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难贤[封推]-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氏这才回过神来,将人都赶了出去,“你们外头等着啊,你们娘没事的,没事的啊,奶奶看着呢!”

    杨立冬如此想着,便说着,“娘,你别贴乱啊,听接生婆和钱婶的,他们有经验!”

    总之,求靠谱些。

    福婶俩人一人端水,一人拿着碗糖煮蛋往耳房里送。

    杨立冬挨着窗户纸听着里面的声音,听到田慧还能好好地说话,才算是松了口气。

    田慧有些无力地躺在床上,因着如厕的事儿给花了好大的一番功夫,真的是用生命在如厕!

    “杨夫人,你可不能睡着了,要不下地来走走?”接生婆看着有些乏力的田慧,给吓得不轻。这还没开始生呢,听说这可是杨将军的府上!

    钱氏一看田慧状态不对,暗道不好!“慧娘,下地来,下地来,穿上鞋子,咱走走说说话儿!你想这胎是儿是女呢?

    我听你母亲的意思倒是盼着是个孙女儿,孙女儿可不就是小棉袄,又贴心!”

    钱氏捡起地上的布鞋,往田慧的脚上套。

    “婶子,让我喘口气呗,我就想躺会儿!”田慧被接生婆给架了胳肢窝,无奈坐了起来。“若是小棉袄倒是好的,要是生个军大衣,那可真的悔死了!”

    田慧随意地说着,肚子也就刚刚那会儿疼了一阵,这会儿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钱氏附在秦氏的耳边,“那人参去准备好,切成一小段的一小段的,弄个两三根来,先放着。”

    秦氏的心一凛。点头出去了。

    接生婆接过郑婶子手上端着的糖煮蛋,“杨夫人,先吃点儿东西吧,一会儿还得花力气呢。”

    田慧就这样子被要求站着吃完了整整一大碗的糖煮蛋。

    “唔——”过了好一阵,田慧才感到痛意袭来。“我能不能躺下,好疼——”

    “不行,你绕着屋子里走走,让你钱婶扶着你走走,走走,多走走,适应了就好了,一会儿就不疼了!”

    田慧无法,手贴着下肚,疼得冷汗直冒。

    呼——

    好不容易阵痛过去了。

    “一会儿痛得更频繁些,再到床上躺着,现在还早,要不再吃点儿东西,攒点儿力气。”接生婆就想着给田慧找点儿事儿做。

    田慧摇头,趁着这会儿肚子不疼,她只想好好地呼气吸气。

    “唔——疼,开了几指了,能不能出来了?”田慧躺在床上,咬着唇,艰难地问道。

    “别让她咬着唇,棉布给她一块咬着!还有一会儿,这会儿才开了四指,攒着些力气,一会儿听我的!”

    接生婆擦了把汗。福婶看在往屋子里端水,用开水住过的棉布,都一条条地放在盆子里。

    屋子外头,杨立冬听着田慧不停地呼喊声,就在窗檐下转圈圈了,又不敢发出声来,生怕惊扰了田慧。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哇!R1152

 233 喜报传来

    

    看着一桶桶地血水往外搬,圆子哥俩眼都看直了。

    梅御医在一旁老神在在,小药童还给端了好几把椅子放在空地上,排排坐。

    不过,也就梅御医挑了个正中间的椅子坐了,看着杨立冬握着拳头,转圈圈,不时地往窗户纸上往里看。

    “杨将军,这窗户纸能看到吗?”梅御医看着杨立冬反复地往窗户纸上凑。

    闻言,顿了几息。

    “不能看到——”杨立冬也真是傻了。

    “不能看到你还拼命地将脸凑过去!”梅御医早就料到了。这杨府也算是让他大开了眼界,不一会儿,杨知故就依着说的,将梅御医点的几个菜送了过来。

    这院子里,还架起了一张桌子!

    吸气,都是血腥味,也不知道梅御医是不是鼻子不好使儿。

    他娘说过,医者不自医!可怜见的。

    团子小心地挨近圆子,“哥哥,娘会没事儿的吧?”

