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美溪才把文件看了一个开头,杏子就敲门进来,负责教她英文的莉莉小姐已经到了。

    张美溪就放下文件,拿起作业往外走,小桃在一边大急:

    “大小姐,你还没有吃早饭。”

    张美溪手拍了自己脑袋一下,骤然成名,应接不暇,一团忙乱。 
    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下来,挂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在脸上,邀请莉莉史密斯小姐一起去餐厅共进早餐。

    “什么?你吃过早餐来的,呵呵,没关系,来尝尝新买的咖啡。”

    吃饭的功夫,张美溪还顺便翻了报纸。

    《大众画报》上面,有学生的练笔的水墨画作品,模特竟然是山东先生。

    那位山东先生侧身望月,白色长髯,一袭青袍,飘飘然然。  

    果然如此,张美溪默默放下报纸,换另一张。

    另一张就是最让人讨厌的《白话文学报》。

    这年头,白话文学正处于事业的飞速上升期,他们竟然还不满足,还帮人刊登了广告。

    “同安堂神药青梅素上市,咳嗽喘痰,一副根除,欢迎新老顾客光临惠顾,有需订购,也可摇电话,三八一三五,下午三时至八时。”

    “中点房新鲜出炉青梅酥,滋养美味!”

    他们这是山寨了山东先生,还嫌弃他是个起名废,把“霉”改成“梅”了。

    幸好,这个时代的报纸也像后世的论坛一样,如果上了热门话题,就会兴旺几天,然后被新的话题代替。

    过了几天,就是1923的春节,然后南京和北京都有新的总统上任,清国的旧君主又大婚了,东北的张大帅又宣布独立了,年轻的中华在春风里飘摇,很有些碎裂的危险,报纸又有了新的卖点,就把山东先生放下了。

    过了春节,就是正月,正月是访亲走友,社交活动最频繁的一个月份,在上海的上流社交圈子里,黄家也算是半步踏进了门槛。

    已故的外祖父是做过几任知县的,算是小小一个人物,黄大舅舅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在官场里厮混,现在就在上海市卫生厅里做一个副厅长,卫生厅里副厅长也有四五个,开一桌麻将,还得有人站着看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小小一个人物吧。

    正月里,黄小姐们都是要去黄大舅舅家的公馆里走动的,黄家的五兄弟也要秀一下恩爱,张美溪也被带过去几次。

    富贵有闲心的太太们总是要拉了张美溪的手,嘴巴里说着亲热的话,心里评估着她的价格,让她厌恶的很。

    这天张美溪胡乱找了个头晕眼花的毛病,不肯跟着黄四舅妈和黄小姐们出门,一个人窝在书房里埋头处理文件。

    忽然就乱哄哄的冲进来一堆臭烘烘的男孩子,是黄家还有老亲近邻们的少爷们,少爷们是刚完成了不知道什么运动,随便找一间房做更衣室。

    张美溪想起来了,虽然她一直在这里上课,其实这间书房确实是黄四舅家共用的,默默的就让出了书房,回自己的卧房了。

    谁知道就有一位丁少爷,看见张美溪,袅袅婷婷十二三,豆蔻枝头二月花,上衫下裙,素雅文静。

    丁少爷就在春风里动了春心,送来了玫瑰花给黄家表小姐,又请她去跳舞。

    往日都是中老年太太们看上张美溪,这次可是不同,是少年人的主动出击。

    消息传到黄四舅妈那里,黄四舅妈眉开眼笑的给六姑太太发了一封电报。

    山东老家张宅的张太太,收到了电报,也是眉开眼笑。

    回想起自己以前青春年少,在上海也很是喜爱这样的玩乐。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水晶璀璨。舞会上的俊男美女,眉目间的浪漫和情意。

    张太太力主把女儿送去上海,第一就是因为山东地区混乱动荡,为了女儿的安全着想;第二也是为了让她有个轻松惬意的少女时代。

    张大爷看到电报,就有点犹豫了,周家三个少爷在上海,怎么这么不争气,两家联姻的事情要是吹了,只怕土匪婆周太太那里过不去。

    所以张大爷就费了点心思,开始关注女儿的功课。

    黄四舅舅受了六妹夫张大爷的委托,请来张美溪的三位家教询问情况。

    理科的老先生就连连摇头了,说起这个孩子,听他讲的几何代数,看样子也是能听得懂的,但是经常心不在焉的走神,最不好的是,布置给她的作业,基本上都不能完成。

    这个老先生也是要几分面子的,既然孩子是这样,家长询问起来他也脸红,干脆就拱手给黄四舅舅辞职了。

    黄四舅舅大惊,他一直听说侄女美溪是十分用功,日日泡在书房的,还以为是个书呆子,功课竟然这样糟糕,难道是个傻的不成?

