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打心眼里不信; 冲梁九功等人抬抬手; 你们先去。
太子发现他爹奇怪,梁九功这几日也注意到他主子浑身上下透着古怪; 有心问为何,见他主子面无表情,梁九功冲小太监们使个眼色,一行人迅速消失。
刘彻走到康熙面前; 双手背后; 直勾勾盯着他; 外人看来就是皇帝正在思考问题,“我是谁?”
“刘彻。”康熙脱口道。
刘彻接道:“错。我是我; 也是你。”
康熙抬起头; 你说什么呢?
“你我现在这样; 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刘彻问,“大不了我嘲笑你一顿。”康熙脸色微变。刘彻接着说,“下次你再嘲笑回来。”
康熙噎住。
刘彻见他不似刚才那么难过; “你不讲,我就去上朝。”
“朕……”康熙张张嘴,不知该怎么说。
刘彻:“吞吞吐吐的,还是不是男人?”
“朕十四个儿子。”话说出口,不由自主地想到九阿哥那番话,康熙心堵,难受。
刘彻见状,就想皱眉,“真不说?”
“小九喜欢你。”
刘彻下意识问:“你说什么?”康熙低着头,神色黯然,刘彻恍然大悟,“因为这点事?至于么。”康熙抬起头,怎么不至于?
刘彻见他要发火,连忙在心里说,“至于,至于。他还说什么了?”
“……没什么。”康熙摇摇头道。
刘彻顿时想翻白眼,“没见过你这么磨叽的男人。时候不早了,我先去上朝。”
到乾清门,刘彻见文武百官,太子和老大、老三以及老四都到了,就先处理政务。散朝后,刘彻把大理寺卿、顺天府尹和刑部尚书留下,又当着还没散去的文臣武将的面把奏章给太子,才起身回乾清宫。
索额图突然被关起来,文武百官第一反应是皇帝对太子不满。左等右等,东宫安然无恙,满朝文武又开始怀疑,是不是索额图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比如撺掇太子夺权。
今日见皇帝命太子批阅奏折,如此信任太子,难道只是看索额图不顺眼?众大臣又忍不住瞎猜胡猜。包括跟去乾清宫的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顺天府尹。
刘彻可没工夫管文臣武将怎么想,到乾清宫就问三人,索额图、凌普和孙氏的案子进展到哪一步。三人回,还在收集证据。刘彻微微颔首表示知道,就对三人说,最迟五月初七下午,他要看到证据。
初八太子大婚,三人立刻知道皇帝要在太子大婚前解决索额图。而索额图和凌普这几年行事张扬无度,他们随便查一点就够皇帝判罪的,以至于刘彻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三人也不担心,不假思索地应下来就退出去。
他们走后,刘彻命梁九功传膳。早膳上桌,刘彻命所有人退下,转向心神不定的康熙,“现在可以说了吧?你再不讲,我等一下就宣敬事房总管。”
“你敢!?”康熙拔高声音怒道。
刘彻乐了,放下银匙,“这样才对么。垂头丧气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又克死一个皇后。”
“你——”康熙咬牙切齿,“给朕闭嘴!”
刘彻点头,“好,我不讲,你说。小九究竟说了什么?”
康熙瞪他一眼。刘彻没回嘴,静静地看着他,无言地表示,慢慢回想,我不急。
“他们说,朕最好永远别回来。”康熙说出来,就看刘彻,“你是不是很高兴?”
刘彻挺意外,不禁眨了一下眼睛,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是的。”
康熙张张嘴,“朕早该知道!”一甩袖子,转身就往外走。
刘彻忙问:“干什么去?逗你呢。”
康熙猛然停下,回头看去,刘彻噙着笑,仿佛在说——这点事就受不了?亏你还是皇帝,真给我丢人。
康熙即恼又心虚,抿抿嘴,有些委屈和不甘,试探着道:“刘彻,朕这个父亲当的,是不是很失败?”
刘彻摇摇头,喝一口小米粥,咽下去才说:“你望子成龙,心是好的,我也能理解。然而据我所知,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好读书,也无法做到天天寅时起床。”顿了顿,“他俩离得太远,说近一点的吧。大清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我不知道也敢保证,没几个半夜起来读书,且读一百二十遍的。”
康熙嘴巴动动想解释什么,对上刘彻自信的眼神,叹了一口气,把话咽回去,“还有吗?”
