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炮灰表妹-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莹头上已经见汗,在两个阵痛间对自已母亲挤出个笑容:“娘您来啦。我穿得多,不碍事。”
俞氏却坚持一定要她进产房去。
章莹其实现在已有些腿软。
身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小妇人,章莹的身体素质到底还是弱了些。
“好。”
进了产房,阿林就指挥着丫鬟们用热水给章莹擦了身子,然后快手快脚的给换上一套柔软吸汗的中衣,简便易穿脱又保暖的外裳,外头用暖被再盖上。做完这些,阿林又开始催小丫头到大门口候着,又打发人去厨房看着,忙得团团转。
好在俞氏在外头很快打点好了,进来得快,不过一会儿就把阿林给叫了出去:“哎哟我的姑奶奶,这时候怎么能让阿林进来伺候?”说着打发了阿林出去,“到外头看着去,这里有我呢。”
章莹本来挺坚强的一人儿,见到自家母亲进来陪产,眼泪儿更是唰唰往下淌:“娘……”
听着自家女儿颤抖的小嗓子,俞氏哪有不心疼的,只是现在不是让她撒娇的时候:“莹儿莫怕,娘在呢!你这是头胎,会为难些,但是娘方才看了,不到二十个时辰,孩子就会出来。你且忍耐,生出来了就不疼了。”
章莹忙抹了眼泪,点了点头。
俞氏瞅着章莹这样儿,知道自己在产房里恐怕会让她更脆弱,只是此时也没办法,稳婆子还没到呢!
没过会儿,阿林气喘吁吁的引着一个婆子并两个媳妇子进来:“太太,王婆子来了!”
俞氏如蒙大赦,忙出门迎了那婆子。
秋风萧瑟,王婆子也不和主家多客套,只在外间去了挡风的外裳,又将身子烘暖了,这才提着家伙什领着两个媳妇子往产房里走。
“太太,生孩子的事儿耽误不得,却也急不得。您放宽了心,杨家奶奶的胎位很正,至多明天就能见着孩子。这是头胎,难免艰难些,您可要稳住了阵脚,这外头还得依靠您来操持呢!”
道理俞氏都懂,只不过遇上亲生女儿生产,总是难免心慌意乱。
“那一切就拜托您啦!”
那王婆子爽朗一笑,眼角飞出几道细纹,整个人不显畏缩,反倒有几分大气:“嗐!咱一个稳婆子,太太说什么‘您’呐,怕折了咱的寿。行啦,太太,杨家奶奶进产房前吃过什么没有?”
俞氏一愣,阿林忙接话道:“只略微进了些粥。”
王婆子点点头:“有吃东西是好事,不过吃得也太少了些……”
阿林忙应道:“锅上还炖着汤,要不……奴婢给下碗面条?”
王婆子此时人已经在产房里了,闻言头也不回甩出一句话:“再卧俩鸡蛋!还得熬一夜呢!”
章莹和阿林听了这话都傻了眼。
俞氏却扬声应了,转身吩咐灶上的婆子们去备饭。
王婆子安慰了章莹一番就出了产房,道:“产道还没开全呢,这孩子是个慢性子,怕是要明日才会出来。今晚得有个警醒的人守着,老身得休息,以备明日好接生。”
俞氏毕竟年纪大了,闻言刚想说她来守,却听阿林抢前一步:“让奴婢来守吧!”
话是对着王婆子说的,眼睛却看着俞氏。
俞氏见王婆子和阿林都看着自己,本来心里觉得让一个未婚女子守产房很是不妥,但想到阿林一贯服侍章莹的,没人比她更妥帖,又犹豫了起来。
王婆子心里暗暗摇头,嘴上却道:“老身会派个徒弟跟着一起守。这位姑娘若是杨大奶奶用惯了的,若能守却是再好不过。”
☆、第六十二章、章莹艰难生产(三)
于是阿林和王婆子带来的其中一个媳妇子为主,守了章莹一整夜。
天还未亮,俞氏就敲打了杨家的下人们,产房内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莹儿,家里的事你别担心!有娘给你撑着呢,你好好儿听王婆子的话,啊?”
俞氏冲着产房里喊了一嗓子,自己让人围了廊下一处,端坐在那儿。
此时杨家后院儿里那两个妾暗暗叫苦。
她们都是宁亲王家出来的,全是人精。进杨家没几日,便看出来夫主对于主母骨子里并不敬重,年纪较大的那个便出了个馊主意。
“咱们一生一世都是妾的命,咱也认了,可凭什么容貌家世都不出众的章莹能把咱们踩在脚下?”
