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镜(金榜)-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氏亦是从后院里头匆匆赶来,亲自服侍着沈承宇换了干衣裳,一边拿着帕子替他拧湿发,一边嗔道:“老爷怎么这样不小心?好险是在家里,一众的人都在。这要是在外边,真是出了事,我和四娘可怎么办?”
坐在边上的沈采苹被点了名,这才回神过来接口道:“爹爹往日里常叫我小心,自己也要小心才是。”
沈承宇对着这个自小长在自己膝下的幼女确有几分真心疼爱,见着她这般忧心模样,不由安慰道:“就是脚滑,一时没注意。。。。。。”他这时候也是一肚子的火,一想起李从渊和他说起那门亲事时候的那些话和模样,很是咬了咬牙才把那火气咽了下来,冷声道,“每回我见着李七,就没好事!”
沈采苹听到“李七”二字,很想再问几句情况,犹豫了一下还是安静的坐在了一边。
倒是严氏,放下半湿了的帕子,递了杯茶温热的茶水给沈承宇,细心问他:“你和李七爷也有多年没联系了,怎地这回又说起话来了?”
沈承宇抿了口茶,只觉得茶水苦的都要咽不下了,半响无语。
他这一辈子,最讨厌的就是李从渊。这人和他一样出身世家,偏偏容貌才干样样都胜过了他。当年金殿之上,他就那样轻描淡写的夺走了沈承宇想了很久的状元头衔。本来,沈承宇也心服了——这世上总有些人天赋卓绝,乃是天生的天才,不服不行。可是,回头再看,他恨得牙痒的天才却全然不把这天赋当一回事,做了几年官,就辞官去学医混日子了。
对沈承宇来说,这简直就像是有人把你心心念念、求而不得的东西扔在地上踩,怎能不恨?再后来,李从渊写信暗讽他辜负结发之妻,他被人戳着了心虚处更是大怒,两边就彻底绝交了。
这一回,沈承宇接到了李从渊上门拜见的帖子,心里很是扬了口气,得意得很:李从渊糟蹋那大好天赋,混了这么多年的日子,现今也不过如此。倒是他,官拜吏部侍郎,再进一步,说不得就登阁拜相了。这么多年下来,转头一看,好似当年的境况掉个了头。沈承宇自我感觉良好,心里暗暗揣测李从渊是来求和的。所以,他故意摆足了架子,才见了李从渊。
哪里知道,对方却是告知他两个小辈的亲事的。竟然只是告知!还不是求他许女!最后,他还当着对方的面,掉进了水里。面子里子全没了!
沈承宇到底做了这么多年官,虽是因为李从渊的事一时没能沉住气,这会儿喝了口茶,总算是静下心来了,吩咐严氏道:“你准备准备,三弟他们明日就到了。李七和他们是一路来的,只是有事早到了一日,先来和我们说一声。”
严氏心里正琢磨着沈三爷和李从渊的关系,口上赶忙应了一句:“老爷尽管放心吧,我这些年也没机会见着三弟,他难得来一回,自是要好好招待。院子那边也早就收拾好了,只等人来呢。”她这样说这话,手上却还是轻轻柔柔的替沈承宇擦发,温柔又体贴。
沈承宇缓缓的搁下手中的青玉茶盏,接着道:“二娘的亲事已经订下了,我原先交代的那些事,你也别再想了。”
严氏本还在替沈承宇擦发,听了这话不由一怔,一时不察竟是把沈承宇的头发扯了几根下来。
沈承宇本就心情不悦,此时头皮发痛,更是没了好气:“行了,我还有事要回书房,其他的晚上再说。”说着便要起身。
严氏心一沉,追问了一句:“二娘定亲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觉得我在瞒你?”沈承宇眼中带了点薄怒,看的人心中一跳。
严氏自是知道他的脾气,见着他这模样哪里会不明白,温声接口道:“老爷莫怪,我就是这么一问。怎么说,二娘也是老爷你的亲闺女,在我心里和四娘是一样的,自然也是念着的。”
沈承宇面上缓了缓,说道:“是老夫人在松江给订下的亲事。”他顿了顿,似是压着怒火,“订的就是李七那儿子!”
