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立刻问坐在他另一边的宜妃,“哪个是胤祺的福晋?”
  宜妃仔细看了看,“第一排第三个。”
  刘彻看过去,秀女微微低着头,只能看清楚下巴,小声说,“让她抬起头,牌子给朕。”
  宜妃立刻把写着秀女姓名籍贯的牌子递给他。
  接过来,五阿哥胤祺的福晋正好抬起头,刘彻不禁皱眉。
  留意着皇帝表情的宜妃小声问,“怎么了?皇上。”
  “怎么这么小?有十五没有?”刘彻问。
  宜妃:“十三。”
  “多大?!”刘彻震惊道。
  宜妃吓一跳,下意识想想,“是十三。”
  “朕看她顶多十岁。”刘彻压低声音,“这么小进门,有个孩子都生不出来。”说出来,转向康熙,你命人查的时候,都不查她多大?
  康熙:“够选秀资格。”顿了顿,“朕也没打算让胤祺今年娶。”
  “明年也小。”左右坐着惠妃德妃,宜妃和荣妃,后面站着奴才,前面是秀女,刘彻不敢有大动作,便转向宜妃继续开口说,“她阿玛挺高,朕以为十三岁的姑娘该长成大人了,没想到还是小孩模样。”
  宜妃不知他什么意思,试探着说,“妾身跟她家里人透过底,重选不好吧?皇上。”
  “婚期定在三年后。”刘彻道。
  宜妃松了一口气,继而又提上来,“再过几个月小五就满十六了。”
  “给他选两个侧福晋。”刘彻听出她潜意思,“明年到宫外再迎侧福晋进门。你看这样行吗?”
  不行也不敢说。宜妃连忙点头,“行。只是人选?”
  “汉军旗里选。”刘彻道,“你赶紧把汉军旗的找出来。”
  宜妃立刻令嬷嬷把汉军旗的牌子递给刘彻。刘彻命胤祺的未来福晋他塔喇氏退下,照着牌子把汉军旗的秀女挑出来,随即让她们抬起头,挑两个最好看的,就把牌子递给宜妃。
  坐在一旁的惠妃见状,心中一动,小声喊,“皇上。”
  “有事?”刘彻转过头。
  惠妃:“胤禔今年二十有三,府里连个庶子都没有,妾身想给他挑几个人。”
  “挑了也没用。”康熙接道,“胤禔不要庶长子。”
  刘彻便对惠妃说,“你儿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挑了他不会感谢朕,两口子能一起诅咒朕。”
  惠妃脸色一白,慌忙道,“胤禔不敢。妾身的儿子妾身知道,他起先是不想要庶长子,闺女生了四个,他早就急了。碍于自己以前说过的话,拉不下脸找庶福晋。侧福晋如果是皇上选的,胤禔去找她们,别人也不敢拿此事挤兑胤禔。”
  “他堂堂一皇子阿哥,谁敢挤兑他?”刘彻面无表情,“想说太子就直接说。”
  惠妃脸色更白,急急道,“没,没有,妾身没有。”
  “不管你有没有,你儿子你了解,没太子也轮不到他,少背着朕搞小动作。”刘彻直言道。
  惠妃身体一晃,险些晕过去。
  康熙眉头紧锁,“刘彻,言重了。”
  “有些话就要摊开来讲。否则他们根本听不懂。不对,懂了也会心存侥幸。”刘彻在心里说着,转向宜妃,“比大福晋家世低的秀女找出来。”
  宜妃连忙冲手托托盘的嬷嬷招招手。这次没把牌子给康熙,她直接把秀女喊出来,让她们抬起头,才问,“皇上,妾身选,还是惠妃姐姐选?”
  “女人的眼光和男人不一样,你们选的,他不会喜欢。”刘彻撩起眼皮看一下,挑了两个身体修长,身段苗条的。
  宜妃不禁说,“那两个没有最后边那个好看。”
  “朕记得大福晋长得挺好?”刘彻转向惠妃。
  惠妃收敛心神,点点头,“是。”
  刘彻:“大福晋的年龄不算大,脸庞跟早些年差不多?”
  惠妃应道,“这两年长开了一点。”
  “那就是更好了。”刘彻道,“生四个孩子,身体一定不如早年。”
  这话一出,四妃齐刷刷看向他,这人是谁?大福晋是他儿媳妇,他怎么能这样说?
  “朕说错了?”刘彻笑看着她们。
  康熙再也忍不住,“你没错,朕就不该让你过来。”
  “一边玩儿去。”刘彻瞥他一眼,对惠妃说,“就她们了。”
  惠妃一瞬间回过神,“侧福晋?”
