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时候他们虽然有些心虚,但是心里也觉得平安学子的名额是囊中之物,所以一直用着平安的名头。

    “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人家也不收我们,有什么办法?”

    “我有一个办法,平安不是那么大的工厂,工地吗?都在招工,我们去做工。”

    “做工,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

    几个学生商量了几日,心中热血翻滚沸腾,终究还是去平安的招工处报了名,这次招工的主任们倒是没有走眼,看见他们身体健康反应灵活识文断字,果断录取之。

    几天后,这几个学生换了平安的工装,用布条把身份牌挂在脖子里,走去大街上。一辆高棚的卡车缓缓驶过,车里坐着的是巡捕房的警探老朱,老朱用锋利的眼神扫过他们几个:

    “哈,我老朱什么时候走眼过,果然是平安的人!”

    同车的警探赞叹说:

    “要说这个平安的人,精气神儿就是足,我看这几个工人小伙子,仪表风度真叫出众。”

    “也不都是吧,这几个人应该是工人里的高管!”

    老朱家里是世代吃巡捕饭的,他的眼光精准,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迟早要发光,一次简单的招生面试也许会有失误,但是工厂里科学的管理提拔流程不会失误,这几个小伙子很快做到了平安的高管,高管们把平安人的骄傲,印刻到骨髓里。
………………………………

231山东先生是个神

    发给山东先生的信件,得到回复的都很简略,尤其是那些有会面要求的,基本上都堆在了库房蒙灰。 山东先生发出的信件,基本上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甚至于和山东先生沾上一点边儿的,一个平安学校的信封,都会被重视起来。洋船船长,黑帮的老大、巡捕房的警探都殷勤的卖几份面子。

    卖了面子给山东先生的人肯定不是傻子,他们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确实受了平安药厂的恩惠,或者是准备遇到了平安集团的人,就直接表述一下功劳。

    功劳表述完整的,往往就能得到回馈,有的回馈是十分简单的,平安的人也脸上挂着笑,拱手还一个礼,这就是很给面子了。人在世间走一遭,追求低的,要混个衣暖肚子饱,追求高的,都想混一张大脸。

    欧美的社会学家们会对此做出专门的论述,人的七个层次的需求。华夏的俗语里,也会说“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之类的。

    所以有外人为平安做了事,平安集团作为一个集体,也在方便的时候回报一下。形成一个和谐的运转流程,以至于完全不需要山东先生的参与。

    某些人在平安集团面前是外人,到了外国籍贯人的面前,就又成了内人,听外国人说起,中国人的医学和化学成果还是值得敬仰的,他们也会回一个礼,做出谦恭的姿态来。

    很多人在提起山东先生的时候,会朝着半天空的方向拱一下手。 仿佛山东先生真的法力无边,在一个细微的特定施法动作下,就可以和他们做出精神上的交流了。

    “山东先生是个神!”

    周家的二少爷对此做出了精准的评点。

    “报纸上的那些人,胡乱编排,胡乱代表山东先生,实在是可恨!”

    杏子对此是愤愤不平的。她觉得所有的荣耀和发言权,都应该归属于她唯一的主子大小姐。

    对于报纸,张美溪倒是很想的开,她经历过后世网络时代的教育。知道所谓的公众人物,总是会设计出特定的性格来,满足大众的审美和道德观。掩藏起真实的自我。

    “我比山东先生差了太远。”

    张美溪这话说的真心实意,她在实验里或者很多事件的反应上。会犯错误。也有很私人化的爱好,看一些鸳鸯蝴蝶的肥皂剧目话本子。

    和民间议论里神化的山东先生完全不同!