    圆子的手心早就湿了,看着端出来的一盆盆的血水,他娘压低了声音喊着,撕心裂肺,一下下地扯着他的心。自小,就听到村子里,隔壁村子里,谁谁难产没了……

    若是换成了他娘——

    他不敢想,越是不敢想就越怕。

    他不想成为没有羁绊的,若是没有娘,他,不知道努力为谁。娘没了,这辈子的儿子,都已经做完了……

    圆子愈想,身子颤抖地愈加厉害,直到团子像一根救命稻草似地抓住自己,他的心才回了原位。

    看着泪眼婆娑的团子,一眨眼。眼珠子就往下掉。

    好似都回到了小的时候。

    听着团子软语地叫着“哥哥”,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手。

    这一刻,好似想到了以往的很多,很多事,多的,都快忘记了。

    “别哭,娘没事的。娘说不会丢下我们的。不管如何都不会的。我们要相信娘,娘不曾骗过我们,是不是?”圆子眼盯着耳房的房门。宽慰着团子。

    团子无助地点点头。

    杨立冬得了福伯的示意,才看到这俩小子抱着一堆,小的这个已经哭红了眼了。

    不过,安慰的话。杨立冬也说不出来,他的心。担心的不比这哥俩少。

    半搂着圆子哥俩在椅子上坐了,“要不要跟着梅爷爷吃点儿东西,别担心,要不先回房。等你娘生出来了,再来唤你们?”

    梅御医吃得起劲儿,“来。这筷子还有好多双呢,吃点儿不?”梅御医四处招呼着。

    这御医瞬间跌份儿。好似个大街上卖着狗皮膏药的。

    生意不大好哇……

    “来,跟着我吸气,我喊到一二三,你再用力,宫口全开了!”接生婆大声吆喝着。

    屋外静了。

    啊——

    那裂骨的疼痛,让田慧差点儿疼死了过去。耳边的声音都模糊了,疼痛无限地放大。

    “人参!”

    嘴里被塞了人参片。

    “不能睡过去!杨夫人,你想想,是儿子还是闺女,你不是想要闺女吗,跟着我一起用力!”

    一,二,三!

    唔——

    “再来,很好,很好,就这样!我数到三,就用力,能看到头了,能看到头了!”

    一,二,三……

    “生了,生了,是个带把的!小少爷,是个小少爷!”

    田慧撑着身子,人参的热意给了她不少劲儿,“怎么不会哭?”

    “喉咙里有痰,将痰吸了就好了。”接生婆抓着一个脚,拍打了几下屁股。

    “哇——”终于哭出声来。

    呼,正常的。

    “好了,杨夫人,就跟刚刚一样,用力,将胎盘脐带排干净了。”接生婆将杨家小少爷洗干净了,再交给钱氏,让她包好。

    秦氏,她是不指望了。

    在等到田慧醒来,已经在干净的屋子里了,边上躺着刚刚生出来的儿子,眼睛仍是闭着的,小脸儿通红。圆子几个也紧紧地挨着看,挤眉弄眼的。

    “娘,你醒了?”圆子最先发现田慧睁开了眼睛。

    田慧点点头,“弟弟像谁?”

    恕田慧眼拙,她是瞧不出来,这巴掌大的小脸。

    “像我,丸子像我!”团子抢答道。

    “丸子?”田慧咳了咳嗓子,只觉得喉咙疼得难受。

    圆子好心地解释道:“团子给取的,说是圆子团子丸子,一听就是三兄弟,这样子顶好!”圆子虽说不大愿意承认,确实挺像那么一回事儿的。

    “干娘,丸子谁也不像!”阿土也是头一回见着生小孩的场面,可给吓得不轻。

    如此,丸子就被叫上了。

    第二日,八月十八,杨立冬就将圆子三人送到康定城里去了,这回,同去的,只有福伯夫妇俩。

    实在是拨不开人手。

    梅御医也一道儿回去了,他本来就是因为科举来的,康元帝特派下来,怕有啥意外。在走之前,梅御医苦口婆心地劝着田慧,将铺子开到京城去,云云。

    原本,杨立冬是让梅御医进来给田慧搭搭脉,看田慧可有亏损了,趁着月子里的时候,好好补补。这脉还没搭上,梅御医就开始劝人“勤勉向上”!

