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媳妇逆袭-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到时候看看吧这!”话是留了活话。

  刘秀娥瞥一眼简建国。

  死要面子活受罪。

  该!

  “明月以后可怎么办?”刘秀娥叹气。

  “能怎么办?该咋活咋活,还能因为这个不活了!”简建国想起简明月这事情就气得慌。

  可是是自家闺女,他又气不起来。

  “你说的倒好,以后这找婆家怎么找?谁家还看得上明月,这说起来婚礼也算是办了,要是按照农村习惯,这就是结过婚了,到时候那家小伙子还愿意啊!”刘秀娥担心孩子。

  “实在不行,就托人往远处说,总不能让孩子将就!”简建国知道刘秀娥的担心是存在的。

  简明月以后恐怕除了些歪瓜裂枣之外,但凡有些齐整的男子都不会找简明月。

  而且这种话题不会断绝,会伴随简明月一辈子。

  “先过了这段时间再说,让这闲言碎语先停歇停歇,要不然总也没有个头!”刘秀娥扔掉蒲扇,躺下。

  “睡吧,明天还要下地,总不能一直这么煎熬着!”

  简建国答应一声,把烟头在鞋底下拧了拧,按灭了,放到炕头一角,倒头躺下。

  第二天一大早,简建国和刘秀娥还没起身,就听到院子里有动静。

  不过三个儿子勤进,应该是老大简明亮在扫院子。

  简建国和刘秀娥起身。

  收拾了屋子,刘秀娥去灶上做饭,结果一掀门帘,就看见很少下厨房的简明月正在往锅里拌玉米面。

  心里的难受也减轻了许多,这孩子受了制,还是懂事多了。

  简明月抬头,看到刘秀娥心情复杂的看着自己,倒是笑了。

  “妈,饭做好了,你和我爸去洗脸,我端饭了!”

  也知道是被自己这个转变给惊讶的。

  刘秀娥答应一声,转身出来,給简建国打了洗脸水。

  简建国看着刘秀娥出来给自己打水,有些奇怪。

  “不做饭?”

  这个点儿,吃了饭还要下地呢

  刘秀娥笑着指了指灶房。

  “你闺女做好啦!你等着享福吧!”

  话里是掩饰不住的欣慰,毕竟孩子懂事要比什么都让父母开心。

  简建国哦了一声,低头洗脸,嘴角忍不住微微勾起。

  这孩子不说话,可是心里还是有数。

  吃一堑长一智啦!

  不大一会,简明亮,简明阳,简明光也都出来洗脸。

  现在这是家里主要劳动力。

  打着哈气,简明亮看到刘秀娥站在院子里。

  奇怪的问:“妈,饭做好啦!”

  刘秀娥笑道:“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明月在做饭呢!”

  简明光一听,急忙跑去灶房,正撞上简明月撩帘子端着一盆玉米面馒头和一碗咸菜丝出来,惊的简明光上下打量简明月。

  简明月嗔怪的瞪一眼简明光。

  “三哥,你看啥?”

  简明光挠挠头发,“明月,你这是吓死个人,要是心里憋屈不舒服,你就说出来,或者哭一哭,要不然你打我一顿也行,可别这么憋在心里,会憋出病的!”

  简明光这么一说,果然刘秀娥和简建国也是一愣神。

  对啊,老三说的对,这孩子昨天之后就处处透着不对劲。

  平日里哪会这么早起来做饭,莫不是真的给憋出个毛病了。

  刘秀娥赶紧劝说简明月:“明月啊,一会儿你去散散心,不要多想,这都不是什么事儿,你放心,家里爸妈哥哥们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咱家不缺你一口吃的!妈会给你打听一户好人家。真的,不是事儿!”

  她怕简明月想不开。

  村里因为退婚跳河的不是没有,况且自家比起退婚可厉害多了。

  女孩子总是面子薄,被村里那些三姑六婆说道说道,指指点点,一个想不开就容易出事。

  简明月把手里的碗和盆放到桌子上,笑着说:“爸妈,哥,你们都放心,我没有那么不开眼,不就是一个顾重名,那样的恶心人家,我要是为他们想不开,那我也太没出息了。我还要好好挣钱,孝敬爸妈,让家里都过上好日子呢!”