“像你九儿子那么大的小孩,正调皮贪玩的时候,你命他那么早起,又不准他休息,也亏得他们听话懂事,换作我,真会和你同归于尽。”刘彻道,“如果只是这句话,你也别放在心上,没必要跟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
康熙:“他是朕的儿子。”
“明儿我装病,试试他担不担心?”刘彻道,“担心你,就说明随口抱怨一句。再说,真以为他们相信你被鬼附身了?”
康熙点头,“胤禛都给你求驱鬼符了。”
“我这两天反常,他们找不到原因,又不敢相信你会变得这么宽和,才骗自己你被迷了心智。”刘彻道,“久而久之习惯了,也就接受了。”
康熙:“接受的是你。”
刘彻放下箸,叹气道:“那你想怎么办?我撞南墙试试咱俩能不能换回来。”说着便站起来。
康熙想也没想就拽住他,“不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个行的啊。”刘彻瞪眼道,“时间改回来,文章一百二?”
在今天之前康熙是这样想的,可他想到小十三忧心忡忡的样子,小十一脸色苍白,小九恨不得他消失,顿时犹豫不决,“他们会不会忘记朕?”
“说什么憨话。”刘彻白了他一眼,“内里是我,身体始终是你。现在小还不能理解,他们一不是储君,二不用考功名,为何要那么早起来读书。
“他们长大,就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说不定还会跟自家孩子显摆,你阿玛我小时候寅时起来,每篇文章读一百二十遍。”
康熙不信:“真的?”
“时间会证明一切。”刘彻小时候不爱读书,也是长大后才理解父母的用心,“真想知道就别瞎想,好好活着。”
康熙听到“活着”二字,忍不住说:“朕现在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和死了又有何区别啊。”
刘彻眉心一跳,看向他,“怪我喽?是我把你的身体搞得疲惫不堪,灵魂离体?不是就给我闭嘴。”说出来,又觉得他的话有些反客为主,“你不是现在这样,也不可能知道你儿子内心真实想法。”
这话不假。康熙心里终于好受点,“你明儿就装病。”
“我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刘彻不可思议地说道。
康熙点头:“对!”
“美得你了。装病得找太医合计,还得把自己搞的很虚,你一句话,我要忙活小半天,吃饱了撑得慌啊。”刘彻看到桌上的饭菜,“我还没吃饱呢。”
康熙从善如流道:“你继续,多吃点。”
“不看书习字了?”刘彻道,“昨天练字的时候说你养母,也就是皇太后不会讲汉语,我接下来是不是得学满语和蒙语?”潜意思我这么忙,你就别给我找事了。
康熙想说不会耽误正事,可太后那里他每月去一次也要要的,“朕下午教你。”
“明天吧。”刘彻道,“今天再练一天字。”
饭后,刘彻去西暖阁一边练字一边吩咐梁九功把他私库的银子运过来。
康熙私库的银子是指他本人可自由支配,无需户部记录在册的。而康熙又不是一生放荡不羁爱敛财的万历皇帝,根本不在意私库里有多少。
梁九功把给太子的那份运过来,康熙看到六大箱,脱口道:“这么多?”
“很多吗?”刘彻还觉得少,打开一看,亮瞎眼,险些脱口而出,这么纯?!好在及时刹住,“这是银子?”
康熙:“现在冶炼术比你那时候好太多,黄金是真金,不像你那时只是黄铜。”
“你私库里有没有黄金?”刘彻忙问。
康熙回想一下,“寝宫里好像有一盒,约十斤。但朕忘记放哪儿了。”
“晚上找。”刘彻还是第一次看到纯度这么高的银子,忽然有些不舍,“全给太子?”
康熙很是奇怪,“给他不是你说的?怎么反倒问起朕来了。”
我想后悔啊。刘彻心想。
康熙无语,“国库有四五千万两。”
“这么多啊。那还成。”刘彻大手一挥,“给太子送去。梁九功,太子如若不收,就说朕讲的,他没俸禄,没任何进项,赶明儿只能用太子妃的嫁妆。堂堂大清太子,被百姓知道用妻子的妆奁,丢脸的不是他,是整个皇室。”
梁九功:“奴才谨记。”说着,一顿,“皇上,太子妃的妆奁由内务府筹办。”潜意思皇家准备的。
刘彻愣了愣,“……你说得对。太子妃为太子生儿育女,打理东宫,辅佐太子,那些妆奁是她应得的。”
“奴才知道了。”梁九功退出去,带着一群小太监直奔东宫。
太子险些晕倒,不是因为银子多,而是因为给银子的人。扶着小顺子的胳膊站好,太子可谓百感交集,艰涩道:“梁公公,孤有钱。”
“皇上知道。”梁九功把他主子交代的话叙述一遍,“殿下收下吧。不然奴才回去没法复命。”
太子试探着说:“不收会如何?”
