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乙种田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是啊,换了是我,她这样咒我家姑娘,就不是一个大耳光子那么简单了,非左右开弓把牙给她打掉不可,看她以后敢乱说不?”
    “真的假的?这吴家的真能说出这样的话?”
    “真的真的,昨天下午菜地里那事我也在场,她真这么说。”
    “啧啧,活该人家找上门来!”
    这些话的确是吴家媳妇亲口说过的,陆小乙没有瞎编一个字,一口气嚷嚷完便乖巧的拉住玉兰的手,装可怜。
    玉兰训道:“昨天回家为什么不说?”
    陆婆子不知何时挤进来,难得对玉兰和气点,“你这软塌塌的性子,她说了你能打上门去?不过,看你今天的表现还有几分像我陆家的媳妇。”说完,深深的恨了对面的吴家媳妇一眼,再扭头对玉兰道:“你带小乙先回,这里交给我好了,我昨天忙着种菜没时间跟这泼妇吵,今天反正没啥事,让我来跟她耗。”
    玉兰本是到邱家找陆莲说烤饼的事,谁想正题还没说,陆莲便把听来的关于昨天菜地里的事跟玉兰说了,玉兰顿时气鼓鼓的去了吴家,站在院外就开骂,这还是她嫁过来这么多年,第一次跟人针尖对麦芒,而且还动手打了人。
    说实话,吵架真是个体力活,一贯温温柔柔说话的她猛地提高音量跟人吼,时间一久就嗓子就吃不消,而且还要跟人撕掰,更是消耗体力。
    正巧陆婆子来接力,玉兰赶忙拉着小乙挤出人群,陆莲也挤了出来,三人一同去了邱家。
    邱婆子抱着小邱秋正在院门口张望,见陆莲和玉兰回来,焦急道:“急死我了,想跟去看一眼,小邱秋又醒了,饿的哭哭闹闹,我又要忙着蒸蛋羹又要哄她,真是挪不开手脚!”
    陆莲上前接过女儿,安慰道:“娘,没事了。”
    邱婆子朝吴家方向看了几眼,“咋还有人吵吵呢?听动静吵吵的还挺厉害!”
    玉兰道:“邱婶,我婆母去了。”
    邱婆子马上明了,对陆婆子的泼赖本事很放心,笑着招呼玉兰和小乙进屋,“以前咱们是一个村的乡邻,如今又成了嫡亲的亲戚,理应多走动才是,越走动亲戚才会越热络。”
    玉兰笑道:“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经常上门多添麻烦啊。”
    “你啊,就是太见外。”邱婆子笑着把玉兰小乙引进厅。
    几人坐下,陆小乙见小邱秋大眼睛滴溜溜的瞅过来,便笑着朝她展手,小邱秋果然往前扑。
    陆莲笑着把女儿交给陆小乙,然后泡茶去了。
    陆小乙入手一枚小肉团,只觉她浑身软绵绵的,捏起来手感好极了,唯一折腾人的是小肉软不允许她坐,必须抱着走动才行,不然就瘪嘴欲哭。
    陆小乙只好抱着她在厅里走动,陆莲端茶过来,笑道:“小乙,你要累了就交给我来抱!”见小乙摇头,陆莲又道:“邱秋那折腾人的脾性,也就娘耐得住烦,整日里抱着她走来走去,如今可好,她小不伶仃的人也知道谁疼她,天天也不跟我睡,睁眼不见她祖母就哭闹不停。”
    玉兰道:“你可算掉进福窝窝了,有这么好的婆母!”
    邱婆子听得高兴,眉眼都笑弯了。
    邱家没分家,玉兰要请陆莲帮忙烤饼,还得事先征得邱婆子的同意才行,趁着她高兴,玉兰便把烤饼的事提了,邱婆子道:“亲戚之间帮忙是应该的,哪能提工钱啊!”
