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童养媳_湘妃竹-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家童养媳》
作者:湘妃竹
白小菀穿越古代农家,爹死了,娘跑了。无奈之下,做了谢君谦的小小童养媳,带着谢家的人发家致富,成就花好月圆的幸福生活……
  
穿越古代 童养媳
============


第一章 山村
  白小菀穿越了。
  但是运气不好,穿越到一户又穷又破的人家。
  她躺在床上,对着眼前破旧的屋子看了半晌,土炕、草席、泥巴墙壁,再看看身上的补丁衣服,每一样都是大写的穷。
  哎,以后日子难熬啊。
  正在心情郁闷,外面忽然有人说话,“哎哟哟,这可真是造孽哟!爹死了,娘跑了,丢下一个小丫头片子,往后可要怎么过哦。”
  “是啊,可怜见的。”
  “没了爹娘照看,今儿这丫头掉河里都没人知道。要不是胡婶子眼尖瞧见,跳下河去把她给救了上来,早就没命了。”
  胡婶子接话道:“乡里乡亲的,搭一把手也是应该的。”
  白小菀听得心里一阵打鼓。
  啥意思?穿越的原主爹死了,娘跑了,家里还又穷又破,她一个小姑娘往后怎么活?原主多半是活不下去了,才跳河的吧。
  “这事儿啊,还得找谢家那边理论才行。”
  “没错!”胡婶子打抱不平,嚷嚷道:“这丫头的爹是为了给谢家盖房子,上山挖石头才摔死的,现在她娘又跑了,就该让谢家赔钱养活才行。”
  “谢家会管这丫头吗?”
  胡婶子大声道:“凭什么不管?谢家欠着白家两条人命呢。”
  “让让、让让!”有人大声喊话,“谢家大郎来了,说是要安排白家小丫头的事儿。你们都闪开点儿,别蹭人家一身泥巴。”
  “记得谢家大郎是秀才吧?在镇上读书的。”
  “嗯,就是他。”
  “听说取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叫啥千军?”
  “君谦,谢君谦。”一个略有见识的笑道:“哈哈,还好意思说啥千军,你咋不说千军万马?没读过书的乡巴佬,净闹笑话儿。”
  众人哄堂大笑,“哈哈哈……”
  “呸!”前头那人急了,指着周围一圈儿村妇乡汉,“今儿在这的谁不是乡巴佬?都不认识字,谁也别笑话谁,少埋汰我!”
  众人正笑闹着,门外一阵急促脚步声响起,有人喊道:“哎哟,谢家大郎啊。”
  白小菀的心微微提起。
  “人呢?”一个清澈的少年声音穿透进来,人群纷纷散开。
  白小菀抬眼看了过去。
  逆光中,走进来一个斯斯文文的少年郎。他穿着浅蓝色的葛布衫,束深蓝腰带,配黑面白底的浅口鞋子,看起来清秀俊逸。气质符合方才大家口中的议论,镇上读书,文绉绉,跟周围村民们差别甚大。
  忍不住想,这算是山沟沟里蹦出来的金凤凰吧。
  又琢磨,原主因为谢家死了爹跑了娘,还差点丢了小命儿。即便不是谢家的错,出于人道,谢家也应该对小孤女负责任吧?不过难说,还得看谢家的人品怎么样了。
  这还是乡下,说不定几百个铜板就打发了呢。
  正在琢磨,谢君谦走过来瞧了瞧她,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能说话吗?我从镇上给你带了大夫,先诊个脉,开点药吃再说其他。”
  “嗯。”白小菀还没熟悉周围环境,不敢多说。
  大夫上前来,搭住她的手腕细细诊脉,又让她张嘴看了看舌苔,问了一些身体上的感受,是否畏寒?可有恶心呕吐的冲动?问完开了一张药方,说道:“不碍事,就是落水受凉加上惊吓,休养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谢君谦点头道:“没事就好。”
  “好什么好?”胡婶子挤了过来,叫嚣道:“你们谢家没有良心,害死了白老二,又弄得她媳妇跑了。最倒霉的,就是这个苦瓜瓤子一样的小丫头,没爹娘照看,差点就淹死在河沟沟里面了。”
  谢君谦转身,对着白小菀拱了拱手,“对不住,这事确有谢家的过失。”
  “呃……”白小菀张了张嘴。
  她还没说话,胡婶子又抢着道:“谢家知道有过失就好!现如今,这小丫头没爹没娘的,往后总不能喝西北风长大吧?你们谢家要是还有良心,就得赔钱!”
