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的满足。

    就好像突然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般,从内到外都是舒爽。

    听到沈熙的脚步声,徐玉见抬头往门口看过来。

    见是沈熙,她便朝着沈熙微微一笑。

    沈熙于是大步来到徐玉见的跟前,也不管自己现在浑身都是汗,会不会将徐玉见身上也沾湿了,直接就低头在徐玉见的唇上印上一吻。

    “媳妇,我好想你。”他故意撒娇。

    徐玉见没有理会他。

    明明从离府到回府都没有两个时辰,偏他还作出一副已经多年不见的模样来,莫非他还是个天生就会演戏的?

    沈熙没得到徐玉见的回庆,倒也没有什么意外的。

    然后,他就看到了徐玉见手里正在做的扇套。

    “咦?”沈熙眼中一亮,“媳妇,这是给为夫做的吗?”

    他从徐玉见手里将扇套拿过来,差点被针尖扎了,还是徐玉见及时将绣花针取出来。

    看着手里做得极为精致的扇套,沈熙面上难掩满意,“还是媳妇你好,知道为夫正差了这么一只扇套……”

    他哪里会差扇套,也就是因为徐玉见为“他”做针线而感到高兴而已。

    不过……

    下一刻,徐玉见的话就让沈熙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将扇套从沈熙的手里拿过来,徐玉见有些忍俊不禁地道:“子长,你弄错了,这个扇套不是给你做的,而是做给允哥儿的,允哥儿下个月初二的生辰,他们那个年纪的少年郎就喜欢拿这些东西来攀比,我这个做姐姐的总也要替他准备一个才是。”

    话才说完,徐玉见就看到了沈熙面上那好像是被人抛弃了一样的失望。

    她忍不住又失笑起来。

    不过就是一只扇套而已,他倒是与允哥儿较起真来了,哪里有这样做人姐夫的。

    看出徐玉见的意思,沈熙却颇为委屈地道:“媳妇,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扇套,这是媳妇你亲手做的扇套!”

    徐玉见笑了。

    她的女红最多也就能算得上过得去而已,怎么被沈熙这样一说,就好像她做的扇套是只应天上有一般的珍贵起来了?

    虽然明知道沈熙是在耍宝,但夫妻之间,这样的话听了又哪里能不高兴的?

    徐玉见伸手在沈熙的额头上使劲儿戳了一下,“行了行了,别作出这副模样来,要是叫允哥儿知道你这个做姐夫的还与他抢东西,你看他会不会理你?”

    沈熙这才收起了面上的委屈。

    然后,徐玉见站起身,从姜氏早几年就请了手艺精湛的匠人打出来的衣柜里取出一件崭新的直裰,“可别作出这副模样来了,快来试试!”

    说完,将手里的衣裳往沈熙面前一递。

    沈熙顿时就惊喜起来。

    他是真的没想到徐玉见还给他做了衣裳。

    说起来,先前听徐玉见说那扇套是给允哥儿做的,而不是给他的,沈熙心里还真的有些小小的失望,毕竟他们都成亲了,但徐玉见还没给他做过什么针线。

    倒不是他缺了什么,府里也养着有绣娘,但绣娘做的,与徐玉见亲手做的,这又哪里能一样?

    却不想,徐玉见就拿出了这件直裰。

    抱着折叠好的衣裳,沈熙两眼亮晶晶地看着徐玉见,“媳妇,这是你给我做的吗?”

    见着沈熙如此惊喜的模样,徐玉见心里也跟着柔软起来,她点了点头,“我的女红很普通,因而这衣裳上也没有绣什么花样子,倒是有些寡淡了。”

    之所以没在这件直裰上绣什么,也是因为徐玉见担心将来沈熙若是将衣裳穿到外面去,会惹了人笑话。

    沈熙却持了反对意见,“哪里有什么寡淡的,我看就刚刚好!”

    说完,他喜滋滋的就脱掉外衣准备试一试。

    不过……

    才将外衣脱下来,沈熙就想到自己现在还一身的汗呢,唯恐会将新衣裳弄脏了,沈熙匆忙与徐玉见打了声招呼,就拿着他的新衣裳进了内室沐浴。

    虽然没有热水,但这大热天的冲个冷水澡不也一样吗?

