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知道。”康熙道,“朕不该由着皇额娘。”
  刘彻扶额,从昨天上午到现在,这句话他听了不下二十次,耳朵都长茧了,“你以前也不是没劝过。有用吗?没用。她的马车一直挨着太后,太后没事,她走了,是她福薄。”
  “不。是身体太弱。”康熙道,“太后虽说年龄大了,但小时候在马背上长大,身体比十五还好。温宪像她一样也不会有事。”
  刘彻:“你这样想还来得及。”
  康熙猛然看向他,什么意思?
  “你不是还有几个闺女?天凉快了,在公主所给她们弄一块地,留着她们骑马打马球。女红什么的少碰。堂堂一公主,又无需亲手缝制衣物,知道什么料子适合做什么样的衣裳,不会被底下奴才糊弄去就成了。”刘彻道。
  康熙:“德言容功——”
  “那是指民间百姓,公主不需要。”刘彻道,“民间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七出之一是无后呢。皇后生不出来,你们会废后?公主生不出来,额驸敢和离?那些规矩对她们来说形同虚设。还有啊——”
  康熙不禁说:“还有?”
  “公主的规矩大方面不错就成了。不用对她们那么严格,嫁出去之后她们自己就是规矩。”刘彻道。
  康熙看了看他,“你下一句是不是要问,皇家有多少守寡的公主?再给她们找个额驸。”
  “行吗?”刘彻脱口道。
  康熙断然拒绝:“不行!”
  “老顽固。”刘彻白了他一眼,“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劝的我也劝了,等我睡醒,你再蔫头耷脑跟死了娘似的,别怪我揍你。”说完倒在床上。
  康熙呼吸一窒,“你,你才——”
  “我娘死了。”刘彻道。
  康熙险些噎晕过去,“你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啊。”
  “我都这样了,还怕什么?”刘彻挑了挑眉,“我以为有鬼有神仙,结果你我自由换来换去七年,也没见哪个鬼或神仙出来阻止。”打个哈欠,“你闲来无事就去太后那儿看看。她如果还在哭,等我睡醒了再去劝她。或者我这两天早睡晚起,咱们换过来,你自己过去。”
  康熙:“换过来就算了。朕去看看她。”
  刘彻醒来不见康熙,猜他在太后那儿。到太后那儿,看到康熙坐在太后对面,太后胳膊放在小方几上,用手撑着腮帮子,另一手里拿着手绢,身后站着一宫女,手里端着茶。这是一边哭一边补水?
  刘彻加重脚步。
  太后抬起头看到他忙问,“皇上怎么来了?”
  “担心皇额娘。”刘彻瞥一眼康熙,什么情况?
  康熙无奈地说:“哭累了喝,喝饱了继续哭。”
  刘彻猜对了,却高兴不起来,只觉得无语,便在心里说,喝得下去说明没事,我回去了啊。
  “稍稍坐一会儿再走。”康熙起身拉住他的胳膊。
  刘彻扶着太后坐下,安慰她一会儿,就以有事为由起身离开。到清溪书屋就问康熙,“你就看着她哭看半天?”
  “皇上,和嫔求见。”
  刘彻吓一跳,回头看到是王以诚,“不见!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来见朕,没见朕正在——等等,和嫔是如意?”
  王以诚无语又想笑,“是的。”


第129章 干卿何事
  康熙扑哧笑喷; “自个封的都能忘。”
  我想忘就忘; 你管不着。刘彻瞪他一眼,就问王以诚; “她怎么来了?”
  “奴才觉得和嫔是担心皇上。”王以诚道。
  刘彻瞥向康熙; 听见没?潜意思别在这里碍眼。
  康熙忍着笑说,“朕出去转转。”话音落下,原地消失,瞬间移到太后那儿。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康熙见天色暗下来; 太后要用膳,瓜尔佳如意也该回去了; 才回清溪书屋。
  到清溪书屋; 宫人正在上菜。康熙往四周看看; “没留你的如意陪你一起用饭?”
  刘彻扭头瞪他一眼; 哪来那么多废话?!