  然后掰着两手十个手指头,飞快算了起来。
  “一天两个铜板,一年差不多七百个铜板。她才十岁,养到十六岁出嫁得六年,六七四十二,总共四千两百个铜板。再加上医药费,以后的嫁妆,一起折算十两银子。另外,白老二一条壮年男子的人命,少说得二十两,合计你们谢家得赔三十两银子!”
  “哇,三十两!”
  “啧啧……”
  人群里,立即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对于这些贫苦的乡下人来说,有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够三两银子,何况三十两?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啊。
  白小菀立即成了一个香饽饽,香气诱人,惹得众人垂涎。
  “天呐,这小丫头要成富婆了啊!”有人嫉妒道。
  “白家丫头孤零零的。”更有人对银子起了贪恋,生出花花心思,“不如住到我家,正好我家只有三个小子,没有丫头,往后一定好好待她。”
  “呸!你们想得美!”胡婶子啐道:“白家丫头要住也是住我家!”
  “怎地?”那人不服气,“感情胡婶子你救了这丫头,就是盘算好了,为了贪图这三十两银子啊?我说呢,无利不起早,你这懒婆娘今儿这么热心肠了。”
  胡婶子气得大骂,“放屁!你才是懒婆娘。”
  那人咬话,“你就是贪图银子!想着白白骗人家一个闺女,当半个劳力使唤,还正好可以把银子昧下,给你家春燕做嫁妆。”
  胡婶子气得面红紫胀,吼道:“白家丫头的命是我救的!关你们屁事!”
  白小菀心道,原来这胡婶子救人目的也不单纯,是想借着她落水的事,然后趁机敲诈谢家一笔啊。只是不清楚,谢家愿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了。
  “好了,乡亲们都别吵了。”谢君谦摆手道:“白老二是为了给谢家修房子,才被石头砸没了命。他留下的孤女,谢家一定会给个妥善的安置,还请乡亲父老放心。”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瞬间安静下来。
  看得出,对有功名在身的谢君谦,村民们皆是心存畏惧。哪怕这份功名只是小小秀才,在乡下人眼里也是高高在上,不敢造次的。
  即便是胡婶子,说话也低了两个声调,道:“你们谢家肯赔钱就好。那个……,三十两什么时候给?给个准信儿吧。”
  谢君谦道:“你救了这丫头一命,出了力气,还受了寒。谢家出二百钱,给你拿去买红糖鸡蛋,以及药材,用作滋补身体之费。”
  “二百钱?难道让我一直白养着啊?”胡婶子瞪圆了眼睛,指了指白小菀,“你瞧瞧,这长得又瘦又小,单薄秀气,根本就不是干活的料子,往后都是吃白食的。”
  谢君谦却道:“白家丫头和你非亲非故,没有养在你家的道理。既然她成了孤女,又是因为谢家的缘故,那往后就由谢家来养活,将来的嫁妆也由谢家来出。所以,她往后的事就不劳胡婶子费心了。”
  “啊?”胡婶子张大了嘴巴,不乐意,“这、这这……,这怎么能行?”
  旁边有人起哄,“就是,白家丫头关你胡婶子啥事儿?你救了这丫头,谢家给你二百个大钱,也不算吃亏了。即便男人们去镇上做工,一天不过是挣个十来个钱,这都够做二十天的,你便是伤风感冒,也不过耽误三五天的功夫罢了。”
  “对嘛,做人不要太贪。”
  胡婶子急得不行,扭头去抓白小菀的胳膊,“丫头啊,你的命可是婶子救的,除了爹娘,就数婶子最疼你了。往后跟着婶子,春燕和婶子平时吃什么,你就吃什么,绝对不会亏待了你。”
  有人取笑,“谢家可是村里的富户,难道不比你胡家有钱有粮?吃得更饱?”
  胡婶子气得骂道:“管你屁事!”