  “侧福晋!”刘彻说着,忽然想到,“德妃,老四府上就他福晋一个是满人,朕没记错吧?”
  德妃站起来回禀,“皇上记性真好,没错。”
  “你这个额娘怎么当的?”刘彻眉头一皱,面露不快。
  德妃猛的抬起头。
  惠妃、宜妃和荣妃不约而同地看向皇帝。
  刘彻继续说:“上次选秀没给胤禛挑两个,这次朕不过来,你是不是也没打算给他挑人?”
  “妾,妾身正准备今天给他挑。”德妃忙说。
  刘彻挑了挑眉,“这么说来你都看好了?那把牌子找出来给朕,朕帮胤禛掌掌眼。”


第65章 自作聪明
  德妃的脸色顿时变得比惠妃还白; “……现在?”
  “明天?朕看谁去。”刘彻不阴不阳道。
  德妃身体发虚,多年不曾有过这种感觉,仿佛又回到她被当时的贵妃佟佳氏发现怀有身孕的那天,“妾身记不清名字,可否让妾身看一下牌子?”
  “给她。”刘彻冲嬷嬷抬一下下巴。
  德妃先前瞄一眼牌子; 五阿哥的两个侧福晋,一个是改了汉姓的满人; 一个是入旗的汉人; 家世都不如他的嫡福晋。
  大阿哥的侧福晋的家世也不如嫡福晋; 德妃瞬间知道该怎么选——选两个家世比四福晋低的满人; 就把两个牌子呈给皇帝。
  刘彻接过去把秀女叫出来,就让她们抬起头。
  德妃眼前一黑; 心腹宫女慌忙扶着她; 小声提醒,“主子小心。”
  刘彻听到声音扭头看去。
  德妃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更想跪下求饶。
  刘彻哼一声; 转向康熙; 你先前怎么说的; 养在深闺的大家小姐,不可能黑的跟炭一样?
  康熙看到德妃挑的俩秀女,一个看起来比胤祺的嫡福晋还小,脸上全是肉,眼睛细长,塌鼻子; 过两年长开了只会更难看。另一个也不算黑,麦肤色,个头很高,五官端正,偏偏脸颊有两坨红红的东西。康熙相信那不是胭脂,是她的肤色,便违心说,“另一个挺白的,这个也不丑。”
  “趁我还能忍得住,赶紧离我远点。”刘彻看了看他在心里说。
  康熙从他前面移到他身后,“德妃没打算给胤禛选,她乱挑的。”
  我知道。刘彻在心里回他一句,不带任何感情的看着德妃,看得她低下头,浑身发抖,才让嬷嬷把牌子拿过来。
  刘彻叫家世不如四福晋,且是满人的秀女出列。当然,不包括留牌子的。
  好事成双,刘彻挑两个,一个长相喜人,一个身段婀娜,肤色都挺白的秀女,眼角余光瞥到荣妃欲言又止。
  刘彻一挑眉,“你给老三挑人了?”
  荣妃愣了愣,意识到皇帝跟她说话,“还没。”
  “还没的意思打算挑?”刘彻问。
  荣妃不知该怎么回。
  “朕的问题有这么难回答?”刘彻的声音冷下来。
  荣妃忙不迭道,“不是。”身体前倾,离他近一点,小声说,“妾身看好了。”
  “胖的瘦的?”刘彻问。
  都是聪明人,这样讲荣妃也知道他指的是他挑的俩秀女——长得讨人喜欢的胖一点,瘦一点的身材好。正因如此才难回答,却又不得不说,因为早两天给过秀女暗示,“胖的瘦的都挺好。”
  “荣妃跟朕心有灵犀啊。”刘彻乐了。
  荣妃只觉得头皮发麻,后悔多事,“妾身不敢。”
  “朕看你敢的很。”刘彻收敛笑容,“嫡孙还没出生,就迫不及待要庶孙。”
  荣妃呼吸一窒,想说不是。
  未来三福晋长得好,家世不亚于太子妃,荣妃担心他儿子跟大阿哥胤禔一个德行,不要庶长子,由着自己的福晋生了四朵金花,也没能生出个带把的,才决定先给他挑俩侧福晋。
  可这话说出来会得罪惠妃,会得罪大阿哥两口子,以及大福晋娘家。荣妃张了张口,喃喃道,“妾身是觉得多子多孙多福,想给皇上攒些福气。”
  刘彻不禁啧一声。
  荣妃的脸色刹那间变得比德妃还要白。宜妃不禁庆幸,他说胤祺的婚期定在三年后,自个没多嘴说三年太久,“皇上,那这两位?”
