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乙种田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小乙歪着头看一路的风景。
秋日的乡村,到处都是黄的绿的色彩,田地里是褐色的庄稼茬子,在秋雨滋润下,遗落的种子又发出了嫩绿的芽,这些苗儿生错了时节,注定收获不了果实就被冻死在寒冷的冬季。道路两边不时落下金黄的叶,打着旋儿如秋风中蝶,华美而又萧索。
王家坝也是这样一幅秋景,唯一不同的是,外祖母王婆子热情温和的笑容,为同样的乡村秋景,打上了独特的烙印。
“要来也不提前带个信儿,我好准备准备。”王婆子嘴上抱怨着,眼里确实满满的笑意,哪有半分厉害模样。
小庚撒娇的喊着:“外祖母。”站在车沿就往王婆子怀里扑,被王婆子一把搂进怀里心肝肉儿的喊着。
一个圆脸白胖的妇人笑着搀扶玉兰下车,然后伸手把小乙姐俩抱下来。
陆小乙不确定所以不敢招呼,等着小丁先开口。
“大舅母。”小丁乖巧的喊着。
陆小乙也笑着招呼。
“上次摔了腿,大舅母也没得空来看你,听你小舅说你把舌头也摔了。”大舅母笑着打趣小乙。
陆小乙低头装羞涩。
王婆子上前解围,“都是玉堂那小子瞎说,你当嫂子的还当真了。”
大舅母哈哈大笑起来。
陆忠把车上的东西提下,院里又出来三个妇人,都收拾的干净利落,帮着搬东搬西。
陆小乙跟着小丁把众人喊了一遍,心里默默的记着,大舅母圆脸白肉皮,二舅母长脸有酒窝,三舅母长脸嘴角有志,小舅母瓜子脸最好看。
一一招呼过,几个表兄弟表姐妹也迎了出来,围着陆小乙姐俩问长问短,小庚也从王婆子怀里滑下来,当起表哥的小跟班。
“春云,你带着小乙她们到后院看花去吧!”大舅母朝年长的大女儿吩咐完,又朝一个高个儿少年郎说道:“春生,你负责带小庚玩,别让他摔着啊!”
于是,大表姐春云领队把陆小乙几个小姑娘带往后院去。
王家院子不小,前后两套,青石板铺陈的小路贯穿两院,前院种着几颗果树,黄梨儿红枣儿累累垂坠,看的喜人。一架黄叶稀疏的葡萄藤伫立一旁,架下的石桌石凳上落着几片枯叶。到了后院,满眼都是斑斓的菊花,只见黄的紫的酒红的菊花抱团吐艳,直的卷的散的花瓣异彩纷呈。
小乙和小丁激动不已,叽叽喳喳的跑过去,摸摸这朵碰碰那朵,怎么也看不够似得。春云春雨和春玲虽然早见识了菊花的美丽,如今被小乙姐妹感染,也兴致勃勃的上前挑选最美的花朵。
“乙表妹,你看这菊花开的多好!”春云撩起一朵垂坠的球状花朵,朝陆小乙笑道。
“哇哇!”陆小乙瞅着那朵绒球一样的黄花,蹦跳过来,墩身扶起春云手里的菊花,“好美啊!”
春玲是几个姑娘中最小的,她俏皮的摘一朵白瓣黄蕊的小菊,给小丁插在发髻上,高兴的拍手嚷道:“快瞧丁表姐,真好看!”
