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小姐请太太中午十二点,一定要收听青岛电台的广播。”
贴身女佣继续陪笑着说:
“大小姐心里总是有太太的,今天一大早开始,发了多少封问太太身体的电报。还说这次预定出去一个月,结果出去了两个月,算是第一次对太太失言了,等见面以后,任凭太太的惩罚。”
张太太听了这样贴心的话,脸上才有了一些笑意。
到了中午,早早守着来听青岛电台的广播。
结果竟然是大明星小桃子的个人演唱会。小桃子连着唱了几首歌。据说有可能会选其中一首作为国家的国歌。主持人又介绍说,这些歌曲的创作者都是张美溪,她还创作了一系列几首献给妈妈的歌曲。
希望听众帮忙选一下,哪一首最好听,预备她亲自在妈妈生日会上唱出来。
下面依旧是女明星小桃子来表演这几首歌曲。
张太太已经听得眼睛湿润。原来老张家有一个奇特的规矩。就是家里人从来不过生日。大约这也是和民间传说有关。据说要想活的长,就不能让寿命的管理人员地府判官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岁数。
张家的生日一直都是特别的简陋。
这次女儿张美溪心里还想着母亲张太太,并且亲自做了歌词出来。
怎么能不让张太太感动到流泪呢!
这本来只是张美溪因为电话线不好,没办法打电话,回到青岛之后,马上想了个办法,用特别的方式给张太太报个平安而已。
当然了,也顺便发表了几首,振奋士气,歌颂祖国的优秀歌曲。
大部分歌曲都会在庆典上重新表演一次,甚至会选定某一首作为国歌。
看到张太太如此激动,贴身女佣又说了一句最经典的评价:
“这个张家总是大小姐的,太太您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张太太这才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来:
“说的也是,张家迟早都是溪儿的,她又那样贴心孝顺,我这样也不能白混日子,总要做些事情才好。”
张太太终于决定勤奋努力,为张家做一些事情,她的切入点有些简单。
黄大舅舅曾经吹嘘过:
当初袁总统登基的时候,一套龙袍花了80万块大洋。
张太太为家族出力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设计了一系列的庆典礼服。
最重头戏的意见,就是用来给张老太爷宣誓就职总统穿。
大庆典的两件小事,国歌和国礼服,算是搞定了。
………………………………
563大庆典那些事(二)
张美溪立刻就要到广州城去找老太爷,但老太爷一点都舍不得孙女劳累辛苦,稍微考虑了一下,就令她去近一些的北平等着,上海的张太太自然也要叫上,全家团聚。
张家大爷镇守大庆,也处理了一些紧要问题,就赶来北平。
虽然倒戈将军冯玉洋一直说他对山东先生满意。
但周大少爷对反叛之人特别没有耐心,立刻就要杀掉。
周太太出面才阻止下来:
“留着冯玉洋和郭松林,东北王父子肯定就能安稳了。”
在三十六路督军中搞平衡,这也是谋士们共同的建议。
张家大爷说:
“让他们安稳些也好,咱们找人也方便。”
周大少爷心里,他是不服气任何军阀可以拿来杀一杀。
周太太也劝他道:
“就算你有这三两下的本事,我们也都知道。可总得明白咱们最大的后台是山东先生,如今真的要四处惹事出去打仗,就算耽误了一点半点的找你溪儿妹妹,可别怪我做娘的出狠手。”
这样才算把周大少爷压制了一些。
等到张美溪平安回来,治安维持会也算是修成正果,一切万事大吉。
张老太爷叹气:
“现在这个家就是溪儿做主,你如果嫌弃这个大耐烦,咱们就回老家隐居。”
张美溪精神振奋:
“实在没有想到,现在能够全国一统,我原本最怕处处烽烟。竟然这样简单就解决了。老太爷是做了一件拯救4万万同胞的大功劳。”
张老太爷原本没有太大野心,只不过孙女一句夸奖就让他心里乐开花。
兴致勃勃擦拳磨掌,预备着山东先生指哪里就打哪里。
张美溪赞叹愉快的话说了好几次:
“这真是出乎了所有愿望之外的惊喜。”
冷静了一两天才总结说:
“既然现在已经有了如此好的结果,与国与民都是大喜事,实在没有放弃的必要。爷爷第一就是保重身体,倘若再有些多余的精力帮着处理军政就更好了。”
自己嫡亲孙女的恳求,张老太爷就算是没有精力,也会全力而为,更何况现在确实精力充沛。
大约也是以前知道的历史过于苦难了些,张老太爷的工作一直不停的让张美溪感觉到惊叹。
在这样的大惊大喜之下,张美溪也不得不稍微抽出一部分精力来放在军政事务上,她的参与虽然全面系统,可是老张家也真是从善如流的典范,张美溪提供的意见也不算多,只要她提意见的方面,总是也会有显而易见的好处。
即便当时看不出来,将来也会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的好处呀。
老张在一家四口加上周家四口,在北平聚会,居住在原本的治安维持会驻地瑞鹤园。
内内外外已经是层层防御,弄得张家大爷开始担心拘束了张美溪和张太太。张美溪是重度宅女患者,竟然多日不出办公室,生活上和以前的囚禁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她都没有怎么发觉。
大约对于宅女来说,只要不明确告诉她,你是被限制的,就可以了。
心灵自由宽广到可以沟通天地的程度。
老张家原本的嫡系管事主任们,中高层的人员还是有些尤嫌不足的样子。
“如今这样的情势,就算住在皇宫里也是合适的。”
张老太爷摆手说:
“做人总要讲究一些惜福,一切事体依从简便为主的前提。”
张美溪的境界已经大有不同,她说:
“现在我们有一定的实力,该热闹的地方也需要热闹。”
张老太爷是孙女高兴就万事知足。于是就定都北平,陪都济南,这种双都制原本也是明朝旧例子。
等到两个城市都发展起来,民众还觉得两个城市过于巨无霸了,慢慢做出三都甚至四都的提议来。
没有任何人可以想象,如果只有一个都城会是怎么样震撼的臃肿效果。
各种版本的笑话当然也会流传,比如说开车从北平城的南边到最北边所需要的时间,竟然比坐高铁从北平城到济南城的时间还要多上一倍。
那种情况就出现在人人都有车,整个国家进入车轮上奔跑的年代时期了。
偶然也会有一些抱怨,更多的是强烈的建议。指责机械研究所没有研发出适合飞行器。
虽然信仰是自由的,大多数民众还是选择了信仰科学。
一切的不方便和心愿,都要寄希望于科学的发展。
老太爷********,专门设置了一个总务办公室,指挥筹备就职仪式。
山东先生的威名本来就人尽皆知。
原本在舆论方面下的本钱也起到了巨大作用,总务办公室每次下达一条命令。总是会有报纸和广播的大力吹捧,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对于就职仪式非常期待。
张老太爷简单看了一下仪式过程,就吩咐说:
“给大小姐拿去看一下。”
周大少爷点头领命,计划书本来也有多份副本抄送给张家大爷和张美溪的。
张美溪正在办公室里反复开导杏子:
“遇到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无法防备的。你作为我的贴身助理,要求自然会更高一些。我现在就决定好好处罚你,限定你一个月之内再回去胖八斤吧,这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处罚,优先度排在任何事件之前。”
杏子原本是粗实的身材,这一个月来担惊受怕,日夜忙碌,饮食水饭都大量减少。
足足瘦了有20斤的分量。老太爷和张大爷依旧对她极其不满意。
她那种飘零憔悴的形体和容貌,竟然比失踪了一个月的张美溪还差了许多。
张美溪当然不忍心惩罚,就连命令她长胖,也要分成3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十分担心这个助理过于死心眼,真的是死命吃起来伤了胃口。
杏子原本已经有了死志,如今一颗心都扑在张美溪身上。又觉得就算去死,恐怕会更伤到大小姐。
