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笑笑,“就别跟朕吵吵了。省点力气,说不定还能撑到后天。”
刘彻张嘴想说,大不了一死。可他真能如此潇洒,也不会拆穿一个术士,又招一个术士,到老都没放弃寻求灵丹妙药。在这点上,刘彻内心不想承认也得承认,康熙比他看得开,“你一直在这里成吗?”
“为何不成?”康熙问。
刘彻:“今日太子大婚。”
“你来之前,礼部已安排好,宴席设在文华殿,等太子妃入宫,吉时到了,朕再出去也不迟。”康熙说着,忽然想到,“等一下有中和韶乐,在这里应该能听到。听不清也不准往外跑。”
刘彻想笑,“我又不是小孩。”
“你不是。”你是老小孩,比小孩还能闹腾。康熙心想,偏偏还打不得,驯不得,“朕担心你一高兴给忘了。”
刘彻:“行了行了,我记住了。以前只知道你磨磨唧唧,没想到你还这么能唠叨。你说你四儿子话多,我看就因为太像你。”
康熙噎住,随即想数落他,一看他的身体像要羽化登仙,“随便你怎么说,反正不能出去。”
“可你批阅奏折,我就在这边傻站着,你不觉得别扭?”刘彻问。
康熙眉头都没动一下,“不觉得。”
“……没意思。”刘彻嘀咕一句。
康熙扭头看一眼,对上刘彻“快问我什么没意思”的眼神,拿起朱笔,继续批阅奏章。
刘彻见他这样就想撩拨他,闪到他身边,抬起手,发现自己的手指近乎透明,犹豫一下,又放下,老老实实在他身边呆着。
康熙见他这样,总算放心下来。而宴席散去,康熙也没停留,就往寝宫跑。一直担心康熙在宴席上会乱来的太子,听到他要回寝宫歇息,悬着半天的心放了下来,却注意到顺天府尹和宗人府宗正跟康熙一起走的。
康熙吩咐好宗人府按照从凌普家中搜出来的东西查内务府,顺天府协助,眼睛已困得睁不开。
刘彻被拘在寝宫之中,可他实在耐不住寂寞,到乾清宫正殿看到康熙使劲揉眼睛,不禁说,“去睡一会儿吧。”
“不能睡。”康熙说出口,打了个哈欠,看到奏章上的字,恶心想吐,迫切想去睡觉,和那天晚上的感觉一样,“朕有预感,你我明天能换回来。”
第32章 换回去了
刘彻认为自己应该说声谢谢,然而见他很认真很笃定; 莫名觉得好笑; “你这么清楚,还能被我附身?”
“朕以前又不知道。”康熙看向他; “要不要打个赌?”
刘彻:“赌什么?”
“听朕的话。”康熙道。
刘彻嗤一声; “就知道你在这儿等着我。”
“不敢?”康熙问道。
刘彻:“激我没用。你还是去睡会儿吧。别你我没换回来; 你先昏死过去。”
“朕命硬,不会的。”康熙道。
康熙眼睛不小; 可此时都快成一条线了; 刘彻看着都替他难受,“爱睡不睡。”转身就走。
“干什么去?”康熙忙站起来。
刘彻脚步一顿; “回寝宫。”
康熙跟上去,见他当真回去,停下来,不由自主地打个哈欠; 想去睡一会儿; 又担心一觉睡到明天早上; 犹豫片刻,到门口说; “朕去后宫看看。”
“你都这样了; 还有力气找女人?”刘彻不禁惊呼道。
康熙白了他一眼; “朕不是你。”
“是吗?”刘彻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就差没明说,骗鬼呢。
康熙叹气:“王氏快生了。”
“那你去看看吧。”刘彻摆摆手; 一副“这种事不用告诉我”的模样。
康熙无奈地摇摇头,慢吞吞到王氏宫中,同她说几句话,见十五阿哥也在,逗逗十五阿哥,从王氏那儿出来,康熙下意识想回乾清宫。
迈开腿,康熙转去太后宫中。在太后询问他脸色为何那么差的时候,康熙便说这几日忙,睡得有些晚。
太后劝康熙,保重龙体。康熙点头称是,又陪太后聊一会儿,才起身回乾清宫。然而跨过日精门,康熙看到离天黑还早,就转去箭亭。
小阿哥们在箭亭习武。康熙到时八阿哥正教十四阿哥射箭,十一阿哥坐在一旁观看,见康熙来了,慌忙站起来,起的太急,又险些摔倒。
康熙连忙扶着他,“别急。小十一的病好了?”