    夏天的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平安集团的经费充足,办公室里配了最新款的电扇,电扇做成花瓣状的扇子轮。张美溪凑近了看,在底台上找到美国运通公司的字样。此时美国的工业产品已经开始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了。

    周二少爷的学习能力很强,设计了一条看信流水线。

    周三少爷负责拆信,他穿的是长袖的对襟汗衫,隔一会儿就要抬起胳膊,擦掉额头上黄豆大的汗珠子,其实只是很简单的动作,把信封撕开,信纸拿出来,稍微需要小心的是。有的信封里会掉出零星的小物件来,花签,或者干花瓣儿,或者邮票等。

    周二少爷负责看信,他一目十行,把信拿在手中一两秒钟,就可以准确地接受完信件的内容,分成三沓子,第一沓子是完全不用理会。第二沓子是转交文书回复。第三沓子是交大小姐亲视。他穿着件白衬衫,和百年后的那些清秀高中生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态度很悠闲,甚至于有时间伸手去拿茶杯喝茶。

    后世有一种阅读的理论说,人的双眼视线范围宽广,大脑反应速度。经过一定训练的人,是可以用一秒钟的时间吸收一张A四纸大小的文字内容的。阅读速度快,算是一种可以被培养出来的特长。与之相反的是阅读障碍的人,他们看文字的时候,视线会跟着跳跃扭曲,速度特别的慢。需要借助工具,将文章的其它部分遮盖起来,一个字,一个字的看。阅读障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于连一个完整的英文单词都看不成,每个字母都会跳跃。这样的病,有医生建议通过学习象形类的文字,比如中文来治疗。

    周家二少爷完全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他有天然的可以几乎一目十行的技能。

    和周二少爷比起来,张美溪的智商只能算是中上,她拿起分给她的几封信,很少的几封,是周二少爷认为需要山东先生亲自查看的信件。

    周二少爷判断大小姐的兴趣点,准确率基本上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这是很难得的数字,只不过这样的文字秘书太难找,就算是找到了和周二少爷同样的水平和智商的人,也找不到和周二少爷一样,可以迅速代替山东先生做主的人。

    就算找到了可以迅速代替山东先生做主的人。二少爷和杏子几个,也未必愿意放权。

    张美溪穿了件宝蓝色的夏款旗袍,是很保守的设计方式,袖子是宽松的半臂,她看完一封周二少爷分给她的信,抬起头来,笑着看一眼周二少爷。

    信件的内容并不是必须要请她来处理的,而是一个新鲜有趣的笑话,用来博她一乐的。周二少爷今年来,已经进化的比小桃子还更像她肚子里的蛔虫,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杏子是流水线的最后一关,她负责把信都装起来,做一下简单的登记,她的速度是最慢的,以至于成为整个流水线最薄弱的一环,所有的信件都堆积到她那里。以至于她忙的连汗都来不及擦。

    工作了一个小时之后。周二少爷主动要求和杏子换位置。

    然后杏子看信的环节又成为流水线上最薄弱的一环,所有的信件堆积在看信的流程,连周三少爷都可以歇一口气,拿起一边被风扇吹得很凉的茶来,喝一口。

    人和人之间,智商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张美溪笑着安慰杏子:

    “不着急,慢慢来!”

    人和神之间的智商差距就更加庞大,山东先生是个神,美溪小姐是个人,张美溪用人的力量,来处理着山东先生这座大神的事务,到目前来看,还能顺畅的运作,并没有太大的失误。
………………………………

232黄五舅妈来提亲了

    在等待新的张家花园建设起来的时间里,张太太也新买了一座临时过渡的张公馆,虽然是临时的过渡,在装修和布置上,也丝毫的不含糊。                  

    是完全按照张太太的心意,做成欧美形制的时髦装修。最时髦也代表着,天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客厅里布置了空调。

    黄家的小姐们会聚集在张公馆的客厅里,享受一下全球最新的技术带来的凉爽。和她们亲爱的姑妈更加亲热一些。

    张太太算起来也是在山东乡下呆的时间长了,并没有跟风上海滩名媛们的最新玩法,今夏的时候,太太沙龙也很盛行。张太太不爱参与,另有一样,她是不打牌的。

    黄家的五舅妈居然也能有三分入张太太的眼睛,剩下的七分,自然是因为黄五舅妈天然的厚重脸皮。

    总算起来,黄五舅妈几乎是每天都要来张公馆报道一次的。黄五舅妈喜欢六姑太太和表小姐。性子都是大方和软的,揩一些油完全不会在意。只不过张公馆里的下仆匪气太重,常常让黄五舅妈打颤栗,所以说世间的事情,难有十全十美的。

    自说自话的在客厅里拿一个金色打铃铛小闹钟回去,在门口被保安们拿枪顶着胸口,这种滋味实在不算是美妙。

    张太太对老亲近邻里面青年才俊的资料都很感兴趣,女儿的婚事算是她的终极任务。黄五舅妈对各种发财发达的事件兴趣,要凑齐子女们婚嫁的费用需要费很大的心事。

    所以这一天,姑嫂两个坐在客厅里,吃着酸梅汤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张太太说:

    “咱们黄家的六小姐也挺好的,长得高壮,我看那些白人的女子,也是高壮丰满的多!”