小丁脸红红的,小心翼翼的摸着发髻上的小花,娇俏的模样惹得几个小姑娘纷纷效仿,摘朵自己最爱的花插在发髻。
“表姐,这花儿谁种的呀?以前可没有。”小丁问道。
春玲一脸得意,“我爹呗!”春玲是陆小乙小舅的大女儿,如今已经五岁了。
“瞧你得意的,小尾巴都翘起来了!”春云笑道。
明知没有小尾巴,春玲还是忍不住扭身往屁股后面看,“大姐,我没有小尾巴。”
陆小乙见小表妹可爱,忍不住逗她,“小尾巴刚出来了,我也瞧见了。”
春玲鼓着腮,哼了一声,脸红红的靠在小丁身边,“乙表姐坏,还是丁表姐好。”
春云忍着笑,“对对,咱家就小叔最厉害,菊花养的好,鱼塘里的莲花更是美翻了。”
春玲最喜欢听人夸她爹,笑的露出一排细牙。
春云对陆小道:“乙表妹要是早些日子来,还能去鱼塘看看莲花,开的可美了。”
“表姐,我这会儿就想去。”陆小乙想跟小舅说说养鱼的事,脑海里有些关于养鱼的点子,虽然不能明说,旁敲侧击总行了吧。
于是,春云带着陆小乙她们从后门出,一群小姑娘嘻嘻哈哈的往鱼塘方向去。
出了村向山脚下走大约三里地,陆小乙眼前陡然出现一汪碧水。
春玲朝着鱼塘一角的两间茅屋跑去,“爹,爹。”
王玉堂闻声出来,瞧见来人,笑的露出一口白牙,“哟嚯,小乙儿小丁儿来了!”
两姐妹甜甜的喊着:“小舅。”
“啥时来的?也没提前招呼一声,不然小舅赶车来接。”
陆小乙挺喜欢她这个小舅,“刚来,就嚷嚷着要来看小舅呢!”
“让小舅看看,嗯!瘸舌头长好了,肯喊人了!”
陆小乙见小舅还在打趣当初不喊他的事,当初她也是逼不得已,不敢开口,如今下溪村土语过关,当然毫无顾忌,陆小乙吐了吐舌头,“呐呐,看吧!舌头长好了!”
“没见过舌头伸这么长的姑娘,丑死了!”玉堂一脸嫌弃的模样,可嘴角又上翘,整张脸看起来很是搞笑。
春云几个也捂嘴笑话陆小乙,她才不在乎呢,哼,吐个舌头有什么奇怪的。
“走,小舅带你们绕鱼塘走一圈。”
鱼塘在王家坝东边一处山湾处,曾经天然的池塘,如今被王家兄弟凑钱买下来,经过几个月的修整,完全变了模样,曾经破败的塘基如今被填补好,夯得结实紧致,塘子四周的枯树被清理干净,饶塘的土泥小路也铺上了窄窄的青石板。枯败的荷叶零散在池塘里,有些萧索,偶尔有鱼触水引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遇到干枯的荷茎,衍射成更多的水纹。
陆小乙一路走一路看,感慨舅舅们在鱼塘上下的苦功,玉堂更是一脸激动,说起鱼塘的事就停不下来。
☆、第28章
陆小乙脑袋里有很多关于养鱼的点子:比如桑-蚕-鱼相结合、稻田养鱼、混养密养、轮捕轮放等等,都是前世农业频道耳熟的节目。她兴奋的想跟玉堂说,她脸颊越来越红,喉咙痒的难受,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这时,一阵凉凉的秋风拂来,带着池塘秋水的寒意,陆小乙打了个冷颤,慢慢冷静下来,突然觉得那些想说的话,如同鱼梗在喉,说不出来了。
她所有关于养鱼的知识,来源不过是一个新闻或者一个报道,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实。她没有系统的思路,也没有实际的经验,更没养过鱼,真让她深入的说,她脑袋里马上一片空白。
而且,你一个小姑娘,怎么懂得这么多?