  白小菀一直抿嘴不说话。
  “你怎么打算?”谢君谦目光清澈看向她,说道:“谢家不会亏待你的,跟着谢家至少吃饱穿暖没问题。你年纪小小,又没爹娘照看,便是拿着银子也不会花,有前头、没后头,银子用完了就得吃土,可不是长久之计。”
  话里的意思,几乎就是直指胡婶子不靠谱了。
  胡婶子听了不乐意,气恼道:“当着大伙的面,我把话放在这儿。只要白家丫头去了我家,就一定会好好替她保管银子,直到送她出嫁。”
  旁边有人笑道:“就你这好吃懒做的懒婆娘,还能好好保管银子?保管不出一年,就给人花得干干净净了。”
  “对呀,将来小丫头只能喝西北风咯。”
  “滚滚滚!你们这群嚼舌根的。”胡婶子气得大骂。
  白小菀心下思量起来。
  看来胡婶子不仅十分贪财,而且好吃懒做,在村里的名声很不好啊。
  谢君谦见她一直沉默不说话,微微不悦。
  明摆着,胡婶子不是长久依靠之人,有何可犹豫的?谢家在村里的清白好名声,难道还信不过吗?小丫头真是别扭,一点都不懂事啊。
  也罢,小丫头都是这般没见识的。
  谢君谦还有事,没闲工夫跟一个小姑娘墨迹,便道:“你非要跟着胡婶子过活,我也不拦着。只是一条,将来银子若是花光了,不要再来找谢家的麻烦就行。”
  这话便是撇清关系了。
  意思是,往后白小菀生死由命。


第二章 盘算
  白小菀细细声开口,“我想,呃……,自己一个人过。希望谢家把银子折算成实物,米面按月提供,布匹按季给,我单独住家过日子就行了。”
  她心里门儿清。
  胡婶子眼里只有钱,又好吃懒做,在一起搭伙过日子肯定不靠谱,早晚变成穷光蛋。可是跟着谢家也不合适,她初来乍到,对周围的人还一无所知,和谢家的人相处肯定容易露馅儿。再说,和一大家子人相处可不容易,更别说寄人篱下了。
  最好还是自己一个人过。
  但她现在只是十岁的小姑娘,银子带在身边不安全,粮食多了也担心被偷。所以,不如让谢家按月供粮,按季供布,衣食住行才能更有保证。
  “你自己一个人过?”谢君谦很是意外。
  周围的人亦是惊讶的很,纷纷议论。
  “这丫头倒是胆子大!”
  “不过也是心里有算计的,跟着谁过,都不如跟着自己过自在,没人管呐。要是谢家能够按时供米供布,往后可是衣食无忧的日子啊。”
  “就是,她一个小丫头能吃多少?三十两银子,按粮食和布匹给,一年顶多五百钱,吃个十年,也才五两。等她二十岁,怎么着也该嫁人了,还能剩下二十五两做嫁妆呢。”
  “啧啧,这丫头娶回去不吃亏啊。”
  胡婶子则傻了眼。
  她没想到,往常闷葫芦一样的白家丫头,忽然变得这么有主意了。
  周围村民议论纷纷,一直说,一直八卦,说到白小菀以后嫁人上头去了。都说白小菀长得不错,又没爹娘兄弟姐妹拖累,还自带巨款嫁妆,将来谁娶了谁有福气。热闹中,已然有村妇跟白小菀套起近乎来。
  “小菀啊,可怜的孩子。”
  “小菀,我家铁牛平时最喜欢跟你玩儿了。”
  白小菀不由一阵头疼。
  因嫌周围的大婶大娘吵得慌,本来落水身体也虚,干脆捂着头喊道:“哎呀!我头疼,疼……,呜呜呜,爹、娘,你们怎么都丢下我不管了。”
  她哭起了爹娘,村妇们都不好意思再东拉西扯,齐刷刷住了嘴。
  谢君谦看着眼前的哭泣小姑娘,闪过一丝担心,最后问道:“你真的不去谢家?非要一个人孤零零的过活?想好了,将来可别反悔。”
  白小菀止住哭声,摇摇头,“不了,我就想住在自己家里。”灵机一动,还给自己想了一个完美借口,“我爹死了,做女儿的理应为他供奉牌位,在家中守孝三年。”
  说到孝字上头,谢君谦反倒不好再多劝阻。
  因此点头,“行,就依你。今儿的医药费谢家来出,至于米面和布匹,我这就回去给你取过来,先拿一个月的。”
  白小菀感激道:“多谢,麻烦你了。”
  “嗯。”谢君谦转身离去。
  胡婶子在旁边看傻了眼,追上去喊道:“我的二百钱呢!”
