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了贵了,叶太太家里,是看不上这点小钱的,那些掮客惯常会看人下菜碟。”爱斯头女邻居上下打量女工一眼,在心里品度新邻居的身家。

    “我们没有,那个,我们这十九块,还要找一户人来分摊的。”女工摆手,表示自家并不是那种无需计算钱财的人家。

    “我们家本来也是看上正房,只是想找到合适脾气,分摊房租的人有些难。”爱斯头女邻居发表了一点意见,表示按她们自己家的身家,住在厢房是委屈了的。

    “我们家找起来倒是不难,相熟的人很多。”女工舒了一口气,分摊是简单的,和自己家条件相当的双职工家庭很多。挑顺眼的叫一户就行。

    厨房里传来奶奶的斥责声,女工尴尬的向爱斯头女邻居告罪,回头进门去处理。

    新居装有明亮的电灯,又通着自来水。这家的小男孩七岁,最调皮的年纪,他搬着一只小凳子,不停的玩开关电灯,和开关水龙头的游戏。

    奶奶是最见不得人浪费的,看小男孩雪白的毛线围巾被打湿,又费了那么多的清水,就拉了他的手臂,一面骂一面在厨房里乱转着,想找工具,来一点打屁股的惩罚。

    这家的男主人抱着家里三岁的小囡囡走进门来,小囡囡头上戴着一只团线的帽子,帽子上还有一只鸡蛋大的毛绒球球。

    男主人走到门廊边,啪的一声打开电灯,又啪的一声关掉,逗弄他心爱的小囡囡。嘴里说着:

    “开灯啦,关灯啦,囡囡不怕黑啦。”

    奶奶和女工都被家里小孩子的爹给闹的哭笑不得,她们的心情是愉悦的。她们也很难想象,住了有电灯和自来水的房子,厨房的锅里,还炖着一只鸡。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日子?

    三岁的小囡囡被父亲放在一只大椅子上,她抬起头来,睁着一双乌黑水蒙的眼睛,看向房顶。屋顶是斜面的,开着一扇镶着玻璃的老虎窗。

    天已经黑了下来,雨也早停了,小囡囡透过石库门房子的侧窗,看见了天上几颗星星在眨巴着眼睛。

    有一颗最亮的繁星,将一点星光送到了小囡囡的眼睛里,开启了她人生之初始的智慧,这是她最早的记忆。

    多年以后,有一位记者采访她:

    “总所周知,您出身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可是您的书里写的都是一些旧时代市井百姓的生活琐事,这是为什么?”

    女作家的目光变的迷蒙起来:

    “其实我小时候,过的就是那样市井百姓的生活,不像现在,每个人的空间都那么大,心灵却更加空虚起来,总是关注太多和幸福本质不相干的事情。”

    记者接下这句话,问出一个十分犀利的问题来:

    “那么,好多人都认为,全球的工业化是一个极其罪恶的阴谋,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模式才是最理想的,您对这个理论怎么看?”

    “当然,我也是这么看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那是我最向往的理想之国。”

    女作家结束了她的xx文学奖获奖记者招待会,坐了她的私人飞机,飞往澳洲的家,真是有点累了啊,她需要做一次全身的美容保养。平安科学院在皮肤新细胞更新换代研究上,又有新成果了。
………………………………

088城里人下乡(一)

        每个人人生之初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第二代平安人的记忆却很相似,悠长的巷子,推开一扇镶嵌铜环的石库门,葱花炝锅的香味,邻居间客套的寒暄,每年流行的鞋帽都不一样,父母总是精神抖擞,豪情满怀……

    平安制药的商品供不应求,工人就越招越多。 人一上百,行行色色。人一上千,无边无沿,人一上万,如海如山。

    这如海如山的平安工人衣食住行,每一种都能带给人浩浩荡荡之感,而平安高层对此的应对,只有三个字。“包出去”。

    包出去,要相信,每个人都是聪明的,即使自己找不对位置,也会被人推搡着找对位置。

    当平安工人把一枚又一枚的银元花出去的时候。

    他们要买吃的,工厂门口就开设了成片的大棚食档,他们三班倒着上班,一天要买九次吃的,那片大排档就灯火日夜不息,热汤热水随时伺候。

    他们要坐车行路,工厂门口每日都有叮叮当当响的双层电车串流不息,连上海城的黄包车夫们,也都记的他们的上下班时间,定点过来一趟,从不会走空。

    他们要穿衣服,正好上海的纺织业和洋货在争夺市场最激烈的时候,布料也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解决几万人的服装问题,洒洒水,毛毛雨,分分钟。