  康熙不说了; 找个椅子坐下,“明天使梁九功去佟家看看。”
  “代朕吊唁?你觉得合适么?”刘彻看向他; “她的事有内务府操办。温宪是老四的妹妹,他不会亏着他妹妹。”
  刘彻不喜欢佟家; 也不喜欢德妃; 温宪半道上走了,他没有去热河行宫,而是选择回来,已大大出乎康熙的意料; “朕也就是说说。”
  刘彻抬头看看他,“真关心你闺女就听我的。”
  “骑马打马球?”康熙问。
  刘彻挑了一下眉,不止。
  康熙没有回答。
  刘彻也没有开口,饭毕,出去走走就去洗漱。
  康熙飘到寝室,等他出来,就拿眼睛盯着刘彻。
  刘彻笑笑,“想说什么直接说。”
  “你别太过。”康熙道。
  “比如?”
  康熙:“命守寡的公主另嫁。”
  “这个可以。我会暗示她们可以养面首。”此话一出,康熙脸色骤变,霍然移到他面前。
  刘彻吓一跳,连连后退,“这么激动干什么?她们老实半辈子,我直接讲她们也不敢。”
  “你还知道?”
  刘彻乐了,“这话的意思你早就知道了?那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康熙噎了一下,不自在的咳嗽一声,“被你吓的。”
  刘彻懒得拆穿他。康熙个老顽固能退一步,大大出乎刘彻的意料,刘彻也不想逼太紧,“你那三个闺女会不会骑马?”
  康熙摇摇头。
  “我猜不是不会,是你不知道?”刘彻说出来,康熙脸色微变。刘彻不禁啧一声,“赶明儿让弘阳教她们。”
  康熙不禁问:“弘阳?”
  “十三和十四年龄大了,不好天天往后面去。十五不如弘阳细心,十六七岁又太小,只有弘阳最合适。”刘彻道。
  康熙想想,宫里的嬷嬷和宫女即便会骑马,也没到可以教人的地步,“宜妃倒是会,不过十三的两个妹妹跟着佟氏,她也不好越俎代庖。”
  刘彻点头,“对!”
  “那就按你说的办。”康熙道。
  刘彻:“过了八月十五就安排下去?”
  “好。”康熙这次没迟疑。
  八月二十日,上午,刘彻命宫人在三个公主住的附近整理出一片空地。太子听说此事的第一反应是他爹要给她仨弄个蹴鞠场。
  翌日见到他爹,太子就隐晦的表示姑娘家踢蹴鞠很是不雅。
  刘彻点头说他知道。太子放心下来。刘彻接着就说,“那个是打马球用的。”
  太子的心一下子提上来,“马球?!”
  “对。你不知道?”刘彻立刻给他一种“你怎能如此孤陋寡闻”的眼神,“盛唐女子最爱的游戏之一。”
  太子:“儿臣知道。但那是唐朝女子喜欢的东西。”
  “唐朝女子不是人?”刘彻立刻问。
  这话说的,怎么有点不讲理啊。
  太子:“没有。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刘彻又问。
  太子一瞬间想出很多理由,只能用在汉族女子身上,无法约束马背上生活的满族儿女,“大唐朝是唐朝,咱们是咱们。”
  “说不出来就闭嘴。”刘彻道,“朕意已决。对了,那片地修整好,让弘阳先教他三个姑姑骑马。”
  太子惊得张大嘴,“弘阳?!”
  “你能给她仨找几个弓马娴熟的宫女,就让宫女教。”刘彻也不是那么不讲理。
  太子张了张口,“还是让弘阳教吧。”
  弓马娴熟的侍卫有不少,宫女他去哪儿找?总不能让太子妃挨个问,你问骑马吗?会。骑两圈我看看。
  不让宫女试,万一她们所谓的会骑是坐在马背上,由人牵着马走,到时候把那仨教的跟她们一样,他爹又得挤兑他。
  “儿臣担心弘阳教不好。”太子不死心的说。
  刘彻:“学好几年连三个女子都教不好,朕收拾他。这点你无需担心。”
  太子心想,我就是担心这点,“女子和男子不一样,女子皮肤娇嫩。”
  “小孩的皮肤也娇嫩。所以朕让弘阳教,而不是让十三亲自教他妹妹。”刘彻道,“还有什么顾虑?”
  自打他成亲,跟他爹打嘴仗,他就没赢过。太子无奈地认输,“没有。”
  “别忘记告诉弘阳。”刘彻说着,忽然想到,“明儿见到胤禛,跟胤禛说一声,叫内务府挑几匹温顺的马,再给她仨准备些衣裳。”
  太子道:“她们的嬷嬷不会做?”