☆、114
沈承宇心中存着气,把沈采薇和李家的亲事说了之后便甩袖子往书房去。
严氏满面的笑也都被堵了回去,待得沈承宇出了门,她便丢了手上半湿的帕子,恨声道:“他这是摆脸给谁看?那头的人都还未进门,他就这样的态度,若真是来了,还不知怎么偏心。”她这样一想,更是堵心,坐了下来,自倒了杯茶喝了压气。
沈采苹哪里不知道严氏的脾气,连忙上来挽了她的手,劝道:“娘,爹这也是因为刚出了事,心情不好。感情都是处出来的,这些年咱们一起过来,这么多年的感情,爹爹必是都记在心里呢。”
严氏听了这话只是蹙眉,好一会儿才伸手抚了抚女儿的头顶,抚着那鸦羽似的长发,叹了口气:“傻丫头,你不懂。。。。。。”这么些年了,她也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自是把她当做心肝似的疼。可她也知道:沈承宇口上虽然不提,心里必是惦记着松江那边的一对儿女。若不然,给公主选伴读这样的好事,怎么不想着自己的女儿反而要便宜了那个远在松江的四娘?到了头来,她忙忙碌碌了一场,他一句话又给否了,便是泥人也要气得跳起来。
沈采苹不明就里,只是笑着撒娇:“娘就是爱担心。。。。。。姐姐来了才好呢,家里也热闹了,还有人能陪我一起看书写字,陪娘你挑首饰衣裳。”她仰起头来,神态天真,话声就好像玉珠滚落,柔软清脆,“听说姐姐还是今年松江女学的魁首,我要是能和她一样能干就好了。。。。。。”
严氏心里一酸,话噎在嘴里,一时说不出来。
她虽也是信陵侯的嫡女,但她生母早逝,侯府后院多事,她背地里也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有了现今这样风光舒服的日子。为着这个,她一意的娇宠女儿,只想把她曾经缺少的、想要的都补给女儿,却没想到反是把女儿宠成现今这样天真不知世事的模样。
多个姐姐有什么好?有个原配长女杵在前面,不就是时时提醒别人自己是继室,自己的女儿是继室之女?平白低了人一头,哪里来的好?
严氏心里苦得和黄连似的,口上却道:“四娘,你今日的功课做了没有?可不许偷懒。”
沈采苹有些心虚的眨眨眼,拉着严氏的胳膊撒了一会儿娇,然后才转身去写功课了。
哄走了女儿,严氏自个儿独坐了一会儿,依旧安不下心来,想了想后又把素来得用的董嬷嬷叫了过来:“明日松江那边就要来人了,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
董嬷嬷乃是伺候严氏的老人了,哪里会听不出话音:“都已经收拾妥当了,三爷他们一家子自然是住一个院子。四姑娘自是不好跟着住,便先把望舒阁收拾了。”
望舒阁听着不错,收拾起来也精美的很,离着湖边那个偏僻的书楼也近的很,只有一点儿不好,格外僻静,两边不着,倒是少有人往。
严氏心中念头一转,颇是满意,口上却道:“你是办事办老的人了,这些小事看着办就好了,若有缺的只管和我说。”
她心里想的是:无论怎么说,后院里头的事现今还不是她说了算?沈采薇不过是未及笄的小姑娘,若真是乖乖听话,日后好好调/教倒也不错。若是个不服管教的刺头儿,丢得远远的,慢慢的磨着,总有听话的时候。在怎么样,第一回见面总要给她一个下马威,叫她知道轻重才是。
因为心里有了计较,等到第二日听到来人的消息,严氏便急急的拉了沈采苹一起去迎。
马车进了府门便换了软轿,前头最先下来的乃是沈三爷和裴氏。
严氏欢欢喜喜的迎上去,先是给沈三爷见了礼,又亲热的拉了裴氏的手道:“我是早就听过三弟妹名字的。只是先是在京里的时候没机会见,等到有后来,三弟妹又去了松江。现下难得来一回,可要叫我好好招待招待才是。”
裴氏远道而来,早就有些乏了,这时候也不过是勉强一笑:“二嫂哪里的话。”她自个儿就在京城长大,娘家又可靠,真论起来哪里用得着严氏的招待?