    工人们有时候还三五成群的穿着工装上街,竟然也被上海人认为是美的,成衣店里也会挂出仿制版来卖。变成一种永恒的经典款,请不要怀疑时人的审美吧。“美”字是怎么写的?羊加大为美,羊大为美,富足为美,工人们饱满和昂扬的精气神,总能把简单普通的蓝布工装穿出时髦气。

    他们要住房,一条又一条的新弄堂就建设起来,水门汀的宽街不变,石头雕花的拱形门房不变,推开那扇镶嵌铜环的黑漆实心木门,里面的宅子却设计更适宜小资之家了。 

    寒门贫户,或许也偶然有圣贤英豪出世,小康小资之家,却能成批成量的养育出社会的栋梁之才。平安工人的一个银元日薪,换来的幸福不光是当下,还在十年二十年后,并不太远的将来。

    一个无风无雨的晴和冬日,桃花居。

    周三少爷送了几株水仙花过来,是养在玻璃坛子里的,根部用雨花石来支撑装点。

    凌波水上客,甄宓妃子怜。暗香微微送,淡然水仙装。

    杏子笑嘻嘻的凑近了一些,想嗅一下花苞初绽的水仙花最纯美的气息,却把眉毛皱了起来。

    大客厅里生了极旺的炭火盆,桃子带回了几十种香料饼,总是换味道,所以厅房里是一种温热的暖香,倒让水仙淡不可闻了。

    桃花居一层的大客厅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都会弄出一点不同的装饰来。它真正的主人却有些抛弃它了,用来换取三楼实验室的绝对冷清安静。

    张美溪终于飘飘摇摇的走下楼来,怀里抱着厚厚的一沓子文档,看着他们笑:

    “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

    “有好东西吃那!”桃子拍着手笑。

    张美溪走过去看,是几色不常见的水果。

    “都是各地的药商们送来的,这几种不常见,就拿来给你们尝个新鲜。”

    周三少爷解释:

    “不知道大姐姐喜欢那一种,再让他们送。”

    张美溪看一个白瓷盘子里堆着已经切成小块的果子,晶莹剔透很美味的样子:

    “这个切好的是什么?看起来很清爽的样子。”

    “这个是雪莲果,带皮的不好看,我就切成块了。”桃子笑嘻嘻的邀功。

    “天山雪莲那?”张美溪拿起一只竹木小叉子,插起一块来吃。

    味道清清淡淡的,清甜水脆。

    “不是天山的雪莲,就是一种普通的乡下水果,好像是湖北的。”

    “湖北啊,我倒是想托人去一个乡下走一趟,现在乡下都挺乱的。”

    “工厂的工人几千人,什么地方的都有。还有几百个各地的药商和工厂交接,他们都是各地的地头蛇。”

    张美溪准备年底就推出平安制药的三种新产品,安黄,安定,安心丸。

    又过了两三天。

    平安制药的钱主任得了一项外差,去湖北的一个乡下找一个名医,送点钱。这个差事以前都是他叔叔钱三丰做,不过现在钱三丰去美国了,所以自然是他接班。

    他先是在鸿运楼请客,找了几个出身当地的药商打听情况。

    其中有个药商李四拍着胸脯打了保票:

    “八冬县的雷家,好说,有一个雷家的少爷还和我做过同学那。”

    钱主任也很高兴事情顺利,让酒让菜,宾主尽欢。

    第二日,钱主任就带了两个嫡系亲随,去找那个药商李四,准备出发。

    那个药商李四却又表现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来。

    钱主任有点气恼。

    药商李四赶紧解释:

    “其实也没什么,怪我没说清楚,他们那个地方,太穷。你们这个穿着打扮,是不行的,带的东西,也不行。”

