出了小小的牙印,大概也是觉得这样很无趣,慧姐儿抓着千层糕认准了何氏所在的方向递过去。

    这可将众人都逗乐了,都纷纷夸着慧姐儿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孝顺母亲了。

    抓周不管抓了什么,都只会得到众亲朋对孩子的祝福,也就是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罢了,这时既然已经抓得差不多了,何氏于是也笑着将慧姐儿抱在了怀里,还就着慧姐儿小手里抓着的千层糕轻轻咬了一口。

    看着再是温情不过了。

    这样一幕,看在吴氏的眼里却是格外的刺眼的。

    吴氏这段时间心里都不怎么痛快,为的不过就是二房的子嗣问题,何氏进门几年就只得了慧姐儿这么一个姐儿,徐承文到现在连个可以传承香火的儿子都没有,对比着长房的孙氏嫡孙都已经两岁多了,吴氏自然痛快不起来。

    也正因为这样,吴氏才会有了给徐承文纳妾的心思。

    却不想,何氏平时看着性子绵软,却也是个软硬不吃的,明知道她这个婆婆有什么打算,在徐承文都已经默许了的情况下,却死活都不肯主动开口,上次从光华寺回来之后还赌咒发誓的说一定在年前就能怀上孩子,给徐承文生个儿子。

    吴氏当然是不相信的。

    何氏盼了这么久都没能有孕,难不成还有那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自己年前就一定能怀上孩子?

    不过,既然何氏都这样说了,吴氏便也退了一步,以若是年前没能怀上孩子,就要何氏主动给徐承文纳一房妾室为条件,答应了再等何氏两个月。

    是以这段时间以来二房倒也消停了下来。

    现在都进了腊月了,何氏的肚子也没有传出什么好消息来,吴氏原本就是强压着的那股气,当然也就渐渐有些按捺不住了。

    所以,这时眼看着何氏往慧姐儿手上那块千层糕上咬过去,吴氏冷着一张脸突然训斥道:“文哥儿媳妇,你是怎么带孩子的,连抱孩子时一只手要护在孩子背后都不知道,这样还能怎么把慧姐儿照顾好?”

    众人都是一愣。

    今天怎么着也是慧姐儿满周岁的日子,吴氏心里纵是有什么不高兴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总也该给何氏和慧姐儿留些脸面,众人哪里能想到她竟然就这样发作了起来?

    这又是演的哪一出?

    一时之间,就连老太太都因此而对吴氏侧目不已。

    同时,众人也注意到,确实就如吴氏所说,何氏抱慧姐儿的姿势有些奇怪,这般大的孩子被人抱在怀里若是不护着背部,很容易就往后倒过去,但何氏只是抱着慧姐儿,却是没有这么一个护着的动作。

    吴氏发作倒也不算是无的放矢。

    被吴氏当着这么多人一通训斥,何氏面上顿时就变得煞白,她嘴里这时还含着一小块千层糕,自然是不能说什么的,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头一偏,冲着一边就干呕起来。

    彩云和彩月见状脸上也跟着白了,两人一人连忙将慧姐儿从何氏手里接过来,另一人则端了杯温开水给何氏漱口。

    好一会儿,何氏才算是恢复了正常。

    大概是被吓着了,被彩云抱在怀里的慧姐儿也跟着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将彩云往外推,看着极为抗拒的模样。

    何氏微拧着眉头,连忙吩咐彩云,“彩云,你先将慧姐儿抱下去好好哄一哄……”

    彩云依言抱着慧姐儿退下了。

    在这个过程中,慧姐儿的哭闹不仅没有因为彩云的轻哄而有平息的样子,反而还有越来越大声的趋势,彩云因此脚步也更匆忙了些,几步就将慧姐儿抱进了内室。

    之后,慧姐儿的哭声才渐渐弱了下去。

    等到听不到慧姐儿的哭声了,其他人才重新看向何氏。

    “文哥儿媳妇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坏了肚子?”说话的是孙氏。

    一边说着话,孙氏眼里还带着些探究。

    何氏眼里有些茫然,摇了摇头,“大伯母,我也没乱吃什么吃食,就是先前慧姐儿递过来的千层糕,咬进嘴里就觉得腻得难受,一时忍不住……幸好没有伤着慧姐儿。”

    千层糕?

