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刘彻看着他认真道,“因为你谢不过来。”
康熙又想打他,但他忍不住了,因为还有事要说,“你用草原上的事吓唬她们,估计也只能吓唬一段时间。”
“我知道。最多一年就得故态复萌。”说起这个,刘彻就想骂一句贱骨头,“明年小四成亲前,内务府得给她挑几个陪嫁嬷嬷,到时候查一下公主所的嬷嬷,扔出去几个,她们就老实了。”
康熙:“能老实个四五年。”
“那也不错了。”刘彻说着,一顿,“你既然都清楚,以前干么那么纵容她们?”
康熙摇头,“我没纵容过她们。”
“也对。”想起端静说的话,刘彻睨了他一眼,“是太子他们有样学样,纵容奶娘,才导致奴大欺主。”没容康熙开口,就说,“不说这个。宣常宁?”
离明年四公主出嫁只剩一年,时间紧迫,得让内务府赶紧筹备妆奁。康熙点头,“宣吧。对了,小四嫁去喀尔喀,”也就是年初朝廷和噶尔丹交战的地方,“那边百废待兴什么都缺,让常宁多准备点布匹和药材。金银玉器反倒可以少一点。”
刘彻点头表示知道,“再给她准备一箱鸟铳。”
“鸟铳?”康熙惊呼道,“朕没听错?”
刘彻:“没有。噶尔丹在那边盘踞大半年,难保有漏网之鱼冲她下手,带上鸟铳,可以防他的人,也可以吓唬吓唬你女婿。”
“别给最新的。朕担心小四的额驸偷偷找人仿造。”康熙道。
刘彻笑道:“即便全是生了锈的,你闺女也高兴。”
“陪嫁鸟铳,小四算是独一份了。”康熙道,“回头封她为和硕公主,别忘了。”
刘彻:“号呢?”
“恪守的恪,靖难的靖,恪靖。”康熙道。
刘彻挑了挑眉,“有意思。她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吗?”
“能的。恪靖的额娘虽是庶妃,但她姨母是宜妃。恪靖算是宜妃看着长大的。”康熙道,“朕听宜妃说过几次,虽然没明说,但朕听得出来恪靖比小五要聪明,学问也比她好。”
刘彻:“德妃那个闺女被太后养的娇的都不像你们满族儿女了。”
“娇就娇吧,反正是个公主。朕也养得起。”康熙道。
刘彻听到这话,眉头一动,直视着他,“你真打算把她留在京城?”
“你不想,太后那边也不同意。”康熙说着,顿了顿,“既然说起她,朕就和你交个底,朕以前打算把她嫁去佟家的。”
刘彻愣了一瞬,“哪家?佟家?我没听错?德妃和你表妹闹成那个样,你还敢把她闺女嫁去佟家?”
“德妃没跟佟佳氏闹过,她也不敢跟佟佳氏闹。”康熙说的佟佳氏是他第三个皇后,胤禛的养母,“只敢拿胤禛撒气。”还是在佟佳氏死后。佟佳氏在的时候,她连句重话都不敢说。
刘彻虽然才来一年多,微服出宫的时候也听百姓说过佟家又叫“佟半朝”。
康熙要把德妃的闺女嫁去佟家,德妃不敢不同意,估计还会举双手赞同,“你刚才说以前,现在还嫁不嫁?”
作者有话要说: 康熙:朕听你的!
第88章 奉陪到底
佟国维在百姓看来是上了年纪; 自然致仕。隆科多罔视人伦; 皇帝继续用他才是昏了头。这样的人朝廷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以至于佟家少两个人; 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依然是出了两个皇后的佟家。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佟家没瘦死; 人又多; 少他俩依然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家族。
凭佟家是康熙母族兼妻族,以康熙的秉性,在康熙活着的时候不可能对他们赶尽杀绝,哪怕他们干出谋/逆之事。
老百姓能想到的; 康熙作为何尝想不到。
“太后想; 德妃想; 小五估计也想嫁。”康熙没说他,盖因他想把公主嫁去蒙古。
刘彻多精明的人,听他这样讲瞬间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你闺女娇的连匕首都拿不动; 到蒙古也是枉送性命。”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 “给恪靖请几个武师傅?”
“教她习武?”康熙问。
刘彻点头; “你这里的公主不能养面首; 额驸对她不好; 她也只能忍着。如果会功夫——”
“还能把额驸的那东西割掉?”康熙说出来,看到他眼中一亮,“你; 想都别想!”
