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怕,天天祭神?”刘彻接道。
  康熙噎了一下,叹气道,“朕不怕,也希望上苍有灵,保佑大清年年风调雨顺,万民康宁。再说了,一天两头猪,朕也祭的起。”
  “你,就算你说的对。”刘彻张张嘴正想顺着他的话说,猛地意识到又被他带歪了,“你刚才说在后面杀猪是什么意思?”
  康熙:“后面是坤宁宫,萨满把猪赶过来,杀了之后就祭神。”
  “怎么把神殿设在后面?”刘彻不解。
  康熙开口想解释,注意到刘彻穿着里衣,“这事说来话长,改天空的时候再跟你说。离天亮还早,你再睡会儿吧。”
  “我不一定能睡着。”刘彻说着打了个哈欠。一见康熙看他,苦笑道,“你别说初一十五带领朝中重臣祭神,我肯定能睡着。说起这个,万一有神仙怎么办?”
  康熙:“你是天子,朕是皇帝,什么样的神仙敢动你我二人?”
  “什么样的都敢。”刘彻接道。
  康熙轻笑一声,“阳间有阳间的律法,阴间也有阴间的规矩,否则阴间大乱,阳间也不可能太平。”
  刘彻仔细想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如果真有呢?”
  “朕替你挡着。”康熙担心他没精神上朝,“现在可以睡了吧?”
  刘彻点点头,“后面祭神要祭多久?”
  “一会儿就好。”说到祭神,康熙有些纳闷,“以前后面杀猪悄无声息的,今儿为何这么大动静。”
  刘彻猜测道:“今天的猪不安分吧。”
  “也有可能。”康熙睡得沉,通常一觉到天亮,估计以前猪叫的时候他没听见。不过,他见刘彻躺下,提醒他一句,明天的奏章还给太子,就不再打扰他休息。可刘彻毫无困意,终于想睡了,却听到自鸣钟响了。
  刘彻睁开眼,看到康熙坐在床上,“什么时辰了?”
  “卯时,五点。”见他眼中有血丝,康熙把“可以起了”四个字咽回去,“还能再睡上一炷香。”
  刘彻摆摆手:“不睡了。”随即宣宫人进来伺候。
  洗漱后还没到五点半,难得起这么早,刘彻走出寝宫,东边升起一轮红日。康熙顺着他的视线看到朝阳,笑着调侃道:“我家的太阳五点出来。
  刘彻神情一滞,反应过来瞪他一眼,在心里说:“你可真记仇。”
  “不如你。”康熙话音落下,听到说话声,正想问何人,从日精门进来一群小孩,不禁说:“他们平时也能像今天这么听话就好了。”
  刘彻也看到了,笑着说:“朕要不要过去?”
  “小八正往这边看。”康熙眼神好使,“你冲他摆摆手吧。”
  刘彻抬抬手,打算过来请安的八阿哥停下,转过身就问他兄弟:“汗阿玛在那儿干什么?”
  “我比你还想知道。”九阿哥接道,“汗阿玛没叫咱们过去,说明昨天说的改时间是真的。对了,老四有没有说他去哪儿求驱鬼符?”
  八阿哥摇摇头,“下了课我让奴才出去问问。”
  “也不知四哥有没有跟萨满说。”十四阿哥接道。
  四阿哥胤禛昨天出了紫禁城就去找萨满,而他吩咐萨满给康熙祈福,不是谋害康熙,萨满答应下来,也没向康熙禀报,毕竟不是坏事。
  胤禛担心康熙,从萨满家出来就去找道士画张符,又找得道高僧要本《普庵咒》,放在一个桃木匣子里让他的心腹拿着。
  散朝后,四阿哥胤禛并没有去乾清宫,而是拐去毓庆宫。
  昨天晚上胤禛没睡好,想着如何把东西给康熙。太子也没睡好,担心索额图,更担心他汗阿玛收拾索额图只是开始。今日康熙还让太子批阅奏折,太子才算确定他汗阿玛没打算动他。
  太子没事,索额图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索额图代表赫舍里氏一族,代表着太子的母族,在所有人看来太子和赫舍里一族是绑在一起的。
  太子亲自捧着一摞奏章回到惇本殿,见胤禛在门口站着,好心情的说:“早膳就在孤这儿用吧。”
  “二哥很高兴?”胤禛问。
  太子笑道:“这么明显?”
  “你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胤禛接道。
  太子抬脚就要踢他,“说谁呢。”脸上没有一丝怒气,脚也只是轻轻碰一下胤禛的腿。
  胤禛见状,确定他真高兴,也就没拐弯抹角的小心试探,直接说明来意。
  太子听他说完,整个人愣住,回过神就说:“你怎么和十四一个德行!”