第24章 太子发怒
“皇上会怪奴才办事不利。”梁九功并不知道会怎么样,就胡诌道; “可能会赏奴才二十大板。”
梁九功得在床上趴一个月。
乾清宫的奴才是死是活; 跟太子没多大关系,太子平时也不在意。可他爹若是把梁九功打一顿; 说明很生气; 而且是生他的气。思及此; 太子道:“孤先帮汗阿玛收着。”
“不可。银子是给殿下用的。”梁九功观他主子的态度,这次不像故意吓唬太子; 就多句嘴; “殿下不用的话,过些日子皇上再命奴才送来这么多; 东宫可就没地儿放了。”
太子不禁惊呼:“还有?”
“到秋皇庄的收成送过来,肯定还有。”梁九功不知道,但他知道皇帝向来疼太子,过段时间他提醒一下; 他主子一定会命他送过来。现在这样说也不算欺骗太子; “殿下; 皇上还等着奴才复命。”
太子抬抬手,“去吧。”等他一走; 就问小顺子; “汗阿玛此番何意?”
“奴才愚钝。”小顺子真不知。
太子眉头紧锁; 想命人去找索额图,偏偏索额图在牢里。赫舍里家其他人?他不甚熟,“去把四阿哥找来; 说孤有要事相商。”
胤禛如今领了差,平日里就在户部做事。小顺子虽是走着去的,一来一回也不过半个时辰。
而半个时辰对太子来说比一年还要久。乍一看到胤禛,没容他行礼,太子就拉住他的胳膊把他拽到里间,打开箱子。
胤禛目瞪口呆,“你,你你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汗阿玛给的。”太子没容他发问,主动把梁九功同他讲的话一字不漏的学一遍,“你说汗阿玛又想干什么?”
银子是爹给的,胤禛羡慕嫉妒。听到太子说完,胤禛只剩同情,“要不弟弟帮你花掉一点,看看汗阿玛是何反应?”
“行啊。”太子想也没想,塞给他几块,“汗阿玛问起来,孤就说给你了。”
胤禛顿时觉得银子烫手,连忙给他放回去,“弟弟跟二哥开玩笑呢。二哥怎么还当真了。这个钱是汗阿玛给二哥的,要花也是二哥花。”
太子嗤一声,“瞧你这点出息。”顿了顿,“孤是想用,可平时多是凌普帮孤买东西,孤出不去,如何用?”
“出的去,出的去。”胤禛道。
太子皱眉,“出的去?”
“对!”胤禛下意识点一下头,见他疑惑不解,后知后觉,“二哥不知道?”
太子眨了眨眼睛,“孤应当知道?”说着猛地看向他,抓住他的胳膊,急急地问:“汗阿玛又干什么了?”
“也没干什么,二哥别慌。”胤禛拍拍他的胳膊,“此事说来话长。弟弟早上去给额娘请安,额娘说十一弟病了,九弟嫌南三所远,就把他送到宜母妃宫里,让宜母妃照顾他。
“宜母妃和我额娘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说,汗阿玛跟十一弟讲,往后每五天一休。弟弟好奇,问额娘汗阿玛怎么想的。额娘说汗阿玛大概是想让十一弟出去散散心。太医也说多出去走走,对身心有利。汗阿玛准他们出宫,不可能不准二哥出宫。”
太子皱了皱眉,“早上的事?”
“是的。早朝前汗阿玛绕去尚书房,发现十一弟不舒服,当着夫子的面说的。”胤禛道,“尚书房的师傅们又要改课表,汗阿玛不可能再改回来。”
太子的脑袋一抽一抽的痛,忍不住说:“他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三哥也这样说。”胤禛道,“三哥也怀疑汗阿玛受了什么刺激。”停顿一下,打量着太子,“二哥近来真没惹汗阿玛生气?”