刘彻:“我又不会告诉恪靖。”
“你暗示一下就够了。”康熙瞪着眼睛说,“别给朕玩文字游戏。”
刘彻啧一声,不禁说,“这会儿聪明了。”
“朕一直聪明,你早魂飞魄散了。”康熙没好气道。
刘彻张口就想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过几天去西边看看火/器营建的怎么样了?”
“先把恪靖的事安排好再说。”康熙道。
刘彻点头,“好的。”随即命魏珠去宣内务府大臣常宁。
翌日,刘彻去新火/器营。看到快建好了,有些意外,意外内务府匠人的速度,刘彻便命管事的给他们多发两个月俸银。
管事的愣住,刘彻四周的匠人也愣住。因为以往这种事,做好了是管事的功劳,做不好错在他们,而他们还没做好就有赏,简直近年来头一遭。
刘彻对这种效果很满意,故意问管事的,“没听清?”
“听清了,听清了,奴才遵命。”管事的忙应下来。
康熙不禁问,“你又玩的哪一出?”
“看到这些房子,我高兴。”刘彻是个高兴就会赏银钱的主儿,“我以为得到年底,现在看来年底能全部搬进去,你不高兴?”
康熙高兴,“你高兴就成。”
刘彻见他抿着嘴都掩饰不住笑意,搁心里啧一声,就起驾回畅春园。
如刘彻所料,大雪来临前,他搬回紫禁城的前几天,戴梓就带人移到新营地。那边不但有仓库和专门制作鸟铳和大炮的房间,还有供他们晚上休息和吃饭的地方。
刘彻觉得戴梓一人能顶一个火/器营,建营之初就提醒内务府在屋里加几个火炕,再加一个冰窖。
寒冬腊月,戴梓闲的时候就领众人凿冰,留着他们明年夏天用。
冰窖堆满冰,也到了除夕。
节后康熙册封四格格为恪靖公主,嫁给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恪靖的婚事定下,离春闱也近了。
如康熙所料,张英的儿子今年没参加。
对于张英的本分,刘彻挺喜欢的,得知张家二郎今年二十五,刘彻不淡定了,“下次会试他就二十八了?”
康熙点头:“是的。”
“张英都不急?”刘彻问。
康熙:“他大儿子也在朝。他二儿子真像他一样,进来就是父子双双在朝,一门三位翰林。这可不是张英希望看到的。”
“他大儿子是哪个?”刘彻问。
康熙:“张廷瓒。”
“他啊。张英不是要辞去詹事府詹事么,让他儿子顶上去。”刘彻道,“今年会试结束,再挑几个进士扔进去,你儿子也有个说话的人。”
康熙看着他,“保成?”
“总不能是老四。”刘彻道,“你不想他和朝臣过多往来?”
康熙想也没想,“没有。”
“我看就有。”回答的太快,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刘彻没追根究底,因为他已打定主意,“太子必须得有自己的人。再说,有你我盯着,就算你我提前退位,他也逃不出你我的手掌心。”
康熙:“真自信!”
“废话。你现在这个样,他干什么能瞒得过你啊。”刘彻白了他一眼,“殿试题目是现在定,还是会试结束再定?”
康熙想想,“你当场出题也行。”
“真的?”刘彻忙问。
康熙点一下头,“不能乱出。”
“放心,我有分寸。”刘彻道。
康熙一点也不放心,殿试当天就没敢让刘彻离开过他的视线。
一甲名次定下来,康熙才放心。而刘彻不大满意,回到乾清宫整个人还闷闷不乐。
康熙不禁问:“怎么了?”
“太丑!”刘彻吐出两个字。
康熙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谁丑?”
“三个都丑。”刘彻想到往后的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都跟今天一样,满朝文武都那个样,就像和康熙换回来,省得看着心烦。
康熙想翻白眼,“朕这是选才,不是选美。”
“为何我那时候的人就好看?”刘彻问,“卫青,司马相如——”
“停停停。”康熙连忙说,“你那时候是选好看的培养,不是成才后有朕选。”
刘彻:“司马相如是吗?”