    沈熙三下五除二的就洗了个冷水澡,又换上徐玉见做的这件直裰,这才喜滋滋地走出来展示给徐玉见看。

    徐玉见做的是一件沈熙平常喜欢的月白的直裰,上面没有任何的刺绣,只在领口、袖口、下摆处用深色滚了边,虽然极为简单,但穿在了沈熙的身上,却是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寡淡,反而有种相得益彰的意味。

    “媳妇,你看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为夫更加的气度出众了?”沈熙道。

    徐玉见嗔了他一眼。

    这人也是太自信了些,不过就是换了身衣裳而已,难不成他以为自己是穿上了金装?

    为了不让沈熙继续翘尾巴,徐玉见没有理会他,又低头继续绣起了手里的扇套。

    沈熙正高兴着呢,倒也不在乎徐玉见手里的扇套不是给他做的了,而是自己到了一边想要在镜子里看看自己的风姿。

    只不过……

    纵是那面大块的铜镜前几日才磨过了,但镜中沈熙的身影到底还是有些模糊的。

    这让沈熙觉得有些不满。

    “听说宫里最近进贡了几面西洋来的镜子,说是可以将人照得清清楚楚的,改明儿我就进宫向皇上讨一面回来!”沈熙道。

 第335章

    徐玉见低头将丝线咬断,抽空有些惊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沈熙平时可是不在乎这些的,就屋里这面可以映出整个人的身形的大铜镜,那还是徐玉见的嫁妆呢,沈熙之前可从来没有注意过的。

    现在这是怎么了?

    沈熙闻言,理直气壮的道,“媳妇,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么模糊的铜镜,又怎么能将为夫的英姿照得清楚?那进贡的西洋穿衣镜,听说都能将脸上的汗毛的都照得清清楚楚的……”

    所以,才能将他的英姿照得更清楚吗?

    徐玉见的嘴角微微抽了抽。

    上次听到沈熙说起关于以后的那些盘算时,她还觉得这人再有决断不过的,但现在……

    徐玉见觉得,那应该是她的错觉吧。

    嗯,一定是。

    事实上,沈熙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隔了两天,他就进宫去求见了景泰帝,还真的就从景泰帝那里讨了一面西洋来的穿衣镜,回来之后就放到了他和徐玉见的卧房里,见天儿的穿着徐玉见给他做的那身直裰,在那镜子前走来走去的,好不得意。

    事实上,因为这面穿衣镜,宫里还曾闹出过一场小小的风波。

    这次一过进贡了四面穿衣镜,原本是早早的就决定了归属的,只等着景泰帝指派而已。

    一面当然要送到慈宁宫的华太后那里,一面送进中宫江皇后那里,一面送进罗贵妃的永和宫,最后一面则送到东宫太子妃那里。

    谁能知道,景泰帝都还没来得及指派呢,沈熙就竟然能厚着脸皮直接进宫向景泰帝讨要?

    景泰帝对沈熙从来都是表现得极为大方的。

    别说只是一面无甚用处的西洋镜了,就算沈熙想要的是什么稀世珍宝,景泰帝也是绝对不会含糊的,因而直接大手一挥,就允了沈熙的所求。

    沈熙是带着那西洋穿衣镜回郡王府去了,但宫里可就生了事端。

    一共也就四面镜子,沈熙拿走了一面,原本那四人当然也就有人拿不到了。

    太后是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女人,就是短了谁的也断不会短了慈宁宫的,就算太后不用也是如此。

    皇后是一国之母,执掌后宫,当然也不可能少了她的。

    事实上,这些年来,就算景泰帝拖了这么多年未立太子,但对江皇后却一直是敬重有加,从来没有短了坤宁宫的任何用度。

    若非如此,在罗贵妃的盛宠之下,宫里的宫人也不能一直如此敬畏江皇后。

    华太后和江皇后这里不可能少了,那也就只有罗贵妃或者太子妃其中一人拿不到这面镜子了。

    最后,景泰帝将镜子给了东宫的太子妃,至于罗贵妃那里,只赏了别的赏赐以作安抚。

    听说罗贵妃后来发了好一通脾气呢。

    身为宫里的宠妃,罗贵妃可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这些年来景泰帝给的赏赐就堆满了几间库房,但在罗贵妃看来,事情可不是这样看的。

    不蒸馒头还要争口气呢!

    这可不是一面镜子的事,而是代表着,在景泰帝的心里,她的重要性不仅排在了华太后和江皇后之下,甚至连太子妃也要比她尊贵一些了。

    罗贵妃哪里能甘心呢?