    所以钱主任只好又耽搁一天,按李四的要求准备行李物品。

    衣服都换成最普通的二蓝布棉花袍子,带的东西,也都是一些日用洋货。

    李四也很义气,或许算是巴结,亲自陪同他们过去。

    他们一路又换火车又换车马,越走越荒凉,足足费了七八天的时间,才到达八冬的县城。

    等到了八冬县城,钱主任就完全理解李四了,这个地方果然是够穷。城墙破败,城内民房建筑都是灰黑低矮。街上的行人都穿着一身黑的破烂衣衫。

    现在县城里找了一间客栈,晚上脚冷,让店家加被子和火盆,店家居然送进来一个年轻瑟缩的女子:

    “天冷,让她给贵人暖脚。”

    钱主任曾经也是江湖中的人物,店家这种做派,他是一百个看不上眼,把人轰了出去,晚上就抱着盒子枪睡。

    被子盖了好几床,半点热气也没有。

    雷家是本地的中医世家,还是很好找的。

    李四引路,钱主任递了帖子过去拜访。

    雷家好像得了天降活龙一般,凑了本家五代二十多人,设了大宴招待他们。

    ……分割线……

    下面几章是写内陆乡下的穷苦生活的。讲完了小资,下面就该讲贫农了,都讲一点,才公平。    
………………………………

089城里人下乡(二)

        八冬县城的民居,大多低矮破败,屋墙是用半石半泥合筑而成的,泥土里又夹杂一些茅草之类的秸秆,增加泥墙的韧度。 

    院墙就更加低矮简陋了,甚至有一些被风雨侵蚀掉了,犬齿交错,中等身高的成年人,都可以清楚的看见院内的情景。

    大多数人家门廊上都挂着成串的辣椒,鲜红的固然可爱,可其中又夹杂了好多干燥的青白色,辣椒们也可怜,来不及长大就经历了风霜的那些,一般都是这种模样。

    雷家五代人,聚族而居,住房的条件明显要好很多,门墙都是青石青瓦,木质的梁房上甚至还遗留了一些褪色的雕花。

    钱主任谦和的拱手,说明来意:

    “鄙人是上海平安药厂的主任,听说雷家世代行医,医品高尚,家风仁德,所以想聘请雷氏的后人,做药厂的医药顾问,不用去上海坐班,只要帮忙看几个方子就行。”

    药商李四在一旁用土话又翻译几遍,又配合了几个动作语言说明钱主任货真价实,是上海来的贵人。

    雷家的家主雷医生,上下打量钱主任一眼,笑呵呵的请他们进去,嘴上说着:

    “八冬虽然是个贫寒的小地方,和上海那边的来往也是有一些的,报纸都积了一沓子,平安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了,钱主任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竟然这样顺利,钱主任赶紧摆手,做出谦恭平和的姿态来。

    雷医生弯腰请了钱主任进门,又吩咐几个小孩,分头去请家里的叔伯过来陪客。

    一阵忙乱过后,钱主任推辞一次,在雷家主宾的位子上坐了,待客的茶水也端了上来,家中的叔伯们也坐在陪客的位置上了。 
    钱主任就从一个很蠢笨的褡裢里拿出几张单方,请雷医生过目。

    雷医生双手接过单方,低头仔细看过,说一些赞叹的话:

    “引药主药,君臣佐使,法度甚妙。”

    然后又把单方递给几个叔伯,几个叔伯拿了单方,走进内间去商议。

    雷医生低声的给钱主任道歉:

    “让您见笑,实在是还有几个叔伯不认字,要译做土话念上一遍。”

    不怎么认字的医生也是有的,钱主任摆手,完全不介意。

    那几个单方他们爱改不改,自己的这趟外差的任务就是奇怪,是来做财神爷的,撒些钱财即可,如果雷家有别的要求,他也有很大的权限随机处理。

    又耗费了些时间,几个叔伯才走了出来,脸上都有笑意,对待钱主任更加热情了三分,这个平安制药还真是有几分能耐,也怪不得要请他们雷家做这个“顾问”。平安的药方确实和他们雷家日用的几个方子有八分相似。