  这话让刘秀娥和简建国放下心来。

  简明亮倒是刮目相看,以前也没有发现妹妹这么能说会道的。

  这一遭事情之后,倒是变化挺大的。

  一边吃早饭,刘秀娥从怀里拿了两块钱给简明月放到跟前。

  他们吃完饭就要下地,顾不上简明月了。

  简明月笑着收起来。

  “爸妈,这钱我不会乱花的,我放到身上为了以防万一,看到有什么家里需要的东西就买点,我到县里转转就回来,你们放心!”

  简建国心里终于舒口气。

  有这句话,就证明简明月还是长大了。

  “你别省着,看到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了,钱还能再挣,可是人最重要。”简建国反而觉得愧疚,自己当爹的没有本事挣钱,反而在心里和孩子斤斤计较,还算个什么东西。

  吃过饭,简建国带着一家子下地了。

  简明月洗洗涮涮,收拾一下,也出发去县城。

  她有些迫不及待。

  向明,顾晟这都是自己最想要立刻找到的人。

  没有任何一刻要比现在让简明月急迫。

  她希望第一时间找到顾晟。

  她重生回来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简明月从家里出来绕到了小路,这里走近。

  一个小时后,简明月站在自来水厂外的那棵树下,空荡荡的地方,有些茫然。

  人来人往,因为今天是大集,来赶集的人很多。

  这里因为偏僻,基本上没人。

  简明月不仅没有看到向明,连向明的收油渣都拖拉机都没有见到。

  这里什么都没有。

  简明月有些恍然,向明不在,可以理解,这个时间来说,向明要回城了,可是油渣摊子不应该不在啊!

  她记得那会儿向明是把这个摊子交给家里亲戚管理,没有撒手。

  可是现在?

  看到一个工人模样的人推着自行车路过,简明月赶紧拦住人家。

  “师傅,师傅,问个事情。这里有个收油渣都人去哪里啦?”

  简明月笑着打问。

  那人愣了一下,摇摇头。

  “这里没有收油渣的摊子啊!你是不是记错了!我在这厂里也几十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有收油渣的啊!”那人迷惑的样子不像是说假话。

  简明月是彻底傻了。

  一把就抓住了人家的胳膊,“师傅,不可能啊,这里的树底下有个拖拉机,每天早早就有人在这里收油渣,好几年了!”

  向明怎么会不在这里呢!

  这不可能啊!

  那人被简明月抓的胳膊有些疼,看着简明月着急的模样,猜测大概是找亲戚的,就劝说道:“真没有!小姑娘你去其他地方打问打问,也许是你记错了地方,这里可真没有!”

  简明月道了谢,呆呆的坐在大树下。

  向明根本就没有在这里收油渣。

  这里根本就没有向明这个人。

  这是出什么问题了。

  自己的确是回来了,顾重名,简建国,刘秀娥,还有哥哥们,这些都可以证明,她是的的确确回到了简家村这一方水土上。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自己的生活。

  可是向明呢?

  简明月不死心,又连着问了好几个这里的工人,还有不少附近的人,每个人都是没有见过这里有人收油渣。

  从来没有!

  简明月沮丧的找不出原因。

  好吧,向明不在啦!

  那么她去看看顾老爷子还在不在。

  很多事情似乎不太对劲。

  简明月不想着急。

  着急上火也不难改变很多事情。

  这种重生的事情,是有些玄妙的东西,谁也说不清楚的里面的原因和因素。

  简明月自从遇到了重生到另一个时空的事情之后,就明白重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也许会有阴差阳错的。

  这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事情。

  她必须弄清楚出什么事情啦,才能想到对策。

  虽说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心慌,做事稳当妥帖一些。

  可是脚下渐渐加快的脚步还是显露了内心的焦虑。

  自来水厂的宿舍很快就看到了。

  简明月来到二楼,站在顾老爷子的那扇门前,心跳如鼓。

  犹豫不决。

  怎么样敲这个门?