    玉兰道:“邱婶,你看这不是帮一天两天,而是天天都要去,工钱是必须要给的。”见邱婆子不说话,玉兰又道:“也不占莲妹一整天,只下午过来帮忙,莲妹干活利索,一天稳稳的收入二十文。”
    一天二十文,就是揉揉面团烤烤饼,在灶房里就能轻松完成,而且只做下午半天,不耽误家务杂活,对农家妇人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陆莲两眼放光,迫不及待的看向邱婆子,见她笑着点头,陆莲激动的站起来,“大嫂,今天下午就过去吗”
    玉兰点头,“恩,下午就过来吧。”
    陆莲急道:“那我这会儿就做中饭去。”
    邱婆子赶紧摆手阻止,“莫急莫急,这才吃了早饭没一个时辰呢。”
    陆莲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正好瞧见陆小乙怀里的小邱秋越抱越低,便笑着上前接过,“抱不动了吧?”
    陆小乙老实的点头,“刚抱还行,抱一会儿就沉得往下掉。”
    玉兰目的达到,也不多耽误,起身告辞,邱婆子和陆莲送客出门,玉兰便拉着陆小乙往吴家去。
    “娘,咱还去吵架吗?”陆小乙疑惑。
    “你祖母还在那儿,吵吵这么久了,顺道把她带回去。”
    吴家院外看热闹的众人已经散去,除了几个掏蚂蚁洞的小孩子、两只看对眼互嗅的狗、几只散养的鸡以外,只余下陆婆子和吴家媳妇两人。
    陆婆子坐在院外的磨盘上,吴家媳妇坐在自家院门槛上,看似箭拨弩张,实际上都累了,坐着喘口气。
    吴家媳妇见玉兰和小乙过来,暗道不好,想接着吵,无奈体力不支,嗖的站起来,跨进院内把门关上。
    陆婆子也嗖的站起来,指着院门骂道:“咋了?关门干啥?刚才不是挺能耐的吗?”
    玉兰上前劝道:“娘,她都怕的躲起来了,咱也别跟她吵了,回家吧!”
    陆婆子哼道:“不回,我还没骂够!”
    玉兰给陆小乙使眼色,陆小乙上前挽住陆婆子的手臂,“祖母,你真是太厉害了,三两句就把人骂的闭门不出,赶紧回家教教我吧!”
    陆婆子笑的得意,也不停留,一边走一边跟陆小乙说她刚才如何如何大展神威,吴家媳妇如何如何面如土色,她如何如何乘胜追击,吴家媳妇如何如何败下阵来。
    陆小乙除了发些诸如:哇!喔!啊!之类的语气助词外,不发表任何看法。
    本以为陆婆子一路上絮叨完,回家就没陆小乙什么事了,谁知陆婆子还记得她那句:回家教教我。于是,陆小乙又苦着脸被迫听陆婆子絮叨一上午,简直痛不欲生。
    中饭后,陆莲如约而至,衣服干干净净,头发整整齐齐,笑眯眯的等待玉兰吩咐。
    玉兰笑着取来一件自己的旧衣,“把这个换上吧,早上忘记跟你说了,灶房里灰灰尘尘的,你穿身旧行头来就行。”
    陆莲一贯跟玉兰亲近,也不扭捏,高高兴兴换上旧衣,整个人都处于亢奋中,当第一批烤饼出坑,她竟跟小庚一样,趁热吃了一个,然后一边抹嘴一边称赞,说是往后每天都要吃一个,饼子钱从工钱里扣。
    玉兰笑道:“瞧你那馋样儿,让我想起小时候村里一个婶儿,在家煎小饼,煎一个吃一个,煎完就吃饱,然后刷锅出灶房,连饭桌都省下了。”
    陆莲道:“那她家人呢?”