    可是他们也明白自家的斤两分寸,并不敢贸然改动别人的成品单方。

    宾主交谈一番,双方都言语赤城,关系就更加热络亲密起来。

    雷家家主试探着提了一个工钱,钱主任爽快的应了,倒是叫人有一种有劲没处使用的空落感。

    钱主任是个人精,察言观色一番,知道这雷家人直白简单,并没有太多的花花事故,松了一口气,笑着赔罪:

    “看我这个脑子,进来这么大半日,礼物还忘了拿出来了。”就双手将礼单捧上,又摆手吩咐亲随将礼物抬进来。

    雷家小辈的人在外面,乱哄哄的说道:

    “我们来抬,我们来抬。”

    雷家家主生气的笑骂:

    “怎么这样猴急。”

    有个愚笨的小辈就在门外顶撞:

    “我们家里,怎么好让客人做事。”

    雷家家主气的喝骂:

    “你个勺,不清白,谁放出来的,回去跪祠堂。”

    这是在用土话骂小辈傻瓜了。

    满座的人,纷纷捧场的笑了。

    钱主任的礼物在厅堂里摆开,雷家人上到叔伯,下到小辈,纷纷都憋了一口大气。

    布料和上海糖果五颜六色也就算了,关键是那十块亮灿灿的西洋怀表,和十捆洋烟。让他们心中的算盘珠子哗啦成一片,按自己的人才地位,到底能不能分得到?

    雷家家主不愿意家人在外客面前失礼,自嘲的向钱主任告罪,把礼物都收起来,回头再分派。

    又是一阵忙乱后,雷家摆大宴,请钱主任上座。

    钱主任在席上也是谈笑风生,挥洒自如的,只是雷家所谓的大宴,有点奇怪。

    菜品就是,糖炒鸡蛋,盐炒鸡蛋,辣炒鸡蛋。糖炒豆芽菜,盐炒豆芽菜,辣炒豆芽菜。糖炒豆腐,盐炒豆腐,辣炒豆腐。

    钱主任心中纳罕,但是面色上并不显示出来,依旧很有礼貌的,让吃就吃几口,让喝也立刻干完。

    心中想着,古怪地方的古怪宴席,一切入乡随俗吧。

    这场所谓的大宴,就从半下午时分一直吃到了掌灯。钱主任强忍着不适应,也混了个七八分饱。

    天黑掌灯之后,雷家的宴席上,忽然又摆上来几样大菜,鸡鸭鱼肉,上面点缀着葱丝汤汁,十分肥厚的样子。

    陪客的药商李四急忙站了起来,用身子把钱主任半遮挡住,笑着说:

    “吃饱了,吃饱了,都撑的不行了,我们要告辞了。”

    钱主任是个人精,并不怪药商李四的自作主张,也笑着拱手,多谢雷家的招待。

    雷家众人看他们的表现,倒是轻轻出了一口气。

    雷家的众人几乎就是全部出动,将他们恭送出大门。约好了明天再去客栈拜会他们,又拿了两盏灯笼给他们路上照明。

    等到几人走远,转了一个弯子,药商李四才擦了脑门上的虚汗:

    “忘了给你们交代,差点就出了故事,这个八冬县的风俗,最后几道大菜,是大席面的规矩,都是木头做的,只能看,不能吃。”

    “木头做的?”钱主任仔细回想下,灯光下的几大盘子鸡鸭鱼肉倒也很像样子。

    “贼,他们几百年的老风俗了,最近也不常用了,谁知道又要用到您身上,按说也是客套尊重的意思,可是您不知道这个,万一动了筷子,就难看大了。”

    “原来上木头菜是送客的意思?”

    “不是,就是宴席结束的意思,还可以洗手更衣,换茶来喝,您是他们的贵客,肯定不会他们提出送客的。”

    钱主任听得稀奇,想想也可笑。

    天下大了,无奇不有,文人惯常的做法,端茶意思就是送客,宴会的最后一道菜,往往上个丸子汤,意思就是完整齐全了,这是公认的做法了。

    拿木头的菜品上桌,客人还要表示吃饱了,感谢主家的丰盛招待,这种死要面子的礼仪。这趟出外差,还真是让钱主任涨了见识。     
………………………………

090城里人下乡(三)