  “那也得让内务府把布送过去。”这些杂事本该交给后妃,可畅春园只有一个没管过事的和嫔,也就是瓜尔佳如意,只能刘彻自己吩咐下去。
  太子点头:“汗阿玛说的是。”
  “你找朕就这事啊?”刘彻看向他。
  太子哪敢说是,否则他爹又得挤兑他,“弘阳平时得去无逸斋上课。”
  “朕知道。休沐日再过去。”刘彻道。”朕也没让她们一次学会。回宫前学会就成了。”
  太子听到这话,忽然想起一件事,“她仨没法打马球吧?”
  “三个人?”刘彻看似思考,其实是看康熙。
  康熙:“玩是可以玩。马球和蹴鞠一样,人多了玩才热闹。两三个人没意思,她们本身也不喜欢,学会了也不会玩。”
  “你提醒的对。”刘彻道。
  所以不用教了?太子望着他爹,满眼希冀。
  刘彻佯装没看出来:“让胤禛准备八匹马,命宫女跟她们一起学。”
  太子只觉得眼前一黑,很想给自己一巴掌,“弘阳教八个人?”
  “弘阳教他三个姑姑。她们学会了再教宫女。”即便太子同意,刘彻也不会让他大孙子教宫女骑马,“五个有点少,得让她们一人教会四个。不想跟姐妹玩的时候,还可以跟自己的宫女玩儿。”
  太子服了,心说,您想的真周到。
  “此事告诉四弟,还会由弘阳转告她们?”太子问。
  刘彻:“让弘阳说一声就成了。”
  “儿臣知道了。”从清溪书屋出来,太子就命他的人去找胤禛。
  胤禛这些日子很不好过,温宪的病逝对太后打击很大,对德妃也一样。德妃不想看到胤禛,胤禛也不能一次不去。而他每次去都会被德妃冷嘲热讽一番,就差没说死的为何不是他。
  胤禛体谅她心情不好,可他也是人,生母这样讲胤禛很难受,好些天才能调整过了。等他调整好又得去宫里。因为长时间不去,下次再见到德妃,德妃又得说她命苦,只有十四一个儿子之类的。以致于胤禛得知他爹内务府找马,也没吩咐别人,亲自去挑马。
  马挑回来,又亲自喂马,一直喂大半个月。
  九月二十四日,休沐,胤禛去宫里探望德妃,德妃又说胤禛现在是内务府大臣,日理万机之类的。胤禛直接说,他最近在忙他汗阿玛交代的事。
  此话一出,德妃不敢再抱怨。
  胤禛见她脸色都变了,顺势说有些事还得他亲自盯着,得回去。德妃明知道他不想陪自己,也不敢留他,还得说皇上交代的事要紧。
  胤禛发现这一点,往后再去给德妃请安,德妃只要挤兑他,他就把他爹搬出来,屡试不爽,直到德妃从温宪病逝的阴影中走出来。
  那时也快过年了。刘彻移到乾清宫,德妃在刘彻眼皮子底下不敢折腾,因为一旦传到刘彻耳朵里,刘彻能把她挤兑的想下去陪温宪。
  而此时三个公主也学会骑马,只是还不敢打马球。
  刘彻从弘阳口中得知他的三个便宜闺女坐到马背上,只敢牵着马走,就对康熙说,“这样不行。”
  “你想怎样直接说。”康熙道。
  刘彻:“明年秋去木兰围场——”
  “不行!”康熙打断他的话。
  刘彻皱眉,“我还没说完。”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叫她们去打猎?”康熙道,“你以前答应过朕,凡事循循渐进。就是这样循循渐进的?”
  刘彻哼一声,“是的。因为我想说让她们去围场跑马,那边地方大。”
  “真是这样?”康熙不信。
  刘彻白了他一眼,“少拿你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闺女刚学会,连马球杆都不敢拿,给她们弓箭,能把她们吓死。”
  “可是打猎都是男人,还从未有过公主去围场。”康熙道。
  刘彻:“我以前还不剃发,剃发对我来说也从未有过,我说什么了?”
  康熙顿时噎住,“你的身体是朕的。”
  “剃发的时候是我。”刘彻道。
  康熙张了张口,压住跟他吵的冲动,“御史上疏于理不合,你打算如何反驳?”
  “我闺女,我想怎么养怎么养,干卿何事?”