  “我俩同父同母。”胤禛道。
  太子噎住,瞪他一眼,就问:“东西呢?”
  胤禛转身从随从手中拿过去打开,“弟弟发现汗阿玛的脸色不好,应该是昨晚没睡好,可汗阿玛博学多才,有可能知道《普庵咒》是驱鬼镇邪的,弟弟不敢跟汗阿玛说这本经书宁神安心,有助睡眠。所以,有劳二哥找个机会把《普庵咒》放汗阿玛寝宫之中。”
  “寝宫?”太子惊呼道。
  胤禛点头:“对别人来说难,对二哥来讲轻而易举。”太子在康熙寝宫住了小二十年,不请示康熙,他也能自由出入,更清楚哪儿能藏东西。
  太子听胤禛这样讲,也明白他为何找他,“汗阿玛只是有些反常,你们就能想到鬼神,哪天汗阿玛——”
  “到那时臣弟会把高僧请到宫里来。”胤禛快速接道。
  太子想翻白眼,面上故作生气,指着他,“你敢打断孤的话?!”
  “二哥!”四阿哥胤禛知道他故意岔开话题,“弟弟还得去把平安符给汗阿玛送过去。”
  太子:“驱鬼符说成平安符,也不担心汗阿玛治你个欺君之罪。”
  “不担心。真被汗阿玛发现,弟弟就说是弟弟不懂,被人给骗了。”胤禛道。
  太子服了,忍不住虚点点他,你可真行。
  胤禛见他没气得要抽他,开心的笑了,“二哥答应了?”不待他开口,就把《普庵咒》和桃木匣子给他,“弟弟不打扰太子二哥了,弟弟告辞。”打个千,转身去西边的乾清宫。
  昨晚没睡好,刘彻一直打哈欠,胤禛过来就看到他汗阿玛困得揉眼睛。胤禛见他这样,眼中一亮,直接说明来意。
  刘彻此时只想用了早膳就去睡觉,听到他给自己求了个平安符,很高兴也没精神应付他。收了平安符,随手别在腰间,就命胤禛退下。
  胤禛看清楚他的动作,慢慢往外磨蹭,退到门口见他汗阿玛安然无恙,却还不放心,出了日精门就拐去御膳房。
  刘彻注意到胤禛的小动作,不由得想笑,在心里跟康熙说:“我还能给他扔了啊。”
  “朕小时候祈求上天保佑汗阿玛和额娘健康长寿,结果他们先后去了。打那之后,朕就不信这个。”康熙道,“有时候也会求,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刘彻:“你还真是帝王中的一股清流。”
  “此话怎讲?”康熙问道。
  刘彻:“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没几个不希望能长生不老的吧。”
  康熙仔细想想,最早有始皇帝派人求取仙丹,汉武帝三天两头招术士炼丹,最近有前朝皇帝亲自炼丹,“也有。只是不多。”
  “不多那些人也相信世上有神仙。不像你,天天让那什么萨满祭神,心里压根不信。”刘彻道。
  康熙笑了,“朕有时候也信。三藩起事,朕希望吴三桂早点死,结果他死了。后来想收台湾,希望郑经能早点死,没过多久他也死了。朕现在就希望北边的噶尔丹能早点死。他能在三年之内死,朕以后缝节日,正好外出巡幸也会祭神。”
  “他们死的这么巧,我觉得不是苍天有眼。”刘彻打量他一番,意有所指道,“是你命硬。”
  康熙愣了愣,“你什么意思?”
  “就你听到的。”刘彻接道。
  康熙抡起胳膊,“真以为朕不敢动你?”
  “是的。”刘彻一本正经道,“因为你知道,打坏了是你的。”
  康熙噎住,深深吸一口气,“用你的膳!”
  刘彻也怕把人惹怒了,见好就收。饭后走一走,就去看书。不过,看的是记录康熙一朝的书。
  中午用了午膳,睡一觉,刘彻起来就练字。
  夕阳的余晖洒进来,刘彻放下毛笔,伸个懒腰,揉揉手腕,不禁在心里感慨,“以前太傅盯着我读书习字,我也没这么勤奋过。”不待康熙开口,就转向他,“我对你好吧。”
  康熙反问:“为了我?”