    红发美少女莉莉小姐对张美溪的英文水平赞不绝口,把张美溪夸成千载难逢的语言神童,并且很不好意思的承认,如果不是为了份高额时薪,她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

    最后点评的是国文老师,这个国文老师的评点倒是详细中肯的。
 

030美溪小姐和山东先生

    这位教文科的家庭教师,四十多岁,一袭二蓝布长衫,谈吐文雅,向黄四舅舅总结道:

    “都是不行的,不善于雕琢文辞,又不能将人物事件写出鲜活生动的意思来。 ”

    黄四舅舅苦笑一声:

    “果然是这样,这孩子愚笨,让先生费心了。”

    文科先生向黄四舅舅拱手,笑道:

    “否也否也,美溪同学是极为聪慧的,她虽然不擅长写文,却善于欣赏,国学文字之美,是需要仔细品味的。我在近年,常有废文字改符号的言论,倒是被美溪同学说服了。国文需要国民青年们来传承和扶持,美溪同学是能担当这样大任的人。”

    黄四舅舅倒是信了理科教师的话,不太信任文科和外语的教师,想着一个小女孩子,读书不过是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子罢了。

    黄四舅舅到底又叫了侄女儿过来,询问她的意见。

    张美溪是不想去上学校的,浪费大量的时间,读一肚子,或者过时或者错误的知识,太不值得,但她知道自己年纪幼小,不能不听家长管教,就告诉黄四舅舅去报考慧文女中。

    这个时候,正好是慧文女中春季招生,张美溪就大张旗鼓的过去参加了入学考试,三天后就放了榜,她名落孙山。

    出了这种结果,她依旧坚持不去读那个花钱就能去的洋泾浜女中,换了个老实怯懦的理科教师,依旧在家听课。

    慢慢外面就又传出黄家那个表小姐草包脑袋,执拗脾气的怪话来。 

    小丫头杏子穿了一身春竹布夹棉旗袍,梳了一个黝黑的独股辫子,端着一杯西柚汁走进房间,美溪从资料堆里抬起头来,看着她笑:

    “咦,今天换了新发型呐!”

    杏子就老不高兴的黑着脸:

    “这都是桃子的主意,这里的女佣看大小姐你梳着两只辫子,都说好看,也要跟着学,桃子说上下有别,不让她们梳,连我和她也要改样子。”

    张美溪脑门上划了几条黑线,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小丫头们也忙着宅斗那。

    第二天就告诉黄四舅妈,让小桃和杏子随着黄家小姐们去洋泾浜中学读书。

    小桃子是不同意的,找她来理论:

    “大小姐,我不能去上学,没有我们在身边,你一个人可怎么行。”

    张美溪叹息:

    “小桃子,我真是喜欢你,也离不开你,但是你要在我身边,没有本事怎么能行?你要多读几年书,以后才能长久的更好的帮助我不是吗?合心意的助理很难找的,我记得你们两个以前用左手写毛笔字都能冒充我,帮我搪塞那个孔老夫子,所以趁着年轻加劲儿学吧!”