“好了。谢汗阿玛。”十一阿哥忙行礼道。
康熙摸摸他的脑袋,笑笑,“好了让你九哥教你弓箭。”
小孩猛地抬起头,他学射箭?汗阿玛没开玩笑吧。
九阿哥连忙走过来,“汗阿玛,十一弟身子骨弱,不能学。”
“身子弱更要多动动。”阿哥们有奶嬷嬷照顾,康熙很放心,查出东宫的奶嬷嬷没一个好的,康熙开始担心儿女们。但他那时是灵魂状态,告诉刘彻又怕他胡作非为,就一直忍着没说。
现在闲着没事,又见到儿子们,康熙就把他那套“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拎出来。发现十一阿哥好像不以为意,就命五阿哥和九阿哥盯着他。随后康熙亲自教十一阿哥射箭。
一炷香,十一阿哥胳膊酸软,康熙大为失望。九阿哥见他爹不高兴,担心他爹训他亲弟弟,连忙上前说,天色已晚,他明天教十一阿哥。
康熙瞧着太阳快落山了,儿子们该去用饭了,就回乾清宫。
而等他走远,九阿哥立刻说,“十一弟,明天好好跟我学,不准偷懒,不准装病,也不准告诉额娘。”
“我手好疼。”十一阿哥伸出手,瘪瘪嘴,可怜兮兮道,“都红了。”
八阿哥接道:“起水泡也得练。”
“为何?”十一阿哥搞不明白。
八阿哥:“因为是汗阿玛吩咐的。”
“汗阿玛知道我易生病啊。”十一阿哥道。
八阿哥点头,“汗阿玛这些日子越发古怪,你不听话,汗阿玛极有可能明天就把咱们上课时间改回来,取消休沐日。”
“啊?不会吧。”十一阿哥不信。
八阿哥:“我没骗你。”顿了顿,“你没发现这几日太子格外老实?大哥也很安分。以前在朝堂上,大哥和太子逮着机会就叨叨,今儿没吵吵,还率先敬太子酒,恭喜太子的时候,也没说些夹枪带棒的话。”说完看向九阿哥。
今日太子大婚,康熙赐宴文华殿北,小阿哥们也去了。九阿哥仔细回忆一下,“好像是。也没跟旁人瞎说。”说着,惊了一下,“八哥,汗阿玛下一个要收拾的不会是纳兰明珠吧?”
八阿哥摇摇头,“不知道。谁也说不准。”随即转向十一阿哥,“十一弟,老实说,还有没有力气?”
“还能撑一炷香。”没容他开口,十一阿哥忙说,“明天我的胳膊会酸的抬不起来。”
八阿哥:“没练过,刚练都这样。以后慢慢习惯就好了。”
十一阿哥苦着小脸,很想说他不想习惯,可他更不想寅时去尚书房,更想五天歇一次,“好的嘛。”
“那我教十一弟。”八阿哥把小十四用的弓箭给他。
康熙到寝宫,往椅子上一坐,就闭目养神。
“累就去床上。”刘彻道。
康熙摇摇头,就吩咐梁九功,把晚膳端到这边。
用过晚膳,天还没黑,按照以往康熙会出去走一圈。可他今天一天都没得闲,真不想动,歇一会儿,天色暗下来就去洗漱。
和昨天一样,拿出围棋同刘彻下棋,一直下到亥时,守夜的太监催康熙歇息。康熙眼睛酸涩,如果看书,他坐着都能睡着,就坐在床上和刘彻聊天。
刘彻听不见康熙心里话,康熙要开口说,开始声音很小,聊着聊着忘了外面有人,康熙声音不禁高一点,刘彻连忙提醒他,康熙又压低声音,以至于守夜的小太监总感觉里间有人说话,仔细听却什么也听不到。
小太监想到太子曾问过他,他汗阿玛晚上有没有自言自语,感觉太子知道点什么,决定明儿就告诉太子。
而康熙昨日丑时才睡,今儿有刘彻故意逗他,也只撑到子时三刻,和刘彻说着话就睡着了。
刘彻见他闭着眼,半张着嘴,心下感动,想扶他躺下,伸出手,叹一口气,飘到他身边,不禁说,“有你这份心,我魂飞魄散,烟消云散也无憾了。”话音落下,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刘彻醒来,感觉有什么东西压着他。揉揉眼睛,睁开眼看到康熙倒在他身上,刘彻下意识伸手,“让你躺下好好睡,偏不听,没见过你这么倔的。我哪天死了,也是被你给压死的。”说着,猛然睁大眼,看着自己的手,年轻有活力,再看看被他放倒躺好的康熙,刘彻不禁惊呼,“不会吧?真让他猜对了?”伸手想拿被褥,刘彻碰倒光滑的被面,顿时确定他俩换回来了。