  “你这个人,真无趣。”刘彻摇摇头,“我晚上得多吃点。可以不喝汤汤水水吧。”
  康熙看了看墨迹还没干的字,和他本人写的有九分像,明天练一天,就可以亲自批奏章,“吩咐梁九功多加两道荤菜。”
  “两道?这个两一定是虚指。”不容康熙说话,刘彻就喊梁九功进来,吩咐他加四道荤菜。
  康熙想翻白眼,“你吃得完么。”
  “嫌我铺张浪费?”刘彻道,“朕一天的饭菜加一起也没你平时一顿多。现在说我?晚了。”随即就往人多的地方走。
  康熙见他这样,就只知道他不想跟自己说话。叹了一口气,还不得不跟上去,以免他乱走迷了路,还不能问别人。
  半个时辰后,天暗下来,膳食一一送到乾清宫,刘彻看到放在最中间的是一盆像大补汤的东西,很是高兴,要不是康熙手快,他就直接吃了。
  刘彻盯着试毒的小太监,不禁咽口口水。康熙见状,很是无语,“出息点。”
  “你没发现么?今天的膳食格外香。”刘彻在心里说完,就听到梁九功请他用膳。刘彻拿起箸就夹一块红彤彤的肉,“这个好吃。”嘴上吃着,在心里说着。
  康熙看了看肉,眉头微皱,“肉质如何?”
  “说不上来。不像羊肉也不像牛肉,更不想鹿肉和兔子肉。”刘彻道,“这是什么肉?”
  康熙无奈地瞥他一眼,“听到别激动,狗肉。”
  “狗?!”刘彻险些呛着,“宫里还吃狗肉?”
  康熙:“往常做这种御膳房都会先向朕禀报。不知今日为何没说。你再尝尝中间那个汤,朕有些似曾相识。”
  “好的。”刘彻让梁九功给他盛汤,又给他夹几块肉。
  康熙一看肉的样子,眼角余光注意到旁边的韭菜炒鸡蛋,连忙说,“喝一两口就行了。”
  “为何?”刘彻尝一口,“挺好喝的。”
  康熙:“喝太多身体受不了。”
  刘彻抬头看看他,眼中写满疑惑不解。
  “这桌上有一半是壮阳,说文雅点就是补阳气的东西。”康熙道。
  刘彻猛地睁大眼,心中急急问道,“什么东西?”
  康熙:“壮阳!”


第20章 以形补形
  刘彻放下碗勺,想开口说些什么,康熙眼一瞪,刘彻陡然清醒,转向梁九功,“这个汤不错,朕以前好像喝过,什么汤?”
  “奴才不知。”康熙对膳食的要求是人的五脏与四时五味属性相合,素菜优先选用时苓蔬菜。康熙平时也没空看食谱,以至御膳房有什么就做什么。梁九功小心试探道:“奴才去膳房问问?”
  刘彻微微颔首,等梁九功出去,就在心里问康熙,“你知道这是什么汤?”
  “朕没看错的话,是——”康熙停顿一下,提醒刘彻,“你最好有心理准备。”
  刘彻揉揉鼻子,以拳挡嘴,免得咳出来喷到菜上,“准备好了,说吧。”
  “鹿鞭补肾汤。”康熙慢慢吐出五个字。
  刘彻目瞪口呆,不禁庆幸他微低着头,没被左右太监和宫女发现,“……你肾不好?”
  康熙呼吸一窒,咬牙道:“朕十四个儿子。”
  刘彻尴尬,“我忘了。”缓一下,又问,“现在是夏天,不是冬天,膳房为何又是做狗肉,又是炖鹿鞭的?这个白煮的是羊肉吧。”
  康熙点点头,“蒙古草原送来的。这种羊肉只需一撮盐,足矣。”
  “我想尝尝。”和陕北的羊肉有何不同。
  康熙:“少吃点。”
  “我还没吃呢。”刘彻瞥他一眼,没好气道。
  康熙抬抬手,作怕了他的状,“好,朕不说,你吃。”
  刘彻夹一小块,看到鹿鞭补肾汤和一道他不认识的菜,心中一动,夹一大块。康熙嘴巴动了动想劝说,一看他好像很喜欢,再一想汉朝没铁锅,宫里做饭也极少煎炒烹炸,多是蒸煮烤炖,就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吃吧,吃吧,吃完有你受的。
  刘彻等着康熙念叨他,偏偏康熙不说了,就命小太监盛半碗鹿鞭汤,舀几块肉。随即,伸向韭菜炒蛋。
  御膳房离乾清宫很近,梁九功小跑过去,刘彻吃个半饱,御膳房总管就到了。
  康熙也不能确定,所以刘彻就指着那一大碗料很足的汤问:“这个是什么汤?”