    “都饿死了呗!”玉兰抿嘴笑。
    陆莲反应过来,哇哇闹着,说大嫂打趣她。
    陆小乙见她小姑姑还一副嫁人前的小姑娘心性,想来是婆家日子过得如意,真是打心眼里替她高兴。

  ☆、第74章

话说陆莲过来帮忙烤饼,村里人知晓后又是一番说法,有羡慕有嫉妒也有不屑一顾的,还有主动上门来问玉兰还雇人不,小本生意,雇一人足够,玉兰笑着婉拒来人,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
    陆婆子却不然,黑着脸坐在西院,无论谁来询问,都一律看成是吴家媳妇之流,对谁都没好脸色。
    玉兰也不好说她,正好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把村里那些有想法的人推拒掉,如此几天,果然没人再上门询问,玉兰也一门心思做烤饼来。
    陆家二媳妇王冬梅产期在六月初,如今肚子大的行走都费劲,更别说帮忙烤饼了,玉兰怕她多心,特意解释一番,王冬梅笑道:“我这样子弯腰都费劲,有心帮忙肚子不允许啊!”
    玉兰提醒她:“算日子下月就要生了,常言道七活八不活,你这个月可要加倍小心。”
    王冬梅也听过这种说法,如今又听玉兰提起,忙不迭点头道:“多谢大嫂提醒,我会当心的。”
    玉兰起身道:“那就好,我那边还忙着,先过去了,你随时想吃热饼子了就喊一声,我让小乙给你送来。”
    王冬梅点头,玉兰也不让她送,直接出门去。
    很快到了五月底,地里的麦子金黄一片,迎风翻麦浪,诱人去收割。
    陆忠和玉兰空前的忙碌起来,干粮生意不能停,地里的麦子也不能耽误,烤饼便放到晚上熬夜做,并交代陆莲农忙为重,等忙过了再来帮忙。
    小乙小丁也加入了割麦的行列,还是跟去年一样,割上两个时辰就坐在驴背上晃晃悠悠回家去,摘瓜洗菜准备中饭,玉兰和陆忠还要再割一垄才回家。
    这个农忙比去年辛苦多了,白日里割麦被骄阳晒的头晕目眩,晚上烤饼顺带把人烤的汗流浃背,白嫩的小丁都黑瘦一大圈,更别说陆小乙了,她本就肤色偏暗,如今黑的跟烧炭妞有得一拼。
    余粮也来帮忙了,他家地少,割完自家麦子赶忙来帮陆家。
    玉兰喜得心花放,吩咐陆忠去里正家铺子买些肉和豆腐,中午打算做点油水大的菜。
    在陆家人面前,余粮还是一贯的少言寡语,拿着镰刀独自割一垄麦,动作熟练的远甩陆小乙几条街。
    陆忠家前一阵儿请人烤饼,如今又有年轻后生帮着割麦,被其他割麦的村民看见,难免明里暗里说些酸话,这不,同村出了名的懒汉五麻子酸溜溜嚷道:“哟嚯,陆忠你行啊?短工都请上了,一天多少工钱?”
    陆忠一看是五麻子,不耐烦道:“人家孩子好心好意来帮忙,咋落到你眼里就成短工了?”
    五麻子笑的贼兮兮,小声道:“那小子家穷,莫不是另有所如图?”说完不经意的扫视了陆家两姑娘一眼。
    陆忠顿时来了气,“你再敢胡言一句,信不信我把牙给你打掉?”
    五麻子见陆忠黑了脸,赶忙赔笑道:“哎哟陆老弟,我不过开个玩笑,你也当真了。”
    “我没空跟你开玩笑,你要是知趣就滚蛋!少在这里胡说八道。”陆忠狠声道。
    五麻子悻悻然走开,嘴里还叽叽咕咕抱怨,陆忠也不理他,专心的割起麦子来。
    陆小乙抬眼看了看余粮,见他独自割到前面去了,仿佛对刚才的一幕毫无所觉,可是,到了饭点,余粮不顾陆忠的热情邀约,硬是闷声不响的回了自己家。
    玉兰只好让陆小乙给他端去,到了余家小院,见他独自坐在院里,嘴里叼着一截麦秆儿,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陆小乙拿食盒碰他手臂,“呐呐,烧肉和煎豆腐,你不吃就喂黑虎了!”
    黑虎一听陆小乙提它,汪汪跑过来,拿头蹭陆小乙的腿儿,加上狗鼻子敏锐,闻到食盒里的肉味,更是馋的呜呜直叫。
    余粮也不接食盒,喃喃道:“以前在镖局,接触最多的是局里的镖师,都是大大咧咧的豪爽性子,哪像村里有些人,竟是说人是非道人长短,看着让人作呕!”