几番商议,二人就使出浑身解数,把杨玉桓哄得对她们纵得没边。原先二女在主母面前还有些小心谨慎的样子,结果越发的轻狂。
此时二人正在房里说小话儿。
“姐姐,奶奶咱们倒是不惧,只是谁也没告诉咱们爷的岳母就是婶母啊!”
“怕什么?咱们又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奶奶自己心思重,怨得谁来?说起来,咱们都小看了一个人。”
“谁?”
“杨玉梳。”
那年纪更小些的侍妾仔细回忆了一下,点头不迭:“姐姐说的是,妹妹现在想来,她所作所为,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现在想这些没用!若是奶奶此回生下个哥儿,咱们就是再得宠又能怎样?”她顿了顿,道,“算来爷这段日子也没去那杨玉梳房里,怎么咱们姐妹就是怀不上呢?”
是呀,若是趁着主母坐胎的时候,自己也怀一个,等主母出了月子,胎也就稳了,再要出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主母还得背上个戕害夫主子嗣的恶名,划不来的。
“姐姐,都是妹妹无用。”
那侍妾笑道:“你我都是一样人,快别自贬了。”
“嗯。姐姐说的是。我只是咽不下这口气,明明是那杨玉梳从中作梗,为什么要咱们姐妹背黑锅?你看他们把咱们看的,跟看犯人似的。”她走到门边向外望,院门口立着两个婆子,体形壮硕,看着就不好相处。
“眼下奶奶正生产呢,他们把咱们看紧了也是常理儿。”
“可也不能这么看法儿啊!等爷回来了,看我不好好儿告上一状!”
“留香……”
那叫留香的侍妾一脸不甘愿:“姐姐,妹妹现在算看明白了,这主母再不得劲儿,那也是爷们儿三媒六聘抬回来的正妻,只那杨玉梳不得好死!是要咱们斗得两败俱伤,她好得利呢!”
留影深以为然。
二留这儿分析情况,义愤填膺的,俞氏可管不着,她眼里只有她的亲亲闺女,还有那即将出世的外孙儿。
按着王婆子的吩咐,整个产房被布置成章莹最为喜爱的雪青色,看着一派温馨甜蜜,王婆子一改昨日雷厉风行的作派,绾得紧紧的头发上勒了快青色首帕,只边角绣了几朵素色小花,看着干净干练。
“杨大奶奶,来,跟着老身学,吸气,呼气,很好……来使劲儿!趁着阵痛使劲儿!”
章莹此时已经完全懵了,只知道跟着王婆子温和又坚定的声音走,她下一个指令,她就跟着照做,如此而已。
产房里其实很是安静,没有俞氏想像中的大声呼痛,却让她更紧张。
怎么进去这么久了,女儿还没有动静呢?
这要是让俞蕾见了,倒没这烦恼了。
产房里本来就是很安静的,那些影视作品里的各种大呼小叫的动静,泰半是产妇以外的人弄出来的。特别是在这医疗卫生条件不高的古代,产妇如果大声哭喊,孩子容易缺氧,产妇也容易过早脱力,造成难产。
不过俞蕾此时还在焦急的等着杨家的消息。
没过多时,就听见里头忽然一阵静谧,然后,婴儿的啼哭声响亮的传出来。
俞氏这回才是真的坐实了椅子,以手抚着心口道:“无量道尊,天师保佑!”而后像被火烧了脚似的从椅子上弹跳起来,眉飞色舞的指挥着下人们更卖力的干活。
俞氏自己由快步走到产房门口,等着看孩子。
过了好一会儿,才见产房大门开了半扇,一个媳妇子乍着手对俞氏道:“太太,您可以进来看孩子了。”顿了顿又补了句,“是个姑娘。”
俞氏一愣,这从来都是把孩子抱出来报喜的,怎么……
不过等她反应过来,自己早就站在了产房外套着的小厅里,另一个媳妇子将孩子包好,慢慢放在准备好的小摇床里。
俞氏犹豫着不敢进,王婆子瞥了眼门外,便道:“太太,您身上带着寒气,怕会激着孩子。在外头烘暖了身子就可以进来了。”
王婆子嘴上说话,手上不停,快手快脚的帮章莹处理好身下的伤口,而后让两个媳妇子进行第一次清理,自己则用温水打了皂角细细净了手,这才去看章莹。
“杨大奶奶,可听得清老身说话?”