此刻她就坐在大小姐办公室的双人沙发上,坐得很深入,背也踏实的靠上了后背。
内心一片安详平和,甚至又有一种错觉,只要每天能看着大小姐吃空气,这丢掉的体重就会轻松涨回来。
桃子带着紫艳、蔷薇笑嘻嘻地走进来,后面跟着周二少爷和周三少爷。
“大小姐,快看一下这份宣誓就职仪式。太太那边衣服也准备好了,大小姐也要抽空去试一下才好。”
真是万事俱备,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定于12月1日举行。
………………………………
564大庆典那些事(三)
从张美溪失踪算起,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老太爷十二月一号就要宣誓就职。
小桃子看完大典的计划书,评点说:“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看起来太仓促了。”
周二少爷解释说:
“既然是顺应民意大势所趋,现在的情势条件,等上任之后慢慢调节打理才好。”
张美溪笑着说:
“只不过这阵子大家就太辛苦了。”
大家就一起笑:
“到了这样的时候,还有什么辛苦好讲的。”
宣誓就职的日期自然是由张家来做决定,但是为了选一个好日子而一直推下去,貌似也没有什么好处。
交接的时间太长,反而引起人心惶惶。
张老太爷已经搬去颐和园,张家大爷和张太太搬去了瑞王府。张美溪一直住在瑞鹤园。
负责安全防卫的周大少爷接二连三的说:
“还是需要换个地方。”
张美溪说:
“不用过于担心,罗伯特的事情只是意外。”
周大少爷就笔直白桦树一样原地站在那里,俊朗的脸庞,一副纠结的表情。
好多时候就是这样,杀多少人也没有关系,甚至自己去死也没有关系。可某一些人的安危却总是让人心尖打颤。
周太太笑着说:
“搬家的事情交给我,你们只要抬脚坐车就行了。老大你现在是怎么回事,连话都说不完整了。”
周大少爷这才又说:
“住在这里,其实再加一下防卫应该没有问题。”
原来周大少爷现在不管什么事情完全都听张美溪的命令,只要是她说的话,哪怕还有更好的方案,也总是严格按张美溪的来。
大小姐在过往的事情上发表出来的意见,让人很难做出反对她的意见。
张美溪最近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只好从椅子上站起来屈膝行礼说:
“我们这样的关系,哪里还需要讲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种规定。”
周太太顿时大笑起来:
“老大这样的,有人能管着些也好。”
于是张美溪又换了一下住所,搬到了清华大学实验室旁边。
等到12月1日,早早起床,坐车去陪老太爷用完早餐。全家人都身着盛装,前往皇宫南城门。
张老太爷还先去往旁边的一个大会议厅,那里已经有上百人等候着。军政界文化教育界农界工商界的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举办一个选举大会。一切都已经预定好,是走的仪式。
会议选举张老太为民国第六任总统,选举段歪鼻子,徐老狐狸等十几位督军做副总统,东北王为海陆空大元帅,高校长为总务长,周太太为妇女主任部长。
张老太爷的就职宣言长达一千多字,完全脱稿说出,根本无需照着念。
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可以表明这稿子不是背诵,而是走过心的。
50多岁的年纪,虽然消瘦,但精神抖擞。举止形态之间甚至有鹰视狼顾之感。
可见消瘦的身体里还蕴含着极大的爆发力。
期间掌声不断,到最后已经是欢声雷动。
张美溪只是赔笑站在一个比较靠边的角落里。
自古以来靠家族庇护坐上顶级位置,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像张美溪这样,只凭自己的原因,反而把父祖两代推送上高位的,就算是古今罕见了。