换回来没人能看到康熙,康熙也不想整天穿着里衣,所以昨晚就没脱龙袍。此时刘彻穿着明黄色金龙纹朝袍,康熙也一样,脚上还都穿着黑色靴子。
刘彻推一下康熙,小声呼喊,“玄烨,醒醒。”
“天亮了?”康熙睁开眼,迷迷瞪瞪的问道。
刘彻:“天有没有亮了,我不知道,但你现在变成鬼了。”
“鬼?”康熙没明白,反应过来,霍然起身,看到刘彻身上的黑色衮服变成明黄色朝服。
大朝半月一次,就是初一十五康熙携众臣祭神的那两日。平日小朝,康熙很少穿明黄色朝服上朝。昨天穿明黄色,是因为太子大婚,为此刘彻还说他穿明黄色好看,不愧是帝王色,应该多穿穿。
现在换到刘彻身上,康熙心中复杂,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还真换过来了……”
“你别难过,等我当累了皇帝,咱俩再换回来。”刘彻扒着他的肩膀说。
康熙扭头看他,“还能换回来?昨天晚上你的身体都快变成透明的了。”
“试试呗。”刘彻道。
康熙:“多过些日子吧。免得换来换去,你我的灵魂都不稳,咱俩同时消失了。”
“我听你的。”话音落下,自鸣钟响四下。刘彻以为没听清,打开帷帐一看,还真是,“再睡会儿。”
康熙灵魂状态也疲惫,可能和他的身体太累有关,刘彻说完,康熙就闭上眼。
刘彻隐隐听到有人喊“皇上,皇上……”睁开眼就想骂人,碰到康熙的胳膊,意识到此地是乾清宫,不是他的未央宫,坐起来就命宫人进来伺候,蹑手蹑脚洗漱后就去上朝。
康熙醒来,发现艳阳高照,寝宫内只有他一个。下了床,伸个懒腰,出去就看到小阿哥们往尚书房去。康熙顿时知道,时间不早了。
到乾清宫正殿,康熙就看到太子和他的福晋到了。
刘彻把康熙早已准备好的礼物赏给便宜儿子和儿媳妇,打发他们去给太后请安,就在心里问,“怎么不多睡儿?”
“自然醒的。”康熙道,“太子妃要册封,石氏现在虽是太子的妻,还只是福晋,礼部把时间定在六月初七,你别忘了。”
刘彻点一下头,“不会的。现在命奴才收拾东西,去畅春园?”
“下午吧。”康熙道,“畅春园离这儿不甚远。那边什么都有,也有人打扫,带几件衣裳,再把奏章和你要用的书带过去就行了。”
刘彻想想:“酉时再收拾也来得及。”指着奏章,“过来教我批奏章。”
康熙也担心他乱写,老老实实过去,就看到是纳兰明珠的。
刘彻拿起朱笔,等着他开口,却见他愣住,“这本奏章有问题?”
“纳兰明珠比索额图还有钱。”康熙道,“听说墙上镶黄金,地上铺玉石。”
刘彻睁大眼,张嘴就想问,看到门口的影子,担心守在外面太监宫女能听到,慌忙咽回去,在心里问,“是这个纳兰明珠?”指着奏章上的署名。
康熙点点头,犹豫一下,道,“传言不可信。”
“那你说什么?”刘彻闹不明白了,
康熙:“也不可不信。”
刘彻噎住,“一句话,查还是不查。别磨磨唧唧,跟个女人似的。”
“纳兰明珠比索额图精明,不好查。”康熙道。
刘彻真想给他一脚,“滚蛋!”
第33章 正常男人
康熙脸色微变,解释道:“朕说的都是实话; 证据不足以判他死罪; 而且——”
“你给我闭嘴!”刘彻拧着眉头打断他,“我不想因为外人和你吵架。”
康熙呼吸一窒; 想到刘彻的身体都是他的; 自己没必要怕他; 就继续说,“像收拾索额图那样?不行。索额图被关起来的那天; 纳兰明珠已有防备。”
“我直接抄他的家; 他如何防备?”刘彻反问。
康熙:“师出无名。”
刘彻噎住,暗暗运气; 安慰自己,好不容易换回来,气死不值得,“索额图为何可以?”