“嗯……”章莹虽然觉得人快虚脱了,但还是勉力点了点头。
王婆子笑着转身道:“太太,还请将炖好的薏仁儿甜汤端来给杨大奶奶喝。”
俞氏懵懵的应了,身后一个媳妇子快步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张德家的亲自端了甜汤来。
“太太,您要的甜汤。”
张德家的嘴上说着,心里却泛起了嘀咕:这当口儿的,太太喝啥甜汤呀?
却见俞氏接了那汤,转身往产房里去了,张德家的惊得嘴都张得有一个鸡蛋大。
这谁家的女人生了孩子都是要吃麻油炖鸡的呀!这大姑奶奶可是太太的亲生女儿,咋就一碗甜汤打发了?
张德家的打了个冷战,心道:太太看着是个和善面软的,没想到是这么嘴甜心苦的主儿,生了女孩儿连口鸡汤都不给喝……这要是他们家阿金……
张德家的心里转了好几个念头,章莹已把甜汤吃下去半碗。
那边王婆子已把孩子抱了起来,凑到章莹身边,温言道:“杨大奶奶,令千金有些瘦弱,最好是吃些母亲的初乳才好。这几天没事就多让她吸吮一下,能早些出奶。”
☆、第六十三章
完了又对俞氏道:“太太,杨大奶奶身子弱,这头三天别吃下奶的食物,多吃些清露的吃食。等杨大奶奶开了奶再吃下奶的,免得堵在ru房里,容易得病。”
俞氏此时已经缓过劲儿来,听到王婆子迥异于人的言论,一时不敢应下。
王婆子也不着恼,只一笑道:“太太放心,就连武安侯夫人都是这般做的,您看武安侯世子小时候可不也是身子弱?现在不也越来越健壮了?”
俞氏想着自家闺女自然不能跟侯夫人比,便点点头,封了厚厚的银子给王婆子。
王婆子拿了银子,便领了两个媳妇子告退出去。
孩子已经顺利生下来了,她也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俞氏送走了王婆子,这才想起来应该再给女婿送个信。
可是围场进出不易,这不,前头派去的小哥儿还没回来呢。
俞氏没管那么多,又派了个小哥儿去报喜。
这前头一个是报信,后头一个是报喜。报信是个常活儿,报喜却是美差。只是看着自家主母头胎生的是个女儿,便没有小子自告奋勇,而是都低眉顺眼的等着俞氏指派。
俞氏心中有气,此时却也不好发作,只随便指了个看着年轻,面相忠厚老实的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子见自己被点到名,不由两眼一闭,又一睁。但是主子问话他不敢不答,便躬着身子答道:“小的叫杨三。是个三等杂役。”
俞氏点头道:“就你吧!家里的车马给杨大牛赶去了,你就外头雇一个吧!”
那杨三应了,领了车马费匆匆出了门。
俞氏想着,原本生了孩子是要报喜的,可是杨家上头几乎都死绝了,满打满算,自己居然就是女婿最亲的亲戚了,不由唏嘘了一阵。
眼下暂时无事,俞氏叫过张德家的,细细嘱咐了一通,便放她归了家,而后自己净了手脸来到产房旁边的月子房看女儿和外孙女。
“莹儿,你也别难过,这先开花后结果也挺好。”
章莹养了一会儿,有了几分精神,道:“娘,女儿也好,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呢!”
俞氏打量了她几眼,见她脸上并无伤感之色,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很好。回头姑爷那儿……还是软乎点儿,等过个一两年的,再生个哥儿,姑爷也不会太怪罪的。”
提到自家夫婿,章莹脸上笑容淡淡的,随口应了俞氏的话,便看着孩子。
俞氏见她这样,摇了摇头。
杨玉桓这孩子,也算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初起觉得虽然家世太孤苦了些,好歹人品不错,怎么一得了功名,就变成这样贪图享乐?
若是自家夫君能在这儿,好生规劝着,也许会好些吧?
“章大人。你快来看!”
章致远正远在千里之外的黄河北岸探视堤坝的情况。
“怎么?有情况?”