古往今来,英雄辈出,秦皇未必要比汉武输多少,但他的江山却止于二代。三国分立一时间多少枭雄,争夺得多么激烈热闹,可最后竟然全部止于二代。
不管什么样的英雄,在身体衰老之时也无力回天。每一代的交替都充满了危险。
老张家这种从下往上的情况,简直就可以说是三代无忧,坚固如铁了。
可这也属于特例,古今中外恐怕无人可以模仿。
老太爷发表过宣誓就职演讲之后,一行几百人浩浩荡荡前往皇宫南城门参加阅兵。
一开始社会各界代表,排成的方队走过走过。向着老太爷问好,老太爷不停地挥手致意。
再然后就是各省督军代表,原本议论过每方一千人,可是这样总算起来也有5万多人了。再加上平安原本的军团也有两三万。
周太太甚至促狭地说:
“干脆就看我们自己的兵好了。”
虽然这样声势也是远远超过的,却好像怕了各路督军捣乱一样。后来因为有的地方军队离得太远了,来不及赶到,争争吵吵定不下来。
周大少爷就利落地限定了他们每方出100人。又每合起来10组作为一个方阵通过。
城门楼前预备了108口仪炮,预定365响,开始还有人数得炮玩,可是到了后来,乱乱糟糟,热热闹闹,哪里还数得清。
除去炮声和欢闹之声,广场上还遍扎彩带,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帜挥舞。
人数过万之后,很简单的就几乎集合成了山海之势。
忽然,如波浪一般的人群慢慢安静下来,全部仰头看天。
天上一排飞机划过,扔下金光闪烁的彩纸来。
周大少爷到来之后,很简单的抢过了周三少爷的保卫工作。
三兄弟里还是老大最有威严。周二少爷头脑灵活嘴皮子,嘴皮子利落。也不敢和他大哥怎么样。
主要是不管他说什么话,人家也未必听,带钢板的军靴一脚踹过来,一切顿时结束。
用脚踹已经是周大少爷最温和的处理方式了。他最喜欢的还是拔枪崩掉,一了百了。
这次大典里,周大少爷因为主持军务的原因,竟然没有光鲜露面的机会。
最威风的还要数周三少爷,此刻正高高飞在天空之上,接受众人的昂头观礼。
其实平安集团现在大大小小的飞机也有30多架,加上东北军和各路督军的空军。总数竟然有200架之多。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飞机大小不一,速度也不一样。从两人机到几十人的大客机都有。速度也从200公里到600公里不等。
周三少爷反复排演,最后决定按个头速度来排练。
庆典开始之后,飞机行进过一次,在5公里外调头,又来回飞了三次。这200架飞机从头到尾不停排列,居然都是可以连续上的。
观众只觉得头上密密麻麻全是飞机,完全没有可能数清。
纷纷赞叹说真是大国气象,这个国家当然是大国,永远都是。
………………………………
565大庆典那些事(四)
不说经济和科技方面,就目前基础来看,面积和总人口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了。
参加观礼的人群欢呼跳跃,热泪盈眶。甚至有的兴奋不能自制,当场晕倒地上。
普通人也容易,马上就有救护人员赶到了。
总看台上,站在张老太爷旁边的徐老狐狸居然也高兴到昏迷。
这样的人总不至于是因为国家骄傲,只有犯病或者是装晕两种的可能。
一下子就抢了老太爷一小半的风头,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张美溪也只好手提碍事的礼服,小跑几步过去处理。里面一层包围的是医务人员,外面一层围起来的是保安,第三层就是各路媒体人员,记者们从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争前恐后,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早已经学会了合作,甚至有的甘愿做人梯,方便其他记者瞭望拍照录音的。徐老狐狸只用了半分钟就醒来,高喊口号:
“祖国万岁,大总统万岁!”