第130章 打抱不平
  康熙被他给噎住了。
  自从刘彻来到这里; 康熙每天都会被他噎两三次; 以致于康熙都习惯了,随即就说; “记住你说过的话。”
  “还担心我怂?”刘彻笑笑; “你就瞧好吧。只要他们敢开口。”
  康熙四十二年初夏时节,刘彻移到畅春园,就命梁九功告诉三位公主,秋天带她们去木兰围场。
  木兰秋狝从未有皇家公主参加过,三姐妹便问梁九功去做什么; 刘彻没说,梁九功就觉得围场只能打猎; 便跟她们说去打猎。
  姐仨犯愁了; 因为她们不会用弓箭。十三阿哥的大妹妹便使人去找十三。
  十三阿哥觉得不可能; 可梁九功是康熙的人; 他都那样讲; 此事肯定是真的。偏偏十三已出宫,不好整天呆在园子里; 休沐日那天十三阿哥就进园子找弘阳,让弘阳教她们射箭。
  弘阳听说此事很是无语; “阿玛以前说皇玛法会折腾; 我一直以为他对皇玛法有所不满,没想到是真的。”
  “是真的,这点我可以作证。”十三阿哥道,“你那时还小; 不记得了,你阿玛的奶公给他一本图,就是描绘男女之事的那种,不过那个图上是两个男人——”
  弘阳忙说:“此事我知道。皇玛法知道这件事后没生气,还给我阿玛挑一百个太监送过去。”
  “一百个夸张了。”十三笑着说出来,脸上的笑容忽然僵住,“你皇玛法是打算挑一百个,宫里没那么多,就挑了五十人。旁人都觉得你皇玛法吓唬你阿玛,作为他的儿子,我们觉得你阿玛当时把人收下,你皇玛法也不会生气。”
  弘阳惊讶道:“不是吓唬?”
  “吓唬也有,但你皇玛法也不担心你阿玛顺势收下。”十三阿哥道。
  弘阳:“我阿玛也不敢收。”
  “不不,你不了解你阿玛,他敢。”十三阿哥见他很是吃惊,“以你阿玛的秉性他敢。他当时没收是,”说到此十三忍不住笑了,“你阿玛其实很冤,那本书他还没来得及看,就被你皇玛法知道了。”
  弘阳不信,“皇玛法怎么知道的?”
  “不知道。你阿玛为此也感到奇怪。”十三道,“可能凌普在给膳房人花喇书的时候,被谁不小心看见了。不说那事,我明天把弓箭送过来,下次休沐日你就去教她们。”
  弘阳叹气道,“我说不去,你去找皇玛法,皇玛法也是让我教。”
  十三笑笑,“不会让你白教。”
  “十三叔要送我礼物?”弘阳好奇地问。
  十三想一下,“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
  “现在不能说?”
  十三摇摇头,“还不能。”话音落下,见十五阿哥过来,“你十五叔来找你玩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说完就往外面走。
  十五阿哥皱眉,“我一来他就走?这么不待见我啊。”
  “十三叔得去找弓箭。”弘阳把十三找他的事说一遍,就问,“要不你去?”
  十五阿哥连连摇头,“我可没那个耐心,还是你去吧。十三哥可是找的你。”
  弘阳很是失望。
  十五阿哥见状,勾着他的脖子,“高兴点。往好了想,有礼物啊。”
  “也不知是什么礼物。”东宫什么都有,太子和太子妃都不是吝啬的人,即便弘阳不开口,逢年过节也会赏他一些东西。更别说刘彻也疼他,弘阳喜欢什么,就让他直接拿去,以至于他好东西并不少,对十三口中的礼物提不起一丝兴趣,“你来找我何事?”
  “我觉得马球挺有意思的。”十五笑着说。
  弘阳明白,“你想玩?带上十六叔和弘皙,咱们人也不够。”
  “叫上你大伯家的,再把弘晖接进来。”十五道,“一边三个人够了。”
  弘阳无奈地想叹气,“弘晖才五岁。”
  “五岁?好像小了点。”
  何止小,是太小。
  弘阳:“踢蹴鞠还差不多。”
  “那就踢蹴鞠。”十五阿哥道。
  弘阳顿时想给自己一巴掌,让他嘴快,“现在啊?”望着升起的太阳。
  “现在去用饭,我叫奴才跟大哥和四哥说一声,下午再玩。”十五阿哥道,“过两年你三叔和五叔家的长大了,咱们人就多了。”
  弘阳不太想理他,“过两年咱俩就长大了。”
  “你十二,我十岁,再过四年也不大。”十五道,“说起来十一哥那么大了,汗阿玛怎么还不给他选福晋啊。”
  十一的事弘阳小时候不懂,长大后明白跟宫女能玩什么,弘阳不禁佩服他十一叔,真不怕死。
  “这不还没到选秀么。”弘阳道。
  十五阿哥道:“上次选秀就可以选了。”
  “听说翊坤宫觉得他还小。”弘阳道,“这事我听额娘讲的。再说十一叔现在十八,明年十九,明年夏定下福晋,后年成亲才二十。比我阿玛成亲的时候还小一岁呢。”
  十五阿哥:“不是他早,是你阿玛太晚。”
  “可我阿玛是太子。”弘阳此话一出,十五没话了。
  太子那么晚成亲,后宫嫔妃觉得自己儿子二十多岁成亲晚,也不敢有意见,包括十一本人。
  十五朝他脑袋上呼噜一把,“我是在为我自己担心,不是在为你十一叔打抱不平。”
  “你才多大啊。”弘阳打量他一番,那儿都没长齐就开始惦记女人,还得你阿玛削你。
  十五掰过他的脸,“往哪儿看?”