“你非提司马相如,朕也有纳兰性德。”康熙道。
刘彻接道,“可惜死了。”
“你——”康熙噎住,“又想吵架?还是想打架?朕奉陪到底。”
刘彻白了他一眼,“幼稚。多大的人了,天天想着打架。”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就朝外面喊,“梁九功,朕渴了。”
梁九功连忙进来,吩咐宫女沏茶。
康熙无语,“你能换一招吗?”
“一招就够了,干嘛要换?我又不是闲的没事干。”刘彻心里嘀咕一句,就对梁九功说,“过几天去畅春园。”
梁九功不禁说,“今年去这么早?”
“宫里闷。”其实是刘彻不想碰到满宫嫔妃。
康熙正想劝,听到他心里话,立刻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
而皇帝不日移驾畅春园的消息一出,四妃就带着年轻的庶妃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用“一问三不知”打发走后宫嫔妃,就忍不住和身边的嬷嬷念叨,“皇帝的身体还没养好?”
“没有吧。”嬷嬷道,“奴婢找人问过,皇上这一年来没翻牌子,也没跟身边的公公和侍卫过多亲密,肯定是很严重。”
太后眉头紧皱,“哀家宣太医问问?”
“问皇上的病?皇上不说,就是不想别人知道。”嬷嬷道,“太后贸然问了,惹得皇上不快,咱们今年夏天得在宫里过。
宫里四面高墙,房多树少,密不透风,让太后选的话,她宁愿去塞外,都不想留在宫里,“那哀家就装不知道。”
得知后宫嫔妃去给太后请安,希望太后带上她们,刘彻也在说,“再过几个月你就两年没翻牌子了。”
“那你我换回来,朕晚上去找王氏。”康熙接道。
刘彻:“做梦!”
“那你就继续忍着。”康熙道。
刘彻噎了一下,就改盯着他。
康熙站直了,让他一次看个够。
刘彻倍感无趣,托着腮帮子,望着院中的侍卫,长吁短叹,“天天只能看,不能碰更不能吃,我早晚会被你逼疯。”
“你知道人和畜生的区别吗?”康熙问。
刘彻抓起手边的玉玺就砸他。
碰!
玉玺穿过康熙的身体,康熙眼皮都没眨一下。
梁九功跑进来,“皇上?”
“出去!”刘彻冷声道。
梁九功连忙退出去。
刘彻起身捡起玉玺,朝康熙身上就是一脚。
康熙身体一动,刘彻踹了个空,脚落地时没站稳,踉跄了一下。
“小心!”康熙连忙扶着他。
刘彻稳住身体,抬起胳膊给他一肘子。
康熙往后一趔趄,不禁咳嗽一声,随即就踹他。
刘彻伸手抓过奏章。
康熙连忙喊,“住手!”
刘彻抬手把奏章扔御案上,“你再踹我,我见什么扔什么。”
“无赖。”
刘彻挑挑眉,我就无赖,有本事咬我啊。
康熙呼吸一窒,随即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干活去。”
刘彻转身坐下,翻开奏章,又合上,“梁九功,这些给太子送去。”
“嗻。”梁九功抱走一半奏章。刘彻心里舒服了。
康熙无语,这人怎么越活越回去?难不成真应了那句老小孩老小孩。
可他都小孩了,怎么还整天盯着侍卫,时刻准备化身为狼。
康熙想不通,或许他知道,但难以理解男人硬邦邦的有什么好,就不想理解,就继续盯着刘彻当“和尚”。
如此过了几日,抵达畅春园,清风和熙,鸟语花香,洗去刘彻心中无法纾解的烦躁,两人又恢复往日的和平共处。
在畅春园度过炎热的夏天,内务府也给四公主准备好妆奁,同时五阿哥和七阿哥的府邸也收拾好了。
刘彻从塞外回到紫禁城,五阿哥和七阿哥搬出宫,弘阳和他弟弟弘皙搬去了阿哥所。
没过几天,四阿哥胤禛府上传来好消息,调养将近一年,年初查出身孕的四福晋生了,还是个儿子。
康熙为胤禛感到高兴,孩子洗三那日让刘彻赐名弘晖。
刘彻想到跟他玩的好的大孙子叫弘阳,不禁说:“这个孙子你倒是用心。”
“朕何时不用心了?”康熙是不知道他又闹哪一出。
“弘阳。”
康熙立刻翻白眼,“阳和晖一样。”
“太直白了。”刘彻道。
康熙有时候对他的无理取闹真是没办法,“你给他改个名。”
“上玉牒了改个鬼啊。”刘彻白了他一眼,懂不懂法啊。忽然想到,“太子妃的肚子还没动静?”