太子难得没反驳,“孤倒是想惹他,省得在这儿猜来猜去。可惜没有。对了,是不是老大?”
“不是。大哥这几日非常老实。”胤禛见他不信,“太子二哥没发现?大哥都没找过二哥麻烦。”
太子这几天被他爹搞得整个人高度紧张,晚上睡觉忍不住做噩梦,白天恨不得找个地方藏起来,哪有心思盯着别人,“没注意。和此事有关?”
刚办差的胤禛其实也不甚清楚,“三哥说大哥刚知道索额图被关起来,恨不得在家放炮竹。这两日发现汗阿玛还让二哥批阅奏折,不像是对太子二哥不满,开始紧张了。
“听说纳兰明珠回到家就关门谢客,从他家门口经过的人,偶尔还能闻到烧纸的味道。估计忙着销毁证据。”
太子不禁嗤一声,“汗阿玛想收拾一个人,擦的再干净也没用。”
“谁说不是呢。”胤禛说着,忽然想到一件事,“二哥,索额图手上没你的把柄吧?”
太子没听明白,“你说什么?”
“把柄啊。”胤禛道,“弟弟又不是外人,也不会跟别人说,二哥实在没必要瞒着弟弟。”
太子这下明白了,扬声道:“孤是太子!”
“弟弟知道。太子才好卖官鬻爵。”胤禛一见太子瞪他,大有他再说下去,就拿鞭子抽他的意味,慌忙解释:“没有最好。弟弟也是担心二哥。”
太子没好气道:“孤还没穷到要卖官的地步。”
“索额图也不穷。”胤禛顺着道。
太子一瞪眼,“还说?”
胤禛闭嘴。低头看到银子,又忍不住问,“这些怎么办?”
太子头痛,眼睛也痛,愁的直叹气,“汗阿玛真会给孤出难题。”话音落下,听到脚步声,太子神色骤变,“何人在外面?”
“启禀殿下,大阿哥的奶嬷嬷说大阿哥病了,去请太医。”小顺子进来禀报。
太子不禁皱眉,“怎么又病了?”
“大阿哥的身体和十一爷一样虚弱。”小顺子道。
太子抬抬手,示意他出去,扭头看到胤禛双眼亮亮的,忙问,“想到法子了?”
“二哥不敢用,弟弟也不敢用,不如让大侄子用。”胤禛指着北面,毓庆宫方向,“二哥别急着拒绝,听弟弟说完。大侄子身子弱,二哥领他出去逛逛,给他买些东西,大侄子高兴,胃口好,病也就好了。
“赶明儿二哥就拿这事去试试汗阿玛。汗阿玛夸二哥,说明银子就是给二哥用的。反之,汗阿玛不好怪三岁的侄儿,二哥把用掉的补回去,再把这些银子封起来供着。”
太子想想:“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是吧。如果汗阿玛不怪二哥,二哥要不要谢谢弟弟?”胤禛试着问。
太子愣了愣,反应过来就想揍他,“过些日子大选,让汗阿玛给你添几个人。”
“人就算了。”胤禛摇头,眼睛一个劲往银子上面瞄。
太子叹气,“不会忘了你的。”
“弟弟不打扰二哥了。”胤禛倒是想趁机和他唠唠家常,可他知道还有一堆奏章等着太子,胤禛不敢耽误他的正事。
胤禛能想到的,太子也想到了,也没留他。他走后太子就去后面毓庆宫看他大儿子。见小孩儿脸色苍白,太子想皱眉,一想过几日还指望这个儿子,就蹲下问他,“哪里不舒服?”
小孩儿不常见他爹,怯怯地,下意识往嬷嬷身后躲。
嬷嬷连忙抱住他,“大阿哥,殿下在问你话。”
“吃饭了没?”太子换个问题,挤出一丝笑。
嬷嬷:“吃一口米汤。”
“一口?”太子眉头紧锁,“一口有何用。”
嬷嬷连忙解释,“大阿哥不舒服,额头有点热。”
“那就给他做些开胃可口的。”太子道。
嬷嬷:“奴婢想等太医看过,再给大阿哥做吃的。”
“太医过来也不能不让他用饭。”太子道。
嬷嬷张了张口,“可是奴婢——”
“孤的话没用?”太子站起来,冷声道。
小孩儿打了个哆嗦,嬷嬷心中一凛,慌忙说,“奴婢不敢!”