    丸子的洗三,也并不曾大办。杨立冬一大早就从康定城赶了回来,虽说没有广发喜帖,不过,该来的人还是来得一个不少。第二日,杨立冬就往康定城赶。

    洗三礼,秦氏领着几人,除了得吃的,其他的一概都锁进了库房里,等着田慧能下地了,再去整理。

    九月十七,丸子满月。

    杨府上下张灯结彩,洗三不曾办了,这回的满月,却是打算好好办一办的。

    “老是忘外送礼。这回,咱也收些回来够够本!你这月子里的吃喝,可就是指着这了。”杨立冬轻轻地抚着丸子的小脸。

    也只是一个月,田慧的奶水足,丸子吃得圆圆滚滚的,名副其实地一个肉丸子。

    只一个月,就能看得出来。眉眼还是肖像了田慧多些。惹得杨立冬苦不堪言。

    “丸子像了慧娘。若是往后闺女像了我这种粗模粗样的,这可如何嫁得出去哟。”杨立冬光是如此想着,就已经好几个晚上都在愁这个了。

    团子听了可是不依了。“为啥不能再像娘,就是像丸子也成!”

    豁然开朗。

    穿着红衣的肉丸子,手脚并用地踢着,嘴角含笑。

    “喜报。喜报——”

    锣鼓响彻整条巷子。

    杨府里正在大摆筵席。

    “杨将军,温大人特意命我等来报喜讯。杨府大少爷,杨端辰,院试案首!恭喜杨将军了!”来报信的是,温大人的亲信。并着府衙里的差爷。

    道喜声一片。

    “双喜临门,双喜啊!”

    杨立冬喜不胜收,“不知温大人可有说。我那二子和干儿子,如何。可有中了秀才了?”杨立冬将人往里请,命人再加一桌。

    “以令公子的才学,自然是双双中了秀才,还是禀生!”温大人的亲信笑着道,嘴里的恭喜的话不断。

    “那可不止是双喜了,恭喜杨将军!今日就这点儿酒水,可是不够的哇,咱怎么说都要不醉不归的,让咱也沾沾喜气!”

    “自然,自然,要多少有多少!不醉不归!”杨立冬让团子去吩咐厨房,多加些菜。

    杨立冬招呼了一圈,就让圆子哥几个去内院。“去跟你们娘说说这个好消息,让你们娘也乐乐!”

    杨立冬原本是想自己去的,可是自己根本就走不开。

    “嗯,爹,你少喝些。”圆子点头应了,领着几人往内院走。

    外头的吆喝声越传越远,团子拔腿就要跑,阿土一把拉住已经抬腿的团子。

    “娘一早就嘱咐过了,今日家里客人多,别失礼了……”圆子慢慢悠悠地道,还冲着走过来的,不知道哪家的夫人,躬身道,“夫人好——”

    团子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倒是赢来了不少的赞扬声。

    “这杨府还真是一块福地,这一门三秀才,就是放在康定城里,也是少有的。这还是武将的府里头——”那位夫人的声音越来越远。

    圆子也是头一回觉得自家的院子,太小了些。

    这只走几步,就得停下来打招呼。

    好不容易走到了屋外。

    “快进去吧,刚刚还说到你们呢!”福婶端着一个空碗出去,打起帘子,让他们赶紧进去。

    “杨夫人真是好福气,几位少爷可真是好相貌,我可得好好想想,我家亲戚里头可没有适龄的姑娘……”县尉夫人一向善言辞,每回见着这哥几个,总是有不重复地夸赞。

    不过,这回,县尉夫人确实是打心里地羡慕,唉,若是自己的女儿小个几岁,自己也能有脸开口。听说,小小年纪,念书就不错,关键是运道好!

    这天大的喜讯,团子是一刻都憋不住了。

    “娘,哥哥又中了案首了,小三元哦,小三元!”团子比了个三。

    等了好一会儿,团子才找着机会说了,自己和阿土都中了禀生。

    冯知县的小姨子也坐在屋子里,有些尴尬。来了南下镇,这许久,这还是她头一回来杨府,南下镇的官夫人,她都不甚相熟。

    只因为,她名不正言不顺的。

    她不知道,冯知县如何想,若是不娶平妻,将她送回去就是了,可又是迟迟没个动静,这让她心里没底。

    南下镇的官家夫人,也不知该如何对她。好生尴尬。

    ps:谢谢you_arby的桃花扇,谢谢油灯里的妖的平安符,谢谢小邬邬00的平安符,谢谢yaoye6的平安符,谢谢shuililin的两张粉红票。

    今日两更吧……尽量保持每日两章,往后粉红票20,就加更一章。

 234 丸子会跑

    “慢点儿,丸子,别跑——”一转眼,丸子也能走会跑了。

    丸子说话有些晚,就是会走了,也只是能说些简单的几个字。“哥哥——”