    也由此,罗贵妃认定了沈熙是在故意打她的脸。

    若不是沈熙向景泰帝讨去了那面镜子,她又哪里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

    罗贵妃更认定了,沈熙不可能是自己想要这面镜子的,哪个大男人会在意一面镜子?

    所以,他必定是为了他那新娶进门的郡王府讨的。

    于是……

    罗贵妃就这样将徐玉见给恨上了。

    只能说,这大概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了。

    徐玉见当然是不知道宫里还有这些事的。

    不过是一面镜子而已,顶多也就是比普通的铜镜照得清楚了一些,说来也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东西,在徐玉见看来,既然沈熙这么容易就讨来了,应该也算不得什么才是。

    那面西洋来的穿衣镜在徐玉见和沈熙的卧房里才摆上没两天,就到了七月初二,允哥儿的生辰。

    徐玉见和沈熙这天早早就起身了。

    两人洗漱更衣之后,就一起去了安和院里用早膳。

    安阳郡主今天也是要一同去武定侯府的。

    徐玉见原本还觉得有些不妥,允哥儿是晚辈,而且还只是散生,哪里能叫安阳郡主这般兴师动众的一起给他过生辰?

    不过,安阳郡主却道:“恬姐儿,你和熙哥儿都离府了,我一个人在府里本也没什么事,既是如此,就当是走走亲戚散散心好了,哪里用得着你多想?”

    徐玉见就这样被说服了。

    其实她也知道,安阳郡主多半还是想要替她做脸面。

    不过,既是安阳郡主对她的关心,那她受着也就是了,将来好好与沈熙一起孝顺安阳郡主便行了。

    这样一想,便也安心了。

    用完早膳,下面的婆子也来禀报,马车已经安排好了。

    一行人便各自领了丫鬟婆子上了马车,然后往着武定侯府而去。

    到达武定侯府时也不过己时。

    马车直接驶到了侯府的垂花门外。

    得了消息,孙氏、姜氏等人领着府里的几个媳妇早就已经到了垂花门外迎接,见着安阳郡主下马车,姜氏面上堆满了笑容,嘴里却客气道:“郡主真是太客气了,允哥儿不过是过个生辰,哪里就能劳动郡主走这一遭?”

    安阳郡主还是用了说服徐玉见的那句话,“……什么客气不客气的,从前我不也经常来侯府吗,就当我是闲来无事在亲家这里走动走动……”

    一行人于是笑着往里走。

    众人都在心里感叹着徐玉见的好命。

    嫁了沈熙这个少年郡王不说,偏还能遇着安阳郡主这样一个事事为儿媳妇着想的婆婆,就算这其中有着徐玉见当年两度救了沈熙的原因在内,那也是旁人羡慕不来的福气了。

    文氏一点点落到了后面。

    沈熙原本是与徐玉见并肩而行的,见着文氏如此,哪里还猜不到她是有话想与徐玉见说,因而冲着徐玉见笑了笑,大步往前,与两人拉开了一些距离。

 第336章

    等到落后前面的人大约十来步了,文氏才顿住脚步看向徐玉见,“五妹妹,谢谢你。”

    这段时间文氏过得并不轻松。

    自徐玉见给她递了消息之后,文氏很快就将那些印子钱收回来了,虽然如此,但她到底还是害怕这件事会被府里的人发现的。

    在那样的担惊受怕之中,文氏只觉得每一天都是煎熬。

    好在……

    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无论是孙氏还是府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半点发现了之前的事的迹象,文氏也好歹能够稍稍放下心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文氏才会明明之前已经谢过徐玉见了,却还特地要谢她一次。

    对于文氏的感谢,徐玉见只回以一笑。

    “大嫂,您上次就已经谢过了,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徐玉见道。

    文氏又笑了笑。

    然后,两人也不再停留,追着前面一行人的脚步而去。

    徐玉见赶上沈熙的时候,沈熙正在与允哥儿说话。

    “……平时读书也就罢了,可千万别把自己读成一个书呆子了,以后有好玩儿的了姐夫指定叫上你!”沈熙道。

    徐玉见听到这话,忍不住就伸手在沈熙的腰上掐了一把。

    允哥儿今天才满十三岁呢,沈熙说的那些好玩儿的指定不适合他。

    也亏的他们没有走到最前面,有着沈熙的身体挡着,倒是没有人看到徐玉见的小动作。

    当然,允哥儿是看到了的。

    他那张原本显得有些严肃的脸因此而憋得通红,偏过头使劲儿咳了两声才将到了嘴边的笑意给压了下去。

    允哥儿看着沈熙和徐玉见,极为老成地点了点头。

    身为三房唯一的男丁,允哥儿自小就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两个姐姐坚实的后盾,让他的姐夫们都不敢欺负两个姐姐。