  “启禀皇上,十全如意大补汤。”御膳房总管道。
  刘彻一挑眉,装作不经意的瞥一眼康熙,你手下的人真不会说话,应该叫十全十美和合汤。
  康熙不假思索道:“是不如栾大、江充、李延年嘴巧。”
  刘彻呼吸骤停,险些憋死过去,怒道:“爱新觉罗·玄烨!”
  “朕知道自个叫什么。你脸上的表情有点丰富,梁九功已经开始偷瞄你。”康熙一副“我为你好”的样子,偏偏说出的话让人咬牙切齿。要不是时间地点不对,刘彻都想揍他。
  刘彻扫一眼梁九功,该死的奴才!不甘地在心里骂一句,面上笑着说,“不错。难怪朕觉得今儿的汤这么好。对了,这个又是什么?”指着他不认识的那道荤菜。
  “爆炒猪腰。”御膳房总管道。
  猪腰?上辈子猪肉都极少吃的刘彻不禁皱眉,“怎么想起来炒猪腰?”
  “梁公公命奴才加四道荤菜,奴才一时凑不到那么多,就用猪腰代替。”御膳房总管说着就跪下,“求皇上恕罪。”
  “朕没怪你。”加菜是刘彻临时决定的,御膳房想出宫采买也来不及,“起来回话。”
  御膳房总管道:“嗻!”
  “这个汤,狗肉,还有羊肉又是怎么回事?”刘彻道,“你不知道朕的晚膳以清淡为主?”
  御膳房总管料到皇帝会找他,早已想好如何应对,“奴才知道。”
  “知道为何还做?”刘彻不给他喘息之机,再次发问。
  御膳房总管:“梁总管命奴才加四道荤菜。”
  刘彻乐了,轻笑出声,“要不要朕帮你数一下,有多少道荤菜。老实交代,否则朕命梁九功去膳房问问,这两日都有谁去过膳房。”
  御膳房总管脸色骤变,有些害怕,偷瞄一眼皇帝,见他面无表情,顿时犹豫起来:“……四阿哥。”
  “老四?”刘彻猛地转向康熙。康熙也很意外,便让刘彻继续问。刘彻问道,“老四为何让你做这些?”
  御膳房总管低下头,企图找个地缝钻进去。
  “朕恕你无罪,也不会怪胤禛。”刘彻道。
  皇帝是个疼孩子,四阿哥又是孝懿仁皇后的养子,御膳房总管知道他不会怪四阿哥。他是怕四阿哥回头收拾他,“四阿哥不准奴才告诉任何人。”
  “那个人不包括朕。”刘彻陡然拔高声音,“快说!”
  御膳房总管打了个哆嗦,忙不迭道:“四阿哥说皇上身体疲惫,太子殿下求皇上宣太医,皇上一直没宣,他们担心皇上,又听闻药补不如食补,就让奴才准备些进补的食物。”
  “原来如此。”刘彻嘴上这样说,眉头微皱,心里不大信,“你儿子平时都这么孝顺?玄烨。”
  康熙:“不会孝顺到背着朕去膳房。”
  “我就说么。现在怎么办?”刘彻问。
  康熙沉吟片刻,“夸他两句,让他退下。”
  “行!”刘彻按照康熙说的做。等御膳房总管退下,命梁九功等人出去,就问,“你的肾真没毛病?”
  康熙顿时想翻白眼,“需不需要朕再提醒你一次,王氏快生了。”
  “好吧。你不虚,且精力充沛。”刘彻道,“那你儿子为何认为你需要大补?”夹一块猪腰放入口中,做好吐的准备,却脆脆的,“这还是猪腰吗?”
  康熙勾头看一下,“是的。没吃过?”
  刘彻点点头,冷不丁想到“以形补形”,猛地看向康熙,“你经常吃?”
  康熙想说不,话到喉咙眼又担心他扯到肾上,“这些东西看似难以下咽,收拾好了非常美味。等天冷了,你可以尝尝猪肚汤,或鱼鳔汤。鱼鳔既鱼腹中的那个白色之物。咦,今日有鱼鳔汤。”
  “哪个?”刘彻听得正起劲,险些没反应过来。
  康熙指给他看,“那个。”
  “不是白色的啊。”刘彻用箸夹出来。
  康熙:“干鱼鳔。你可以尝尝——等等,不能吃。”
  “为何?”刘彻不懂。
  康熙:“这东西有滋补肾阳之功效。”话音落下,刘彻下意识看向康熙,康熙心有所感也看向他,一时间两位帝王竟不知如何开口。
  刘彻想问,你的肾真没问题?事实证明,他很好。
  康熙想说,我的肾好得很。这一桌子菜又如何解释?
  好半晌,康熙咬咬牙道,“这个胤禛,真是闲的!”