    陆小乙道:“我觉得吧,你若作呕你若生气,受罪的还是你自己,而那些人呢,毫无影响照样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这算不算变相的为难自己?”
    余粮道:“算。”
    陆小乙把食盒再次推向余粮,“嘴巴长在他们脸上,他们爱咋说咋说呗,越是心眼小的人,见你过得好就越痛苦,所以呢,你只管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让他们痛苦去吧!”
    余粮接过食盒,笑道:“听起来有几分道理。”
    陆小乙得意道:“那是当然,这可是我多年领悟所得,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多年?”余粮疑惑的瞅着陆小乙。
    “咳咳,不相信吗?”陆小乙挺了挺小身板,让自己的年龄身高能配上‘多年’这个词。
    余粮笑了笑,点头说信。
    陆小乙也不久留,说玉兰还等她回家吃饭,便告辞出门,一路上遇到村妇看过来,眼光明显跟以前不一样了,甚至有婆子欺负陆小乙年岁小,故意问她:“陆家小乙给谁送饭呢?”
    陆小乙不搭理她。
    “是余家那穷小子不?”
    陆小乙反问:“粮哥帮咱家割一上午麦子,送碗饭去有什么不对吗?”
    那婆子又啧啧怪笑:“余家小子是个心机深的。”
    陆小乙恨了那婆子一眼,义正言辞道:“去年夏天,要不是粮哥相救,恐怕今日我和申强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圣人都说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咱家平时给他端点饭菜有什么不对?人家粮哥并没有挟恩义要回报,吃了咱家的饭记着咱家的好,农忙时节主动帮着割麦,这样心思善良的人从你口里说出来咋就没个好呢?”
    有人恍然道:“哎哟,去年是有这么一出,当时小乙救了刘宝,余家小子又救了小乙和申强,沸沸扬扬闹了好一阵儿呢!这救命之恩可是大恩情,陆家人端菜端饭也是在报恩。”
    刚才那婆子脸色讪讪,又改口夸赞起余粮来。
    陆小乙最烦这种人,懒得再理会,快步回家去。
    此后几天,余粮都去陆家帮忙割麦,陆忠邀他到家吃饭,他也大大方方的来了。
    闲言碎语自然少不了,有说他穷小子一个,见陆忠赚钱了便上杆子去讨好,定是冲着陆家瘸腿女儿去的,也有说他心善品洁的,还有人说他命硬克死双亲。
    余粮充耳不闻,帮完忙,便回到自家小院,种种粮食打打猎,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转眼进了六月,天气愈发炎热,知了栖在树枝嘶鸣悠长,孩童们又开始去祁溪凫水。
    这日,陆小乙捞完蚌壳螺丝回来,见她小叔陆勇急吼吼的冲出门去,原来是王冬梅要生了。
    陆小乙溜进西屋,见玉兰端着碗一边给王冬梅喂食荷包蛋,一边好言安抚。
    王冬梅毕竟是头胎,心有怯怯,既害怕生产不易,又担心生出女儿惹婆母不喜,反复问玉兰当初是怎么过来的。
    玉兰性子好,不厌其烦的讲着。
    陆小乙见王冬梅皱着的眉头始终不见展开,紧张之情溢于言表,陆小乙心里也不好受,换着是她,年纪轻轻就面临生产,而且还是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生孩子无异于在鬼门关上走一遭,纵使她心理建设再好,真正等到生产之时,也会慌乱不堪的。
    王冬梅忐忑的吃完一碗荷包蛋,玉兰把空碗交给小乙,顺便吩咐她去灶房看热水烧好否。
    陆小乙出门,见村里的接生婆和吴大夫已经进了院门,赶紧跑去灶房,见陆婆子正在烧水,灶膛里的火光映的她脸颊通红,紧闭着嘴掩饰她内心的急切。
    “祖母。”陆小乙轻声喊,依然吓得陆婆子一颤,骂她:“吓死人了,喊那么大声干啥?”