    桃子和杏子两个只好委委屈屈的去上学,张美溪就让刚学会开车的张家听差,开了崭新的福特来回接送她们。

    黄四舅和黄五舅家都是只有一辆汽车,要是用的多,还要摇电话去叫出租。黄小姐们上学,还在用人力青篷车,其实就是黄包车,不过黄色的是出租用的人力车,私家用的,一般把棚子做成青色,和大街上雇佣的黄包车区分。

    这样一来,桃子杏子两个,倒是比黄小姐们还要阔气起来。慢慢的这些表姐妹,也就和张美溪有了嫌隙,本来也总玩不到一起。  

    寄住在舅舅家,总是有不合心意的地方,从书房里有少爷们进来,遇到发痴的丁少爷,张美溪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改了窝在自己卧房。

    她想要的化学实验仪器,慢慢的在先施公司百货经理的努力下凑齐了,可是在黄四舅的公馆,比不上当年在平安县张家老宅方便,实验室也还没有开设出来。

    这日又送走了桃杏,张美溪忽然来了兴致,穿了件米白色风衣,去外白渡桥上看风景散心,上海人老话说的,跳黄浦江,一般就是要从外白渡桥上往下跳。

    这时候,天上又淅淅沥沥的落下雨来,在外人看来,这个小小的少女,真是无限的孤单和失意……

    美溪小姐在黄浦江上失意,山东先生在纽约城里发威。

    山东先生刚在美国的纽约打赢了一场轰动很大的官司。

    当然出席在法庭的是他的律师。

    原来一个多月之前,英国的制药厂家终于预备好了第一批青霉素,在一帮学界粉丝的火热关注下,在欧美两个大陆发售。

    以前不过是看论文,听名字,这次欧美的医师们终于拿到了实物,开始广泛大量的在临床病人里使用。

    青霉素这个东西,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有一定的过敏几率,如果不做皮肤测试,贸然注射的话,引发过敏,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当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死了。

    在1923年的时候,欧美比较基层的医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二把刀,唯心主义,随心所欲,并不严格执行说明的流程,在青霉素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按照它十分之一的过敏几率,很快就出现了医疗事故,接连死了好几个病人。

    出事故死人了,就要打官司上法庭。

    欧美两州的报纸又找到卖点了,疯狂的报道。

    其实以前中世纪的欧洲,比同时期的中国黑暗落后了很多。

    欧洲发达起来,靠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一切的改变,才只有短短的两百年而已,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科学家的地位,已经被无限的抬高了,欧美人嘴巴里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信仰的是上帝,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科学和技术是极度崇拜的。

    科学家们,本来就是孤僻古怪的居多,这次有人告新鲜出炉的科学界领袖山东先生,就有无数科学界的粉丝,撒泼打滚的维护。

    原告是死了人的,人命大事,自然也可以无理搅三分。

    一下子,各种各样的讨论又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法庭上,泡利律师舌灿莲花,口若悬河,滔滔流水。

    到了法官宣布山东先生获胜。

    看台上又是一片欢声雷动。

    科学界还是认为他们的代表人物,山东先生受了莫大委屈,一下子又涌出了各种各样的补偿意见。

    把山东先生的这个名字,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几乎差一点点,就和耶稣并列了。

       
………………………………

031一个叫平安的皮包公司

    黄浦江,江面宽阔,水色酱青,江水安静的流淌,三三两两的渔船和货轮驶过。 黄埔江岸边是高低起伏的现代化建筑,有中西合璧的折中风格,也有纯西洋的哥特式、洛可可式样。那里,就是民国上海的十里洋场。

    张美溪站在白渡桥上,眼前的景物一片恍惚,她仿佛看到了入夜后这十里洋场的灯火璀璨,然后这灯火又慢慢燃烧起来,更加广阔,更加明亮,磅礴的气势涌动冲击,改了天换了地。那是百年后的东方明珠,百年后的中国上海。

    春雨开始淅淅沥沥,撒入缓缓流淌的黄浦江,没有激起任何涟漪,张美溪站在那里,脸上挂了一个淡淡的笑。

    她的专职司机周家大少爷,推开福特车的车门,撑起一把竹油布的雨伞,快步走过来。

    周大少爷用伞遮起了细雨,又伸手揽住她小小的肩膀,遮住吹来的寒风:

    “大妹妹,下雨了,回去吧!”