  “可不是闲的么。”刘彻从腰间拿出一个东西,“忙的话也没空给你求这个。”
  康熙看过去,正是胤禛早上给他的“平安符”,“那小子搞什么名堂?”
  “皇上,太子求见。”
  梁九功的声音传进来。刘彻抬起头,梁九功在门外站着。刘彻抬抬手,梁九功往后退两步,太子跨过门槛,冲他爹行个礼,“汗阿玛,儿臣的大阿哥想要个拨浪鼓,儿臣记得汗阿玛寝宫有一个,儿臣想把那个拨浪鼓送给大阿哥。”
  刘彻看向康熙,你意下如何?
  “给他。”康熙想也没想就说,“保成知道在哪儿。”
  刘彻接道:“你知道在哪儿吧?那你去拿吧。以后这种事不用向朕禀告。”
  “谢汗阿玛。”太子顿时心虚,觉得对不起他爹,“汗阿玛,今日早些歇息。”
  刘彻:“朕知道。”
  “儿臣就不打扰汗阿玛用膳了。”太子退出去,迅速转身去康熙寝宫,唯恐慢一点,他爹发现他背后藏有东西。
  刘彻见状,不禁说:“你儿子也是个疼孩子的。”
  康熙眉头紧皱。
  刘彻没听到回答,抬头看去,疑惑不解,“有问题?”
  “保成刚才的表情不自然。刚才又走那么快,奇怪,太奇怪了。”康熙摇头道。
  刘彻:“孩子等着拨浪鼓,有何奇怪?”
  “你有所不知。保成的大儿子病歪歪的,至今没敢给他起名。”康熙越说越感觉不对劲,“那孩子的身体比小十一还虚,怎么会闹着要拨浪鼓?”
  刘彻不解:“你的意思太子骗你?”
  “保成从不骗朕。”康熙道。
  刘彻见他很自信,嗤一声,“据儿也从不骗我呢。”
  “刘据没骗你,是你身边的人骗了他,让他误以为你的情况和始皇帝一样,他和扶苏一样。”康熙道。
  刘彻噎了一下,“都没你懂。”
  “懂不懂不知道,朕知道你再不吃,饭菜凉了就没法入口了。”无论是鱼还是猪腰,都要趁热吃。
  刘彻瞪他一眼,夹一块羊肉,还没咽下去就夹一块猪腰。
  康熙见他只吃补阳气的东西,不禁腹诽,等会儿有你受的。
  饭毕,刘彻洗漱一番,坐在龙床上看书,一直看到亥时,才扔下书,放下帷帐睡觉。然而,刘彻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坐起又躺下,躺下又坐起,一会儿背《道德经》,一会儿回忆今天看的内容,不论怎么劝自己,就是睡不着。
  康熙早料到,坐在床一觉,故意问,“怎么了?”
  “燥的慌,想发火,可又不知道自己气什么。”刘彻皱了皱眉,“我去洗个澡。”
  康熙悠悠道:“你洗澡也没用。”
  “什么意思?”刘彻正打算去外间喊人,听到他的话脚步一顿。
  康熙笑道:“朕提醒过你,不能吃太多,你不信。朕虽然已到不惑之年,但朕的身体还不需要大补特补。”
  上辈子没少补的刘彻听他这么一说,迅速明白,“我要宣敬事房总管。”
  “你可以试试。”康熙笑吟吟看着他。
  刘彻颓废的坐下来,指着他,“你——我不听你的话,你应该攥住我的手,阻止我吃下去。”
  “你确定朕那么做,你不会打朕?”康熙反问。
  刘彻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又觉得难受,站起来就问,“那我现在怎么办?”
  “自给自足。”康熙道。
  刘彻嘴巴动了动,想说我从没伺候过自己,“这是你的身体。”
  亲眼看着刘彻把玩他身体一部分,康熙膈应么?膈应!他完全可以来个眼不见为净,“朕去惇本殿看看保成睡了没。”说着往外飘。
  刘彻伸手拉住他,“等等!”
  “还有何事?”康熙停下来,回过头问。
  刘彻张了张嘴,轻咳一声,有点不自在,“要不,你帮我一下?”


第21章 事情败露
  康熙愣住,对上他的视线,福至心灵,难以置信,“再说一遍!?”
  “不帮就不帮么,那么大声干什么。”刘彻小声嘀咕一句,掀开被褥,坐到床上,又忍不住嘀咕,“你的身体正值壮年,你让我忍着,一年两年还好说,十年八年的话,憋不死我,也能把我憋疯。”
  康熙张嘴就要反驳,想起他上辈子男男女女不知凡几,要求他清心寡欲,着实强人所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