大福晋自打给大阿哥胤禔生个儿子,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有一次碰到大福晋都不敢认,便问太子妃她怎么了。
太子妃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见过大福晋,见只比她大两三岁的大福晋像比她大十岁,比太子还好奇,从宁寿宫回来就问她身边的嬷嬷,大福晋怎么了。
嬷嬷是过来人,很清楚一年生一个伤身体,就跟太子妃说生孩子生的。
太子妃就把此事告诉太子。
太子对太子妃很满意,话少事少,从不给他添堵,还把东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可不想换个太子妃。否则百姓也会认为克妻乃爱新觉罗家遗传。
太子当时便跟太子妃说,过两年再生。然而,看到他四弟有嫡子,他大哥和他三弟的嫡子都一岁多了,太子爷坐不住。
天天跟太子妃做人,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四公主带着一车车妆奁和一箱鸟铳,欢天喜地的嫁去蒙古的第八天,太子妃查出身孕。
太子反复确定真怀上了,亲自去乾清宫报喜,顺便确定一下,“汗阿玛,石氏肚子里怀的是小子吧?”
作者有话要说: 刘彻眯上眼,抬起手,五指朝上:容朕给你算算。
第89章 信口开河
康熙立刻替刘彻说:“是的!”
“滚!”刘彻扭头瞪他一眼; 就直面太子; “当然是。”
康熙看热闹不嫌事大,“说的太绝对; 容易打脸。”
刘彻顿时心虚,面上不显; “但是; 保成你也得记住,老天爷也有打盹的时候。”
“噗!”康熙笑喷。
太子愣了一瞬,反应过来好生无语,他就知道他爹瞎胡扯; 信口开河的话说的跟真的一样; 也只有他爹; “汗阿玛说得对。人不能跟天争。”
“明白就好。”刘彻老怀欣慰。
太子忍住鄙视他的冲动,拱手道,“儿臣告退。”
“下去吧。”刘彻道。
太子转过身就撇嘴; 随即大步往毓庆宫去。
“朕的保成长大了。”康熙感慨道。
刘彻看向他; 你才知道?
“是的。还得谢谢你,让朕知道保成已成长到喜怒不形于色。”
“滚!”
康熙噙着笑; 后退两步; 以防他突然扑过来; “认真点; 你觉得是男还是女?”
“都有可能。他有过两个闺女,虽然没能长大。一半一半的话,这次该是儿子。”刘彻道。
康熙登时觉得好笑; “你当生孩子是算账,来了女就该来男。”
“我不会算命,你又让我说,我说出来你又觉得我胡说,那我要怎么做你才能满意?”刘彻反问。
康熙被问住了。
“跳过。”康熙道。
刘彻白了他一眼,说不过我就跳过,啧!
康熙又想揍他,可他现下有正事要说,便暗暗运气,“戴梓早几天找过你?”
“你不是在么?”话题跨度太大,刘彻差点没反应过来,“他说匠人不好找,想从内务府挑几个,你当时说内务府的匠人都忙,我就跟他说考虑考虑,没一口回绝。你想到法子了?”
康熙摇摇头,“匠人不好找是因为少,而少的原因是要服劳役。”
“劳役?”刘彻眉头动了动,“给你做事也得服劳役?”
康熙:“给你我自然不用。问题关键你让他做一万支鸟铳,戴梓就想找年轻的能工巧匠。这类匠人脑子聪明身体好,天赋极高,不论在哪儿做事都前途无量,不可能为了戴梓辞工。因为戴梓找人的时候,也没说让他们去做鸟铳和大炮。”
“当然不能说。”刘彻不假思索道,“老百姓会以为朝廷又要打仗,闹得人心惶惶,那些时刻想要推翻你的人一定会借机生事。”
康熙点头,“你当时不准戴梓大张旗鼓的找,朕也想到这点。朕这几天就在琢磨,直接取消匠籍,匠人不用服劳役,戴梓就好招人了。”
“你确定?”刘彻道,“取消的话会少很大一笔银钱吧?”
康熙仔细想过,“没多少。”
“那就取消。”刘彻道,“明日早朝颁旨?”