    “嗯。”张美溪顺从的跟着周大少爷回去。

    到了珊瑚园十六号的黄四舅公馆,周大少爷喊黄家的女佣给她煮姜汤,烧水洗头。又用训斥的语气说:

    “还是个小女孩呐,这个样子,让我怎么放心回山东。”

    过了年,山东那边抢地盘抢的很厉害,经常有打着各色番号的军队路过平安县。

    周太太就笑着说:

    “让老大送他弟弟妹妹去上海念书,怎么一送就是半年!老大从小就是个粗鲁爱打爱杀的性子,那大城市的人娇气,怎么能留住他。”

    张家大爷就发电报过来,让周大少爷回去帮周太太管理保安队。

    周大少爷被电报催了两三次,就带了一半的兵丁回山东了。 

    周二少爷叹气:

    “我正说上海花销大,白养着不划算,要给他们开个买卖那,现在只剩这十来个听差,就只好先做小点的生意了。”

    周二少爷就摇了电话,请美溪大小姐出门吃饭。

    选的是最有名气的德顺楼,吃最地道的上海本帮菜,预先定好的位子,还定好了店里的招牌菜,油爆河虾。

    张美溪欣然赴约。

    周二少爷,周三少爷虽然看着是有点年幼的,可是气势还足够。

    店伙计殷勤的带他们进了包厢。

    冷热上齐,三人正在胡乱说笑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一阵嚷嚷。

    叫过伙计问了,原来是有洋帮办,带了洋种白人来吃上海菜,没有位子,洋帮办发威,拍桌子逼伙计驱赶有位子的吃客。

    “太不要脸了。”

    吃客们气急,有跳脚骂的:

    “洋人就是这人的爹呀!”

    在上海,这种洋帮办,翻译,洋大班。比正宗的洋白人还要更遭人恨。

    周二少爷笑着将一只大虾沾了酱料,幽幽的说:

    “以前在咱们山东,和洋人闹事,杀的最多的就是这些跟洋人站队的二毛子。”

    张美溪也自己动手剥了一只虾:

    “跟洋人混的都没有好下场,我在报纸上看,有人要悬赏杀了那个在外国卖药的山东先生。”

    周二少爷将大虾扔进嘴巴里,才冷笑着说:

    “你还信那些忠勇侠客,皇帝还被圈在皇宫里那,也没见有一个人愿意热血救主,那些督抚,不都独立了?”

    张美溪黯然:

    “前清的皇帝也不占大义,侠客不搭理,那个山东先生的狗头还是容易砍的!”

    周二少爷忽然噗嗤一声笑了,使劲拍着手:

    “大小姐骂自己是狗头,哈哈哈。”

    张美溪一惊,胡乱掩饰说:

    “胡说什么那,你才小狗那!”

    周二少爷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衣衫,一双清亮的眼睛直视着她:

    “不胡说,要正经的说,山东先生,你好!”

    张美溪吃惊:

    “你知道了?”

    周二少爷笑:

    “这太容易猜了好不好,你前年就给过老三青霉素伤药吧,还有我娘那次起死回生,还有最重要的,你家的听差天天折腾电报和资料信件,当我不认识英语呀?”

    张美溪恢复镇定,拿大虾去沾了酱料:

    “我还以为小桃会先猜出来那,你很不错嘛!”

    周二少爷笑着拱手:

    “多谢大小姐夸奖,一般的很。”

    张美溪吃虾:

    “你也觉得我崇洋媚外?可是我们自己也没有机器,也没有技术工人,根本没办法量产青霉素,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的医生用西药,是个巨大的工程。我需要一步一步来。”

    周家二少爷用他清亮的眼睛直盯着张美溪:

    “我会帮你的。”

    张美溪挑起她好看的笼烟眉,笑着回望:

    “好吧,你来帮我!”

    四目相对,两人都没有退缩。

    世交的张家和周家,一百多年的相互依存,让他们可以生死相托,到这一辈又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周家少爷是合作的首选,信任是理所当然的。

    周三少爷憨憨的在一边嚷:

    “大姐姐,我也帮你!”