    陆小乙一脸黑线,暗道:你自己心里有鬼,偏赖上我。
    陆婆子道:“接生婆来了吗?”见陆小乙点头,陆婆子起身又道:“女人生孩子,你个小姑娘家别往近处凑,来把火烧上,我去前面看看。”
    “祖母。”陆小乙又喊道。
    陆婆子回头看她,陆小乙脱口而出,“祖母,小婶儿疼的厉害,万一她生出女儿来,你别骂她!”
    陆婆子眉毛一挑正要驳斥,陆小乙抢着又道:“祖母,小婶迟早会生出儿子来,你别让她再走上娘当年的路。”
    陆婆子嘴唇动了动,终是没说话,转身出了灶房。
    陆小乙坐在灶膛前,听着前院凄惨的叫声,比曾经梦见玉兰生产还要真切,还要吓人,她觉得手脚发软,赶紧抓起一团柴草揉成一团,塞到灶膛里,等红艳艳的火光把柴草吞噬殆尽,她又继续塞柴草。
    半饷,陆婆子进来,揭开锅便训斥她:“死脑筋,让你烧火你就烧火,咋不往锅里瞅瞅,水都翻得如同熬盐了。”
    陆小乙起身一瞧,锅里的水果真翻腾如花,便嘿嘿笑着装傻。
    陆婆子黑着脸从水缸里舀冷水,调和一盆赶紧端去前院。
    陆小乙又恍恍惚惚的坐回灶膛前的小板凳上,直到前院传来婴儿的啼哭,陆小乙才疯了似的冲出去,得知母女平安,提着的心才稳稳的回归原位。
    陆寿增给完谢礼,又笑眯眯的把接生婆和大夫送出院子,然后瞪了陆婆子几眼,眼里的警告不言而喻。
    陆小乙特意去看陆婆子的脸色,本性难移这话真不假,陆婆子脸黑的比锅底灰还黑,嘴唇紧闭克制着没有骂人。
    小丁小庚跑过来,让陆小乙带着进西屋瞅小妹妹,陆婆子两步上前把小庚抱起来,哄道:“乖孙,跟祖母吃烤红薯去。”
    小庚对烤红薯没兴趣,挣扎着要去看小妹妹,陆婆子把他抱得更紧了,噔噔噔去了后院灶房。陆小乙耸耸肩,以她目前的身手根本救不了小庚,只得同情的看他几眼,然后带小丁溜去西屋。
    西屋里,玉兰正跟王冬梅讲一些月子里的忌讳,见小乙小丁进来,顿时闭了嘴,把话题扯到小婴儿身上。王冬梅靠坐在炕上,头上缠着抹额,抱着小襁褓笑的开心,完全不同于先前的愁容满面。
    是了,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小团团红呼呼,会哭闹会欢笑,活生生摆在眼前,不爱是不可能的,至于先前的各种担忧和烦恼瞬间消失殆尽,唯独剩下满满的母爱和因爱变得坚强的女人。

  ☆、第75章

王冬梅产女,玉兰娘家人得知消息,特意送来贺礼,除了送产妇必备的鸡蛋红糖糯米和小孩穿戴的细棉小衣物外,还送了一桶鲜活的鲫鱼,鲫鱼汤可是下奶的好东西。
    当然,月礼归月礼,王婆子给自家女儿带的鱼也不少,除了鲤鱼鲫鱼还有两条手臂长的大鲶鱼,大木桶把马车塞得满满档档,一路上叮叮砰砰荡漾不停,到了下溪村,不仅木桶里水溢走一半,连带车厢也湿漉漉直淌水儿,再看木桶里的鱼,好些都翻了白肚皮,心疼的王婆子捶胸顿足。
    王玉堂笑道:“这会知道心疼了,装车的时候恨不得把一塘鱼都装来。”
    王婆子正心疼鱼呢,听儿子笑话她,瞪眼骂道:“嘿!还怪上我了,让你挑平顺路走,你非走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段,木桶里水都荡出来完,鱼能活吗?”