陆小乙答不上来。
她觉得刚才的冲动心理竟是莫名的可笑,她又在低估古人的智慧,不管她承不承认,她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优越感的,总觉得自己来自未来,自己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结晶,她能想的更多,能看的更远。
可实际上呢?在听了玉堂的话以后,陆小乙为自己滑稽的优越感汗颜。
只听玉堂笑着说道:“嘿,小乙儿,小舅告诉你啊,鲤鱼爱沉底,草鱼中不溜,鲢鱼爱上水,所以鱼塘里养鲤鱼草鱼和鲢鱼正好,就跟咱们走路一样,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鲤鱼-草鱼-鲢鱼,这不正是最简单的混养吗?陆小乙心里羞愧极了。
玉堂指着一片枯萎的荷叶,惋惜道:“要是早来,就能看见满塘莲花了,摘片莲叶顶回家,还能做荷叶粥。”
“这个老塘子底下淤泥厚着呢,等到明年收了莲子和藕,小舅给你们做个莲藕炖猪蹄,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小丁和春玲都爱吃猪蹄,舔着嘴唇,一副馋模样。
玉堂指着脚下的塘基说道:“你大舅说了,要在两边载上桑树,听说蚕茧能赚钱,正好你舅妈她们在家没事,就让她们养养蚕,一年养上两三季,收入比养猪还高呢。”
听听,桑-蚕都出来了,就差蚕粪喂鱼或者更高深的蚕粪沼气沼渣了。
陆小乙羞愧的红了脸,听小舅继续说着关于鱼塘的构想。
小丁听得一脸羡慕,“小舅,我家能养鱼就好了,可惜没鱼塘。”
陆小乙生怕小舅再说出稻田养鱼来,把她心里那点残存的优越感击的支离破碎,猛地脱口而出,“咱们在稻田里养呗!”
春云几个哈哈乐呵起来,“哪有稻田里养鱼的,等到旱季稻田水干了,鱼不就死光光了。”
陆小乙据理力争,仿佛置气一般,“怎么不能养了,在水稻垄里挖深沟蓄水,夯好田基,只要平时不漏水,汛期不漫水,鱼不跑出来就能养。”
陆小乙也就懂个皮毛,真正关于稻田养鱼的技术,她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她只听过没养过。
玉堂却听的两眼放光,笑的白牙闪亮,“好啊,小乙儿,小舅正愁以后呢,你这个主意不错,等到明年开春育秧苗,小舅再揣摩揣摩,真要成了小舅给你算份子。”
玉堂越想越觉得可行,也不想在鱼塘呆了,带着小姑娘们往家去,等他三个哥哥回来,再商量商量稻田养鱼的事。
回到王家,王婆子已经在张罗饭菜了,几个堂哥带着小庚在葡萄架下玩骑马打仗,小庚年纪小,被大表哥春生顶在肩上,追逐其他几个小少年。
玉堂二十多的人了,看着小子们玩的起劲也眼馋,加入进去立刻遭到围攻,玉堂跳将到一旁,捡起地上几个掉落的虫梨儿,唰唰的甩起了飞镖,姿势摆的好,却不忍心下手,频频脱靶,被几个小子撵的四处跑。
遛弯儿回来的王老头进门见满院鸡飞狗跳,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没大没小。”话音刚落,一个蜜桃大的虫梨儿飞来,被春生躲过,不幸砸中了王老头的肩膀。
顿时,院子里响起雄浑的咆哮,“王玉堂,你给我等着!”王老头随手捞起一根长扁担,玉堂吓得抱头鼠窜。
小少年们哈哈乐,王老头立即指挥孙辈去拦截玉堂,玉堂逼到死角,纵身一跃跳上墙头,得意极了,王老头气的不行,指着玉堂一番恐吓,无果,便坐到一旁的小凳上歇气。
陆小乙憋着笑,和表姐妹交换完眼神,决定远离战场,免得遭受池鱼之灾。
等到另三个舅舅回来,陆小乙感觉自己的耳膜都要震破了,个个都是大嗓门。
大舅王玉金长得魁梧壮硕,提溜陆小乙跟小鸡仔似得,还当她是小孩子,凌空抛了个高,笑道:“瞧瞧,光长个儿不长肉,还没你小表弟重。”
陆小乙眩晕的站住,紧接着是小丁和小庚,被大舅抛了几个来回。
然后是二舅、三舅接着抛她们,眩晕一直没停过。
大舅母正好出来喊吃饭,嗔怪王玉金道:“有你这样当舅舅的吗?小乙小丁都是大姑娘了,抛来抛去算什么事!”