    大姐夫姜伯羡是姐弟三人的表哥,打小就是知根知底的,允哥儿倒也不是很担心徐玉初嫁过去之后会受委屈。

    但沈熙嘛……

    徐玉见出嫁之后这段时间,允哥儿可没少替徐玉见担心。

    好在,现在看来在徐玉见和沈熙之间,吃亏的绝对不会是自家姐姐。

    这样允哥儿就放心了。

    他于是故意装作看不到沈熙吃痛的表情,只笑着与徐玉见道,“五姐姐,今天可是我的生辰,你有没有给我准备什么生辰礼物?”

    徐玉见被允哥儿逗笑了。

    她原本想伸手去点允哥儿的额头的,但想想允哥儿现在也大了,于是又改为在允哥儿的肩膀上拍了拍,“放心吧,少了谁的也不会少了你的,生辰礼物早就准备好了,允哥儿你一定会喜欢的。”

    允哥儿便也满脸堆笑。

    倒不是他多在意那生辰礼物,而是这代表了来自姐姐的祝福与疼爱。

    几人说着话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丝竹苑。

    今天是允哥儿的生辰,因并不是整十或者及冠这样的重要日子,因而也并没有大办,只是在丝竹苑里摆上几桌也便是了。

    允哥儿看着徐玉见和沈熙进入丝竹苑,自己却并没有跟着进去,“五姐姐,我还得去接二姐姐和二姐夫,他们也早早的递了信儿说今天要带着承哥儿和元姐儿一起过来呢。”

    徐玉见笑着点点头。

    目送允哥儿走远之后,沈熙倒是笑着道:“允哥儿小小年纪就行事如此沉稳有章法,将来指定是个有出息的。”

    徐玉见斜睨了他一眼,“允哥儿自然会有出息,不过你可别带着他在外面胡来,否则……哼哼!”

    沈熙连忙举起双手叫屈,“媳妇,我可从来都没有在外面胡来过!”

    徐玉见不理他,自进了院子。

    沈熙摸了摸鼻子,也只能跟上。

    屋子里已经很热闹了,府里的女眷们都已经聚在了这里,就是老太太也不例外。

    徐玉见和沈熙进了屋,连忙向老太太行礼。

    老太太将小夫妻俩打量了一番,满意地点了头,之后又看向沈熙,“等会儿你们二姐姐和二姐夫也会来,还有允哥儿的几个同窗,到时候你们就自去了外院另开一桌,倒是不用陪着我们……”

    沈熙向来是个会哄人的,闻言连忙道:“祖母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和恬恬都还年轻,正需要像祖母这样的睿智长者指点着呢,可巴不得多在祖母跟前多呆一会儿。”

    只一句话就将老太太哄得乐呵呵的。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徐玉初和姜伯羡就带着承哥儿和元姐儿过来了。

    带着两个才满了百日的孩子,自然少不了乳娘和服侍的丫鬟等,因而一行人倒显得有些浩浩荡荡的。

    徐玉初将丫鬟们都留在了外面,只带了两个抱着孩子的乳娘一起进了屋。

    老太太一见着徐玉初来了,打量了徐玉初一番。

    徐玉初如今看着倒比从前要显得丰腴了一些,眉眼之间尽是为人母的幸福与喜悦,双颊红润有光泽,看着不是什么受了委屈的样子。

    然后,老太太这才看向了承哥儿和元姐儿。

    这还是徐玉初第一次带着承哥儿和元姐儿外出。

    徐玉初和姜伯羡一起给老太太行了礼,然后连忙让两个乳娘将承哥儿和元姐儿抱到了老太太跟前。

    两个孩子如今已经长得白白嫩嫩的,乌溜溜的大眼睛更是像极了徐玉初小的时候,老太太又自来就是个最疼爱徐玉初的,看得心都要化了。

    又过了一会儿,到了两个孩子进食的时间了,两个乳娘抱着孩子去了偏厅。

    老太太这才看向徐玉初,有些责备地道:“初姐儿,两个孩子满百日,怎的都没有好好办一办?”