    黄五舅妈说:

    “不是阿拉夸阿拉的闺女,和她六姑妈年轻的时候也极像的。”

    这是完全不像的,最像张太太的应该是四房的黄小姐们。连她嫡亲的女儿张美溪都要退几步。

    张太太笑:

    “所以你并不需要这么着急,年轻人的事情,放开手去,就让他们自己来选择一下。将来老了,也不容易后悔。”

    黄五舅妈语气里带了一些着急:

    “有好的就定下,不要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儿,周二少爷。阿拉看着,样样都是好的,四嫂也是动过心的,只是年纪上不太合适。”

    其实上,黄四舅妈还真是也直白的表达过这个意思:

    “女大三,抱个金砖。”

    黄家小姐们要比周二少爷大上个两三岁。

    张太太把眉毛微微皱了起来,做出思考的样子来:

    “山东人的习俗,和咱们上海差别是极大的。”

    黄五舅妈赶紧拿一个现成的例子反驳:

    “能有多大的差别,六姑太太你,不是也嫁的挺好!”

    这个例子是非常的刚硬的。但是山东的习俗,和上海人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只看见周二少爷住着豪宅,也开着汽车,穿着干净,人模人样,就符合上海人乘龙快婿的标准了。

    上海人要考究身家资财,门当户对。

    山东人只要是一身的好筋骨,伸手问天地自然来拿取。吃一些大户,蹭一些大户也就能过了。具体到周家人,周二少爷在上海混了这么多年,脑子转速百里挑一的一个人。名下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日常里的吃用,都只有一句话,走大小姐的账。

    反而是钱主任们,也一个个领着丰厚的薪水。一个两个的带了女朋友,娶了老婆。

    杏子说:

    “周少爷们自然是不会要工钱的,不和大小姐分家是最好的,大小姐就是个金山。这样的家业,可不要给人都坑了去。”

    杏子的学习能力也强,在上海读了几年书。同学们都是上海的淑女小姐,所以思维向上海人靠拢了。

    周少爷们死活跟大小姐一只碗儿里混,就连小桃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小桃子认为,她是大小姐的私产丫头,所以大小姐的一切,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张美溪要远远比杏子想象的还更宽容一些,她笑着考试杏子:

    “秦始皇也家大业大,阿房宫,三百里,最后又都给谁坑了去?”

    小民百姓过日子,可以把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你的我的,分得极其清楚。开饭了,只喊自己家的孩子来吃。大人物兴旺了一项事业,就要懂得分享,养一些人。

    最标准的,就是封建社会的一套,君臣父子,我是你的臣子,就相当于你的儿子,我的一切,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要由你来负责。

    周少爷们虽然并没有详细和张美溪大小姐谈过待遇问题。张美溪的心倒是很宽广,她认为,周少爷们要的,桃子杏子要的,她肯定给的起。

    可是,她真的给的起吗?

    ……

    黄家的两个舅妈,一个是隐晦的,一个是赤果果的,向张太太提出了和周家的联姻要求。张太太是黄家的女儿,偏心娘家,不得不把这件事情在心里过一遍。

    张太太是个洋派的贵太太,三十多岁了,还是带着一丝浪漫的情怀,她觉得,结婚的事情,也总是要少男少女们有一些爱情的情感才好。

    所以通知了周二少爷,晚上到张公馆一起吃饭。

    正好周少爷和张美溪一起在办公室里流水线办公,晚上就结伴而来。

    张美溪穿了件宝蓝色的夏款旗袍,飘飘摇摇的走在前面,向着张太太屈膝行礼:

    “太太今天很开心的样子?”