北岸风呼呼的吹着,那小吏却满头大汗,喘着粗气道:“大人,这冰是结上了,可是您看呐大人!这土……”
章致远定睛一看,可不是?这土虽然冻上了,但是看得出来明显缺了一块儿。
也算他们运气好,在堤土缺失的瞬间,河水慢慢凝成了冰。若非河水结了冰,以河水的激奔速度来说,非得破堤不可!
章致远下了几个命令,慢慢往回走。
他这回出来已经快一年了,莹儿的孩子怕是生出来了吧?也不知是男是女……
章致远正想着,就见远处滚来一个人。
“陈督头!”
那陈督头是此地河工的头儿,生得肥胖圆润,白白胖胖的,水上功夫却极好。方才就是他从远处跑来,老远了看就像一只皮球在滚。
“章大人!”
二人见过礼,章致远就邀陈督头坐下。
“陈督头今日怎会前来?所为何事啊?”
那陈督头憨憨一笑,道:“却不是为了咱的事,是为了大人。”
“哦?”章致远奇了。
“前两日咱们在临县,有人一路打听大人,咱手下的弟兄问清他是大人家的下人,便把那人一路领了来。只是这河边沟坎多,小的便让他候在城里,自己亲来告知。”
“大人,您家大姑奶奶生了个千金!”
章致远听到这消息,愣了愣,脸上浮出个笑意:“唔,倒是个好消息。”
陈督头察言观色,知其并不着恼,反倒有几分欣喜,便脸上堆了笑问:“大人现在若无事,回城写封回信吧?”
章致远看了看西沉的金乌,点头道:“也好。”
待章致远进了城,见了俞氏派来的下人,问了几声,又写了封简短的回信,便打发人下去休息。
“路途遥远,往来不易。歇过一晚再走吧!”
那人忙领了命下去了。
章致远想了想,提笔又写了封较长的信,这信却不是给俞氏,而是给杨玉桓的。他也不把信交给俞氏派来的下人,而是另叫了个长随:“林全,你把这信务必交到我女婿杨家,今晚就走!”
那人领了命,回去随意收拾了两套换洗衣裳和盘缠,连夜出了城,往东北方向的都城而去。
章致远捋着胡须看着远方许久,这才回房歇下。
章莹生了女儿,其实未必是件坏事。
虽然可能在夫家的会不好过些,但杨玉桓家本就没长辈了,唯一的长辈还是自己的岳父,章致远怕他个鸟!倒是宁亲王有个庶子,今年三岁,已是站得稳了,看样子日后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个福薄的。若是自己的外孙女儿和他订了亲……
章致远觉得,既然是要搏一个从龙之功,就别给自己留后路。若他现在死死的绑在宁亲王的战车上,就不会留给自己墙头草的机会。
至于不成功……哼,他章致远好歹是河氏六姓的子孙。
若有人问这个世界有无鬼神?章致远会说:不知道。但若问他这个世界有没有神秘的近神的力量,章致远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有!
在没来到黄河边前,章致远一直觉得自己不过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要规定什么河氏六姓,但当他某次下水后产生过奇妙感受后,他才恍然大悟。
☆、第六十四章
没过几日,熙德帝结束了秋猎,随着大队人马的还朝,杨玉桓才回到家中。
俞氏只在孩子出生三日后回过一趟章宅,便又把孩子们拜托给冯姨娘,自己去帮女儿坐月子去了。
杨玉桓回来的时候,俞氏心里有些不喜。
女婿再能耐,不过是一个亲王的属官,家中主母生产时职责所在不在身边也就罢了,派了两拨人去报信,也不见他回来。虽说就这么几天时间,可反过来思考,就这么几天不能早点回来么?
但是俞氏是个温柔的妇人,便没有多说什么。
杨玉桓再对章莹不上心,那也是自己的正头娘子,从围场回来后,他也是温柔小意,站在月子房外柔声问询了一番,俞氏便没有提这一茬儿。
毕竟生的不是个哥儿,很多事也就只能算了。
对于丈夫的晚归,章莹却不大在乎,反而还劝着俞氏:“玉郎公事在身,怕是不好擅离。娘您宽宽心,不过几天工夫,女儿倒没放在心上。”顿了顿,道,“倒是有一事,还请娘亲作主。”
俞氏忙问:“何事?你尽管说来!”