严氏自是把裴氏的那点儿不耐看在眼里,倒也不气,依旧是满面笑容的把女儿拉上前来:“这是四娘,采苹。”随后又接口和沈三爷他们说话,“她自小在京里长大,倒是还未见过三叔和三婶呢。”
沈采苹自然是依言上前见了礼。沈采苹生得白嫩秀美,看着便有一种天然去雕琢的天真气,旁人见了只怕是都要道一句“可爱乖巧”。
沈三爷本心上面虽不太喜欢严氏,但瞧着这样大了的侄女,想着严氏相夫教子上头倒也做的不错,心里倒是缓了缓,口上赞道:“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又令人把自己准备好的见面礼拿上来递给沈采苹,“这是三叔和三婶给你的见面礼,你收着。”
沈采苹也不推辞,收了礼便仰头甜甜一笑:“谢谢三叔三婶。”
严氏正要再说几句夸一夸自己的女儿,就见着后头的沈采薇和沈采蘅下了轿子,快步走过来。任是严氏早有准备亦是忍不住吃了一惊,很有些惊艳。
沈采薇和沈采蘅一人穿着湖蓝色的衣裳一人穿着粉红色的衣裙,便如兰花与玫瑰彼此相映衬,光华灼灼。
严氏一眼就认出了沈采薇——沈采蘅生得很像裴氏,自是一眼就能区别出来。她心中微微一凛,已是提了一点心,上前几步:“是二娘吧?”她故意拉起来沈采蘅的手,亲切一笑。
对着陌生的长辈,沈采蘅总是有些不太自在,这一时之间竟是没应声。
反是沈采薇,从容一笑,轻声道:“太太倒是认错人了,我才是二娘。”她就站在原处,并没有因为严氏认错人而匆匆忙忙的上前说明,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反而是把一边认错人的严氏映衬得可笑起来。
严氏见过不少大场面,很是沉得住气:“倒是我粗心了。”她转手拉起沈采薇,很是歉疚的道,“你爹爹朝中事忙,总是抽不开身去瞧你。这不,这么多年不见,我都认不出人了。”
若是再早几年,沈采薇或许会因为这话而为渣爹的冷淡而难过,可是现在的她却不过是点了点头,淡淡的开口道:“没事的,爹爹这不是已经接我上京了吗?”她顿了顿,又开口道,“天有些热,我们不如进屋说话吧。”最后一句话,倒是有了些反客为主的意味。
这一来一回,严氏心里的警报线已经拉到了最上面——这个姑娘看着倒也是乖巧大方,真论起来却是个滑不留手的,很不好对付呢。
沈三爷自然也是瞧出了里面的内情,咳了一声:“好了,一路上也是有些累了,若有话,进屋说也是好的。”
严氏连连点头,连忙引了人上来,还不忘吩咐仆妇们领着搬行李的丫头把各人的行李送去院子里头,口上道:“早就备好了热茶和点心,就等着人来呢。倒是老爷,他朝中有事,临时走了,只说了晚上要回来给三叔你们接风。”
沈三爷也许久未见这个二哥,这时候提起来倒是少见的显了一点儿的惆怅模样:“二哥身子可好?”
严氏想了想才斟酌的道:“老爷本就是克己的人,日常倒也注意养生。只是现今朝中多事,常常熬夜,同僚之间又多有应酬,想来是比不得从前了。”
沈三爷不由有些忧心,又额外的多说了什么。倒是边上的裴氏,插了一句:“好了,晚上见了正主,再问也不迟。”她一贯看沈承宇不顺眼——他们难得来一回,他竟然还去忙所谓的朝事,真是不把人当人!
他们这头正在一家子聚在一起说话,好不容易才把沈采薇送到沈三爷身边的李景行则是匆匆回了李家去陪他那不叫人省心的爹喝茶说话,先把徐家的事情给说了。
李从渊听完了徐家发生的事情,倒是若有所思:“即使如此,想来江南倒是可以安稳几年了。现今我们自是插不上手,但你日后若真的去江南,倒是可以往里面插一把手,平定海患自然事半功倍。”他说到一半,见着儿子一副出神的模样,不由蹙了蹙眉,“在想什么?”
李景行自然是在替沈采薇忧心,他闻言这才转头瞥了李从渊一眼,不问反答道:“听说父亲昨日已经去了沈家?”
李从渊不太自然的咳嗽了一声,端起茶盏抿了口茶,解释道:“我就是去和沈二说一下你们的婚事,也好让他不要再起其他的心思。这事,你该好好谢我才是。”
李景行接着道:“哦?”他的语气听上去不轻不重,“可我听说沈二爷还落了水?”