王玉金大嘴一咧,大嗓门关不住,“谁敢说啥?饶不了他!”
大舅母恨了一眼,把小乙小丁拉到一旁,“你大舅如今就跟山匪一样,说起话来狠声戾气,你们别怕啊!”
“什么山匪?有我这样和气的山匪?你这婆娘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王玉金不满,然后招呼老二老三去了膳堂。
王婆子从后院过来,抱怨道:“你们几个闭嘴吧!在家里说个话,全村人都能听见,我的头都要被你们吵晕了。”
陆小乙深有同感,晕乎乎的跟着表姐们进了膳堂,三张方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男人们要喝酒,吃的慢,孩子们吃完就出去玩了,女人们收拾收拾聚到堂屋聊天。
等到男人们这顿饭吃完,时候也不早了,玉兰也要起身返家了。
王婆子红着眼睛,抱怨道:“每次回来都是匆匆忙忙的,屁股没坐热呢就要往回赶。”
玉兰也红了眼,“娘,家里还有猪和鸡,离不开人,等到年底猪卖了,我再带孩子们回来多住几天。”
陆小乙心里也不好受,她拉着王婆子的手,安慰道:“外祖母,我们家有驴车,娘会带我们经常回来看你的。”
“外祖母,我舍不得你。”小庚抱着王婆子的腿,撒娇。
几个舅母也红了眼,大舅大嗓门从屋里传出来,“又不是十年见一面,真是看不惯你们这些女人,肉不唧唧的,不让走不就行了。”
“懒得跟你说,不知好赖!”王婆子擦着眼,朝屋里凶道。
陆忠已经驾好驴车,王婆子张罗着搬些瓜果蔬菜回,玉兰推辞不过,只得红着眼搬上车。
吱吱哑哑轱辘转,晃晃悠悠人远去,陆小乙看着外祖母舅妈表兄妹的身影慢慢的变小,直到路转向,消失在一丛灌木后,才怅然回头瞧着她娘。
玉兰眼睛红红,鼻子不畅,吸吸溜溜的难掩心中难受,见小乙望向她,抬手揉揉眼,勉强笑道:“今天玩得开心吗?”
陆小乙点头,小庚更是喋喋不休的开始跟玉兰讲骑马打仗的事,小丁紧闭着嘴,一副晕车的模样。
到了中途,小丁把中午吃下肚的全部吐完,脸色惨白,玉兰心疼的把小丁搂怀里,让小乙照顾小庚。
回到下溪村,太阳已经跳动在西边的山麓,夕阳的余晖中,陆小乙跳下马车,仍感觉身子在晃悠,可怜的小丁被玉兰抱进屋放在炕上,就去忙着给她烧糖水。
陆忠搬了一筐瓜果给西院陆老头送去,来不及多说话,就急匆匆回家挑水喂猪喂鸡。
玉兰熬了些稀粥,又给小丁蒸了一碗蛋羹吃下,收拾完让小丁小庚早早的睡下,陆小乙不困,非要粘着玉兰,心里也想知道借钱的事。
回趟娘家,玉兰心里多了几分离愁别绪,兴致不高,说话也是淡淡的语气,“今天中饭后,跟娘和嫂子拉家常,这次买鱼塘鱼苗花了家里多半积蓄,一大家子要吃要喝,侄儿侄女也大了,还得操心他们的亲事,我也不好提借钱的事。”
陆忠早有心里准备,“算了,也别买什么马了,等把这一阵儿坚持过去再说吧!坚持不了我再去城里找零活,哪样都行啊!”
陆小乙再次提醒道:“爹,那五两银子添上用呗,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们买好马弄好车,同样的钱,谁愿意坐那颠颠簸簸的驴车呀!把他们挤出去,五两银子很快就回来了。”
陆勇成亲借出十两银子,陆忠心就愧对小乙,如今听她说把剩下的五两也用掉,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
玉兰自不用说,横了小乙一眼,训道:“那银子又不是火炭,你非把它掏出来才安心?”