在场人员立刻明白这家伙是作秀了,但这样的场景也没有揭穿的可能了。
于是众人又跟着一起齐呼口号。看台上的人身处高位,都是心有算计。
有的议论说:
“想要总督一省军政,健康总要排在第一,老狐狸这样出事故,风头倒是足够了,在能力上恐怕难免会被人怀疑。”
也有人说:
“老狐狸从来都有算计,从不失手,这次应该也大有意味。”
果然,第二天的报纸刊登出来,老狐狸也占了很大的篇幅。
谋士们才评论着:
“这个也是为了好名声,也是退让一步的意思。”
其实按照张氏政权对于媒体的控制力度来说,到底给谁面子也全看老太爷的心思。
这次选用十多位副总统,也是有让他们顶缸的意思,内忧外患如此之多,出事了顶一位副总统就可以。
老太爷在开始就只需要做最风光的礼仪即可。
有好事儿的地方老太爷上,处理各种灾难等引起不好联想的事物,副总统上。
新官上任三把火,老狐狸应该是没猜到张老太爷打算拿谁开刀。
这样他就想先略微退让一步,观察一下。
跟老狐狸的低调不同,东北王这次表现的威风凛凛。
等到礼炮响了,飞机队过去之后,就是东北军组织的战马游行队。两千匹马同时行进,铁蹄铮铮,雷声轰隆。
其实战马的军演是非常危险的项目。只要一匹马出问题,就容易引起伤亡和大混乱。
大公子骑一匹高头大马行进在队伍的最前列,走到最中央的时候向看台行军礼。
头上戴着头盔,五彩的缨子竖起来有一尺半高。
人马合一,矫健自如,姿态气势如虎如龙。
看来只要没有飞机和火炮的打扰,战马的队伍也足够工整。
观众发出阵阵欢呼,手中的旗帜挥动。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参加军演的战马都是堵住了耳朵,如果需要冲杀的时候,眼睛也会蒙起来。
整个大典礼持续的时间有四五个小时,张太太穿着高跟鞋又是小脚,早已经受不了了。但她更关心的是女儿张美溪。不停的问:
“累不累,热不热?”
张美溪笑着回应:
“我扶着太太去休息一下,也是一样的。”
于是几人悄悄靠后一些,到后面的凉棚去坐。
这样众目睽睽的位置,其实也无所谓悄悄。
所以立刻就被人关注到,媒体的记者肯定更关注于大总统的家人八卦,写出来让市井百姓议论作乐。
张太太特别注意外在形象,摆出姿势来让他们照相。
又忐忑不安的向张美溪抱怨说:
“我看这些礼服过于新式的些,他们又都建议中国元素再多一些,到底应该怎么才好?”
张美溪笑着回复:
“太太高兴就是最好,报纸广播必定要把礼服夸出花来的。”
张太太向来偏爱欧美元素,现在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反而不自信起来,为了国家体面,以后也慢慢把中式元素添加起来。
不穿好的也说不过去,黑白的相机已经算是落伍设备,拿彩色相机的也有几个。最关键的还是电影的拍摄队伍。彩色电影拍摄机把整个庆典记录下来,录音也有专人负责。
外国嘉宾专门设立了一个观礼台。平安集团的涉外工作一向做得可圈可点。
各国公使都有派人前来出席,日本的公使和韩国的公使排在一起。
负责招待的一位钱主任发言说:
“日本是我们最好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
日本公使面色激动,连连哈腰。
钱主任走到了汉国公使面前,又照样背诵了一遍:
“韩国是我们最好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
对于外交家来说,跟谁都是和和气气的。他走去美国和英国以及各国公使面前说:
“从此我们的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愿意和各国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
欧美的公使们一起鼓掌:
“从此维护世界正义与和平的力量又壮大了。”
大殿里中间也安排了短暂的休息,所有人都领到了面包和香蕉作为加餐。
张老太爷和普通的观众士兵都是一样的。
虽然简陋,供应这么多人也是很浩大的工程。
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按多年之后的回忆录来看,其实中间也出现了特别多的错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