    做千层糕的是大厨房里极擅做糕点的厨娘做的,那厨娘一家子都是侯府的家生子,自然不敢在糕点里动什么不该动的手脚。

    不过……

    千层糕是以面粉、糖、果脯、猪板油、碱面、绍酒等为原料做的,虽然里面加了猪板油,但加得不多,厨娘又处理得很好,寻常人吃了是断不会觉得滑腻的,会不会……

    一时之间,老太太等过来人便都若有所思。

    尤其是吴氏,眼里是既期待又唯恐只是自己想多了,倒是显得有些忐忑了。

    老太太随即道:“既然身子不舒坦,总要寻个大夫来把把脉才能叫人放心。”

    跟着就吩咐了身边的嬷嬷去请大夫。

    到这时,就是那些没反应过来的人也都渐渐醒过神来了。

    不过,到底也只是猜测,众人便也都只沉默着,并未多言问什么。

 第267章 有孕

    不多时,就有一位与侯府相熟的老大夫被请了来。

    因这位大夫都一把年纪了,这里又有这么多的人在,是以也没有格外的那么避讳,就在甘华院的正房里被众人注视着给何氏把了脉。

    结果嘛……

    老大夫收回把脉的手,就先朝着老太太这边鞠了一躬,“恭喜老太太,府上二少夫人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果然!

    老太太几人心里都恍然。

    尤其是吴氏,这时是既觉得惊喜,又有些不敢置信。

    她想起先前何氏向她保证过的话,说是她在今年年关之前定能怀上孩子,这才进了腊月,何氏果然就有孕了,简直准得惊人。

    若不是何氏天天都呆在内宅之中,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外男,吴氏都会忍不住往别的方面去想了。

    在心里啐了自己一口,吴氏随即就满脸的笑容,她先是谢过了老大夫,然后又吩咐了身边的丫鬟递了一个大红封给老大夫。

    等到将老大夫送走了,见着何氏从椅子上站起来,吴氏连忙制止,“文哥儿媳妇,你现在可是正在前三个月,千万得注意着些,一定不能伤了我的宝贝金孙……”

    听她这话,就好像何氏现在就是什么易碎的瓷器一般,就连站起来走动几步都不行。

    再对比一下先前吴氏那张冷脸……

    不得不说,子嗣对一个深宅妇人来说有多重要。

    而且,这世间最为难女人的,还大多都是女人。

    何氏听了吴氏的话,当然是觉得有些得意的。

    想之前,就为了子嗣的事,吴氏不仅明里暗里的讥讽她是只“不下蛋的母鸡”,还打了要给徐承文纳妾的主意,甚至连人选都已经物色好了,只等着逼着她点头了。

    但现在呢?

    她这不过是才有了身孕而已,在吴氏眼里她就成了需要时时呵护着的宝贝。

    这样的反差,怎么着也是有些可笑的。

    何氏更知道,若是她这一胎没能生个儿子,只怕最先变脸的还是吴氏。

    不过……

    想要怀有身孕,这也是何氏自己的心愿,所以她这时心里当然也是极为喜悦的。

    先是朝着吴氏笑了笑,何氏道:“母亲,儿媳哪里就有这般娇贵了,您放心吧,儿媳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媳从前也是生养过的……”

    吴氏这时才不管何氏说了什么,只要何氏能给她生个金孙来,那就怎么样都行。

    于是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一边连连点头。

    这时,孙氏也在一边笑着道:“今儿是慧姐儿的周岁,文哥儿媳妇就又被诊出有了身孕,倒是双喜临门了,足可见慧姐儿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孙氏提到慧姐儿,何氏面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但随即就又恢复了正常。

    吴氏原本正高兴着呢,这时想到何氏如今有了身孕,再将慧姐儿带在身边照顾却是有些不方便了,别说何氏以后还有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亲力亲为的照顾慧姐儿,就说慧姐儿现在也满周岁了,正是好动的时候,要是什么时候踢到了何氏的肚子,伤到了她的宝贝金孙,那该如何是好?