    似是被丸子摸出了规律了,丸子已经学会了掐着点儿去迎接圆子几人下学归来的点儿。

    “哥哥——哥哥——”丸子迈着小短腿,往外头跑。天儿转凉,丸子加了件厚的,跑起来,就跟个丸子在移动一样。秦氏紧张地跟在后头,不时地出声,“慢些跑”,“小心脚下”……

    田慧的身材仍是有些丰腴,大抵是因为跟在丸子后头跑的时间太少了。

    因为都被秦氏和福婶三人,都瘦了……

    若说丸子最喜欢的,还是团子,田慧啥的都得靠后些。

    果然,田慧坐在院子里,看着圆子几人过来的时候,团子抱着圆滚滚的丸子。

    “怎么了,又摔了一回了?”田慧看见丸子的衣裳上沾了些泥。

    “弯儿,不,累累——”

    一头雾水。

    “丸子没哭啦——娘,我抱着丸子去书房了啊……”这一年,团子稳重了不少,许是有了丸子后,突然间有了做哥哥的觉悟。就是连话都不大多说了,每日只想着往书房钻,活脱脱地换了个人似的。

    若不是圆子给田慧解惑了,田慧怕是得怀疑团子这是受了啥刺激了。

    不过,也确实是受了刺激了。

    这事儿,说来也简单。

    因为,丸子只能跟团子“心灵相通”,不管说啥。团子最多晚个几息,就能明白过来。是以,丸子也爱黏着这个跟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哥哥。

    经常,就能听到,丸子叽里咕噜一阵,然后团子就以正常人能听懂的话回复丸子,丸子又是叽里咕噜一阵。

    一开始。让圆子好些抓狂。每日地啥事儿都做不了,就光是听着这哥俩在那儿叽里咕噜和正常的之间转换了。实在是太想知道丸子叽里咕噜些啥了。

    只怪自己好奇心太重了些。

    有一回,圆子也是半猜测到丸子问了团子念得啥什么的。或是团子厉害不厉害的,因为纯粹是靠着团子的回答猜测的。

    “这个不好说啦,二哥知道很多啦!要不然,怎么跟丸子一道儿玩。”团子如是回答。有些含糊不清。

    “慧娘,方夫人领着方小姐来了。”福婶将人领了过来。

    说来。杨府变化最大的就是,终于请了个看门的小厮,还有个车夫,这俩人是父子俩。这人是杨立冬给带回来的。说原本就是康定城的。

    卖身给了杨府。

    原本杨立冬还想跟人签活契的,只是康伯说啥都不肯,非得卖身给杨府。寻求庇护。

    田慧原本就坐在院子外的石凳上,上头垫了棉垫。

    自打方小姐的病治好了后。随着方少爷时常跟着杨立冬后,方夫人也常会来杨府,带着方小姐,随意地说说话,打发打发时间。

    方小姐确实真是是个玲珑人,许是病好了后,看破的事儿多了,整个人散发着不一样的气质,只需就那么弯着嘴角,站在那儿,只那么一眼,就让人忽视不得。

    方府自打分了家后,方夫人的气度也不一样了,对着庶出的子女,也不苛刻,分家的时候,给的都不少。为此,方老爷更加敬重方夫人。

    “方夫人快里面请,我这不闲着没事儿,就坐在外头晒晒太阳——”田慧喜欢晒晒太阳,这是出了名的。天气稍稍冷了些,田慧就开始每日一早,雷打不动地晒太阳。

    啥都不干,真的就只是晒晒太阳。

    “就在这儿挺好的,这天儿一冷,我就忙得不得闲。”方夫人时常来杨府,不等人招呼,就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下来。方小姐也是笑着跟着她娘一道儿坐下来。

    “我娘就时常念着,原本以为分了家了,这日子就得了闲了,这不,想得多了……”方小姐笑意吟吟,对着田慧,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

    自己最难的时候,都被她看见了,现在还能更丑到哪儿去?