  谢君谦头也不回,道了一句,“等着。”
  果然他去了没多会儿,又回来,并且还跟来了一个中年妇人。人群里有人轻声议论,“是那镇上嫁过来的宁氏,守谦他娘。”
  “瞧瞧,那气派就是和乡下人不一样。”
  胡婶子撇了撇嘴,“有啥不一样?还不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语气里,隐隐透出一些比不过人的酸意。
  谢君谦进了门,先给了胡婶子二百个大钱,然后把米面给了白小菀,说道:“布匹还得镇上现扯,过几天赶集就让家里人去买布,一准儿给你送来。”
  白小菀甜甜笑道:“好,不急。”
  宁氏在旁边看着她,上下打量,微红了眼圈儿,“可怜见的,小小年纪就死了爹,娘也跑了。”转头看向谢君谦,“当年你爹病故,丢下我们几个少了顶梁柱,日子多难熬,何况她孤孤单单一个小姑娘?”
  谢君谦回道:“我劝过她去谢家,她不去。”
  宁氏擦了擦眼泪,转头看向白小菀,柔声道:“小菀啊,你想为爹守孝是应该的。可是你年纪还小,怎么能单门独户的过日子?万一有事儿,岂不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不如这样,等给你爹守完七七四十九天,还是搬来谢家住罢。”
  白小菀坚持道:“我想自己一个人过。”
  宁氏仍旧担心她,劝道:“我只得两个儿子,没有闺女,守谦他爹又不在了,所以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有闺女了。你跟着我,不敢说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至少不比侄女外甥女差。傻丫头,听话,还是跟我去谢家更安稳。”
  白小菀摇摇头,“多谢宁大婶子的好意,我心领了。”
  “可是你……”宁氏仍旧不肯放弃。
  “娘。”谢君谦皱眉,“我都说了,这小丫头性子固执的很,不肯去谢家的,你就不用跟她浪费口舌了。倒是害得你白走一趟,怪累的,不如先回去吧。”
  宁氏无奈摇摇头,“也罢。”目光柔和慈爱的看向白小菀,“你现在伤心难解,有些想不开也是难免的。等你回头觉得自己一个人孤单,想来谢家,再过来找我便是了。”
  她说话的时候,眼神里透出于关怀担心之意,让人心生好感。
  白小菀也不好拒绝太狠,客套道:“多谢宁大婶子,回头我若是有需忙的地方,再去谢家找你,现在还是先给我爹守孝吧。”
  宁氏点了点头,赞许她,“为父守孝是人伦大礼,你有志气,是一个难得的好姑娘。”
  白小菀见她说话举止都很大方,气度从容,很有几分大家闺秀的风范,与寻常村姑完全不同,心下不免奇怪。
  后来才知道,宁氏原本出自书香门第,祖上做过大官,只是后来家族犯事没落了。宁氏的弟弟因为家族牵连,不能做官,所以在镇上开了一家学馆。谢君谦一直跟着宁大舅打理学馆,后来又中了秀才,故而一身读书人气质。
  “娘。”谢君谦搀扶着宁氏,关怀道:“我先送你回家,然后再回镇上去。”
  “嗯,我们走。”宁氏点点头,转身出去。
  胡婶子还满脸的不死心样子,凑上去道:“守谦他娘,你不如劝劝这实心眼的丫头,回头住在我家多好,就隔了几步路。你们谢家人口众多,家大业大,肯定没有我们小门小户方便啊。”
  宁氏却不同意,说道:“这事我怎么好做主?去与不去,都全看小菀的意思。”
  胡婶子急道:“那你劝劝她。”
  宁氏反问道:“我一个外人,站在什么角度去劝她呢?”委婉找了借口,“家里还有点琐碎事,先走了。”说完,便和儿子一起离去了。
  胡婶子气得在后面撇嘴,嘀咕道:“装什么装?住在村里,还非要装出一副高门大户的太太模样,说话拿腔作势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胡婶子,你就少说几句吧。”
  “当心谢家大郎恼了,把你告到县衙,回头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胡婶子这才愤愤然闭了嘴。
  白小菀心下摇头,这个胡婶子的嘴也太不好了。
  但是想着对方救了她一命,心里还是感激的。因而找布袋子,把宁氏送来的米面分了一半,递了过去,“胡婶子今儿你忙了这么久,辛苦了。我也没有别的东西给你,这些米你拿回去,添点饭吃吧。”
  胡婶子一把接了东西,忿忿道:“我救了你一条性命,你就给我这么点东西?往后谢家送的米面,每月都分我一半才是!不然我可吃亏了。”
  白小菀不由愣住。
  这……,挟恩图报也太过了吧?她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姑娘,能拿出什么东西?已经把粮食分了一半出来,还不够吗?难道要她割肉卖血不成?