“不敢就好好照顾大阿哥。”太子对小孩没耐心,又有一堆烦心事,“他有半点差池,孤诛你九族!”
嬷嬷脸色煞白。
太子冷哼一声,转身回惇本殿。
刘彻看到太医往东边去,就问梁九功,“谁病了?”
梁九功:“启禀皇上,东宫大阿哥。”
康熙说过,那孩子身体弱的和十一皇子有一比,刘彻好奇地问,“生病都赶一块了。”
“奴才不知。”梁九功老实回答。
刘彻:“知不知道什么病?”
“奴才去问问?”梁九功这次没敢回答不知道。
刘彻想一下,“去吧。”随即转向康熙,在心里说,“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就别讲。”康熙道。
刘彻噎住,瞪着他,“你不让我说,我偏说。你宫里风水不好。”
康熙看着他,没完了是吧。
“那你给说说,好在哪儿。”刘彻道。
康熙仔细想想,发现无言以对。
刘彻见他这样,“说不出来?我决定五月初九就搬去畅春园。所有皇子皇女和太子一家也搬过去。你有没有意见?有也憋着。”
“那你还问朕。”康熙白了他一眼,“有病吧你。”
刘彻:“有病也是你传染的。”
“那你离我远点。”康熙道,“最好回你的未央宫去。”
刘彻哼一声,“你当我不敢?赶明儿我就把皇宫迁到长安。”
“可惜,你家现在是一抔黄土。”康熙脱口道。
刘彻心堵得慌,难受,“我可以重建。”
“没钱。”康熙道,“国库的银子留着明年亲征用的,你不能动。”
刘彻没听明白,“亲征?意思是你亲自去?”
康熙点点头。
“打仗要你个皇帝,还养那么多武将干什么?”刘彻心中惊道,“留着好看?可满朝官吏,除了你四个儿子,也没有长得像人样的啊。”
第25章 严惩不贷
康熙下意识想反驳,一见他满脸嘲讽; 自己此时跟他对着干; 他一定会可劲挤兑自己,干脆说; “是朕想去。”
“没有就没有。还想去。”糊弄鬼呢。刘彻撇撇嘴; “你有个卫青; 那边的人求你去,你都懒得去。”
康熙张口结舌; “你当卫青是大白菜; 谁想要就有。”
“霍去病也行。”刘彻道。
康熙闭上眼,告诉自己别跟他一般见识; 别跟他一般见识,这就是个混账,熊孩子,以气死他为乐; “霍去病不比卫青便宜。”
“这么说来你朝中没霍去病; 也没卫青?”刘彻打量他一番; “你这个皇帝当的,啧; 我都不想说你。”
康熙不客气道:“那就闭嘴。”
“好的。不过在闭嘴之前; 还是要说一句; 我不可能亲征。”刘彻道。
康熙想也没想,脱口道:“那你就一直憋着。”往他下半身看一眼。
刘彻呼吸一窒,“爱新觉罗——”
“玄烨。朕知道自个叫什么。”康熙道。
刘彻咬咬牙; 指着他,“你给我等着。”
“怕你啊。”康熙听到脚步声,连忙说:“梁九功回来了。”
刘彻:“回来就——”看到自己的手,忙收回来,转过身坐好,梁九功走进来了。
“大阿哥什么病?”刘彻主动开口。
梁九功也就没注意到他主子脸色不对,“启禀皇上,伤风受凉。”
“奶嬷嬷怎么照顾的。”刘彻眉头微蹙,“太不尽心了。”
关于东宫大阿哥的事,梁九功不甚了解,不敢接,“奴才不知。奴才去宣内务府总管,让内务府查查?”
“可以。”康熙道。
刘彻瞪他一眼,没你的事,“凌普的案子结了再说。一个小小的内务府管事,都敢给太子塞人,朕不信总管一清二白。”
梁九功心中一惊,猛地抬起头。
刘彻见他这样,一挑眉,随口问:“你贪了多少?”
“奴才不敢。”梁九功嘴上这样说,双腿扑通跪在地上。
刘彻无声地笑笑,“你无儿无女,想给自己存点养老钱无可厚非,敢像凌普一样,朕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求皇上饶命,求皇上饶命……”梁九功一个劲磕头,不过眨眼间,额头已通红通红。
刘彻瞧着快磕出血来了,才喊停,“起来吧。朕没怪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