章莹笑道:“玉郎原对蕾儿有意,原本女儿也想过此事。只是蕾儿是舅舅唯一的骨血,若是与姐夫作妾,除非咱们章、俞二家的家风都不要了。女儿孕中的时候曾想过,若是女儿不好了,让蕾儿进门当继室,这样也能拢住玉郎。若是女儿的孩儿侥幸存活,想来蕾儿也能善待于她……可是娘,女儿现在方知,此前都是想岔了。”
俞氏嗔怪道:“可不是想岔了么?你瞧你现在不是好好儿的?”
章莹又道:“上回娘您不是跟女儿说,让女儿给蕾儿物色一个如意郎君么?娘,女儿想,蕾儿如今越长越妍丽,这半年来更是慢慢长开了,比之咱们刚进都时的西山之行犹甚,一般的人家怕是护不住她——娘您不也是近一年了没把蕾儿带出去么?”
按理到了订亲年龄的未嫁姑娘,当家主母都会严加教导,学了规矩、管事等本领,平日出去应酬也多半带着,好让各家的夫人老爷们知道,自家有女初长成,可以来说亲了。
可是自上回西山之行是由清宁大长公主亲下了帖子让阖府姑娘都来外,旁的这些聚会,俞氏就没把俞蕾带出去过。
原因不外乎一样:俞蕾长得太好了。
西山之行后,其实有不少人家也来探问过俞氏的口风。但俞氏咬死了孩子还太小,慢慢看着,一来二去,人家便歇了念头。
俞氏只是单纯,并不是蠢,那些托人上门问消息的,泰半是家中有了正妻的,想着俞家这小娘子年纪尚小,又生得漂亮,打听得她家中无人,依附着姑父过活,便想纳她作小。
别说姑父了,亲爹都有将女儿与人当小的,满以为就俞氏这样的村妇肯定满口应了好将这在家吃白饭的娘家侄女儿打发出去,没曾想这俞家小娘子倒是个有手段的,把姑姑牢牢粘在手里,得了她几分真心,要为着她好好谋划一门亲事,只肯当正妻呢!
俞氏也不着恼,反正她也不想和那些人接触应酬,人家冷了脸她也看不见,就这么平安过了一年。
倒是章璟的亲事顺利订下了。
俞氏忙催章莹:“确是如此。蕾儿生得委实太好了些,可是女儿大了,总要出嫁的,莹儿你心中可有了人选?”
章莹淡淡笑道:“玉郎在出发前,倒和女儿提过一个人。”
“谁?”
“今科探花郎。”
“霆儿的好友,卫公子?”
章莹却摇了摇头:“今科探花郎原有两位,玉郎提的人,却不是卫公子。”
俞氏相了会儿,才想起来:“可是那与女婿同为宁亲王属官的胡公子?”
章莹应道:“正是。不过……”
“不过什么?”
章莹垂下眼睑,眸中滑过一丝鄙夷:“胡公子却并非良配!”
俞氏追问:“这又怎么说?”
章莹细细与她讲:“按说这今科探花郎胡公子虽是二甲,进士出身,年方十八,家中无妻妾,又生得一副好相貌,虽说家中贫寒,却也不失为一门好亲。”
“女儿虽然不才,但也隐约觉得,这此间问题重重。”
“那胡公子……怕是不喜女色。”
轻轻说出这句话,章莹便不看俞氏,自顾闭眼假寐。
俞氏果然目瞪口呆的反应了好一会儿,这才急急扯了扯章莹的衣衫:“这可如何使得!”
章莹眼也不睁,笑道:“娘啊,探花郎虽有两位,可女儿跟娘说的却是另一人。”
俞氏呆愣道:“谁?”
章莹睁开眼睛,神色坚定,缓缓道:“娘您觉得,表哥如何?”
俞氏想了想,摇头道:“不妥不妥。你姑妈原本是订了你当儿媳妇的,虽说后来变了卦,但若咱们现在去提把蕾儿许过去,她定然不会同意。此事不妥。”
章莹却狡黠一笑:“但若是表哥有意呢?”
俞氏又是一愣:“霆儿对蕾儿有意?”
章莹点头,应对自然:“是呀。”
俞氏想了半天,也没觉得从前二人间有何不妥,当下摇了摇头:“这事娘怎么没听说?再说了,就算霆儿有意,那他的亲事也得你姑丈和姑妈作主。”
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小儿女自己作主的。
俞氏忽然恍了恍神:要说自己作主,倒也不是没有,若在农家,相熟的小儿女确定了心意,若求得双方父母同意结为亲家,也是常有的。想当年她可不就是从农家走出来的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