    王玉堂笑着认错:“好,我的错我的错。”
    王婆子恨他一眼,努嘴道:“还不拍门去,愣着干嘛呢!”
    王玉堂三两步跨上前,一边拍门,一边大嗓门吆喝:“送货上门的大鲜鱼,买不买啰!”
    只听陆婆子更大的嗓门从院内传来,“不买不买!赶紧走!”
    玉兰如何听不出咱家兄弟的声音,笑眯眯的过来开门,陆婆子正要训斥,见院门外是她最不待见亲家客,头一扭转身进屋了。
    陆忠不在家,玉兰便喊陆勇过来搭把手,合力把大木桶从车上挪下来,王婆子朝一旁的小乙道:“快去端盆清水来。”
    陆小乙噔噔端来清水,王婆子把翻白肚的鱼捡出来,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早已死翘翘了,王婆子气的又骂了王玉堂一通。
    王玉堂赔笑哄了王婆子几句,见陆小乙在一旁捂嘴偷笑,王玉堂耸耸肩,一脸无奈。
    玉兰让陆勇提一大桶清水来,把活蹦乱跳的鲫鱼挑出,让他提去西院给王冬梅熬汤。
    王婆子洗了手脸,把头发梳理整齐,衣服扯的平平整整,才带着玉兰把剩下的月礼送去西院。
    陆婆子一贯任性,对亲家母没有好感,躲在灶房不出来,陆寿增笑着感谢几句,让玉兰把王婆子带去了西屋。
    陆小乙在东院对着一盆死鱼犯愁。
    王玉堂揉她的头,道:“没事,这鱼还能吃,咱们中午把这盆鱼炖了,剩下那些活鱼记得勤换水,兴许还能养几天。”
    正说着话,旁边木盆里两条大鲶鱼摆尾,拍起一串水花,溅了陆小乙一头脸,王玉堂笑道:“瞧瞧,这新鲜劲儿,养上三五天没问题!”说完,端起那盆死鱼往灶房去,一边走一边朝东屋嚷嚷:“小丁小庚快来呀,小舅要破鱼了!”
    “别喊了,那两人放牛去了。”陆小乙跟过去。
    王玉堂惋惜,“可惜了,玩不成鱼泡儿!”
    两人来到灶房,王玉堂把鱼盆放下,找来菜刀熟练的刮起鱼鳞来。陆小乙端着一个大碗,笑眯眯的蹲到王玉堂身边,问他:“小舅,鱼塘开始捞鱼了吗?”
    “恩,三月就开始了。”
    “摆摊卖还是给饭馆供呢?”
    “暂时摆摊卖吧,先把大鱼捞起来卖掉,往后能做到轮捕轮放了,再给饭馆供鱼。”
    “嘻嘻,小舅这是稳中求胜呀!”
    王玉堂哈哈大笑,把鱼腹挖出来,抠出鱼泡儿放进陆小乙端着的碗里,“那是必须的!”
    这一盆鱼不少,一顿根本吃不了,陆小乙道:“小舅,咱们把鱼腌起来吧。”
    “腌它干啥?盐不要钱呀?”王玉堂瞪眼,一个鱼鳞沾他鼻子上,看起来有些滑稽。
    陆小乙一边说:“太多了吃不完!”一边盯着鱼鳞笑。
    王玉堂噘着下唇往鼻头吹气,无奈鱼鳞沾水贴的紧,根本吹不掉,气的朝陆小乙挤眉弄眼,“看你舅耍宝呢?还不赶紧来帮忙!”
    陆小乙笑着伸手帮他把鱼鳞扣下,见他笑得露出一口白牙,陆小乙恍惚看到了余粮,嗖的起身,跑去拿来干净瓷盆,挑了三条筷子长的鲫鱼和两条肥鲤,屁颠颠的跑走了。
    背后传来王玉堂“诶诶!干嘛去呢?风风火火的。”
    陆小乙扭头朝王玉堂做个鬼脸,调皮道:“哼!不告诉你!”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