李从渊缓缓的抬起头,慢条斯理的搁下茶盏:“我就是瞧他这些年不见,越发严肃,说几句笑话罢了,”他唇角显出一点儿笑痕来,声音里面带着微微的笑意,“我就是说‘都说女儿像父亲,好险采薇生得不像你,若不然,想想日后每日都要对着这么张脸,我必是连饭也吃不下’。想来也是他心虚,一听这话就低头想去看看自己的脸,脚下一时不稳落到水里,这可真怪不到我。”
他的声音听着倒是很是无辜。
☆、115
等到晚膳的时候,沈承宇果真来了,沈采薇作为晚辈自然是要上前行礼。
便是沈三爷都起了身,和他见礼。他们兄弟许久未见,不仅沈三爷有些激动,便是沈承宇都略略的动了情绪,显出几分真切的情意来,很是忆了一回往昔。
不得不说,曾经的沈采薇对于沈承宇确实是怀了很大的好奇和期盼的。据说,他容貌俊美,与林氏青梅竹马长大,夫妻恩爱;据说,他少年才高,一朝得入金殿,便摘了榜眼的位置;据说,他深得圣眷,年纪轻轻就官拜户部侍郎。
可是,既是如此,也依旧改变不了他是个渣的事实。他为了所谓的功名,抛妻弃子,辜负发妻,十数年不曾再见亲生骨肉。沈采薇每每念及于此,都觉得心中不平。
只是,再如何他都是沈采薇的生父,当面之时还需恭敬行礼。
沈采薇压下心中的各种思绪,认认真真的行了一礼,然后才悄悄抬头去打量沈承宇。
沈承宇确实是生得好,白皙面庞,俊眉修目,直到如今为了显得稳重而留了短须都颇有些儒雅沉稳的味道。而且他这些年身居高位,养尊处优,一举一动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度,显得既庄重又清贵。
他现下已然换过便袍,紫红色的袍子把他整个人的衬得明朗起来,抬手扶了扶行礼的女儿,语气温温的:“二娘果真是大了,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要定亲的年纪。我这做父亲的,还不知能再看护你几年呢。。。。。。”
沈三爷就站在在一边,哪里听不出沈承宇的话中音——这是在怪他们不和他这个做父亲的通气就把沈采薇的亲事订下了,沈承宇自然不好抱怨沈老夫人或是自己等人,只能拿沈采薇这个女儿来敲打出气。他心里沉了沉,忽然明白过来现在的二哥已不是当初的二哥,适才的喜悦也消去了一点,虽有些不高兴但口上却道:“好了,一家的人哪里用得着多礼。二哥今日来回赶着,想来也是累了,大家都坐下用膳吧。”
边上的沈采薇则是忍了口气,做出全然没听懂的模样,只是低着头装羞涩。
沈承宇也知道事情既然已经定下再说什么也是无用,说过这一句之后便端出自己养出来的好气度,依言坐下一起用起膳来。
严氏适才瞧了一场好戏,心里乐得很,现下却也做出客气周到的模样,一一的把桌上的菜给介绍了:“这几道菜都是老爷特意吩咐做的,想来也会合三爷你们的胃口,且尝一尝。”
沈三爷虽心知兄长不似从前,可知道是知道,如今真的看见了却更觉难受,只是略动了动筷子便放下了:“这一路赶得有些急,现下倒是没有多大胃口。”
沈承宇对着这个幼弟的印象还留在过去,且他现下官居高位,底下多有奉承之人,早就养高了眼睛,一时之间竟也没觉出什么不对,只是搁下筷子关切了几句:“你自小就身子不好,一路上倒是辛苦了,今日还是早些休息。等我下回休沐,咱们兄弟一起秉烛夜谈。”
沈三爷勉强一笑,又说了几句闲话才带着裴氏和沈采蘅往严氏安排的院子去。
沈采薇因为不和他们住在一起,倒是跟着另一个引路的婆子走了。她走着走着,便见着路边的灯火人烟渐渐少了,心中一顿,脚步便停了。
那引路的婆子连忙回头,笑道:“二姑娘,这还有些路呢,您若是走得累了,不若叫架软轿来?”
沈采薇不答反问:“我还未问呢,我住在什么地方?”
婆子早就得过严氏和董嬷嬷的吩咐,面上更朵花似的笑开,口上应道:“是望舒阁呢。夫人一贯是个热心慈爱的,听说姑娘自来是个爱读书的,想着老爷们的书房总是不好叫姑娘进进出出,便替您选了个离书楼近的。。。。。。”她嘴上不停,说来说去都是往严氏脸上贴金,简直恨不得沈采薇跪下说一句“谢主隆恩”。
沈采薇却不应声也不走了,依旧站在原地,问道:“既然离书楼近,那若是要去三叔那个院子,可要走多远的路?”她略顿了顿,接着道,“若是去给父亲和太太请安,又要走多远的路?”