  敲开门说什么?

  必须有一个正当的说法理由,要不然冒冒失失的人敲开门,顾老爷子出来,她说什么。

  难道说她是他以后的孙媳妇,来找他孙子的。

  这样子不被赶出去那简直不可能。

  神经病都不带这样的。

  谁会相信啊!

  手举了放下,放下举起。

  就是没能敲下去。

  结果对门出来人了,差一点撞到简明月,见是个穿着朴素的小姑娘在门口,这位大叔倒是热心就问。

  “姑娘,你找这家人啊?”

  简明月点点头。

  她认得这位大爷,这是顾老爷子的棋友。

  大叔摇摇头,“你来晚了,顾老爷子搬到省城去了,走了有一年了,腿脚不好,需要人照顾,所以孙子给接走了。”

  简明月一听,姓顾。

  这就好办,起码姓顾就有可能是顾晟爷爷。

  “大叔,是那个孙子接走的啊?”

  她需要确定是不是顾晟来安心。

  “你是他们家的谁?我怎么没有见过!”

  大爷的警惕性很高。

  简明月连忙解释,“我是顾晟的朋友,来找他有事情的。”

  “噢,是顾晟的朋友在?啊!看着不像,顾晟可比你大好多吧!不过那是个好孩子,就是顾晟把他爷爷接走的,你要找他就要去省城了。暂时不会回来啦!”大叔放下心。

  简明月也放下心来。

  确定了顾老爷子还是顾老爷子,顾晟还是顾老爷子的孙子,那么就说明一切还没有改变。

  只要能找到顾晟,什么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谢谢您!”

  大叔笑笑走了。

  简明月慢慢走下楼。

  尘埃落定。

  但是问题来了。

  油渣的生意因为向明的意外没有出现不可能做了,其他收油渣的地方,自己也不知道啊!

  顾晟在省城,要想找到顾晟!就要先挣钱,没钱怎么去省城。

  而且家里才是最需要迫切改变的地方。

  不能耽误了家里。

  看来自己还是先想想怎么挣钱吧!


  第484章 寻找商机

  简明月走在大集上。

  油渣生意不成了。

  家里一共只有十块钱。

  做什么生意也需要本钱。

  必须回钱快,不压本钱才行。

  看着人满为患的大集,人们争着抢着买东西。

  尤其是袜子摊上,都是挤满了大闺女小媳妇,你抢一双,我买两只的。

  这时候商品还不够放开。

  刚刚经济放开,人们还没有足够的脑子动到这些生意来。

  生意还是很好做的。

  求大于供。

  袜子?

  简明月回头

  看着已经在收摊的那对夫妇。

  大汗淋漓,但是满脸的兴奋,正把摆摊的编织袋收起来。

  那些袜子早就销售一空。

  不光是卖完了,还有不少人遗憾的问什么时候再来。

  夫妻两个笑着说下一次的大集才来。

  人们才散开。

  “这货不够卖,要是再有两袋子也能卖完!”

  那女人正和男人说话。

  男人点点头,一脸的遗憾。

  “可惜,人家批发的没那么多货!下一次我早点去和老胡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多允给咱们一点。”

  “哎,眼看着挣钱,还没货。这周边的大集咱天天都能赶,问题是拿不到那么多货!少挣不少钱呢!”

  妇女心疼的埋怨。

  男人笑了。

  “好啦,还不是我没本事!等我和老胡混熟了,看看能不能套出来在哪里进的货,到时候咱自己去进货!”

  两个人唠唠叨叨的收拾好摊子骑着自行车走了。

  简明月却灵机一动。

  是啊。

  这袜子什么的本小利大。

  这里的袜子都是一块钱四双五双,可是到了南方袜子厂拿货,都是论麻袋称斤的,一麻袋多少钱。

  这些可是没人知道,可是她知道可以在哪里进货。

  因为报纸上曾经报道过一篇过于企业家最早起家的报道,说的就是这个企业家坐着火车到南方某城市区去进货,一个人背着两麻袋的袜子,因为论斤卖,就是累死也背不回来那么多货。

  可是就这么一次两麻袋,一次两麻袋的背,硬是卖出了百万家产,才拿着这些钱做了其他的生意。

  据说利润是零卖的几十倍呢。

  就是最近的进货地点,简明月也知道,这样的话,需要本钱啊!