    周二少爷也穿了件宝蓝色的长衫,走在大小姐身后三步远的后面,也笑着拱手向张太太行礼:

    “晚上有什么好吃的,还特意叫我过来,这样的客气!”

    张太太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笑着看向他们,完全忽视了宝蓝色的同料情侣装,轻轻的摇着一柄小团扇,指向周二少爷:

    “你们都先等一下,你快跟我上楼去,我有事情要问你。”

    周二少爷笑着拱手称是,是一副最恭敬最听话的晚辈模样,跟着在张太太身后,沿着楼梯往二楼上走。

    张美溪带着杏子和周三少爷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立刻就有张公馆里殷勤的仆妇们过来剧透:

    “今天五舅妈来说亲了,要把六小姐,说给二少爷!”
………………………………

233张家大爷抵沪

    杏子不坐,她站在沙发的后面,用手撑着沙发背,回过头去,望着周二少爷离开的方向,促狭的评点说:

    “原来是要说亲了,怪不得二少爷还特意的换过一次衣服。”

    他们一起做流水线的办公,周二少爷应付起来是最轻松的,穿着一件气质清爽的高中生样白衬衫,大夏天的,一丝儿汗也没有出,到晚上要回来吃饭了,只有二少爷去换了一件衣服,换成了宝蓝色的长衫。

    其实详细的计较起来,张太太喜欢英法式样服装,中式的长衫并不合她的口味。说他是为了迎合张太太,也不恰当。

    听了杏子的话,殷勤过来剧透的仆妇们纷纷笑起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悦己者荣,都是一样的。”

    张美溪也回过头去,望一眼杏子,脸上挂着笑:

    “杏子喜欢什么样的?”

    女大不中留,杏子也到了花样季节。尤其要说的是桃子,混在娱乐圈里的时间不短了,竟然没有见她传出什么绯闻来。

    “大小姐!”

    杏子嗔怪的喊了一声,就转身跑去楼上洗漱了。

    周三少木讷的坐在沙发上,眼睛憨憨的望着张美溪,仿佛在说:

    “快问我,快问我,我稀罕什么样儿的?”

    张美溪安静的看了周三少爷一眼,也不说什么话,从沙发上站起来,也走去二楼洗漱了。

    ……

    吃晚饭的时候,自然是张太太坐着首位,张美溪挨着她母亲坐。周二少爷和周三少爷排在末位。周少爷们在张家,是半主半客半仆的地位。

    晚餐是黑椒牛扒,蘑菇汤。张太太脸上挂着笑,说了三次让周二少爷吃,周二少爷恭敬的谢过,认真的吃肉喝汤,看不出来他们在楼上沟通的结果。

    吃过了晚饭。张美溪几个人又去书房里呆着。

    张太太对自己的独养女儿是很上心的,问女仆们:

    “大小姐在做什么?”

    女仆们接二连三的送冷水送点心过去,对书房里的情况也只一知半解:

    “大小姐在念洋文!”

    张太太抱怨说:

    “怎么不来客厅,学洋文是吃苦的!电扇不好用。还是空调好。”

    张太太一切都是西洋化,唯一的一点,就是洋文差,只能说最时髦的十来句。不管怎么说,学洋文是大潮流。对于女儿的用功,她是骄傲的。

    看信的流水线,依旧在书房里继续,这次要更难一些,都是外文信件。张美溪可以熟练的使用英文,但是对德、法、意等等就完全不行了。周二少爷的英文也还有些勉强。周三少爷要更差很多,最后又是杏子兜底。

    英文都是原件,其它的语种都事先请翻译处理过了。另外一个难的地方就是,中文的来信都是叙说具体的事件,英文的来信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数据的探讨。所以这次看信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压在了张美溪身上。

    杏子十分沮丧:

    “我们能做的太少!”

    周二少爷倒是神态自如:

    “慢慢学就好了,日子还长!”

    周二少爷也还在读书,一个月去报道那么几个半天,成绩好的碾压全校。

    周三少爷干劲很足:

    “明天早上六点起来背书!”