    等福婶端着茶水走过来的时候,方夫人惶恐地站起来,“福嫂子,怎好意思劳烦你了。我说杨夫人,你也至少买个端茶送水的,每回都是福嫂子端着茶点来,我这都惶恐不安了……”

    方夫人又是客气地谢过了福婶,方小姐帮着将茶点放在石桌上,等福婶走了后,才又坐下。

    好一阵,兵荒马乱。

    看来确实是得买个丫鬟了。

    “我这不是瞧不上中意的,下次若是有个好的,别忘记带给我瞧瞧。”田慧是果真找不到合适的,原本就想着再买个厨娘,不过,厨娘这事儿被福婶给驳了回去。

    方夫人自然道“好”,这选丫鬟的事儿,能交给她来做,可见,这杨夫人也是极信任自家的。

    “杨夫人,不知道那个钱婶有没有在府上?”钱氏时常会来杨府小住,有时候还会带着他们家的三三,三三只比丸子大了几个月,也正是能玩到一处儿。

    田慧不知方夫人为何会提到钱婶,“钱婶已经回去了,今日一早就回去了,二儿媳妇有了身子了,带着儿媳妇回村子里去养着去呢。”

    知事媳妇好不容易有了身子了,钱氏昨日乐了一整日,一大早就收拾包袱,让知事媳妇领着二二,一道儿回村子去了,顺带着让二二回村子里的书院念书去。

    “可是不巧了,我原本是想着给我那庶女来探探口风的,杨知故这小子我也是见到过好几回的,我看着也是极欢喜的。这不,想着来探探钱嫂子的口风。”方夫人一点儿都不含糊,直接道。

    待得方夫人说完了,方小姐才接着道:“我那小妹,一直就是养在我娘跟前,最是乖巧,跟我们兄妹俩也和得来。不过,这人啊,就是没啥小心眼,就是说话也直来直去的。

    我娘好不苦恼,钱婶可是出了名的好婆婆,我娘心疼小妹,这不就想着来探探口风了。”

    如此,田慧算是明白了。看来这方府的庶女,也还算是得宠的,若不然,方夫人也不会主动来探口风来着。

    “行,我回头跟钱婶说说看,不知道方小姐,今年多大了?”田慧很少出门,也不大清楚这南下镇适龄女子的情况。看来还得打听打听去。

    “已经十四了,不管是晚几年,还是啥的都不成问题!”看来方夫人是真的相中了杨知故,如若不然,也不会凡事都依着男方。

    田慧点头算是明了。

    “小妹就像是我娘亲生的一样,这才刚刚出生就被抱到我娘的院子。如今,我是已经不指望再成亲了,也让我娘尝一把嫁闺女的滋味儿……”方小姐淡然地道,只是话语里仍是有说不出来的寂寥。

    田慧是知道的,方小姐其实并不乏来上门提亲的,只是,多半是还没有放下心结,也没有那个中意的他……

    “难不成,你真的打算不嫁了?你看看我,带着俩儿子,不也照样风风光光地出嫁,如今过得不比旁人差……”南下镇里,不少女子,过得不如意的卑微的,就会想到杨府的女主人,还能比杨夫人更差吗!

    不过,南下镇,和离的女子越来越多……

    这倒是令人始料未及的。

    “我跟杨夫人不一样。若是我有杨夫人的这般运道,当初也不会混得这般凄惨,若不是有杨夫人救命,我怕是早就化成了一杯黄土了……”方小姐自嘲道。

    她知道自己,或许所有的好运都已经用光了。

    不喜不悲。

    “杨夫人若是能劝,就帮我劝劝小女吧。这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子过一辈子,让我就是老了,怎么能闭得了眼。”

    “好了,娘,本是来给小妹说亲的,你老是提我做什么,我现在不都是挺好的,难不成是不想我在家里待了?”一看她娘又要开始抹眼泪了,适时地阻止道。

    田慧也是个不大会劝人的,“你小妹这事儿我记住了,回头,我就带信给钱婶去!”

    等将人送了出去,福婶才神秘兮兮地问道:“我刚刚好像有听到杨知故,怎么了?是来给知故这小子说亲的?”

    自打杨知故做了“石头宴”的掌柜的,说亲的人就没有断过,钱氏那儿倒是好过的很,但凡务实些,心眼好些,大度些,长得过得去些,钱氏都看着欢喜。

    不过,到了杨知故那儿,就算是将人给夸到天边儿去,杨知故都不会眼眨一下的。

    钱氏也不是没张罗过相看相看,可是杨知故就是连人都不肯去一下的,借口还是现成的。“铺子里离不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