  “给老三。”刘彻转向德妃,“下次大选朕再给胤禛挑两个。”顿了顿,“德妃挑也行。”
  德妃忙说:“妾身愚钝,不会挑,还请皇上给胤禛挑两个。”
  “愚钝吗?朕怎么觉得宫里再也没有比你聪明的人了。”刘彻道,“知道朕疼十四,知道十四年龄小,犯了错朕也不舍得罚他,就让十四去给你娘家兄弟说情。旁人可干不出来。”
  德妃浑身一僵,“妾身,妾身知道错了。”
  “哪儿错了?”刘彻没等她回答,“自作聪明,还是妄图干政?”
  德妃脱口道:“自作聪明。”
  “以后少自作聪明。”刘彻道。
  德妃慌忙说:“妾身遵命。”
  刘彻起身要走。
  康熙忙提醒,“你不挑人了?”
  刘彻身体停顿一下,坐回去,“留牌子的都退下。”
  管事嬷嬷立刻把人带走。
  刘彻喜欢年轻女子,对一脸稚气,身材干瘪的女娃不感兴趣,便让身量未足的秀女退下。而这些秀女一走,人少了一大半。刘彻看着剩下的那些,怎么看都不顺眼,不禁在心里问康熙,“就这么多?”
  “到了这个时候只有这么多。”康熙道。
  刘彻胳膊放在椅子扶手上,手背抵着侧脸,在心里问,“什么意思?”
  “有些秀女的家人会提前跟四妃打招呼,初选就会被撂牌子,回家自行婚配。”康熙道,“但这些只是少数。”
  刘彻盯着秀女,在心里问:“不愁嫁的秀女不是长得好,就是家世好,对吧?”
  “是的。”康熙道,“其实你别给老五和老大选侧福晋,那几个也差不多了。”
  刘彻转向他,你认真的?
  “胤祺的两个侧福晋还不好?”康熙道。
  刘彻:“一般般。”
  “一般般?”康熙不禁道,“你还想要天仙不成?”
  刘彻:“不用。像李夫人那样就成了。”
  “李,李夫人?”康熙想到李夫人是谁,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倾城倾国,“做梦去吧。”
  刘彻不想做梦,“没别的法子?”
  “江南气候宜人,美女多,去江南自己挑。不过朕也和你说过,多半都把脚缠成三寸。”康熙道。
  刘彻想象一下,不禁抖了一下,“那我宁愿憋着。”一见坐在身边的宜妃看他,刘彻站起来,“让她们都回去吧。”
  宜妃忙问:“皇上不留人?”
  “朕想留的人,早被你们撂牌子了。”刘彻幽幽的说完,不管四妃和还未离开的秀女脸色如何,令侍卫备马回畅春园。
  康熙回头看去,四妃脸色红了白,白了红,煞是有趣,“你忘了提醒她们,下次别让缠足的秀女混进来。”
  “不想说。”来之前刘彻特意跟康熙说,他如果忘了,一定要提醒他。大热的天,他兴冲冲跑过来,面对一群长得最好看的,还不如被他弄死的钩弋夫人,刘彻很不爽,“去户部。”
  康熙:“去户部干什么?”
  “看看追回来多少银钱。”刘彻说着接过缰绳跨上马,直奔位于紫禁城南边的户部。
  康熙飘到他身后,“等一下别忘了让礼部拟旨。”
  “知道。”刘彻问,“婚期呢?”
  康熙:“过两年再定也不迟。”
  “那就过两年再说。”说起这个,刘彻又不由自主地想到胤祺的嫡福晋,“十三岁才比胤祥高一点,啧!对了,你说你们老家都是辽东的,我记得辽东的人高又壮,她怎么长的?”
  康熙也好奇,“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吧。”
  “你的几个妃子都不矮。”刘彻提醒他,“对了,你闺女矮不矮?我好像还没见过你闺女。”
  康熙:“中秋家宴能见到。她们陪太后住在畅春园,你想见回去就能见到。”
  “再说吧。”刘彻话音落下,看到户部到了。让康熙先飘下来,他才下去。
  休沐日,户部也有值班的人,但不多。
  最近天天都有人来销账,搞得户部这个月比前三十年都忙,以至于难得空下来,几个当值的人都趴在桌子上,有的睡觉,有的闲聊。
  刘彻进去看到这一幕简直想笑。听到脚步声下意识抬起头的几人吓的一下子跳起来,生生把刘彻到嘴边的冷笑逼回去,变成好笑,“这么紧张做什么?朕又不能吃了你们。”
  “微臣,微臣参见皇上。”几人说着连忙把还在睡觉的人拧起来。
  刘彻走到最中间的案几后面坐下,“账簿在不在这边?”