  十块钱肯定不够。

  看来现在的首要目标恐怕就是本钱,到哪里去弄本钱。

  要去南方,光是路费都要十几块钱,不要说这只是一个人的。

  简明月正这次还是打算带着三个哥哥一起去做生意,一个人背两麻袋,她就是累死也不过是两麻袋的货,加上三个哥哥的话恐怕就是八麻袋,这些下来应该是一大笔钱。

  可是四个人的路费吃喝下来也是一大笔钱啊!

  这笔钱可是简明月拿不出来的。

  去借!

  难啊!

  就是自己当家的老爹出马恐怕也借不到多少钱,不要说他们四个嘴上没长毛的黄口小儿,这么一大笔钱借出来,没有简建国开口,人家这会干。

  可是简建国一旦知道就肯定要追根问底,她可编不出理由来,况且说服三个哥哥跟她出这么远的门,也是一个大工程呢!

  想想办法。

  简明月在脑子里快速的过滤那些专门为了重生回来所做的功课,那些可以快速帮助自己拿到第一桶金的手段。

  快速的来钱路子。

  让她想想,再想想。

  有了,当时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简明月还调侃的对顾晟说,要是早知道他们背后的大山里能够在旅游开发的时候挖出来这么多财宝,自己一家子辛辛苦苦卖油渣干什么啊,还不如扛着一把铁锹上山挖金元宝去呢。

  顾晟被自己逗得大笑,第二天还送了简明月一只金元宝呢!

  这个消息是的的确确没错的,报纸上大幅的篇章刊登了这篇报道,还附着照片。

  位置是自己熟悉的老宅子背后的半山腰,那里简明月认得,是因为自己经常跑到半山腰的那棵歪脖子枣树去打枣,那里不光有枣树,还有梨树,山楂树,柿子树,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几乎是村里很多孩子的乐园,解馋的神秘乐园。

  所以简明月才能一眼就认出了是这个地方,据说财宝倒是夸张了,不过的确是工人们挖到了几个金元宝,也就是四五个,在一个木头匣子里搁着,照片上木头匣子看起来事有些年头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位地主老财为了躲避革命运动,把这些家财埋到了歪脖子树底下。

  大概是想着有一天可以时过境迁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东西挖出来。

  至于为什么后来直到开发旅游项目到没有挖出来,简明月就不知道了。

  也许这位土财主没能等到机会挖出来财宝就一命呜呼,也导致了子孙都没有机会拿到手,白白便宜了别人。

  反正简明月记住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简家村后的这座大青山的原因才会记住,更多的是因为后来综合历史记忆的时候,简明月觉得第一桶金,这个才能叫做名副其实。

  钱财数字也不会太大,不至于引人注目。

  而且简明月记忆中也不过是四五个金元宝,每一个好像只有不到一两重,加起来也不过三四两,按照现在的金价,其实简明月也不知道现在的金价是多少,不过总会有一克十几块钱吧。

  这样算起来,这笔钱财至少应该有个两千多块钱。

  别说是做生意,家里盖房,让二哥去上学,这些起码都能办到。

  现在没有那么上纲上线,虽然说不是一下子就放开的无边无际,可是起码人们已经心思活跃,开始小打小闹的改善家里生活,有些胆子大点的人已经下海做生意,这也就是以后的企业家。

  简明月错过了三年时间,很多东西只能加紧步伐做。

  去省城找顾晟也需要时间和金钱,再说按照猜想,简明月感觉顾晟还没有重生的记忆,如果顾晟重生了,怎么会不来找自己,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顾晟还不是那个顾晟。

  那么简明月反而不着急了,先把家里都整治好了再说。

  找到顾晟现在也不是一个最理想的机会。

  还是先弄好自己家吧!