  “没往哪儿看。”收回视线,弘阳忽然想起早年间听到的一件事,“你的婚事不会很晚。”
  十五阿哥正想松开他,听到此话勾住他的脖子,“你玛法说的?”
  “不是。在皇玛法那儿听出来的。”弘阳道,“皇玛法好像想让你娶我嫡额娘的妹妹。”
  十五阿哥惊讶道,“太子妃二嫂还有妹妹?”
  “有,两个呢。”弘阳道。
  十五忙问:“让我娶哪个?”
  “不知道。好像都和你差不多大。”弘阳算一下时间,“明年选秀肯定赶不上。等到四十六年你就知道了。那时候你十四,不对——”
  “又咋了?”
  弘阳:“她们不一定能赶上四十六年的选秀。”
  “如果是四十九年?”十五阿哥掐指一算,“那也和十一哥差不多啊。”
  弘阳:“差两岁呢。”
  “没安慰到我。”
  弘阳也不想再安慰他,“我饿了。”
  “我去你那儿吃。”十五勾着他的脖子,往弘阳的住处去。
  弘阳扭头看看他,见他来真的,吩咐太监把十五的饭菜送到他那儿,“你听到那事都没有什么想说的?”
  “汗阿玛为我好啊。想让我跟你们东宫关系更近一点。”十五阿哥道,“太子妃二嫂的妹妹长得跟钟无艳似的,我也不能怪汗阿玛。”
  弘阳:“不会的。嫡额娘不丑,庆德和观音保舅舅也不丑。她顶多不如三婶漂亮。”
  “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十五笑着说。
  弘阳跟着笑笑。
  全然没看到身后不远处站着俩人。
  刘彻十分好奇,“他俩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朕要过去看看你不让。”他俩从太后那儿出来,见十五和弘阳在说话,刘彻就没喊他。康熙见他俩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担心俩孩子打起来想去听一下,被刘彻拦住,名曰孩子的事让孩子自个解决。
  刘彻:“就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啊。何时这么听我的话?”
  “你高兴就好。”康熙不想跟他吵,因为他有正事,“恪靖说北面不太平,西南也不大安分,西南你派人过去看看,恪靖那边送几门炮过去。”
  刘彻听到此话很意外,“你以前不是不赞同我给蒙古部落炮?”
  “不一样。归化城恪靖能自个做主。”康熙道。
  说起恪靖公主,刘彻就忍不住称赞,“你那个闺女真不错。其他几个也能像她一样,蒙古人得乖的跟猫儿一样。”
  “姑娘家毕竟是姑娘家,没法跟儿子比。”
  刘彻:“我觉得是你儿子太争气,老天爷不想你事事如意,所以闺女就恪靖一个像样的。”
  “现在又不说朕命硬了?”康熙道。
  刘彻点头,“你命是硬。没点能耐的都被你克死了。”
  康熙抬脚就要踹他。
  刘彻转身就跑。
  远远守在一旁的王以诚心惊肉跳,惊呼道,“皇上,慢点,别摔着!”
  太子大步走出来,看到他汗阿玛风一般往清溪书屋跑,张嘴就想提醒他,话到嘴边猛的咽回去,掉头回屋。
  “汗阿玛怎么了?”太子妃迎上去问。
  太子胡诌道:“在跟几个太监追着玩儿。”
  “啊?”太子妃惊呼一声。
  太子看向她:“奇怪?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个小孩,这才到哪儿啊。过几年得跟咱家那小子一样。”看一眼蹒跚学跑的嫡子,指不定比他还幼稚。这句太子没敢说出来。
  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