    流水线的工作,搭配起来还真是不算太累,到十点整的时候结束,张美溪送周少爷们出门,也是顺便活动一下,为健康着想的理由。

    张公馆里灯光雪亮,天是深邃的黑。繁星点点。走到门口的时候,周二少爷止步,笑着说:

    “大小姐还有什么话?”

    张太太约谈周二少爷的婚事,也只是杏子打趣了一句。然后就没人再提。

    张美溪看他一眼,想了一秒钟才开口说:

    “语言助理还得加几个。明天看信暂时中断了,先去码头。”

    她并没有提周二少爷的亲事,这个小少年尤其擅长处理人情事务,说不定就会被他反打趣。所以只提日程安排。明天她的父亲张家大爷就到上海码头了。

    周二少爷笑着答应了一句,转身走了。

    周三少爷还带了一点迟疑。他显然是有些意见想发表,终于也是没有发表,跟张美溪告别。也走了。

    张太太吃完了饭就出门跳舞了,直到凌晨的时候才回来,算是玩的很疯了。她前阵子做了噩梦,有点想不开,发电报催丈夫来上海,后来又有一些后悔。她爱一种“朝朝小圃花开,夜夜深杯酒满”的生活,跟一个丈夫在身边,总是不方便的。

    张美溪一开始的时候被张太太的行为惊掉了下巴,也是连续的催促她父亲来沪地。后来发现搞定她母亲也算轻松,顺着她就行了。现在倒又有些担心他父亲的到来会引起变故了。

    ……

    张家的大爷还是处在一种强烈的被妻子女儿需要的错觉里,匆忙的处理完了平安县烦乱的事务。赶来上海。

    黄家舅舅们给张家大爷的接风酒宴,依旧是摆在常去的鸿运楼。张家大爷也才不过三十多岁的样子,穿了件烤绸的长衫,身形消瘦,神态略微有些疲倦。跟亲戚内兄们应酬起来,言语也十分得体。

    张家大爷的接风宴,主角并不是张家大爷。黄家舅妈和黄家小姐们的挤眉弄眼里,显然要更关注周二少爷一些。

    鸿运楼里熙熙攘攘,周二少爷是一副小辈的谦恭姿态,混合在黄少爷们的堆子里,也并不算打眼。这还只是最小的场面,具体的说起来,周二少爷是三六九教都应付自如的,这样的情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超能力。可见老天并不是只厚爱张美溪一人。

    黄家五房,黄五舅妈大力吹捧的黄家六小姐,年纪比张美溪还要小一点,也十分被老天爷厚爱,她一年要比一年更壮大上一圈儿,现在穿着一件大红艳丽的旗袍,胸脯腰肚的地方,都是鼓鼓囊囊的。

    黄六小姐的眼睛,盯着的是宴席上的干果冷盘。她说:

    “我妈妈总想着要给我说亲,要减肥,现在饭也吃不饱了,这些你们要是吃不完,我就带一些回去零吃!”

    说完了从旗袍的胸口里抽出几只手帕来。她说道“提亲”两个字儿的时候,脸色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说道“零吃”两个字儿的时候,嘴角动了动,目光闪了闪。

    显然是年少懵懂,情窦未开的状态。
………………………………

234张家大爷雄心勃勃

    黄家四房的两位黄小姐,都是穿着白色的洋装。 国人要更爱红色一些,认为喜庆。欧美人的审美里,白色是纯洁美好的颜色。西方文化侵略之下,让民国的上海的服装市场,百花齐放。不管是怎么不伦不类的打扮,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大部分女装即便是拿到百年后的大街上,也很有范儿。

    看黄小姐们的表情,带了一丝拿娇,也带了一点羞涩,眼神飘忽中,竟然对周二少爷是满意的,至少说来,也是不排斥。

    在她们看来,门当户对的少年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倘若能够吸引几个裙下之臣,也是小姐们魅力的体现。名媛们都是爱慕者众多的。

    从恋爱的理论上来说,少女们也分为两类,有心机婊和傻白甜,这个分类并不是歧视贬义的,而是很形象生动的字眼儿。心机婊们认为,少年们是需要鼓励的,同龄的少男和少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