  “销了账的都在这边。”
  刘彻微微颔首,表示知道,“拿出来朕看看。对了,再随便拿两本,一点都没还的。”
  “没有吧。”康熙说着,就看到小吏转去里间。
  刘彻乐了,一挑眉,“没有?”
  “算了,当朕没说。”底下人不争气,康熙也懒得帮他们开拓。否则受伤的又会是他。
  刘彻:“你找个地方坐下,这些一时半会看不完。”
  “朕和你一起看。”康熙走到他身后,弯腰看去,“名字都涂掉了,你看也不知谁是谁啊。”
  刘彻指着写着三万两千的那一行,在心里说,“早两年借的,此人肯定还在朝中。这么多五天凑齐,我找人打听一下,那几天都有谁卖东西就知道了。”
  “那你当时别让他们把名字消掉不就好了。”康熙道。
  刘彻:“我在早朝上说了,欠银还清,既往不咎。名字留着,他们可不信我以后不追究。”
  “该追究的你还是会追究。”康熙可没忘记他说过秋后算账。
  刘彻微微颔首,赞道:“聪明。”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去,小吏抱着四本账簿出来,满头大汗,“怎么热成这样?”
  “里面热。皇上,微臣找了一下,没还的都是皇上亲政前借出去的。”
  刘彻翻开一看,“还真是。咦,索额图?”看向康熙,“他也借过?胤禛怎么没说啊。”看似对小吏说,其实是问康熙。
  当值的几人不知内情,其中一个便问,“皇上忘了?”
  “朕这些天忙得昏昏沉沉,差点连今日大选,给五阿哥选福晋都忘了。”刘彻看起来很好说话,脸色温和,“想说什么直接说,朕恕你无罪。你们也不准外传。”
  几人忙应道:“嗻。”
  刚才开口的小吏放心下来,“他借的是皇帑,也就是皇上私库里的银子。后来打仗,皇上私库里也没多少银钱,皇上就让他们管户部借。”
  “所以你们先处理户部的欠银?”刘彻问。
  “是的。皇上说,早年借的先放一放。”
  刘彻点头:“朕是说过这话。”看向康熙,这些追吗?你自己的钱,你说不追,我可以当没看见。


第66章 脑子有病
  康熙信他才有鬼。真那样讲; 刘彻一准说皇帝现在是他。
  “你高兴追就追,嫌麻烦就不追。”康熙道。
  刘彻抿嘴笑笑,侯在一旁的几个小吏奇怪,皇上笑什么?
  “索额图家都被九门提督抄了,这么多银子也不知他能不能补齐。”刘彻的语气看起来替他发愁; 表情很幸灾乐祸。
  几个小吏听他这样讲,便以为他笑索额图。索额图即便被关起来; 也是元后的亲叔叔; 皇亲国戚。几个小吏不敢落井下石; 不然传到太子耳朵里; 他们的官就当到头了。
  “此事微臣不知。”年龄最大的小吏开口道。
  刘彻:“朕没怪你。”往后翻几页,“鳌拜?”扭头转向康熙; 被你弄死的那个?
  康熙看到账簿上的名字一阵恍惚; 下意识说,“汗阿玛还在的时候借的。”
  我看到了。刘彻见他表情不对劲; 便往后翻盖住那两个字; 出现两排他听都没听说过的人名; “这些人家没落了?”
  康熙回过神; 勾头看去,“是的。”
  “回头让胤禛查查,穷的揭不开锅就算了。”说起胤禛,刘彻忽然想到,“老大练兵,胤禛在户部; 老三忙什么?”
  “胤祉?”康熙一时没想起来,“是不是在礼部?没有的话,就在家吟诗作赋。”
  刘彻在心里问:“他喜欢那些?”
  “挺喜欢的。”康熙道。
  刘彻:“那就让他去武英殿。”
  武英殿乃皇家印书的地方,康熙道,“也行。胤祉应该会喜欢。”
  “回头我就跟他说。”刘彻道,“你刚才提到礼部,我让礼部出题,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
  康熙:“你要选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的人,又不准他们就四书五经取题,他们明天今日也拿不出来。”
  “那怎么办?”刘彻看向他,当时为何不提醒我?
  康熙每次听到类似的话都不想搭理他,“朕提醒过你,你不听,还说朕不敢尝试,胆小鬼。要不要朕把你当时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说一遍?”