    所以,吴氏想了想,便道:“文哥儿媳妇,既然你现在怀了身孕,那就将慧姐儿送到我那里吧,有孕在身的妇人又哪里还能像以前那样操劳?”

    何氏这一怀了身孕,在吴氏这里的待遇自然也就大不相同了。

    这本是吴氏体谅何氏,但何氏听了吴氏这番话,却没有顺势应下来,反而还有些急切地道:“母亲,您尽管放心,慧姐儿在儿媳这里妨碍不到什么的,慧姐儿平时别提有多乖巧了,儿媳也早就习惯了照顾慧姐儿了,要是哪日慧姐儿不在儿媳的身边了,儿媳反倒不习惯了……”

    吴氏拧着眉头有些不高兴。

    要不是为了她的金孙,她用得着吃力不讨好的提出主动照顾慧姐儿?

    偏偏,何氏还不领情。

    不过……

    想到何氏现在正有着孕,要是让她心中不畅,受罪的还是她未来的孙子,所以吴氏倒也将心里的不悦压了下去,“既然这样,那慧姐儿就暂且仍留在你这里吧,不过以后你月份大了要是精力不济顾不到慧姐儿,到时候可就不能由着你了。”

    何氏连忙点头。

    看在其他人眼里,何氏这是舍不得慧姐儿,更舍不得慧姐儿因为她怀了身孕就被忽视了,是个再好不过的母亲了。

    但是……

    徐玉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每次只要想到何氏和慧姐儿就觉得有些奇怪,偏偏这么久以来也没发现有什么出奇的,顶多也就是何氏似乎并不如她自己表现出来的那般疼着慧姐儿罢了。

    想想何氏的处境,徐玉见倒也可以理解。

    本来就无子傍身,还有个吴氏这样步步紧逼的婆婆,要是还不做个疼爱女儿的好母亲,还不定要被人如何指点呢。

    想来想去,徐玉见也只能将自己心里的那点怪异压下。

    虎毒不食子,就算求子心切,何氏总不会对慧姐儿怎么样,更何况甘华院上下还有这么多人呢。

    这样想着,徐玉见暗笑了两声,便也将这件事揭过了。

    府里再过不久就要添丁了,这当然是件好事。

    而何氏,自打被诊出有了身孕之后,这几日逢人便说多亏了当初徐玉见带着她一起去光华寺上香的事,还直道光华寺的香火再灵验不过,等过了年天气转暖之后定要寻个日子去佛祖跟前还愿云云。

    倒叫徐玉见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她都已经再三与何氏说过了,在这件事里她可着实没有什么功劳。

    光华寺在那里,又不禁人进去上香,就算何氏不与徐玉见一起,难不成还就进不了光华寺的大门不成?

    为了这么点子事说什么恩啊谢啊的,也太夸张了些。

    偏何氏每次都是再诚恳不过的模样,次数多了,徐玉见干脆也就由得她去了。

    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就连文氏都开始思忖起要不要也去光华寺上柱香求子了。

    虽然文氏已经有了浩哥儿,但徐承信既然将来要承袭爵位,只有一个儿子到底还是单薄了些。

 第268章 帮忙

    徐玉见知道这些之后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当初之所以会领着徐玉初一起去光华寺上香,不过就是为了安慰徐玉初,让她能够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那对龙凤胎的到来。

    却不曾想,后来竟然让何氏和文氏都认定了去光华寺求子很是灵验。

    也亏的如今府里还只有文氏和何氏两个媳妇,否则还不得妯娌几个一起去求子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便到了腊八。

    腊八节是要喝腊八粥的,京城的风俗是各家都会做了腊八粥送往亲朋故旧之家,谁家要是在这一天没有收到亲友送来的腊八粥,那就说明这户人家处得太独了,是要被人笑话的。

    侯府里自然也是煮了腊八粥的。

    进了腊月之后,作为一家主母的孙氏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府里各处院落要修葺,过年的年货,送往各处的年礼……

    等等。

    事实上,不仅是孙氏,姜氏几人也同样很忙。

    这些当家夫人们手里都多少是有些庄子店铺的,到了年终也就是这些庄子店铺的庄头掌柜交账的时候,忙碌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