婆子笑开的脸僵了一下,好一会儿才说道:“姑娘这是哪里的话,姑娘年纪还轻,一点儿路走一会儿就到了,权当锻炼身子便好。再说了,这不是还有轿子吗?”
沈采薇心中已然明了其中关键,干脆吩咐道:“你送我去三叔那里,我今晚和四娘一起睡。”
婆子听得这话,唇动了动,到底没能说出什么来,只是站着不动弹,只是做不抵抗运动。
沈采薇也不想和她再拖下去,起身要往回走的样子,口上道:“父亲想来还未歇下,我正好有话和他说呢。”
这还是第一天,要真是被人这么压住了,日后还不知要怎么的呢。沈采薇现今已经订了亲,有对沈承宇别无所求,所以并不如何害怕他,反正是不愿意在这里吃什么闷亏的。闹大就闹大好了,丢脸大家一起丢。
婆子一时被唬住了,白了脸,来不及细想就连忙往边上指路道:“三老爷的院子在这边呢。”她其实也怕得很:若真是出了事严氏必是不会舍得边上得力的董嬷嬷,说不得就把她给推出去顶罪了。反正,她做下人的,还是安分点儿的好,不要叫人给揪住了才是。
沈采薇抿了抿唇,神色不变的跟着她往沈三爷他们歇下的院子去。
虽然现下时候也不早了,但还有许多行礼要收拾,沈三爷等人的房中还是亮着灯的,沈采蘅正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前的书卷一页也翻动,显然是在发呆。
沈采薇轻手轻脚的上去拍了拍沈采蘅的肩头,忍不住笑出声来:“哎,想什么呢?”
沈采蘅被她拍得吓了一跳,好一会儿才蹙眉抱怨道:“二姐姐好吓人。”随即她便亲亲热热的拉着沈采薇坐了下来,“二姐姐,你怎么来了?”
沈采薇伸手拧了拧她的面颊,只是一笑:“我舍不得你,来和你一起睡来着。”她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这回颜五考上了进士,我知道你心里也乱着呢。”
沈采蘅听到这里不由自主的低了头,似是想了想,才小声道:“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原来还盼着他一定要考上。可他真考上了,要订下婚事了,我心里又害怕的很。”
沈采薇凑上去逗她:“这有什么好怕的?颜五难不成还会吃了你?”她故意挑高了眉头,似笑非笑的看着沈采蘅。
沈采蘅脸一红——想是想到另一个地方去了,扭过头小声道:“我不和你说了!”
她们两人在一个屋里说话,亲亲秘密的就像是一对亲姐妹。隔壁的沈三爷和裴氏却又有一番话要说。
沈三爷刚刚沐浴完了,长发微微有些湿,正坐在榻上倒酒喝。他的声音听说去有些沉沉的:“我是真没想到,二哥真的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裴氏嘟着嘴,抿了口杏仁露,随口道:“人都是会变的。这官场一如修罗道,不去皮不挖骨不丢心肝,哪里站得了高位?”她本就对沈承宇没什么感情,这时候心里想得却是另一件事,抚了抚胸口叹道,“好险咱们听了母亲的,早早给二娘订了亲事,要不然看着他这模样,二娘的前程还真是叫人愁心。”
沈三爷面色微微一变,拍拍裴氏的肩,止住了她的话:“休息吧,明日你还要带两个孩子去裴家那边见一见长辈呢。”
裴氏一想到娘家,果然心情就轻松了,一摆手:“好了好了,不说这些没意思的了。咱们早点休息,明日早些起来,我母亲和父亲必是早就等着我了呢。怎么也要叫三娘他们见一见外祖父和外祖母。”
☆、116
第二日,裴氏果然就带着沈三爷和两个孩子上了裴家。
分别和裴家的几位长辈见过礼,沈采薇和沈采蘅作为晚辈倒是收了不少荷包。之后,沈三爷随着裴二老爷去书房下棋,裴氏则带着两个姑娘陪着二老夫人说话。
二老夫人膝下二子一女,只得裴氏一个女儿,自小就把这个女儿当做眼珠子、心尖尖似的疼。难得见到远嫁的女儿回来一趟,哪怕是二老夫人这样人老成精的人也不免掩面哭了一场,抱着裴氏直道:“天可怜见的,你们兄妹几个,我所疼独有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