  “不用,你手下的人太笨。”刘彻在心里说,“我就不该对他们抱有幻想,本以为奴不随主——”
  啪!
  刘彻脑袋上挨一巴掌。
  该死!
  刘彻张口就想大骂,一见对面站着几个人,暗暗运气,扭头瞪着康熙,给我等着。
  康熙指着几个小吏,“他们在等你。”
  “不看了。”刘彻抬手往案几上一扔,开口对几人说,“跟陈廷敬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几人同时道:“嗻!”
  刘彻起身就往外走,到门口脚下一顿。
  康熙不禁问:“怎么不走了?”
  “太热了。”刘彻说着话不禁眯起眼。
  康熙:“回宫?下午凉快了再去畅春园。”
  刘彻想想,抬头看一眼刺眼的烈日,“这样的天儿到天黑都不可能凉快。”
  “那就快走。”康熙道,“越耽搁越热。”
  刘彻深吸一口气,跨上汗流浃背的良驹,“走吧。”
  康熙立刻飘到他身后,担心被风吹走,不忘拉住刘彻的一条胳膊。
  背上多个人,马儿没看感觉,刘彻有。头顶烈日,身后还有个温热的身体,刘彻到清溪书屋,一边脱衣裳一边命宫人打水,扒光就跳到冰凉的浴池中。
  康熙见他急急忙忙的,跟上去听到“扑通”一声,吓一跳,“你想死?”
  “快了。”刘彻在宽大的浴池中扎个猛子,露出水面,长舒一口气,“舒服死了。”
  康熙见状,忍不住说:“不是朕诅咒你,你今天不生病,明天也会生病。”
  “改当术士了?”刘彻心情好,靠在浴池边笑看着他。
  康熙叹气,走到他身边坐下,“朕没和你开玩笑。前一刻热得险些中暑,后一刻钻进井水里,你不生病,朕,朕就——”
  “喊我爹?”刘彻接道。
  康熙朝他身上踹一脚。
  刘彻身体一趔趄,跌到水里。
  魏珠慌忙放下水桶,“皇上怎么了?”
  “没事。”刘彻抹掉脸上的水,甩甩头上的水,发现桶里的水冒烟,“那什么?”
  魏珠:“奴才觉得井水凉,叫人去膳房拎两桶开水。”说着,一顿,“皇上怎么下去了?皇上不嫌凉?”
  “还好。”刘彻道,“水倒进来,朕觉得也没用。”
  魏珠:“是太少了。”走到离他最远的地方,把热水倒进去,“奴才已经命人烧水,只是……”没想到他这么迫不及待。
  刘彻抬抬手,“没事。你下去吧。”
  “嗻。”魏珠退出去,就送一身干净衣裳进来。
  刘彻游到魏珠刚才倒热水的地方,不禁说,“一桶一桶的往里倒太麻烦了,若是能直接烧就好了。”
  “小汤山有温泉,离这边没多远,你嫌来回跑麻烦的话,也可以过去住几天。”康熙道,“但不好常住,而且那边的园子比这边小。”
  刘彻:“小没关系,水怎么样?”
  “水好,不冷不热。”康熙道。
  刘彻算一下时间,“木兰秋狝结束就去,让太子回来暂理朝政。”
  “下午去傍晚就能回来。”潜意思不用太子代理。
  刘彻站起来,拿起面巾擦擦:“要玩就好好的玩——阿嚏!”
  “被朕说中了吧。”康熙笑了。
  刘彻揉揉鼻子,“乌鸦嘴。”
  “赶紧让膳房给你煮碗姜汤去去寒气。”康熙难得没反唇相讥,“也别吃冰饮了。”
  大清的冰饮花样比大汉多多了,刘彻一到清溪书屋就让宫人准备,这会儿该做好了。刘彻道,“吃一碗又没事。”
  “说不出话就有事了。”
  刘彻皱眉,“能不能别诅咒我?”
  “朕说的都是实话。”康熙道,“我想给你添堵,也不会拿你的身体开玩笑。再说了,这也是朕的身体。”
  刘彻:“既然你知道,就该知道你命硬。别人的诅咒没用,你的——”
  “我连自己都诅咒?”康熙没好气的打断他的话。
  刘彻点点头,一本正经道,“说不准。”
  康熙抬脚把他踹水里。
  “咳咳,咳咳,玄烨,你大爷的!”刘彻站稳,爬起来就朝他身上踹。
  康熙早有防备,闪到门口,“魏珠来了。”
  刘彻脚下一顿,看到魏珠又拎一桶热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