    承哥儿和元姐儿前几日满百日,原本老太太还准备着到时候领了大家一起去东宁伯府热闹热闹呢,却不想徐玉初压根儿就没有准备办百日宴。

    听老太太这样一说,徐玉初还没来得及说话,姜伯羡就先带着歉意地道:“祖母,承哥儿和元姐儿前几日染了些风寒有些不爽利,所以才决定不办百日宴了,不过祖母放心,承哥儿和元姐儿都没事了,等到将来周岁,一定风风光光办一场周岁宴……”

 第337章

    徐玉初闻言看了姜伯羡一眼,但到底也没说话。

    众人都只注意着承哥儿和元姐儿生病的事,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了起来,除了徐玉见之外,倒也没有别人注意到徐玉初的表现。

    又过了一会儿,允哥儿邀请的几个书院里交好的同窗也到了,沈熙和姜伯羡便也没在丝竹苑里多呆,被允哥儿领着一起去了外院。

    之后,老太太等人都忙着逗两个孩子去了,徐玉初将孩子交到老太太和姜氏的手里,自己则笑着起身,道是要去净房。

    徐玉见见状,也跟着起身,跟在了徐玉初的身后。

    净房设在偏厅后面,徐玉初才进了偏厅就停了下来。

    她转身,看到跟在后面的徐玉见,便朝着徐玉见笑了笑。

    “五妹妹。”徐玉初道。

    偏厅里这时正无人,徐玉见拉着徐玉初坐下,微拧着眉头道:“姐姐,先前说起承哥儿和元姐儿百日宴的事时,我看你好像……”

    徐玉初微微摇了摇头,“果然还是瞒不过你。”

    然后与徐玉见说起这件事。

    事实上,承哥儿和元姐儿身边不仅有乳娘,还有好几个丫鬟照料着,因承哥儿和元姐儿可是东宁伯府的嫡长孙和嫡长孙女,无论是姜振怀还是程氏都时常过问着,是以无论是乳娘还是丫鬟们都不敢有任何的大意,又哪里会染什么风寒?

    不办百日宴,只是因为程氏的一句话。

    “两个孩子还小,才办了满月没多久又大办百日宴,可别折了两个孩子的福……”

    这是程氏的原话。

    徐玉见闻言轻轻皱了皱眉,“东宁伯府又不是那等三餐不济的破落户,不过是给两个孩子办个百日而已,京城里哪家也是这样办的,怎么就能折了两个孩子的福?”

    徐玉初闻言神色也有些冷,“这也不过就是个借口而已,我的婆婆,咱们的舅母,这是在对我不满呢……”

    徐玉初嫁进东宁伯府已经有五年,这五年里程氏待她倒也确实好,并没有因为她先前几年都没有生养就对她使脸色。

    不过……

    再如何,程氏也是盼着徐玉初早早替姜家开枝散叶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年太过期盼了,自打徐玉初有了身孕之后,程氏就表现出了格外的紧张。

    就比如徐玉初怀着身孕的时候,少有的几次出门都会被程氏勒令带了一大堆的丫鬟婆子,唯恐徐玉初会一个不小心将腹中的胎儿伤着了,要是徐玉初哪次身边没有带够人手,回去之后总会被程氏责备一通。

    那时的徐玉初虽然觉得程氏有些太紧张了,但想着这也是程氏爱护心疼她,因而便也是一直都按着程氏的吩咐行事。

    后来承哥儿和元姐儿出生了,程氏一下就得了两个孙儿,高兴得就是做梦都在笑。

    做祖母的疼爱孙儿孙女,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徐玉初当然也只会因此而觉得开心。

    但这三个月来,程氏不仅天天都要让徐玉初将承哥儿和元姐儿抱到她那里去,还一呆就是小半天,最近更是渐渐有了要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抱到她身边去养的想法。

    承哥儿是徐玉初和姜伯羡的嫡长子,将来是要继承伯府的,所以程氏就将主意打到了元姐儿的身上。

    “……承哥儿和元姐儿百日前两天,舅母借着年纪大了觉得身边冷清为由,开口想将元姐儿抱到她身边去养着。”徐玉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