钱不转起来就是死钱,放在那儿又不下崽,陆小乙沮丧的垂下头,消费观念不一样呢!真是头疼。
陆小乙真想说她不瘸,她是装的,可是依照爹娘的性子,知道她不瘸一定要把申家的十两银子还回去。她当初只想装瘸避过申家的亲事,谁想陆老头却要了十两银子的赔偿金,本想拿这十两银子做的什么,现在好了,十两银子也没了,瘸腿还得继续装下去。
“娘,当初申家只赔了十两,另外五两是咱家掏的药费症金,那是咱家的钱,不是申家陪给我的。”
“那也不行,那五两也是你的。”
一家人也要分个你我,全是她的假瘸腿惹得祸,陆小乙想了想,灵光一闪,“要不这样吧,这五两算我借给爹的,以后爹赚了钱再还我。”
玉兰紧抿着嘴,正要开口,陆忠一锤定音,“好啦,孩子都这样说了,那就算我借的,以后赚了钱,还她十两好了!”
玉兰嗔怒,“你拿着刀去抢啊,哪有那么容易!”
陆小乙嬉笑着圆场,“好哦好哦,我又多赚了五两。”
陆忠嘿嘿的挠头,“你怎么不信我呢?”
“我相信爹!”
“还不去睡觉,人小鬼大,啥事都要参合!”玉兰转移矛头。
陆小乙赶紧溜号。
☆、第29章
等到攒够两筐鸡蛋,陆小乙一家就准备进城。
一家五口都收拾的干净整洁,陆小乙和小丁穿着九分新的藕荷色衣裙,系嫩绿腰带,双丫髻上插粉色绒花,小庚也被收拾的粉面玉琢,活脱脱一个小福娃。
玉兰一身淡青衣裙,腰系深青腰带,头上挽着简单的妇人髻,插一支普通的银簪,整体清爽整洁,连陆忠都连看她好几眼。
玉兰红着脸嗔怪道:“看什么呢?赶紧把蛋筐搬上车。”
陆忠嘿嘿笑着,提着一大筐鸡蛋,毫不费劲的放到驴车上。
陆小乙凑到玉兰面前,嬉笑道:“娘今天真好看,爹,你说是不?”
陆忠点头,玉兰戳了小乙额头一下,“少贫嘴,第一次见你曾祖母,不收拾利落点怎么行?”说完又有些担心,眉头轻皱,问陆忠道:“也没跟大伯家人走动过,心里没底儿有些慌,祖母她老人家会不会见我们啊?这样冒冒失失的去好不好?”
陆忠已经放好了两筐鸡蛋,把小庚提溜到车上,转头笑道:“见不见无所谓,我们心意到了就行。”
玉兰忐忑的上车把小庚搂在怀里,小丁如今对坐车有些抵触,脸色白白的,陆小乙给她准备了草垫,希望小丁能坐的舒服点。
西院门开了,陆婆子黑着脸站在门口,“收拾这么光鲜,上哪儿去?”
陆忠锁好门,笑道:“娘,去城里卖点鸡蛋?昨天问爹要带些啥不?爹说没什么带的。”
陆婆子哼了一声,扭头又恨了玉兰一眼,“城里人多把我乖孙看紧点,若是让那人贩子拐走了,我就跟你拼命。”
玉兰不说话,陆忠道:“娘,小庚是玉兰生的,她能不上心吗?你就别瞎操心了。”
“呸!我这叫瞎操心,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不行,这些心我操定了,你等着我去收拾收拾,跟你们一起。”陆婆子转身进屋收拾去。
陆忠跟玉兰面面相觑,陆小乙赶紧招手,小声道:“爹,趁祖母没出来,咱们赶紧走。”
陆忠正有此意,上了驴车一甩鞭,轱辘轱辘向村外驶去。
陆小乙可以想象陆婆子收拾出来,会是怎样一种歇斯底里,她偷瞄了玉兰几眼,见玉兰眼底满满的笑意,母女噗嗤笑出声来。
“等着吧,回来你祖母又是一番好闹!”玉兰嘴上如是说,却没有半点怯意。
陆小乙得意道:“这还不简单,让小庚哄去,小庚就是祖母的克星。”说完,朝着小庚努努嘴,“听见了吗?”