  第485章 说开

  想到这些,简明月就加快步伐回家。

  县城的大集对于简明月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

  现在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几乎是紧赶慢赶,简明月中午就回到了家里。

  这会儿简建国刘秀娥他们还没有回来。

  简明月来不及喘口气,就动手做饭。

  家里五个劳动力都在地里,因为马上就要收秋了,玉米谷子高粱都成熟了,有先有后的各家都已经开始为了地里的这些收成忙活,因为紧接着就是棉花,还有红薯这些都是一茬接一茬的需要收的。

  今年工分就是最后一年了,结完账,以后就是各家包产到户了,他们村子实行的晚,因为生产队长对于新政策的害怕担忧,当然不排除担心包产到户之后,生产队长的作用就会大大减低,生产队长的实权就没了,多留一天,就能多行使一天的权利。

  毕竟包产到户不是问题开始实施不是强迫,试点开始罢了。

  就是因为看到别的村子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就算不是万元户,那也是起码富足起来,不像简家村现在还这么穷。

  简家村的村民可不干了,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之下,生产队长简福元没办法,才答应今年年底结算之后,就开始实施包产到户的政策。

  现在大家都在忙着秋收呢。

  简明月捅开灶,开始做饭。

  中午饭是顶梁柱。

  飞快的切好一盆土豆丝,洗了四个西红柿,切葱切蒜,切点辣椒。

  是临时从地里扯了两个辣椒切的。

  锅里煮了一锅绿豆稀饭。

  也就是剩下的这一点绿豆了,都被简明月拿来煮粥了,这天气,秋后还有一伏,会热死老虎的。

  简明月不忍心家里人煎熬着,狠狠心全都煮了。

  其实满共也没有多少,加起来也就是细汤寡水的一锅稀粥。

  小米和绿豆,就等秋收后分粮食了。

  另一个锅里是玉米面馒头,满满一大锅,干了一上午的体力活,三个哥哥又都是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真的是不行。

  今天她算是祸害够家里的粮食啊!

  简建国和刘秀娥回来,估计会被简明月给气着。

  谁家现在敢这么祸害粮食,粮食要分下来还要一个多月,这会儿家家都是省吃俭用,就等着熬过这个月,粮食分下来就接上顿了。

  简明月这么败家的做法,估计也就是简家村独一份。

  简建国和刘秀娥回来不心疼坏了才怪。

  把绿豆粥刚刚倒出来凉着,就听到院子里有声音。

  是简建国他们回来了。

  刘秀娥一看家里屋子木门开着,吓了一跳。

  听到灶房的声音,进来一看是简明月。

  才松口气。

  “你这孩子!不是去赶集了吗?怎么没去?”

  他们都以为简明月去县上了。

  简明月把锅里倒上油,下了葱花辣椒末,土豆丝倒进去翻炒。

  一边回答刘秀娥。

  “妈,我去过了!刚回来!你们洗洗脸,饭好了,马上就可以吃。”

  刘秀娥只好出去招呼爷几个洗脸收拾。

  她可不相信简明月去过了。

  这时间上也不可能,除非这孩子就没有逛集市,去了县城立刻就回来了,否则怎么会这个时间在家里。

  还做好了饭菜。

  简直不可能啊!

  她担心简明月心里还是想不开,不想出门。

  简建国他们已经洗脸了,正擦身上。

  晒了一天,个个都是灰眉土脸的。

  简建国冲灶房呶呶嘴。

  “是明月?”

  他猜到是简明月。

  家里就这么几个人,还能有谁。

  别人家的人也不会到他们家做饭啊!

  刘秀娥叹气。

  “这孩子非说她去过县上了,我看她是心里还没有过去,不愿意见人!这顾家就是害人啊!”

  把盆里的脏水倒了,打了一盆新水洗脸。

  无论心里怎么煎熬,这日子总是要过得。

  家里还有这么多张嘴巴等着吃饭啊!

  总不能为了简明月,几口人都饿死啊!

  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