“你当时的理由是有人上奏索额图卖官鬻爵; 结党营私。索额图跟保成素来亲厚; 你动他; 众臣潜意识认为证据确凿。”康熙道,“纳兰明珠一定会打听谁参的索额图。他都打听不到; 就说明没有。
“以防你故技重施; 明珠绝不会像索额图一样干脆的认罪。拿不出证据; 明珠的党羽即便不敢为他求情,也会放出风声,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抓起来; 借此向朝廷施压。
“纳兰明珠本人惧内,后宅干净,平日里乐善好施,为人谦和,不像索额图性情乖张,不依附他的大臣立刻排挤,所以百姓对纳兰明珠的印象很好。有人在背后撺掇一下的话,被纳兰明珠蒙蔽的百姓指不定会联名为纳兰明珠求情。”
刘彻不信,“就这些?”
“他还生了个好儿子。”说起纳兰明珠的儿子,康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多数百姓都不信歹竹出好笋,潜意识认为儿子优秀,当父亲的也不会差。”
刘彻来了兴趣,“他儿子是谁?”
“纳兰性德。英年早逝,最令人惋惜。”康熙说出这句就看刘彻,“包括朕。”
刘彻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霍去病,肯定道:“有才?”
“高中进士,还是二甲第七名。”康熙跟刘彻讲过,一甲只有三名,“身手不错,曾是一等侍卫,这点朕亲自试过。纳兰明珠的妻子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姑娘。
“纳兰明珠的儿子写的诗词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达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地步。其在士林中声望及高。早年郭琇弹劾纳兰明珠,也只有京城百姓相信纳兰明珠干过那些事。”
刘彻:“京城百姓相信不就行了?”
“不行。要文人深信不疑才行。”康熙道。
刘彻想翻白眼,“文人上马不能杀敌,下马不能治国,你一个皇帝,管他们作甚?”
康熙嘴巴动动,想解释朝廷在士林中的声誉不好,满族能出个纳兰性德,他挺高兴的,又担心刘彻不耐听,适得其反,“朕去明珠家看看?”
“你说什么?”刘彻愣了,没听清楚。
康熙:“郭琇弹劾纳兰明珠的时候,朕派人去查,和纳兰明珠往来的官员拒不认,盖因怕死的人不敢得罪明珠,不怕死的直接把罪名揽到自己身上。证据不足,朕也打击过他一次,这几年也没再重用他,可也没能削弱其在朝中势力。”
“那是你笨。”刘彻一见他瞪眼,连忙改口,“我说错了,是想的太多。即便把所有人都关起来,天下也不会乱。”
康熙拧着眉头,“别胡说。”
“朝中哪些官员是他的人?”刘彻问。
康熙摇摇头,“明面上的朕知道,暗地里的不清楚。”
“你也真够——”笨的。刘彻摇摇头,简直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等内务府的事查清楚,我就收拾他。”
康熙:“如何收拾?”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刘彻道,“我先批阅奏章。”
康熙不放心,“千万别乱来。”
“知道,知道。”刘彻指着奏章,“该如何回?”
康熙仔细看看,就说给刘彻听。
刘彻已占了康熙的身体,而康熙为了他俩能换回去,险些把他自己弄死,刘彻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激他,以至于某些奏章在刘彻看来不用回,也没由着性子来——按照康熙说的批示。
奏章批完,也到晌午了。午膳后,刘彻睡一会儿,起来就看到宫人开始收拾行囊。
刘彻在正殿中醒醒困,就命梁九功去宣太子。
太子的福晋相貌清秀,喜欢美人的太子对她不甚满意。而经过早几天那一出,太子也不敢让他爹知道他喜欢美人。否则,他爹能给他送来一百名女子。
今天刘彻没让太子批阅奏章,索额图的案子也算结了,闲来无事,太子就在惇本殿看闲书。
看一会儿,太子想到他爹昨晚又没睡好,万一给他爹托梦的不是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宗,是他娘赫舍里皇后,两口子在梦中聊起儿媳妇,他爹哪天问起来,他什么都不知道,岂不要完?