小庚点头,提出条件,“我要吃个糖人。”
陆小乙摸了摸空空的袖兜,一个子儿也没有,苦笑道:“大姐没钱。”
小庚一脸期盼的看向玉兰,玉兰笑道:“一文钱的车钱你都没给呢,还想吃糖人?”
“我是爹的儿子,我不用给钱,哼!”小庚昂首挺胸理直气壮道。
陆小乙还想继续逗他,驴车却停了下来,只听陆忠大声道:“粮子上车,叔捎你一程。”
“我走路。”
“你这孩子,跟叔客气啥?赶紧上!”
玉兰也热情的招呼余粮上车,陆忠见余粮固执的站着不动,跳下去把余粮扯上车。
余粮坐着陆小乙对面,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粮哥,谢谢你上次给的刺玫花。”陆小乙大方的招呼。
余粮笑了笑,不说话。
玉兰心生怜惜,“你这孩子一个人在家呆惯了,话也不爱说,再这样下去你就变哑巴了。听婶儿的话,有空多出来走动走动,跟村里同龄人处一处,说说话也不那么孤单了是不?”
余粮依旧笑了笑,眉眼低垂。
小庚靠过去,“粮哥哥,黑虎还好吗?”
“好。”
“我好想黑虎,我能不能去找黑虎玩。”小庚惯会撒娇。
“好。”
小庚高兴的挽住余粮的手臂晃悠,陆小乙见余粮明显的身体一僵,看来是不习惯跟人接触,哪怕是单纯可爱的小孩,他也不习惯,“小庚你坐好,车不稳当别把粮哥晃倒了。”
“不嘛不嘛。”小庚撒娇的起劲,被玉兰拉过去抱在怀里,他露出脑袋,朝余粮眨眼,伸出一只小手,试图抓余粮的衣袖,再三抓不着又咯咯笑起来。
车上多了余粮这个闷葫芦,都不再说话,中途有人几个人要搭车,陆忠摆手拒绝,想来是怕别人上车掏钱,余粮会尴尬吧。
进了城,余粮下车致谢,陆忠跟他约时间返程,余粮摇头拒绝,陆忠也不再勉强,载着妻儿往菜市走去。因为要去探望陆家老太,陆忠找了个收鸡蛋的贩子,便宜点把蛋全部卖掉,又去点心铺子称了几斤酥软新鲜的好点心,买了些茶酒糖果,往城西驶去。
陆小乙大伯住在一条小巷子里,院门上漆色斑驳,门环陈旧,想来这套院子有些年头了。
陆忠上前叩门,很快一个中年妇人出现在门内,陆忠躬身行礼,“大伯母安好!”
原来这个妇人便是陆家大房的当家婆子,陆小乙的伯祖母,只见这妇人容长脸,唇薄眼厉,眼角有明显的鱼尾纹,看起来不太好相与。
“哟,什么风把老二家的忠儿吹来啦。”中年妇人薄唇露出一丝笑,嘴里说出的话却极不受听。
陆忠好似极了解这位伯母,也不在意,客气道:“听说祖母病了,便带着家小来探望探望。”
陆大婆子眼神直勾勾的瞅了瞅陆忠手里的几个礼包,脸色好多了,出门来,拉起玉兰的手,笑道:“哎哟,忠儿媳妇一看就是个爽利人,瞧瞧,转眼忠儿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陆小乙看着陆大婆子皮笑肉不笑的脸,打了个冷颤,好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