康熙摇摇头,见他露出疑惑,“快过年的时候再对外颁布,让老百姓高兴高兴。”
这个主意不错。
除夕前一天/朝廷废除匠籍,果然如康熙所料,百姓拍手称快,举国欢庆。
刘彻来到大清的第三个除夕就在这个氛围中度过。不过,过年那几天他是灵魂状态,因为他实在不想祭拜康熙的祖宗,更不想跟他后宫那些嫔妃周旋。
春节过后,戴梓再次出去找人,果然比年前好找。
并不是能工巧匠辞工了,而是不用担心成了匠人要入匠籍,报名的人多了。
人多选择多,没几天戴梓就挑十位脑子活泛,手也巧,年龄不大的学徒。
戴梓精挑细选的人也没让他失望,在营区待半个月,很多东西就上手了。戴梓挑其中两个做事格外认真的亲自带,禀告朝廷之后,就把两人收为徒弟。
刘彻闲下来想起戴梓的奏章,就问康熙,“两个太少了吧?”
“戴梓一个人也带不了太多,精力用在教徒上,他可就什么都做不出来了。”康熙提醒他。
刘彻点头,“我知道。但是指望师傅教会徒弟,徒弟再传徒弟,等你我寿终正寝,也难教出十个人来。”
“你想怎样?”康熙问。
刘彻托着腮帮子,望着院中被狂风卷起的尘土,往南边努一下嘴,“像国子监那样?”
康熙惊讶道:“戴梓开班授课?”
“我是这样想的。可是戴梓一个人,精力有限,一天上一个时辰,他至少要准备半天。这些去掉,就没时间制作鸟铳和大炮了。”刘彻道。
康熙刚才感到吃惊,正是因为他知道刘彻不可能让戴梓把主要精力放在授课上,他便以为自己理解错了,“让别的人先教,比较难懂的让戴梓上。五天上一次课?”
“五天,还行。”刘彻应下来,停顿一下,看向康熙,“我担心他不会教。教徒弟和教学生不一样。”
康熙笑道:“这点你放心,以朕对戴梓的了解,他一定能教好。”
刘彻看向他,没糊弄我?
康熙摇摇头。
刘彻立刻宣工部尚书,把此事交代下去。
翌日早朝,再次看到便宜儿子从四个增加到六个,刘彻有那么一瞬间不习惯。随后想到五阿哥和七阿哥没什么事可做,刘彻就问五阿哥和七阿哥,谁对工部感兴趣。
五阿哥说他想去兵部,为大清开疆辟土。七阿哥便说他去工部也行。
刘彻直接忽略后两个字,把他“发配”到戴梓哪儿。
五阿哥瞬间后悔,说他也想去。
刘彻权当没听见,眼神示意梁九功退朝。
五阿哥拔腿去追刘彻。
太子乐不可支。
还未离去的七阿哥好奇不已,“太子二哥笑什么?”
“笑五弟找虐。”四阿哥胤禛替他回答。
七阿哥往乾清宫正殿的方向看了看,“汗阿玛要打五哥?”
“汗阿玛的嘴巴比拳头厉害多了。”胤禛眼中堆满笑意,一点也不担心,“不信的话在这里等着,不出一刻,五弟不是满脸通红,就是一脸想哭的样子出来。”
七阿哥将信将疑,“不会吧?”说话的同时看看几位兄长,希望他们说不。
领教过刘彻厉害的大阿哥胤禔摇摇头,转身回家。
三阿哥事不关己的笑笑,跟着胤禔往外走。
太子又往乾清宫正殿方向看一眼,噙着笑回毓庆宫。
七阿哥看看太子的背影,又看看身边的四阿哥,犹豫着说道,“四哥,等一会儿?”
春寒料峭时,又站在风口处,胤禛嫌冷,“你等吧。”
“我——”七阿哥看到胤禛掉头走人,又往正殿那边看看,犹豫片刻,大步追上胤禛。
哥俩出了大门,拐弯之际,看到里面的门开了。
七阿哥一把抓住四阿哥,往里面努努嘴。
四阿哥胤禛停下来。
片刻,位于最西边的门打开,五阿哥胤祺出现在门口。
胤禛冲七阿哥努一下嘴,你去。
七阿哥跑到跟前,看到五阿哥满脸通红,耳朵也红了。不禁扭头看胤禛。
胤禛看到他的反应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翌日上朝,见到太子就同太子分享,“老五昨儿被汗阿玛数落的不轻。”
“活该!”太子一点也不同情他,“自作聪明,还敢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