  村民们看不下去了。
  有人开口指责,“胡婶子你也太贪了。你是救了小菀,可是也没白救,谢家刚才给你二百大钱答谢。小菀既不是你闺女,又不靠你养活,难道还要倒贴你家一辈子粮食?好歹修修功德,免得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胡婶子气得骂道:“放屁!你才要下十八层地狱。”
  白小菀不好跟着吵,只能吓唬对方哼道:“果然谢家和宁大婶子说的对,我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不好单门独户的过日子。等我给爹守孝完七七四十九天,看看情况,不行就去谢家过吧。”
  胡婶子听了这话顿时急了。
  只要白小菀留在白家,她这个邻居就能隔三差五过来要东西,小姑娘脸皮薄,到时候又没有旁人看着,肯定能拿走不少米面布匹的。若是她去了谢家,怎么可能去找谢家的人要东西,那可就什么都捞不到了。
  因而脸色转得极快,笑着哄道:“小菀啊,别说赌气的话。方才婶子不过是跟守谦他娘怄气,火头没打住,所以才跟你说了几句浑话。你看……,你正病着,先好好养病,别的都不要多想了啊。”
  白小菀不吭声儿。
  胡婶子咬了咬牙一狠心,把米面放下,“婶子怎么能要你的东西?都给你留着,婶子再回去给你拿几个鸡蛋过来,补补身子。”
  哼,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
  先暂时哄住这丫头,等时间拖得一长,谢家自然就不会再收留她了。到时候,她没爹没娘没依靠,要东西还敢不给吗?就算不给,反正两家离得近,回头天天带着女儿过来吃饭就是了。
  等这丫头大了,随便找个男人一嫁,嫁妆银子自然就可以留给女儿了。


第三章 麻烦
  胡婶子心里打得一把好算盘,心下乐开了花,“小菀,婶子回去给你拿鸡蛋啊。”一扭一扭的出了门,飞快走了。
  “都回吧。”村民们也渐渐散了。
  白小菀总算长出一口气,放松下来。
  她重新审视这个家,土里土气,家徒四壁,四下翻找了一遍,只找到一点点糙米和半缸子咸菜,以及几件破旧衣裳。那些衣裳还大都是男人款式,应该是原主爹留下的,女款的估摸被女主娘带走了。
  可怜小姑娘总共就得两套衣裳,皆是补丁连连。
  白小菀叹了口气,去了灶屋。
  先用火折子点了火,烧了点水喝,然后开始煎药。等着小火煨药的功夫,推门出去,入眼是一圈儿破破烂烂的篱笆,围成一个小院子。呃……,院子角落的大树下,拴着一条大黑狗,一见她,就激动的“汪汪”叫了起来。
  “哟嗬,我还有个伴儿啊。”
  白小菀挺高兴的,因为知道是原主家养的狗,十分放心,过去就把绳子解了。果然那大黑狗极是亲热,在她身边连连打转儿,不停的摇尾巴。
  “走。”白小菀招招手,“等我喝了药,就做饭,我吃啥你吃啥。”
  大黑狗屁颠屁颠的跟了进去。
  白小菀先把中药晾凉,皱着眉头,一口气都喝下去了。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过日子,更不能病歪歪的,赶紧早吃药早好。
  接着煮了米饭,抓了点咸菜用油一炒,便是晚饭。
  她吃了小半,到给大黑狗分了大半,各自呼噜噜的吃了起来。正巧胡婶子拿了两个鸡蛋过来,瞧见了,不由跺脚道:“哎哟哟!你这丫头,就说你不会过日子,怎么能把大米饭给狗糟蹋啊?这不作践粮食嘛。”
  “胡婶子来了啊。”白小菀哼哼一声,继续扒饭。
  “走,走走走!”胡婶子上前抓住她,用力拉扯,嘴里叨叨道:“你这一个小丫头过不了日子的,去婶子家,婶子给你炖荷包蛋吃。”
  “胡婶子,快放开我。”白小菀不愿意跟对方走。
  可是胡婶子是一个肥胖的村妇,力气蛮大,三下两下就把白小菀给拉到门口,“你说你这丫头咋不听话?啊,作践粮食,你爹在天之灵看着你呢。”
  “汪、汪汪!”大黑狗在旁边狂吠不停。
  “放开我……”白小菀挣扎道。
  “哎哟!”胡婶子被她推攘的撞在门框上,有些疼,不由恼了,“你爹死了,娘跑了,婶子便是你的长辈!不听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