    也因为忙,孙氏便又将许多琐碎之事交到了文氏手里。

    就比如这腊八粥。

    文氏这些日子是真的找回了她从前待字闺中时的聪明能干,孙氏将这些琐事交到她手里自然也是放心的。

    而文氏也没有辜负孙氏的放心。

    这次的腊八粥还是文氏与厨娘商量了煮出来的,比起往前的腊八粥来格外的香甜,就算是府里的女眷们饭量小,也大多都忍不住多用了半碗。

    为此,孙氏对文氏的满意可是又多了几分。

    腊八粥做好,自然要往交好的各府里送。

    这些也是文氏安排的。

    别的姻亲故旧之家都是由文氏安排了人去送,但是端郡王府嘛……

    徐玉见很是惊讶地指着自己的鼻头,“大嫂,你说让我去端郡王府送腊八粥?”

    她是真的没想到文氏会提这么一件事。

    这腊八粥当然不能真的等到腊八这一天才送往各家,多是提前一天就会送出去,徐玉见本以为送往端郡王府的那一份亦是如此,却没想到,今儿一早在荣寿堂里用了早膳之后,文氏会唤住她,说起要让她去端郡王府送腊八粥的事。

    当然不会是因为府里人手不够用。

    文氏见徐玉见这副模样,拿了帕子掩唇笑了,“五妹妹没有听错,大嫂正是要拜托你这件事呢,昨儿让人往各府里送腊八粥,正正巧就忘了端郡王府这一份,所以今儿才会一早就让厨娘煮了一份,但这次本就是我做得太失礼了,是以也不知道要让谁送过去才好,再一想五妹妹可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五妹妹,你这次可一定要帮大嫂一把,要不然啊,下次我可没脸去见郡主了……”

    说得很是可怜的模样。

    徐玉见当然不会相信。

    文氏也不是那等不知轻重的人,别家都没出错,偏偏就能忘了端郡王府这里。

    再看看文氏现在这副略有些促狭的样子,莫不是……

    徐玉见耳根一热。

    见徐玉见好半晌都不开口,文氏于是半认真地道:“五妹妹,莫不是你还记着以前大嫂做的那些糊涂事?那大嫂还得好好向五妹妹道歉才是了,从前都是大嫂自己犯糊涂,五妹妹你可千万不要放在心里去……”

    徐玉见从文氏眼里看到了真诚。

    这倒也怪了。

    之前那次,因为孙氏要给文氏一个教训,就算有金氏亲自上门,也非得逼着文氏向徐玉见、徐玉初和蕊姐儿道了歉才能原谅她,无奈之下文氏也确实向徐玉见道歉了。

    不过,那时的文氏,纵是道歉也只是慑于孙氏罢了,可远没有现在来得真诚。

    所以……

    文氏现在是真的想明白了?

    徐玉见在心里揣摸。

    她与文氏之间,说起来还真的没有什么大恩怨,之前文氏顶多也就是在她面前说几句酸话罢了,倒是从来没在她这里占过什么便宜去。

    对徐玉见来说,她明年也就会嫁出去了,与文氏这个长嫂最好是相安无事,既然现在文氏向她示好,以前那点小恩怨,自然也就不用再揪着不放了。

    所以,听完文氏的道歉,徐玉见忙道:“大嫂这里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哪里有什么结不开的节,大嫂可千万别再说什么道歉不道歉的话了。”

    文氏这才松了口气。

    如徐玉见所想,文氏就是故意在向徐玉见示好。

    上次被金氏点醒了,再撇开她以前对徐玉见这个小姑的那点偏见,文氏也很清楚,与徐玉见不对付对她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徐玉见再过半年就要出嫁了,而且还一嫁过去就是郡王妃,她又何必与这样的人为敌?

    至于文月那件事……

    也只能说文月与沈熙没有缘分罢了。

    所以,前几日回娘家的路上遇到了沈熙,又听了沈熙那么几句似是而非的话,文氏这才会故意卖了沈熙一个人情,托付了徐玉见往端郡王府送腊八粥。

    说起来,文氏还有些羡慕徐玉见呢。

    端郡王也太中意徐玉见了,为了见她一面倒是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打起了自己的主意,也真是难为他了。

    若不是自己中意徐玉见,沈熙又岂会如此?