    两人转头:

    “你也听懂啦。”

    周三少爷脸涨的通红,拍桌子:

    “我只比你们小一岁。又不是傻子。”

    几天后。

    在十里洋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里,显眼地段,高档大楼,几个听差用锤子铛铛的敲击一块木牌子,一个叫平安制药的皮包公司成立了。

    周少爷果然是很聪明的。

    随便出了几个鬼点子,轻松的解决了张美溪以前担心的一大堆问题,什么买机器,生产线,技术工人。

    张美溪以前只是个不怎么认真工作的制药工程师,现代实验室所有仪器都准备的很齐全,她要做的不过是记录几个数字而已,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网上看yy小说了。

    一想到要从零开始,处理所有杂物,纷繁复杂,简直头大如斗。

    现在得了周二少爷这个助手,简直犹如得了诸葛亮,信心百倍。

    等等,不对呀,这个周二少爷只有十三岁好不好!他不会也是穿越的吧?

    张美溪顿时来了兴趣,反复试探,最后只好无奈得出一个结论,人家只是聪慧妖孽而已,少年天才,比她这个刷绿漆重来一次装嫩的老黄瓜,智商、情商高了无数倍!

    从此张美溪连家教课程都不上了,每天都坐了汽车,和周家少爷们出门。

    黄四舅妈就有点着急了,拉着黄四舅就抱怨。

    “这可怎么给六姑太太交代!”

    ……
       
………………………………

032小桃有理子

    黄四舅舅挣开黄四舅妈的手,弹了几下自己的衣服,从怀里摸出一只金色的怀表来,一副着急出门的样子: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大侄女过来上海本来就是玩的,她一个小女孩子,你还指望她考状元你呐?多找几个听差跟着,不出乱子就好。 还有家里兄弟姐妹的几个,也要多带着她。”

    黄四舅妈想想也是,最要紧的是要让大侄女心里和自己家亲近,甩了手帕,转身去吩咐黄少爷和黄小姐们:

    “看好你们表妹,她还小那,谁和你们表妹走的最近,零用钱就加一倍。”

    于是黄家的少爷们和小姐们没事都围着小表妹,每日都想一些花样勾着她一起玩。

    张美溪好容易得了机会和周二周三独处,就苦笑着说:

    “还不如以前做书呆子那,倒能安静。现在都知道我爱出来玩,一大群人围着。”

    周三少爷憨憨的笑:

    “你舅舅家是拿你当小孩儿那,管教的严。”

    张美溪叹息:

    “当小孩儿就是不方便。”

    周二少爷忽然坏坏的笑起来:

    “我有个极好的办法,让你立刻变大人,挣脱了舅舅家的管束!”

    张美溪惊喜:

    “真的?”

    “那当然啦!”

    周二少爷整理了一下他的青色衣衫,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说:

    “你和我登报结婚,做个周二太太,可不是就能一下子变大人了,你舅舅家再也不会管你了。 ”

    周三少爷听他二哥这样一说,受了极大的震撼,眼睛瞪的老圆,说不出话来。

    张美溪一手捂着小肚子,一手指着周二少爷哈哈大笑:

    “你这么一点点的小人,就想娶媳妇啦?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周三少爷也跟着嘿嘿笑,拍着手唱:

    “要媳妇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拔蜡。早上起来梳小辫子。梳个小辫子,累坏胖小子。”

    周二少爷跳起来躲开,拿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好啦好啦,别唱了,我还有别的好办法。”

    又过了两三天,几个听差拿着锤子,铛铛铛的敲,把一块木牌子钉在平安制药公司的旁边。

    新木牌上面写的是:平安课业讲习班。

    讲习班请了一个英文教师,是个十八岁的红头发姑娘,名字叫莉莉。还请了一位国文教师,四十多岁,一袭二蓝布的长衫,优雅斯文,姓高。

    黄家的少爷和黄小姐们只去了一次,就打死也不去了,黄四舅妈的零用钱再加多少都不管用。

    张美溪每日在黄家吃了早饭就出门,去讲习班读书学功课。

    到晚上黄四公馆开饭,女佣就摇个电话去讲习班,然后告诉黄四舅妈知道,黄四舅妈每次都摆手让厨房给表小姐留饭。

    如此这样,次数多了,干脆电话都不摇了,要赶上家里有事,直接喊人去接,每次都能在讲习班顺当找到人。

    莉莉小姐就说:

    “亲爱的,我现在也不教你什么,怎么能白拿一份时薪。”

    张美溪就让她给桃子杏子,听差们补课。

    周三少爷憨憨的,有时候也拿一本书,坐在一边跟着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