        八冬县夜间的街道一片漆黑,两只灯笼只能照出三五步的光晕,幸好县城的客栈也很近,步行十来分钟,他们就到了客栈。 

    客栈门口的门楣上挂了一只白炽灯,因为电压非常不稳定,灯光忽明忽暗的闪烁。即便是这样,也能给人很大的希望,这并不是蛮荒之地,还有文明的灯光。

    正如雷家家主所说,他们八冬县虽然穷困偏远,可是家里也积攒了一些上海的报纸,和那个繁华鼎盛之地上海,也是有一些往来沟通的。

    八冬县的客栈里就住了几个上海来的药商,本地盛产一种玄参,外表类似带皮烘干的红薯,是一味用处广泛的中药。

    钱主任走进客栈,告诉店家做几碗芝麻酱拌的热面条,这是一种味道很好的本地食品,他们的土话叫热干面。

    店家赶紧点头答应。

    钱主任走到客栈的院子正中,看见西侧的几间厢房亮着灯,很喧闹,是吆五喝六的吃酒猜拳声。

    店家赔笑着解释:

    “那边也是你们上海城里来的贵客,是招工的。”

    药商李四将两只手插在黑布棉花袍子袖口里,冲着那边的厢房呸的一声吐了唾沫,低声骂道:

    “骗子”

    又回过头来,冲着钱主任露出讨好的笑。

    灯光恍惚,钱主任走进客房,看不清楚脸色。

    药商李四跟着他进门,大概是因为惭愧雷家大宴上的提醒做的不够到位,李四又开始详细给他讲解那些上海来的招工客。

    纺织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又因为民国里,风气开放起来,纱厂的工人三天两头的闹罢工,闹游行。 
    纺织业的老板们对这种自由工人也很头疼,干脆大比例的用起了包身工。

    包身工是一种半奴隶性质的制度,包工头到偏远农村或灾区去诱骗农民,将他们的未成年子女骗去城中当工。

    做这一行的老板嘴巴都很利落,能把一根稻草都说成金条:

    “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我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

    “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

    “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孩子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可是事实上,他们住的确实是洋房,但是一间房子里能塞进几十个人。上海的景致确实繁多,但他们两点一线,上工的路上都要被押送,防止逃跑。

    至于吃的,那真是猪食一般,胡乱熬煮出来的。穿的,衣衫褴褛都不足以形容的破旧。

    包工头骗过来的工人,付出的身价极低,一般都是承包三年十五个银元,最多也才三十个银元。

    这些工人每天被押送去工厂做工,一个月就能挣八个到十二个银元,钱都落尽了包工头的腰包。

    煤炭墨条都不足以形容那些包工头的心肝之黑。

    每个包工头所带包身工的人数,也就表示了他们的排场和财产。少一点的三五十个人,多一点的带到一百五十个人以上。

    排场大的包工头,不仅可以放债,买田,造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

    他们代替包身工到工厂里和老板谈薪水待遇,直接放狠话给工厂老板:

    “不听话的,你只管打,打死了,我们过来负责烧埋。”

    包身工人命都送进了别人手里,仅仅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乡间人懵懂。

    工人的事,钱主任听的早就不能再听了,他摆手制止了药商李四的介绍。店家把几碗热干面送进来,喷香的芝麻酱搅拌,又撒了一些鲜红的辣椒末。

    钱主任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上床后盖几条被子,依旧是没有半点热气儿。

    钱主任后来游历广阔。去过北冰洋,访过南极洲。

    他说,八冬县的冬天是很冷的。

    身边的人凑趣的解释说,因为那边不南不北,不如南边温度高,又不像北方一样有暖气,空气湿度又大,所以阴冷蚀骨。

    第二日,雷家的家主带着叔伯晚辈一干人等过来拜访,钱主任摆宴招待他们,酒席谈笑之间,就写定了几张聘用药厂顾问的合同。

    钱主任喝到脸皮通红,兴致很高的样子,指着雷家一个小辈赞叹不绝,说和他有缘分,撸起棉袍的袖子,摘下一只金色腕表来,算作表礼,当场就给那个小辈戴上。

    席间,雷家众人都分到一包上海带过来的香烟,又配着几只汽油打火机,他们合抽了一包,其余的都放在袖子里,打火机也跟着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