    想到这里,文氏又笑着道:“既然五妹妹不怪大嫂了,那这个忙,五妹妹倒是帮还是不帮?”

    被文氏这样笑意盈盈地看着,徐玉见耳根一阵阵的发热,最后却仍应了下来。

    文氏这才高兴了。

    她吩咐身后的丫鬟将装了腊八粥的食盒交到锦年手里,“今儿的天气正好,倒是难得的出了太阳,五妹妹难得出门,倒也不必急着回来的。”

    话说完,就笑着离开了。

    直到文氏走远,徐玉见有些发烫的脸颊才慢慢降了温。

    她瞪了提着食盒正在偷笑的锦年和锦华一眼,“你们的胆子倒是越发的肥了,竟然还敢笑话自家主子!”

    锦年和锦华原还只是偷笑,听了徐玉见这话,再也忍不住低头轻笑出声了,眼瞅着徐玉见有些恼羞成怒了,这才连忙求饶:“主子,奴婢不敢了!”

 第269章

    嘴里求着饶,锦年和锦华一脸的严肃。

    徐玉见又瞪了两人一眼,这才与老太太和姜氏打了声招呼,吩咐人备好了马车,然后往端郡王府去了。

    端郡王府大门口,这时已经早就有人等在那里了。

    是谁?

    可不就是眼巴巴的沈熙么。

    这一大早的,还是端郡王亲自守在了大门口,这样的待遇,就是端郡王的亲爹都没有这个待遇吧,是以倒是惹来了不少的注目。

    端郡王府附近住的都是些大梁朝的王公贵族,就是进出的仆妇,那也都是有些脸面的,这时见着沈熙亲自站在门口,像是在等什么人的样子,当然也都好奇是什么人能叫沈熙等这么久。

    直到武定侯府的马车驶了过来。

    那些关注着这里的人于是也就跟着了然。

    早就听说了端郡王对武定侯府的五姑娘极为中意,还自己特意去景泰帝那里求了赐婚的圣旨给徐家五姑娘做脸面,如今看来果然是如此。

    而那厢,徐玉见乘坐的马车上也缓缓停在了沈熙跟前。

    赶车的车夫也是侯府的家生子,见了沈熙将马车停稳了就跳下来给未来姑爷行礼。

    沈熙随意挥了挥手示意车夫起身,然后来到马车侧面的车帘旁边,轻咳了一声,“是五姑娘吗?”

    马车里的徐玉见有些无奈。

    她也知道,沈熙就是个得不到答案不罢休的,因而虽然还顾忌着锦年和锦华在,却也低声“嗯”了一声。

    听到徐玉见的声音,沈熙倒也满足了。

    想着现在外面天寒,他便也没想着让徐玉见在门口就下马车,而是道:“五姑娘,外面天寒地冻的,你也不用急着下来,直接坐着马车到二门上也就行了。”

    然后,也不待徐玉见回应,沈熙就自吩咐着郡王府的侍卫将侧门的门槛卸了,又指挥着徐玉见的马车往郡王府里驶进去。

    等到徐玉见在郡王府的二门上下马车的时候,已经是大约一刻钟之后了。

    徐玉见今天穿的是上次安阳郡主让人送来的银鼠皮裙,外面再配上一件红色的披风,映着郡王府里还没有化完的雪,倒像是雪地里开了一朵俏生生的梅花一般,看着格外的喜人。

    沈熙先是往锦年和锦华那里看了一眼,又握着拳头放在嘴边轻轻咳了一声。

    锦年和锦华都是再会看眼色不过的,沈熙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她们自然也就极为知机的提着食盒落到了徐玉见和沈熙身后十几步的地方,一直远远缀着。

    沈熙很满意。

    “恬恬,你身边这两个丫头倒是聪明得紧。”他道。

    徐玉见忍不住笑了笑。

    锦年和锦华这样做也不是第一次了,重阳那日他们在庄子上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她和沈熙走在前面,锦年和锦华远远缀在后面吗?

    想到那时的情景,徐玉见倒有些忍俊不禁了。

    见着徐玉见笑了,沈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心里也是高兴的。

    他想起先前他站在郡王府门口时惹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