思及此,太子就去后面毓庆宫找他福晋闲聊。
石氏性格温柔的在太子看来有些木讷,肚子里却有墨水。太子有心,石氏刚开始不敢回答,太子也没表现出不耐烦。石氏就大着胆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博学多才的太子发现他福晋不是草包,来了兴趣,两口子一直聊到梁九功过来。
梁九功说皇帝请太子过去。太子不禁庆幸,他在和福晋聊天,等会儿不知该和他爹说什么的时候,还能扯到福晋身上。
想是这样想,出了毓庆宫,太子还问梁九功,“汗阿玛找孤何事?”
“奴才不知。”梁九功猜测道,“可能和去畅春园有关。”
刘彻找太子确实是让太子携家眷去畅春园。刘彻不提醒,太子也会带他福晋过去,可他爹特意把他找来,太子就试探着问,“李侧福晋也去?”
“李侧福晋和你的两个孩子。”刘彻认定紫禁城风水不好,自然不会把便宜孙子留在宫中,“酉时出发。”
太子:“儿臣遵命。”
“你退下吧。”刘彻没等太子出去,就对梁九功说,“去尚书房通知一声,让他们回去收拾行囊,把伺候的人全带上。”
太子眉头一挑,装作没听见,到惇本殿就吩咐小顺子挑几个机灵的留意他爹那边的情况。
而太子心里装着事,亲爹又时不时搞事,每次都搞的太子招架不住,无子的侧福晋和庶福晋隐晦的表示想跟去畅春园伺候太子,太子也装作没听懂。
太阳落山,御驾抵达畅春园。
畅春园在京郊,还是园林,此时又正直夏至,踏进畅春园,鸟语花香,云淡风轻,心情都开阔了,刘彻不禁在心里说,“真应该早点过来。”
“让太子一个人在紫禁城办婚事?”康熙问。
刘彻噎住了,“我就随口一说。”
“少说两句,快点走,用了晚膳早点睡。”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连着几天只睡一个多时辰,他不病倒,也会昏过去。
刘彻也想到这点,难得没反驳他,吃了饭就去洗漱。
太子却无心睡眠,因为他爹就带王氏一人过来。王氏大着肚子快生了,他爹这是打算禁欲?
翌日早朝,太子见他爹精神抖擞,料到昨晚没做梦,今儿瞎折腾的可能性不大,散朝后,就带着胤禛去他的住处,位于西花园的讨源书屋。
康熙早几日就告知朝臣和儿子们,初九去畅春园。王公大臣在畅春园周边都有自己的宅子,有些人昨天上午就搬过去了。比如四皇子胤禛。
胤禛盯着府里的奴才把他喜欢的东西收拾妥当,就去宫里问他额娘德妃去不去。德妃说不去。胤禛顺嘴问,他汗阿玛带谁去,德妃就说只带王氏一人,还来了句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
胤禛倒是知道,所以在太子说出他的疑惑,就直接说,“汗阿玛最近不敢翻牌子。”
“为何?”太子问。
胤禛:“担心老祖宗突然驾到。”
“对啊。”太子恍然大悟,摸摸锃亮的脑门,“孤怎么把这点给忘了。那他为何要带王氏?留在宫中岂不更好。”
胤禛想想:“不放心。王氏分位低,担心那些母妃打压她。毕竟她是汗阿玛这几年最宠的人。”
“王氏那个样,她们还敢动手?”太子问。
胤禛笑道:“不敢过分,但敢给她脸色看。”
“汗阿玛还真宠她。”太子不禁啧一声。
刘彻也忍不住说,“你还真疼那个王氏。”
“她年龄小,在这边又没什么亲戚,看在孩子的面上,朕也得护着她。”康熙道。
刘彻不信,可康熙现在这样,喜不喜欢王氏都不重要,就转移话题,“七月份大选,名单有吗?”
康熙瞥他一眼,“等不及了?”
“我是个正常男人。”刘彻理直气壮道,“有正常需求。”
康熙嗤一声,“正常男人可不喜欢男人。”
“我——”刘彻停顿一下,眉头一挑,问道,“你说我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
康熙想也没想就说:“不正常!”说出口顿时有个不好的预感,“我——”
“我听见了,不用再重复一遍。”刘彻打断他的话,“既然你认定我不正常,我也没必要等到大选了。现在就命梁九功挑几个容貌俊美的太监。”说着就往外喊,“梁九功,进来!”
第34章 皇帝打架
康熙愣了愣; 反应过来抓住他的胳膊,“刘彻!”
刘彻脚步一顿,梁九功进来; “皇上有何吩咐?”
康熙手上用力,刘彻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